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

第一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之

一课一文

一、收获: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二、建议:

希望这门课程不一定就是只有老师讲,学生听的环节,这样的课程太枯燥,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建议多加入一些互动,学生自己动手的环节,增加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建议老师保留这学期已经开展的演讲环节。

三、不足:

就我自己来说,没有百分百的跟着老师的思想去学习这门课程,课堂上有时会走神,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掉这个坏习惯。还有就是要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被迫的学习。作为一名高中就没有重点学习政治、历史的学生,如果自己在大学里不主动学习这类课程的话,是很危险的。希望自己全力以赴,好好加油。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首先是对这堂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学习,我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历程,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新一代青年更肩负着建设祖国。我们现在还没有毕业,也没有能力谈及建设,但目前的我们更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为未来毕业后进入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我们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我们应该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担当起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至于上课的形式这方面,专题讲课这种形式我感觉非常好。毛泽东思想概论新改革的分专题教育方式让我更系统的学习了这门课程,课堂上老师更多的起到了引导我们的作用,鼓励我们独立思考,积极发言,让我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增加了我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我们在课余时间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相关的知识,使我们的思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对毛泽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擅长点,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各位老师将自己讲的那个专题研究更加透彻,更好的向同学们传授,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

分组进行经典品读的方式。我感觉很新颖,而至于具体的细节比如组员缺席组长也扣分的部分,老师的初衷是好的,想要让组长起作用督促组员,但是有的组员就是不愿意来没法强迫的话组长也会很失望,这种机制感觉有待提高,就精品品读汇报来说,这种方式让大家读了几篇经典文献,虽然每个人理解程度和深度不尽相同,但是大家起码都对这几篇文献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了解各个时代大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各位领导人的贡献,同时更深刻的了解这门课。总体来说,各位老师的创意以及努力值得肯定,在执行方式上可以适当改进,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考试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复习资料

吕昌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马克思主义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本质原理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理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原理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理。除了这些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实事求是也内在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解放思想,也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性。

5、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思路②在理论创新的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发展要求③理论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④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6、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8、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①统一战线②武装斗争③党的建设。

10、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及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四马分肥”: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方面进行分配.1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冲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离开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社会主义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含义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这个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8、“三个有利于”标准含义:既要以是否有利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又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又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标准。

1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20、21、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再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知识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

24、非公有经济的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2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因:近些年来,随着经济速度增长加快,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6、怎样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2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8、社会主义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9、节约型社会含义:是指以能源高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30、环境友好型社会含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31、3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民主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3、村民自治的含义: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34、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5、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障③依法治国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8、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9、扩大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原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4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4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学习心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学习心得

学号:2010211129姓名:程星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023100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都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理念。本文将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认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里的“人”指的是包括社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里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人民享受;“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思想,但它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位置。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思想其实与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容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对政治、社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蕴含了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工程的核心,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与自然、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要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就会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就会齐心协力回应来自社会与自然的挑战。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正因如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努力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他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和谐,个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和谐,个人人格的健全和谐等内涵。从思想上来说,人的自身

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与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合拍,即能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人格上来说,人自身要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昂扬乐观,富于进取。从品质上来说,人自身要能恰当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生理上来说,人自身要保持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只要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才能调和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建设人与人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围绕人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进步的结论。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是建立和谐社会,我们都要处处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处处从方便、体贴、适合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落实决策规划等等,既要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开拓日益广阔的空间,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社会化,是要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述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政治、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执政者所推行的各种政治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要,而是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创造活力。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使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人在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形成创造物质财富和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

总之,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加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①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②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③最后,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当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好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0.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3)当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当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个作风建设。

12.毛泽东系统的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当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15.简答: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④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坚持科学发展。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1)“三步走”发展战略。(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下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课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心得体会

    毛概课心得体会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毛概学习,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

    毛泽东思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目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的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心得摘要:“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让我对毛泽东和他的思想有了极大的兴趣,我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他,学习他的精神,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复习资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题) 1、毛泽东思想p13。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3-4。3、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四阶段: 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01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