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数学竞赛后的感受范文
参加数学竞赛后的感受
首先,非常感谢数学建模协会能举办这个竞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在竞赛中也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一道道启人深思的题目,让我们愉悦地遨游于数学的海洋中,数学竞赛就是一场头脑风暴,比拼的就是脑细胞,和平日的测试不同的是,在竞赛里题量不是重点,你的思维才是王道,思路决定你的出路。
这次竞赛更突出了趣味二字,竞赛试题的内容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特点,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尽情的畅游了数学知识的海洋,同时享受了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增强了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思维能力,充分认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次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总共分成了六个小组,各个小组都高手如云,激烈角逐。在小组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无论是大雁结伴翱翔蓝天的事实还是亿万蚂蚁倾巢而出搬运巨蟒的寓言都启示人们一盘散沙难成大业,握紧拳头才有力量。任何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无往而不胜,充分的认识到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秀,那么,这个团队将是无比强大的。
我喜欢这样的活动,我也为我是数学建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在职衷心祝愿数学建模协会的明天更美好。
班级:石化1231
姓名: 吴占江
第二篇:参加全市美术优质课竞赛后的反思
参加全市美术优质课竞赛后的反思
渔峡口镇中心学校 覃黎明
2009年5月,我参加了宜昌市第八届黄鹤美育节美术优质课竞赛。我所授的是湘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远古的呼唤》,授课对象是宜昌市十四中七(3)班的学生。因为我在课中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所以在评比中我的课排名榜首,获得了一等奖。虽然在课后,很多评委及听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的肯定和鼓励,但也有专家对我的课提出了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我觉得这节课留下了许多“美丽”的遗憾,值得反思和咀嚼,谨记一二,供同行交流。
一、课前创意思考
本课是依据课程目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选择了原始状态下的艺术行为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创作、表演在潜移默化中接近和理解原始艺术,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设计、制作和组织能力。据此,我试图在本课教学中作三方面的尝试:一是努力营造一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探索;二是在一系列美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三是尝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采访式评价。
二、课堂流程再现
1、课前:收集、布展和参观。
上课前,我在教室布臵一个关于原始社会的图文并茂的展览,并播放粗犷的极具原始风格的音乐,学生鱼贯入场,自由参观。
2、课中:交流、制作和展示。
谈话导入、交流感悟——研究剧本、明确任务——大胆制作、讲究创意——角色展示、现场表演。
3、课后:访谈、评价和延伸。
宣布下课后,学生分组收拾材料和工具的时候,我留下有代表性的几名同学进行访谈评价。
三、课后反思研究
(一)、关于教学流程的设计
常规下这是一个单元的授课内容,一般要二至三课时,但为了达到竞赛课较完美的课堂效果,我把“交流、制作和展示”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把收集、布展、参观安排在课前完成,把活动评价安排在课后完成,即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结构模式,但这几个环节在课堂前后均能体现。这样安排无疑增大了“课中”的容量,为了达到“课中”成功,“课前”的准备十分关键,“课后”的评价也不可忽视。通过尝试,这一结构为这节课增添了不少光彩。
(二)、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学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所以我想在这堂课里突出体现一种浓郁的人文精神,希望自己能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以一种好奇的态度关注并了解特定历史时代的美术作品,能充满热情地将自己投入到一个想像的原始生活情境中支创作、表演,而不仅仅是做一些设计头饰、服饰等基本的美术技能训练。简言之,我想和学生一起上一堂“美术文化课”,而不是从前单纯的美术技法课。
在前期准备中,我找了大量的原始时期的字画、面具、服饰、用具用品等,制作了一个近十个平方的展览,旨在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具有原始味的教学情境,我期望这个教学情境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涵义;二是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特征;三是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被这些陌生的、质朴的展览吸引住,并在后来的制作中无意识地受到影响,在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起到一个借鉴作用,我更期待学生能在这堂课之后,能保留对原始艺术、原始生活的好奇,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留心这方面的知识或事物。
在课中我也大胆借用了视频广告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如榄菊蚊香广告、周杰伦做的百事可乐广告等。这些素材的引用,恰到好处,起到了很好的创设情境、激趣启智的效果。
(三)、关于美术素养的提高 美术新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新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尹少淳教授对这句话有详尽的解释: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是指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 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这些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的反应;能自觉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同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我在小学听过美术课,也上过美术课,学生往往从一年级起开始画红红的太阳、起伏的小山、带炊烟的房子、红花绿草,像花生形状的白云,二年级还这样画,三、四年级仍然这样画,久而久之也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美术课了。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较高的绘画天赋,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美术课只能重复着画“太阳、蓝天、白云”图,他们完全有可能在美术课上提高美术素养,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装扮生活等。所以在挑选教材内容时,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一课,就是被这一课里潜在的知识含量和提高美术素养的最大可能性吸引住了。
比如我在课中提问:“原始人为什么要画画?”学生通过课前搜集积累的知识作出了回答:“原始社会没在文字,为了交流,告诉别人什么地方有猎物,就画出来。”还有的这样回答:“原始人画画是为了祈求打到更多的猎物。”对于不爱画画的学生来说,在美术课上能学到这样的知识,就是一种收获,我就认为他对美术在原始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样的,我给学生展示的图片、音像资料,都试图传达给学生一种信息:质朴、粗犷也是一种美!学生在长期的美术学习中养成了一种习惯:用纯颜色画唯美的画面。很少有学生认同质朴原始的美。我认为随着学生的长大,在他们的审美记忆里,应该储存点多样化的美。
(四)、关于课后采访式评价
在常规的美术课的评价中,我常会因课堂最后几分钟学生不肯安静下来感到无措。在这一课里,我预感学生会极度兴奋,所以我将评价放到了课后进行。我留下了几名装扮有特色的同学,负责装扮他的同学了留下来,通过一系列问答式的采访进行了评价:你为什么这样装扮?通过这堂课的活动,你对原始艺术又有了哪些新的感受?今后的生活中,你会不会尝试运用原始艺术?对具有原始风味的东西会不会特别留意或者收藏?
学生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美术课这样上很有意思!
(五)、关于课堂实施中留下的几点遗憾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堂课上得生动鲜活,也有一些优点:比如学生放松的情绪;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材料的选择;欢呼的狂热;流程的别致等。但在我看来,还远远没有实现上一堂美术文化课的梦想。
一是学生动手制作前,我没有对我为学生准备的材料进行介绍,也没引导学生对他们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介绍。如果能对材料的来源、用途进行介绍,也许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也是制作课所必须的环节。
二是在表演的时候,我只是在让学生按照既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自己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表演队伍中去,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三是部分细节遗忘或不周。如对主要角色外的次要角色的评价不到位;学生创作过程中忘记了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原始风格的音乐等。
虽然只是短短的45分钟,但我花费了极多的心血,仅收集的图片素材就有千余张,但仍然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幸好,课后的揣摩必不可少,这样,人才可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有人说:“一堂好课,要不雕琢,去粉饰。”我想,美术课也应如此吧,我得努力地把人文性质的美术课上好!
第三篇:参加拼音比赛后的感受
参加拼音比赛后的感受
我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叫刘京毓。她就读于开原市实验小学一年三班。班主任姜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我女儿平时胆子比较小,她总是不愿意主动举手发言,我鼓励多次可是不见成效。
有一天女儿回家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上班很忙,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我问什么活动呀?女儿说:就是拼音比赛,每班选出5名同学和家长一起参加。我说:妈妈可以请假参加的。女儿低下头说:可我怕做不好。我拉着女儿的手说:看着妈妈,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女儿笑着说:姜老师也说我能行。
那一天下午一点我和女儿班级的其它四名同学和家长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大礼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这场拼音比赛。学校很重视这场比赛,会场布置的非常漂亮,还来了很多领导、老师。我们整齐的坐在座位上等待者比赛的开始。
随着主持人一声:比赛开始,同学们开始了紧张愉快的比赛。女儿抽到第一轮出赛,姜老师肯定的看了我女儿一眼,女儿像吃了定心丸大步走上台接过答题,女儿的任务是看拼音找东西,只见女儿看了看提示的那张纸,迅速跑下台冲我说:妈妈快把钥匙和我棉袄给我,我迅速的给她,它嘴里念叨着帽子帽子,怎么没有帽子帽子,一转头看见别的同学哪有,马上借过来,迅速跑上台。最后女儿得了小组赛满分三分,女儿下来后很高兴,说:妈妈我不紧张了。接下来其它四名同学也分别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拼音比赛。女儿在台下也跟着一起呐喊加油,最后一场比赛是集体合作,孩子们都非常认真的融入比赛。最后女儿所在班级获得了总分第三的好成绩,这和姜老师的鼓励帮助是分不开的。
女儿手拿着奖状和奖品开心地笑了,好灿烂,她这次不但没有胆怯,反而很勇敢。我知道我平时给予孩子参加这些活动的机会太少了,才使女儿变得胆小,多谢姜老师、学校给予女儿这次机会,参加这次比赛,让女儿变得勇敢坚强,懂得怎么与大家合作,学到了团队精神。
我也衷心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多让孩子们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1年3班 刘京毓家长
第四篇:说课赛后感受
说课赛后感受
寺家庄小学 段亚敏
4月16日,我参加了鹿泉市教育局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赛后我感受颇丰。尤其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再认识。比赛过程中,每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围绕着新课标的要求来展开,都提示着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备课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与练习,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让学生一步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融入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来。我想,这才完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真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做到把课堂返还给学生,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第五篇:参加数学教研活动感受
参加数学诊断式活动感受
2014年10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数学诊断式活动,我观摩、学习了两位骨干教师**和***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将自己几点的粗浅感受记下。
亮点之一: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比如**老师教学的《分一分》,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老师在教学《分苹果》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对口令”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
亮点之二: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两位老师都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中都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比如***老师在探索阶段,借助小熊为“分苹果”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分苹果、分学具,亲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亮点之
三、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两节课中,老师们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两位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总之,在这两节课中,老师们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