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

时间:2019-05-12 13:4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

第一篇:“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

经2009年5月9日我校第四次教代会暨第九次工代会上审议并表决通过,正式确定“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为我校校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是在集中了全校师生和校友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高度概括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大力弘扬了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传统,集中彰显了我校始终倡导并遵守的价值追求。

第一: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八字校训,言简意赅、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志存高远”出自诸葛亮《勉侄书》中“夫志当存高远”之句,意寓江西理工学子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的抱负和卓越的精神,与“直挂云帆济沧海”异曲同工;“责任为先”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意寓江西理工学子时刻明白各自肩负的责任并勇于承担。“志存高远”是江西理工大学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指大学不仅仅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还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责任为先”则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出的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表示学校始终把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志存高远”与“责任为先”两句合为一体作为江西理工大学的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学校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它引导全校师生为人、为学要有远大志向,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校训既反映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是对江西理工大学50多年历史中凝练出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高度概括。

第二:

把“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作为我校校训,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将“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理念,并使之成为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是建设“江西一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江西理工大学的迫切要求。学校今天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正是这一校训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

把“志存高远、责任为先”作为我校校训,是对我校五十年办学过程的历史凝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50多年悠远而风雨兼程的岁月里,江西理工大学

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江西理工大学也顺应时势的不断变革以日臻完善,但江西理工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应尽之职;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将建设特色学科、培养特色人才、营造特色氛围作为学校的强校之路。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固提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学研究屡获突破、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招生就业形势良好、学生科技文体活动硕果累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亮点纷呈。

50多年春秋,大浪淘沙,岁月在变迁,江西理工大学也顺应时势的不断变革以日臻完善,但不变的是江西理工的精神、江西理工的风骨。这种精神已贯穿了学校的整个办学历史,渗入了每一个江西理工人的心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八字校训以凝练的语句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特色。这八字校训是学校50多年来教书育人实践的经验积淀,浓缩了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嘱咐,突出反映了学校对高等教育过程的深刻认识:在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时代要求和高校教育宗旨开展教学活动,更需要强化人文精神的感染与宏扬。

50多年来,江西理工大学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这种胸怀宽阔、志存高远、开拓进取、敢于为先的精神和气概。校训的确定将勉励全校师生更加勤奋求学、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和思维的创新;将激励师生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在行动中勇于承担、勇于创新,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责任和义务结合起来,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谋划新的发展道路。“志存高远、责任为先”八字校训,既继承和反映了江西理工大学50多年来办学的优良传统,又面向未来,体现了办学理念的新的更高的追求,同时还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校“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的指引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定能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使命感,为建设“江西一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工科优势突出、矿冶特色鲜明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性大学”继续奋发努力!

第二篇: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万超,来自江西科技学院学院土木工程学院15本土木3班,在班级担任组织委员,同时也是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很荣幸今天能够在此和诸多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们一起分享我的大学生活。在做这个演讲之前,不知该对大家说些什么。思虑再三,我把我最想对大家说话的概括为八个字: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想说我的责任在于:立足岗位,尽心尽责。学生会如梦,三年方醒。大学最美好的三年时光,我毫不懈怠的奉献给她,从干事,部长,助理,再到最后的副书记。虽然我担任了很多职务工作也比较繁忙,但我从不允许自己工作出错,我很认真的做着不同的老师交给我每一件事情,我从不为自己找任何松懈的理由,被困难吓倒,因为我的志向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校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帮助管理日常事务;是学生中的优秀者,为同学们默默服务;也是校园活动的带动者,为丰富校园生活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也苦恼过、郁闷过、失望过、摔倒过,但经过这几年学生工作的锻炼,我学会了在失落时坚强、在苦恼中微笑、在郁闷中开怀、在失望中树立信心、在摔倒后爬起来屹然站立!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这是这些年来我对待工作的要求与态度。

用责任和真情去经营自己的生活。记得大一刚开学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我毅然参加了班上团支书的竞选,很荣幸我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成为了一名团干,同时我也顺利的通过了院学生会组织部的筛选,成为了一名学生会的干事。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不断地在工作和学习中提升自我。成为了团支书之后,向来坚毅的我在开展各项活动时从不以完成对上级的交代为目的,每一次我都认真去尝试,细心去组织。我安排性格内向的同学去完成活动的宣传工作,安排组织能力强、性格活泼的同学完成活动的文书工作,让擅长绘画、思想创意多的同学完成活动策划工作,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在团支部的归属感,让每个人都人尽其才,得到锻炼,发展自己的特长。

到大二的时候,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生会留下来,做到了组织部部长,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懂怎样组织全院青年学生参与团日活动。默默地找学长学习、写策划,我每天所做的工作内容很简单,但是都很琐碎耗时,容不得半点马虎。让自己成长,做到以身作则,犹记得在那些难忘了的时光里,多少次我在微弱的灯光下熬夜,只为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策划方案;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们每一次开展团日活动时,支部成员们脸上浮现的笑脸,至今让我感到欣慰;我更清楚的记得,每一次我站上这个讲台,他们那发自内心的加油呐喊声,让我动容。在我的努力与支部成员的执着的坚守下,我支部一次次的创造了辉煌。从新生团组织生活竞赛到特色团日,从新生杯辩论赛到心理活动月,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学生干部的快乐。

记忆犹新的是“迎新”,每天守候在井冈山食堂旁边树下,在那里呆了四天,南昌的天气炎热,而我还在坚持,每天记录着每个班的报到人数,慢慢熟悉着一张张新的面孔,身边的学生干部一轮一轮的替换着,而我却依然守候在迎新的会场,希望帮助新生解决所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是一名学生干部,这是我的责任。

我自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到担任人土木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我认真对待党总支和校团委交给我的任务,辅助张艺敏老师做好学院团学工作及青年师生的思想意识,制定团员的教育、管理、组织发展等工作的计划,检查和督促团小组过组织生活、团日活动;

我的工作是对学院青年团员团籍、学生档案、团员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等的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和保管,并进行材料的归档;

负责联系团组织,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负责团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和团费的收缴与管理等。

团务容不得半点差错,因此我认真的审核每一位入团积极分子、优秀团员的材料,希望让每一位渴望加入共青团组织的人都能够尽早的被组织吸纳进来,成为一名光荣的、优秀的共青团员。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学生团组织干部,一名特殊的学生干部,端正态度、明确任务这是我的义务与责任。

担任学生干部已经三年了,由于工作的性质不同,我没有团委学生会副书记头上绚丽的光环,我没有在人群中慷慨而谈的机会,我没有热烈的掌声,我没有诸多的荣耀,但是我却在无形之中收获了更多,“万超,夜深了,快回去吧!工作做不完我们明天再做。”“下次生病了不要硬撑,其实这些工作没那么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知道你可以的,加油!”等等类似的话语时时在我耳边响起,在此我要向学院支持、帮助我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你们共同给了我在土木学院最大的财富。

如果说大一加入学生会是因为一份好奇,一种新鲜感,大二担任主席团助理是出于一份责任,那么大三继续留在学生干部岗位上则是源于一份感激,而大四顺利的完成手头学生工作的交接则是一种使命。

虽然没有同龄人那样多的课余时间,但是我仍不忘记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过去的六个学期里面,我共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2次。

从干事到副书记,三年的时间,有时候会忙到飞起,没有自己的时间,去长沙还是自己主席卸任以后去的,这时候我已经大三了,不过从没后悔过作为学生干部的三年。你受的每一丝委屈都是你内心坚强堡垒的一块砖头,相信这些委屈和泪水会让你变得更加的强大。无委屈不干部,但我会坚持站完这班岗。

可能也有某个瞬间是想撂挑子不干的可是想想,大一那年为什么要加入学生会,一步步走到今天了,怎么能随随便便放弃呢? 我热爱新媒体工作,我也将在我热爱的岗位上继续前进!

可我曾因为做推送、预览失去了太多。连最好朋友的生日祝福,也都错过。爸爸妈妈的生日祝福、节日祝福总是记得推送却忘了他们,看到他们的难过,真的后悔。如果还来一次机会,我不会再来了。

错过了最心爱的女生,因为各种会议。我以前是个脸皮很薄的人,可是我自从做了学生组织负责人以后,经常需要想尽办法拉赞助、谋福利、求生存。身边的朋友看着我的变化,都不忍心疼。在这里里,看着大家因为兴趣而聚集在一起;很高兴。

而今,三年大学一晃而过,我想起和张老师一起为迎接新生而兢兢业业的时光,我想念和张老师为团员信息和转接、促进就业而夜以继日的岁月,我思念和组织部干部为团务知识竟赛、青马工程培训而废寝忘食的日子。

在大学的三年学习、生活中,母校教会了我“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的道理,即将离开母校,踏上人生的又一旅程,我将永记铭记,坚定志向,扬帆起航

万超

第三篇:校训释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体达用,兼善天下。的寓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明体达用,兼善天下

明体达用是出自北宋胡瑗创造的“苏湖教法”,是宋代影响较大的主流教育方法。其中“体”是指事物的形质,有本体、理体之意;“用”指事物的功用,含有应用、运用之意。如李颙所说“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明体”是根本,“达用”是目的;“明体”是认知,“达用”是践行。“按我们对它的理解,就是要识大体、明规律、懂规则,自觉按规律和规则行事,主动应用规律和规则造福于社会。” “体”的内涵十分丰富,“用”的范畴非常广泛。“体”有品德之体、智能之体、审美之体,“用”有于己之用、利人之用、济世之用。“兼善天下”源于《孟子.尽心上》篇中的句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仅求自身之善,还要以天下为己任。“兼善天下”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

第四篇:长江大学校训及校风释义

 长江大学校训及校风释义

一、【校训释义】

“长”(cháng)的含义:一是时间概念,即长久、永恒之意。二是空间概念,指两端之间距离大,与短相对;指高,与矮相对;指远,与近相对,引申为宽阔、宏大和高远。三是指擅长、特长。在读作“长”(zhǎng)时,则有生长、增进和抚育、培育之含义,《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还有重视、崇尚之意,《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大”的含义:大与小相对,有品位、层次、程度之意,还有尊重、赞美、美好之意。在此指大学、大学生、大学者、大学问、大志向、大境界。蔡元培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大学生,造就大学者,追求大学问。大学生、大学者要做大学问,关键也在于他们要有大志向,有志者事竞成。大学问会使学生、学者们的精神升华到大境界,从而会促进学校的品位升华到大境界。

“新”,在此指创新、纳新、维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大学要容纳新思想、新文化、新的科学技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并以其博大的胸怀与宽容来维护、呵护学者的成长、学术的发展;在学术上创新,在学者里扶持新,在学生中育新。大学要有纳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和维新的智慧,才能经久弥新。

长大长新,其简明释义为“长江大学,经久弥新;培育大志,崇尚创新。”

二、【校风释义】

【求实】: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就是指真实、实际、果实、诚实。办学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治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断取得成果;育人要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进取】: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进取是楚文化“和衷共济,发奋图强”精神的浓缩,是长江“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精神的凝炼。意在倡导师生修身治学,在成长成才、追求真理、建功立业等方面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

【创业】:学以致用,开创事业。创业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既是学校走过的历史,也是学校发展的现实。用创业精神发展各项事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报国】:献身事业,报效祖国。报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意在倡导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求实是基础,进取是动力,创业是途径,报国是追求。

主题词:校训校风通知

长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发布)

第五篇: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释义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释义

1.引言

1.1背景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能够给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授专业知识,使人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大学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与骨干,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立了许许多多的大学,每个大学都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学风校风在众多大学中显示出独有的气质。而校训作为一个大学的“灵魂”则将一所大学的所有特质都融入了几个字词之间,因此通过研究一所大学的校训我们可以从侧面对这所大学形成一个更深层面的认识与了解。

由于我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比较感兴趣,所以对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及其校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介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军事政治干部而创办的学校,其全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在延安。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将创办于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并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任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抗大总校有十四个大队。此外抗大还有八所分校。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并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抗大的学生来源最初是驻校轮训红军的各级部队干部,后来抗大开始大量招收培训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识青年,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培养了大量军事骨干力量。

1.3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

严格管理学员,加强学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中。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

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提出的历程

2.1抗大校训提出的历史背景

抗大的前身为1931年于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当时正值国民党对红军的根据地进行围剿的时期,而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后加紧实施侵华计划,对我国华北地区虎视眈眈。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红大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军干部团和陕北红军学校合并,在陕北瓦窑堡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改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当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计划,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保安县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告成立。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2.2抗大校训的提出过程

抗大正式成立后,1937年1月20日开始公开招收学生,这一期一共设置了四个大队,招收了一千三百多名学员,加上甘肃庆阳的抗大步校一千四百多人,这一期的学员一共两千七百余人。抗大开学后,学员在敌人的封锁下的及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边自己动手挖窑洞、开荒种地,一边学习着军事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以及政治课,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学习,一边生产。有感于抗大师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战士们艰苦奋斗,毛泽东在1937年4月时为抗大题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并贴在了抗大的校门上。1937年5月的中共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并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正式确定为了抗大的校训。1938年3月和6月以及1939年5月,毛泽东三次重申题词内容,使之成为以后各时期,很多院校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校训。自此,这非同寻常的八个字与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新四军一起在我国的抗日救亡的历史中熠熠生辉,至今为广大民众和熟知。

3.“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的内涵与意义

3.1团结

毛泽东非常重视团结,他将团结融入了党的一切工作中,从他的名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可见一斑。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胜利。正所谓“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团结,才能成功。这一点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一首军歌唱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文明,是当时战士的一种信仰,在艰苦的年代里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大到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小到战士们一次次地为了保全大家而牺牲自己,整个抗日战争处处都体现着这种精神的传承。

1936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谏”希望联合共产党抗日,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号召。西安事变爆发后,抗大第一期学员200多人纷纷“下山”,担负起“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政治,实现对日抗战”的新任务,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则作为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工作组成员赴西安调解国共关系。在继续争取国内和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对日抗战的关键时刻,抗大第一期学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成为全国人民的抗战中心,抗大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抗战的精神堡垒。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从全国各地涌向延安,从抗战全面开始到1938年底,有1.5万名爱国进步青年进入抗大学习,其中还包括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军杨虎城部的进步军官和抗日志士。可见抗大所宣扬的团结精神具有非常大的凝聚力。

3.2紧张

这里的“紧张”意为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毛泽东将“紧张”作为校训意在提醒抗大学员对待工作和学习要像雷一样迅猛、风一样快速,执行命令、完成任务不拖泥带水。“紧张”首先要求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今日事,今日毕,不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来做。其次它时刻提醒着学生不把拖延的恶习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尤其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果养成了拖延的恶习,将来在分秒必争的战斗中就有可能贻误战机甚至丧命。再次,它还使学员保持紧张的状态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紧张”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抗大的发展中。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抗大没等二期同学毕业离校,第三期就于1937年8月1日正式开学了。三期开学以后,仍有不少新同学结队前来。抗大教育长罗瑞卿不仅埋头紧抓教育,对学员的政治路线,政治方向的教育也同样抓的很紧。由于第四期学员扩充太快,学员中的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有兴起的势头,罗瑞卿发现后立即给学员做了报告强化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融洽了干部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抗大的学员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学业奔赴前线,成为抗战前线的骨干力量。

3.3严肃

严肃是进行一切工作和学习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严肃的学习、工作态度不可或缺。毛泽东将“严肃”作为抗大校训合情合理。严肃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只有做事严肃认真,才能担负起挽救中华民族的重任。1937年10月,抗大第三期学员六队队长黄克功,因为爱上了他的同学刘茜而对方不接受他而枪杀了刘茜,这件事情引起了罗瑞卿的高度重视。黄克强出身贫寒,工作很有干劲又很能打仗,而且是长征的功臣,但是他杀害了从外地投奔延安的有志青年,产生了很坏的政治影响。罗瑞卿没有因为个人感情而放过黄克强,而是与其他领导严肃地处理了这起案件,将黄克强依法枪决。这件事情扩大了抗大在知识青年中的良好形象,使得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包括海外归来的有志之士如潮水般涌向抗大。同时,这件事情还为抗大的学员树立了榜样,强调了校训中“严肃”的重要性。严肃的工作作风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纪律意识,从而避免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3.4活泼

最后这一点乍一看感觉与抗大校训的前三个部分有点儿格格不入,但仔细思考后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的用意和其具有的内涵。活泼体现出了一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活泼的人在工作、学习中散发出的蓬勃气息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感染身边的人;一个活泼的集体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因此活泼是进行长期斗争的必要心理保障。毛泽东经常以调侃的方式鼓励学员和干部。一次他来到学员中间,幽默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了!”这不仅是对学员们的肯定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在学员中传播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活泼”这一校训做了良好的诠释。艰苦的年代里不丧失活泼的气质才能渡过难关,迎接胜利的曙光。

4.八字校训在当下时代的借鉴意义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虽然早在1937年就被提出,但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人们淡忘。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对于如今乃至以后的人们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完全领悟其内涵并真正地将其贯穿在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要时刻有这个意识。一个有团结意识的人,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团结各方力量来达成独自难以实现的目标,创造更大的价值;一个有紧张意识的人不会虚度光阴、蹉跎岁月,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很高的效率,这样就可以比其他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一个办事严肃的人在进行重要的工作时不会出现不应该的错误;一个活泼的人具有的亲和力能够帮助其将他人团结起来,其散发出的精神气质能够感染身边与之共事的人,并且能够使其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对于一个团队或者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只有具有紧张意识,团队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企业才能高效率地运转,才能在一个领域里屹立不倒,才不会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只有严谨严肃,才不会有违法违规的事情发生,才不会有虚假浮夸的风气产生;而只有拥有了宽松活泼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才会使一个团队或企业充满活力。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在抗战时期曾是抗大学员的一种精神支柱,在当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在将来也同样会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 李志民 《革命熔炉》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6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党中央在延安13年》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简介:中共中央在陕北大事年表》 出版者不详 1982年

下载“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志存高远,责任为先”校训释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赞贤校训校风释义[全文5篇]

    南 康 市 赞 贤 小 学 校训:弘扬赞贤精神 培育时代英才 赞贤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由著名革命烈士陈赞贤于1918年亲手创办,原名为“东山高等小学”,后更......

    镇原县三岔中学校训释义

    镇原县三岔中学校训释义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校先进的办学经验,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学校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教 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三岔中学校训定为:明德......

    ××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校训_释义(五篇模版)

    ××学校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训:文明 执爱 勤奋 务实 创新释义:文明: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理想;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办事。执爱: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表现在外,就是通情达理和优......

    金融危机当头 企业责任为先(5篇)

    金融危机当头 企业责任为先 穆伙/责任编辑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永载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国广大企业可谓是终日与危机相伴。 年初,通货澎胀升温、CPI攀......

    公信为本责任为先

    公信为本责任为先 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绥化市龙威健身俱乐部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业务主管单位和各级管理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

    责任、荣誉、意志----我的使命(西点军校校训读后感)大全

    责任、荣誉、意志----我的使命 ------读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责任、荣誉、意志----我的使命》,是我读支队推荐书目《西点军......

    机动车辆保险责任免除条款释义——太平洋保险车险条款(模版)

    机动车辆保险责任免除条款释义 ——太平洋保险车险条款 【险种】机动车损失保险 [摘录]第七条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保险机动车的任何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