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时间:2019-05-12 13:0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第一篇: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物流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

在2009—2010年第2学期里,通过对《物流概论(物流管理类)》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识,虽然在考试中我仅取得了合格的成绩,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物流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也不妨碍我从专业知识理论开始去开启物流世界这扇大门。以下我将对《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以小论文形式作出总结,以展示我对物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我国物流业的发现状和趋势

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因此,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于1905年,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Logistics的物流概念。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进一步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这一时期促进了物流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Logistics)阶段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现代物流(Logistics)阶段。通过第二阶段分销物流的发展,使全世界都意识到,物流已经不仅限于分销领域,而且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

二、物流的定义

在我国,通常认为“物流”即是相关的物资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各层次的活动。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1985年),“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199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修订了物流定义,将1985年定义中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修改为“产品、服务”。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既包括生产物流,也包括服务物流。

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进行了修订:“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把物流的概念介绍到了国内。此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物流的研究,代表性的物流定义有:

1995年,王之泰教授在《现代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货物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

1996年,吴清一教授在《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2001年4月17日,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国内贸易局物流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在这里,笔者认为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于物流的定义最为恰当,在这一定义中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该定义充分考虑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强调“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并从“反向物流”——逆向物流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我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1.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 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 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1.2.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1.3.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 服务水平提高。

1.4.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幅更大。

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基础限制。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

(二)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

(三)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四)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在物流业,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不同程度的政企不分现象,也影响着政府公正地行使政府职能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政策法规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也直接影响了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

(五)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与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式。

五、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一)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全面启动,物流产业将由起步期逐渐过渡到发展期乃至成熟期,物流服务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全面市场化发展必将对参差不一的物流企业进行淘汰。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的形成和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确立,将使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迅速显现出来,物流产业的空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首先表现在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各行业企业间的联合与并购,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其次是物流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由于商业运作的复杂性,某一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方往往难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也无法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通过结盟解决资金短缺和应付市场波动压力,并进而增加服务品种和扩大企业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联合营销和销售活动中收购正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中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2002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三)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稳步发展。一方面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与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如中远集团、中外运、中储集团、中海物流、中集集团等等。这些国有大企业走了三条路,一是整体改造、提升为物流企业;二是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组建物流公司;三是与外方或国内法人实体组建中外合资或国内股份制物流公司。

另一方面是民营的物流公司不断扩展,呈稳步发展态势。例如著名的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投资兴建的苏州宝供物流基地于年底之前落成运行。该基地座落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镇,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00亩,首期建设用地为115亩。宝供集团计划在广东再建一个大型配送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另一家民营物流企业——安得物流公司则成立了一家第四方物流公司,专门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像这样的民营物流公司还有南方物流、大田物流等一大批,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务实、稳健,生气勃勃。

(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正如著名品牌推广人、网络分析师冯志亮先生所讲: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另一件基础性工作。目前已经引起政府、企业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已经组织机构和队伍,开展了基础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正式颁布的两项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就是具体的进展。该两项国标于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年末,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等八项行业标准。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标准化的建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很重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例如广东省政府转发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五)物流教育走向规范,理论研究稳步深入。

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2002年在物流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我的体会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物流专业的了解,我发现学习物流是我明智的选择。因为物流是经济活动的桥梁,物流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给了我提供了一个向上发展的契机。物流专业的开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网络教育考生,规范的管理是我成长的沃土。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里还处于摸索阶段时,我暗下决心,继续对物流相关专业理论知进行深入的学习,日后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为这一空白涂上绚丽的色彩。

第二篇: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一、基本信息

学分:2.5

总学时: 40 适用对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物流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物流学概论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坚实基础。通过现代物流的学习,要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技术、配送与配送中心、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物流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和社会、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同时开展适量的课堂实验(供应链建模及其仿真实验、啤酒分销游戏)和实践活动(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等)。

(三)教学安排 课程学分:3课时 学时数:51学时

学时安排:课堂教学(42学时)、上机实践(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概论(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熟悉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的作用、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了解现代物流学与相关学科。重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难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第2章现代物流要素分析(6学时, 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运输技术、商品运输系统合理化,存储技术,装卸的种类,装卸搬运技术,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商品运输系统的构成,商品储存的过程、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措施,物流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重点内容: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

难点内容: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合理化方法,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合理化方法。第3章第三方物流(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

要求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熟悉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与服务内容。重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难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第4章物流信息技术(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熟悉EAN-13码的结构、EDI通信方式;了解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

重点内容: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

难点内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第5章配送与配送中心(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熟悉现代配送中心的作用;了解LD-CED模型。

重点内容: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难点内容: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

第6章国际物流(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国际物流合理化的几个具体作业途径;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物流概况。

重点内容: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

难点内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

第7章物流成本(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熟悉现代物流成本的不同种类划分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的分布。重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难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物流成本的分布。

第8章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9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要求掌握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理解物流系统的仿真方法。重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

难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

第9章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要求理解顾客服务的概念和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重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难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

第10章供应链管理(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熟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解释、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内容;了解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法。重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难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总复习、答疑(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四、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

(一)实验目的、方式及环境

1、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

2、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3、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

4、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

5、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6、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实验环境:WinQSB软件、开通Internet。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内容介绍

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

学时 分配 1

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

综合

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第3章结束)。

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

演示

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第5章结束)。

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

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

综合

学习使用WinQSB软件解决物流工程问题(第8章结束)。

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内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陈子侠,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教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第一版,2007 参考书目: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3

第三篇:西南交《专业概论(工程管理类)》作业

西南交《专业概论(工程管理类)》离线作业

1.试论述横道图与网络图在安排进度计划时,各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10分)(1)

(2)横道图优点A.便于确定关键工作 B.表达方式直观 C.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清楚 D.工作时差易于分析。局限性事实上仅仅部分地反映了项目管理的三重约束 网络图优点A清楚的反应施工中各项施工过程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依赖逻辑关系A可以利用相应的时间参数计算来确定工程的关键过程和关键线路C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划的调整和优化D使用计划工作建立在更科学、更可靠的基础上。局限性网络计划绘图比较困难,表达方式不直观。

2.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分为六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___、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_____竣工验收_____阶段。(10分)

3.什么是项目建议书?(10分)

答: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初步投资估算,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为拟建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计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控制造价。

4.施工进度控制的措施有那些?(10分)

答:施工项目的整个建筑施工活动过程应编制具体、切合实际的操作性施工月作业计划,然后根据施工月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书,做好施工进度记录,进度控制人员应经常、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确定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5.工程质量具有哪些特性?(10分)

具有受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较大的特点。

6.影响工程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___材_料_____、机械、_工艺方法___和环境。(10分)

7.什么是施工成本管理?(10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8.工程项目成本即建筑安装工程费,它由直接费、间接费、___利润____和税金组成。(10分)

9.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有哪些?(20分)

(1)组织措施(2)技术措施(3)经济措施(4)合同措施

第四篇:专业概论(工商管理类)第1次作业

专业概论(工商管理类)第1次作业

一、主观题(共5道小题)

1.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可分为有递进关系的六个层次,具体是什么?参考答案:

(1)知识。也叫识记。是指学生对应该掌握的定义、原理和法则以及具体事实等的记忆。

(2)理解。也叫领会。是指学生对所记忆的知识达到了了解和领悟,能够说明和解释,并会加以区别和做出判断。

(3)运用。也叫应用。指学生对所学原理、公式、法则的实际应用,即能进行推理判断,直接用于计算或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分析。指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分解。其中包括组成要素分析、相互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等。

(5)综合。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加以重新组合。

(6)评价。是指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价值上的判断,确定其正确性。

2.具体而言,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答:

1、工商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

2、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4、使企业管理清晰,资本结构合理,决策恰当;

5、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6、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3.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有哪些?

答:作为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性: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多样性: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管理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企业管理学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属于边缘性科学。;

3、专业性: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4、实践性:提升企业家素质修养,树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自身价值。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同时,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只有通过一大批企业家时间才能带来实效,发挥其指导企业实际工作的作用,并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完善企业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4.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

1、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内外工商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工商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管理工作与管理学科的特点,从构建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掌握并能够运用各项管理职能运作的程序、重点及常用方法,了解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3、缩短在理论方法上与国外的差距;

4、系统总结提炼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工商管理经验;

5、培养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6、为未来企业家的培训和管理咨询提供帮助。

7、强化实践技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商管理的实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商管理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8、以工商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以快速成长的中国中小企业、区域产业群、服务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案例、归纳和比较等方法综合研究变动环境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及其对策。

5.工商管理专业网络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答:

1、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专业的概念:平台栏目的设置是经过行业专业人士根据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渐进性和连贯性的心理特征而提出的。

2、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的专业网络课程体系:依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了课程教学的交叉性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的层次递进关系,将网络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实训课程四个区间,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课程体系。

3、有利于专业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在以专业为单位的网络教学平台里建设教学资源,不仅能集中精力系统化地搜集专业内的教学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孤立、丢失、遗漏等现象,而且为教学资源的重组、整合、优化和再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能给师生提供更丰富而有用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对资源的分类整合,指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网络学习。

4、有利于师生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同一个专业的师生,共处在一个网络学习环境当中,可以在网上开展诸如专题讨论、作业设计、在线调查等活动。

5、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使网上教学具有远距离开放教育的特点,力争在教学形式上取得突破。根据课程多媒体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按照课程网上教学需要,对网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使其做到最佳组合。

第五篇:专业概论(工商管理类)第1次作业

专业概论(工商管理类)第1次作业(计完成题目数)

1.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可分为有递进关系的六个层次,具体是什么? 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识。也叫识记。是指学生对应该掌握的定义、原理和法则以及具体事实等的记忆。

2)理解。也叫领会。是指学生对所记忆的知识达到了了解和领悟,能够说明和解释,并会加以区别和做出判断。

3)运用。也叫应用。指学生对所学原理、公式、法则的实际应用,即能进行推理判断,直接用于计算或解决较简

单的实际问题。4)分析。指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分解。其中包括组成要素分析、相互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等。5)综合。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加以重新组合。6)评价。是指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价值上的判断,确定其正确性。

2.具体而言,学习工商管理专业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1)工商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 2)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4)使企业管理清晰,资本结构合理,决策恰当; 5)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

6)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3.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有哪些?

1)一般性: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多样性: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管理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企业管理学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属于边缘性科学; 3)专业性: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4)实践性:提升企业家素质修养,树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自身价值。

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同时,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只有通过一大批企业家时间才能带来实效,发挥其指导企业实际工作的作用,并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完善企业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4.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具体目标有哪些?

1)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内外工商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我国工商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管理工作与管理学科的特点,从构建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掌握并能够运用各项管理职能运作的程序、重点及常用方法,了解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3)4)5)6)7)缩短在理论方法上与国外的差距;

系统总结提炼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工商管理经验; 培养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为未来企业家的培训和管理咨询提供帮助;

强化实践技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商管理的实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商管理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8)以工商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以快速成长的中国中小企业、区域产业群、服务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案例、归纳和比较等方法综合研究变动环境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及其对策。

5.工商管理专业网络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专业的概念:平台栏目的设置是经过行业专业人士根据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渐进性和连贯性的心理特征而提出的。紧紧围绕专业教学的特点开设融专业导航、教学信息、专业成果、毕业指南、网络课程、实践实训、专业考证、教学资源裤、互动平台、教学评价等模块,让学生置身于专业整体环境当中,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专业内涵,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

2)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的专业网络课程体系:依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了课程教学的交叉性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的层次递进关系,将网络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实训课程四个区间,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课程体系。同时,考虑到各个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网络课程内容在安排上能包容相关知识点,使课程具有一定的整合性。3)有利于专业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在以专业为单位的网络教学平台里建设教学资源,不仅能集中精力系统化地搜集专业内的教学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孤立、丢失、遗漏等现象,而且为教学资源的重组、整合、优化和再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能给师生提供更丰富而有用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对资源的分类整合,指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网络学习。

4)有利于师生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同一个专业的师生,共处在一个网络学习环境当中,可以在网上开展诸如专题讨论、作业设计、在线调查等活动。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日志分享、教学成果展示等途径,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专业交流的机会,形成良好的专业教学团队文化。对学生而言,不仅能不受时空限制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而且同一专业的学生之间能够横向或纵向地进行交流,能更便捷地获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5)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使网上教学具有远距离开放教育的特点,力争在教学形式上取得突破。根据课程多媒体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按照课程网上教学需要,对网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使其做到最佳组合。

下载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业概论(物流管理类)课程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流学概论要点总结

    物流学概论要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经济订货批量: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 最低的最佳订货批量。 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关于物流学概论学习总结

    《关于物流学概论》学习总结 2013年春季计算机管理班:,学号:一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学期对物流概论的学习,使我懂得了物流概论对一个学习物流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无论在......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论文》要求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论文写作要求一、论文的要求 1.在论文写作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分析物流的具体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问题现状,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

    物流概论

    案例讨论 1 某仓库的搬运操作见下表所示,试分析其搬运活性并提出改进措施。案例讨论 2 一啤酒公司的某种啤酒的包装和搬运过程如下:先将6瓶啤酒一起装入纸箱中,然后纸箱以三层......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各类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物流运作方案制定、物流过程控制......

    管理类热门专业盘点

    管理类热门专业盘点 世界企业500强说:“我扼住了世界经济的命脉!”就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半。公共行业说:“我为经济服务。”然后不知不觉地把企业抓在手中——于是有了这篇《......

    生物工程概论课程总结

    生物工程概论总结生物工程: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

    生物工程概论课程总结

    一、 课程简要内容 1、本课程先从绪论开始,戴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含义,即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