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卫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强化责任意识 干好本职工作
—— 环卫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根据局党委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局《关于实行机关股室同志到二级机构蹲点调研的工作方案》要求,我于6月3日至17日,到环卫站进行了为期15天的蹲点调研和学习教育。现将15天的蹲点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县城环卫管理上,环卫站将城区划分为6个管理片区、一支中夜班管理队和垃圾清运车队,环卫班子成员根据分工,主要做好负责片区的卫生管理及巡查等。
在作业时间安排上,环卫工人分为两班,即:早白班和中夜班。早白班:04:00—11:00、13:30—17:00(其中:8:00—11:00各路段留一人保洁)。中夜班:11:00—13:30、17:00—23:00。垃圾清运车队基本在03:00前开始上路收运垃圾。
我这次蹲点的班组是弦山中路西队(南转盘-北转盘-九龙西路、农场口-光马路口-北转盘、司马光西路),主要配合队长赵世琴的日常管理工作。在重点做好弦中路西队工作的同时,对其他区域的清扫保洁、环卫设施、垃圾收运及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做了一些了解。
二、存在的问题
1、环卫队伍方面。主要表现在:环卫工人年龄偏高且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不高。现有环卫工人多为年老体弱人员,大多为50-70岁之间,由于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环卫工人请不来留不住,陷入了招工难、难招工的被动局面,环卫工人频繁流失。在我蹲点的第3天就有4名环卫工人因种种原因离开环卫队伍。
2、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表现在:城区部分道路破损严重、垃圾中转站数量不够且分布不均,机械化作业水平不能满足垃圾收集需求,加上建筑垃圾管理不规范,建筑施工、运输车辆轮胎带土运输,“抛、撒、遗、漏”时有发生,在清扫保洁上给环卫工人增添了一定的劳动强度。
3、市容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环卫工人04:00上路作业,将路面清扫干净,而在07:00左右,大量从事蔬菜、水果等流动摊贩在部分路口及人行道占道经营。待城管人员上岗管理,摊贩相继入市后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了环卫作业的重复劳动,加上早餐店的超门店经营亦是如此。此类管理漏洞亟待规范。
4、市民意识方面。主要表现在:沿街乱倒垃圾现象普遍,而且无时间规律,随时随地倾倒,环卫工人刚刚清扫干净没走出几米又倒出一堆垃圾。部分居民特别是沿街住户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排放污水,临街商户、饮食店存在门前乱扔乱堆垃圾现象,甚至存在损坏环卫设施,不尊重环卫工人等现象。
三、几点建议
1、推进“人文关怀”。加快推进“环卫爱心食堂”、“环卫之家”建设,解决环卫工人吃饭和住房问题,提升环卫工人的幸福感,更好地稳定环卫队伍。
2、推进“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卫工人的职业技能掌握、岗位技能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卫工人的安全知识教育。教育环卫工人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增强环卫工人的法纪观念,从而使得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3、推进“公共服务”。在“环卫之家”建成并投入运行后,为居住在“环卫之家”的环卫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例如为环卫工人开设可供其自行选择的娱乐活动,从而丰富环卫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环卫工人的归属感。
4、推进“公益宣传”。建立针对环卫工人的服务团队,通过开展“周五卫生大扫除”,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支持环卫事业及关心帮助环卫工人,宣传和呼吁社会公众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从而转变社会公众对环卫工人的传统印象,提升环卫工人的社会认同感。
5、加强“制度建设”。制度使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对环卫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还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修订、充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以推进环卫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蹲点体会
我们环卫工作者,365天坚守在工作岗位,她们清扫的不仅仅是街道,更是一个被称为城市的家园,打开家门,谁愿见到满地垃圾、污水横流的画面?而这花园般的城市,正是我们的环卫工作者在寒风中、烈日下、暴雨里坚守岗位,勤勤恳恳的工作而成就的。是什么信念让他们如此认真地工作着?是天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是这坚定不移的责任心,让环卫工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奋斗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宁愿自己一身脏,也要换得脚下一片净。
责任心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使命,作为机关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这一点尤为重要,而这一点在我们的环卫工人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通过15天的蹲点学习实践,使我对环卫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更激发了个人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完善和提高个人素质着手,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努力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单位各项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2014年6月20日
第二篇: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走进xx,问计于民
-----驻村蹲点调研心得体会
我蹲点的xx村位于xxxx镇,是明朝抗倭英雄陶成的故乡。全村现有人口2302人,其中年收入 元以下的有人,占总人口的27%,低保 户 人,有党员58人。
在xx村蹲点调研的十天时间里,我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和农民进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吃在农户家、住在农家屋,和村民一起下地劳作,收割稻谷,喝水酒,拉家常,真真正正地融入正阳村群众当中,认认真真地开展调研活动。主要做了如下几件工作:
一是走访慰问了村里三位抗美援朝的复退老军人、以及老党员和困难群众等十多户人家,资助村里一位单亲特困小孩;
二是实地察看了新硬化的进村道路和xx公路进村路口群众候车亭等村集体建设项目,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了村里头农民种殖优质稻谷、养殖生猪、肉牛、肉鸡等产业,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工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出谋划策;
三是深入xx村小学调研了解学校的校舍安全、教育教学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等问题,联系学校建设项目办工作人员到学校鉴定校舍危房,提出尽快拆除危房,积极申请争取国家校安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议;同时,在蹲点调研最后一天,我还联系并成功地组织了市教科所专家送教下乡进村活动,为山村小学的老师同学们送来三节优质教学展示课;
四是引导有诉求的村民通过正确渠道反映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我一方面跟村民代表们讲《上访条例》,引导他们要依法依规进行上访,有礼有节地和服装厂老板协商解决赔偿损失问题,要相信当地党委政府定能帮助协调对方,妥善解决好问题;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此情况向镇里包村领导反映情况,争取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此事得到了xxx镇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并马上联系服装厂老板到镇政府和村民代表坐下来一起协商解决赔偿损失问题。终于,在第三天,双方经协商签订了赔偿协议,在我蹲点调研期满离开村子的前一天,被污染水田每户人家都领到了服装厂赔偿的票子,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在xx村蹲点调研的这段日子里,通过访民情、听民意,我了解体会到了正阳村老百姓的幸福与快乐,困难与痛苦。如:正阳村地灵人杰,学优作仕,经商发财,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明朝举人抗倭英雄陶成,抗美援朝村里有三个志愿兵跨过鸭绿江,获得了战功勋章,这一直是村民引以为荣的骄傲。。。现村民们正为新硬化的进村道路和xx公路进村路口群众候车亭的修建感到幸福等等;而另一方面是更多令人感到揪心和牵挂的困难和痛苦:有一个家庭父亲病故了,母亲是残疾,没有劳动力,没有家庭收入,两个小孩还在义务教育阶段读书,全家生活靠救助过日子;还有一个超生户家庭,男人吸毒,女人体弱病多,已生了四个小孩了,还要生第五个,成为村里计生工作钉子户;还有村由 2
于缺少文化娱乐活动,村民赌博成风以及全村131个儿童中有67个为留守儿童,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安全及健康都令人担忧。。。
十天驻村蹲点调研生活,村的父老乡亲、山山水水令我难以忘怀。十天时间经历和了解到这些许许多多村的人和事,令我感触至深,收获甚多。十天的农村生活和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胜过读十年书。„„总结这次蹲点调研,主要有三点体会和感悟。
一是只有深入农村扎实调研才能了解民意、赢得民心。不到群众中去很难听到群众真话,不到问题一线很难找到破解之法,只有善于面对群众、敢于直面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勤走、多听、实看、真问,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通过入住农户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换取了农民的真心话、真感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我才能成功地引导农田被服装厂排放污染的村民通过正确渠道进行合理的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二是蹲点调研必须坚持“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关键环节
群众最重实际,也最通情达理。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澄清村民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是整个蹲点调研活动的核心内容,3
为民办实事则是这次活动的关键环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两者是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群众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每个都能圆满解决,有些因法规、政策不允许而不能解决的,只要我们解释清楚,大部分群众还是会谅解的,这也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是蹲点调研工作必须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选准调研课题。
我国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农村,热点、难点也在农村。驻村蹲点调研就是要研究解决农村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位驻村干部的工作单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工作能力、工作特长也不一样,要发挥自身的专长,解决好调研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就是要根据自身专业,结合本职工作,选准课题,开展调研工作。
四是“百名青年干部驻村蹲点调研”活动是锻炼我们青年干部成长的一项好举措,应作为一项制度长久坚持下去。
尽管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我的成长经历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没有在农村工作过,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对农村群众的感情。通过这次驻村调研活动,我深深体会到,市委组织部提出的“百名青年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活动是非常必要,十分及时的,蹲点调研虽然只有短短十天时间,但我们通过进入到农村基层,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锤炼了党性,锻炼了思想、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能力,树立了良好的青年干部 4
形象。希望能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制度长久坚持下去,让更多青年干部到广阔的农村天地去,锤炼成长。
第三篇:蹲点调研
同志们:
根据机关业务培训的安排,今天下午,我想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首长机关“怎样到基层蹲点”问题在这里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提起蹲点,很多同志会说,蹲点是已“老掉牙”的传统工作方法,是不是有点过时了;蹲点好是好,可现在工作忙起来,哪能“蹲”得住呀!其实,蹲点确实是个老办法,但也是一个实在管用的办法。应该说,只要有基层存在,只要我们真心实意抓基层、帮基层,蹲点就是不可缺少的有效办法,这也是领导机关干部的一个基本功。
毛主席过去曾经把到基层蹲点比喻为“解剖麻雀”,他老人家还留下许多名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如同一朝分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谓至理名言。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取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蹲点是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把领导和群众结合起来的最有效的方法。毛泽东之后,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把包括蹲点在内的调查研究看作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实践中我们也会观察到,大到党和国家,小到一个单位,每一个科学决策的提出,一项好的政策规定出台,一项具体工作的正确指导,几乎都要经过到基层蹲点调研的过程。在我们的部队里,现行的基层帮建,就是典型的“蹲点”模式。因此,我们可以说,蹲点是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和集中帮助基层解决问题采取的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在机关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转变领导机关作风,增强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军委领导反复强调领导机关要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要经常到基层蹲点帮带。近年来,各级首长更是身体力行,带头认真落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那么,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应注意把握哪些问题呢?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一些资料,起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
一、选好蹲点的时机和去向
蹲点首先要选好点。无论是负责组织协调下基层的部门,还是要到基层蹲点的机关干部,都需要合理、慎重地选择蹲点的单位和时机,以收到观一斑知全豹、抓一点带一片、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统一组织的大批量的蹲点,主要是围绕部队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党委的主要意图和部队实际工作的需要,本着业务对口、突出重点、适度分布的原则安排确定去向。一般在基层开训、任务转换、执行重大任务或发生重大转折、工作总结、退老补新等时机安排。突出主题的专项蹲点,需要根据蹲点的目的和意图慎重选定:抓先行试点,一般要选在建制比较健全、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基础、客观条件比较适中的单位;帮助赶队的,要选择问题比较明显、对面上同类问题有指导意义或对部队整体提高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单位;着眼制定政策规定,指导全局工作的蹲点,则应把是否具有代表性作为选点的主要标准。工作研究性的蹲点,则要求必须把握全局,着眼基层单位特点,确保总结的经验、研究的问题实在管用,对全局工作有借鉴指导意义。此外,还要重视到直属和小散远等容易被忽视的单位蹲点。
二、掌握蹲点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由于蹲点的任务、时机、单位不同,蹲点抓基层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也不尽一样。就一般情况来讲,大致有以下五个环节。
(一)熟悉情况。首先,要透彻了解上情。当确定下基层蹲点时,要通过听取动员部署、翻阅文件和报刊、请教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等途径,把握上级精神,了解工作规划、工作重点,领会好党委、首长的意图,熟悉蹲点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详细掌握下情。要留心了解基层单位的历史概况、建设和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党员骨干队伍素质,了解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总体工作安排,当前任务和进展情况,单位的主要矛盾,亟待解决的困难、实际问题,等等。掌握基层真实情况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五个字:一是“听”,听听所在单位本级或上一级的情况介绍,听听友邻单位的反映。二是“谈”,深入到官兵中间进行谈心、谈话,可集体座谈,可也个别交谈;既要找战斗班排的同志谈,也要找连部、后勤的谈,广泛听取多方面的看法。三是“看”,通过查看单位历史资料、各类登记记录,观察操课训练、内务卫生、各类库室、菜地猪圈、岗哨执勤等,看官兵的精神面貌、干部骨干能力素质、单位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等。四是“干”,与基层官兵实行“五同”,直接参与基层活动,从中感受基层官兵的生活、情感和呼声。五是“析”,把了解的情况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把基层的形势、经验教训分析透。
(二)确定方案。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党委、首长的总体意图,从实际出发,研究确定蹲点期间的工作安排及帮助重点。根据需要还可以制订蹲点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指导基层,一步一步地抓落实。
(三)开好头局。打仗需要慎重初战。蹲点也要从某一方面开好头局。可从自己最拿手的同时又是所在单位弱项的某项工作抓起。这样容易迅速见效,赢得基层信任。如司令部门的同志帮助攻克一两个训练难点,政治部门的同志帮助搞个教育、组织个活动,后勤部门帮助理清账目和改善伙食、指导农副业生产,装备部门帮助搞好武器维护保养等。
(四)重点帮带。蹲点指导和服务基层的内容很多,应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重点,但无论蹲点的时间长短,所在单位基础如何,一般都应当从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着手。一是帮助基层单位理清抓工作、搞建设的思路,帮助基层党委、支部认清形势,确定工作路数,选好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二是帮助基层抓好班子建设,帮助基层建好领导班子是蹲点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对班子运转正常的,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驾驭能力;对组织不够健全、制度不够落实的,要帮助他们尽快上轨运行;对班子内部有隔阂和矛盾的,要帮助他们搞好谈心交心,消除思想疙瘩和误会。三是帮助基层单位扬长克短。对蹲点单位的强项和优势,要帮助他们开动脑筋,让强项更强;对缺项或弱项,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四是帮助基层单位解决难题。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和基层一起研究解决的对策,对基层无力解决的,能通过自己做工作解决的,尽量提供帮助,包括向上级反映请示。五是搞好传帮带。在具体工作中,要一点一滴地帮,一招一式地传,一个科目一个科目地带,言传身教,讲评示范。
(五)总结汇报。蹲点结束之前,要认真“过过电影”,回顾反思一下蹲点的过程,总结提炼对基层单位总体评价和看法,着眼调动积极性,充分肯定基层单位取得的成绩,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跟基层的同志交流思想,同时提出希望和要求,力求“像、准、实”。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甄别,慎重定调,稳妥交流。还要以基层单位为镜子,检点机关自身的工作。蹲点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机关指导基层的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改进机关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对蹲点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向党委、首长提供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基层需要领导机关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反映给有关领导或机关部门,并努力搞好协调落实。蹲点情况一般都要写出书面报告。
三、需要防止和克服的倾向与问题
概括起来是“蹲点十忌”,也可以说需要注意处理好一些关系。
一忌“嫌贫爱富”。需要处理好抓先与帮后的关系。有的在确定和选择蹲点对象的时,只愿意去先进单位、条件好的单位、容易出经验的单位,而不愿去后进单位、条件差、问题较多的单位,以致出现两个连队同住一个大院,一边车水马龙,一边门庭冷落的现象。有些后进连队的同志说,我们是“后娘的孩子”,是被机关遗忘的角落。这话虽然带有一些牢骚,却反映了一定的客观现实。领导和机关下去蹲点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熟悉情况,检查指导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进单位固然要去,但比较起来,后进单位更需要机关的同志去帮助指导,因为后进单位是部队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更突出一些。对后进单位“雪里送炭”,比起到先进单位“锦上添花”,应该是更迫切、更需要做的。起码是同等重要的。道理很简单,按照著名的“木桶理论”,只有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才能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否则.先进经验出得再多,后进单位问题严重,也会影响部队建设的整体水平。从我们单位的情况看,要实现“完成任务,不出问题”的目标要求,必须做到全面、协调、安全发展,越是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越要多去、多抓。完成任务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出问题也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二忌“上下脱节”。需要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蹲点人员既不能光把眼睛盯着上头,按照机关的意图和需要摆布基层;也不能一味迎合基层,看见问题不说,发现偏差不问;更不能为了取悦于基层而隐忧护短,甚至把短说成长。还要防止不敲“当面锣”的现象,在下面说的是一套,回到上面说的是另一套,到头来,容易影响上下关系,影响机关的形象与威信。
三忌“急功近利”。需要处理好抓眼前与谋长远的关系。蹲点期间,要把抓眼前工作与基层的长远建设结合起来,不能只图在蹲点期间红红火火地比“速效”,打乱基层的总体规划,更不能只求眼前变化大,让基层“竭泽而鱼”,给基层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四忌“心不在焉”。需要处理好“身入”与“心入”的关系。有的搞“背包蹲点”,人到了基层,心还在机关,只把背包放在基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的搞“桌子搬家”。名曰到连队蹲点,可业务工作带了一大堆,“吃基层的饭,办机关的工”。群众把这种现象称作“井下的葫芦”——从上面看是下去了,从下面看还浮在上面。机关的同志各有各的分工作,有些一时处理不完的事,带到基层抓紧办一办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把“办公桌”也搬到基层,在下边搞“遥控指挥”,不仅帮不了基层,还要牵扯基层的精力,使蹲点流于形式。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在机关蹲点中时有所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同志下连蹲点的态度不端正,是带着“出公差”、混日子的目的下来的。从领导方面找原因,则是为了凑人头、凑天数,不管能不能出效果,先把人赶下去再说。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下连蹲点就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半心半意不行,三心二意也不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两头落空,一无所获。
五忌“越俎代庖”。需要处理好“给鱼”与“授渔”的关系。蹲点少不了对基层面对面的指导,有些工作也需要具体去干。但指导不是包办,帮助不能代替。帮助基层单位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的是多给基层干部、骨干传授工作方法和要领,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有些同志工作很负责任,也很卖力气,敢管敢讲,但就是不注意方式方法,尤其不注意发挥基层同志自身的积极性。必须明确,机关下去蹲点是“指导”工作而不是直接“领导”工作,什么事情都是你在那里主持,发号施令,基层的同志就会缩手缩脚或者干脆撒手不管,出现“你不放手,我不动手;你不放心,我不用心”的情况。这样,工作组在时还好办,工作组一撤离,问题、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这方面还要慎开“小灶”。蹲点期间,机关为基层办实事是对的,但办什么实事,怎样办实事,值得研究。如果给钱给物才算办实事,那么不管钱不管物的部门下部队怎么办?如果只给你所蹲的这个点办实事,那么其他单位怎么办?“滥开小灶”不仅容易造成基层单位之间的矛盾,还会让别的单位对你抓的这个点不服气。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赛跑,就是得了冠军,这个金牌含金量也不足,难以达到激励竞争、共创先进的目的。领导机关下基层传帮带,主要是对基层干部传经验、教方法,带给他们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样,即使你离开了连队,也会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组”,使连队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六忌“喧宾夺主”。需要处理好抓单项与抓全面的关系。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有综合性的全面的,也有业务性的单项的。不管哪一类,都不能为了抓一个单项而丢掉全面建设,让基层“见风使舵”,顾此失彼,甚至把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放到了“次要”或“不要”的位置。有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在传帮带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蹲点与基层合拍合力,产生最佳效果。
七忌“当劳动力”。需要处理好实干与指导的关系。有的同志下到基层后只知埋头干活,出操干勤务很积极,而对面上的工作却不闻不问,成了一个纯粹的劳动力。我们提倡领导机关干部到部队与战士实行“五同”,是为了加深对基层的感情和改造自己的思想,但一般说来,“五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五同”接近、熟悉群众,发现部队问题,找出主要矛盾,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领导机关蹲点的目的。否则,混同于一个普通战士,蹲点过后脑子空空,所获了了,同样失去了蹲点的意义。
八忌“妄加指责”。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有的到基层看到一点就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批;把树木当作森林,把部分当作整体。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叫”的工作方法,对指导工作十分有害。机关的同志下连蹲点,时间毕竟有限,看到的问题也不见得全面。譬如,发现一个战士衣帽不整,某个角落卫生稍差,不能就断定整个连队不注意内务卫生,更不能得出“管理教育不严”的结论。有的单位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往往是由上边“逼”出来的。一个连队几十号人,一年365天,哪能保证不出一点问题?问题、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发现后要作具体分析:是局部的,还是全局的?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必然出现的?应当全面了解、周密分析之后再下结论,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九忌“迁就护短”。需要处理好出成绩和出问题的关系。自己蹲点单位出了成绩,有了经验,就洋洋自得,到处吹嘘;自己蹲点的单位出了问题,就觉得脸上无光,千方百计掩盖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纸里是包不住火的。矛盾既然发生了,不及时报告、及时解决,总有—天会酿成大祸。有的同志有一种侥幸心理,只要保证自己在这里蹲点期间事态不扩大就行,走后问题闹得再大也没有关系。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到基层蹲点,就要和基层荣辱与共,成绩有你一份,问题与你相关;揭短短变长,护短长变短。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选择。
十忌“拔苗助长”。需要处理好效率和质量的关系。为了让自己抓的点早出成绩、早出经验,早在上面挂号,把本来计划要做的,说成已经做了的;把萌芽说成参天大树。拔苗助长的结果只能是昙花—现,时间一长就“缺苗断垄”。出现“红旗跟着领导走”的现象,除了领导蹲点“嫌贫爱富”这一条原因外,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工作方法在作怪。任何一个典型的成长都有条件、有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抓就灵。特别是有些后进单位,本身条件很差,领导到那里蹲点,主要是怎样帮他们赶队的问题,而不是怎样出经验、怎样挂号。关键还是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到基层蹲点,既要带着原则,更要带着感情,要和基层的同志结成“鱼水”关系,而不能结成“油水”关系。领导机关的同志下去,与基层的同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思想上、感情上打成一片,就会形成“鱼水”关系,亲密无间;但如果人虽下去了,心浮气躁,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搞特殊化,就会形成“油水”关系,上下之间怎么也合不到一块儿。如果到了这个地步,蹲点就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缩短机关与基层的距离,反而会扩大距离乃至形成新的裂痕。—般来说,基层同志是通情达理的,对领导机关的同志也是很照顾的,甚至是恭敬有加的。越是这样,机关的同志越应自觉,各方面更要检点一些,真正做到进了连队门,就是连队人;不说两家话,不办两家事。有的同志蹲点后回到机关多少年了,基层的同志还时常念叨他的为人,他的好处,而且还经常保持联系和来往。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来自基层的奖赏才是最真挚的奖赏,也是最高的奖赏。
第四篇:蹲点调研手记
蹲点调研手记
在根据县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树风范”主题实践活动统一部署要求,乡党委、政府决定4月9日至13日蹲点调研周。从4月9开始为期一周在黄桥乡**村蹲点调研,这次蹲点调研深入农村全面了解掌握农村实情,切实解决了一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蹲点调研期间,既当党的政策宣传员,又当村情民意调查员,蹲点期间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走访了村困难群众和困难老党员实地察看了村里的情况,共走访农户12户、并发放调查问卷30份,征求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村发展的意见建议。
基本情况:**村是我乡的一个贫困村,人口612人159户,18户低保户,24名党员,3名老党员。
这次蹲点调研,通过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和召开座谈会进行调研。日程安排:
1、4月9日召开**支部成员会议,听取支部对本村的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情况汇报,晚上走访农户征求意见。
2、4月10日召开征求意见会,有党代表、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参加,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设。晚上和乡党委书记一起慰问了困难党员群众。
3、4月11日考察康庄工程、村毛竹基地、甜柿基地等了解农业发展情况,并走访灾民重建户。
4、4月12日研究征求的群众意见解决方案。
5、4月13日召开党支部成员、村民代表参加现场民情答复会。
存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村康庄公路筹资问题,2、村庄整治资金缺口,3、水果基地建设扶持,、4、毛竹基地建设,5、林区道路建设,6、党员活动室维修等需资金60万元。
成效:在民情答复会上,乡党委书记就针对该村问题作出答复,林区道路建设要量力而行,效益农业建设乡党委、政府将给予重点扶持,这次蹲点走访困难党员、群众12户,落实慰问金3600元,解决纠纷12起,维护了农村稳定。
几点体会:这次蹲点使我了解了很多真实情况,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体会很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干部必须转变作风。在**村,领导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换取了农民的真心话、真感情。这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掏心窝、交朋友,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掌握农村的第一手资料,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二是农业必须走高效、生态、集约之路。**村通过开发山林资源,利用荒山荒地大面积种植甜柿等水果,开辟了农民的致富之路,使昔日的穷山村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这告诉我们:必须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走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三是村干部必须选好用好。**村无论从发展基础来看,还是从区位条件来看都无优势可言,能发展到今天,与村干部勤于思考、善于谋事、勇于开拓密不可分。这告诉我们:区位条件再好,支农力度再大,“输血”数额再多,没有一位好干部、没有一支团结的村班子
队伍,一切都将无济于事,必须把选好用好新农村建设“领头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
第五篇:蹲点调研报告
周 跃 同 志
关于对建华第四社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2010年6月13日)
近日,为更好地优化街道发展环境,本人深入建华第四社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蹲点调研。期间通过上门走访、民情恳谈等活动与社区群众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努力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综合调研情况、群众的意见建议以及对社区建设问题的分析后,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社区基本情况。
建华第四社区现有居民2650户,常驻人口9325人,流动人口130人,党员327人,辖69栋居民楼宇,涉及20个产权单位,社区内座落11个省属单位、4个市属单位。目前社区居委会共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公益岗位7人。
二、存在的问题。
在与群众交谈过程中,对居民反映的一些情况与问题经过初步梳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事务缠身,任务繁重。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趋势的加快,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重心下移,社区居委会每天疲于应付上级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1-
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2、社区办公设施亟待完善。随着社区职能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增多,社区“无地方办事”、居民活动设施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并已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社区工作人员虽多,但缺乏专业知识,缺少经常性的业务培训,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培育社区意识,彰显社区的内在价值。以居民为导向,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让居民认识到社区是安身立命的第一家园,参政议政的第一平台,养身愉心的第一乐园。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从社区文化活动到社会环境治理,让居民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方式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来,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生活的各种实惠,将社区意识转化为社区生活的实际内容,推动社区服务建设。
(二)共驻共建,大力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大力提倡“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以此为契机,办事处联手共建单位为社区免费提供了
100平米的办公及活动场地;在区政府宿舍院内免费安装健身设施,硬化小区地面600平米,美化小区院落;免费修复了因拆迁而造成的社区旧址破损围墙。通过社区共建,培养了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通过引进社会力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以人为本,提高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转变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着力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与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通过举办经验交流、开展社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业务能力竞赛等形式,培养社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社区工作人员的群体形象。
通过本次蹲点调研,我切实感受到只有怀着一颗真心,捧出一片真情,放下架子,诚心向群众请教,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群众也才能真正向你敞开心扉,领导干部也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和呼声,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