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记忆传授人》有感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最理想的人生 ——读《记忆传授人》有感
“在同化社区里,只有特定的一个人能感受欢乐、爱恋、饥饿、痛苦„„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独自承受还是共同承担?”这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所著的《记忆传授人》中的引言,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记忆传授人》主要讲述的是在一个典型的乌托邦社区里,人们关于同化前生活的记忆都被封存,所有的欢乐和痛苦只有记忆传承人能感受。人们的一切在出生时就已经注定,学习、工作都由社区的长老委员会来安排。在社区中有一个名叫乔纳思的男孩由于天赋卓越而被长老会指定为新一代记忆传承人,老记忆传授人将记忆传授给他。最终,乔纳斯在老记忆传授人的训练和指引下认清了同化社区的真面目,选择了出逃,将记忆归还给人们。
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有些羡慕同化社区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虽然千篇一律,没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利,但同样没有选择错误的痛苦,不需要为自己的前程担忧,社会井然有序,这样不是很好吗?可我很快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这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中,人们感受不到温暖,因为气候已被同化;人们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因为所有人都由有孕母所生,配偶也由长老会来决定,对家人没有任何感情;人们甚至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没有用的人们会被“解放”,接受安乐死。这样没有爱和温暖的社会,是一个残缺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没有选择和改变的权利,感受不到温暖,感受不到幸福,感受不到亲情,感受不到爱。这样的社会看起来虽然很理想,很完美,但却缺乏了生活本该有的欢乐、温暖、痛苦、磨难。人们生活在虚假的“理想”中,变得冷漠、麻木。这样的生活和社会是悲剧的。
《记忆传授人》这本书让我们明白,社会并不是完美的世界,乌托邦世界只是一个虚幻的泡影,不可期待,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最理想的。一个人应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即使自己选择的人生可能会有痛苦,有缺憾,但我们无需逃避,也无需排斥,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这是自己的人生。
第二篇:记忆传授人读后感(3篇)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3篇)
【篇一:记忆传授人读后感】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记忆传授人》。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洛伊斯劳里。
这本书是科幻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的世界里,居民们在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情都已经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的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斯被选定成为新任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这一切。
书里讲述的这个世界非常没自由,生活在这个乌托邦社会里的人民都必须遵守规定,如:女孩子9岁以前必须头戴蝴蝶结,而且必须披着头发;男孩子到了7岁才可以穿有扣子在前面的夹克;不论男女,八岁必须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到了9岁才可以骑自行车;女生十一岁统一发内衣,男生十一岁必须穿有口袋的长裤,书里面还讲了孩子们不能聚在一起说悄悄话,不可以有自己的秘密。人活着就没有任何自由了。连父母和老师是谁,都得服从分配的。任何事情都得向大人、老师汇报。我觉得,人活着都必须有自由,人的生活应该归自己掌控,不应该被他人所控。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规定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争取,去为自己加油。
我喜欢这本书的主人公——乔纳斯。我喜欢他敢于去改变这一切。他的弟弟加波眼看要被这个社区的执行者驱逐,被驱逐的结果就是死亡,所以乔纳斯不顾危险,想尽办法躲过执行者们,终于带着加波奔向梦想的地方。我喜欢他的勇敢,我应该像他一样敢于突破,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
但是,这本书还有很多地方我看不懂,我准备有空再好好看一遍。
【篇二:记忆传授人读后感】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受益一生。今年暑假,我校开展了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在琳琅满目的推荐书目中,一本叫《记忆传授人》的书,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在控制之中,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也没有战争或痛苦的感觉。大家所要做的事情早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好的统一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斯成为新任的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陡然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不过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一切
读了这一本书,我发现其实算世界并不是没有痛苦才叫完美。在乌托邦这个理想之城里,没有痛苦,但是他们有快乐吗?答案是:没有。但在我们的现实世界,虽然有了痛苦,我们的生老病死,但是我们有快乐和幸福。因为有了不快乐的感觉,我们才知道快乐是多么美好的事。在这本书所描述的乌托邦世界里,人们都没有爱,他们不懂什么是爱情,不用生小孩,他们的伴侣都是长老依据他们的性格、兴趣分配好的,连孩子也有孕母替他们生。在这里你看不到难产、看不到不孝之子,因为他们把一切的老人都安排好,不会带给他们日常生活麻烦。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心如意。但是,没有爱的世界,会是个怎么样的世界。没有快乐,没有悲伤
在乌托邦世界,没有颜色,因为颜色会让人产生区别,这样就会有不一样,不一样就会让人与人变衍生出很多问题,所以他们都分不清颜色。我可以想象得到色盲已幸自己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虽然有时候颜色得不一样,就像是肤色,经是很痛苦的事,那分不清颜色,世界就只剩下黑与白,还有灰。这让我非常庆瞳孔的颜色,还有头发的颜色,至少我们还活在有颜色的世界。还有,在那里也没有音乐,没有旋律。他们想象不到旋律在耳边翩翩起舞,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多么动听的声音。
四季在这个理想之城也是不存在的。在这里没有骄阳似火,没有雪花飘零,没有红似火焰的枫叶,也没有大雨倾盆。虽然他们在这个世界不用忍饥挨饿,不用因生活而苦恼,烦恼,但是如果这是条件,我宁可不要,因为这样生活,这样的世界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我们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依然看得见五彩缤纷颜色,看得见洁白亮丽雪花,看得见骄阳似火太阳,听得见美妙动人的旋律。就算世界有战争,但是我们依然有爱。虽然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的不幸,但是我们有希望,有惊喜,有奇迹
《记忆传授人》让我学会了珍惜、感恩。懂得了因为有不美好,所以才会有美好;因为有了背叛,才懂得真心的可贵;因为有了失败,才有了成功的骄傲这真是一本值得永远珍藏的书!
【篇三:记忆传授人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把在学院第一次出席读书会时读过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小说重读了一遍。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这次会重读,是因为放假有点无聊,而且这本书是我最爱的其中一本书。在重读的时候,感觉上没有第一次的强烈,但是还是大同小异。这次我只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整本书看完,感受了不一样的世界。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国度,但是却让人深思。
《记忆传授人》,《TheGiver》,其作者是来自美国的洛伊丝劳里。这本书在1994年获得了美国纽伯瑞金奖。《记忆传授人》是一部科幻小说。里面说着一个乌托邦的社区,在那里生活的人每天都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在那里,没有危险,没有与众不同,没有烦恼,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没有阳光,没有四季乌托邦是希腊语,意思就是理想国。
这本书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在控制之中,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也没有战争或痛苦的感觉。大家所要做的事情早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好的统一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斯成为新任的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陡然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不过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一切
读了这一本书,我发现其实算世界并不是没有痛苦才叫完美。在乌托邦里,没有痛苦,但是他们也没有快乐。在我们的现实世界,虽然有了痛苦,我们的生老病死,造就了我们快乐和幸福。因为有了不快乐的感觉,我们才知道快乐是多么美好的事。在这本书所描述的乌托邦世界里,人们都没有爱,他们不懂什么是爱情,不用生小孩,他们的伴侣都是长老依据他们的性格、兴趣分配好的,连孩子也有孕母替他们生。在这里你看不到难产、看不到不肖子,因为他们把一切的老人都安排好,不会带给他们日常生活麻烦。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心如意。但是,没有爱的世界,会是个怎么样的世界。没有快乐,没有悲伤
在乌托邦世界,没有颜色,因为颜色会让人产生区别,这样就会有不一样,不一样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所以他们都分不清颜色。我可以想象得到色盲已经是很痛苦的事,那分不清颜色,世界就只剩下黑与白,还有灰。这让我非常庆幸自己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虽然有时候颜色让人与人变得不一样,就像是肤色,瞳孔的颜色,还有头发的颜色,至少我们还活在有颜色的世界。还有,在那里也没有音乐,没有旋律。他们想象不到旋律在耳边响起,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多么美丽的声音。
四季在这个世界也是不存在的。在这里没有太阳,没有雪花,没有红色的枫叶,也没有雨天。虽然他们在这个世界不用挨饿,不用因为生活烦恼,但是如果这是条件,我宁可不要。我们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依然看得见颜色,看得见雪花,看得见太阳,听得见音乐。就算世界有战争,但是我们依然有爱。虽然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的不幸,但是我们有希望,有惊喜,有奇迹
《记忆传授人》让我学会了珍惜、感恩。
第三篇:《记忆传授人》优秀读后感
最近,我又一次回顾了一本非常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记忆传授人》。大致内容如下:在一个没有战火骚扰的乌托邦社区里,人们安居乐业。即将快满十二岁的乔纳思也是如此。在社区里,人人都穿一样的衣服,住一样的房子,用一样的家具。若发生了意外事故,轻的可向上呈报,从而获得药品;若重的可送往医院。工作是由人分配好的,配偶也是由人精挑细选得到的,甚至孩子也不是亲生的,而是由担任孕母一职的人所生,之后分配到家庭中。每个家庭一男一女。每年,社区都会为一至十二岁的孩子举办一次重大典礼,告知孩子几岁可以干什么。十二岁的孩子会得到工作。而十二岁的乔纳思被分配到了社区的最高荣誉——记忆传授人一职。可在训练过程中,他发现“解放”不过是安乐死,而支撑整个社区的只不过是谎言,他决心改变一切……
读了此书,我感慨良多,虽说我们生活在和平之中,但世上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战乱之中:如里约奥运会期间出现的一支难民队伍;
里约奥运会期间,一个叙利亚的小男孩半边脸淌着血,被救到救护车上,一脸懵懂,无助地安静地坐着。他们肯定做梦都想着在乌托邦中生活。全社会的人们都希望,以后奥运会再也见不到难民队伍。但乌托邦针真的那么好吗?书中的乌托邦,完全由长老会所控制,为保持收成稳定,没有四季变化:为了人们不陷入纠结,家具、房子、衣服都一模一样。九岁以下不能骑单车,八岁可以做义工……人们已经被条条法规所约束,生活没有感觉。这是多么可悲啊!
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我们向往和平的乌托邦,但我们更向往自由!
第四篇:记忆传授人读后感1000字(共)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1000字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忆传授人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套写自于洛伊丝·劳里的《记忆传授人》。这套书由四本组成,它们分别是:《记忆传授人》、《历史刺绣人》、《森林送信人》和《儿子》。前三本书都分别围绕一个人写。而最后一本将前三本中的人物全部串在了一起,所有人一起对抗邪恶的“交易大师”。
先从第一本开始说起,这本书的主角名叫乔纳思,他生活在一个叫做同化社区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所有东西只要对人们不利的就会消失,就会被同化。所以在这个社区生活的人都十分可悲。在这里,没有真正的爱情,工作也是只能被长老会指派,没有自己的自由,甚至连颜色都看不见,这一切,统统被同化掉了。乔纳思本只是一个正常即将参加十二岁典礼,等待分配工作的小男孩,但是在典礼那一天,对于乔纳思而言,一切都改变了。
在这个社区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记忆传承人,它是整个社区中十分特殊的存在,他拥有以前的记忆,能看见颜色,不受同化的束缚。而乔纳思,就被选上当下一位记忆传承人。当乔纳思接收了大部分记忆后,对于这个社区愈发的失望。于是,他带着他的弟弟,在与老记忆传承人商量过后,离开了这个社区,逃往了另一个社区,最后在他们弹尽粮绝之时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第二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做琦拉的11岁女孩,在她的妈妈死后被长老会邀请去修补传唱人的礼服。这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衣食无忧,还认识了同样有一些特殊天赋的木刻家汤玛以及还小的.歌手乔。他们都在大楼中为传唱《大灭亡之歌》做准备。但是,等到真正开始的时候,琦拉发现传唱人却被戴上了脚镣,他被锁住了!琦拉细思极恐,原来长老会是要将他们的天赋据为己有,使得长老们可以控制他们,多么可怕的一个事实!
在琦拉猜测时,小麦,这个调皮的小男孩来了,他带给了琦拉一个惊喜——琦拉的爸爸。但是当她与爸爸聊天时,发现琦拉有好感的杰米森长老就是差点杀死她爸爸的凶手!书中说道“这样他们三人的才华才能为他们所用”。得知这一切后,琦拉不再那么热情了,但是她坚持要将这件礼服缝制完毕才肯跟随爸爸离去。
第三本《森林送信人》又把视角转向了麦迪(小麦),在他现在生活的这个村子里,有一位领袖,是第一本书里出现过的乔纳思,有一位先知,是第二本书里出现的琦拉爸爸。先知想要让麦迪去将琦拉接过来,但是这一路上需要穿过一个茂密的大森林。在麦迪和琦拉回去的路上,森林变得更可怕了。于是麦迪以身为引,使用了他的天赋,治愈了大地,并获得称号:大地灵疗人。
最后一本书名字叫做儿子,光看书名就能发现这本书与前三本不一样。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与在第三本中出现过的邪恶的交易大师作斗争的事。从克莱尔,乔纳斯弟弟的母亲的视角来叙述的。她与交易大师进行了交易,用爱情和青春交换她所渴慕的亲情。
在最后,加波成功战胜了“恶”的代言人交易大师,将所有交易完全取消,当然,他的妈妈克莱尔也重新变得年轻,重现焕发青春的光彩。
我从这套书中感悟到了不少:首先就是在第一本书中的社区,同化过后的社区是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却也让生活变得没有色彩;其次是在第二本书中杰米森长老,他脸上笑眯眯的,给琦拉一种安全感,却在暗地里意图杀害琦拉的父亲,母亲,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我从中学到了不能从外表来判断一个人,需要真正从内心去评定一个人的好坏善恶;最后是在第四本《儿子》中的克莱尔,为了见儿子一面,她宁可舍去自己的青春年华,舍去自己的甜美爱情,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她前行?是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情感,你要知道,为了你,母亲是可以放弃一切的。所以要懂得感恩,不要等到母亲不在世的时候再后悔。感恩,要在当下。
懂得感恩吧!
第五篇:《记忆传授人》读后感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
张丙涛
作者:美 洛伊丝劳里
没有死的恐惧,何知生之眷恋。
没有痛的苦楚,何知乐之甜蜜。
没有亲情传递,何知爱之真谛。
没有失去之痛苦,何知珍惜之美丽。
寒意
宫西达也先生曾经说过------“绘本是翻页的艺术”,而这部作品如魔力般地吸引着我挑灯夜读,不眠不休,不断产生的疑问,催促着我一路前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紧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让人欲罢不能。想尽快知道结果,却又不肯错过任何可以猜测情节的字眼,那种久久不能平息的阅读欲望在心中再次燃起。这部充满科幻色彩的书,可以说是童书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带给读者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对此书的任何好评都不足为过。
作者是一位讲故事的绝顶高手,将一个个悬念提出,让读者不停地猜度,最后依然有一些谜团未被揭开,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社区的人们在不断的同化中,逐渐失去了承担痛苦的勇气,但随之而来的,也对快乐的甜蜜无法感知,再也无法用心灵去体会人生的美景。社区的规则面面倶到、滴水不漏,一切已经高度程式化,本来崇尚自由、勇敢直面困难的人类已经成为规则的奴隶,为各种规则所束缚,被各种规则所掌控,无法自拔,人性的光辉荡然无存。
整个社区的生活表面上快乐、宁静、祥和。公式化的语言、公式化的生活、公式化的孕育、公式化的家庭,却让充满灵性的人类生活处处透出死一般的沉寂,感觉不到一丝活力,配偶的选择、命名、新生儿的家庭配置、工作指派等通通经过长老会谨慎、严密地考查。人类不再通过学习历史获得经验;婚姻是综合考量如性情、能力、智力和兴趣后,人为的指定;父母和孩子不再拥有神秘的血缘关系,再也无法因相互需要而产生感情的传递,而只是公式化的变成了一种责任、一种工作,人类得以历代延续的亲情之爱变得淡如清水,这点在《宇宙最后一本书》中伊甸人的生活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青年人不再因为“激情”的冲动而彼此爱慕,人生变得毫无意义。
“解放”这个字眼在文中不断的出现,时时刻刻刺激读者的神经,因年迈、因惩罚、甚至仅仅因婴儿夜间啼哭、为了同卵双胞胎,就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解放”,在社区中人的口中说出这两个字,有时轻描淡写、有时美好如画、有时略带严厉,仿佛如一阵微风轻轻吹过,似乎连平静的湖面也无法产生一丝涟漪,表面是如此的轻松惬意,但带给读者则是内心的无尽压抑,这两个字一次次的出现,也一次次的增加寒意。
在乔纳思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解放”的真正含意后,那种对人性的漠视,使他感觉仿佛有人在撕扯他的胸膛,巨大的痛楚一波波涌现,最后爆发成撕心裂肺的哭感。
社区中,人性日趋麻木,人们已经无法勇敢的面对“痛苦”带来的伤害,只能将所有的“痛苦”记忆集于记忆传授人一人身上,但正是这种愚蠢至极的做法,让人们成为胆小如鼠的懦夫,抑制了大家内心的反思,阻滞了心智的发展,再也无法通过记忆获得经验的积累,无法真正体会人类活着的意义,一系列的做法,将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变成了行尸走肉般的机器。人类已经无法感知美好的东西----------“颜色”、“音乐”,以前人类如此普通的东西,现在变成了超能力。磨灭了直视困难的勇气、丧失了奋勇向前的动力,最可悲的是,人类也失去了最伟大、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东西------“爱”,“爱”在人类心目中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笼统的字,没什么意义,几乎已经废弃不用,“爱”已经变得像一粒尘埃般无足轻重。
乔纳思最后的出走,将各种记忆重新还给了社区中的人们,必将引起人类的恐慌,但也会带给人类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为人类带来新生的曙光,让我们重新正视爱的光芒。
事物的正反两面就如同影子般相依而行,书中教会我们不必刻意回避,坦然的接受,勇敢的面对,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