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冉景春)
真抓实干,勇于开拓
——开展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德江县枫香溪镇乡镇袁场小学
冉景春
本学期,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开展了基础教育大讨论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石。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一些阻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出现新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二是失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巩固两基成果任务艰巨;三是择校现象在城区学校难以控制,大班额问题突出;四是师资队伍流失与学科短缺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低;五是办学机制不灵活,农村教育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继续畏畏缩缩,怯于创新,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发展就会停滞。所以作为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个人只有一鼓作气,继续开拓创新,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教育的活力进一步迸发。
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立足本职、踏实工作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教育的未来离不开老师,我们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把教育教学提高了就学生流失现象就没有了。
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使自己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不断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在工作和学习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使自己不断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样才能给教育带来活力。
三、要严以律己、清正廉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高尚的人格形象、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体现。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以“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一切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更纯一些,境界更高一些,作风更过硬一些,行为更规范一些。时时处处保持廉洁的良好形象。
总之,基础教育的改革,让老师和学生看到了希望。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所有的教育者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勇前进,那些阻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就一定得到解决!
2014-4-24
第二篇: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长堡中心完小:张华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更新。通过对这次基础教育大讨论,我深深地体会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人在语文基础教育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想法。
一、语文教学要贴进学生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语文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有些虽然不切合各个地方的实际,但我们可以将它转化为本地方的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易学易懂,只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把知识回归生活。如果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他们就不会用在生活实际中去,比如:在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时,如果不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就不能体会到窃读的感受,品尝不到窃读的滋味。这样就会对教学效果带来阻碍,学生也不会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和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把知识学活。
二、语文教学要形象生动。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既能让学生永远难忘,又能使教师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生动形象呢?这当然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决定,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设计方法,比如在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了一遍,第一次表演的不算好,我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再演一遍,然后才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结合同学的表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就迎刃而解了。课文理解完后,我让学生改成剧本举行了了一次表演比赛,这次表演比开始好得多,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对课文的情景和人物了解得特别深刻。因此,语文教学要形象生动,才会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学到知识。
三、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里。
在教学语文课时,要根据学生特点设想学生在这篇文章中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把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作为重点来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展开讨论和活动,在讨论和活动中掌握知识,必要时进行拓展学习课文中涉及到的其他知识,这样既学到了学生关注的知识,又学到了其他方面的知识,达到两全其美和快乐学习的效果。
四、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要求,因为每个学生在智力、品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尽量能通过引导回答上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课堂次序有效进行,不至于死板。
五、关注和关爱每个学生。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通过师生的对话来完成整个课堂,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即使能学到知识,也是死的,不能用于实际,现代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师生的交流、合作来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每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他们对课文中的每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懂的地方还应耐心的引导和提醒,多激励学生思考,不能泼冷水,对学生回答不对的地方要耐心帮助,肯定其闪光点,当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时,要向他们投去鼓励和关爱的目光,让他们有信心回答,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六、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当今时代,是知识和技术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边学边教、边教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不论是在语文还是在品德、体育、心里学、教育学等方面都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团结每一位老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七、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和家庭创造良好的条件,带来幸福,纷纷外出打工,许多孩子从小就成了留守儿童,很少得到家长的关爱,作为教师,除了要教会孩子知识外,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更重要的是要像慈母一样关爱他们,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当学生有思想阻碍时应及时进行谈心和教育,让他们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教育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教好书育好人,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位学生,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边教边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做一个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好教师。
2014年5月20日
第三篇:基础教育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李禄学
基础教育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李禄学
随着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发生了诸多改变,这些新的变化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中,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呼声似乎更加迫切,因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已成了世界性的潮流,小学数学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素质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备有知识、有道德、有理性、有专业化的人才,根据高素质教师必须具备有知识、有道德、有专业化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情感体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师德主要包括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不同的角色携带着并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这种融合于课堂教学和日常交往过程中的价值观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质,许多时候是“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人不仅要有扎实的双基,而且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还要有主动发展的需求,终身学习的愿望,热情,能力和坚持性,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知识,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
题知识。
三、教师专业化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科知识中必须要有一门专业化知识,专业化知识是小学教师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数学学科知识有一定广度和一定深度的掌握,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较高的数学素养,又能通晓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全部知识内容,及其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看起来不深,但它犹如一棵刚刚破土的春笋,出土的部分不显眼,但根扎得很深,还要要求我们善于抓住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懂得削枝强干,对数学内容所反映的思想、精神有较深的体会和理解,哪些数学知识对学生的的发展具有根本重要性,哪些则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其次在家学过程中,要方法多样,有趣味,少而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有效的学习,主动发展,使他们的学业成就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本次“基础教育大讨论”的学习,收获较大,懂得了基础教育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找到了突破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2014年5月19日
第四篇:基础教育综合大讨论学习心得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
合兴镇完小教师:杨波
自从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加强社会建设”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这所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就谈两点肤浅的认识:
第一,转变思想,履行职责。
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之根本。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1、更新观念、努力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2、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不断地完
善自我。教师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有了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才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作奉献。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
第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1、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任何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2、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当今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广泛学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教师的外表举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师的人格和道德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总之,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基础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我们是引路人。时代要求我们手中要掌握一把打开孩子们美好心灵的金钥匙,为了更好地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就必须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转变和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讨论心得体会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讨论心得体会
德江县第五小学 姜守元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大讨论,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参与人。更新观念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之所在。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利用多种方式教研,探索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能够突出地解决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改进我校教师教学方法,很好的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我校的教学达到一种良好的境界,即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大的体验和感悟。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而过去的课堂中听到的只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忽视学生存在,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过去的课堂中,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训练,学生的课堂表现是超量地做习题,把训练等同于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结合起来。作为新课改的参与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教学方式以教定学,教师的教学是“教教科书”,而学生则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来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然后再通过考试测试教科书上的知识,却不管这些知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了多少。这教学方式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课堂上则多半是学生在猜测观摩教师的言行,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新课标下的教学应该把握学科的本质,营造轻松民主的探究氛围,整合教材,创设更具探究价值的情境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开放时空。在此基础上,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实践,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重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学放在主体地位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方法,从而保证教法和学法的有机同步进行。编写好导学案,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还要给学生创设流动式的课堂,把学生带进广阔 生的兴趣、鼓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程每门学科设计了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载体,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新的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注重发展性评价,逐步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了更好地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就必须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转变和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