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刑事诉讼法的些许感想
对刑事诉讼法的些许感想
本文从新近的一种人格刑法的有力主张入手,首先给出了对于当下刑事法网是“厉而不严”而非“又严又厉”的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破除刑法危机、实现刑法机制的良性运转应该以“严而不厉”为基本保障,从而主张在刑罚轻缓化的同时,还必要强调刑法调控范围的适度扩张即犯罪化,并且,为这样的一种主张与时下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意义上找到了某种契合。一、一种新近的有力主张
近年来,北京大学张文教授等著书指出,当前的刑法过度膨胀、监狱人满为患、刑法效能降低、刑不压罪严重、犯罪浪潮席卷全球,一句话,出现了刑法危机。因此,为了度过危机,继续扩大刑法圈、增加刑罚量即进行所谓“严打”只能是扬汤止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论者认为从刑法(不但是“刑罚”)轻缓化和缩小犯罪圈的初衷出发,需要重新通过界定犯罪概念划定犯罪圈,并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引入了颇为人性化的“犯罪危险性人格”的概念,认为应受惩罚的,只能是那些具有犯罪危险性人格、又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把犯罪圈缩小,才能使刑法资源有效利用,才能够真正抑制犯罪。”{1}无疑,尊重人性、倡导所谓的“以人格度人”等等都是“政治正确”的,是一个立场鲜明的崇高命题,单就此来说就很容易为这一主张赢得“感情分”。问题在于,即便论者所赖以立论的问题意识(即其所描述的所谓“刑法危机”)是存在的,亦即便其重视人、体恤人性、尊重人格之初衷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其开出的通过将犯罪人格引入定罪、量刑和行刑的所谓刑事法人格化以实现缩小犯罪圈的药方真正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吗?
二、一个关于当下刑事法网的基本判断:是“又严又厉”,还是“厉而不严”?
实际上,就我国当下犯罪圈之实然大小及其应然变动趋势(犯罪化还是非犯罪化)问题,我们与以上论者是存在不同认识的。张文教授等认为现在是“犯罪标签到处乱贴”,因此可以说法网是“过严”的,所以要缩小犯罪圈。按照这样的认识前提,我国当下的刑法结构(即犯罪圈与刑罚量的配置,犯罪圈大小体现为刑事法网严密程度、刑罚量轻重即为法定刑的苛厉程度)或许就是“又严又厉”的。但是,正像评论者指出的那样,“如果一味地强调刑罚之恶和刑罚的副作用,低估刑罚的功能和积极作用,而把不法行为犯罪化的标准定得过高,使许多严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都逃脱了刑事法网,犯罪圈过于狭窄,表面上维持了社会的低犯罪率,使大多数不法
行为人免于犯罪污点和刑事追究,实际上却可能导致纵容犯罪、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后果。实施比较严重的危害行为而不受刑事惩罚使行为人尝到的甜头将强化行为人的不法动机,驱使行为人反复实施不法行为甚至将不法行为升级。集中刑事司法力量打击重点犯罪以提高刑罚效益的初衷可能导致犯罪不被遏制的实际结果。” [1]
在我们看来,我国当前的刑法结构基本上不是“又严又厉”,而是厉而不严。{2}具体说来,所谓我国刑法结构之“厉”,是指在我国刑法之中死刑罪名仍然过多,刑罚整体位阶随之提高,同时所有的罪都被挂上了徒刑,没有一个罪的法定刑只限于拘役或者罚金。[1]就刑罚量的配置这一点来说,我们与人格刑法论者在结论上可能并无实质差别(即都认为是“厉”)。而我们所理解的我国刑法结构之“不严”,一是指整体刑事法网(整体犯罪圈)不严密,二是个罪法网(罪状)不严密。就整体法网来说,一些比较严重的具有法益侵害的行为,比如恶意赖账、见死不救、恐吓、背信等,即一些所谓的轻罪,刑法之中却没有规定为犯罪,而此类行为仅依靠所谓的“第一次法”在救济力度上又明显有欠缺。就个罪的法网来说,则是一些已经在刑法中有所规定的危害行为之犯罪构成设计不够严密,形成了法网的漏洞,典型的比如受贿罪,其犯罪对象仅限于财物,对于财产性的利益特别是非财产性利益,对于所谓的单纯受贿(“只拿钱不办事”)、事前受贿以及事后受贿等,在很多情况下还很难动用受贿罪来加以规制;再比如不少犯罪的罪状设计都附加了相应的目的要件,“立法者的目的是缩小打击面,诚有可取,但查证作为主观因素的目的则徒增公诉机关的证明难度从而导致作恶者逃脱法网概率上升的局面。”{3}对于这两方面的行为,都存在着法网不严的问题。从刑事政策的立场分析,如果对这样的社会公共危害行为长期和普遍地不进行必要的刑罚调整,一方面势必出现法律调整的真空和功能不足,另一方面也无助于有效地遏制和预防犯罪圈范围内的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可以说,正是刑法结构的厉而不严 [2]是刑法机制(刑法运作方式与过程)不畅(人格刑法论者所谓之刑法危机)的内生性原因。[3]
三、刑法机制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严而不厉
严密刑事法网,同时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顺应潮流实现刑罚轻缓化 [4],在犯罪圈大小与刑罚量配置上同时改变我国刑法机制的运作现状作反向变革,即在严密法网(由目前的“不严”到“严”,亦即相应扩大犯罪圈)的同时轻缓刑罚(由目前的“厉”到“不厉”,亦即相应缩减刑罚量),进行由“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的结构性优化,应该是我们在面对刑法机制运作不畅(“刑法危机”)时所面临的选择。这里,严密刑事法网同样能起到刑法的威慑作用,以此作为因刑之趋轻导致刑罚乏力的功能代偿。“严而不厉这种刑法结构能较好地同时发挥刑法打击犯罪保护社会与保障犯罪人合法权益两种功能,容易协调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情与法的冲突”,“‘严而不厉是人类迄今为止探索寻觅到的利于刑法运作(刑法机制)顺畅的刑法结构。”{4} [5]
在这里,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现实是,我国学界现在关于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的研究,不但更多地是局限在对于个别事案类型的解决方向上(就是否需要犯罪化的问题,学界的讨论主要包括婚内强奸、同性强奸、性贿赂、见危不救、恶意逃废债务行为、普通赌博行为、科学不端行为、违反环保义务行为、过失危险行为、劳动侵权行为问题等等。而就是否需要非犯罪化的问题,学界的讨论则主要包括安乐死的非犯罪化、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行为、公司董事行为、重婚行为问题等等),相应研究总体上是个案式的,宏观的、“高屋建瓴”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总体的倾向似乎是侧重于对于非犯罪化(以及与此相关的非刑罚化)问题的关注,并且主张在我国现阶段适宜非犯罪化 [6],而对于犯罪化的问题则是关注不够。在本文看来,将刑法结构从“厉而不严”变动为“严而不厉”,就犯罪圈的划定来说,尽管也存在着在一些问题上的“非犯罪化”问题,但是,就总体的趋势而言,仍是一个严密刑事法网(整体法网、个体法网)的过程,是渐次的犯罪化过程。[7]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这里有一些问题还需要做些澄清。这至少包括:
第一,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我们讨论问题的现实背景。在确定在总体趋势上我国是应该犯罪化还是应该非犯罪化的问题上,应该看到,我国的犯罪概念与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犯罪概念不同,我国严格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犯罪概念具有“定量因素”,在其他国家被作为犯罪处理的,在我国可能根本不认为是犯罪,所以在西方国家对于这些“犯罪”实行非犯罪化的时候,我国则根本不存在相对应的问题。所以,尽管非犯罪化也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应该特别注意其相应的语境,切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我国对于成立犯罪的条件已经限定过严(成立犯罪要兼具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强调非犯罪化未必符合中国的国情。
第二,也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犯罪化的整体趋势”,“是适度的犯罪化,而非过度的犯罪化”{5},换言之,是一种理性的犯罪化,而非情绪的犯罪化,是面对问题而言的犯罪化,而不是为了犯罪化而犯罪化。所以,在确立刑法的调控范围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刑法调控本身所具有的补充性、不完整性、最后手段性的特点,适应社会的情势、根据抗制犯罪的需要来决定是否予以犯罪化。
这里所说的“适度”的犯罪化,还是另外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这里的犯罪化并不意味国家刑罚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而是以刑罚资源总量的稳定投入为背景的。这是因为,与这里的“犯罪化”相对应的是“轻刑化”,是通过刑罚的确定性来保证刑法的威慑效用的。[8]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说这里的犯罪化是“适度”的。
第三,我们所强调的犯罪化的整体趋势,与刑法谦抑的精神并不矛盾。往往,一提到刑法谦抑,就会自然联系到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刑罚轻缓化 [9]。但是,在我看来,主张(就我国的现实而言)在整体趋势上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犯罪化,与刑法谦抑的总体精神并不矛盾。这是因为,第一,所谓的刑法谦抑不是一味的、盲目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也就是说并非是指刑法的无所作为,而是意在强调刑法的“最后手段性”、强调刑法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上是强调刑法因应社会情势、合理而有效的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因此,刑法谦抑精神尽管是总的原则,但是它并不排斥适当条件下的、适度的、理性的犯罪化。面对我国现有的刑罚结构“厉而不严”的现状,相应地严密法网并不否定刑法的最后手段的特征,也不否定刑法合理而有效的组织对犯罪的反应的要求,从而,也就不否定刑法谦抑的整体追求。
第四,就犯罪化的具体方式、途径而言,是多样的,既包括立法上的犯罪化(包括增设新的罪名,比如将见危不救的行为在立法上规定为犯罪 [10];也包括改变已有犯罪的犯罪构成,比如改变受贿罪对象的规定方式){6},也包括在司法上通过法官适用解释法律的犯罪化(比如将组织同性卖淫解释为组织他人卖淫、比如将婚内强奸解释为普通的强奸)等等。立法上的犯罪化要伴随着特定的程序,往往比较复杂,而司法上的犯罪化则更为灵活。当然,这既不意味着立法上的犯罪化不重要,也不意味着司法上应该追求犯罪化,而是试图强调,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犯罪化,都应该是理性的,有实质理由的。
总体说来,就中国当下的犯罪圈的划定的动态趋势来说,主张缩小犯罪圈的人格刑法论者与主张严密法网的本文作者在方向上是不同的,而这也正是我认为其没有找准刑法危机之症结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尽管我们也承认我国对于一些现实问题也存在着非犯罪化 [11]、非刑罚化的必要性以至紧迫性,但是我国也同时在相反的方面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上的犯罪化的需要。并且,在这两种要求的共同作用之下,综合说来,我国目前的刑法结构仍然存在一种从“厉而不严”的恶性结构到“严而不厉”的良性结构的演进和优化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一种整体趋势之下,人格刑法论者面对所谓的刑法危机(即刑法机制运作不畅)提出的通过引入犯罪危险性人格的方式缩小犯罪圈的初衷,尽管也属可以理解,却未必符合我国时下的潮流。这里,在我看来,尽管未必是张老师等的初衷,但在客观上,人格刑法论者将犯罪危险性人格引入定罪领域以试图缩小犯罪圈的努力,不过是为传统的“法不责众”这一法网不严的正面提法披上了一件人性化的体面外衣,只是,却可能使原本就已不严的刑事法网漏出一个更大的窟窿。
四、结语: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变动过程——在“宽严相济”的语境下 当前,“宽严相济”的提法火热,并且被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政策”而被国家司法机关加以强调、推行。但是,我赞成这样的一种论断——仅将宽严相济定位为一种刑事“司法”政策并且在司法机关之中加以大肆渲染是不够的。仅仅如此的话,则宽严相济的政策即使较之以往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也是一种倒退,因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不但包括司法层面的“相结合”,也包括立法层面的相结合。[12]如此说来,宽严相济也应该具有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的双重含义:司法层面上的宽严相济是当下所讨论的意义上的,而立法层面上的宽严相济,则是需要重视的。在刑法领域,立法层面上的“宽”,主要是非犯罪化,是轻刑化,而立法层面上的“严”,则主要是犯罪化,是重刑化。由此,按照本文前面的观点,结合宽严相济的时髦表述,就本文的主题来说,应该说我国目前的总体形势在立法的层面上也应该是“宽严相济”的。这样的一种理解应该说与“严而不厉”的思想合拍,是否妥当,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以及读者的热心批评。
第二篇:对刑事诉讼法修正的感想
对新刑事诉讼法的感想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有一种出乎现有年龄段的热诚,特别是对今年3月8号,《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在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的同时,各大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热情,而且是好评如潮,给人的印象好像这次修改之后,这部刑诉法在很好地保护人权的同时,能更好地打击和惩治犯罪。
仔细研阅这此修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遏制刑讯逼供和完善辩护制度上,明显是对近几年来因为刑讯逼供造成的佘祥林、聂树斌、赵作海等冤案,以及李庄、马晓军等辩护人追责事件,在立法界的一次集中体现。给人的感觉是冤案必须得冤情似海、事件必须得家喻户晓才能得到关注,才能引起反省,才能促使法律修正。
就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要数刑事立案。其实,相信很多公民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家里遇盗、车辆被劫、合同诈骗、医疗事故、街上遭抢等等很多轻罪刑事案件,报案后,几乎大多都石沉大海。可是,我曾经非常奇怪公安机关每年上报的破案率几乎都在90%以上,实际破案率不会超过40%,甚至有的公安局长竟然大言不惭地鼓吹逢案必破。再比如,交通事故、伤害、强奸等等与受害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不是按照先刑后民的原则,积极破案,在事实清楚后,刑事附带民事,而是先民后刑,充当中介,引导罪犯用钱买刑。实践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些重大刑事犯罪,在侦查人员的操作下,用这些拖而不立、拖而不破的方法,慢慢地失去破案时机或者失去有利证据,从而不了了之的。
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受害人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属于被忽视的对象,96刑诉法虽然把受害人确定为当事人,可是,在刑事诉讼实践中,仍然是被忽视的对象,我们看过很多刑事审判,在法庭上很少看到有受害人的位置。这次修改《刑诉法》高度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是对的,可是,什么时候也能重视重视受害人的人
权保护问题呢?
我认为破除刑法危机、实现刑法机制的良性运转应该以“严而不厉”为基本保障,从而主张在刑罚轻缓化的同时,还必要强调刑法调控范围的适度扩张即犯罪化,并且,为这样的一种主张与时下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意义上找到了某种契合。
当前,“宽严相济”的提法火热,并且被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政策”而被国家司法机关加以强调、推行。但是,我赞成这样的一种论断——仅将宽严相济定位为一种刑事“司法”政策并且在司法机关之中加以大肆渲染是不够的。仅仅如此的话,则宽严相济的政策即使较之以往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也是一种倒退,因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不但包括司法层面的“相结合”,也包括立法层面的相结合。如此说来,宽严相济也应该具有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的双重含义:司法层面上的宽严相济是当下所讨论的意义上的,而立法层面上的宽严相济,则是需要重视的。在刑法领域,立法层面上的“宽”,主要是非犯罪化,是轻刑化,而立法层面上的“严”,则主要是犯罪化,是重刑化。由此,按照本文前面的观点,结合宽严相济的时髦表述,就本文的主题来说,应该说我国目前的总体形势在立法的层面上也应该是“宽严相济”的。这样的一种理解应该说与“严而不厉”的思想合拍,是否妥当,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第三篇: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感想
对新刑事诉讼法的感想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XXX班
学号:0XXXXX139 姓名:XXX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有一种出乎现有年龄段的热诚,特别是对今年3月8号,《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在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的同时,各大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热情,而且是好评如潮,给人的印象好像这次修改之后,这部刑诉法在很好地保护人权的同时,能更好地打击和惩治犯罪。
仔细研阅这此修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遏制刑讯逼供和完善辩护制度上,明显是对近几年来因为刑讯逼供造成的佘祥林、聂树斌、赵作海等冤案,以及李庄、马晓军等辩护人追责事件,在立法界的一次集中体现。给人的感觉是冤案必须得冤情似海、事件必须得家喻户晓才能得到关注,才能引起反省,才能促使法律修正。
就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要数刑事立案。其实,相信很多公民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家里遇盗、车辆被劫、合同诈骗、医疗事故、街上遭抢等等很多轻罪刑事案件,报案后,几乎大多都石沉大海。可是,我曾经非常奇怪公安机关每年上报的破案率几乎都在90%以上,实际破案率不会超过40%,甚至有的公安局长竟然大言不惭地鼓吹逢案必破。再比如,交通事故、伤害、强奸等等与受害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不是按照先刑后民的原则,积极破案,在事实清楚后,刑事附带民事,而是先民后刑,充当中介,引导罪犯用钱买刑。实践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些重大刑事犯罪,在侦查人员的操作下,用这些拖而不立、拖而不破的方法,慢慢地失去破案时机或者失去有利证据,从而不了了之的。
在网上看到过,有一个名叫赵晓愚的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儿子原来是某公司冶炼厂的保卫人员。十多年前,他儿子和另一保卫值夜班,早晨他儿子死亡,另一保卫不见了。报案后,公安认定
是自杀,他不服,上访到公安部,公安部派人重新尸检,最后结论为他杀。但是,公安处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他每年都在公检法、政法委送材料、申诉,公安处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推辞说是破不了,其实没有人真的去破。从他的材料上看,原因是不见的另一有嫌疑的保卫是负责侦破的公安处的副处长的侄儿。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安的权力有多大了吧!
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受害人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属于被忽视的对象,96刑诉法虽然把受害人确定为当事人,可是,在刑事诉讼实践中,仍然是被忽视的对象,我们看过很多刑事审判,在法庭上很少看到有受害人的位置。这次修改《刑诉法》高度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是对的,可是,什么时候也能重视重视受害人的人权保护问题呢?
我认为破除刑法危机、实现刑法机制的良性运转应该以“严而不厉”为基本保障,从而主张在刑罚轻缓化的同时,还必要强调刑法调控范围的适度扩张即犯罪化,并且,为这样的一种主张与时下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意义上找到了某种契合。
当前,“宽严相济”的提法火热,并且被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政策”而被国家司法机关加以强调、推行。但是,我赞成这样的一种论断——仅将宽严相济定位为一种刑事“司法”政策并且在司法机关之中加以大肆渲染是不够的。仅仅如此的话,则宽严相济的政策即使较之以往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也是一种倒退,因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不但包括司法层面的“相结合”,也包括立法层面的相结合。如此说来,宽严相济也应该具有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的双重含义:司法层面上的宽严相济是当下所讨论的意义上的,而立法层面上的宽严相济,则是需要重视的。在刑法领域,立法层面上的“宽”,主要是非犯罪化,是轻刑化,而立法层面上的“严”,则主要是犯罪化,是重刑化。由此,按照本文前面的观点,结合宽严相济的时髦表述,就本文的主题来说,应该说我国目前的总体形势在立法的层面上也应该是“宽严相济”的。这样的一种理解应该说与“严而不厉”的思想
合拍,是否妥当,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第四篇:两会内容及些许感想
两会内容及些许感想
2014年的两会,上网稍微看了看,做啦一些摘录,如下:
--经济增长目标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物价总水平目标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
--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好、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要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我最关注的还是有关二胎的那个重要报道。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另外,要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
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想到有次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的访谈类的节目,贵州有个叫上里的村庄,每家每户都是二胎,保持啦几百年啦,基本都是一男一女。上里的人口基本保持不变。由此想到这个二胎政策的正确性和长远的目光。我们党中央在几天的热烈讨论,造福亿万人民的幸福。我希望能够通过发愤图强做出一些为所有人作出贡献的事迹来。
第五篇: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英语学习的些许感想和建议--
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英语学习的些许感想和建议--Tag: 英语
作者:Leo
前段时间由于面临毕业,突然间感触比较多,因此和外教也交流比较多,当然主要是关于一些英语学习方面的东西。
首先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有关情况和背景。我今年刚刚毕业,专业可想而知是英语。当时高考志愿表上所有专业都是外语,主要是我从小对理科就不在行,到高中更是愈演愈烈,成了老大难。而英语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不错,高三时还获了个全国一等奖。所以立志到大学一定要学文科。当然对于学语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北外,可北外在我们江苏一直分数很高,没胆,于是便填了北语(当时的想法是离家越远越好,上海南京概不考虑)。分数出来,比北语往年的分数线超出三十多分,自己还比较满意,家人也以为肯定去北语了。谁知道,那年北语发了狂,分数线和北外一样高,我差了三分!正好我们那年第一年扩招,交了笔钱,来到现在这所北京著名的理工类大学。按理说,到理工科大学还是学理工比较好,但我实在是厌烦那些东西,所以还是去了外语系。现在回头想想,真的有些后悔,只怪当时对北京的学校太不了解了,如果现在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估计会选择对外经贸大。不过,这都是废话了。
大学开始活的真的窝囊,原本到北京是为了能脱离父母的管束,可真正来了真的很不习惯。没想到我这种看来相当开朗豪爽的女孩依赖性还是挺强。我还记得大一晚上在水房洗漱时,透过窗口看着昏黄街灯下的小路,我只想哭。再后来和同学混熟了,没有那么伤感了,但剩下的就是空虚,当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life is so boring,呵呵,现在要是有某位我的同学正在看这篇文章,那他一定知道我是谁。
现在想想那段生活真的是非常非常后悔。当时做的最多的就是睡觉,属于既没玩好更没学好!完完全全的荒废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想的,晚上也曾尝试过去自习,可就是定不下心来,刚坐下就想走。翻开我那时的精读,泛读课本,上面也是干干净净,未留下几许笔迹。
英语专业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你不学也能跟着混,反正都是软性的东西,不像理科一天不学就完蛋。就这样我仗着自己高中积攒的一些老本跟着混了两年。成绩倒也不差,就在班上五名左右晃动着,可我自己知道这两年学到的真的很少。在这儿我也有几句心里话想和英语专业的学弟学妹说说,有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是玩乐的天堂,其实这是完全的错误,我个人认为大学是整个求学过程中最最最重要的阶段。在大学阶段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一大二一定要好好把握。我有很多同学认为大一大二所开的课很无聊,老师讲的很无趣,所以根本不屑于去上课。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认为英语系学生上课就应该环坐一桌,外教做桌上,大家谈笑风生。但请不要忘了,英语也是门学科,一门严肃严谨的学科啊,无可厚非,英语是一个工具,但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尤其当你以英语为专业时,那你就更不能以工具来称呼它。英语也需要枯燥的学习和研究啊!我觉得认清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意识到大一大二的重要性。
精读泛读是基础课,认认真真学完这两门课程对于打牢基础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以后的运用。这点我的体会很深,现在我们做翻译有些句子和短语我就不大明白,有些搭配也忘记了,而我有些同学就相当熟练,为什么?别人精读泛读课本啃的很透。尤其是精读中的有些课文堪称经典,仔细读读很多用法都值得花时间去记。除此之外,语音课也很重要,以前高中虽然老师都用英语授课,可毕竟对口语强调不多,到大学系统的训练很有必要。我觉得我的发音和语调在大一时提高的最多。我还清楚地记得,以前我们老师咬舌音从不咬舌,我大一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其练好,那真是痛苦,常常发音发久了,头就疼,但到后来真正练好了,就越发越自然。真的很有成就感。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那么有耐心,反正就这么连下来了。这可能是我大一时唯一为学习付出的努力。真的,如果上天在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对待那些基础课呢。到现在我老师还说我基础不扎实,唉,真是心中永久的痛啊。
对了,现在毕业了,感受最深的,最想对大家说的是:大学四年归根到底,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学习。信我这句话!!像娱乐,社会工作等等,如果你能兼顾,固然很好,如果因此影响了学习,不如扔掉。我觉得只有学习上的成就感才能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快乐,而其他的只是过眼云烟,快乐过后只有失落。而且从现实点的角度看,毕业前的留京,保送,推荐等等哪个不是看成绩???我的大学反正是被我荒废了,希望我现在说的这些话对那些还有机会的同学有所启发。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我在说些空话,但这的的确确是我现在的真实感受。
呵呵,好像有点扯得太远了。继续谈该谈的。大一大二除了上好基础课—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百用不滥的学习秘籍)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时间扩大词汇量,这真的是英语学习基本中的基本。怎么提高?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反对背单词,提倡这个法,那个法。或许,有用。但我个人认为,最高速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背单词。首先选取一本比较适合自己的单词书。什么叫适合自己的书呢?我们很多同学用的都是刘毅系列,有的人一上来就背一万,因为觉得三千和五千都有部分自己认识的单词,背了也白背,再说一万都背了还怕不会三千和五千的单词?这种方法是绝对错误的。首先,一本完全陌生的词汇书容易打消人的积极性,最好一页单词中有一两个认识。其次,三千,五千,和一万中的单词都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包含关系,否则三千,五千怎么会还有销路??三千是最基础的,如果你高中时英语基础比较差,建议你从三千背起。反正当时我刚入大学时,三千里面的单词我认识百分之七八十。我在高中时没有学习任何附加英语教材,纯粹局限于课本,但课本里每个单词都掌握了,其他也没有背任何其他单词。告诉大家这些,是为了给出一个大概的尺度。如果高中基础比较扎实,三千可以跳过不背,不过我还是扫了一眼。五千,我个人认为是一本需要长期珍藏的书,时不时地应该拿出来翻翻背背,里面的每个单词不仅要认识还要会背会用。
说到这里,我想插入一点,有关于人的词汇量问题。衡量人的词汇量有多种尺度。具体要分为阅读词汇量,口语词汇量和写作词汇量。所谓阅读词汇量就是你在阅读时看到认识但不会拼写甚至不会读的单词量。这种词汇量是最容易提高的。口语词汇量,当然就是指你在口语表达时能灵活运用的词汇量。而写作词汇量就是你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的词汇量。有人或许会问,口语词汇量大了写作词汇量不就大了吗?非也,这两个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口语词汇和写作词汇是不一样的。口语中多用短语多用动词词组多用Baby English,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为了impress外国人,在口语中经常用一些自己刚背的大词或者生僻的词,有人甚至用GRE词汇,这是绝对错误的,这就好像在我们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某个人一直使用文言文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进行英语交流时也要多用自然的口语化的句子。我还记得我们在大一口语课时,外教就专门训练我们用Baby English,而避免用一些写作中的大词。因此我们在积累口语词汇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口语化的用法和词组,除此之外真正涉及到词汇量的是,生活各场景的具体词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和外国人在一起往往感到无话可谈,谈来谈去都是些相当空的话。为什么?彼此间接触的东西相差如此之大,可交流的应该很多啊。问题就在于我们specific的词汇量太少。随便谈个话题,谈不了多久就卡壳了,这词不会说,那词也不会。比如,我有个外教比较喜欢cooking,这方面的东西她很感兴趣。可问题是各种菜的名字我知之甚少,怎么交流??所以,我们常常呼喊提高口语,提倡这个发音,那个语调的,可是,就算你真正做到native了,却无法交流,这又有何用?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日常词汇的累积。好像最平常最生活的词汇反而容易被我们忽视,VOA词汇有用,难道这些日常词汇就没用吗?其实利用率更高。以前我曾经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词汇量而买过一本书,是外文出版社出的,名为《看图速记英语词汇集 学习生活用语新突破》,是日本人编写的,共分182个日常生活的自然场景,每个场景分别收集了20个是用频率最高的词,中英对照还有插图。当时觉得很实用,但后来给外教一看,说里面有很多用法不地道,毕竟是日本人编写的,有的时候用英式用法,有的时候又是北美用法,还有一些过时的用法。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懒得背了。后来她给我看了一本她买的与其相类似的书,具体书名我没有记,不过是剑桥出的,她说比较权威。我准备去买,等我买了一定把书名贴上来。(这个书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而在正式写作中,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我们一要避免使用Baby English,例如:take off最好改用remove,throw away最好改用discard,get used to最好改用adjust to或adapt to。在这里我们就应该多积累一些写作中可以用到的华丽词汇,比如在表示“重要”时,除了使用important,我们还可以用pertinent, vital, crucial等等。刚才我之所以说刘毅五千很重要,就是因为里面大多数词语都是使用率极高的,而且可以使用于写作中。我个人认为五千是刘毅词汇系列中最核心的。建议大家拿来背背。
一万和两万二我到现在还没有背。两万二我认为背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除非你对背单词有狂热,否则我觉得还不如拿本小型的朗文字典背背,里面的词有点偏了。一万道还可以一背,我有不少同学在大二就背完了五千和一万,唉,惭愧啊惭愧,我直到大二下学期考专业四级前夕才将五千背完。除了刘毅系列外,我觉得新东方的托福词汇也比较不错。里面的单词都是使用率很高的。
背单词时我个人认为主要重在重复,我以前背单词老想一口吃个大饼,每个单词都去字典里查再把用法都抄下来,想一下记住。其实刚开始能把单词记住就不错了,哪还有内存记那么多用法。所以,刚开始只求记住单词,能做到看到他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然后再通过不断的反复来巩固和加深,最后达到了解用法自由使用的境界。切忌操之过急!
当然,我背单词时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必须加以阅读训练。选取一些比自己阅读水平稍高的英语杂志或小说进行阅读。这样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刚背过的单词,不仅很有成就感,而且还能开始熟悉这些词语的具体用法。这样背诵和阅读双管齐下对于提高词汇量很有用。呵呵,其实方法大家都知道,我所说的也并非什么新式秘诀。重要的还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哦!!
下面我想谈谈有关口语的问题。现如今大家对英语口语都相当重视,因而现在英语语音语调比较地道的人不在少数。至少我在我们学校的英语角便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所以在这点上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已不是很明显。说实话我们系有些同学的口语语音还不如外系的一些同学呢。
那么,外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在何处凸现自身的优势呢??还是应该从语言的应用能力入手。呵呵,我又开始说些废话了。这不是明摆着吗?可往往最明显的问题也最容易被人忽视。反正我有段时间就是,过分注意自己的发音,认为发音好就是口语好。以至于忽略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的根本是什么?Effective communication!!发音固然重要,可光有好看的门面又有什么用呢?有段时间感觉自己语音已经无法再改进,已经到了那种高出不胜寒的地步,感觉自己口语也就这德行了。所以一段时间极度消沉,认为口语提高之路已走到尽头。可后来发现虽然自己语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很多时候还是开口无言,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即然无法表达,又如何凸现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优势呢?所以现在在这里向大家提个醒,提高口语千万不要忘了口语的主旨!!
那么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口语呢?语音语调当然重要,建议花一个月的时间狂攻这一关。之后就把精力放在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上。方法当然有很多,我想提出的一个简单而又随时可练的一个方法就是monologue。我一说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随便想一个话题,然后就这个话题进行描述,不间断地自说自话,持续时间越长越好。采用这种方法能随时随地进行锻炼,骑车或等车时都可以进行此等训练。(注:练习时最好远离人群,以免他人直接将你送入北医三院精神科。或将音量调至静音状态。)
当然要提高口语音像制品少不了。不过我这个人比较懒,每次买了英语磁带或CD都只作泛听材料。其实有很多材料都值得精听,模仿甚至背诵。相信长此以往,口语水平必定急速增长。唉,我虽然是个懒人,但我绝对相信背诵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莫大的作用。只可惜,我始终是个懒人,有那么多的理论和计划,却没有行动,否则此时站在朱镕基身边的早就该是我了!!呵呵,玩笑玩笑!市面上的听力教材现在多的很,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空中英语教室》,尤其在改版后将初级和高级分开各办成一份杂志,这更利于读者根据自身水平来选择购买。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尝试过这个月刊,每期都有配套磁带,杂志中选取的文章范围广,而且用法地道。其配套磁带,发音地道,语速适中适合模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每天的早晨六点半会播放与该教材配套的讲座,全由外国人主讲,极具趣味性。不过我已经很久没买这杂志了,讨厌磁带太占地,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出CD版。我一直坚持不断购买的是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出的那个《疯狂英语》,每期都买,我个人觉得里面的材料有一定难度,范围也比较广。虽然语速比较快不是很适合模仿,但是我都用来做泛听,因此这倒也无妨。里面的朗诵者都是native speaker,听起来还是很爽的。而且其广泛的取材有利于拓宽我英语的使用范围,这无论对于口语还是阅读都是很有好处的。不过,要是能在泛听的基础上再进行精听那就更好了。
说实话,从进入大学到现在我真正模仿他人发音的练习做的不是很多。曾经尝试过,但总觉得模仿不出外国人的那种韵味,因此也就因为受打击而采取逃避措施。希望大家不要向我学习,坚持模仿还是很有好处的。
德生的短波王我刚入大学就买了,这好像已经成了外语系学生的身份象征。只可惜,其利用率真的是太低。谁叫俺是懒人呢?不过到了大四老师要我们每周必须听写五则新闻,这才稍微用了用。当时我们要做的训练就是边听边做笔记。要求我们在收听正常语速的VOA时,能简要的纪录新闻的要点。说实话,这真是难哦。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选取,往往想大段大段的记录,结果什么都没有记下来。但这正是这一训练的精要所在,不但练习你的听力,同时也练习你抓住所听内容精髓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effective 的listener。使你的耳朵成为一个活的过滤器。要参加口译考试的同学可以采用这一方法练习,事先学会一些速记的技巧,然后在实际练习时运用,久而久之,记录的速度便会快很多。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我有一些同学按老师要求练习了一个月后已经能比较全面的记录并复述新闻了。而我。。嘿嘿,到现在也只会在纸上画一些谁也看不懂的东西。
口语和听力是分不开家的,我们外教就曾经说过要想提高听力首先就要提高口语。事实确实如此,听力中有些词自己明明认识可偏偏听不出来,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在发这个词时发音错误,以至于别人说这个词,自己还以为是其它词。所以啊,学习英语还是不能懒,有些词发音拿不准还是应该多查查字典,因为读音如果从开始就搞错,到后来一般很难纠正,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倒不如一开始便搞准。
口语的提高并不能让你在短期内觉察到,这确实让人比较泄气,但是我想说的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你真的会发现不一样。至少我现在就感到自己比大一时上了好几个台阶。所以大家一定要慢慢来。其实我也是个急脾气,总想迅速看到成就,而事实却总不叫人如意。往往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意思在心口难开。有时我甚至会因此几个星期不想开口说英语,呵呵,所以,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很多人有种误区,认为自己语速越快英语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简单,想想中文,如果我们平时说话语速都极快,和我们交流的人能感到舒服吗?而且外国人即便语速快,也是因为采取大量的连读和缩略。而中国人往往不得其道,以为读快每个单词便可以了。殊不知,这样一来很多发音都不到位,尤其是元音讲究口型的饱满,一味的图快根本无法发音地道。另外,外国人即便语速加快,其语调的变化丝毫不减。细心听VOA的广播员的发音,我们会发现一句话里,语调变化仍然极端复杂。而中国人很少能真正发出那种味道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日常用英文还是要用合适的速度,注意发音的清楚,到位。平日练习,模仿,更应该选取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材料。这样我们才能听清发音者的语调变化,细细体会,直至模仿!!
其实我个人认为,英语语音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难,只要花功夫都能攻克。最难的还是语调。总少了那么点儿味!
其实毕业这段时间想得最多的就是英语专业的出路问题。虽然本人因为缺乏信心和胆量从而选择保研这个最中庸而省事的道路,但我的许多同学皆因最终出路问题,绞过不少脑汁也有过N夜的挣扎。最后有一大半的同学选择了考研,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保研的。究其最根本原因,无非是理科学校English majors找工作实在是难。这点在今年尤为明显,一是因为现在英语人才爆炸,阿猫阿狗的都会来几句;二是因为99年为第一年大规模扩招,僧多粥少啊!其实现在市场上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还是蛮大。但问题是真正学的精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还是浮于表面。到最后真正纯粹靠英语糊口的人已然不多,大多数人都转去搞别的了,比如外贸什么的。
我细细想了想,完全和英语接轨的就业渠道有这么几种:
一,高校英语教师。要做英语教师我个人认为不是很难,难就难在如何当好一个英语教师。因为就我个人观察,有很多人选择做老师这一行多是因为待遇稳定,以及一年两次的假期。其实做老师可以轻而易举的天天混着,生活安闲也没有什么压力。可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这绝对不是很容易的问题。尤其在大学里,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老师要混日子更是轻松的很,在英语系就更别提了,上课光放放片子也可美其名曰多媒体教学。然而问题总是双面性的,也恰恰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更多的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变得更为挑剔。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觉得你的课worthwhile便需要花不少精力了。(补充:还必须强调的是,现在要在高校当老师,文凭这个敲门砖不可少,我毕业的时候对这一点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以为英语专业毕业的最后总有一个救命稻草就是当老师,说实话,刚入校的时候对这条路是颇为不屑的,现在看看形势,稍微入流的大学都要求博士生。所以,研究生便又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阶段!其实学习语言学的研究生其研究的内容对于教学并没有太大作用,但是现在门槛节节拔高,想当老师也只能节节往上爬。许多局外人对于英语专业研究生还有很大的误解,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上了研究生英语技能就比本科生高,我想再次声明英语专业研究生注重的是研究能力,而并非提高基础技能,包括翻译,学习的也是理论,而且不是技巧方面的理论,是纯纯纯纯的理论!!)
二,翻译。外行人一听外语系学生的名号就觉得你理所当然的翻译很棒。其实,我个人认为要成为真正的翻译好手是相当难的。首先,英语技能必须扎实,这点当然毋庸置疑,然后中文功底也必须深厚,这点也颇为明显,翻译者本来就是个桥梁,因而桥梁两边的风景都得熟悉。不过中文毕竟是母语,再怎么次,好歹也能把话说清楚。英语要掌握的那么地道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译英的译者比较难找,待遇也比较高的原因。Ok,除了对中英语言的掌握以外,一个人的综合知识也相当相当重要,可以说和语言掌握能力处于相同的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做过翻译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翻译原文中稍微涉及到某专业的知识,翻译起来就颇不顺手。尤其当该领域对你来说完全陌生时,原文在你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其实有时候,原文并不属于非常专业的文章,只不过里面有几个单词或词组涉及到政治,经济或其它领域。其实对这领域稍加熟悉便能轻松应付。因此这就要求译者的知识面要相当广泛,任何领域都应稍加涉猎。样样懂点皮毛,样样却都不精,这样的评语并不能说是完全褒义的。但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于其翻译工作却有着莫大的帮助。其实拓宽的现代社会,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若能正做到这一点也已经非常不错了。唉,其实我个人就相当佩服那些知识面广的同学,欣赏他们的博学和侃侃而谈的潇洒。而我就不行了,只对自己有兴趣的话题感兴趣,像政治,经济,体育什么的,我对其了解程度真的是少的可怜哦!!所以,这次废话中的一个精华建议就是—努力积累,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这句话不单单是对那些想从事翻译工作的同学说的,同时也对所有人适用,当今社会这点真的相当重要。这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社交场合,你能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轻松的从脑中数据库调用出相关信息,然后侃侃而谈,让你的魅力值急剧飙升。(严重警告:请注意在侃侃而谈时不要因忘形而造成吐沫飞溅。)呵呵,我这一扯就扯远了,我回头看看我该说什么了。哦,翻译!反正,做翻译应该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干本行的一条途径,其实也是个颇能赚钱的行当(呵呵,年纪不大但已经有铜臭味了)。
可惜自称能做翻译的人多了,可真正能成为行家的却又寥寥无几。我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英语学的好的学生,两者做翻译谁更有优势。结果是,如果为专业性翻译,英语专业学生丝毫无便宜可占,反倒是相关专业中英语学的好的同学,再稍加训练,做起本专业的翻译反而得心应手。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无非是英语掌握的比较扎实,做起文学翻译等非专业性翻译优势比较明显。可是专业性英语,如经济英语和计算机英语,固定的词条往往有固定的翻译,外行人恐怕很难翻对,即便想强行翻,资料便得查个半天,而且往往费了那么多事最后错误率还极高,悲哀啊悲哀。所以,你如果想从事专业翻译,光学英语是绝对不行的,还得另学专业知识,当然,你不必理解的多么透彻,但至少,基础的东西不可少。如果想从事文学翻译,嘿嘿,你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中文水平哦,反正我常常是看懂了英文的意思,可是却找不到恰当的中文,那种滋味,唉,真是憋得慌!!所以我一度对翻译丧失信心。
其实我觉得语言这东西还真是讲究点天分,你还不能不承认。但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练,翻译也是这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至少对英语专业的人来说是混饭的道路之一。那么怎么练??嘿嘿,我又要说废话了--自己一段段翻译。其实这真是傻瓜都明白,可类似我这样的傻人一类总想摸索些所谓的捷径。于是乎,我也买了几大本翻译技巧书,期望在看完前人的经验后便得道升天。只可惜,前人的经验看完了,它还是前人的,基本合上书后便不留下一丝痕迹。再说了翻译技巧中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谁能在翻译时眼前顿现如此多框架??所以哦,还是得练。那么如何练?我认为应该阅读前人经验和自己实际操作相结合。只有自己做了才能深刻体会到技巧的高妙,才能在下次遇到类似句型时立刻想到运用相关技巧。而且在翻译中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捉摸和比较,我们也能自己摸索出最佳的翻译方法。具体说,我觉得应该选一本配有练习的翻译书,每天翻译一篇,然后将自己的译文和参考答案相对照。仔细捉摸不同之处,分析参考译文的优点。如果有翻译分析,那当然就更好了。最后,将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以及自己总结出的技巧用笔记本记录下来。这样印象绝对深刻。而且这比任何翻译技巧书任何翻译教程都有用。其实自己亲自翻译是最有用的英语学习之道,这不仅仅就翻译技巧的提高而言,而且你每翻译一段文字其实是对该文字的彻底消化,无论是英文语法,句式结构还是文章的具体内容!反正,翻译是最全面最彻底的英语学习方法!!
有朋友此时想问了,即然你将翻译练习说的那么神奇,那么你坚持多久了?呵,呵(注:苦笑声),千万不要因为我打了这么多字就忘了我的本性—一个懒人!!唉,其实我也是坚持了两天的,还用红笔注出我译文和参考译文的不同之处,后来因为红笔笔迹太多,而且翻译过程又太痛苦,就又放弃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勇气和毅力再重新开始,汗颜哦。不过,你们一定要相信我,这样的练习方式绝对会使你的翻译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当然,前提是你得坚持!两天速成是不可能的,我本人不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吗??
反正话说那么多了,是非对错还得看官您自个儿分析,您说是这个理不?当时我练习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的《高级翻译教程》,就是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系列书之一,孙万彪,王恩铭编著。这本书和其他翻译教程不一样,没有专门讲授翻译技巧,而是通过对一篇篇短文的翻译和讲解来进行实例分析。每单元一开始就是一篇文章,你可以先自己翻译一遍,翻译过程中有不懂的单词和用法可以参照文章后面的words and expressions。然后和参考译文对照,找出差别,然后结合notes and explanations分析这些不同之处,并总结经验。我感觉这本书这样用应该能达到编者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是生看,那你其实在做课文分析!!ok,希望有志之士能照我这办法练习一段时间,我不敢说你的翻译水平能在多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但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另外,向大家推荐两本我们任课老师向我们推荐的两本翻译教程。都是比较老,但据说是比较经典的,有兴趣朋友可以买来看看。英译汉她推荐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喻云根等编著。嘿嘿,看看年代1980年9月第一版,至今已经翻印了三十几版,可见其经典性了吧。还有本汉译英也是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的,名为《汉英翻译基础》,主编:陈宏薇。
上次谈到做老师和当翻译,其实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一个领域拓展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英文写作。虽然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提起英文写作仍是一幅苦不堪言的样子。但毕竟相对非专业的同学而言,我们多了四年的专业训练,还是有优势可言的。现如今,我们口语的战场已一步步沦陷,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生的口语技能不得不让我们这些科班出生的人汗颜。不过,这也是一种趋势,而且口语这东西,只要苦心练习,必定有所成。但写作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一些规则和格式都需要练。当然我不否认非英语专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敢问什么事不能?但毕竟相对于口语而言,写作并不为那么多人所重视,而且练习写作远远要比练习口语复杂的多。而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接触英语毕竟比较多,而且也有过几学期写作的专业训练,因而在英文写作上还是有优势可言的。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何将这个优势扩大,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有优势,但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令人满意,仍然不能符合要求,那么这种优势就根本不能叫做优秀。如果想靠写作来混饭吃,当撰稿人或编辑什么的话,就必须—练。呵呵,还是老生常谈。其实,英文写作是最能反映一个人英语综合水平的,这就反映在你写出的东西是否流畅简洁,是否像篇英文的东西。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是多难啊。这就是为什么英文写作一直是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心病。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能自如的写出比较地道的文章,那么你对英语的掌握就已经很深了。而且为什么现在做翻译中译英远比英语中难?就是因为理解中文意思容易但要将其转换为地道的英文,那就难了。所以如果英文写作能力比较强的话,中译英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其实,做老师,翻译或写作,这三条路都不好走。能走的人比较多但能真正走好的人不知能有几人?我个人认为还是做高校老师最容易混日子,绝对是大实话。如果要做翻译的话,我认为如果你中文功底不是相当深厚,最好不要做文学翻译,绝对是件痛苦的事!但如果要做其它专业翻译的话,建议在闲暇时间多学学专业知识,只要专业知识在手,我们翻出来的东西还是要强于非专业生的。现在口译让人感到是个很时髦很赚钱的行当。但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压力绝对大。每次口译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大量的相关知识,就像全身换了一次血。
唉,其实凡事也不是那么难,不过,我向来有点悲观主义。所以,如果各位准备将英语进行到底,已决定完全靠其养活自己的话,那么就义无反顾地练练练吧!Good luck to you all!
其实前一段时间我还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凸现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我想这应该是事关英语专业存在必要性的问题。当然最最重要,最最根本的无非是英语各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应用。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地理等概况,其实说到底就是英语文化的问题。现在我有很多同学学习的目的都很功利,认为学这些文化的东西毫无用处,因此不愿意学。就拿文学而言,现在愿意学的越来越少了。但其实我觉得这是英语专业生都应该知道的一些基本东西,可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呵呵,可能说的有些过火了,但是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英语修养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将目光放远点,这些文化方面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口语,写作,翻译还是很有帮助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如果要和外国人经常接触的话,这些文化层面的东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it'll enable you to behave and respond properly。呵呵,我在这里只不过想向大家提个醒:在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对英语文化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