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繁华都市寻找红色(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3:1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繁华都市寻找红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繁华都市寻找红色》。

第一篇:于繁华都市寻找红色

95年风雨征程,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在陈年的报纸、照片、建筑、影像中,需要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去追寻。

上海,是党的摇篮,是一座光荣的城市。

95年风雨征程,虽然时间的流逝洗涤着旧迹,但是仍然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在陈年的报纸、照片、建筑、影像中,需要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去追寻。

那些场馆,或者已经成为热门的景点,或者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来,随着我们一起在上海走一次红色之旅,去看一看星星之火,是如何成为燎原之势的。一大和二大

在上海人流如织的新天地,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分外引人注目。

这幢楼建于1920年夏秋间,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的一部分。这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其兄、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幢建筑的楼下客厅举行,这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建国后,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一大会址的保护工作。1951年10月,经勘查确认后,这里被辟为纪念馆,但不叫现在的名字,取名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1952年后改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1958年,按当年原状修复,拆除厢房。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进入会议室,室内一应家具,均按当年式样仿制。早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名列其中,可见党和国家对它的重视程度。而且,所有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参观过中共一大会址,1984年3月,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一大会址纪念馆也特别重视宣传教育工作,1997年6月,这里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1月,一大会址纪念馆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开展了“红色行走”“圣地寻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鲜活的人物、振奋人心的故事生动地传播给青少年,帮助他们加深印象,了解历史典故,在寓教于乐的闯关游戏中,轻轻松松就记住了党的历史。

现在的“一大”会址游人如织,是新天地的必到景点,不过,上海的中共二大纪念馆你去过吗?不论是游客量还是关注度,后者显然要相对冷清一些了,游客对于二大会址的了解,也不可与一大会址纪念馆同日而语,但其实非常有看头,不应该错过。

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静静地坐落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游客并不是很多,你可以静下心来仔细观看历史留下的痕迹。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当然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有很多党史上的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这里举行。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北京的罗章龙、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等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现在的二大纪念馆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纪念馆展区面积1170平方米,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临时展厅六个展区组成。序厅可同时容纳百余人进行宣誓仪式。

中共“二大”展厅分为“开创与探索”、“旗帜与道路”、“实践与发展”三部分。党章历程厅陈列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产生的所有党章和党章修订案。旧址中的摆设根据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的回忆重新布置。平民女校旧址展厅陈列了平民女校历史沿革以及平民女校教员和学生的相关内容。临时展厅可根据社会热点进行各类展览。

2001年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静安区委、区政府对中共二大会议旧址进行修复。2002年,建立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和一大会址纪念馆一样,2003年,这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3月二大纪念馆还被命名为“上海市廉政教育基地”,翌年5月被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命名为首批“实践教学基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淮海中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就在这样的繁华喧嚣之中,隐藏着一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淮海中路567弄1-6号,一条小巷,记者是看到淮海路上的牌子才无意间走进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纪念馆的。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开放的时间并不长,2004年4月26日才免费向公众开放,至今不过12年的时间。展厅不大,建筑面积779.8平方米,分为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渔阳里”历史展厅和旧址五个部分,展品也不能说很多,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实际上,和一大会址一样,1961年它就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这个场馆的重要性。

这里原来是霞飞路渔阳里6号。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造,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0年春,杨明斋陪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到上海,同陈独秀商讨建立中国共产党时,租赁该屋为活动地,并开设中俄通讯社,后改称华俄通讯社,自任社长。4月,于此进行上海首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筹备工作。

8月22日,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人陈独秀倡导,俞秀松、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8人在此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同年9月,创办外国语学社为掩护。门口悬挂白底黑字“外国语学社”木牌。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此设立团中央机关。4月29日,遭法租界巡捕房搜查,没收了纪念劳动节筹备委员会宣传品。后因俞秀松赴俄参加少年共产国际二大,社会主义青年团于5月间暂停活动。华俄通讯社至1925年8月1日后才关闭。

1957年,旧址按原貌修复。1987年,进一步修缮。楼上东西两亭子间分别为俞秀松、杨明斋卧室。杨的卧室又为华俄通讯社办公室,客堂楼上为团中央办公室,楼下客堂为外国语学社教室。教室后为厨房和餐室。

提到青年团,就不得不提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建人之

一、我党最早的军事工作者俞秀松。

1920年5月,俞秀松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为发起人中最年轻的一员,受陈独秀委托,他负责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是中国团组织主要创建人之一。他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任东路讨逆军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随许崇智部讨伐陈炯明。西安事变后,他编写各种资料,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敦促蒋介石抗日救国,在定期举办的反帝会员训练班里,讲授马列主义哲学课。

可惜,俞秀松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上,却惨遭同志的毒手。

1937年12月,王明、康生等从苏联回延安,途经新疆,再次诬陷俞秀松为“托派分子”,假盛世才之手,以“阴谋暴动案”的莫须有罪名逮捕入狱。1938年6月25日,俞被转押去苏联,其后在“肃反”扩大化中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错判死刑,1939年2月21日被害。1962年,中共中央追认其为革命烈士。故居纪念馆

在上海的地图上,大大小小散落着许许多多名人故居。和那些需要排队入场的博物馆、美术馆相比,这里是寂寞的,在默默等待着你的到来。

每一个,都是时间的结晶,仿佛穿越,你可以跟随它们的脚步去找寻逝去的时光,看一看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革命家们说过的话受过的伤流过的血。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

茂名北路“甲秀里”就是毛泽东杨开慧1924年在上海的居住地。这是一幢富有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弄口竖立着“甲秀里”字样的牌坊,弄内青砖铺垫地面,毛泽东诗词碑刻镶嵌在青砖墙上。在毛泽东一家当年居住过的厢房里,有一组蜡像,毛泽东坐在书桌旁深情地望着夫人杨开慧,杨开慧坐在床边抱着长子毛岸英,哄着睡在摇篮里的次子岸青,栩栩如生的蜡像烘托出毛泽东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温馨情景。

在幽静的思南路上的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又称周公馆)是1946年周恩来在上海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办事处是一幢三层楼房,底层有警卫室,一楼是会客室,二、三楼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一楼,后迁到三楼。

1946年5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建立办事处,同蒋介石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邓颖超负责中共南京局领导下的群众、工运、青年和妇女工作。6月,代表团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由于国民党的阻挠,对外只用周公馆的名义。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曾四次来上海,每次都住在这里,并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会见爱国民主人士,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宣传党的制止内战、主张和平的方针,同时指导国统区共产党的地下斗争。国民党在周公馆附近布置了大量的特务,工作环境十分险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3月,代表团被迫撤回延安。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

1949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她经常在故居举行各种国务活动,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她也曾在故居内会见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等人。

1963年开始,宋庆龄搬到北京,上海的这边故居只有每年过年过节才会回来居住。1978年12月31日,宋庆龄回这里过春节,至2月底返京,居住2个月,这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

市区的名人故居星星点点,难以尽数,尽管如此,可也别忘了上海还有广大的郊区天地。

上海青浦区练塘镇,是原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的出生地。并不是很多人知道,陈云同志其实并不姓陈,他原来姓廖。陈云两岁丧父,四岁丧母,被舅父母收养,并随舅父廖文光的姓改名廖陈云。陈云出生在当地一座闵家大院里,房子是父母租借而来,现在的陈云故居是其舅父母家。陈云故居紧靠市河边的下塘街,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式江南民居,总建筑面积95.88平方米。故居临街部分为店面,先后被陈云的舅父用作裁缝铺和小酒店以维持生计。店面后是两层小楼,楼上为陈云舅父母卧室,楼下为陈云居住过的房间,现今故居里的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陈云在舅父母家居住了8年(6岁至14岁),随后便前往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

现在位于青浦区老朱枫公路3433号的陈云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在“陈云故居”和“青浦革命历史陈列馆”原址的基础上,于陈云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即2000年6月6日建成开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

这些故居纪念馆,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他们参加革命工作的风风雨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像陈云纪念馆,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学院、东方绿舟等组成共建单位,共建党性教育基地,在高校巡回专题展,还和上海木偶剧团共同创作的情景木偶剧《童年的足迹》,以陈云的童年、青年生活为主,讲述了陈云儿时的苦难身世、艰辛的求学历程、抗日爱国的故事,寓教于乐,成为了很好的宣教之窗。

第二篇:寻找红色足迹

永远的红色记忆 永远的红色足迹

———暑假社会调研报告

辉煌90 载,奋斗写春秋。作为生长在阜新这块热土上的人们,你知道曾经发生在家乡的革命历程吗?作为和平年代幸福的你,知道阜新有哪些红色纪念地吗?为了寻找这片土地的红色足迹,我们一行人共同踏上了寻找的征途。

一路探访,一路追寻,一路沉思。

从踏上了追寻红色足迹的旅程开始,依然繁忙的机务货场,弹痕累累的敌碉堡,静静的烈士纪念碑和堆堆白骨,便以浓重的红色底蕴向人们讲述了那段永远不能忘却的阜新革命历程——

从阜新最早的党组织诞生地彰武机务段,到奋勇抗争追求光明的下菜园子暴动,从不屈不挠的抗日英雄苑九占,到辽沈战役前奏曲彰武攻坚战,曾经枪林弹雨的战场遗址,曾经浸染热血的红色土壤,谱写了家乡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曲折成长,到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历程。

尽管岁月不居,但尘封的悲壮历史画卷依然清晰展现在眼前,阜新革命的红色档案徐徐向人们展开,红色故事壮美精彩。

红色档案之一

阜新最早的党小组和传奇的“俄国张”

在彰武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兵等人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坐落在彰武城东北角的彰武铁路机务段,这里是阜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彰武党小组活动遗址。

时间的车轮轰隆隆开过,曾经记载着先辈们峥嵘岁月的地方已经焕然一新。阜新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阜新市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刘金城,指着眼前铁路尽头的厂房告诉我们:“这里都重新修建过了,在那个厂房的后方就是阜新最早党小组曾经活动的电灯房和机车房。”尽管红色记忆的遗址已经不复存在,而前辈们积极投身革命的英雄事迹却永远印记在阜新历史上:

1927 年1 月27 日,对于阜新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随着一声清亮的汽笛声划破天空,从大虎山开来的第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地驶进彰武车站。阜新地区通了火车,同时也孕育了我市第一个党组织。

随着北宁路“大通”支线铁路通车,彰武成立了铁路机务段。而这时候的中共唐山地委直属沟帮子铁路党支部,为了扩大影响,团结工人,积蓄壮大革命力量,于1927 年4 月先后派出两名党员到彰武铁路车站工作,以公开的社会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一位叫李家晓,一位叫程海华。不久,党员张振福也从锦州来到彰武。

张振福是河北省丰润县郑八庄人,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操着浓重的唐山口音,因为他在俄国乌克兰煤矿当过华工,参加过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并是俄布尔什维克党党员。张振福会讲俄国话,还时常给工友们讲“十月革命”的故事,因此工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俄国张”。

1928 年4 月10 日,一个名叫欧阳强来自沟帮子铁路的三十来岁的工人, 把李家晓、程海华和张振福召集在一起,神情庄严地说:“经过党组织考察,认为你们三名党员同志在彰武机务段已经站稳了脚跟,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我代表党支部批准你们秘密成立党小组!”从这一刻起,三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原来这个操着广东口音的汉子是中国共产党唐山地委沟帮子铁路支部书记。

彰武铁路党小组作为阜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李家晓任党小组长,张振福负责工会工作。从此,彰武革命点燃了阜新革命的星星之火!

张振福按照党组织“ 扩大党的影响、团结教育工人、组建赤色工会”的指示,于1928年6月在彰武铁路组建了阜新地区第一个工会组织——京奉铁路总工会沟帮子分会彰武工会,使阜新工人阶级从此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

张振福依靠崔显廷等骨干积极开展工作,到同年8月发展会员30 多人,遍及机务、车辆、道班等车间班组。张振福见斗争时机已经成熟,同李家晓、程海华商议后,组织会员发动工人进行反饥饿、反剥削的“罢工算账”斗争,使得机务段当局被迫答复了全部要求,取得了首次斗争的胜利。随后,张振福等人趁热打铁,在1928 年冬至1929 年间,又先后两次组织和带领全段工人参加沟帮子工会统一领导的“要加薪”“要取暖煤”罢工请愿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1930年春,彰武铁路工人在铁路党小组的组织和率领下,参加了中共满洲省委统一领导的全北宁路铁路工人“要花红”罢工请愿斗争。经20 多天斗争,铁路当局被迫答复了工人们提出的补发历年所欠和本年应得花红、春节放假3 天、普遍加薪8 分钱等要求。张振福还定期收缴会费、多次组织募捐,用于救济罢工中生活无助的贫困工友和支援外地工人的罢工斗争。

对彰武党小组及工会的革命活动,中共满洲省委在1930 年2 月14日致中共中央的信中除了肯定彰武工会的工作外,特地对张振福提出表扬。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彰武铁路党小组3名党员撤到山海关,接受新的斗争任务。不久,张振福到开滦矿务局唐山煤矿做工,先后发动和领导了数万名唐山工人参加的“二月罢工”和“三月罢工”。唐山大罢工后,张振福被反动当局视为“共产党首领”、“赤色工会的领导者” 进行抓捕。1944 年,张振福被锦州日本宪兵队以“政治犯”的罪名逮捕,关入“锦州思想矫正院”监狱,在狱中张振福惨遭酷刑,但始终宁死不屈,最后被敌人杀害。

在彰武铁路党小组发动的革命斗争影响下,日伪统治时期,阜新地区铁路工人采取各种方式同反动当局进行斗争。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很多铁路工人参加了八路军,走上革命道路。

如今的彰武机务段已归属于通辽铁盛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褪去了曾经的使命又重新迎来新的发展历程。

红色档案之二

辽沈战役的前奏曲——彰武攻坚战

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彰武革命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350 余名在彰武攻坚战中牺牲的烈士。松涛阵阵,似乎诉说着攻坚战的悲壮。

这是一场十分壮烈的攻坚战,也是辽沈战役的前奏曲。

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在东北战场处于劣势,蒋介石急忙从关内战场抽调5个师的兵力增援东北,除加固沈阳防线外,又对其周边的彰武、法库等城市增派兵力,建立了近10个“卫星据点”城市。彰武是沈阳的北大门,军事位置十分重要,由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全部美式装备、曾参加过印缅作战的四十九军七十九师乔文礼部防守。守敌在县城四周修筑了三道防御工事,城内各主要街道、建筑物也分别构筑了地、碉堡及工事掩体,另外在县城四周构筑了八处外围阵地,将整个县城及近郊建成了一个“大、纵、深”的防御体系。敌师长乔文礼狂妄地叫嚣“凭此坚固工事,共军决无法破城!”

12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冬季攻势,对沈阳守敌各“卫星据点”城市展开攻坚战,彰武守敌成为首选目标。当时,天降大雪,积雪2 至3 尺。阜新解放区出动10 余万群众昼夜扫雪,为我军指战员行军扫清障碍。联军二、七纵队及炮司一部昼夜兼程向彰武地区挺进,于22日分别进入集结地点,完成了对彰武县城守敌及敌各外围阵地的包围。

23日,攻坚战开始。战斗首先在高山台打响,在我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和步兵的勇猛冲锋下,高山台守敌300余人被全歼。此后,其它各部队也于24—27日先后攻克吉岗窝堡、烧锅北坨子、丰盛烧锅、郑禹坨子、火车站等7处城外守敌阵地。

在扫清外围守敌后,我军于28 日晨,将县城团团包围。7:30,三颗红色信号弹冲上天空,刘振司令员发出总攻信号。顿时,群炮怒吼,火光冲天,城墙上下及敌军阵地变成一片爆炸的海洋,爆炸的巨浪不断将砖石、木片、铁丝和敌兵的残腿断臂冲上天空。在90分钟的炮击中,66门大炮齐轰城墙东南角和西北角,将两处城墙各打开一个数十米长的缺口。随着炮火的延伸,冲锋号声冲天而起,成千上万的步兵似猛虎出山,迅速冲过城前开阔地、逼近护城壕,与壕对岸敌军展开激烈的枪战。2纵14团5 连、7连首先突破防线,冲上城墙缺口,并连续两次打退成连、成排敌军的反扑,将突破口向两侧撕开,后续部队接踵而上,冲过突破口向城内穿插。

与此同时,敌城墙多处被我军突破,各师各团相继冲入城内。攻城部队采用多路穿插、分割围歼的办法,将敌人分割成数十块,分别与敌人进行巷战,逐地逐院地争夺。由于城内明碉暗堡林立、工事重重,易守难攻,炮兵们就将山炮、步炮拉进城内,从炮膛里直接向敌工事瞄准,抵近射击,三百米、二百米、几十米也照打不误。创造了发炮137发、命中126发的记录。守敌从未见过这种打炮法,吓得胆破魂飞。有的地堡群,只要打飞一个,其余地堡里的敌人便举手投降。11时,城内枪声渐稀,守敌大部被歼,只有400余人据守的敌师部大院枪声激烈,顽敌凭借2层楼上的双层火力网和院门两侧地堡群内的机枪火力进行顽抗。我军几次冲锋受阻,团首长调4门无后座力炮从附近民房院内掏洞向地堡抵近射击,最近的火力距离地堡仅25 米。为防治炮身震动,战士们坐在炮身上发炮,战士朱秀被震昏、陈芳被震死,其他的战士继续坐在炮身上发炮。共打炮33 发,终将敌工事全部摧毁。失去屏障的敌人仍负隅顽抗,战士们高呼着为陈芳烈士报仇的口号、冒着枪林弹雨冲进大院,与敌人开展枪战、肉搏,终将残敌歼灭。

下午2时,彰武攻坚战胜利结束。此战全歼守敌万余人,其中,毙敌1860 人,俘敌副师长李福泰以下官兵8190余人。敌师长乔文礼逃往沈阳后被卫立煌枪毙。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分别发来嘉奖电,庆贺攻克彰武、歼敌一个师的胜利。

一路追寻那段不能忘却的红色历史,追寻先烈英雄们留在这个城市的红色记忆,更追寻那些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信念。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80多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在火红的团旗下,高唱我们自己的团歌,心中怎能不为之激动,怎能不为之骄傲,怎能不为之自豪!“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乡”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我们脑海中回荡!

朋友们,还记得五年前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吗?几条破旧的马路,几座零落的楼房,这就可以概括我们章丘的全貌了。再看看现在吧!十多条主干道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从荷花公园到百脉泉广场,从眼明泉搭桥到明珠小区,到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透露着春的绿意,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上处处点缀着青年活跃的身影,是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保障着道路的畅通,保护着优美的环境,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行各业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带领青年们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上勾画出最为亮丽的色彩!伴随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此,团市委提出“高举旗子,不变调子,喊响号子,建好班子,推动总体工作再上台子”的指导思路。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和“以德治市”的号召下,开展了“走白村、串千户、访民意、聚民心”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活动,使团的工作真正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谋青年之所求,切实把广大青年吸引到团的旗帜下,团结在党的周围!

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以服务祖国需要为乐的王杰,从自学成材的张海迪到科技创新的秦文贵,从11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他们在人民利益的大厦上添砖加瓦,他们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新时期广大青年实践“三个代表”“以德治市”树起了标杆!正是他们在党的旗帜的指引下,和千百条各战线上的青年模范一起,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共青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向科学技术进军!我市更是提出了建“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我市共青团把青年创新创效作为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推行“青年创新创效意见卡”,争创“青年文明号”和争作“青年岗位能手”,号召全市广大青工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工艺、推广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四个一”活动和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仪“五个小”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年群体性科技创新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取得青年创新创效成果28项,其中海泰电缆集团公司团委委员时延芹主持的平行线革新项目和市人民医院青年医生张华发明的腭裂修补技术填补省级空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大潮中,我们共青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始终保持着青春和活力,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旗帜的指引下前进!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中国共青团和中国青年的光荣,21世纪期待我们创造新的青春辉煌。青年昭示着未来,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追忆历史,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浇灌阜新这片热土。红色足迹,激励我们永远奋力向前

“追寻红色足迹”

——暑期社会调研

系部名称:国际关系学院

专业:朝鲜语(中韩经贸关系)

年级:09级韩语三班

学号:291601319

姓名:徐艳杰

时间:2011-8-25

第三篇:寻找红色足迹

寻找红色足迹

1927年,中共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和发动黄安、麻城两县贫苦农民举行起义。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的家乡就坐落在这样一个红色的县城——麻城,我从小时候开始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寻找着革命烈士的红色足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烈们那紧跟党走,信念坚定;不畏强敌,拼搏图存;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黄麻精神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一、重温红色之旅 追忆激情岁月

带着深深地敬意,我们来到了享誉全国的革命红城—新县。上午八点,队员们就迫不及待开始参观这个美丽的红色古城。新县不愧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全县的山山水水无处不留有先辈们革命战斗的足迹,这些旧址凝聚着革命先辈们高尚执着的追求和他们光辉的革命历史。城东南山头上高耸的纪念碑,时时都提醒着人们回顾那战斗的岁月。“为听到神州金鸡报晓,为亲手捧出地火喷出的红日,他们丢下母亲和孩子,将自己变成一座座丰碑”,大家默念着纪念碑上的文字,不禁赞叹和敬仰长眠于斯的红军战士。

沧桑七十载,旧貌换新颜。这个曾经孕育了许多将军的红色之城如今处处都一番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她所展示的革命传承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每位队员。看着今天充满生机的大地,回忆着战火硝烟的年代,大家不禁感慨建国60周年来新县取所得的巨大成就。

二、参观麻城博物馆 缅怀英雄

队员们来到新县革命老区的第二天,为了深入了解革命历史,队员们参观了已被中国人民大学等70多个单位挂牌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该馆坐落于新县城东英雄山和凤凰山之间,由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馆名。博物馆依山傍水、气势宏伟,进门左侧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以及各个时期解放军使用过的大炮和苏式坦克。这些战争年代的“遗物”仿佛把大家带到了那时烽火硝烟的战场。响亮的号角,浴血的男儿,昔日悲壮的画面一次次的在队员们的脑海中浮现。馆内陈列分为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和专题陈列《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军的摇篮》两大部分。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将军的摇篮》,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许世友将军,他耿直的性格,不屈的意志,勇猛的战斗精神,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队员们,队员们被他忠诚、无私、传奇的一生深深折服。

三、访问百岁老人 追忆红军足迹

按照事先掌握的资料,追寻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今天我们找到了新县的一位老红军罗爷爷。罗爷爷已经年近百岁,曾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斗争中战功显赫。在罗爷爷家,当队员们们说明来意后,他欣慰的笑了,接受我们的采访。

他很赞赏现在的这一代年轻人能够缅怀当年的革命先烈,也很高兴现在的年轻人还记得当年红军的英勇事迹,懂得继承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队员们真诚的眼神唤起了罗爷爷对当年浴血奋战的战争时期的回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长征路上平均三十米就会有人倒下,三十米”这句话老人重复了三遍,往事涌现,百岁老人也禁不住老泪纵横。更让我们惊讶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就是他所在的师部缴获的战利品。提及此事,老人那爽朗的笑声让队员们不禁为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到自豪和敬仰。

新县是个“将军县”,像罗爷爷这样的红军还有很多,当然,还有更多的英雄已经在战争中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英雄形象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四、追忆峥嵘岁月 千里跃进大别山

我们行人来到刘邓大军1947年千里跃进的大别山。大别山,位于河南南部连绵起伏的八百里大别山腹地,是河南光山、商城,湖北省红安、大悟等县的交界地。根据当地老乡的回忆和介绍,当年刘邓大军在此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他们实行了无后方作战,遭受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在跃进大别山时全军共12.4万余人,转出时只剩下5.86万人,损失一半以上人员。这是一部悲壮的史诗,金戈铁马,硝烟四起,刘邓大军突然越过陇海线,12万神兵如利剑出鞘,挥师南下,穿过沙河、汝河、淮河几道天堑,杀出一条血路,“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提出的。这一号召立刻传遍整个部队。接着,刘邓大军以顽强英勇的气慨杀出一条血路,成功地强渡了汝河,取得了战略转移决定性的胜利。

即使是六十多年后的今天,队员们听起来仍是心潮澎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大家都被刘邓大军那种献身爱国的精神所打动,纷纷表示,伟大的爱国精神不仅仅只体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可以以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体现在当今的和平年代。队员们立志珍惜现在美好的大学时光,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更好的回报社会。

这次赴新县革命老区的考察令大家深受触动,一次次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折服。他们那百折不挠的意志,舍身为国的精神令在场的每一个队员都感动不已,更觉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新一代的青年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这次活动让参加的每位队员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了党的优良传统,加深了对党性的认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曹联社2011/3/23)

第四篇:寻找红色足迹征文

寻找红色足迹

臧锐乾 示范区实验小学 六年级

指导教师:高敏 电话:*** 今天停电了,没电脑玩,我在一边叫着“好无聊啊!”这话让我老爷爷听到了,他年纪很大很大了,听见这话就开始给我讲:“你们现在的小孩,就是不懂曾经生活的艰苦,想曾经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时候,那时我还小,那时候啊!我们中国人在别人眼中简直是一只小蚂蚁。”

他顿了顿,接着说:“日本人把我们中国人带到黄河边,在大车上把人们掀下去,在黄河边直接把人杀死,日本人把我们中国人当靶子射,还有的人被注射病毒,被病毒折磨,真是生不如死,在那时死去的中国人真是数不胜数。”

我老爷爷眼角有一颗大大的泪珠,他抹去,又说:“还好在1949年毛泽东主席带领我们中国人成立了新中国,邓小习近平总书记也带领我们富起来,但不幸的是我们亲爱的毛泽东主席和邓小习近平总书记逝世了,在我们那个时候,有好几年都学习雷锋,家家户户都不用关门,每天都有好人帮助别人,邻居之间从不吵架,每天都互帮互助,那时候才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而现在我们身边几乎都没有‘雷锋’每天睡觉关不关门就不说了,有时老人晕倒在路上,都没人扶,只担心被赖上,——哎,好人少了,少了„„”。

是啊!,老爷爷说的真是对啊!曾经为了建设新中国,为了我们的大家庭——中国,牺牲了很多人,但现在,身为一个大家庭,我们却自相残杀,我们却自己打自己人,还专门设立“警察局”,难道我们这个大家庭不能友好相处吗?身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想说:“请大家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和平,在战争中牺牲的人们,他们牺牲,就是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庭能够和平,我们就不要自相残杀了,每个人都有点爱心,互帮互助好吗?”

第五篇:“寻找红色记忆”征文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铭记党史,开拓未来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就选择了中国最伟大的政党——向共产党积极靠拢。

在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九十五周岁的华诞!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 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是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起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政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 回首眺望走过的历程,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让我们把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

下载于繁华都市寻找红色(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繁华都市寻找红色(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寻找红色足迹征文

    瞻仰烈士灵墓,寻访红色足迹 寒亭街道中心小学 五年级二班 陈添喜 桃花又开了,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小草又绿了,成片成片点缀着大地;春天又迈着轻盈的舞步来到了人间……你们......

    寻找红色足迹小作文

    走红色之路 和孝镇郭庄小学六年级: 辅导教师:王秋月红色之路是革命之路,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铺成的,是成功之路。清明节的前一天,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拜访了革......

    于鸿发红色短信

    黑里河镇党委红色短信 ——写给建党90周年 南湖画舫革命传 共党诞生起巨澜 风云际会九十载 神州大地换新天 ——寄情黑里河 林海茫茫郁葱葱 群峰高耸入云中 杜鹃花开红似火......

    寻找红色足迹主题活动 策划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寻找红色足迹 一.活动目的 红色文化承载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

    帮小鸟寻找快乐 四6 于(★)

    帮小鸟寻找快乐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五彩斑斓的:有的就像披满绿衣的大山,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美好的回忆;有的就像无边无际的天空,那里的每颗星星都好似快乐的往事;有的就像湛蓝的海......

    弘扬抗战精神,寻找红色故事(大全五篇)

    弘扬抗战精神,寻找红色故事 回顾历史,不禁泪眼朦胧。 五千年的风和雨,谱写了你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风和雨,创造了你古老的文明;五千年的风和雨啊,磨炼了你超凡的斗志! 一路坎坷一路......

    寻找红色足迹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寻找红色足迹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为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华诞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本次团日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丰富同学们的业余......

    毛概 实践项目一——寻找红色记忆

    实践项目一 项目名称:寻找红色记忆 实践目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学习为契机,学生们对自己家乡、身边或有重大影响力的红色事件,通过网络或实地走访,弘扬革命精神,重温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