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公园摘要

时间:2019-05-13 19:3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防灾公园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防灾公园摘要》。

第一篇:防灾公园摘要

摘 要: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入手,综述了国内外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并结合对北京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的实际调查,重点探讨分析了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原则与布局,进而对城市防灾公园体系与避难空间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我国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字:景观设计;防灾公园;研究;应急避难场所;平灾结合

“城市”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势必造成极大的损失。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和2003年伊朗巴姆大地震等严重的地震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一个灾害较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防灾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市民防灾意识的缺乏,使城市的整体防灾减灾功能一直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防灾公园在抵御灾害发生后引发的二次灾害和避灾、救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城市减灾工作中充分考虑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功能

1.1城市防灾公园

日本对防灾公园的定义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中绿地” [1]。

1.2防灾公园的功能

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的发展

2.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防灾减灾实践

城市防灾绿地建设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欧洲有许多建于地震区的城市,如1693年的意大利卡塔尼亚和1755年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为了防灾减灾的需要,在灾后的重建规划中改变了原来的城市形态:由笔直宽阔的城市大道代替狭窄曲折的小巷,在城市大道两旁种植行道树,并且规划建设一些特大型的广场与之相连,使之成为相对完善的防灾、避灾、救灾体系。

2.2美国公园系统中的防灾规划

美国1871年?0月9日,发生了著名的芝加哥火灾,中心市区受灾面积达730hm2,10万人无家可U]。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美国开始考虑建造公园系统,以绿地开敞空间分隔原来连成一片的市区,提高城市的抗火灾能力。随后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在南部公园区的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设计中,规划了连接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的公园路。路中间一条连续的水渠,连通了杰克逊公园的咸水湖和华盛顿公园的人工池,以起到疏导洪水的作用。芝加哥公园系统通过公园与公园路分割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用系统性的开放性空间布局来防止火灾蔓延,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规划方法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规划手法与思想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第一个系统性的绿地系统规划——关东大地震复兴规划的产生[2]。

1883年,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的规划建设中,昆·布朗提出了“关于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的建议”,他认为该市拥有丰富的水系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又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园系统的建设应该起到保护自然环境、净化空气、防止火灾和传染病蔓延等作用。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为强化整体防卫,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其“防灾型社区”需具备三大功能,即灾前预防及准备功能、灾时应变及抵御功能、灾后复原及整体改进功能。美国国土安全部规定社区事故风险状况评估要先确认社区易受灾的地点及环境,再确认灾害源及可影响的范围,找出易发生灾害的建筑或区域,并制作社区防灾地图等[3]。其中也包括了将社区公园与灾时避难结合的计划。

2.3日本防灾公园的发展

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面临海的岛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地震、台风、暴雨、火山等引起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江户幕府时期,江户城中设置火除地,通过将沿街的建筑物往两侧后退,空出类似广场一样的空地,作为在火灾时的避难场所,并且防止大火蔓延,起到防火带的作用。火除地具有防灾、集散、社交娱乐等功能,已经具备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时期。为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众多问题,191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全国通用的城市规划法规《都市计画法》,其中规定各城市必须将城市公园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列入城市规划(表1)。

2.4我国防灾公园的发展

(1)我国大陆地区的防灾空间规划

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较多。1976年唐山市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来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震后重建的绿地系统规划为避难、减灾、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条件,扩大了市级公园面积,并且这些公园都与市区抗震通道相接,万一发生地震能使大型救灾专用车辆通行,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通畅及时,居民能迅速疏散到绿地中去。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制定的都市防灾规划中注重防灾生活圈的建设。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

2003年10月,北京建成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它拥有39个疏散区,具备了10种应急避难功能:①应急避难指挥中心;②应急避难疏散区;③应急供水装置;④应急供电网;⑤应急简易厕所;⑥应急物资储备用房;⑦应急直升机坪;⑧应急消防设施;②应急监控;⑩应急广播功能。北京已经计划在八大城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已建和在建的共有27处,目标是保证居民在10min内即可到达一个避难所。西安、泉州、天津、上海、重庆、南京等城市对防灾公园的建设也予以了高度关注,并着手开展;隹备、规划和建设工作。

2004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力口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中国地震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意见》,积极推动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建设思路、管理要求提出了建议。2004年川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区县依据北京城市规划,在市民生活、工作地点周围,规划、建设和维护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保障在紧急情况下为市民提供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2}我国台湾地区的防灾空间规划

我国台湾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以及环太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表2)。

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3.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4]。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4)救灾通道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3.2防灾公园布局原则

(1)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防灾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防灾公园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灾,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表2)。

(2)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过去规划中是以居民的活动半径(250m或1km)布置公园,但从阪神大地震震灾调查中得知,只要公园在可通行范围之内,距离与避难行为几乎没有相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园设置标准必须还要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3)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的路线要通畅。

(4)可操作性原则

防灾公园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公园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6)步行原则

居民到防灾公园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绐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3.3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3.3.1防灾公园体系构成

一座城市应当合理配置各种类型的防灾公园(图1)。通常主要依避难人员停留时间与需求来作规划,配置具有二级避灾据点机能的防灾公园作为中心防灾公园或固定防灾公园,合理布局并规划建设一级避灾据点机能的紧急防灾公园。由避难通道紧密联系的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和紧急防灾公园形成防灾公园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公园的综合防灾功能,是安全避难的重要保证。

(1)中心防灾公园

中心防灾公园是容量较大的城市和区级公园绿地,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员休息地等。此类公园规划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场所。因此,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可供庇护的场所[6]。如需要有较完善的”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如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另外,还要预留安排救灾指挥房、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的用地、直升机停机坪等。

(2)固定防灾公园

固定防灾公园用作灾害时人们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救援的重要场所。主要以暂时收容无法直接进入中心防灾公园的避难人员为主,以等待救援的方式,经由引导进入层级较高的中心防灾公园,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此类防灾公园是整个防灾公园体系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难以及避免和减少伤亡说十分重要。

(3)紧急防灾公园

紧急防灾公园是灾害发生3min内人员寻求紧急躲避的场所。针对这种个人自发性避难行为,指定区域内现有的开放空间为主要对象,设置在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员聚集区附近。通过对阪神大地震公园破坏情况的研究,D级无破坏类别中',街区公园的比例最高,占73.1%,且最接近居民,是最适合紧急避难的公园(图2)[7]。

3.3.2防灾公园体系特点

(1)充分发挥各级防灾公园的作用

防灾公园体系中,中心防灾公园是整个安全避难过程中的中心和避难路线的终点,固定防灾公园是固定避难场所的一种,是避难行为的中转站,紧急防灾公园的主要用途是供避难者临时避难或作安全避难通道,这样的功能划分有利于有组织、有秩序的避难疏散和集中性救援

(2)分级配置、按需配置抗灾救灾设施、设备与物资

防灾隔离带不设抗灾救灾设施,只作避难者暂时停留的场所;紧急防灾公园设消防设施,还可供应居民急需的部分物品与饮用水;固定防灾公园则需配置消防设施、广播通信设施、储备仓库和抗震贮水槽等灾后救援设施与物资,为较长时间避难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而中心防灾公园要配置应急指挥中心、居民活动中心、直升机停机坪等弹性空间。

(3)符合避难疏散的基本规律

严重灾害发生后,扒救埋压在废墟中的灾民和避难疏散是两项极其紧急的任务,如果是临灾预报则只组织避难疏散。无论哪种情况,居民通常都是在住宅附近的绿地或空地上集合,家人团聚或居民聚齐后,经由预先确定的安全避难道路,到固定或中心防灾公园避难。依序由紧急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的转移过程符合避难疏散的基本规律,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4)满足避难疏散的安全要求

居民避难疏散过程是从离居民点最近的紧急防灾公园向较远的固定防灾公园转移,逃生方向和避难道路是预先确定的,又经过防灾减灾教育与演习,可以消除避难居民避难疏散的恐慌心理和不安全感[8]。

3.3.3各级防灾公园的作用

各类防灾公园在灾后不同的避难时序发挥不同作用。灾害发生后,住宅中的居民或正在上班的职员可在紧急防灾公园躲避灾害以及建筑物、住宅倒塌及其落物造成的危害,进行紧急避难;随后,以家庭、单位为单元的集体通过避难道路转移到避难的集合地和避难中转地——固定防灾公园,最后到达中心防灾公园,进行较长时间避难,这里避难者可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避难道路为居民避难提供安全通道。

防灾公园的规模越大,容纳的避难者人数就越多。人均有效避难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救灾物资集中性储备。救灾设施与设备的集中性配置,也有利于对避难者的集中性救援和保障避难者的安全生活。综合利用各类防灾公园的功能,可以形成综合安全防灾体系或综合防灾安全链,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的防灾功能[8]。

3.3.4各级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与规模

(1)服务半径

根据阪神·淡路大地震的经验教训,避难距离以步行15min的路途为极限。防灾公园服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灾害发生规律、避难疏散的时序与救援活动,宜以周围或临近的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划界,这样便于防灾公园的管理与有组织疏散。还应考虑河流、铁路等的分割以及避难疏散道路的安全状况。

㈠)中心防灾公园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2~3km以内(图3)。

②固定防灾公园 根据“9·21”集集大地震的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大多数的避难据点均在灾区居民步行可及范围内,约为500—600m。由此可以发现多数人的避难行为仍以500m为避难据点距离上的边界范围,所以在规划固定防灾公园服务半径时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要求以步行5—10min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500m。

③紧急防灾公园 发生灾害后的第一阶段中人的自发避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能够步行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周边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因此在社区周边步行3min的距离内应该均匀设置紧急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

(2)规模

防灾公园的规模与火流的性状有关,一般把大火按性状划分为3个阶段1四周被火包围;②两边被火包围;③一边被火包围。根据日本关东、阪神大地震的经验,针对大火性状,各级防灾公园的规模如下r91:

(1)中心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应达到50hm2左右或大于50hm2,即使公园四周发生严重大火,位于公园中心避难区的避难人群依然安全。

(2)固定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在10—50hm2之间,若总面积为25hm2,公园两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受到火灾威胁时,向无火灾的两边转移,仍有安全保障;若总面积为10hm2,公园一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也有安全保障。

(3)紧急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hm2,考虑至少容纳500人。

各级防灾公园用地可以各自连成一片,也可以由毗邻的多片用地构成。从防止次生灾害的角度考虑,作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的防灾公园,宜选择短边300m以上,面积10hm2以上的区域。如果公园的面积不够10hm2,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共用一体也可以。但公园的总有效面积必须满足避难疏散的需求。

4避难空间规划

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规划是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公园的土地,以配置防火林带、应急避难疏散区、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确保避难路线为中心,实现各个空间的防灾功能互补,有效利用公园内的各种空间资源。为确保居民安全避难,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从社区到防灾公园的避难道路以及与其他道路和设施的关系。

4.1防救灾通道规划

寻求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道路空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首要保证,在应急时城市干道和防灾公园内的主环路可作为疏散人群和应急物资供应的通道。因此,防灾公园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另一种是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内部的避难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合理的路网设计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是否通畅,因此兼作避难疏散通道的道路宽度、密度等指标应满足避难区域内的人群在避难时,能绕过最少障碍,以最快速度到达此区域内的防灾公园。

4.1.1周边避难道路

周边避难道路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道路系统在对应灾害发生的时序上,是第一个开始运作的防灾空间系统,灾民自发性避难行动也是依靠道路完成的。另外,道路系统与其他防灾空间系统息息相关,各空间系统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道路的正常运作。道路系统能否在灾后发挥必要的防灾功能,直接影响避难与救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灾害伤亡的可能程度。

4.1.2出入口设置

依出入口所连接周边避难道路的属性,将公园出入口分为输送救援出入口、消防出入口、服务性出入口以及紧急避难出入口4个层级(图4、5)。

(1)输送、救援出入口 连接输送、救援通道,作为受灾地区救援人员及车辆运送物资、器材到公园内的出入口;

(2)消防出入口 连接消防通道,可作为消防车辆进出公园投入灭火行动的出入口;

(3)服务性出入口 作为垃圾车进出公园之出入口;,(4)紧急避难出入口 连接紧急避难道路,作为避难人员紧急进出公园的无障碍出入口。

4.2应急避难疏散区规划

(1)空间选择

公园内避难空间的选取及设置,就其人员避难需求及安全性来说,以公园中建筑物以外的户外或半户外开放空间较为适宜,因为公园中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其建筑本身的耐震强度难以抵挡地震的威胁,而灾后建筑结构损坏度更无法立即评估是否适宜继续作为避难收容场所使用。因此大部分人员在遇到震灾时都会选择逃离建筑物而到户外开放空间来避难以及灾后短期生活。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侧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充足的广场,适合作为周边居民应急避难的主要疏散区,便于快速、便捷地搭建应急避难帐篷(图6)。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所、救援活动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2m2以上)来设定,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对于我国防灾公园规划的优化建议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5.1健全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律规范

完备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防灾减灾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是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当前,建设部应该尽快组织编制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而北京市地震局正在编写城市防灾公园避难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其他城市也应相应地制定有关防灾公园等紧急避难所的法规。

5.2构建具有合理层级结构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

在日本“防灾公园”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临近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广域公园,还有宽度10m以上的绿色避难通道。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公园体系。

我国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已经开展得较好的是北京市(图7)。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7个避难公园里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临时防灾公园均有,但是在布局上还不够合理,如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主要的防灾公园都集中在三环以内,防灾公园的体系不平衡,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5.3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避难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避难基础设施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用房等其他救援设施等。根据防灾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需要布置的避难设施(图8、9)。

公园的普通设施也要考虑防灾避难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如普通公园常常采用的固定式围墙,要改以植栽或低跨栏,增加公园的可即性。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注意考虑植物的防火功能,设置植物防火隔离带等。

5.4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平灾结合 各类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支持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各类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要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每个城市防灾公园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城市容易发生的各种灾害,对城市绿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制定一个综合的防灾公园系统规划。主要应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规划、防洪安全规划、抗震规划、恶劣气候田间规划、消防规划和备灾及救援能力规划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所承载的其他功能如商业、休闲、交通、娱乐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平灾结合。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通过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的重新翻修、布线,再结合2002年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来明确公园防险避灾的功能。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明显减少建设投资。

第二篇:公园规划和防灾减灾

1、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性公园的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综合公园(G11)分为:全市性公园(Gl11)、区域性公园(G112)两类,由于各城市的性质、规模、用地条件、历史沿革等具体情况不同,综合公园的规模和分布差异较大。综合性公园活动内容多,各种设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绿化景观,公园规模一般不宜小于10hm2。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的市级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其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在100hm2。在中、小城市设1~2处。其服务半径约2~3km,步行约30~50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可达。区域性公园在大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其用地属全市性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其面积依据行政区的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的设施。一般在区内可设1~2处。服务半径约1~1.5km。步行约15~25分钟可达,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

2、昆明城市绿地规划

要在居住区相对集体的区域设置居住公园及小游园,结合水系。河道及重要景观廊道设置带状公园,并按照“步行五分钟,500米达绿地”的原则布置小游园和街旁绿地。

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规范控制绿化指标,绿地率不低于45%,小区及游园人均1平米,服务半径200米的标准安排。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凸显地方特色景观。

在环滇边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营造人工防护林带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地区,形成中心城中药的景观绿地。

3.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

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4.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4.1城市防灾绿地规划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避难网络系统,着重规划好城市滨水地区的减灾绿带和市区中的一、二级避灾据点与避难通道,建立起城市的避灾体系。

(1)一级避灾据点

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应按照城区的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的合理服务范围,均匀地分布于市区内;常由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如小学、社区活动中心、小区公园等)。为保证一级避灾据点的安全性和可达性,必须保证其与地质危险地带和洪水淹没地带的距离在500m以上,并至少有两条以上避难通道连接。

(2)二级避灾据点

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难通道

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同时,为防止城市居民避灾地、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等发生;中突,避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为保证灾害发生后避难道路的通畅和避灾据点的可达性,沿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高层建筑后退红线的距离还要加大。

(4)救灾通道

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身救灾的主要线路。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宽度10—30m不等的绿化带,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通畅。

4.2防灾公园布局原则

(1)综合防灾、统筹规划原则

除了防灾公园以外,广场、体育场、操场、停车场、学校、人防工程、寺庙、空地等都可以选作避难场所。配置防灾公园应当考虑对城市多种灾害的综合防灾,配合其他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平洋地震带,长年湿热多雨,地震、台风频发,自然环境条件极为敏感。1996年台湾“内政部营建署”总结公园绿地功能,指出功能性绿地系统包括生态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景观绿地系统和游憩绿地系统。防灾绿地系统主要包括防灾路径、防灾空间、防火绿道和缓:中绿地等。并指出城市公园广大的绿地空间具有阻隔噪声、防尘等促进环境卫生的功能,并且可作为防空、避灾的紧急避难场所。

台湾“9·21”大地震唤起了台湾各界对防灾相关领域的重视。强化城市防灾体系的建构随着灾后重建展开,根据城市遭受地震灾害所可能产生的避难行为与救灾作用,制定了都市防灾规划。在都市计划防灾空间六大系统中,公园是重要的避难空间和物资空间。

(2)均衡布局原则

即就近避难原则,为了使市民在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到达防灾公园,防灾公园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城区。公园设置标准必须还要考虑与人口密度相对应的合理分布。

(3)通达性原则

为使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顺利抵达并进入防灾公园进行避难活动,防灾公园的布局要灵活,要利于疏散,居民到达或进入防灾公园的路线要通畅。

(4)可操作性原则

防灾公园的布局要与户外开敞空间相结合、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利用作为防灾公园的场地以及连接上述场地的道路现状,划定防灾公园用地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疏散通道。

(5)“平灾结合”原则

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防灾公园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一是平时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二是配备救灾所需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作用”'。

(6)步行原则

居民到防灾公园避难一般步行而至。因为严重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用地比较紧张,内部一般不设停车场,较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其中将绐公园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地震灾害发生后,城市道路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且道路上人多、车多,避难路线甚至城市道路一般都很拥堵,乘坐私人汽车避难有可能消耗更多的时间,冒更大的风险。

4.3各级防灾公园的服务半径与规模

(1)服务半径

防灾公园服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灾害发生规律、避难疏散的时序与救援活动,宜以周围或临近的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划界,这样便于防灾公园的管理与有组织疏散。还应考虑河流、铁路等的分割以及避难疏散道路的安全状况。

①中心防灾公园 应满足步行0.5~1h之内到达的要求,服务半径2~3km以内。

②固定防灾公园 要求以步行5—10min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500m。

③紧急防灾公园 发生灾害后的第一阶段中人的自发避难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能够步行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周边的安全场所,然后再进行有组织地疏散转移等。因此在社区周边步行3min的距离内应该均匀设置紧急防灾公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

(2)规模

防灾公园的规模与火流的性状有关,一般把大火按性状划分为3个阶段①四周被火包围;②两边被火包围;③一边被火包围。

(1)中心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应达到50hm2左右或大于50hm2,即使公园四周发生严重大火,位于公园中心避难区的避难人群依然安全。

(2)固定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在10—50hm2之间,若总面积为25hm2,公园两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受到火灾威胁时,向无火灾的两边转移,仍有安全保障;若总面积为10hm2,公园一边发生严重火灾,避难者也有安全保障。

(3)紧急防灾公园 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hm2,考虑至少容纳500人。

各级防灾公园用地可以各自连成一片,也可以由毗邻的多片用地构成。从防止次生灾害的角度考虑,作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的防灾公园,宜选择短边300m以上,面积10hm2以上的区域。如果公园的面积不够10hm2,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他设施共用一体也可以。但公园的总有效面积必须满足避难疏散的需求。

5.避难空间规划

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规划是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公园的土地,以配置防火林带、应急避难疏散区、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确保避难路线为中心,实现各个空间的防灾功能互补,有效利用公园内的各种空间资源。为确保居民安全避难,还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从社区到防灾公园的避难道路以及与其他道路和设施的关系。

5.1防救灾通道规划

寻求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道路空间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首要保证,在应急时城市干道和防灾公园内的主环路可作为疏散人群和应急物资供应的通道。因此,防灾公园的道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另一种是固定防灾公园或中心防灾公园内部的避难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合理的路网设计将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逃生路线是否通畅,因此兼作避难疏散通道的道路宽度、密度等指标应满足避难区域内的人群在避难时,能绕过最少障碍,以最快速度到达此区域内的防灾公园。

5.1.1周边避难道路

周边避难道路是从居民住宅到紧急防灾公园再到固定防灾公园的避难疏散道路,道路系统在对应灾害发生的时序上,是第一个开始运作的防灾空间系统,灾民自发性避难行动也是依靠道路完成的。另外,道路系统与其他防灾空间系统息息相关,各空间系统功能的发挥都需要借助道路的正常运作。道路系统能否在灾后发挥必要的防灾功能,直接影响避难与救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灾害伤亡的可能程度。

5.1.2出入口设置

依出入口所连接周边避难道路的属性,将公园出入口分为输送救援出入口、消防出入口、服务性出入口以及紧急避难出入口4个层级。

(1)输送、救援出入口 连接输送、救援通道,作为受灾地区救援人员及车辆运送物资、器材到公园内的出入口;

(2)消防出入口 连接消防通道,可作为消防车辆进出公园投入灭火行动的出入口;

(3)服务性出入口 作为垃圾车进出公园之出入口;,(4)紧急避难出入口 连接紧急避难道路,作为避难人员紧急进出公园的无障碍出入口。

6.2应急避难疏散区规划

(1)空间选择

公园内避难空间的选取及设置,就其人员避难需求及安全性来说,以公园中建筑物以外的户外或半户外开放空间较为适宜,因为公园中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其建筑本身的耐震强度难以抵挡地震的威胁,而灾后建筑结构损坏度更无法立即评估是否适宜继续作为避难收容场所使用。因此大部分人员在遇到震灾时都会选择逃离建筑物而到户外开放空间来避难以及灾后短期生活。

(2)避难面积和安全后退距离

应急避难疏散区是确保避难者安全所、救援活动和应急避难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难疏散区的有效面积要根据避难对象的人均避难面积(1—2m2,尽量在2m2以上)来设定,同时也要考虑公园的规模。疏散区的安全后退距离有必要根据本地常年的风向和风速、周边环境的火灾危险度等因素弹性而慎重地探讨。其中设置的动力管线和救援的动力管线不能交错。对于我国防灾公园规划的优化建议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增设城市防灾公园,平灾结合,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5.1健全城市防灾公园的相关法律规范

完备的设计规范是防灾公园规划和建设的指导。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整防灾减灾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防灾减灾立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对于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更是没有日本《城市公园法》、《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具有针对性的规范。当前,建设部应该尽快组织编制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及有关城市防灾公园的专项法律。而北京市地震局正在编写城市防灾公园避难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其他城市也应相应地制定有关防灾公园等紧急避难所的法规。

5.2构建具有合理层级结构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

在日本“防灾公园”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临近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广域公园,还有宽度10m以上的绿色避难通道。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公园体系。

我国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已经开展得较好的是北京市(图7)。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7个避难公园里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临时防灾公园均有,但是在布局上还不够合理,如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有两个,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主要的防灾公园都集中在三环以内,防灾公园的体系不平衡,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

5.3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避难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应急水装置、能源与照明设施、消防治安设施、情报通讯设施等避难基础设施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用房等其他救援设施等。根据防灾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需要布置的避难设施。

公园的普通设施也要考虑防灾避难的需要,进行人性化设计。如普通公园常常采用的固定式围墙,要改以植栽或低跨栏,增加公园的可即性。对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要注意考虑植物的防火功能,设置植物防火隔离带等。

5.4进行综合防灾规划,平灾结合

各类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支持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对各类灾害的专项防灾规划要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每个城市防灾公园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城市容易发生的各种灾害,对城市绿地空间资源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制定一个综合的防灾公园系统规划。主要应包括生态环境安全规划、防洪安全规划、抗震规划、恶劣气候田间规划、消防规划和备灾及救援能力规划等。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灾公园所承载的其他功能如商业、休闲、交通、娱乐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平灾结合。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普通公园改造、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通过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的重新翻修、布线,再结合2002年颁布的《公园管理条例》来明确公园防险避灾的功能。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明显减少建设投资。

第三篇: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

读《防灾教育公园玩变脸》有感

蔺新义

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7月9日第8版摄影报道,整版刊发记者实地调查图文,确认网友报料《震惊!地震避难公园竟是高尔夫球场》情况属实。反复阅读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中心照片上“地震后的废墟抢险”主题雕塑周围清晰高尔夫球场、名牌汽车4S店及楼市广告牌,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另外7张照片,分别从无情拦住通往避难场所道路的球场护网、应急场所内存放易燃易爆物仓库、雨后进出高尔夫球场车辆把公园绿地轧成一片泥泞、防灾教育公园大门口的应急避难场所说明标牌已经变脸为高尔夫俱乐部招牌、在网住高尔夫球的同时也封住了应急避难场所球场护网、避难场所内的高尔夫球场生意红火、给避难场所增加了新安全隐患的高大广告牌几个视角,真实地告诉我们,防灾教育公园的的确确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个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桥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原本是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属于免费公共设施类。然而,这个避难场所从建成至今,一直被高尔夫球场、网球训练场、餐厅、会所等高档消费场所占据。更让人感到哭笑不得是,今年5月10日,海淀区地震局、海淀区应急办及海淀区曙光街道办事处在从曙光防灾教育公园举行了首次大规模社区居民地震应急疏散安置演练,而演练的场所便是高尔夫球场内。我不禁怀疑起相关部门建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初衷是什么?难道又是形象工程?难道2008年5月12日彻骨的震痛这么快就忘记了?经济利益大于安全利益?不需要相关部门回答,就可以料到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理由、甚至合乎情理的解释。但是不管怎么说,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改变用途事实就是事实!

《狼来了》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在安全上开玩笑;《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构筑、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十分必要;“5.12”国难警示我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安全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安全工作也是与时俱进的,也许现在的投入和付出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请永远铭记:安全工作不是作秀,安全需要的是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工作的点滴积累。

第四篇:沥林公园防汛防灾应急预案

沥林森林公园(一期)防汛防灾应急预案

一.总则

1、做好防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和意外发生,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在建工程防汛期间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采取有效的防御、救灾措施,确保在建工程的安全。

2、项目部实行防汛期领导负责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自查、自防、自保、自救。

3、为做好防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4、应急准备

(1)领导小组组长:刘赐虎

电话:***

组员:姜安标

电话:***

刘赐彪

电话:***

朱淋杰

电话:***

(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场所:沥林森林公园(一期)项目部(3)机具准备:挖机、铲车各一台

(4)抢险队伍及值班员人名单

值班人员:姜安标、刘赐彪、朱淋杰

抢险人员:挖机:刘志光,铲车:戴志豪

杂工:刘兵华、刘新国、邓明汉、朱交田等

5、应急响应

(1)当受台风或强热带风暴影响风力达8级以上,日雨量达50.1毫米(暴雨)以上;或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起动本预案。

(2)当暴雨袭击或市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项目部防汛期抢险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进行紧急部署。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工作岗位。

(3)如发生险情,发现人员应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项目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长或成员,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险情,防止失控的恶性事故发生。

二.防汛应急预案内容

1.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编织袋、钢丝绳、钢管及雨具等抢险材料,防汛工具必须齐全完好、使用灵活。

2.暴雨到来之前安排工人停止作业、易发生积水等部位的材料进行转移到不易进水的部位。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

汛期强风暴发生前,必须将工地作业人员及重要的生产资料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如遇到突发性灾害事故,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安排挖机、铲车等救灾设备与足够的抢险人员,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

三.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指挥、协调和组织施工现场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如发生事故第一时间上报政府相关部门,请求指示;检查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防汛期灾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如下:

1、组长:刘赐虎,全面负责施工现场防汛期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的决定。

职能主要有:

①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并研究具体策略;

②尽早向镇相关部门领导汇报情况;

③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小组投入工作;

2、组员:姜安标、刘赐彪、朱淋杰,全力配合组长对现场防汛期事故的处置工作。

四.实施与处置原则

1.预防为主,排除隐患。遇降雨集中与台风袭击等易发灾害期间,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组织人员加强巡查,特别是易发生倒塌、塌方地方进行全面排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在建工程的防灾部署工作,做到早准备、早预防,严防洪涝、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2.加强巡查,确保汛期防汛值班制。

3.要加强对员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项目部要认真抓好在建工程安全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安全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特别是增强员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

4.汛期项目部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要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积极做好恢复在建工程的复工及生活秩序工作。

深圳国艺园林公司

沥林森林市级森林公园(一期)2017年5月

第五篇:防灾减灾,和谐家园—丁公园村新闻稿

“防灾减灾,和谐家园”

——“防灾减灾手牵手实践队”进丁公园小学与村落宣传防灾知识 7月9日、10日,台州学院“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家园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白水洋镇丁公园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防御灾害知识宣传。丁公园村位于临海市贫困山区黄坦安基山的半山腰,海拔400多米,村里存有不少危房,根本抵挡不住台风、洪水、火灾等灾害的侵袭。

此次实践队进入丁公园小学,通过防灾知识讲堂、有奖竞猜、现场演习等一系列的过程,以“形象生动,简单易懂”为原则,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学习,将防御台风、洪水、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深入小朋友内心。

实践队在取得村支书同意后,先用村广播统一宣传了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推动全民防灾,接着分为三支小分队进入村庄。在了解村民日常生活的同时,队员将防灾知识包含在聊天的的内容中传授给村民,增强村民防灾意识,并且送给每户受访村户宣传手册以及小扇子。村民热情的留实践队员留宿吃饭,本着拒绝接受实践地优惠的态度,各实践队员回住宿地自行分工,统一烧饭。

着手老年人与幼小儿童宣传,关爱老一辈,紧抓新生代。共愿全民提高防灾意识,增强减灾技能,平平安安,共建和谐家园。

下载防灾公园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灾公园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划摘要

    一、计划摘要 1、公司介绍 我们的网店开在淘宝网,店名是“衣新衣意”。我们的项目是做服装行业,开个女式服装店。主要经营18-30岁年轻女生一年四季韩版衣服。公司有4位工作人......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准确深入,多角度解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合理安排序列,优化教学过程。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准确地解读......

    讲座摘要

    翟教授国学智慧 修养篇——道不远人 (一)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17大一再强调要与时俱进,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掌握了信息就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而掌握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沟通......

    英文摘要

    谈谈英文摘要的书写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对外交流的需要,国家统一规定,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应附有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样,包括目的、方法、结......

    德育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作为一位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

    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摘要和结论写作要点 一、摘要写作 1、“摘要”是什么? 不加注释和评论,对文献内容的精确和扼要的表达;按照中国国家标准: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

    摘要怎么写

    论文摘要怎么写 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

    傲慢与偏见摘要

    摘要: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四种爱情婚姻。吉英与彬格莱两个一见钟情,虽然中途有过波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伊丽莎白一开始对达西的傲慢存在很大的偏见,但伊丽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