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研】“双减”提质增效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这是本学期开学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双减”政策下,我们应从学科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让作业设计更多元化。我们可以控制作业数量,合理安排作业;提升作业趣味化,立足学生兴趣点;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多感官体验,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个性化的作业。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产生推动力,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分层型作业,优化作业结构
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练习设计时,我们应当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
依照每日教学实际,学生预习前测单的完成情况,基于课堂教学反馈,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课堂掌握情况进行适合匹配。让孩子们都能匹配完成与自己适合的作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量身定制。
(一)基础分层——面向全体
基础分层的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结合单元中需要掌握的基础字词句内容,设计成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这类作业难度最低,也是学生必须要完成并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
而这部分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可以按照层次来进行练习量的分层。以识字写字部分来说,它经常作为基本作业出现。但不同的学生记忆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写过一遍就能完全掌握,有些学生写过两遍还是记忆模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按照学生的识字水平来设计作业,让学生进行分层选择。
此种按照学生基础设定的分层作业,一方面能够保证能力强的学生少做无用功,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能力较差的学生尽量跟上节奏。
(二)发展分层——面对部分学生
发展分层的作业指在字词句的基础上,向词句段、句段篇发展,把已经学习的基础知识,以综合运用的方式呈现,为大部分学生安排与课上所学相关的课内外阅读、课内练笔等。比起基础性作业,更需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能力。如果说基础卷是面对全体学生,那么发展卷则是面对大部分中等学生。
(三)提升分层——面对小部分学生
设计提升分层的作业,是就单元目标或某篇课文中个性化目标中的某个重难点,设计出面对一部分有特别需求的学生的习题。适当减少对小部分学生的基础性练习量,使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作业,此类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性发展。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一课为例,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发现诗中描写了秋季的景色。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所描写的季节。课后,可以鼓励小部分学生梳理并回忆学过的其他季节的古诗。当然,这类作业的延伸性、整合性更强,这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三份作业中,基础性作业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让学生进行分层选择作业量。而发展作业和提升作业并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可以自主选择。这样的作业分层设计,既有对能力较弱学生的关注,也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力,还给予了小部分学生提升发挥的空间。
二、主题式作业,提高整合能力
在单元教学中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主题型作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凭借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题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一)单元主题
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应该基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作业设计,充分发挥和落实单元学习价值。如以“预测”为主题的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安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都和“猜测与推想”有关。那么,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大问题来统领“请你预测一下故事后续的内容。”要从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开始,按序分解教学梯度,增强整组教学意识。在对这个单元进行整体学习后,学生会从具备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到实践并总结预测的方法和途径,并尝试运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的主题型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二)跨学科整合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提出,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因此,我们可以设置跨学科作业、跨学段作业,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走进祖国大好河山”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的资料查阅“中国著名旅游胜地”,安排学生在课堂中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和德育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国庆节时到名胜古迹游览;可以和美术课相结合,安排学生画一画游览过的中国美景。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记录,感受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课堂以外的经验,在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三、生态型作业,助力素养提升
“双减”下生态型作业的创新设计,是要改变被动完成作业的现状。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饱满地热情,通过创新、交流及合作,主动完成作业。借助语文作业设计,努力构建活泼有序的语文生态课堂。
1.开放型作业
语文课程紧密联系着社会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时代的色彩,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学习绝不只是上在教室里、学校内,要走向广阔的自然与社会。
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姓氏歌》一课,课后就让孩子们去读一读《百家姓》,去查阅自己的姓氏的来源,并给大家介绍一下。学习了《小青蛙》一课的字族识字,就让孩子用字族开花的方式进行呈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兴趣、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社会在变,社会在进展,随着文明的日趋开放与合流,作业设计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开放必然导致更加活泼、更有活力的课程实施。
2.创造性作业
“双减”下的作业设计强调了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性、创造性在新时代更加凸显。创造性作业要求学生发挥再造性想象和积极思维。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小狗学叫》这一课,安排了学生选择不熟悉的故事书,同伴之间互相猜测后面发生了什么。这个习题,是单元习作“续写故事”的一个很好的支架,我们可以将二者相整合,以课文、阅读链接的表达方式为参照,也可以利用口语交际等方式,让学生打开思路,写好这篇习作。
3.合作型作业
生态即联系,基于生态联系的作业是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的交集。学生完成作业既要有自己的思考,又需要同伴间的讨论、交流,促进内容的完善、表达的准确。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中,就要求学生学写周记。在班级中,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起日记小报、班级月报等,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都是读者,又是作者;学生之间用文字交流信息、思想与情感。
总而言之,作业设计首先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核心素养导向;同时又要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开放式作业形式,统筹安排作业,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