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制度,加强师训和教研,为学校工作提质增效
完善制度,加强师训和科研,为学校工作提质增效
——关于在“四群”“五实”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调研报告
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原来只由教务处负责抓,自2012年7月教育局同意镇沅二中成立教科处以后,我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就更细化了,招生学籍等日常工作就由教务处负责,而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就由教科处负责。鉴于教科处刚刚成立,我校合理配备了教科处的负责人,然后进一步完善了教科处的制度管理。本学年,教科处的工作在有序有效的开展之中。以下是我校在调研教育教学工作之后作出的调研报告。
一、完善教科处的制度建设,明确职责。
1.我校教科处成立后,就建立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确立了《备课组长职责》、《电教室管理员职责》、《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教科处职责》、《教科主任岗位职责》、《教科副主任工作职责 》、《教学器材管理规定》、《实验员管理员工作职责》、《图书管理人员职责》《校刊编辑人员职责》、《教职工新老教师“结对”制度》、《信息技术维护员职责》、《阅览室管理员岗位职责》、《镇沅二中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学校要求教科主任学习教科处的相关制度和职责,为今后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科处开始实施“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组成员”的分级管理体系。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李猛、教科主任李仕强及教科处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教科处的工作安排与实施;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担任。我校本学期细化为十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物理信息通用组、政治组、音体美组、历史组、地理组、化学组。教研组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层层落实,层层监督,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3.做好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的档案整理工作。校教科处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各组也相应制定计划和活动安排表,年末有总结。各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活动记录,并计划装订成册。
二、加强科研队伍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科研层次。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本学年,教科处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培训达140人次,如:派师世雄等4人参加“英特尔课程”培训,推荐杨学荣、余利2教师参加普洱市骨干教师培训,安排学校85名教师参加普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选派李猛、梁海燕、周朝林、高学兰和周灵等24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包括定岗置换培训、农义教薄训、短期培训、就地远程培训),派出杨晓玲等9位教师参加新教师培训,安排陶昌平等4位校级领导参加学校领导远程培训;安排周灵、李新荣等18人参加在普洱市举行的新教材培训,推荐刘体刚等3教师到上海参加高中教师课改培训,推荐李猛、李仕强2人参加“加强课堂管理构建班级文化”专题培训,调派苏艳到普洱参加省级“名师工作室”培训,安排音乐教师杨林参加县级音乐教师培训,安排7名初中英语教师参加县级县进修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要求外出参训教师撰写培训心得体会,交教科处存档备查。同时组织他们传达所培训内容,由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1.以课堂为凭借,加强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课改领导小组、课改实施领导小组和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本学年重点落实集体备课和“高效课堂”之有效教学活动,每周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开课人。集体备课时采用“主备人定内容、钻研备课、设计教学,备课组和教研组研讨帮助改进,个人上课、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点带面,使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对于“高效课堂”教学,学校在校领导班子中统一认识,然后拟定《镇沅二中“25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以七年级276、277两班展开实验,逐步尝试,不断推进,待经验成熟,再进行全校铺开。各组 教师分别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思想,达成共识,获益匪浅。
本学年各教研组组都进行规范的有质量的教研活动,教师也积极参与公开课活动。语文组的李仕强等5位教师上了研讨课,数学组的张志军等5位教师上了汇报课,英语组的彭浩等5位教师上了回报课,物理信息通用组、音体美组、政治组、地理组、历史组、化学组、生物组7个教研组都分别上了4节研讨课,教师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充分展开交流,取长补短,呈现出活力教研和活跃教研的新气象。九年级的周灵、罗玉学、杨光虹三位老师和八年级的李琼珍老师参加全县中考复习备考竞赛课取得一等奖,李菊芬、梁海燕、普金泉等12位教师获得二等奖语文组的李进梅老师参加市教科所在“景景镇”三县组织的语文赛课活动,勇夺第一,得到参活领导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我校本学年落实了“师徒制”工作。新教师普金泉、陶李 吴晓玲、胡继花、李进梅、杨晓玲、高学兰、李杰、罗迎丽等九位教师,学校都分别给他们安排了“师傅”,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引”,促使他们从学习、工作、生活、交际、做人等各方面快速成长起来。本学期,他们都给本教研组上了汇报课,从中充分表现出他们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强烈的进取心,得到同行及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我校还成功组织了县教研室安排的全县九年级英语学科复习备考赛课活动及评卷活动和县第一中心教研组安排的八年级语文和九年级化学两科“高效课堂”之赛课活动。
另外,我教科处组织校刊编辑人员完成了两期校刊《白山茶》的组稿和编辑工作。同时,也按时完成了县教育局和学校党政安排的各种临时性工作。
2.外派教师“取经”回来,学以致用。
本学年,外派教师参加教学研讨,开阔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本学年,我校外派参加教研活动的有:派高中11位教师到昆明参加“高考研讨会”,派宋云英等6教师参加在普洱市举行的“高考研讨会”,安排九年级组和英语教研组共34人到普洱二中和思茅一中开展听课学习和教学研讨活动,派20人到普洱市参 加“中考研讨会”,派英语、生物、物理三科目的3位教师到昆明参加“中考研讨会”,派欧学政等高中4位教师到景东参加赛课及观摩活动,派组织24 名教师到景洪参“高效课堂”之有效教学观摩活动,组织高中4教师到普洱市参加“高效课堂”之有效教学培训。3.紧抓教学常规,加强课堂研究,讲求效益与质量。
本学期学校教科处重视“备课、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的进行。每月对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本进行检查。从三次检查结果和10月份的县教研室教育教学检查结果表示:部分教师的备课非常认真,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得很细致很扎实。平常还把相互听课,努力取长补短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来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学期教科处通过深入课堂,展示了18节教学研讨课让教师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教与研的平台。多数老师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提建议,自我反思,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2013年10月10日
第二篇:提质增效工作信息
关于报送2017年提质增效工作信息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各部门:
按照 要求,为做好 公司提质增效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实现“降费用、降应收、去库存”标准提高,目标升级,请按以下要求报送体质增效工作信息。
XX部门提质增效工作信息
一、提质增效工作当月开展的突出事项 1.成本费用压减 xx 2.企业增收渠道拓展 xx 3.重点工作落实 xx 4.市场开拓进展 xx 5.企业管理流程及制度优化 xx 6.管理创新
第三篇:学校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经验总结
学校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经验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双减”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教育厅、XX市教育局文件要求,XX小学多措并举,协同联动,在提质增效、减轻
学生作业负担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机制。
一、建设学习共同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就要
求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出调整,进行一场教育方法的自我革命,注重专业水
平和学科理解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课堂高效。
我校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从2019年10月起,便开始在行动研究中稳
步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地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管理的逻辑
起点和工作重心,让校本教研成为学校运行的主旋律,努力构建“让教学
变成协同研究”的教学新生态。同时树立大课程观,逐步构建形成”
1+N”课程体系。建立了能够指向课堂、课程建设和教师成长的学校管理
逻辑,让教育生态重构成为一种可能。
为了整校稳步推进,先做顶层设计。我校把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每一次
行动,称之为“灯塔行动”。“灯塔行动”本土化研究体系:
(一)迭代升级课堂教学新样态
我校原有的课堂教学样态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
展提升”,本着传承和发展的原则,构建“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的教学
新样态。迭代升级的课堂教学路径为“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互助探究,达成共识—公共分享,串联提升”。
建模是为践行提供抓手,是实现超越模型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转型
是一种改变、一种探索,实质是一种“教”与“学”的翻转,老师要做
“忍者神龟”,把课堂“还给”孩子,课堂中强调“倾听、对话、串联、反刍”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建立师生、生生间“基于倾听的对话关系”。
课堂结构发生变化,更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学力也随之大大加
强。
(二)建立校本教研新范式
建立“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新范式。即:以不间
断的课例研究为主,用焦点课堂形式来呈现的教研。让教研重心下沉,成立“语文学科工作坊”“数学学科工作坊”“英语学科工作坊”“艺术
+综合学科工作坊”4个学科工作坊,首批参与教师50多人,占专任教师的一半,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各工作坊实施每月一课例制度。每一课例
以“集体备课确定初案—试教一次确定学案—课例呈现集中观察—课例
研讨再出发”为活动循环,形成“学案+反思+观察报告”为内容的材料
积累。听课教师身份也发生翻转,由“观教”走向“察学”,通过对学生
完整学习历程的观察,发现学生思维的困惑点,找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
素,从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各工作坊在集体备课时对基础性问题和冲刺挑战性问题尤为重视,我们深知只有高品
质的教学设计才能引领学生不断攀登高阶思维。
为了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样态,学科工作坊教师沉潜课堂,在每一次教
学现场中寻求答案。随着践行的不断深入,学校也随即形成了一系列的校
本教研机制,比如:领导班子下沉,保障教研时间,提升教研品质,开展
课例研究、外出听课学习、邀请专家指导、共读理论书籍等等,为教师搭
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现在,根据每学科每月一课例制度,课例研讨每学期在四个学科工作
坊中展开,已经成为我校校本教研常态。目前为止,学科工作坊里有二分
之一的老师都在校内做“基于倾听的对话关系”的课例展示,每一课例都
遵循校本教研新范式。
在行动中,我们不断释疑,在研究中,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比如
渐行渐深中一个问题愈发凸显,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前
提,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体系要精准把握,对学科素养要足够理解,否
则,就是阻碍课堂深耕的大问题。所以接下来我校会在学科理解上进行引
领,使教学回归本质,努力让学科工作坊的老师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
师”。
就这样,通过不间断的课例研讨不厌其烦地深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细
节,复盘、反思、怀疑、否定、调整、重建,真实面对学习困境,在质疑
和释疑的循环中,不断精进,就是想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为学生成长赋
能。期待理想中的课堂样态早日形成,不断迈向课改深水区。
(三)建设教师成长新路径
建立“读书-实践-写作”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为了满足教师阅读和学习需求,学校为教师购置了《静悄悄的革命》《学校见闻录》《教师的挑
战》《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南京样本》等学习共同体系列丛书,组织领航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写读后体会,进行线上分享。
同时,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分类整理完成读书成果和校本教研文集,名为《思享汇—向青草更青处漫朔》。将这些成果汇聚成“资源库”,每一位领航教师既是资源库成果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种“微研究”方
式保障团队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卓越成长。目前已经整理形成几十本文集,未来还会整理形成学生层面的文集。教师的写作热情被点燃,每一次课例
研讨后,学科工作坊的教师基于观察基础上撰写的观察报告便纷沓而至。
两年多来,在《江西教育》《内蒙古教育》等教育刊物和
XX市深度学习共同体和深度学习共同体公众号发表10多篇文章。
两年时间,团队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团队教师也实现拔节式成长。有两名工作坊教师被评为XX市教学能手,两名教师被评为XX市“名
教师”,三名教师参加XX市课堂基本功竞赛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八名
教师被评为元宝山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每个学科均有一名教师参加
元宝山区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并获得可喜的名次。我校也被评为XX市
“名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激发团队教师的内驱力,课堂迭代和深
耕的愿景也在团队教师一次次蜕变中趋于达成。
(四)创建学校管理新逻辑
我校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推进
“1+N”课程一体化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各活动课程和德育课
程协同推进,使创生性课程纵向衔接、学科课程横向融通,课内课外深度
融合。不断深化原有的课程,生成新的课程,最终形成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和成长规律的课程实施体系,完成教育生态重构。
“双减”提质增效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布
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这是本学期开学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双减”
政策下,我们应从学科多联动——通过“灯塔行动”,建立以倾听对话为主的协同学习课堂样态,逐步
实现课堂教学的迭代和升级。
深化“家校携手,育见未来“行动。每学期11月份为家长进班助教
月,遴选各行业家长的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资源,拓展学习领域。
(四)创建学校管理新逻辑
我校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推进
“1+N”课程一体化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各活动课程和德育课
程协同推进,使创生性课程纵向衔接、学科课程横向融通,课内课外深度
融合。不断深化原有的课程,生成新的课程,最终形成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和成长规律的课程实施体系,完成教育生态重构。
“双减”提质增效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布
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这是本学期开学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双减”
政策下,我们应从学科多联动——通过“灯塔行动”,建立以倾听对话为主的协同学习课堂样态,逐步
实现课堂教学的迭代和升级。
深化“家校携手,育见未来“行动。每学期11月份为家长进班助教
月,遴选各行业家长的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资源,拓展学习领域。
第四篇:机修厂提质增效工作安排
机修厂提质增效工作安排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日推进会精神,进一步让职工干部认清当前形势,**公司召开了提质增效、稳健运营形势任务教育大会,主要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其中*董事长对矿当前面临的形势做了详细分析,对公司未来前进发展方向做了全面部署与规划,实事求是地对我公司的优势与劣势做了详细阐述,强调了开展提质增效活动的必要性,并要求各单位部门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推进会精神,突出质量效益,攻坚克难,保持企业稳健运营。*月*日上午,围绕董事长讲话精神,机修厂利用班前会向全厂职工进行了传达贯彻,并对机修厂在提质增效工作中具体安排。
一、狠抓安全保证提质增效
我们坚持安全生产为天的思想,保证不了安全,产量再高也是白搭,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是机修厂运行前提。厂长、技术员及班组长要认真矿安全制度,结合机修厂自身情况,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公司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职工个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班组长作为生产现场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起到作用,要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杜绝班组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只有保证了安全,才能提质增效。
二、绩效改革促进提质增效
*月份我机修厂车间制定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以分代资”的管理办法制度,并制定了全员考核办法,厂长考核技术员、办事员、材料员、班组长;班组长考核全体职工,基本工资全部融入到绩效工资,以分代资,多上一天班就能多赚一天的绩效分值,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传统,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效。
三、严控成本全面提质增效
对车间所用材料、配件要根据实际需要去预算、去领用。不得出现浪费。加大修旧利废力度。在制作和制修方面,首先在用料管理上下工夫,把能利用的下脚料和废旧材料再次利用起来,只有在成本上控制起来,我们的整体效益才能提升。
第五篇:3减负增效提质要求及制度
灯塔小学“减负增效提质”各种
要求及制度
一、“六严格”
(一)严格开设课程。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各小学要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课程计划,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时间。
(二)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校须按年级做好各学科作业的平衡工作。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三)严格控制补课。
各小学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四)严格规范考试管理。
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五)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
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不得组织集体早自修,不得组织通校学生参加在学校的晚自修,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并严禁利用晚自修进行文化补习。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六)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全镇各小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不得跨学区组织招生。
二、“五制度”
(一)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
各小学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监控,每年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根据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性对策、措施,指导学校、社区改进体育卫生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二)建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
镇中心学校每学年都要与各村小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
(三)建立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
学校要建立有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每学期举行一次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并建立备查记录,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符合学生实际。
(四)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
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将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作息、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等教学活动安排上报中心校备案,并在学校宣传栏、教室等醒目位置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
(五)建立家校联动制度。
各中小学要着力改进家长会,打造“家校进步共同体”,努力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