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

时间:2019-05-12 14:1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

第一篇: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

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

蔺新义

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7月9日第8版摄影报道,整版刊发记者实地调查图文,确认网友报料《震惊!地震避难公园竟是高尔夫球场》情况属实。反复阅读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中心照片上“地震后的废墟抢险”主题雕塑周围清晰高尔夫球场、名牌汽车4S店及楼市广告牌,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另外7张照片,分别从无情拦住通往避难场所道路的球场护网、应急场所内存放易燃易爆物仓库、雨后进出高尔夫球场车辆把公园绿地轧成一片泥泞、防灾教育公园大门口的应急避难场所说明标牌已经变脸为高尔夫俱乐部招牌、在网住高尔夫球的同时也封住了应急避难场所球场护网、避难场所内的高尔夫球场生意红火、给避难场所增加了新安全隐患的高大广告牌几个视角,真实地告诉我们,防灾教育公园的的确确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个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桥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原本是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属于免费公共设施类。然而,这个避难场所从建成至今,一直被高尔夫球场、网球训练场、餐厅、会所等高档消费场所占据。更让人感到哭笑不得是,今年5月10日,海淀区地震局、海淀区应急办及海淀区曙光街道办事处在从曙光防灾教育公园举行了首次大规模社区居民地震应急疏散安置演练,而演练的场所便是高尔夫球场内。我不禁怀疑起相关部门建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初衷是什么?难道又是形象工程?难道2008年5月12日彻骨的震痛这么快就忘记了?经济利益大于安全利益?不需要相关部门回答,就可以料到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理由、甚至合乎情理的解释。但是不管怎么说,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改变用途事实就是事实!

《狼来了》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在安全上开玩笑;《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构筑、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十分必要;“5.12”国难警示我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安全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安全工作也是与时俱进的,也许现在的投入和付出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请永远铭记:安全工作不是作秀,安全需要的是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工作的点滴积累。

第二篇:读《黄果树瀑布公园》有感

读《游黄果树瀑布公园》有感

今天,妈妈去新华书店帮我买了一本作文书。买回来的时候,我正在看电视,我被书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立刻放下遥控器,抢过书来看。

我一开始看的不太明白,每次读到令我觉得比较好奇的地方,总会找妈妈问清楚,了解意思之后再继续往下读。比如说“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西部高原的白水河上,是我国的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它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和游客。”这两句,我都会问妈妈“我国第一大瀑布是不是在贵州呢?”直到妈妈回答,我才接着往下读。

看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句子引起了我的兴趣:“‘啪’,车门开了,我们迅速地下了车,购了门票,便急忙向公园里走去。”读到这里,我又有疑问了,“为什么我们一般去的公园有好多不需要买门票的,可黄果树瀑布公园就要门票呢?”妈妈说“因为有一些公园式比较普通的,所有不用钱,有一些比较受国家保护的就需要门票。”于是,我又接着往下读。

其中,有一句话写得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崖而立的一座亭阁,这座亭子古典、雅致,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亭的正中雕着三个字:观瀑亭。我想,这里应该会是观看瀑布的最佳地点了,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亭子的两边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下联是“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这是,我犹如身临其境,看到瀑布那奔流而下的气势,好不壮观啊!

此时,我突然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第三篇:防灾公园摘要

摘 要: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入手,综述了国内外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并结合对北京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的实际调查,重点探讨分析了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原则与布局,进而对城市防灾公园体系与避难空间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我国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字:景观设计;防灾公园;研究;应急避难场所;平灾结合

“城市”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势必造成极大的损失。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和2003年伊朗巴姆大地震等严重的地震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一个灾害较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防灾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市民防灾意识的缺乏,使城市的整体防灾减灾功能一直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防灾公园在抵御灾害发生后引发的二次灾害和避灾、救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城市减灾工作中充分考虑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

1.1城市防灾公园

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中绿地” [1]。

1.2防灾公园的功能

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的发展

2.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防灾减灾实践

城市防灾绿地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欧洲有许多建于地震区的城市,如1693年的意大利卡塔尼亚和1755年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为了防灾减灾的需要,在灾后的重建规划中改变了原来的城市形态:由笔直宽阔的城市大道代替狭窄曲折的小巷,在城市大道两旁种植行道树,并且规划建设一些特大型的广场与之相连,使之成为相对完善的防灾、避灾、救灾体系。

2.2美国公园系统中的防灾规划

美国1871年?0月9日,发生了著名的芝加哥火灾,中心市区受灾面积达730hm2,10万人无家可U]。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美国开始考虑建造公园系统,以绿地开敞空间分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提高城市的抗火灾能力。随后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在南部公园区的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设计中,规划了连接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的公园路。路中间一条连续的水渠,连通了杰克逊公园的咸水湖和华盛顿公园的人工池,以起到疏导洪水的作用。芝加哥公园系统通过公园与公园路分割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用系统性的开放性空间布局来防止火灾蔓延,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规划方法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规划手法与思想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第一个系统性的绿地系统规划——关东大地震复兴规划的产生[2]。

1883年,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的规划建设中,昆·布朗提出了“关于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的建议”,他认为该市拥有丰富的水系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又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园系统的建设应该起到保护自然环境、净化空气、防止火灾和传染病蔓延等作用。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为强化整体防卫,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其“防灾型社区”需具备三大功能,即灾前预防及准备功能、灾时应变及抵御功能、灾后复原及整体改进功能。美国国土安全部规定社区事故风险状况评估要先确认社区易受灾的地点及环境,再确认灾害源及可影响的范围,找出易发生灾害的建筑或区域,并制作社区防灾地图等[3]。其中也包括了将社区公园与灾时避难结合的计划。

2.3日本防灾公园的发展

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面临海的岛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地震、台风、暴雨、火山等引起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江户幕府时期,江户城中设置火除地,通过将沿街的建筑物往两侧后退,空出类似广场一样的空地,作为在火灾时的避难场所,并且防止大火蔓延,起到防火带的作用。火除地具有防灾、集散、社交娱乐等功能,已经具备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时期。为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众多问题,191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全国通用的城市规划法规《都市计画法》,其中规定各城市必须将城市公园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列入城市规划(表1)。

2.4我国防灾公园的发展

(1)我国大陆地区的防灾空间规划

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较多。1976年唐山市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来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震后重建的绿地系统规划为避难、减灾、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条件,扩大了市级公园面积,并且这些公园都与市区抗震通道相接,万一发生地震能使大型救灾专用车辆通行,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通畅及时,居民能迅速疏散到绿地中去。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制定的都市防灾规划中注重防灾生活圈的建设。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

2003年10月,北京建成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它拥有39个疏散区,具备了10种应急避难功能:①应急避难指挥中心;②应急避难疏散区;③应急供水装置;④应急供电网;⑤应急简易厕所;⑥应急物资储备用房;⑦应急直升机坪;⑧应急消防设施;②应急监控;⑩应急广播功能。北京已经计划在八大城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已建和在建的共有27处,目标是保证居民在10min内即可到达一个避难所。西安、泉州、天津、上海、重庆、南京等城市对防灾公园的建设也予以了高度关注,并着手开展;隹备、规划和建设工作。

2004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力口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中国地震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意见》,积极推动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建设思路、管理要求提出了建议。2004年川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区县依据北京城市规划,在市民生活、工作地点周围,规划、建设和维护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保障在紧急情况下为市民提供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2}我国台湾地区的防灾空间规划

我国台湾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以及环太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表2)。

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3.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4]。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4)救灾通道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3.2防灾公园布局原则

(1)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防灾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防灾公园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灾,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表2)。

(2)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过去规划中是以居民的活动半径(250m或1km)布置公园,但从阪神大地震震灾调查中得知,只要公园在可通行范围之内,距离与避难行为几乎没有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园设置标准必须还要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3)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的路线要通畅。

(4)可操作性原则

防灾公园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公园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6)步行原则

居民到防灾公园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绐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3.3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3.3.1防灾公园体系构成

一座城市应当合理配置各种类型的防灾公园(图1)。通常主要依避难人员停留时间与需求来作规划,配置具有二级避灾据点机能的防灾公园作为中心防灾公园或固定防灾公园,合理布局并规划建设一级避灾据点机能的紧急防灾公园。由避难通道紧密联系的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和紧急防灾公园形成防灾公园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公园的综合防灾功能,是安全避难的重要保证。

(1)中心防灾公园

中心防灾公园是容量较大的城市和区级公园绿地,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员休息地等。此类公园规划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场所。因此,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庇护的场所[6]。如需要有较完善的”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如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另外,还要预留安排救灾指挥房、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的用地、直升机停机坪等。

(2)固定防灾公园

固定防灾公园用作灾害时人们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救援的重要场所。主要以暂时收容无法直接进入中心防灾公园的避难人员为主,以等待救援的方式,经由引导进入层级较高的中心防灾公园,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此类防灾公园是整个防灾公园体系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难以及避免和减少伤亡说十分重要。

(3)紧急防灾公园

紧急防灾公园是灾害发生3min内人员寻求紧急躲避的场所。针对这种个人自发性避难行为,指定区域内现有的开放空间为主要对象,设置在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员聚集区附近。通过对阪神大地震公园破坏情况的研究,D级无破坏类别中',街区公园的比例最高,占73.1%,且最接近居民,是最适合紧急避难的公园(图2)[7]。

3.3.2防灾公园体系特点

(1)充分发挥各级防灾公园的作用

防灾公园体系中,中心防灾公园是整个安全避难过程中的中心和避难路线的终点,固定防灾公园是固定避难场所的一种,是避难行为的中转站,紧急防灾公园的主要用途是供避难者临时避难或作安全避难通道,这样的功能划分有利于有组织、有秩序的避难疏散和集中性救援

(2)分级配置、按需配置抗灾救灾设施、设备与物资

防灾隔离带不设抗灾救灾设施,只作避难者暂时停留的场所;紧急防灾公园设消防设施,还可供应居民急需的部分物品与饮用水;固定防灾公园则需配置消防设施、广播通信设施、储备仓库和抗震贮水槽等灾后救援设施与物资,为较长时间避难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而中心防灾公园要配置应急指挥中心、居民活动中心、直升机停机坪等弹性空间。

(3)符合避难疏散的基本规律

严重灾害发生后,扒救埋压在废墟中的灾民和避难疏散是两项极其紧急的任务,如果是临灾预报则只组织避难疏散。无论哪种情况,居民通常都是在住宅附近的绿地或空地上集合,家人团聚或居民聚齐后,经由预先确定的安全避难道路,到固定或中心防灾公园避难。依序由紧急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的转移过程符合避难疏散的基本规律,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4)满足避难疏散的安全要求

居民避难疏散过程是从离居民点最近的紧急防灾公园向较远的固定防灾公园转移,逃生方向和避难道路是预先确定的,又经过防灾减灾教育与演习,可以消除避难居民避难疏散的恐慌心理和不安全感[8]。

3.3.3各级防灾公园的作用

各类防灾公园在灾后不同的避难时序发挥不同作用。灾害发生后,住宅中的居民或正在上班的职员可在紧急防灾公园躲避灾害以及建筑物、住宅倒塌及其落物造成的危害,进行紧急避难;随后,以家庭、单位为单元的集体通过避难道路转移到避难的集合地和避难中转地——固定防灾公园,最后到达中心防灾公园,进行较长时间避难,这里避难者可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避难道路为居民避难提供安全通道。

防灾公园的规模越大,容纳的避难者人数就越多。人均有效避难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救灾物资集中性储备。救灾设施与设备的集中性配置,也有利于对避难者的集中性救援和保障避难者的安全生活。综合利用各类防灾公园的功能,可以形成综合安全防灾体系或综合防灾安全链,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的防灾功能[8]。

3.3.4各级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与规模

(1)服务半径

根据阪神·淡路大地震的经验教训,避难距离以步行15min的路途为极限。防灾公园服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灾害发生规律、避难疏散的时序与救援活动,宜以周围或临近的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划界,这样便于防灾公园的管理与有组织疏散。还应考虑河流、铁路等的分割以及避难疏散道路的安全状况。

㈠)中心防灾公园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2~3km以内(图3)。

②固定防灾公园 根据“9·21”集集大地震的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大多数的避难据点均在灾区居民步行可及范围内,约为500—600m。由此可以发现多数人的避难行为仍以500m为避难据点距离上的边界范围,所以在规划固定防灾公园服务半径时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要求以步行5—10min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500m。

③紧急防灾公园 发生灾害后的第一阶段中人的自发避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能够步行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周边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因此在社区周边步行3min的距离内应该均匀设置紧急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

(2)规模

防灾公园的规模与火流的性状有关,一般把大火按性状划分为3个阶段1四周被火包围;②两边被火包围;③一边被火包围。根据日本关东、阪神大地震的经验,针对大火性状,各级防灾公园的规模如下r91:

(1)中心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应达到50hm2左右或大于50hm2,即使公园四周发生严重大火,位于公园中心避难区的避难人群依然安全。

(2)固定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在10—50hm2之间,若总面积为25hm2,公园两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受到火灾威胁时,向无火灾的两边转移,仍有安全保障;若总面积为10hm2,公园一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也有安全保障。

(3)紧急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hm2,考虑至少容纳500人。

各级防灾公园用地可以各自连成一片,也可以由毗邻的多片用地构成。从防止次生灾害的角度考虑,作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的防灾公园,宜选择短边300m以上,面积10hm2以上的区域。如果公园的面积不够10hm2,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共用一体也可以。但公园的总有效面积必须满足避难疏散的需求。

4避难空间规划

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规划是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公园的土地,以配置防火林带、应急避难疏散区、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确保避难路线为中心,实现各个空间的防灾功能互补,有效利用公园内的各种空间资源。为确保居民安全避难,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从社区到防灾公园的避难道路以及与其他道路和设施的关系。

4.1防救灾通道规划

寻求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道路空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首要保证,在应急时城市干道和防灾公园内的主环路可作为疏散人群和应急物资供应的通道。因此,防灾公园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另一种是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内部的避难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合理的路网设计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是否通畅,因此兼作避难疏散通道的道路宽度、密度等指标应满足避难区域内的人群在避难时,能绕过最少障碍,以最快速度到达此区域内的防灾公园。

4.1.1周边避难道路

周边避难道路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道路系统在对应灾害发生的时序上,是第一个开始运作的防灾空间系统,灾民自发性避难行动也是依靠道路完成的。另外,道路系统与其他防灾空间系统息息相关,各空间系统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道路的正常运作。道路系统能否在灾后发挥必要的防灾功能,直接影响避难与救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灾害伤亡的可能程度。

4.1.2出入口设置

依出入口所连接周边避难道路的属性,将公园出入口分为输送救援出入口、消防出入口、服务性出入口以及紧急避难出入口4个层级(图4、5)。

(1)输送、救援出入口 连接输送、救援通道,作为受灾地区救援人员及车辆运送物资、器材到公园内的出入口;

(2)消防出入口 连接消防通道,可作为消防车辆进出公园投入灭火行动的出入口;

(3)服务性出入口 作为垃圾车进出公园之出入口;,(4)紧急避难出入口 连接紧急避难道路,作为避难人员紧急进出公园的无障碍出入口。

4.2应急避难疏散区规划

(1)空间选择

公园内避难空间的选取及设置,就其人员避难需求及安全性来说,以公园中建筑物以外的户外或半户外开放空间较为适宜,因为公园中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其建筑本身的耐震强度难以抵挡地震的威胁,而灾后建筑结构损坏度更无法立即评估是否适宜继续作为避难收容场所使用。因此大部分人员在遇到震灾时都会选择逃离建筑物而到户外开放空间来避难以及灾后短期生活。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侧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充足的广场,适合作为周边居民应急避难的主要疏散区,便于快速、便捷地搭建应急避难帐篷(图6)。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所、救援活动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2m2以上)来设定,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对于我国防灾公园规划的优化建议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5.1健全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律规范

完备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防灾减灾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是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当前,建设部应该尽快组织编制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而北京市地震局正在编写城市防灾公园避难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其他城市也应相应地制定有关防灾公园等紧急避难所的法规。

5.2构建具有合理层级结构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

在日本“防灾公园”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临近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广域公园,还有宽度10m以上的绿色避难通道。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公园体系。

我国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已经开展得较好的是北京市(图7)。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7个避难公园里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临时防灾公园均有,但是在布局上还不够合理,如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主要的防灾公园都集中在三环以内,防灾公园的体系不平衡,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5.3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避难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避难基础设施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用房等其他救援设施等。根据防灾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需要布置的避难设施(图8、9)。

公园的普通设施也要考虑防灾避难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如普通公园常常采用的固定式围墙,要改以植栽或低跨栏,增加公园的可即性。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注意考虑植物的防火功能,设置植物防火隔离带等。

5.4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平灾结合 各类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支持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各类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要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每个城市防灾公园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城市容易发生的各种灾害,对城市绿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制定一个综合的防灾公园系统规划。主要应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规划、防洪安全规划、抗震规划、恶劣气候田间规划、消防规划和备灾及救援能力规划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所承载的其他功能如商业、休闲、交通、娱乐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平灾结合。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通过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的重新翻修、布线,再结合2002年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来明确公园防险避灾的功能。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明显减少建设投资。

第四篇:读《马小跳玩数学》有感

读《马小跳玩数学》有感

这个周末,我读完了《马小跳玩数学》,我学到了太多太多都是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在书里,我和马小跳一起参加夏令营,知道了什么是定义新运算;一起去植树,知道了怎样算出“四大金刚”一人植了多少树;一起去帮夏林果管理图书馆,帮夏林果求出文艺书和科技书,分别有多少本······这些都让我感到有趣,感到马小跳很聪明,感到数学的奥秘无穷。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故事:马小跳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匹马,和袋鼠比赛跑步。从跑道到起点开始,每隔12 3/8米就会有一个陷阱,如果谁掉进陷阱,谁就会沦为猎人的盘中餐,而胜利者,将会赢得“森林速度之王”的桂冠。马小跳一秒跑41/2米,袋鼠一秒跑2 3/4米。过了一会儿,袋鼠掉进陷阱里了。这下马小跳得意了,突然掉下陷阱。马小跳百思不得其解:袋鼠怎么会先掉进陷阱里呢?掉进去时他跑了多远?我拍拍脑袋,一下子就想出了答案:由于(12 3/8)/(4 1/2)=4/11,(12 3/8)/(23/4)=2/9,所以马小跳跑4个12 3/8米的距离时将掉进陷阱,袋鼠跳2个12 3/8米的距离时,将掉进陷阱。因此,当袋鼠掉进陷阱时跳了9秒。当马小跳掉进陷阱时,他跑了11秒。我扫了一眼答案,哈!全对!我太高兴了!

数学就像空气一样,他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只要我们用心学,掌握解题方法,理解题意,理清思路,计算准确。我相信,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反而充满了乐趣。其实,你会发现,数学蕴藏着许多有趣的事!

第五篇:读玩邮杂谭有感

读玩邮杂谭有感

《玩邮杂谭》为中俄专题集邮研究会丛书,于2014年4月出版。这本书是宋兆文向国庆65周年的献礼,又是为他和老伴的钻石婚做纪念。全书分邮说幸福、邮人春秋、邮书淘宝、邮海情深、邮事纵览、邮协情势、邮苑争鸣、邮坛情怀、邮友情谊等部分,记录了宋老的集邮言行、见闻、感怀,对集邮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如何获得集邮的快乐,进而享受集邮的幸福;如何读邮书,进而写邮文;如何对待不同的声音,进而冷静参与邮苑争鸣;独乐乐融入众乐乐,参加集邮组织、广结邮友……

笔者特别对宋老“有为”与“无为”的论述感悟良多。“有为是有作为。集邮爱好者都热衷于有为:赏邮品、组邮集、读邮书、写邮文、着邮史、办邮刊,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力争有作为,当有了成果就心安理得,鼓舞继续玩邮的兴趣。”“无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就是顺其自然。我以为在集邮活动中的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干,什么事都干不好,而是不干无益、无效、无趣、无价值、无意义的傻事;不干空想、幻想、妄想、瞎想的蠢事;不干有损、有害、有违法律、有违邮德的错事、坏事。”

集邮者要做到“有为”与“无为”,最基本的就是读邮书,《玩邮杂谭》中有《开卷有益》、《读书拾零》、《话邮书》、《读邮书》、《读书颂》、《品味读邮书》等诸多篇目谈读邮书。“读邮书,贵在理解,重在应用。”“开卷有益,持之以恒。”“学会读有用的书。”“读邮书要有记性、韧性、悟性。”“床头常有集邮书,信手拈来倦自无。”等至理名言发人深省。

邮苑争鸣有利于推动集邮学术研究,发展集邮文化。这里有一个邮文作者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问题,有个别的争鸣邮文其文风不当,有的使用嘲讽的语言,甚至出现人身攻击的错误做法。宋老提出:“各抒己见时要摆事实,讲道理,服从真理。强词夺理,无理争三分不明智。自己错了敢于自责,彻底改正。护短、怕揭伤疤,讳疾忌医,不利于提高自己的认识。”在《正确对待不同的声音》一文中,又提出:“对待不同的声音置若罔闻,无益;发指眦裂,有害;横眉冷对,不该;抒发己见,可行;合情合理,接受。”显然,这种正确的态度,值得推广、学习。《邮苑争鸣》中附有争鸣对方的邮文,有利于读者分析对比做出自己的判断。

下载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教育经典有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

    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

    去公园玩(大全5篇)

    去公园玩去公园玩1我的祖父母今天带我去了碧沙康公园。我看见许多小花,白色、黄色、紫色和红色。这些花张开了笑脸。蝴蝶和蜜蜂在上面采集花朵和蜂蜜。我们吃的蜂蜜是由大量......

    【热门】去公园玩作文[范文模版]

    【热门】去公园玩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

    公园一角玩作文(精选合集)

    公园一角玩作文作文,令人头疼,那么如何能够写出好的作文来呢?小编整理了公园一角玩作文,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得将写好作文。公园一角玩作文1我来到西南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面椭......

    公园玩的日记

    公园玩的日记 篇1 星期天早晨。我和姐姐一起到公园里游玩。进了公园,我们显得那么轻松自在。我们东走走西看看。走着看着,不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来到了一个石洞前面。我说:“奶奶,......

    公园玩的日记

    公园玩的日记5篇公园玩的日记 篇1 今天,我和妈妈去公园玩。我发现公园里的树变成五颜六色的了,有红色;黄色;绿色。地上落满了黄树叶和红树叶。我最喜欢银杏树叶,有些树已经掉光了......

    公园玩的日记

    公园玩的日记 篇1 今天妈妈带我去森林公园的卧佛那里祈福。我看到一个大大的佛像躺在地上,我用手摸了摸卧佛,它竟然是用铁做成的!我从没看过躺着的大佛,而且是用铁铸成的!真的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