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时间:2019-05-12 13:0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第一篇: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了,空中的雨淅淅沥沥,我们还是踏上了刘少奇故居的征途。

到达刘少奇故居,天空依旧在这怀念故人的日子里哭泣,不过,这似乎也不怎么影响我们的兴致。首先我们去的是铜像广场,听导游说在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这里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当然,这也使得其与周边的环境更协调,更庄严肃穆了。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铜像面色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着远方;飘逸的风衣将其衬托的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艰辛探索,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殚精竭虑,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尾声: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5个部分。这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里陈列的伟大生平。一路走来,刘少奇同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尾声中,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十年“文革”,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可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更是遭受了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铸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冤案。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刘少奇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普通的农舍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栋普通的农舍也和少奇一起经历了非凡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3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令人思索意味深长的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花明楼便取义于这一名句。楼内设计以湖湘文化为主线,融宁乡自然地理、青铜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通过“梅、兰、竹、菊、荷”五种构图装饰背景,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图。

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革命前辈是伟大的。为着我们这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更应努力、勇敢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第二篇: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以前只是听老一辈或历史书上说到一些关于刘少奇同志的光荣事迹,时隔多年后我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伟大故居,感触颇深。

刘少奇故居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农舍。前迎池塘,后依山峦,坐东朝西,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正堂屋左边为邻居,右边为刘少奇故居,有堂屋、正房、书房、饭堂、厨房、烤火房、碓屋、猪牛栏屋及杂屋等20余间。“文化大革命”中,故居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3月按原貌修整后对外开放。大门额上悬挂邓小平题写“刘少奇同志故居”横匾。成沛民作《刘少奇故居联》云:“日月公愁云,六字沉冤,浩浩神州造永恨;山河昭亮节,千秋伟绩,熔炼青史纪精忠。”

在刘少奇少奇故居参观,可见这家人从前的殷实和富足,也看出了这家人的勤劳和井井有条。家里的横堂屋,吃饭屋,厨房,碓屋(加工和储藏谷物的地方),牛栏屋,烤火炉等一应俱全。现在想来少奇少年离家舍弃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投身革命,不能不令人佩服。

刘少奇文物馆为三进三院三栋式布局,保存着16000余件少奇同志珍贵遗物和革命文物。文物馆内设有三个展厅,定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专题展览和临时陈列。

刘少奇前辈始终坚持走群众的路线,于民同乐的思想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励志的榜样。

生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位高权重,为新中国的成立出谋划策,不辞艰辛,不畏阻碍势力,尽管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在文化大革命的恐怖时代,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经济观点,还是坚持的自己为新中国的一套好的方案。试问有几个人做到?

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我喜欢他的不放弃,同任何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一样,刘少奇同志在工作中也有某些缺点和错误,但他总是忠实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路线和对内对外的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

刘少奇同志一贯重视研究马列主义理论。他善于根据理论原则,联系实际,周密考察、具体分析问题,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理论和实践统一的科学态度。

刘少奇同志言行一致。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他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敢于坚持真理,抵制错误。他从来都把自己放在组织之后。我喜欢他的直率,喜欢他的沉着,喜欢他在文化大革命的乱世中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以后的未来中,我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那种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此次领袖故居之行 ,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教育,们真切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忆往昔,岁月峥嵘,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红色之旅,也深深地唤醒了我们作为共产党员的党性情怀,要学习革命前辈伟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同时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伟大领袖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他们的奋斗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在新的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弘扬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伟人思想和精神,发扬光荣的革命优良传统。

第三篇: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湖南伟人辈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毛泽东故居、刘少奇 故居、彭德怀故居等红色革命旅游景区,而且这些景区已成为湖 南红色旅游景区的经典。月31 日,我们社科部红色经典考察团一行先后在湖南考 察瞻仰了刘少奇故居和毛泽东故居,不知为什么,我感觉给我留 下更深印象的是刘少奇故居。据导游介绍,刘少奇故居,在县城 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东距省会长沙50 公里,南 距韶山市毛泽东故居37 公里,西距县城30 公里,均有公路相通。“文革”初期,炭子冲屋场横遭破坏,文物散失。1966 年10 月 31 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封闭,绝大部分文物随之失散。1980 年为刘少奇冤案彻底平反昭雪后,中共湖南省委与宁乡县委立即 修缮故居并收集失散文物,同年3 月5 日,故居对外开放。

通过参观可以看出,刘少奇同志年少时家境殷实,本来是可 以在一个小山村里安度一生的。但他没有这么做,更难能可贵的 是,他不是象多数赤贫者走投无路了选择革命一样,而是有发自 内心的救国救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为劳苦大众革自己所在阶级的 命。中国革命成功了,但少奇同志却没有最终成功,一定意义上,刘少奇是一个悲剧的代名词。党史研究专家李锐写过一篇纪念少 2 奇同志的文章,里面一首诗深深触痛了我:“少小离家北取经,沉沉井下掘光明,旧貌已换新颜后,岂料元勋目不瞑”。

少奇同志的悲剧,与我们国家有长达2000 余年的封建传统 有关,也与建国后包括少奇同志在内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 理念有关,如搞个人崇拜,党的领导集体中事实上一把手说了算 等等,并且少奇同志在其中起到了不是无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在少奇同志被打倒以前,因毛泽东的个人专断被打倒的人已经不 少了,可惜的是,这时党内的民主生活已经远远不正常了。想到 了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说的一段话,“起初他 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 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所幸的 是,历经忧患、负重前行的中华民族,知错必改、光明磊落的中 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误之后,终于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自己的治国方略。在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预知和未知的困难和挑 战,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因为我们坚持的是真理。

少奇同志生前说过这么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相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他的子孙会写好这部历史,让少奇同志的悲剧不再重演。这也是少奇同志对他深爱的国家和人民的又一贡献吧!

第四篇: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了,空中的雨淅淅沥沥,我们还是踏上了刘少奇故居的征途。

到达刘少奇故居,天空依旧在这怀念故人的日子里哭泣,不过,这似乎也不怎么影响我们的兴致。首先我们去的是铜像广场,听导游说在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这里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当然,这也使得其与周边的环境更协调,更庄严肃穆了。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铜像面色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着远方;飘逸的风衣将其衬托的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艰辛探索,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殚精竭虑,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尾声: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5个部分。这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里陈列的伟大生平。一路走来,刘少奇同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尾声中,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十年“文革”,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可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更是遭受了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铸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冤案。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刘少奇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普通的农舍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

栋普通的农舍也和少奇一起经历了非凡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3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令人思索意味深长的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花明楼便取义于这一名句。楼内设计以湖湘文化为主线,融宁乡自然地理、青铜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通过“梅、兰、竹、菊、荷”五种构图装饰背景,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图。

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革命前辈是伟大的。为着我们这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更应努力、勇敢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第五篇:参观刘少奇故居

一等奖

参观刘少奇故居

南华县东城小学四(1)班晋舒栎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湖南长沙市参观了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在县城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东距省会长沙50公里,南距绍山毛泽东故居37公里,西距县城30公里,均有公路相通。

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坐东望西,土木结构地内四套四合院式的房子,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而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水塘里的水清澈见底,一些鱼儿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房后有一座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

走过树林,我们来到了刘少奇故居正门前,正门悬挂着1980年邓小平同志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堂屋内陈列着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同志在故居前的合影。再向南走是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室内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生活用品。

导游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他在制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林彪、江青等反革命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病逝。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出了专门的决定”。

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刘少奇爷爷在简陋的住所为祖国的事业操劳的身影。看完故居,天色已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一代伟人刘少奇的故居。我深深地被他的生平事迹感动着,我深刻的认识到没有刘少 1

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就不可能有新中国,更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勤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

下载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平凡的就像海里的一滴水,看似可有可有可无。但是,若真没有了这一滴水,怎能汇成浩瀚的大海呢!所以,平凡的人有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或是为......

    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和刘少奇故居感想

    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和刘少奇故居感想 按照“创先争优、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的要求,2010年7月2日至3日,行署办公室组织部分干部职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革命摇......

    参观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后感(精选5篇)

    红色感想——参观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后感 发布时间:2011-9-16 10:32:08 信息来源:五支部 在有着火红历史的七月、八月,为成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为新中国而......

    刘少奇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居。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青水秀、幽静宜人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1898年11月24......

    毛泽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毛泽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五一假刚过,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对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和刘少奇故居参观及学习。 早上差不多一小时车程后,我......

    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有感 4月21日怀着无限的向往,南昌大学后勤集团第二支部和第五支部的党员及积极分子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考察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它背倚......

    参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参观孙中山故居有感今日无课,但行程却很满,收获甚为丰富。上午在乘坐校车前往松江校区参观上外校史馆回来之后,党章小组同学们组织了前往上海香山路瞻仰孙中山先生的故居。路途......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很高兴因为课堂活动参观了李大钊故居,房屋中简朴的布置和院子里茂盛的植物,很难想象这是伟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收获了很多,让我对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