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意识的调查报告”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
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收起回覆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二、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意识的调查报告”
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
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 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三、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67%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淡化、西方节日之所以日益流行的原因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对于过传统节日的物质需求已逐渐减少。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生活发展了。但是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阖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四、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意识的调查报告”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
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
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
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崇。端午节时值黄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对于节日在文化上的内涵,从全世界来看都有淡化的趋势,东西方参与节日庆典的人们,大多已经剥离了对各自节日起源及背景的束缚,文化起源及节日背景的意义,已经成为传统文化跨出国门时的一种特别护照,有了这种文化内涵,优秀的节日才更容易被全世界的人们所接受。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在更紧密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经验。在这样的变化中,中国要保持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不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篇: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传统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
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相信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
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设置的黄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四时节俗都是以黄历为时间界定,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除了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
节日中,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达到与神明沟通的美好愿望,希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 样厚德载物。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准备迎接新春的来临。
新年各种庆祝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
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天和祭祖;民间也有着一系列祭祀活动。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忘记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蔡云〈吴歈〉),清理环境,更荡涤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与天地同在。
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 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
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
如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绘出元宵灯彩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与星月交相辉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因此被列入祭祀对像。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 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一直盛行。收起回覆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像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其它节日亦是如此,在自然节气重要转换时节,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及人事伦理活动,表达人们敬神祈福等美好愿望。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办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
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
《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举行祭天大典,还要举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体现着对人伦的重视,体现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
《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奠与追思 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 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像。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敬老爱幼的美好愿望。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阖家团圆。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圆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涯,反映出人们彼此互相关爱、互相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澄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很多的节俗活动,都是倡导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常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祥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很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新年时拜天地、祭神明,祈祷带来福祉和吉祥。元宵节人们燃放灯火,歌舞笙乐,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新年时,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迎神,喜庆等。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时人们的内心祈祷:“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即将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等。
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
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遇到危难之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
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它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倡导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新年还有视天占年的习俗,如唐代在孟浩然〈田家元日〉中写道:“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年候,共说此年丰。”表达了人们祈求丰年的愿望。宋代宋伯仁在〈岁旦〉中写道:“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穣。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描写出在新年欢快的气氛中一种淡泊宁静的愉悦。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辟邪崇。端午节时值黄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到,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从节日的派定和习俗看,古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第三篇:少先队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几点感想
少先队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几点感想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日益敞开,各种思想文化随之涌入国门,“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受到了众多孩子的青睐,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被渐渐冷落了,很多少先队员对清明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洋节日”对祖国传统节日的不断侵蚀,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少先队中进行弘扬,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保留一份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提高传统节日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我们的传统节日有着特殊的由来、美丽的传说故事、独特的庆祝方式、丰富的诗词文化,无一不体现巍巍中华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少先队作为学校的德育主阵地,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中国节日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德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充分挖掘各种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有效择取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形成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德育合力,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从中感受民族传统中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
二、大力营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中的浓郁氛围
为了让传统节日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寻找各个节日蕴涵教育的切入点,积极宣传,在校园内大力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全面激发队员的热情与激情,让每一个队员都能认识到保护和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是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也是我们了解和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遇有传统节日,学校要组织队员通过上网、查阅图书、咨询长辈等形式了解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再制作节日版面,向学生展示各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和与之相关的诗词画作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其次是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及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使学生在办报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然后将那些版面精美、内容丰富、充实的版报张贴在校园和班级文化园地中,使其对学生产生较为持久的感染力和激发力,从而收到“耳濡目染”的效果。
三、增强队员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每一个节日都包含着动人的传说、缤纷的故事、丰富的习俗以及极具情趣的庆祝活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带领队员积极投身于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中,体验过节的快乐。并在欢乐地过节中,了解丰富的节日知识,历练各种技能,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例如,1.春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书写春节对联,剪窗花,贴门联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喜庆气氛;在走亲访友中培养友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以及尊亲孝亲的美德;合理保管和使用压岁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清明节:组织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活动。如:追寻英雄足迹,献一束鲜花,讲英雄故事,网上祭奠先烈英魂;学习祖先及革命烈士的爱国热情,继承我国优秀的革命传统。与此同时,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将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等活动扩展升华为一项绿化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行动。3.中秋节:了解人们将月圆与团圆联系起来的象征意义,引导阅读有关中秋的神话、传说,让队员们给家人背一首赏月诗、团圆诗,将活动由学校向学生家庭延伸,通过老师、家长和同伴的互动,努力营造和谐的节日活动气氛。在中秋团圆的氛围中,感受亲情的可贵,激起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情感。
四、扩展少先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范围
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单凭学校、老师和少先队员的力量可谓“势单力薄”,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将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通过多途径,共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如今教育的开放性、多元化日益明显,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节日文化德育功能必定是苍白无力的。因此学校要十分重视加强同家庭与社区的联系,积极宣传节日文化道德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校节日文化道德教育服务,使学校、家庭、社会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形成了节日文化道德教育的大德育场,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提高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
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理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艰苦有效的努力,让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第四篇:传统节日文化——重阳节
传统节日文化之重阳节
久久过重阳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恒景斩瘟魔——重阳节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在重阳节晚上,月上树梢,人们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
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菊酒浓时蟹正香——重阳食俗
谈完节俗,现在我们来说说食俗。重阳节之际,黍谷成熟,人们用黍米做成糕点,是待客和祭祀的最佳食品。有一句民谚,是“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治百病”的功效。古人还认为,久服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人们还将菊花做成菊花酥饼和菊花饺等。
喝着香浓的菊花酒,再配以肥美的螃蟹,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第五篇:传统节日文化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节、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我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计划做事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课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过完的刚刚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揭示课题:传统节日文化
二、整体感知:
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份: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月:冬至
腊月初八:腊八节
三、自由交流:
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
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2、了解农历新年传统食物的意义
例如: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3、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
祭灶
扫尘
春联
年画
年夜饭
守岁
爆竹
拜年
4、下面的对联适合哪个行业?
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新貌
万象更新风流人物数今朝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兢兢业业育桃李
勤勤恳恳做园丁
远求海内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5、讨论: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不少西方节日也随之传到中国,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作为中国人的你,更愿意过什么节日?
五、小结
节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下生活,种种民俗、节日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
你都有哪些好方法能帮助我们研究了解这些节日呢?
到图书馆查找资料
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
听长辈们口述有关民俗故事
实地进行考查
从年历上查找
利用网络进行查找相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住有关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