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喝酒也有故事(七)宁波人的划拳
在我的记忆中,宁波人喜欢的那种喝酒走一圈和喝酒划拳,这二种待客的风俗都曾经令我生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上虞真美日化厂开发化妆品新产品,第一次跟随我的师傅严阿尧去宁波鄞县横街电化铝厂。那应该是1986年的秋天,我们从上虞乘火车到达宁波,再在宁波汽车南站转乘汽车直达鄞县横街。我与严阿尧师傅在电化铝厂供销科石师傅的陪同下,去车间看了为我们厂加工的电化铝包装。
晚上在电化铝厂的食堂吃饭,当时乡镇企业之间对客户是互相应酬、相互招待,酒桌上喝酒是免不了的俗套,我第一次领教了宁波人的喝酒,大大地开了一次眼界,至今记忆犹新。酒桌上,宁波人喜欢喝宁波大曲和坛装老酒,一张圆台面不下10个人,当一大碗一大盘的鸡鸭鱼肉端了上来,开场就走一圈,你一杯、我一杯,酒过三巡,几盅下肚,精神抖数,互相划拳斗酒,一圈喝下来就不得了,肯定喝高了!
酒喝多了,气氛也变得热闹了,大家称兄道弟,酒桌上话便多起来了。从国际国内形势到厂里生产销售情况再到自己家中的什么屁事,天南海北地乱侃一气。说着、说着,当说到二个人对着胃口或者不谋而合的相同之处,就会有人击桌喊好。而主人始终则像一位导演,起着渲染气氛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宁波人喝酒照例还要划拳的,酒到兴致,就会有人大叫一声划拳,先找一只杯子架在菜碗的中间筛满酒,接着是主人给各位见面出关,从酒席来客中的最远或最年老的人开始。然后抬手抱拳相互说过见让见让之后,便开始划拳了。而执壶筛酒的是裁判,具体记下两人赢输的比数并给公杯里添酒,输了拳的便从公杯里倒酒出去,逢拳半杯劈面一杯。脸红脖子粗,划拳不认输,脖粗脸儿红,拳拳各不同。
划拳就得嘶喊,既喊出声威又吐出了酒气,有时会叫嚷得碗碟跳跃、桌子摇曳,那气势简直惊天动地。而出拳更是大度、有力,无论是从上划下还是从后往前或原地转动手腕,手臂都会伸直,手掌卷曲、摊开、闪动似波涛翻滚,几个指头伸几个指头屈声落即出,令人眼花缭乱。
划拳,有时缓慢有时急促,缓慢时如出指拈花,细声细语;急促时如阵前拼杀,振耳欲聋。合着舒缓有致的节拍一顿一挫:哥俩好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呀,七个巧啊,八匹马呀&&有时划了三五十番也依然会难分胜负。当一方划拳猜中后,声音会咔然而止,输拳的人提杯仰头一饮而尽,引来满堂齐声叫好和一片欢笑!就这样转眼之间,几瓶宁波大曲被喝得精光滑塌,个个喝得红光满面,人人喝得东倒西歪。
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文人骚客,还是贩夫走卒、山野樵夫、平民百姓都乐于在酒桌上喝酒划拳。每逢酒过三巡大家面红耳赤之时,当有人提议划二把,有人就会击掌迎战,于是双方就会兴高采烈地呼兄唤弟开始捋袖划拳。在喜气洋溢的欢声笑语中,酒虽喝下去不少,彼此却难分胜负,宁波人的划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第二篇:喝酒划拳用语[模版]
喝酒划拳用语
划拳又叫豁拳、拳、猜拳、拇战,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此乃我国古传至今仍时尚流行的饮酒游戏,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
划拳时口呼指数,从零到十共十一个数,其数皆用典故巧妙呼出,且语带吉祥、祝福。开头“宝不露”。唐
朝时有“开元通宝”,泛指钱财。猜拳时一般是紧握拳头不出指,口呼“宝不露”即财不外露的意思。
一、一心敬。此出唐代诗圣杜甫《高都护马行》:“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诚心敬酒,同心共饮之美好心愿。
二、两相好。今人划拳多以“两相好”开局,乃至哥俩好、爷俩好。
三、三星高照。系祈盼福星、禄星、南极老寿星高照。
四、四鸿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五、五魁首。“五魁首”者,系指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籍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
六、六大顺。《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
七、七巧。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民间妇女比穿针引线,斗巧取胜,祝贺织女喜会牛郎。俗称“乞巧”,因“乞”“七”谐音故之。
八、八马。周穆王常驾八匹骏马四处游玩,相传曾在昆仑山瑶池与西天王母诗酬谢唱。今人划拳常呼“八仙庆寿”以取代“八马”。
九、久长。据《史记》载:“建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后人取其“久长”二字作为典故,谐音为“酒长”,借喻人们相聚美酒不尽。
十、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全,自称“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为“十全十美”。
从一到十是:点一、二好、三星、四季、五魁、六联、七巧、八匹、快升、满拳。出手势的时候同时喊出拳谱,你的手和对方的手指数量相加的数就是准拳谱,谁喊出的拳谱和手指数想对应谁就赢了。
各地喊的拳谱都不一样,但是玩法都是一样的。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
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啊~~~几刀砍死你啊~~~~
梁山伯祝英台生个儿子不成才~~~几点钟才回来~~~
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女人不化妆白活在世上,男人不抽烟白活在人间。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革命小酒天天醉.......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甘为革命献肠胃
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喝得手软脚也软,喝得记忆大减退。
喝得群众翻白眼,喝得单位缺经费;
喝得老婆流眼泪,晚上睡觉背*背,一状告到纪委会,书记听了手一挥-
能喝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
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6个6啊!哥两好啊!谁怕谁啊,乌龟怕铁锤啊!
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主人举杯对在座的说道:“女人大点口,男人全进去。”
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背,老婆告到纪检委员会,纪委书记说:该喝不喝也不对;
老婆告到人大常委会,人大主任说:这笔开支早就在预算内;
老婆告到妇女联合会,妇女主任说:我家那位也是天天醉;
老婆告到市委联席会,市委书记说:喝死了我们为他开追悼会.小快活,顺墙摸;
大快活,顺地拖。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一喝九量,重点培养
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小姐,我该喝多少?---小姐说了算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小姐陪。---与在座小姐对饮一杯
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
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
若要人不知,除非你干杯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感情铁不铁? 铁!那就不怕胃出血!
感情深不深? 深!那就不怕打吊针!
会喝一两的喝二两, 这样朋友够豪爽!
会喝二两的喝五两, 这样同志党培养!
会喝半斤的喝壹斤, 这样哥们最贴心!
会喝壹斤的喝壹桶, 回头提拔当副总!
会喝壹桶的喝壹缸, 酒厂厂长让你当!
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叨菜,够不着了站起来。
输了咱不喝,赢了咱倒赖,吃不完了兜回来。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喝冰水找理由)
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
第三篇:喝酒也有故事(1
(一)喝酒也有故事
喝酒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享受,更是闲遐时的一些雅兴。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小酌或痛饮,能在酒中放松一下心情,不为过。醉了嘛,也无妨,人生能有几回醉?
人生在世,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喝过酒或者没有醉过酒,可能也会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遗憾吧!毕竟中国的酒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明一样源远流长,不喝点酒,如何能感受豪情四溢的酒中韵味,岂不让人生留下了一片酒的空白?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政客商贾,或以酒抒情,或以酒运筹。有多少人对酒倾注了几多柔情?又有多少人对酒寄托了几许雄魄?中国的文化浸润着浓浓的美酒芳醇。
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竹林七贤,到性嗜酒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到醉张狂素,直到饮中八仙。还有醉翁欧阳修,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范仲淹,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更是豪气冲天,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是李白把酒与文化结合得臻于完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销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在我的生活中,喜悦时少不了酒的助兴,抑郁中离不开酒的陪伴。在寂寥的漫漫长夜,于荧屏前小酌一杯美酒,抬头凝望一下窗外那灿烂的星空,会让自己忘却尘世间的烦恼,忘却人生中的不如意。在轻柔舒缓的音乐旋律中品尝着酒的纯,聆听着酒的韵,淡的是酒,浓的是情,闲的是一种心境,这是人生的何等的惬意!
我能喝烧酒,我也能喝窖酒,我还能喝曲酒;我能喝高浓度的烈酒,我也能喝低浓度的柔性酒,我更能喝黄酒、糯米酒、葡萄酒、啤酒、洋酒;所有酒我都敢喝,什么酒我都能喝。于酒杯里释放了满天满地的浓香,在记忆中弥漫着最深处的那份心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我的人生是在走南闯北、浪迹天涯中度过的,我时常徜徉在推杯换盏的酒席之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大家都会非常快乐,陶醉在兴奋之中,有的满脸通红,有的摇头晃脑。这里没有了烦恼与不安,没有了嫉妒与勾心斗角。大家坦诚相待,融为一体,彼此没有陌生的感觉。我也会在酒桌上能言善辩话语滔滔、劝起酒来是机巧灵活一套又一套。
我喜欢南方人带着闲情逸致的低斟浅酌,即便醉也是薄醉,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我欣赏北方人那种不醉不归、不尽不散豪爽旷达式的狂饮,众人皆醉又何必我独醒?我也能应付外国人的Bottomsup!Cheers!一饮而尽的空肚喝酒,甚至把对方灌得趴下。
但我更向往的是那一种在柔和的灯光下,在轻歌曼舞的乐曲旋律中,在如梦似幻的氛围里或与恋人、或与朋友喝酒。当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一杯甘冽的清泉顺喉而下之时,我的血液会激情澎湃,我的心灵会颤动跳跃。饮酒的快乐让我谈古论今,激扬文字,思维敏捷达到最高的境界。
酒在醉,梦在飞,我把不尽的才华随酒吞下顺笔而出,浓烈的酒味从我的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是赤条条的真实自我,那是一种情致所至的迸发&&
(二)第一次喝红酒
在国外,红酒是浪漫、优雅的代名词,需要细细品味。红酒的外表极其的迷人,给人以幻想、浪漫。红酒没有白酒的干冽,也没有啤酒的淡爽,有的是她特有的滑润和浓郁,是酸、涩、醇、甜多味的交融,散发的是她体内的醇香,让人如痴如醉。她比白酒更有内涵,比啤酒更幽雅。
红酒不是由粗粮俗物制成的,而是以水果的精灵葡萄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工艺,酿制出的琼浆玉液,红酒与生俱来的尊贵是其他酒不能相比的。
暗红色的酒体,倒入白色的高脚杯里,用手端起杯轻轻地摇晃,就会出现红色旋涡,看上去是那样的高贵,那样的风韵,那样的雅致,那样的浪漫。好似一位幽雅风度的女人既有风情百媚的一面,又有高贵典雅的一面。
红酒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它的神奇是因为它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绵延了高尚的文化积累。品着红葡萄酒,感受着欢乐,沉醉于神秘,自然是人生难得的美妙意境。
红酒虽是舶来品,但已走上了我们中国的餐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每当特殊的日子来临,英俊而且善解人意的绅士总是带着一瓶红酒、一束鲜花献给心仪已久的情人,然后两人在花前月下的温馨里共品美酒、共赴爱河。
这样的罗曼蒂克使美丽的红葡萄酒蒙上了一层超越尘世的诗情画意。喝红葡萄酒更多的是为了体味一丝浪漫的情趣,为了重温一段悠悠的情怀,以及回顾那些已被红葡萄酒浸润了几个世纪的浪漫故事。
我第一次喝红酒是在2001年杭州的浙江宾馆,当年浙江绿城集团在我们上虞城北新区开发绿城·桂花园房产楼盘,我陪同朋友吕放一起去了杭州绿城房地产集团公司,晚上正逢绿城集团年庆。
杭州绿城房地产集团公司的财务处长是我们上虞章镇人,她给我们二个人按排在浙江宾馆就餐,使我有机会第一次踏入了久闻大名的浙江宾馆,并第一次喝上了红酒。
浙江宾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建于南北高峰之间有着四栋别墅,这里环境优美,是一座以山景、水景相融的高雅酒店,于幽静中透出着一丝丝神秘,曾有多位中央领导慕名下榻。
1970年,当时作为林彪的行宫而兴建,这几栋从外面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别墅,曾经作为军事禁区,如今,我走近了它,撩起了林彪的七零四行宫神秘面纱。
我在文革期间从中央文件中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七零四工程。据史料介绍,林彪的七零四行宫,分别盖有壹号、贰号、叁号和肆号楼的四栋别墅,占地307亩,总建筑面积为28452平方米。
因是1970年4月建造的,所以被称为七零四工程,它的神秘最主要是来自于当年作为副主席的林彪居住的壹号楼。
壹号楼下面是一所被喻为原子弹都无法摧毁的地下大型军事指挥中心,总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设有指挥室、通讯发报室以及发电、供水系统和食物储备区。
在地下室里,一些通道与出口的门,都是重达500公斤的能防弹、防毒、防水钢门。地下室各房间的门窗按装了防弹玻璃、防紫外线辐射玻璃,从室内可以看清室外,而从室外却不能看到室内的东西。
为防范有人进入地下室,地下室通往林彪卧室的通道设置了一段特殊的回音通道,一旦有人进入这一通道,监听者可以通过脚步的回音马上发现来人。
还有林彪可以通过大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监视七零四行宫的每一个角落。林彪事件后,杭州的七零四行宫被改建成为了今天的浙江宾馆。
我们在浙江宾馆的锦绣厅参加了宴会,由绿城集团驻沪办主任陪同喝酒。服务小姐打开了一瓶红酒,我从来没有喝过红酒,看颜色挺漂亮的,以为红酒很好喝。端起酒杯就一口喝了下去。味道涩涩的不尽人意,一点都不好喝,当时真的好失望,还不如啤酒呢!
那个主任看我一副豪饮的样子,哈哈笑了起来,他告诉我:喝红酒要慢慢的喝,细细品味。因为红酒是自然和时间完美结合后的佳酿,它需要吃红酒的人有足够耐心。
我慢慢的又给自己斟上了一杯,酒倒好后,端着高脚杯缓缓地摇晃了三五分钟,让红酒与空气接触,充分氧化之后,沉睡中的葡萄酒浓郁的香味就会流露出来了芳香四溢,味道也会变得圆润。
随着酒杯的旋晃,扬起了酒香,然后在酒入口之前,我把酒杯移向鼻端,屏住呼吸凑上去深深地嗅上一下,舒张肺腑深深地吸上一口淡淡的芬芳,领会红酒的幽香。
再轻轻的啜上一口含在嘴里,让细腻滑爽的红酒在口腔内唇齿和舌间颠来荡去,缓缓地转动多停留片刻,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萦绕其中,迷漫在口腔的香味,纵然入喉后仍余味绕口,让人低首回味不已。
我旋转着手中透明的玻璃杯,嘴唇轻轻的在杯口允吸,轻轻的啜着酒,那微甜略酸的液体在身体里面开始发硝,身体的每一条血管都在微微的燃烧。
他还告诉我:喝红酒要先尝新酒再尝陈酒,一般会品尝两三支红酒,以期对比。
喝红酒时要新在先、陈在后,淡在先、浓在后的次序。
观看红酒的边缘就能判断出酒的年龄,层次分明的多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是有年份了,红酒边微微呈棕色的那有可能就是一瓶陈年佳酿。
品尝着一支和自己年龄一样大的红葡萄酒,杯中握着的是几十年以前人们的劳动,不由我不感动红酒的优雅与珍贵,红酒代表着浓缩了的时间。真正懂红酒的人认为吃红酒宁饮少些,也要好酒。
他又告诉我:至于已开瓶而未喝完的红酒,需要紧紧塞上瓶塞,大概可以保存一周时间。不过应尽早喝完,因为保存的时间越长,它的风味也就散失得越快。
另外买了红酒在家里一定要横放,最好是瓶口稍向下倾斜一些,这样不但有助于酒渣的沉淀,软木塞也能受到酒液的润泽,保持一定的湿度,瓶口就会被木塞紧紧的塞住。
听了主任许多喝红酒的讲解,使我恍然大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酒不醉人人自醉,沉醉的是身体,陶醉的是心灵。
与红酒有过第一次亲密接触,就会喜欢上这赏心悦目、高雅纯净的红色液体,那种酸与涩的完美结合让你回味无穷,仿佛一条清冽的小溪缓缓流过,直至抵达你的心岸,暖暖地似柔波一般&&
(三)第一次喝茅台酒
中国的茅台酒同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的柯涅克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酒。茅台酒素以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而名闻天下,被称为中国的国酒。
据说,上个世纪的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外国人对之不屑一顾。一名中国官员情急之中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茅台酒终于一举夺冠。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留下一段怒掷酒瓶震国威的传奇故事,从此跻身成为了世界名酒。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中南海怀仁堂会议周恩来总理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从此每年的国庆招待会,被指定使用茅台酒,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无数次地将茅台酒当作国礼,赠送给了外国领导人。茅台酒以醉人的芳香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世界。
据史料介绍,茅台酒产于贵州仁怀市茅台镇,已有2000多年的酿酒历史。相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濮人,已善酿酒。汉代茅台镇就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饮而甘美之。
唐宋以后,更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镇的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声名鹊起。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1949年解放前,茅台酒仅剩下三家酒坊,成义酒坊(华茅)、荣和酒房(王茅)、恒兴酒坊(赖茅)。而华茅也就是今天茅台酒的前身。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茅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上等小麦制成高温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利用茅台镇特有的气候,优良的水质和适宜的土壤,采用与众不同的高温制曲、堆积、蒸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再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达五年陈酿而成。茅台酒酒精度在53度,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范。
在我的记忆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初期,茅台酒是计划调配供应的,市场上十分的稀罕。我在朝阳商店和益民商店的柜台货架上看到过茅台酒样品,是那种白色的瓷瓶盛装,贴着五星商标,外面还用一张牛皮纸包褁着,隐隐约约透着典雅高贵,标价仅仅为7.50元一瓶。到了八十年代的中期,茅台酒的标价也还只有13元一瓶。
茅台酒虽然便宜,但是当时人们的工资普遍很低,只是停留在维持日常生活上。消费水平不高,因此大家也买不起,很少有人喝过茅台酒。平常日子平头百姓喝的是自家做的老白酒或土烧,去街上买的也是那种劣质便宜的老酒和抢毙烧,喝茅台酒,大家想都没想过。
1988年的十一月份,我与朋友陈学强、金一松等人跟随我的师傅王连根,去广州参加秋季全国百货订货会。虽然是秋天了,但广州的天气还是非常炎热。我懒得每天洗衣服,于是买了一打衬衫,每件是8元钱。
而金一松则花了1000多元钱买了一件衬衫,金一松的衬衫虽然名贵,但十多天水洗下来领袖照样也软弱不堪皱皮疙瘩。而我的白衬衫虽然价格低廉质量不好,可领子上过浆每件新衬衫穿在身上还是很挺括的,我是三天掷一件衬衫,天天穿新衬衫,又不用洗衣服,把金一松气了个半死。我们在广州待了二十多天,展会结束后,我们一行就去了深圳。
我们拿着《边境通行证》,乘上广州到香港九龙的火车到达了深圳特区。路途中看到深圳到处喧嚣杂乱、热火朝天在移山平地,是个砖瓦满地,泥灰飞扬的巨大施工现场。深圳周围用一道绿色的铁丝网隔离着,铁丝网的两边长着很多荔枝树,树上是果实累累。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短短的几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奇迹。在深圳新建和在建的高楼大厦林立,马路宽敞。我去参观了刚刚建设好的人造景观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旅游景点。
我还坐着中巴车去了深圳沙头角到中英街去逛,这里又要花20块办理一种黄色的特别通行证,接受严格检查后才能进去。中英街里面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条长约250米,宽不足4米的小街最多的是金铺。
街道中间是边境线,内地与香港一街两制,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制度的世界。对半面马路和店铺属於香港了,有几个香港皇家警察在巡逻,飘扬着英国米字国旗。1997年香港回归,2006年4月,中英街深圳一侧的130家店铺集体关门,中英街丧失了购物差价和特殊涵义。
我们住在深圳东门市场门口东门大酒店,在东门市场几乎每个商铺都在卖(金枪不倒丸)性药,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性保健药品;面对许多花花绿绿猛哥骚女宣传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感到非常好奇,这在我的家乡上虞是根本见到的。我去逛了几次东门市场,给自己买了一架傻瓜照相机,给儿子也买了一只游戏机。
我们天天在东门大酒店吃饭,去的人也正好是十个人凑足一张圆台面。东门大酒店生意很红火,老板总是一个人坐在大厅门边一个固定的座位上悠悠自在地喝着茅台酒。我的师傅王连根,机头灵巧能说会道,每次进出都会与老板打招呼并聊上几句。
有一天中午,老板很高兴地拿着一瓶茅台酒走到我们桌边,小心翼翼的剥开瓶盖上的赛璐珞封皮,拧开红色的瓶盖,顿时一股特殊的酒香弥漫了开来,充斥在大厅内。
正在大家啧啧称奇之时,老板给我们每个在桌上吃饭的人倒上了一小盅茅台酒让我们喝,这是我第一次品尝茅台酒。我想这么好的酒不应该一口喝下去,于是就小小的抿了一口,感觉满口生香酒味真好,不愧是名酒。
第四篇:理科生也有春天故事精选
他们是爱科学的80后,高智商的技术宅,死理性,还特文艺。
他们提倡从今天起,做个理性的人,读书,思考,挑战上帝。
熬到大三,顾森终于扛不住了,他决定休学一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
2006年,还在念高二的顾森代表学校参加了第23届中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一不小心拿了银牌,获得保送北大的资格。
选专业时,大家都傻了眼,他竟然是个文科生,研究数学、参加竞赛什么的纯属打酱油。最终,为了专业对口,顾森被送进了中文系。
在中文系,他明显感到自己和文艺青年“不是混一条马路的”:大一那年中秋节,室友们在阳台举杯邀明月,喝着喝着,就开始吟诗作对起来,这把顾森吓了一大跳。在他看来,所谓月圆只不过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月面最大且近于正圆形,才显得那么亮而已。
顾森对于用数学解释世界万物抱有一种使命感,或者说,强迫症。比如一次无意间看到一个山寨方便面牌子叫“康帅博”,他立即回到宿舍编了个评比程序,计算长相最接近的汉字。
“这是中文山寨品牌泛滥的原因。”他说。
当然,他的文艺青年同学也觉得他“很极品”。三年中,“气场不合”的顾森安静、低调,与文学相关的科目几乎都刚好考60分。
休学后,社会青年顾森在街上晃悠了几个月,突然接到一个叫果壳网的加盟邀请。
去办公室与老板面谈时,正好遇上一群同龄人边吃着午饭边热烈地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大屋子的人热火朝天地聊天时,会突然安静下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分别从心理学、概率学、生理学等角度展开辩论。顾森当即决定入伙,“终于找到组织了。”他说。
死理性,还特文艺
这个组织定位为科技网络媒体,成立于2010年11月,其招募员工的特征高度一致:80后,科学青年;高智商,宅居动物;习惯用Google Reader获取信息,靠Gmail保持联系;对英文网络资源轻车熟路,善于表达与解决问题;死理性,还特文艺。
网站由15个主题站组成,光看名字就知道是批死理科生把牛角尖钻到底的架势。比如“DIY”、“谣言粉碎机”、“自然控”、“心事鉴定组”、“死理性派”等。每个版的斑竹都按照各自的主题,每天更新发布千字左右,很短、很欢乐的科普小文章。
他们的目标是,让科学像电影、音乐、文艺小清新、《生活大爆炸》(一部关于科研极品宅男的热播美剧)一样流行起来。
顾森是“死理性派”的斑竹,这个主题站的最上方写着:从今天起,做个理性的人,读书、思考、挑战上帝。
在入伙果壳的第一个平安夜,顾森就单挑了一回上帝。
“圣诞老人的故事简直荒诞至极。”他在版里发了一篇文章,要想在24小时内向全球基督教家庭发礼物,圣诞老人必须以每秒1000多千米的速度奔跑,这一速度产生的摩擦与热量将会导致他老人家在瞬间被削成水蛇腰,驯鹿部队在1/4260秒内完全气化。
顾森的同事,一群死理科生的圣诞之夜也大都是宅在电阻、镊子、电烙铁、胶水喷枪及英文论文中欢度的。
“DIY”斑竹张浩,一个大一失恋后开始埋头做机器人到现在的23岁男生,用16支发光二极管接成了一个混联电路,捣鼓出来的造型俗称圣诞树。这也是“DIY”版当天更新的作品。
“谣言粉碎机”斑竹秋秋,一个刚从美国归来的高分子博士后MM,一口气粉碎了近10条关于圣诞的流言,真相包括: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都是母的,因为成年雄鹿的角在10月份就会脱落;用来装饰圣诞树的“圣诞红”,才不是剧毒的“一品红”,造谣者估计看金庸看进水了。
“自然控”斑竹马子驭,一个植物与观星达人,在版上祭出科学青年圣诞把妹的绝杀技:挑一株圣诞植物送她吧,家常点也行啊,比如高加索冷杉、塞尔维亚云杉、欧洲赤松什么的。
“趣科技”斑竹肖谦却建议大家,不如买棵用太阳能做电源的圣诞树吧,在环保大业面前,浪漫什么的都是浮云……
这是果壳科学青年们坚守工作岗位的典型一天。收工后,北京的街头小巷便开始出没一群行为诡异的小青年。
理科生也有春天
此前,在许多人,尤其是文艺青年看来,理科生大多是些呆头呆脑的货:整天搂着一只保温杯出没于通宵自习教室,周而复始地蹲在实验室运算数据;不听陈绮贞不看村上春树,还不上豆瓣;写出的论文全世界只有不到10个人会看,其中还包括评审者。
果壳当家人姬十三在复旦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时,就很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绝大多数时间里,姬十三干的活,就是和老鼠的大脑朝夕相处,以研究出一种药物对某种细胞间关联的信号加强,然后还要发很多的论文。
毕业后,姬十三正式逃离实验室,成为一名科普自由写手。创办果壳前,2008年,姬十三先成立了一个叫“科学松鼠会”的博客群,企图“一敲锣鼓”,把“猫在一个大房间各个角落的科学神人都喊出来吃饭”。
两年时间,被姬十三吆喝出来的科学青年不多,但也不算少,目前写作活跃的维持在50名左右。他们有的是媒体记者、高校老师、科研人员、在读学生,气质与果壳编辑一致,此前低调遁世,或只在半封闭的小圈子里活跃,也是因为没有找到“组织”。
相比之下,果壳的文章比松鼠们的博文阅读门槛更低,也更大众化。这也是姬十三创办果壳的动机:文艺青年有豆瓣,科学青年也该有自己的大本营。
“这个效果正在显现。”顾森说。比如,最近他在邮件中收到两条很有科学小清新范儿的提问:一条是,在桌上放台笔记本如何将笔记本放稳当且占据桌面的面积最少?另一条是,肯德基优惠券不小心被撕坏,一般平均会撕坏几格优惠券?
再比如,那篇关于圣诞老人自焚的文章上传不久,在本该冷清的平安夜,却迅即引来一批科学小青年围观讨论。有人提出,不如改用量子派礼物,也有人提出质疑,圣诞老人的速度不应以匀速计算,因为他在北京肯定会遇上大堵车……
顾森无暇顾及讨论,除了写稿、约稿、译稿,他和同事们还得为起一个很有腔调的标题而绞尽脑汁,“不然怎么吸引科学青年,还有那些文艺小清新呢?”
死理性也有危机
在“DIY”主题站,张浩目前发布的大部分DIY创意,都来自国外两个人气旺的DIY达人网站,比如在伞上装星星灯,在家里做核爆,为派对女郎做火焰舞裙,用自己的呼吸发电。
缺乏原创,也是顾森这些“死理性派”当下的问题,那篇关于圣诞老人自焚的文章,也是编译作品。眼下,他手头写作活跃的作者不到5个。
休学后加入果壳之前,顾森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给北京一家奥数培训机构做兼职老师,收入稳定且涨势喜人。但同时,他为国内一本科普杂志开的专栏在去年突然没了,原因是杂志因销量不景气而倒闭。
“DIY”斑竹张浩的主要供稿者之中是一名初中生,为“DIY”主题站贡献了一架直升机、一盏充电台灯等五六个作品。
小朋友告诉张浩,爸妈目前还算支持他,老师也没说啥,一是他在班上成绩一直没下过前五,二是还没面临中考,三是还没被送去参加奥赛。
张浩打算与这名在中国很稀罕的中学生保持长期联系,“就是担心他经历了中考、高考,再也做不出飞机了”。
以张浩们的成长来看,中国科学青年在应试机器制造出的成品中,仍属于存活率极低的限量“差错版”:首先,他需要具备足够发达的大脑,只花不多的时间就能应对众多“检验”关;其次,他乐于将剩余的精力花在发呆、想象和思考上。
比如顾森,就接连逃过了中考、高考,一路保送北大。他说他最庆幸的,是可以一直在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情。问题在于,中国有多少个这样的年轻人呢?
眼下,果壳编辑们越来越多被粉丝们拿来与《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比较,显然,他们的魅力值与吸引力也随这部美剧在中国的热播而上涨。
这名任性、固执、兼患深度洁癖与强迫症的极品天才宅男12岁就在家里搞了个两毫米的楼梯实验,害他老爸摔断了锁骨;13岁时想给镇上居民免费供电,在家车库里捣鼓出了一个核反应堆。
“可是没有可比性。”张浩说,他指的不是谢耳朵IQ的高度,而是那些金发碧眼的科学青年们轻易就能拥有的设备、实验室、及闲得令人发指的成长时光……
张浩生于1987年,漂在北京。房子是眼下与他同龄的人日常最重要的谈资,很难想象他们在提及均价三万五的北京楼市时,会惦记着要匀出间房做实验室,每天加完班回到家,再去研究一下植物是不是也喜欢听音乐。
1988年出生的顾森仍然完全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用数学原理来理性解决”,他宣扬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即使是玩三国杀,即使是被女友飞了,还要不要去挽回,都是可以计算的。”
但眼下有件烦心事,显然难以将这套方法论派上用场:2011年春季开学后,究竟要不要回北大中文系继续念书,混个文凭,好给父母一个交代?
第五篇:最美宁波人
最美宁波人”2012人物事迹:他们,感动甬城
0
昨晚,“最美宁波人”2012人物颁奖典礼在宁波大剧院举行,15名个人或集体获得了“最美宁波人”称号,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有什么事感动着我们?组委会又给了他们什么样的评价?记者整理后呈献给大家。
方亚儿:仁义之美
方亚儿,女,38岁,鄞州区高桥镇高峰村居民。
1993年2月,方亚儿的好友董雪云患白血病去世。之后,方亚儿便开始照顾董雪云的父母和身有残疾的哥哥。20年来,方亚儿执着地守护着亡友风雨飘摇的家。她不仅照顾亡友患胰腺癌晚期的母亲和突然中风的父亲,还承担起老两口的医疗费。她还常给董雪云哥哥的女儿买礼物,接送她上学。
颁奖词这个特殊的家庭承受了诸多苦难,却充满了人世间最温暖的真情。女儿用柔弱的肩膀,为年迈的父母撑起了一片天空。他们没有血缘,却用二十年的亲情书写了传奇。
秤卫东:担当之美
秤卫东,男,42岁,象山县交警。
2002年秋的一天,秤卫东在象山石浦镇一家医院处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卡车撞倒了一辆三轮车,骑三轮车的大爷安然无恙,但他的妻子———坐在三轮车上的戴彩凤大娘受伤,一条腿骨折。得知戴彩凤家中很穷后,秤卫东从此开始照顾两位老人至今。
颁奖词他目睹的是人间悲剧,身上体现的却是真挚温情;他没有郑重的诺言,却做到了十年如一。他践履了一个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柔情铁汉的一腔侠肝义胆。
钱海军:光明之美
钱海军,男,43岁,慈溪市供电局职工。
钱海军自1999年加入社区义工以来,十余年如一日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面对用户五花八门的求助,他不厌其烦,一一予以解决。迄今为止,钱海军已累计帮助了千余人次,他所在的钱海军服务班成立一年,走访服务用户1282户。同时,钱海军积极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公益活动,动员家人、朋友一起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颁奖词他是百姓心中的一盏灯,持续发光发热了十余年;他是空巢老人的依靠,守护成了他最终的使命;他没有书写道德大全,却在人们的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他是光明的使者,照亮你我,温暖人心。
刘佳芬:希望之美
刘佳芬,女,54岁,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
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刘佳芬恒爱如春,在特殊教育领域创造了“中国样本”。她为人师表,给予智障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让智障儿童真正享受自立、平等和尊严,她探索出“学校课堂与社区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生活自理、社区适应、社区使用和社区安全能力很快提高。她在全国同类教育中首创了“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成功构建了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颁奖词月虽残,亮如雪,高挂天空谁笑缺?面对折翼的天使,她教会了他们有尊严地活着;面对灰暗的家庭,她点亮了明天的希望。她是特殊教育领域的中国样本,更是众多孩子心中最美的妈妈。
马荣荣:耕耘之美
马荣荣,男,43岁,宁波市农科院院长。
1981年至今,马荣荣一直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1996年起主持省、市杂交水稻育种攻关课题,创新发展了育种理念和育种方法,创造了一种水稻品种的新类型。他领衔完成的“甬粳2号A及所配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选育及推广”项目获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他在2007-2009获“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2011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奖,201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宁波市农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颁奖词他们追寻着河姆渡氏族的足迹,身上承载着稻作文明的传承;他们是一群寂寞的耕耘者,却一次次刷新了水稻的亩产纪录。他们的努力体现在数字上,实际上关乎的却是民生大计。
龚金川:品格之美
龚金川,男,58岁,奉化城东小学校长。
龚金川14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右手。2012年10月30日清晨,他在江畔晨练时,突然看到一位老太掉进江中。他跑过去径直跳入冰冷刺骨的江中,将老太推到了岸边,却因独臂无法把老太送上岸。就在他快筋疲力尽时,岸上扔下来一根打着活结的绳子,他将绳子套在自己的残肢上,吊住身子,然后腾出左手,把老太托起。岸上的保安顺势将老太拉上岸。
颁奖词面对寒冷刺骨的江水,他纵身一跃,完成了单手擎天的义举;面对农村孩童殷切期盼的眼神,他坚守讲坛四十年,矢志不渝。独臂救人明大义,心不残缺品自高。
任祖伊:坚守之美
任祖伊,男,77岁,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董事长。
至今为止,任祖伊已投身兽医事业整整60年,从一名普通兽医成长为全国兽医界的领军人物。1989年,他开办了宁波市首家家禽医院。近年来,他不仅先后主持和完成了17项国家级的科研课题,荣获36项宁波市级以上奖励,并且把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先后研制出了24种兽药、卵黄抗体、血清制剂等产品,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福音。他和他的团队以农民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攻克禽病诊疗技术难题,累计为农民创造和挽回经济损失近30亿元。
颁奖词一条乡间小路,他走了六十年;一个平凡岗位,他为之付出了一辈子。他坚守的不仅是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更是对农民的忠诚和热爱。大爱无疆禽郎中,俯首甘为老黄牛。
郁丙龙:信诺之美
郁丙龙,男,今年30岁,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长丰社区居民。
2012年7月,郁丙龙在网上发帖称,愿在夜间为市民免费修补轮胎。连续100多天,只要电话响起,他都前往指定地点帮忙,至今已上路服务150多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补胎哥”。去年底,由他发起,鄞州区文明办、共青团鄞州区委等联合设立的“补胎哥志愿服务站”已在鄞州新城区多个社区运作,100多位网友加入“补胎哥志愿服务大队”。
颁奖词一辆摩托,一百六十多个深夜,你就为了实现一句承诺;长途奔波,分毫不取,你就为了获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你凭一己之力带起了志愿服务的新风尚,你把一条善心之路走成了康庄大道。
最美四姑娘:本真之美
最美四姑娘:刘丽兰、褚伟娟、王赛珍、周丽。
2012年10月1日上午,4位姑娘路遇发生车祸的李大伯后,一个拿出手机拨打“120”,一个从包里掏出卫生棉迅速止血,一个用左手托着李大伯头部避免二次伤害,一个为大伯进行胸部按压,做心肺复苏。由于她们施救得当,李大伯保住了生命。事后,李大伯的家属发出“寻人启事”,搜寻4位消失在人群中的“最美姑娘”,在全市引发了一场“爱的搜索”。
颁奖词不是亲人,是路人,四姑娘联手相救;不图回报,图心安,四姑娘悄然离身;她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唤醒了人性温暖的集中绽放。她们是平凡人,可谁说瞬间美就不能变成永恒?
郑丽:飒爽之美
郑丽,女,29岁,武警浙江边防总队宁波机场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三科副科长。
2008年8月,郑丽作为维和警官前往海地执行了十个月的维和任务,先后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和公安部“维和勋章”,荣立个人二等功。2011年,郑丽被评为宁波市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获“2010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获浙江省“2011青春领袖”提名。2012年5月,她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颁奖词怀揣着和平梦想,她远涉重洋,一腔报国热忱,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在边检的岗位上,她实现了朴素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飒爽英姿亮本色,铿锵玫瑰留佳话。
马琴:感恩之美
马琴,女,25岁,江东区蜡烛广告公司负责人。
在2012年“海葵”来袭那晚,600多名旅客滞留在火车东站,是她用微博发动了100多位市民参与“双闪行动”,送旅客安全回家。她乐于助人,每当看见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她还采集贫困生的资料,为100多个孩子找到了资助人,被评为“2012年全国优秀志愿者”。
颁奖词风雨中的双闪车灯,是她用微博串起的一股民间力量;受人恩泽,让她更懂得付出和回馈。她用一颗感恩之心,传递爱的正能量。
冯闯:热血之美
冯闯,男,49岁,镇海区献血志愿者。
冯闯至今已参加无偿献血100多次,累计献血量83000多毫升。他还是无偿献血、科学献血义务宣传员。他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慈善捐赠和环境改善等活动,被授予镇海区2009-2011劳动模范。
颁奖词一个瘦弱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八万毫升的热血,给多少人带去了生的希望。血液流淌的方向,生命之花盛开。
张梦梦:涅槃之美
张梦梦,女,2012年9月4日于宁波逝世,年仅18岁,河南人。
她年仅18岁就罹患绝症。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她作出了捐献全部人体器官的勇敢决定,虽然由于癌症扩散,她的器官最终不适宜捐献,但她用生命书写的人间大爱,将继续感动宁波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
颁奖词用生命去激活另一个生命,她决定得风轻云淡;用笑容来定格花样年华,她完成得毅然决绝。斯人已去,但我们相信她完成了最绚丽的凤凰涅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粲然如花。
葛民春:信念之美
葛民春,男,70岁,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的“海葵”台风破坏力极大。他组织村干部开展排查安全隐患、监控枫湖水位、夜晚巡查、转移危旧房住户等防台抗台工作,夜里还经常带着手电筒去枫湖堤坝查看水位情况。台风过后,村民安全了,他却病倒了。当年被评为宁波市抗台救灾先进个人。
颁奖词以古稀之年的身躯扛住肆虐的狂风,以历久弥坚的羽翼护住古老的村庄,苍鹰老去,换回村庄的美好。我们相信,搏击长空的壮志背后,就是坚硬的信念。
胡惊雨:青春之美
胡惊雨,女,23岁,90后支教女孩。
2010年,刚毕业的她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和出国培训机会,远赴新疆支教。一学年至少40周,一周至少12节课,她用近500节课书写青春赞歌。2012年,为了实现带孩子们看海的承诺,她在网络上发起了“沙漠孩子寻海梦”公益项目,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2012年7月初,胡惊雨陪同她的25个新疆学生到达宁波,一圆看海梦。
颁奖词长河落日,边陲大漠,那儿有一群孩子在召唤她;大海清风,白浪沙滩,她带着孩子们圆了童话梦想。这一趟来回,走了八个月,谁说90后不能高歌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