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性公园活动内容多,各种设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绿化景观,公园规模一般不宜小于10hm2。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市级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其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在100hm2。在中、小城市设1~2处。其服务半径约2~3km,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可达。区域性公园在大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其面积依据行政区的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的设施。一般在区内可设1~2处。服务半径约1~1.5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
2、昆明城市绿地规划
要在居住区相对集体的区域设置居住公园及小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步行五分钟,500米达绿地”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45%,小区及游园人均1平米,服务半径200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凸显地方特色景观。
在环滇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地区,形成中心城中药的景观绿地。
3.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4.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4.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4)救灾通道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4.2防灾公园布局原则
(1)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防灾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防灾公园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灾,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
(2)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公园设置标准必须还要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3)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的路线要通畅。
(4)可操作性原则
防灾公园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公园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6)步行原则
居民到防灾公园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绐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4.3各级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与规模
(1)服务半径
防灾公园服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灾害发生规律、避难疏散的时序与救援活动,宜以周围或临近的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划界,这样便于防灾公园的管理与有组织疏散。还应考虑河流、铁路等的分割以及避难疏散道路的安全状况。
①中心防灾公园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2~3km以内。
②固定防灾公园 要求以步行5—10min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500m。
③紧急防灾公园 发生灾害后的第一阶段中人的自发避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能够步行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周边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因此在社区周边步行3min的距离内应该均匀设置紧急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
(2)规模
防灾公园的规模与火流的性状有关,一般把大火按性状划分为3个阶段①四周被火包围;②两边被火包围;③一边被火包围。
(1)中心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应达到50hm2左右或大于50hm2,即使公园四周发生严重大火,位于公园中心避难区的避难人群依然安全。
(2)固定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在10—50hm2之间,若总面积为25hm2,公园两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受到火灾威胁时,向无火灾的两边转移,仍有安全保障;若总面积为10hm2,公园一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也有安全保障。
(3)紧急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hm2,考虑至少容纳500人。
各级防灾公园用地可以各自连成一片,也可以由毗邻的多片用地构成。从防止次生灾害的角度考虑,作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的防灾公园,宜选择短边300m以上,面积10hm2以上的区域。如果公园的面积不够10hm2,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共用一体也可以。但公园的总有效面积必须满足避难疏散的需求。
5.避难空间规划
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规划是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公园的土地,以配置防火林带、应急避难疏散区、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确保避难路线为中心,实现各个空间的防灾功能互补,有效利用公园内的各种空间资源。为确保居民安全避难,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从社区到防灾公园的避难道路以及与其他道路和设施的关系。
5.1防救灾通道规划
寻求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道路空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首要保证,在应急时城市干道和防灾公园内的主环路可作为疏散人群和应急物资供应的通道。因此,防灾公园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另一种是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内部的避难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合理的路网设计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是否通畅,因此兼作避难疏散通道的道路宽度、密度等指标应满足避难区域内的人群在避难时,能绕过最少障碍,以最快速度到达此区域内的防灾公园。
5.1.1周边避难道路
周边避难道路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道路系统在对应灾害发生的时序上,是第一个开始运作的防灾空间系统,灾民自发性避难行动也是依靠道路完成的。另外,道路系统与其他防灾空间系统息息相关,各空间系统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道路的正常运作。道路系统能否在灾后发挥必要的防灾功能,直接影响避难与救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灾害伤亡的可能程度。
5.1.2出入口设置
依出入口所连接周边避难道路的属性,将公园出入口分为输送救援出入口、消防出入口、服务性出入口以及紧急避难出入口4个层级。
(1)输送、救援出入口 连接输送、救援通道,作为受灾地区救援人员及车辆运送物资、器材到公园内的出入口;
(2)消防出入口 连接消防通道,可作为消防车辆进出公园投入灭火行动的出入口;
(3)服务性出入口 作为垃圾车进出公园之出入口;,(4)紧急避难出入口 连接紧急避难道路,作为避难人员紧急进出公园的无障碍出入口。
6.2应急避难疏散区规划
(1)空间选择
公园内避难空间的选取及设置,就其人员避难需求及安全性来说,以公园中建筑物以外的户外或半户外开放空间较为适宜,因为公园中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其建筑本身的耐震强度难以抵挡地震的威胁,而灾后建筑结构损坏度更无法立即评估是否适宜继续作为避难收容场所使用。因此大部分人员在遇到震灾时都会选择逃离建筑物而到户外开放空间来避难以及灾后短期生活。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所、救援活动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2m2以上)来设定,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对于我国防灾公园规划的优化建议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5.1健全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律规范
完备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防灾减灾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是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当前,建设部应该尽快组织编制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而北京市地震局正在编写城市防灾公园避难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其他城市也应相应地制定有关防灾公园等紧急避难所的法规。
5.2构建具有合理层级结构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
在日本“防灾公园”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临近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广域公园,还有宽度10m以上的绿色避难通道。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公园体系。
我国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已经开展得较好的是北京市(图7)。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7个避难公园里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临时防灾公园均有,但是在布局上还不够合理,如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主要的防灾公园都集中在三环以内,防灾公园的体系不平衡,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5.3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避难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避难基础设施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用房等其他救援设施等。根据防灾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需要布置的避难设施。
公园的普通设施也要考虑防灾避难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如普通公园常常采用的固定式围墙,要改以植栽或低跨栏,增加公园的可即性。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注意考虑植物的防火功能,设置植物防火隔离带等。
5.4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平灾结合
各类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支持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各类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要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每个城市防灾公园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城市容易发生的各种灾害,对城市绿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制定一个综合的防灾公园系统规划。主要应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规划、防洪安全规划、抗震规划、恶劣气候田间规划、消防规划和备灾及救援能力规划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所承载的其他功能如商业、休闲、交通、娱乐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平灾结合。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通过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的重新翻修、布线,再结合2002年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来明确公园防险避灾的功能。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明显减少建设投资。
第二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县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增强防灾减灾救灾事情的决策摆设,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宁静,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生长筹划》、《**省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筹划(2016-2020 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筹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事情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事情,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大众宁静体系的核心和百姓经济生长的重要保障,列入事情筹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分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增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立,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步伐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停止,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治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 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绝健全,部分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摆设,政府统一领导、部分分工
卖力、社会配合参加、属地治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事情协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事情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分及防灾减灾救灾事情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分事情职责,民政部分充实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照料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事情。涉灾部分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事情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 防灾减灾 救灾 规矩规章政策不绝完善,依法应对灾害看法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退却预案》、《**县地动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事情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看法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绝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道水位、都市内涝、地质灾害、地动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警、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宣布机制不绝完善。气象视察、雨量水位自动视察、农情调治、地动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情况空气质量监测等网络体系根本建成,全县灾害信息渠道流通,应急信息报送快速敏捷,笼罩城乡的预警预报体系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重点工程建立项目不绝增加,灾害防备成果得到增强。“十二五”期间,县实施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革、饮水宁静、交通门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宁静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防灾抗灾救灾底子设施不绝夯实。民政大众办事事业、气象现代化及底子设施建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防重点都市(地区)疏散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灾害防备成果得到明显增强。
—— 自然灾害应抢救助 实时高效,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创建了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规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灾害应抢救助体系,受灾群众在自然灾害产生 12 小时之内,根本生活得到开端救助。防灾抗灾能力不绝增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5%以内。种种保障、补贴标准和能力水平不绝提升,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不绝完善,灾害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 防灾减灾 备战能力不绝增强,科技支撑平台根本形成。“十二五”时期,增强救灾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能力建立,2015年民政部为我县配备一台救灾应急车辆,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制度,利用专项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创建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增补的救灾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抢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步队结构不绝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治理和专业人才步队为主干力量,以种种灾害应抢救援步队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事情者和志愿者步队为帮助力量的防灾减灾步队。驻地步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步队和下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主干作用。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近500 余人,防灾减灾救灾步队建立得到有效壮大。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理等技能水平不绝提高,通信广播、互联网等技能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防灾减灾宣传教诲不绝深入,社会发动机制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宣传教诲深入人心,社会发动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产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加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规复重建等事情,形成了协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气氛。以每年 “5.12 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平台,积极开展系列减灾科普宣传教诲运动,每年汛期前和重要节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宣传教诲,社会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事情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全球气候变革的影响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冰雪、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出现高发态势。同
时,在新型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县城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底子改变,尤其是都市人口快速增长给都市底子设施建立带来较大压力;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房修建质量标准普遍不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受灾害影响水平不绝加深。别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还存在短板,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显不敷,宣传教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发动机制和支持政策未能实时跟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敷。
“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事情面临诸多挑战,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造需要推进,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防备能力需要提升,城乡大众底子设施和修建物防灾能力需要强化,下层防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抢救灾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增强和优化,装备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步队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和社会力量参加救灾等需要强力推进。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事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步伐、更大的力度,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新时期防灾减灾事情快速生长。
二、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与生长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发言精神,围绕“五位一体”
总体结构和“四个全面”战略结构,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长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度、省、市防灾减灾决策摆设,对峙“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事情目标,对峙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淘汰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造,努力提升自然灾害应抢救助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增强全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备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根本生活,为建立幸福美好**而努力搏斗。
根本原则
—— 以人为本,连续生长。对峙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宁静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根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办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低落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连续生长。
——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对峙应急优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备、宣传教诲,提高全民风险防备意识。增强防灾减灾底子设施和应抢救援指挥体系建立,最洪流平淘汰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对峙法治思维,严格在执法框架内开展事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事情范例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事情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
—— 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对峙政府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主导职位,充实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协力。
—— 分级治理,属地为主。对峙中央、省和市统筹指导、县就近指挥,分级卖力、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事情中的主体责任。
—— 军民融合,共建共享。对峙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充实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在抢运物资、转移群众和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民政部分在保障战时难民根本生活的兜底作用。
(三)生长目标1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理清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事权和事情责任,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越发科学、完善,创建健全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办事机构。到 2020 年,根本建成满足我县经济社会生长需求的结构公道、成果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2 .筹划衔接和协调有效增强。将防灾减灾事情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总体筹划。在土地利用、资源治理、能源供给、城乡建立和扶贫开发等筹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制定实施本级综合防灾减灾筹划。3 .重大 项目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气象、水利、农业、领土、交通、卫生、林业、地动、人防、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立为重点,提高重要底子设施和根本大众办事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有效低落学校、医院等设施的损毁水平。4 .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淘汰。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 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 1.3 以内。5。
.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得到保障。自然灾害产生 12 小时之内,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得到开端救助。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底子设施和民房普遍到达规定的设防标准。6 .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建成“县-乡(镇)”二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一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救助内容,到达与我县经济社会生长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7 .防灾减灾救灾事情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宣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民众笼罩率显著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办事能力全面提高。8 .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形式多样化,下层防灾减灾演练制度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建成一批下层防灾减灾科普
教诲示范点,社会民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普及率到达 100%。9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不绝深化。创建 3 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 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 1 名灾害信息员。.人才步队建立深入推进。全县防灾减灾人才步队范围不绝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公道。种种应抢救援、志愿者、心理安慰步队进一步壮大,社会力量参加救灾形成范围。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贯彻实施国度综合防灾减灾相关规矩和《**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推动以相关部分专项规矩为主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规矩制度体系建立,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民众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备、应急准备、紧抢救援、转移安顿、生活救助、医疗救治、规复重建等历程性制度建立,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规矩的制定和修订事情;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规矩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对峙“统一领导、分级卖力、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造,完善灾害治理体制机制。增
强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备摆设与应急指挥作用。明确灾害治理事权分别,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防灾方面,增强灾害主管部分与地方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情况、人口、衡宇、底子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底子设施建立、生活保障摆设、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规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赔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创建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规复重建筹划体例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治理能力
加快气象、水文、地动、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底子设施建立,建立多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创建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宣布系统,增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宣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宣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民众笼罩率;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实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治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县、乡镇、社区自
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能要领;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办事网络平台建立,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办事的全面性、实时性、准确性和范例性;充实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创建集收罗、共享、办事、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民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能要领体系,探索创建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能要领体系,创建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四)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能力
加快生长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抢救助等专业步队建立,推动创建以人民武装部、武警步队和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步队为突击力量,以地方和下层应抢救援步队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抢救援步队为增补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理人才步队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增强下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治理和使用,优先为多难易灾乡镇(街道)配备应急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治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筹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立,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治理水平。适时调解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各级政府创建健全与经济社会生长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规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筹划、技能保障、政策支持等事情,让灾区建立得更美好。对峙科学重建、民生优
先,将城乡居民住房规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大举推广绿色修建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能,加大规复重建住房质量羁系力度。加快完善大众办事体系,有效提升灾后规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减灾救灾财产集聚生长。
(五)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
增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抗台风、生态情况治理等防灾减灾主干工程建立,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备能力。加快河道治理主干工程建立,继承实施重要中小河道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增强都市防洪排涝建立,增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继承实施大众底子设施宁静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合宁静水平,中小学校舍到达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立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底子设施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立、危房改革、灾后规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革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家避让工程。
(六)进一步增强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生长战略,增强防灾减灾科技资源统筹和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应抢救援、规复重建等灾害风险防备全链条科技生长,充实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借力科研机构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等要害技能研发。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盘算、遥感、导航定位、移动通信等新理念新技能新要领的应用,增强灾害监测预警、风险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应急处理与规复重建等要害技能研发。
(七)进一步增强下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体例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遁迹场合,增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体例和演练。增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步队建立。推进下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试点创建事情。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勉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位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治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主题运动的宣传教诲。增强对在校学生和下层群众的宣传教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内容纳入学前教诲、在校教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运动以及文明都市(县、乡镇)创建等运动。增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诲设施与平台建立,建立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诲基地和下层综合性文化办事中心等文化平
台,遍及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诲运动,积极推进减灾中心机构建立,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八)进一 步增强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发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创建社会力量参加防灾减灾事情平台。增强对社会组织参加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实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增强救灾捐赠治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宣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然、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勉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办事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九)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人才步队建立
继承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步队总量,优化步队结构,完善步队治理,提高步队素质。增强抢险救灾步队建立,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生长“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步队。注重灾害治理人才步队建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对外交换相助,探索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高条理防灾减灾人才,实验委托专业机构对治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抢救援专业培训,提升步队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增强应
急专家步队建立,完善专家参加预警、指挥、救援和规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事情机制,充实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事情中的照料咨询作用。
四、重 点 工程
相关部分要结合职能,体例本部分、行业、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民政系统重点工程如下:
(一)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工程
增强统筹筹划,注重资源整合,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县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增强对下层救灾物资储备治理事情的指导,形成笼罩全县科学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增强对救灾物资的治理,公道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发起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拓宽救灾物资储备方法,通过协议储备、依托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家庭储备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法。
(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遁迹场合示范工程 继承开展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事情,提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价水平;开展社区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增强应急避灾自救互救演练,按标准配备须要的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推动开展示范性应急遁迹场合建立,凭据人口漫衍、都市结构、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建立若干能够笼罩一定范畴,具备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成果的大型综合应急遁迹场合。结合人口和灾害隐患点漫衍,新建或改扩建城乡应急遁迹场合。实现对应急遁迹场合成果区、应急物资、人员安顿和运行状态等治理与评价,面向社会民众提供避险救援、宣传教诲和引导办事。
(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诲与科普工程
将防灾减灾教诲纳入百姓教诲体系,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科普教诲;推动试点新建或改扩建融宣传教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成果为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诲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打造宣传教诲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运动和专业性教诲培训,注重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诲培训,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四)农村住房保险工程
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政策;勉励各级政府、企业、小我私家通过购买保险疏散风险,充实发挥保险经济赔偿优势,逐步提高自然灾害保险赔偿标准;将保险业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充实发挥保险业在防灾防损中的积极作用,创建健全多部分防灾防损协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分和保险机构探索研究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配合创建大灾风险档案,不绝提高峻灾风险治理水平。
五、保障步伐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事情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对综合防灾减灾事情的组织领导,创建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抓好筹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强化实施,确保筹划目标完成好,主要任务落实好,重大项目实施好。
(二)强化统筹协调,做好筹划衔接
本筹划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种种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事情。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贯彻落实本筹划的总体摆设和要求。有关筹划提出的生长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筹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筹划相衔接,并认真抓好筹划任务的剖析落实。
(三)强化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
创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创建与本地经济社会生长水平和防灾减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经费分管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资金治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贴项目,范例补贴标准。
(四)
强化跟踪评估,严格监督查抄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创建筹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筹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阐发和监督查抄。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要增强对筹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切实提高筹划实施成效。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卖力筹划实施评估事情,编写筹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进展情况陈诉,为政府防灾减灾事情决策做好办事。
第三篇: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7
(三)面临形势..................................................................8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10
(三)规划指标................................................................11
三、主要任务...................................................................12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13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14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16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17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18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19
四、保障措施...................................................................20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20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21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22
II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 1 —
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
— 2 —
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4、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效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泉州、南通、合肥、徐州、苏
— 3 —
州、海口、武汉、宜昌、十堰、荆州、溧阳、泸州、喀什等2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其中泉州市、南通市等地开展了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厦门市编制了综合防范地震、台风、建筑边坡灾害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
5、村镇抗震设防工作逐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贯彻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工匠技术培训、提供农居抗灾图集等形式,促进村镇房屋抗灾能力的提高。如新疆2003年至2010年,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94.9万户,累计投入262.5亿元;云南2007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5.5万户;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完成了360万户震损农房的修复加固和145.91万户农房重建任务。抗震安居工程经受了地震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成效
— 4 —
一是抗灾救灾工作部署和技术指导及时。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受灾及应对情况报告制度。汶川、玉树地震灾后,协助灾区制定了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过渡安置房质量验收、农牧区居住房屋抗震节能设计、灾区危房拆除及建筑垃圾清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研究制订了受损建筑物安全性应急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性文件。
二是对灾区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支持有力。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组织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对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协调各地推荐有关技术单位,支持灾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新疆、西藏、江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有效地开展了地震、洪水灾后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保障灾后应急支撑体系得到保障。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协调各地加大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力度,切实保障
— 5 —
了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汶川、玉树地震后,组织支援灾区应急供水救援车、真空式吸污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移动厕所、垃圾桶等,并选派专家对保障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7、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第五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三边研讨会、东北亚城市防灾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了抗震技术培训项目,加强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国际交流。
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灾害影响机理以及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村镇防灾等课题开展了多个攻关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针对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措施、抗震抗风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先后启动了50余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 6 —
(二)主要问题
一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城乡建设中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抗灾鉴定与加固等公益性事项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二是城乡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加强。防灾规划中针对新灾害类型的防灾措施研究不够;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规模不够;重要防灾减灾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实施不到位。
三是城乡建设存在防灾薄弱环节。大量村镇、城中村、旧城区的老旧民房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建建筑存在灾害隐患;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的防灾措施尚需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差。
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待加强。城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研究力量分散、防灾研究偏重单一技术,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 7 —
(三)面临形势
1、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这期间几次大灾巨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建设: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483人死亡;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29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或失踪。
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 8 —
2、城镇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城市运行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造成37人死亡,1.4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2010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造成7人死亡,38间房屋倒塌,30多个地下车库被淹。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人口、产业、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3、统筹城乡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镇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但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化管理,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屡发生。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6级等中
— 9 —
等规模地震,平均使十余个乡镇、上万人受灾,反映了村镇建设防灾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急需解决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总体水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防灾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先导,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为主线,以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据,以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防灾减灾技术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中因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
—10
—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市综合防御和村镇全面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平灾结合,做到防灾常态管理与灾时应急管理并重;坚持科学防灾,综合防灾,统筹考虑空间管理与过程管理、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三)规划指标
1、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城乡规划监察中针对城乡防灾减灾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大监管力度。
2、防灾规划编制。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重点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开展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
3、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或修订完善;基本完成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城镇中心城区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其他地区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 —
—
开展农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
4、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发达地区镇(乡)、村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5、房屋建筑抗灾设防。城市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100%;规模较大的乡镇公共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80%以上;发达地区新建农房基本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地区新建农房考虑防灾措施。
6、重要建筑抗灾设防。新建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100%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抗灾设计和建设,指导完成存在隐患的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灾避难场所试点。
三、主要任务
—12
—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定中强化有关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的内容;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论证起草工作;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监管制度。
二是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震、抗风、防洪、抗雨雪冰冻和保障建筑边坡安全的技术标准;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灾害的关联性和多灾种防灾要求的整合,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标准中注重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要求;重点加强城镇防灾规划、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共享、防灾减灾标识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城镇综合防灾、村镇住宅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工程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各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深化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重点防控机制和绩效评估
—13
—
制度。定期分析本地区灾害形势,及时公布防御相关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重要工程和次生灾害危险源数据库,在特殊季节或接到灾害预警时,及时部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灾后工作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完善技术标准的建议。
四是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制度。进一步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论证,适时修订《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五是建立城乡防灾规划监管制度。将城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实施;明确城乡防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监管要求,并在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中严格审查把关;组织开展城乡防灾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城乡防灾规划按期实施。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14
—
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防灾减灾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邻近城镇间防灾需要,探索建立区域防灾体系,协调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区域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应急功能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各类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促进部门、地区之间资源共享和应对灾害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灾后应急反应和协同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针对城镇灾害类型,组织编制应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的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研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社区、村庄防灾规划工作的开展。针对大中城市特点,研究编制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规划的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的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时规划设计,确保社区防灾设施齐全和足够的避难疏散空间;根据各地的灾害类型
—15
—
和特点,开展村庄防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城乡防灾规划的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对城乡防灾规划中灾害防御要求、城区建设与改造的设防标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次生灾害防御等措施的落实;现有重要城区、大型厂矿区、商务中心区、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和风景名胜区,不能满足有关防灾要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一是结合城镇防灾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本建立具有综合防灾特点的防灾避难和灾后安置体系,完善相关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应急救灾能力。
二是制定《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进行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各项防灾功能。在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加强防灾避难功能审查,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防灾避难场所的保障
—16
—
能力;结合城镇详细规划和社区建设,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整治,以及高密度城区防灾据点建设。
三是建立以城镇人均防灾避难场所有效疏散面积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和道路、给水、电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城镇应急避难需要。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一是提高新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在立项、选址和方案论证阶段,研究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灾害防御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灾设防的专项审查或论证;在施工图审查中把抗灾设防质量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现有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定期防灾安全评价制度,及时维护、鉴定、维修;开展重点地区城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安全排查工作;对早期建设的抗灾标准偏低的市政公用
—17
—
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抗灾设防。
三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设施,提高燃气、轨道交通等设施突发灾害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加强灾后应急设施建设,研发灾后应急抢修、紧急恢复技术。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一是开展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鉴定和加固工作。研究编制大型公共建筑抗灾评估技术指南,对未能达到防灾安全要求的公共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的各类防灾设施,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功能,增强其全寿命期内的综合抗灾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旧城区及城中村房屋抗灾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震、抗风、防涝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抗震防灾政策措施,对未
—18
—
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是提高村镇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逐步建立村镇防灾服务体系;加强村镇住宅图集的推广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组织村镇工程防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防灾意识。
四是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保护。吸取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量文物和古建筑损毁的教训,研究各类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减灾目标、抗灾设防标准和防灾减灾措施,并开展抗灾鉴定和加固试点,提高其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重要次生灾害源的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
—19
—
基础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上报渠道。加强部门间协调与联系,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负责灾害信息上报的机构、人员,保证灾害情况及时上报;收集、研究国内外自然灾害案例和应急工作措施,改善应急决策机制。
三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指导灾区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对恢复重建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农房抗灾实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一是加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保障人员、经费、设备等工作条件;建立有效
—20
— 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辅助决策作用。
二是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及物资准备。整合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建立平灾结合的房屋建筑应急鉴定队伍;建立机动灵活、装备精良的市政公用设施抢险抢修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建立应急评估和工程抢险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补偿机制;研究应用隔震减震等抗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提高行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灾害保险机制,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分区、分级设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建立科研基地支撑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条件,开展
—21
—
城镇群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试点研究;加强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预警保护、应急抢修及安全恢复等技术的研究。
二是强化城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试点;支持实用抗震、抗风、防火等各类防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并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技术配套措施,提高设计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指导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抗震能力普查。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资料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信息数据系统,并随着城市建设、改造同步更新相关数据,保障灾害发生时尽快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普及教育。积极开展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住房
—22
—
城乡建设系统从业人员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防灾演习、演练;加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防灾减灾内容。
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相关人员对国际减灾管理及技术方面的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支持中外学术研讨,共享减灾信息与技术;通过试点建设,加强对国际防灾减灾先进经验技术的利用和再创新。
—23
—
第四篇:防灾减灾材料
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从2009年起,5月12号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防灾减灾知识专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既是对在地震灾难中丧生的同胞们致也最深切的悼念,也希望全体师生都能引起重视,更加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亲人,热爱我们和谐的家园!
一、《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6、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8、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9、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
[防灾减灾]震后健康小常识
一、震后严防重大传染病蔓延各类病自救小常识
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饮用水被大面积污染,蚊蝇孽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腐烂变臭的畜禽尸体更成为各种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大批灾区群众集中在临时住所,居住拥挤,人口密度大,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
另外,灾区群众普遍惊慌失措,身心交瘁,肌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也成为传染病流行的诱发因素。因此,自古就有“大灾之后防大疫”的警示。
“灾害对于人群健康的威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传染病防治专家、解放军302医 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灾区的传染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对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而言,认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传染病自身防护知识至关重要,甚至生命攸关。
姜天俊指出,大灾之后可能出现大疫绝不是危言耸听,必须严密关注,加大防范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杜绝灾区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现将灾区可能发生的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二、饮食、饮水不干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如果灾区饮水和饮食卫生得不到保证,肠道传染病就会是大灾过后的最常见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甲型肝炎等。
预防措施:
1.保证水源卫生:取水点周围50米内禁止大小便和乱丢垃圾,保证饮用水的安全;2.管好粪便:大小便应定点用漂白粉消毒处理,临时搭建厕所应征求防疫人员的同意和指导;3.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和不明来历的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4.灭苍蝇:灾区目前的自然环境正适合苍蝇的生长繁殖,而苍蝇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元凶,必须坚决杀灭; 5.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彻底洗手,最好用流动水洗手,时间至少在半分钟以上,尤其注意对手背、指甲缝、手指指间等有皱褶部位的清洗,那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有条件者擦以肥皂的洗手液。
自救小常识:
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尽量因地制宜喝开水和经过消毒处理的水,饮食中可加上大蒜、醋消毒肠道。万一出现腹泻、口干等脱水症状,可自己用“白开水500毫升、一啤酒瓶盖食盐、糖10克”配置液体服用,不能单喝开水。
三、蚊虫传播的传染病
目前灾区正值夏季,天气潮湿,污水较多,正是蚊虫滋生的理想场所,蚊虫能传播许多严重的传染病,比如让人寒颤高热的疟疾、致人昏迷痴呆的乙脑、使人一瘸一拐的登革热等。预防措施:
1.防蚊、灭蚊、驱蚊: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喷洒消灭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瓦罐、树洞等隐蔽部位的蚊虫;睡觉地方最好有蚊帐,周围喷洒驱蚊药剂;饮用水加盖、勤换水;野外救援时尽量穿吸汗的长袖服装,裤腿要包扎严实,必要时戴防蚊面罩。2.有条件者在夏季来临之前注射乙脑疫苗。
随身携带风油精备用,睡觉时在身体暴露部位喷洒。万一出现寒冷、高热、举动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寻求帮助。
四、呼吸道传染病
灾区气候变化快,早晚温差大,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身心疲惫,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感冒、麻疹、风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而且呼吸道传染病在灾区人群聚集地、救援人员驻地一旦流行,后果严重。
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夜间露宿,防受凉、淋雨。人多地方戴口罩;2.室内空气流通、清洁;3.消除过分紧张情绪,保持充足睡眠;4.足够营养摄入饮食结构合理平衡;5.老人、有慢支肺气肿糖尿病尿毒症等易发肺炎者,可注肺炎链球菌疫苗1次;6.预测有麻疹、风疹疫情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和风疹疫苗;7.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要多休息和饮大量开水,服解热止咳化痰药,必要时用抗生素。
自救小常识:
干活流汗时不要立即脱、减衣服,可先解开几粒纽扣,等汗退去后在逐渐脱衣。轮番作业,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透支体力,多饮开水,出汗较多时饮用加有少量糖和盐的开水,不要长时间喝纯净水。
五、老鼠等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灾区的老鼠等动物也处在极度恐慌之中,已经死亡和从洞中跑出来并混进人群的老鼠明显增多。老鼠能传播不少疾病,比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等。
预防措施:
防鼠、灭鼠,圈养动物;动物粪尿消毒后集中处理;临时居所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地带,四周挖防鼠沟,保持一定坡度。床铺距离地面2尺以上,尽量不睡地铺。
自救小常识:
接触粪便、污物最好戴手套和口罩,救援作业地方有污水的或雨中救援应穿长统胶靴。食品要放置在安全部位,避免老鼠触及。
六、外伤后引起的传染病
抗震救灾难免皮肤被划破、受伤,厌氧菌等可能会从伤口侵入身体,导致严重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传染病。
预防措施:
救援时戴好手套,避免皮肤破损。一旦出现破损,特别是有比较深的伤口,应及时清理创口,用干净水冲去污物和血迹,不要让破损伤口与土壤接触。及时找到医生寻求进一步治疗和观察事宜。
自救小常识:
受伤后仔细观察并记录致伤物品、伤口部位和深度、出血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以决定是否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
七、其他需要警惕的传染病
灾区群众集中点和救援驻地卫生条件差,有可能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该病主要通过公用毛巾、手帕、浴巾,一个脸盆洗脸等方式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
预防措施:
勤洗手、不揉眼;严消毒、防播散。自救小常识:
一旦染病,应闭目休息,早期可冷敷以减少渗出。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防灾减灾十条法则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暴雨
暴雨,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指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相当大的雨。我国除个别地区外,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暴雨,通常指1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有三个: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二是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三是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暴雨集中地带主要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多发地区。
一、暴雨的危害表现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危害
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二、暴雨的主要形成条件
1.大量的水汽供应
暴雨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更需要有外界水汽向暴雨区迅速地集中和不断地供应。
2.强烈的上升运动
怎样使水汽凝结成水滴降落下来呢?这就必须有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会导致空气温度下降、大量水汽凝结,形成暴雨。
3.大气层结不稳定
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一旦受到扰动破坏,会导致内部热量、能量的交换加剧,导致强烈的对流运动发生。从而产生强烈降水。
三、暴雨准确预报为何难?
1.空间尺度:预报的最大挑战
暴雨云团的空间尺度一般在20~200公里,现在我们两个探空站之间的距离至少在200公里以上。空间尺度是准确预报暴雨的最大挑战。
2.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预报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获取更多的资料,并将其去腐存精,才能为准确预报提供基础。
3.暴雨的预报水平
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准确暴雨预报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暴雨预报问题已被列入“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4.预报差距的造成原因
对暴雨的认识不够,是因为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还不足,但也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设备和预报员的水平决定一个地方的预报水平。
四、暴雨的防御措施
(一)行车遇暴雨怎么办
现在很多人喜欢自驾车出行,但自驾最怕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问题,如果遇到暴雨,我们该怎么办呢?专家告诉我们说,暴雨中行车,因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有时还有雷电大风等剧烈天气,这时就应:
1.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
2.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
3.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
4.千万不能急加速,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造成损伤。应尽量放慢车速,小油门谨慎前行。
5.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呆在车内。
6.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而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店施救。也可请路人帮忙,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尽快进行修理。
7.如紧急需出车,遇有暴雨必须行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
8.行车时,应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
9.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采用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
(二)山洪爆发的应对招数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三)城市积水灾害的防治
城市积水首先危害的是城市交通,即便是20分钟的暴雨也能使公路立交桥下造成严重积水,导致涉水车辆的熄火,就可能形成交通的堵塞。更为严重的积水就可能使城市的街道、民房、商业用房、仓库、地下停车场、工厂、机关、学校等受到影响,其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现代化城市人口密集,商业区集中,受危害严重。如果处置不当或救助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造成这些灾害的降水的特点是:时间短,可能只有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到一个小时;降雨强度大,1个小时就可能下三五十毫米,但降雨总量到不一定很大;降水范围较小,只是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几个街区;灾害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几个小时、最多一天就过去了。
正是由于雷阵雨的阵性和分布不均匀性,使得这种短时、局部性的强降雨预报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具体的降雨的区域很难预报,因为它有时只有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只有几平方公里;另外,降雨的强度也不易把握。从理论上说,现在的中小尺度数值预报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平方公里左右、甚至更小,但这只是一个奋斗目标,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目前比较好的办法除了数值预报外,还采用卫星云图结合天气雷达跟踪的办法做临近天气预报。国外也是采取类似的方法。他们是在短期1~3天的天气预报某个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强降雨的具体落区和时段。在强降雨的对流云出现、发展、移动全过程中,用卫星云图结合天气雷达跟踪,这也就是在强降雨开始的前几十分钟或降雨刚刚开始的时候,同时发布强降雨可能出现在城市的那个方位,向什么方向移动,还会影响那些地区。连续进行跟踪,滚动预报。
国外还有些做法也是针对城市积水的,如:鼓励各单位、家庭购买财产、货物、商品、设备保险,为的是在受损后能得到赔偿,以减少损失;另外,容易发生这中情况的城市警察 11 局多备有相关的救助设备,另外,对新修的立交桥不再使桥底下凹,而是使桥顶升高,以避免桥下积水等等。
(四)日常防护措施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给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做好日常的防御工作是降低损失的重要方面。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6.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7.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8.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9.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防灾减灾宣传知识
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
2、为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
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
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5、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线
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囱、断墙附近等
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8、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
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11、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2、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
13、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14、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15、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16、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17、在商场、书店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件商品旁
18、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
19、在体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 20、如果在公共场所被挤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己的胸部,尽量用肩背部承受挤压
21、骑自行车时遇到地震,要立即下车,在开阔地避震
22、在建筑物内的停车场遇到地震时,要立即从车里出来,趴在车旁或两车之间避震
23、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24、在海(湖)边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远离海(湖)岸,警惕地震引发的海(湖)啸。
25、驾车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26、如果地震时遭到埋压,应保持的心理状态是:坚定生存的毅力,排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境
27、被埋压时如果一时不能脱险,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推开压在身上的物体,使呼吸通畅
28、如果废墟中烟尘弥漫,避免窒息的方法有:用毛巾或手帕等捂住口、鼻,如可能用湿毛巾
29、在等待救援时,保存体力的方法有:没有听到救援的声音时,不大声呼救 30、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31、在废墟中为了维持生命,等待救援,要想方设法寻找水和食物,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
32、在废墟中应对余震的方法有:躲开悬挂物或可能倒塌的墙体,用砖石、木棍等加固身边的支撑物
33、地震后如能自行脱险,下一步的安全措施有:立即关闭煤气开关和供电闸门,迅速离开危险的房屋
34、地震后寻找被困者的方法有:通过喊话、敲击向被困者传递信息,注意听被困者的呼喊、呻吟或敲击声
35、发现被困者后,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先确定被困者的位置,特别是头部的位置,再进行开挖抢救
36、刨挖接近被困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使被困者受伤的工具,可戴上防护手套用手刨挖和清理
37、抢救幸存者时,要先使其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
38、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适量含盐饮料,不可马上给予大量食物
39、幸存者若长时间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应将幸存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40、对可疑有骨折或脊柱受伤的人,抢救时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
41、对抢救出来的受伤者,应首先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再送医院
42、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被烟雾和毒气窒息,或逃生行为不当等
43、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平时应学习防火知识,按消防要求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44、防止家用电器失火的措施有: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随意乱接电线、电源,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45、当火势很小时,灭火的方法有:用水、灭火器、沙土等将火浇(压)灭,或用毯子将火焖灭
46、一旦发现火势不易控制,要立即撤离火场转移至安全地带,尽快拨打“119”报警
47、遇到火灾拨打“119”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确切的失火地点和建筑物特点、火势大小、联系人的姓名、电话
48、家中的棉、衣服、沙发等着火,用水灭火效果好。若窗帘着火,首先应将其扯下,然后用水浇灭。
49、油锅起火时,灭火的办法是:迅速盖上锅盖或向锅内倒入切好的蔬菜,也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
50、家用电器起火的灭火办法是: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灭火。
51、电视机、电脑起火,应从侧面靠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52、煤气着火的灭火办法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
53、如果自己的衣服着火,又来不及脱衣时,要立即躺倒,让别人用毯子或水将火焖灭或浇灭
54、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来自门外,开门前要先用手摸一下门的温度,如已发烫,则不宜开门。
55、发生火灾时,如果窗外有雨水管或避雷针管线,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利用管道或管线攀援而下。
56、发生火灾时,如有结实的绳索,可将绳索一头拴在窗框或床架上,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缓慢攀绳而下。
57、如房间外起火,所住房间连通阳台或距楼顶近,可直奔阳台、楼顶平台等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
58、发生火灾时,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盲目从楼上直接跳下来,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59、如果火势不猛,有可能冲出火场的时候,可向头上和身上淋水,或用湿毛毯包裹身体,冲出险区
60、如有浓烟,不能直立行走撤出火场时,可弯腰贴近墙壁前行,并用湿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穿过浓烟
61、当门外已被烈火封住时,保存生命的方法有: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62、为防洪而储备的必需物品应有:食物、饮水、炊具、衣物、火柴或打火机等
63、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有效的方法有:在门槛外侧堆上沙袋,并将大门下面的空隙用旧毛毯等堵住
64、遇到洪水来临,可迅速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待救援 65、如果洪水严重,可代替木筏自救逃生的用品有:门板、床板、木箱子、木柜子等
66、上下学时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应遵守交通灯的提示,走人行横道,不要和机动车辆抢行
67、在游乐场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穿有绳带的衣服和拖鞋,坐过山车、飞椅时,要系好安全带。
68、当遇到歹徒入室抢劫、盗窃时,要冷静、不慌张,记下歹徒的体貌、口音等特征,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
69、在街上遇到抢劫时,避险的措施有:寻找机会求救,看准时机向人多的地方奔跑,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70、在公交车上防止盗窃的方法有:把随身携带的包置于胸前,以防小偷割包、掏包
71、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10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切地点,现在的情况,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72、遇到入室抢劫时,警告歹徒的方法有:告诉歹徒自己的家人很快就会回来,使其心慌,不敢逗留。
73、歹徒作案逃离后,要注意保护现场,歹徒用手摸过的物品不要马上收拾要等公安人员提取现场物证后再作处理74、回家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室内行窃,一定不要大喊大叫,要马上找来邻居或保安人员,将小偷扭送派出所。
75、如果发现小偷作案后正在逃离,可呼叫周围的人一起抓小偷,同时记住小偷的特征和逃离去向,并立即报警。76、面对持凶器的歹徒,要注意自我保护,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尽量不单独与其正面冲突,以免受到伤害。
77、有陌生人敲门时,应问明身份、来意再决定是否开门,防止歹徒进入伤害家人和抢劫财产。
78、在楼道或门口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觉,不要与陌生人同时进楼或在其面前打开家门,防止歹徒突然袭击。79、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不要多交谈,更不要轻信而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陌生人。
80、居家时的安全意识有:出门时或睡觉前将家门锁好,哪怕出去散步也应记住锁好房门。
81、由于被撬的门锁多数是性能陈旧的,所以防盗门锁应安装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性能可靠的。
82、外出时防止偷抢的措施有:不在公共场所清点现金和行李中的贵重物品,以免引起扒手的注意。
83、在提款机取款时防骗抢的措施有:要求后面的人与自己保持一定距离。在输入密码时用身体遮挡键盘,以防被别人看到。
84、防止街头飞车抢劫的措施有:骑车时如果车筐内放有提包,应把包带绕在车把上。
85、乘公交车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行窃他人,可大声叫喊“我的钱包不见了”,从而提醒别人。
86、乘火车时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要把装有钱和贵重物品的外套挂在衣帽钩上或餐车的椅背上,以防小偷随手偷盗。
安全用电常识
一、安全用电规定
客户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查、检修和试验、防止造成电气设备事故和误动作。
l、多路电源供电的客户应加装连锁装置,按照与电业局签定的协议进行调度操作。
2、装有自备发电机的客户应到电业局备案,并应采取保安措施,防止在电网停电时向电网反送电。
3、客户使用基建塔吊、悬挂彩球、彩旗、横竖标语等要提前向电业局申请。并要保持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4、要注意用电安全。不准私拉乱扯、严禁一线一地用电。
5、客户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主要电气设备损坏以及因客户原因引起电网停电等事故时,应立即向电业局报告。
二、触电及急救
触电就是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触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电击和电伤两种。人体触电的瞬时如不能立即摆脱电源将导致呼吸困难,心脏麻痹而死亡。
防止触电的注意事项是:
1、进行电气工作前,需先验明确实无电;
2、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如洗衣机、冰箱等)应保持良好的接地;
3、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的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严防人体触及带电部分;
4、湿手不要接触或操作电气设备;
5、教育孩子不要玩弄电气设备;
6、安装触电保安器。发现有人触电,应先设法断开电源然后进行急救。对失去知觉的急救主要方法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请医生到场检查处理,严禁注射强心针。
第五篇: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市“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和《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遍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全面建立,灾害应急救援快速有效,灾害损失明显下降。
1.防灾减灾管理指挥系统运作更加顺畅。我市成立各级减灾委员会,初步建立了集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于一体的指挥系统,进一步加强了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通过省厅下拨、政府采购等手段不断丰富我市救灾物资,联合我市各减灾委成员单位,提高救灾信息传播,达到资源共享。
2.灾害预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我市汛期洪涝、年季洪涝趋势预报准确率,农业生物灾害专业测报点覆盖率;
加强短临地震预报、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报地震监测、重大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防治管理信息化和预警预报精细化;
建成并应用“嘉峪关惠农信息手机报”平台和12316短彩信服务平台即时发布农业预警信息492条。
3.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安、消防、交通、电力、卫生等专业的综合灾害救助力量不断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
防汛工程建设分步实施,城市防汛体系不断完善;
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网改造持续推进;
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有效加强;
建立了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库3个,开展应急演练12次。
4.应急救援体系反映快速有效。进一步完善了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发展,灾民生活救助快速有效,妥善安排冬春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5.群众灾害意识普遍提高。稳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高。
6.自然灾害损失明显减少。大力开展灾害隐患排查,因灾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明显下降。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提高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阶段,对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市地处祁连山西段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近年来,短时大风降雨天气时有发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给我市城乡建设抗震防灾与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我市气候变化较大,各类自然灾害发生几率增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等地质灾害和地震风险增加。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社会公共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城乡基层防灾减灾存在短板。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汛工程和雨水导排系统还需完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避免次生灾害。三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部门之前协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四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程防御、信息化建设、物资储备、应急装备等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存在不足,灾害统筹协调、应对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五是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灾害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全面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加强重要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过减轻灾害风险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统筹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灾害管理工作。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筹谋划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优先解决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4.依法应对,科学减灾。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把科技应用作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的重要支撑。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三)规划目标。
1.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市各级防灾减灾法规政策体系,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
2.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全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市区镇村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内容,争取在2020年新创建1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每个城乡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3.建立多灾种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全市乡镇灾情报送系统开通率达到100%,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知晓率进一步提高。
4.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中的普及率显著提高。持续推进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软实力。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制度。
结合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际,根据国家及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制度规范。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环节的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相关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工作。加强对各类防灾减灾救灾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健全和完善我市自然灾害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不断完善覆盖市区镇村四级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加强灾害管理、救灾物资、救灾装备等政策制度和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全面推进森林保险、洋葱价格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及奶牛保险、农村家庭财产综合保险和日光温室大棚保险工作,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进一步强化各级减灾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全面细化减灾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由市减灾委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各涉灾部门协同应对的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完善涉灾部门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决策水平。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各个环节的协同联动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之间的衔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自然灾害救助预案体系。健全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为市、镇两级民政救灾人员配备北斗手持报灾终端设备。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备调运等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反应能力。建立灾后救助、灾损评估、恢复重建与社会动员等长效机制。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物资装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初步建成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专业监测网、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健全应急反应系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系统。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空白区域监测网站建设,推进我市频发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提高自然灾害风险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建设。对我市山洪灾害市级预警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云平台),通过建立云数据处理平台,整合水利普查数据、遥感数据等。加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对学校选址周边的交通、能源、地质、环境、气象等外部条件进行安全评测,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抢险设备。扩充应急队伍总量,优化应急队伍结构,完善应急队伍管理。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开展应急救援和防灾避险演练,提高城乡基层人员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
加快市区镇村四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市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共享并统一发布,乡镇灾情上报系统开通率达到100%,提高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开展全市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形成支撑全市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开展对重大建设项目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评估、卫生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以军队、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公安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以专家智库为决策支撑的灾害应急处置力量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投入,逐步配齐市区镇村必备的救灾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及运行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继续完善灾害救助政策、调整救灾补助标准。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听证制度,加强灾区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重视受灾群众心理援助以及社会关系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恢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水平。加强红十字会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到2020年市红十字会至少建立1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运输车辆,做到应急救援队伍、资金、物资、设备和技术保障到位。
(五)进一步加强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防沙治沙、森林防火、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灾害防御能力评估工作,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输油输气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加固、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防治、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营中的地质灾害、易灾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我市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工程抗灾能力。结合扶贫开发、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加快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居民搬迁避灾工作的实施,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提高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性能。
(六)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重点,依托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机构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全市自然灾害早期监测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全市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推动基于大数据研究应用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监测预警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灾情与综合风险评估技术系统、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与决策指挥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推广土地退化防治技术和受损生态系统的快速修复技术,增强应对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科技能力。
(七)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根据我市自然灾害特点,统筹推进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完善区域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密切结合起来,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和主要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加强城市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和多灾易灾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区域防灾减灾行动路线,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手册,鼓励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
(八)大力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
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涵盖城乡居民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险制度,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进一步拓宽农房保险、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气象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业务和开展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分担转移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物资发放、救灾捐赠、医疗救助、恢复重建及心理抚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征用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灾害治理,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灾害治理的能力。
(九)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完善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防灾减灾教育培训纳入市委党校或行政学院教育培训体系。将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公共文化场地建设相结合,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馆(站)、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加强灾害科普宣传工作,每年发放灾害科普挂图1000张,宣传折页2000张,科普宣传音像光盘500张。制作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展板1000张,出版发行灾害避险自救手册2000册,开展灾害防灾知识和避险技能培训1000人次。普及防灾减灾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减轻灾害风险也是发展、减少灾害损失就是增长的理念,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救灾社会环境。
四、重大项目
“十三五”时期是解决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薄弱的关键时期,政府和各涉灾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在切实加强各涉灾部门专项规划项目实施基础上,根据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我市综合防灾减灾全局性、关键性重点项目建设。
(一)自然灾害综合评估业务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多部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资源实时共享系统;
建设嘉峪
关市自然灾害监测会商、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
升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将该系统功能扩充为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宣传制作中心;
建成新型智慧城市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学校、社区、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已建电子显示屏发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在尚未布点的工矿企业、乡村、城市主要街道布建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专用电子显示屏;
补充完善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升级改造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6个;
构
建有效联动的社区应急减灾组织体系,提高全市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二)自然灾害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物资储备机制,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市区镇村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形成以中央储备为核心、省级储备为支撑、市级储备为依托、乡镇和社区储备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在2018年初建成我市救灾物质储备库并投入使用,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及购置计划,丰富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推进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救灾物资入库、存储、出库、运输和分发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救灾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完善与驻军、交通、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应急调运联动机制,确保灾后救灾物资及时运抵灾区。
(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创建全国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编制完善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图,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推动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和装备的配置,提高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综合人口分布和灾害隐患分布,依托现有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新建或改建典型灾害多发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满足灾害多发区域应急避难需求。综合利用城乡社区现有设施,采取确认、修缮、新建等方式建设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为城乡社区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逐步配备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到2020年每个区镇至少有1个功能齐全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
(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统筹开展自然灾害宣传教育、防灾减灾文化与科技普及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媒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为社会公众免费发放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音像、视频等宣传资料,全面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依托嘉峪关中心地震台实验室,建设一个全开放式的,面积不小于320㎡的地震科普展览馆。向社会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满足公众对地震知识的求知欲望,增强公众的震灾防御意识,提高公众防灾避险的技能。
(五)城乡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全市地震灾害预防基础探测工程建设,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夯实地震灾害预防基础。实施地震社会服务工程,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特点,大力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农村防震减灾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提升农居抗震性能。全面提高城乡防震减灾能力,积极推动防震减灾先进单位、示范学校、示范社区(村组)、示范工程等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地震灾害救援装备配置,提高地震灾害救援处置和应对地震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地震灾害救援装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协同合力。
本规划由市减灾委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源、依托各成员单位专项规划,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措施统筹协调实施。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要抓好本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要明确责任要求,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纳入计划,加大考核督查力度,确保本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如期完成。
(二)加强规划衔接,推动协同联动。
建立市减灾委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各成员单位协同应对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在编制指导行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时,要加强与本规划有关内容的衔接与协调,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规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各级减灾部门在编制本区域防灾减灾规划或工作计划时,要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体现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实施本规划过程中,各涉灾部门要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三)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入机制。
建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对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与灾情程度相匹配。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全力保障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经费投入。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制定和实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战略,依托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统筹推进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防灾减灾救灾业务培训方式,提升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助队伍、市区镇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评估检查,强化监督管理。
市减灾委要建立本规划的跟踪评估制度,强化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各单位要加强对本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市减灾委办公室负责本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并向市政府、市减灾委提交本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进展情况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