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2 14: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写写帮推荐)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

参观妇女儿童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国妇女历史的发展的很好的机会。其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大楼之后,长安街沿街,从地理位置下体现出了党和国家、全国妇联,对于妇女儿童发展历史和未来的重视。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于历史和未来有一个经典的论断,“我能看到多远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很普遍的,一个群体,拥有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它未来的走向和前进的路程。

妇女这一群体的过往,从史前时期到今天;从屈指可数的几件文物到大量的文字和实体资料;从石质的纺锤和“精美”的贞操带到西路军女战士战斗过的痕迹;从班昭《女戒》、七出三从,到能顶半边天;从十里红妆、札扎机杼,到婚姻自主、拿枪抗炮……这些的背后,是一个性别群体的抗争和解放,当然,也象征着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的现实和未来。

历史博物馆通常的意义是让而今的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妇女博物馆同样具有如此的意义.但同中华民族从辉煌到压迫,再到崛起的大背景下的历史不同,妇女的历史,除去短暂的母系氏族社会,几乎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开始就已经开始遭受压迫和奴役。倍倍尔说,妇女是最先做奴隶的人类,一语道破。总是说我们现在的史观是“男性史观”,为统治者服务的历史对于女性之记载,多则成句,少则一语带过,几乎是无迹可寻的(当然这不包括譬如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这类“异数”)。

从妇女博物馆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前的文物和文字资料来看,相比较其它的博物馆,的的确确是少之又少,而且很多只是“情景再现”,已经没有原始文物了。而从那些残存的,少量的文物资料来看,戊戌变法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妇女所扮演的角色无非只属于几个限定的场所:婚前的家庭、婚后的家庭、儿子的家庭——和“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从“是如此之相配。甚至武则天,也摆脱不了她的”前夫“,她的丈夫,她的儿子的王朝,也没有把那个”武周“政权延续下去。这说明,在奴隶或者封建社会下给予女性的活动范围是毫无自由的,她们在特定场所下进行男权历史所规定的活动——纺织、持家、生儿育女、厅堂厨房。她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甚至要为那个她们根本不了解不喜欢的男人戴上耻辱的”贞操带“;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事业,甚至她们要为男人自己的空间和事业付出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她们甚至都不能自己左右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符合当时男性”变态“的审美,用三寸金莲严重摧残着自己身躯和精神。她们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不属于自己性别的人服务,几乎没有自我。我想她们其中的很多人也许怀疑过、不满过、甚至抗争过,但很明显的,都又不得不屈从于不可改变的历史和现实。

当然,女性不是从没有出头之日。凤毛麟角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词人,曲艺家、史学家,等等。其实从自身情绪出发,班婕妤本人和她所书《女诫》,究竟是给予此后的女性一个确定的行为规范,还是给予她们了一个永远跳不出的牢笼。但凤毛麟角仍旧是凤毛麟角的,和庞大的男性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和政治体系相比,女性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少的可怜。当然也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是如此情况。

不论戊戌变法的人出于何种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他们仍然是打开了号召妇女解放的新的篇章。后来的辛亥革命、天足运动、兴办女学,等等,可以说是展开了妇女等待了几千年的春天。我们不否认封建残余的顽固且巨大的力量,但终究是有所发展和有所解放。此后,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性得到更大的解放和长足的发展。她们的身影穿梭在新中国诞生前那片混沌黑暗、等待曙光的大地上。不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西路军上,与男人无异一样高寒缺氧雪山草地的女战士们,还是十里洋场上海滩上以美貌智慧周旋其中的地下党们;无论是在国外港澳奔走呼吁新中国的民主人士们,还是在淮海战场上缝军衣纳军鞋的农村妇女们……她们无疑不是贡献了青春汗泪、甚至生命永恒的。所以宋庆龄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副主席,无人异议,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女性在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上那些卓绝的风险和无私的牺牲。

当新中国比《宪法》出台都早的《婚姻法》保障了一夫一妻制的准确实行时,当毛泽东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时,当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位飞行员、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她们驰骋在自己的道路上时,当妇女职业学校培养第一批职业女性时,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女性地位质的飞跃和女性自身人格尊严的崛起。(当然排除掉一定特殊时期内矫枉过正的现象吧~)

现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同志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她本身自己是很男人气的性格,其实现在社会的确是越来越欣赏那些像众多优秀的男性一样,有担当、责任心、雷厉风行、大刀阔斧、飒爽英姿的女性,她们在目前仍然可称为“男权”的社会上挑战着一切残余思想里对妇女“矫揉造作、柔弱无骨、小鸟依人”的错误观念,她们冲击着男性自身对很多领域的控制欲望。尽管有时男同胞们会对这样的女同胞冠以一个他们认为是贬义的“女强人”De称号,尽管很多男同胞们会排斥像男人一样强势的女性,但这显示出新的世纪以来,女性在这个社会里为自己、为自己这个群体,得到平等重视和待遇的奋斗。

看过了那些压迫、那些崛起、那些奋斗,其实就自身来说,我并不排斥学完女性学这个专业后可能出现的,教授们提到过的,“矫枉过正”的女权(power)主义的现象。不平等已经持续了太多太多年,持续到现在人们看到这种性别的不平等都已经习以为常,持续到而今这些不平等出现了回潮,我实在不愿意让这种习以为常再持续下去。真的。

第二篇:参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有感

参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有感

会计(2)班 乔博儒 12030100

3今天我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这次的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妇女儿童历史发展的机会。博物馆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大楼之后,长安街沿街,从地理位置上体现出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妇联对于妇女儿童发展历史和未来的重视。此次参观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女性学的角度出发,对于我国妇女儿童的发展进程与社会现状,我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于历史和未来有一个经典的论断,“我能看到多远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很普遍的,一个群体,拥有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它未来的走向和前进的路程。妇女这一群体的过往,从史前时期到今天,从屈指可数的几件文物到大量的文字和实体资料;从石质的纺锤和“精美”的贞操带到西路军女战士战斗过的痕迹;从班昭《女戒》、七出三从,到能顶半边天;从十里红妆、札扎机杼,到婚姻自主、拿枪抗炮……这些的背后,是一个性别群体的抗争和解放,当然,也象征着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的现实和未来。

历史博物馆通常的意义是让后人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妇女儿童博物馆同样具有如此的意义。但同中华民族从辉煌到压迫,再到崛起的大背景下的历史不同,妇女的历史除去短暂的母系社会,几乎是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开始就已经开始遭受压迫和奴役。总说我们现在的史观是“男性史观”,为统治者服务的历史对于女性之记载,多则成句,少则一语带过,几乎是无迹可寻的。

从博物馆内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前的文物和文字资料来看,相比较其它的博物馆,的确是少之又少,而且很多只是“情景再现”,已经没有了原始文物。而从那些残存的,少量的文物资料来看,戊戌变法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妇女所扮演的角色无非只属于几个限定的场所:婚前的家庭、婚后的家庭、儿子的家庭,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从“是如此相配。甚至武则天,也摆脱不了她的”前夫“,她的丈夫,她的儿子的王朝,也没有把那个”武周“政权延续下去。这说明,在奴隶或者封建社会下给予女性的活动范围是毫无自由的,她们在特定场所下进行男权历史所规定的活动——纺织、持家、生儿育女、厅堂厨房。她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甚至要为那个她们根本不了解不喜欢的男人戴上耻辱的”贞操带“;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事业,甚至她们要为男人自己的空间和事业付出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她们甚至都不能自己左右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符合当时男性的审美,她们用三寸金莲摧残着自己肉体和精神。她们一生几乎都在为别人服务,没有自我。我想她们其中的很多人也许怀疑过、不满过、甚至抗争过,但很明显的是,她们不得不屈从于不可改变的历史和现实。

当然,女性不是从没有出头之日。凤毛麟角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词人,曲艺家、史学家等等。其实从自身情绪出发,班婕妤本人和她所书《女诫》,究竟是给予此后的女性一个确定的行为规范,还是给予她们一个永远跳不出的牢笼。但凤毛麟角仍旧是凤毛麟角的,和庞大的男性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和政治体系相比,女性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少的可怜。不论戊戌变法的人出于何种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他们仍然是打开了号召妇女解放的新篇章。后来的辛亥革命、兴办女学等,可以说是迎来了妇女等待了几千年的春天。我们不否认封建残余的顽固势力仍旧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但我们坚信平等和谐的社会终究是有所发展的。

此后,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性得到更大的解放和长足的发展。她们的身影穿梭在新中国诞生前那片混沌黑暗、等待曙光的大地上。不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与男人无异一样高寒缺氧雪山草地的女战士们,还是十里洋场上海滩里以美貌智慧周旋其中的地下党们;无论是在国外港澳奔走呼吁新中国的民主人士,还是在淮海战场上缝军衣纳军鞋的妇女们……她们无疑不是贡献了青春汗泪、甚至宝贵的生命。所以宋庆龄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副主席,无人异议,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女性在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上那些卓绝的风险和无私的牺牲。

当新中国比《宪法》出台都早的《婚姻法》保障了一夫一妻制的准确实行时,当毛泽东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时,当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位女飞行员、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她们驰骋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时,当妇女职业学校培养第一批职业女性时,世界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女性地位质的飞跃和女性自身人格尊严的崛起。

现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同志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她本身自己是很男人气的性格,其实现在社会的确是越来越欣赏那些像众多优秀的男性一样,有担当、责任心、雷厉风行、大刀阔斧、飒爽英姿的女性,她们在目前仍然可称为“男权”社会上挑战着一切残余思想里对妇女“矫揉造作、柔弱无骨、小鸟依人“的错误观念,她们冲击着男性自身对很多领域的控制欲望。尽管有时一些男性会对这样的女性冠以一个他们认为是贬义的“女强人”称号,他们也会排斥像男人一样强势的女性,但这显示出新世纪以来,女性在这个社会里为自己以及群体得到平等重视和待遇的奋斗。我相信当今这种社会形态会朝着更加积极健全的方向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第三篇:参观博物馆感想(模版)

世界博物馆日我校学生参观博物馆

回首历史

——参观博尔塔拉博物馆感想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接触交错地带。一些民族兴起,消亡,更多的民族则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新疆多民族聚居的格局。诸多古代文明在新疆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明,其基本内核逐步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主流中之中,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我们高二16班全班同学有幸地跟着老师参观我们美丽的家乡的博物馆,作为文科生,我们为此感到深深地崇敬,对于历史,我们学会了敬畏,我们会记住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教训,特别是对于新疆地方史,我们觉得,也很稀缺,更多新疆史实,让我们了解了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热土,耸立这一座令人向往的丰碑。

首先,我们第一个进入的是历史馆,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尊鼎,虽然我们已记不清它出土什么时候,它叫什么名字?但是,我依然可以记得那个锈迹斑斑的鼎,显然已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岁月,可以想像,在那个时代,它是多么的辉煌。接着身后,就是数年前的化大——象牙,它们象征着时间匆匆而过。再接着,我们走过一个弯曲处,看眼前,如同天边苍穹虽然近在眼前,感觉却是那么辽远,看脚下的复活节的石人,庄严而肃穆,它们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在遥望着什么?在祷告着什么?……任苍穹变幻,他们依然不改自己坚守的位置,再往

前走,这是科技的发展,利用物理的倒影成像,给我们展现了察哈尔部落西迁的艰难历程,如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典籍,各种饰物……还记得我们第一个伊犁将军朋瑞,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这是何等的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要向前发展,就要让我们高中生以史为鉴,明辩是非,这样,才能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1年5月18日

高二16班博尔截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观后感 2011年5月18日下午,我们班组织去参观博物馆,对于从未去过的地方,内心总是充满期待,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路上都吵吵闹闹的。

博物馆颇为壮观,还没有进入馆内,就被博物馆特殊的气势所感染,我们尤其钟情于楼梯上铺的红地毯,有一种参加颁奖典礼的感觉,鲜艳的红触动了我们那根不安分的神经,大门两侧具有民族风情的雕饰,精致又华丽,让我们对馆内的好奇更深了一层。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历史馆和民俗馆,步入历史馆,就像是进入

了时空隧道,把你带入了那远古的洪荒时代,我站在那古朴,泛着铜锈的青铜器前,我欣赏的它不是它的器形,凝缩了博州几千年的信息向你释放着。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你就理解什么是巧夺天工了。在浏览神来各异的瓷器时,想的更多是不可思议,我想到古人,金木水火的运行,让一种物质,你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步入民俗馆,有种步入大草原的感觉,蒙古包、银耳坠、人物像、牛羊像、蒙古刀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一塑塑逼真的人物像,精细的,每一根胡须,每一根眼睫毛都分明可见,掌心的纹理也清晰分明,刚看到时,心也不禁为这颤动,活灵活现的,蒙古包更是迷人,毡内摆设齐全,像家一样温暖,甚至边蒙古人的民俗元素丰富又美妙,各式各样的衣着让我们眼花缭乱,馆内还展示了蒙古人的历史,蒙古人的文字,蒙古人的生活用品。让我们对民族风情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还展示了关于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的一些历史及物品,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

离开博物馆,我们还意尤未尽,还三五成群的讨论着馆内的物品,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华文华这真是博大精深啊。

2011年5月18日

参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留念

第四篇: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今天我们党课第三小组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馆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的基本陈列。通过详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历史的正确选择,使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看完展览,我的心中充满感慨、感动与感激。感慨的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所遭受的苦难,感动的是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救亡图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感激的是中国人民经历了很多曲折艰难、甚至是一些痛苦的选择,最终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一个成功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

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一个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一个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璀璨篇章。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和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曾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民族兴旺、国家强盛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历史总是沉默着不说话,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馆就这样默默向我们展示着一段段过往,当我们即将走出陈列馆时,回想起这一路来一代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艰辛与不易,我不由得想起《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的话:“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他们的生命都没有超过一个世纪,但他们的故事,将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传诵下去。”而我想,金将军所说的故事,将由我们来承接,来改写。而我们,也必将如斯,珍重地接过这历史的篇章。

雪后的北京分外宁静安详,走出陈列馆,走下国家博物馆的台阶,踏上归途,同时,也走上了另一条心灵的道路。

几代人,一个梦,我们在路上。

第五篇:博物馆参观感想

博物馆参观感想

课程:服装史

学号:170812128

姓名:王九艳

指导老师:孙庆国

参观地点一:翁同龢故居

灰黑青砖,斑驳白墙,带着股雨后的清新湿润,伴着傍晚的余韵,透着股岁月的沧桑,这是我对翁同龢故居的第一印象。

进入之后,没有想象中的雕梁画柱,金碧辉煌,处处透着的是朴素大方和细致。印象最深的是那长着青苔的斑驳白墙和那门上细致精美的雕花,时间在白墙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丝毫没有退却雕花大门的风华,一种强烈视觉的冲突,让人心灵受到了震撼,原来时间过了那么久了,原来也就是那中华几千年历史上短短的一篇。

老先生爱书法,或草书,或楷书,或隶书,或行云流水,或严谨细致,虽不通书法,却能感受到作者的雅致淡然。素雅的青花瓷,处处可见的形态各异的假山石,古木框中摇曳生姿的花,即使只有那浅浅淡淡的墨色,也透着股清新淡雅的色彩,突然就觉得,奥,这就是江南啊!

院子里,沿着长着青苔的青砖小路,或一座小假山,或一方石桌,边上摆着三两个石凳,或一小片的竹子,或一颗倚着墙的树。。。从这个小院到那个小院,一边走一边想象着老先生的生活,好不惬意。

许多话道不明,留下的是很多触动。

参观地点二:南京博物馆

不同于翁同龢纪念馆的江南古韵,南京博物馆给我们带来的是恢宏的气势,仿佛来到了古代帝王的住所,金碧辉煌,气势磅礴。

恢宏的外观之下,是一个比一个夺人眼球的展馆:

民国馆——感觉就像情深深雨蒙蒙的拍摄年代,那个年代的交通银行,照相馆,火车站,当铺,首饰铺,理发店,报社,服装店,邮政局,中药铺,加上灰蒙蒙的天空布景,仿佛置身于民国时期的街道上,繁华落寞,依旧能想象出当时的繁荣热闹。

特展馆——走进佛前——清代帝王和皇室崇信藏传佛教,佛像有泥·石木·金铜等多种材质,其中金铜佛像形制规整,比例精确,堪称艺术珍品。没有亲眼目睹过莫高窟佛像壁画的精美绝伦,但特展馆的佛像给我视觉冲击力也很震撼,细腻的雕工,一根丝带也能用坚硬的石头表现出其轻柔的质感。

金色中国首饰展——金枝玉叶·珠光宝器——包括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及配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衣服蔽体之外的装饰功能远满足不了人们一颗爱美的心,从远古的石头贝壳,到古木青铜,到金银珠宝,越发的夺目璀璨。展馆内的首饰,精美的让人不敢相信那是古董,很难想象在那个没有精密仪器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制作如此精良的首饰的。犹记得明太祖的那顶皇冠,入眼便是象征皇家地位的金黄,华贵奢侈,雕工繁复的龙盘旋而上栩栩如生。

时间的原因,没有细细的看每一个馆,遗憾的同时又带着大大的满足,不虚此行。

参观地点三:杭州丝绸博物馆

虽说是丝绸博物馆,但我觉得更像是中国服装和面料的的发展史。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年轮的运转轨迹。

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直至清王朝的覆灭而来的民国时期,不大的展厅展示出了中华几千年的服装历史。带着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心情,感受着古人们的智慧结晶,精美的服装面料,繁复细致的刺绣,即使是荷包、腰带、扇套、鞋子上,都绣着华美的刺绣,不禁让我感慨古代女子的细腻和对美的向往的热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料的发展也造就了今日服装的多样。在面料的发展中毛麻绫罗绸缎,各种刺绣对面料的二次加工,印花,即使已过数载依旧熠熠生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身至二楼,便满眼的花花绿绿的面料,土家锦、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图案从生活中去寻找,从神话中去寻找,有热闹喜庆,有朴素大方,有清新淡雅,有气势磅礴,看得人眼花缭乱,感慨古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参观地点四:江南大学纺织学院博物馆

刚听说时以为是在市区的一个博物馆,后来才知道是是江南大学纺织学院的博物馆,惊讶的同时又艳羡了。

他们的博物馆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旗袍、云肩、和三寸金莲。

从原先的褂子和百褶裙到了后来合体修身的旗袍,不得不说是对女性身体的一大解放,更展现出女性的窈窕身段,其中一件黑色镂空旗袍让我非常讶异,即使在开放如今天的时代,也是没多少人穿着如此薄透衣服,感叹当时女性的大胆前卫。

当然,云肩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听老师说,一个云肩的制作需要很长很长时间,一个女孩从会刺绣起,就为着自己婚嫁之日绣起云肩,而且是和自己的姐妹们一起制作,因为来之不易,制成之后通常是谁有重大喜事的时候使用,上面绣满了少女对美好生活向往,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各种象征美好的事物她们恨不得都绣上去,满满当当。在现代这种快节奏的社会里,能有几个人能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呢,老师笑着说,你们看看,她们绣的多精细,叫你们画个画都说难。。。我们悻悻然,觉得未免自己心思太过浮躁。

这一次也让我接触到了畸形审美下产生的三寸金莲,一双比我手还短的鞋子,我很难想象能塞下一只脚绣满绣花的鞋子解像是一种讽刺,讽刺男人们对女人的禁锢,讽刺畸形的审美。

还有熨斗,还有护额,还有皮鞋,还有肚兜,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源远而流长。

下载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参观感想(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博物馆感想(精选5篇)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2011年10月22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许力院长、副教授沙智华老师和茅以升班全体同学参观了大连大学博物馆,感受科学氛围,体验创新思维。大连大学旅游专业的学生为......

    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

    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 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这是苏州博物馆留给我的总体印象。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想要去参观的。所以这篇感想的......

    参观天津博物馆感想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我不......

    参观铁道博物馆感想

    2012年7月12日上午,我们10级热动专业同学乘车前往位于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侧的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区,进行参观,以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科普。 中国铁道博物馆......

    鲁迅博物馆参观感想

    鲁迅博物馆参观感想 上周日是5月18号,我们党课课程组织去北京鲁迅博物馆参观,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情不自禁的热血奋涌,想到了好多事情。 在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了鲁迅充满......

    自然博物馆参观感想

    自然博物馆参观感想 周二下午我们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这是开学后我们班记得第一次集体活动,开学后我没到其他地方,因此很激动。还有我们的辅导员沈老师一起,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才到......

    钱币博物馆参观感想(范文模版)

    钱币博物馆参观感想 2月9日,我和机关单位的多位同事一起参观了钱币博物馆。 在讲解员详细认真的介绍下,我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参观感想

    赏今访问古医药行活动感想 阳光明媚,柳絮飘飘,乘着大好春光,我们一行人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启了我们的半日游。 因为来得太早,中医药博物馆还没有开门,我们就先在校园里四处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