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南京考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赴南京考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张文献
10月20日---25日,我校一行11人在杨四新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普通高中教学管理与高效课堂观摩交流会》,一路风餐露宿,马不停蹄,先后赴南京、无锡、海门、启东、如东五地实地考察、听报告和观摩课,受益匪浅。经过考察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特色课程开放、素质教育的不同形式,学习了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开阔了办学的眼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起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被考察和学习的五处学校的情况
1、广东仲元中学
广东仲元中学位于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是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始创于1934年春天,为纪念邓仲元而命名的一所中学。学校拥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东仲元中学的育人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仲元中学在创建的早期已明确提出了“德智并重、文武兼通、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春风伴我行”(身心雅正、志于成人)的德育育人目标和“和谐发展,学有所长,学有所创,鼓励冒尖,个性张扬”的智育育人目标。
仲元中学的办学思路可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1)立足课堂,追求卓越;(2)崇尚创新,兼容并包;(3)强师为要,善己为先。其中“立足课堂,追求卓越”是办学基础和出发点;“崇尚创新,兼容并包”是办学所持态度;“强师、善己”是办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学校以“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全面发展、爱国爱民”为宗旨,以“立足于广州,面向全国”,把仲元中学建设成广州地区教育春风的引领者、领跑者、传播者为目标,把广东仲元中学建设成“百强”与“千所”名校,是学校发展计划的明确定位。
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系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校,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首批、无锡市首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有学生2800余人,教职员工300余人。
近年来,全校上下大力倡导“坚守理想,奋斗不息”的学校精神,大力推广“谦恭厚重,大气恢弘”的校风,大力弘扬“大爱大智”的教风,大力营造“好学力行,敬业乐群”的学风。坚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坚持把建设校本化的课程体系作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坚持把培育、延揽名师从教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把激励为主的多元评价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通过挖掘传统精神,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通过弘扬大爱大智教风,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团队的整体水平;通过探索有效教学的技术路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通过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更为多样、优质的教育服务。在激活历史文化、实施课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学、实施激励评价、培育名师团队、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优势。学校课改成果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课改经验由教育部推介,从央视《聚焦新课程》节目到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专访,影响辐射到大江南北;教学质量优异,学生成才率高,是无锡人民优先选择子女就读的优质高中之一。近年来,学校还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 江苏省课改先进集体”等省市级荣誉近30项。被江浙沪三地教育厅(委)确定为“长三角名师、名校长实践培训基地”,是“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
3、江苏海门中学
江苏海门中学创建于1912年,为江苏省首批省属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该校形成了“博学笃行、敬业乐群”的校风,“严谨、求精”的教风和“厚积、有恒”的学风以及“务真、求实”的校训,积累凝聚成“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厚积有恒”的学校精神。
办学特色——“三全、三高、三自”,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高标准;教育高效率;学生高质量”。“培养学生自觉、自学、自治”的能力。
办学特点——科学管理,人本师训,校本课程。
办学理念——实施人性教育,培养有为人才。
办学目标——信息化、国际化、集团化、国内有广泛美誉度、国外有一定影响的五星级名高中。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保持自信、尊重他人;智能双全、文理兼备;适时休闲、身心健康。
工作目标——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尤其是育人质量,不断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学校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现有51个高中班级,18个初中班级,在校学生2851人。每年有学生在全国和省的学生发展创造及科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有100余人次在省级竞赛中获奖。2012年高考,各项指标全面超过2011年,以优异成绩再创历史新高,高分学生群体突出。清华北大上线人数22人,9位同学总分名列全省前100名, 380分以上高分人数名列江苏省前三名。本一上线人数722人,本一上线率达81.34%,本二上线人数877人,本二上线率达97.65%,位居江苏省前列,海门市第一。
4、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省启东中学创办于1928年,现有99个教学班,教职工440多人,在校学生5400多人。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
教学质量一流。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高考连续十多年名列江苏前茅,每年都有15人左右考取清华、北大。办学特色鲜明。1995以来学校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4块金牌2块银牌。体育、文艺、小发明等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特长学生,小发明多次获国际中学生小发明金奖。学校被媒体和同行誉为“英才培养的沃土,奥赛金牌的摇篮”。
5、江苏栟茶高级中学
江苏栟茶高级中学创办于1928年,为南通市农村重点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江苏省重点高中,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创江苏名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遵循“改革立校、开放办校、科研兴校、民主治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以一流的师资推进素质教育,以校风育人为办学特色,以出类拔萃的教学质量饮誉社会。学校秉承优良校风,坚持科研兴校,办学水平稳居省、市前列,特别是近几年,以骄人的高考成绩在全省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成为一所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影响较大的名校。
学校弘扬校风育人办学特色,以纯正的校风、扎实的学风、严谨的教风饮誉大江南北,为学校的发展特别是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起到导向、激励和保证作用。每年接待近千名省内外的教育同行来校交流、观摩。学校办学水平在全省同类学校中稳居前列,尤其是多年来“以二流生源创一流佳绩”的高考辉煌,被专家誉为“栟中现象”,让省内外同行为之瞩目。
二、启发与收获
1、改革与创新是学校的生存之道。
因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学校永恒的教育价值,所以,改革与创新永远是学校的主题词。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教学不仅仅发生于教室,能力不仅仅来自于读书,情感发展不仅仅得益于校园,„„多种生活课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改革、选择带来的多样性、自由性、个性化冲击了传统教育整齐划
一、批量生产的模式和理念。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之后,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会选择。
2、优秀与卓越是学校的发展之道。
人的心理深层有种被同类认知的赞同感,那就是每个人都渴望优秀与卓越。因此优秀与卓越是学生主体性发展能力的选择。是教师自主型专业发展能力的选择。是学校管理民主制度与文化的选择。
3、教师的敬业与精业是学校的精神支柱。
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幸福生活的家园。老师的敬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老师的精业是知识专业化的需求,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未来生活实践的重要保证。
4、制度与民主的和谐是学校管理的精髓。制度与民主是学校管理的一种选择,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正确而有效的,因为既选择了民主,又选择了制度。民主,是学校长盛不衰的鲜活血源;而制度是学校有序发展的保证。
5、尊重与理解、对话与交流是学校人际关系的准则。尊重和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文化。“尊重与理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使师生关系饱含着爱和宽容,走向了民主与平等;它使学校、家长、学生各方趋向共识,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与理解,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理解与尊重,使校园变得更加和谐。尊重与理解,成为学校主体性德育的主音符。
学校在“传授”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流”,由此“教学”双方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平等关系的两个主体。而主体性教学文化的生成也就因此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那么的简单而独特,有时甚至令人喜出望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感应,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行动。
三、反思
一、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的反思。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看学生是否理解数学本质,是否掌握了数学知识,是否形成数学能力。我们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取其精华,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并形成能力,不但需要教师讲解引导,而且对教师的讲解引导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课堂应是充满火热思考的课堂,而不是游离于数学本身的表面形式上的活跃和探究。而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中概念性知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需要学生对每一个数学概念构造自己的理解,使得“教”的作用不再是演讲、解释、或者企图去“传送”知识,而是为促使学生进行心智建构,适时、适度、适法地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教学。
如在《数学(必修5)》数列概念的学习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特征和表示数之间的关系,适时地体会数列的各项的顺序与其序号的对应,归纳得出数列的定义后,为了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教师设计如下问题:“1,2,3,4,5”与“5,4,3,2,1”是同一个数列吗?与“1,3,2,4,5”呢?请尝试用文字叙述这一特点。
当学生理解了“在两个数列中,相同序号上的项相同时为相同的数列,否则为不同的数列”,再设计如下问题:
“数列中的数和它的序号是什么关系?哪个是变动的量,哪个是随之变动的量?你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些相关内容?”
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数列定义进行反思,并透过数列定义的文字,用已有的函数知识去构造对数列概念本质的自我理解。
二、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思。
数学是一种思维的体操,它的各种思维方法不仅存在于数学之中,而且也存在于物理学、化学、甚至人文学科中,都是对生活现象与经验的提炼。弗赖登塔尔认为人类知识有两类: 思辩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思辨性知识适合“探究” 方式学习。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中经验的知识如:无理数,复数、函数、公理化方法等,学生日常经验得不出这样的数学思想;象无理指数幂,为什么要使用弧度,线性规划求解等难以证明的知识,以及对数运算、向量运算,三角恒等变换这些主要是记忆的程序性知识不宜“探究”,学生适用“接受性”学习方式。这类似于语言的学习,方法是记单词,熟语法,多练习,而数学的学习也要多注意数学符号语言的学习。数学中思辨性知识是指“怎么想”、“怎么做”的,它的本质是指个人的理解力和领悟性,存于个人经验的体验中,又嵌入于实践活动,只能在探究活动中通过体验去意会升华,对这种知识学生适用“探究”方式学习。如《数学(必修5)》正弦定理的教学中,学生对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关系准确数量化的表示呢” 探究,考虑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准确数量化关系,后把任意三角形作“高”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从而得证。正弦定理的证明中蕴含将一般情形归结为特殊情形处理的思想方法和化归思想方法,这些思辨性方法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得到体验和意会升华,和“接受性” 的教师讲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个人程序性知识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就内化为方法性知识,而方法性知识的理解和领牾又外化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类型的知识,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反思。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主要是交流合作。教师和全班学生互动讨论,也是一种师生交流合作地学习。但数学是个人思考的学科,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独立思考,才能促使高质量的师生的互动。那么教师怎样提问呢?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题,也就是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或在解题策略的“关节点”上,或在知识间联系的“联结点”上,或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提问。好的提问就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另外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由于思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没有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是形式上合作,是没有意义,也没有实效的。要提高合作学习实效,需要课堂内外合作结合,教师还必须正确面对合作中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平等还是独裁,是独立思考还是照抄别人等问题,及时地给予指导,把内容和要求交代清楚。如在《数学(必修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学习时,为了加强对斜率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并思考《魔术师的地毯》问题,把想法在组内讨论,然后选出一人在课堂上交流思辩。这样有了课前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课堂上的交流合作就能节省时间,又能深刻理解交流问题的实质,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和合作效果。
新课程提出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是课堂“舞台”上的“导演”,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学生的日常经验还不能支撑全部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把隐藏在背后的理性思考激活,要把数学的文化价值点穿,帮助学生体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数学解题意境,学生才会喜欢数学。
第二篇: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东方红中心校 赵玉铁 2011.10.26
2011年10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莫旗教育局组织的校长任职培训考察团,到南京、山东的五所学校南京五老村小学、中山小学、石鼓路小学、瑞今北村小学、杜郎口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对这几所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成功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他们的干部教师真抓实干、不甘人后、凸显特色、树立品牌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时对自己学校今后要重视教研科研、提升办学条件、展现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先把个人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旗教育局举办校长培训班大有益处。
教育局每年暑假期间举办校长封闭学习班,集中培训,听取专家报告,介绍名校经验,学习教改思路等,这些培训为校长们充实了头脑,指明了道路,为莫旗中小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同时,局领导的亲自参与,亲切指导以及殷切期望都给校长们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压力,但更多的是前进的动力。
考察回来后,根据旗教育局领导的要求和安排,旗考研培训中心组织校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要求各学校结合考察学习,举一反三,因校制宜,学习借鉴外地学校的办学经验,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五所学校各具特色。
(一)走进名校南京中山小学
下面我就对我所在的南京市中山小学所见所闻所感略作讲述:
南京市中山小学,原名中山门小学,是陶行知的学生陈性松于 1928 年创办的一所乡村小学。原来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质量落后,连当时村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就读该校。然而,经过70多年的风雨春秋,现已成为一所办学理念新,教育特色鲜明、社会效益显著的南京市实验小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师生八百余名。遵循“科教兴国”的教育战略,该校确立自强、求实、争先的校风。
中山小学王丽萍校长在中山小学连任校长23年。她积极倡导孙中山先生“博爱天下”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顺天致性,天人合一”的办学理念,“公平公正、博学博爱、和蔼和谐”是学校办学风格。让每个学生的童真、童趣、童性得到满足和张扬;让每个学生有自信、有追求、有活力、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要为学生加油,不为学生提速是学校办学一大亮点。
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得到更加自由地成长,大队部设立问号台和博士站,在激发兴趣、质疑求异中让每一位孩子愿想、敢想、能想、会想。学校开辟了“想写就写、想画就画;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滚就滚,想爬就爬;想问就问,想做就做”四大自由放飞的平台。“涂鸦墙”给孩子一个宣泄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画写;一块滚爬地,让学生自由翻滚、随便嬉闹,让学生的烦恼和快乐都得到尽情的宣泄和释放;心愿成果树,可以让学生定期将自己的心愿及获得的成果挂学校特色办学制度:
(1)作业免写、选写制
1.对于每天能按时交作业且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连续两周按时交作业或者累计获得过10个红花的同学,可获得一次作业免写卡。2.每星期被班长表扬3次以上或被老师表扬4次以上,则可以获得“表扬星”的称号,可以免作业一次。3.被多门课程的教师表扬有很大进步,则可以获得“进步星”和称号,并可以免写一项作业。4.语、数、外作业连续获得5个优,则可以获得“科目小明星”称号,并可免写作业一次。作业选写是指,由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各科目成绩,决定可以选择做某些科目作业或不做某些科目作业。
作业免写和选写成为了中山小学学生的一种荣誉。
中山小学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办学制度,如:
(2)免试生:可以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家长同意,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核准,学校教导处讨论后批准实行期未免考。免试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5%。
(3)跳级制: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4)半天制:只要家长有需求,学生每天下午可以不来上学,为个性特长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可以到外面学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
学校还有校园“小先生”,“错题本”,菜单式家长会等等很独特的制度。
这些办学制度,理念很独特,很创新,很有意思,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很显著的效果。
在中山小学的短短半天,让我感受到中山小学独特的办学理念,优美校园文化,惊叹学校近几年的跨跃式发展,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人性化管理!
(二)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小学,位于白下区文昌巷74号。学校建于五十年代初,在80年代和2003年学校分别进行了两次改造扩建。校园现占地8800平方米,校舍面积8300平方米。2007年,学校有36个教学班,1584名学生,教职工8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以上的骨干教师10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2、5%。其中两名特级教师。
五老村是五十年代全国文明的甲等卫生先进单位,周恩来总理和50多个外国领导人曾来此视察、参观。学校利用社区优势开展卫生和健康教育,成立了“少年卫生学院”。学校三次代表南京市接受“全国创卫生城”活动的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检查,获好评。学校被评为南京小学唯一的“十佳卫生院校”。
近年来,学校提出为培养“胸怀世界的中国人”奠定基础的理念,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采取“读中华经典文章,明理睿智;玩民族体育游戏,强体健身;赏民间传统艺术,优雅气质;看世界优秀电影,放眼全球”的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小学生开设了“电影课”,将中华经典文章,民族体育游戏和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省教育厅推荐学校参加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校园风采”展播活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了反映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节目《经典伴我成长》。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和南京市“模范学校”、江苏省“两基教育先进集体”、“南京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国电影课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等荣誉。
(三)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目前该校是一所易地重建的新校,位于新街口地区西南侧,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8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员工62人,是一所功能设施齐全,高标准、高质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该校自1979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以来,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探索中一直起着示范与先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该校充分发挥教育整体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了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构建立美教育为特色教育的办学模式。尤其是艺术教育在该校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始建于1875年,由法国传教士倪怀伦建学,校设天主教堂内,无校名,隶属天主教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为“类思小学”,校址在石鼓路100号天主教堂内。南京 解放后,政府与 1951年10月将“类思小学”改名为“爱国小学”。1952年11月15日,由南京市第四区人民政府文教科接办,改名为南京市石鼓路小学至今。学校1975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2000年,学校异地新建,位于新街口地区东侧,是一所高标准、高质量、高美誉的现代化学校。石鼓路小学历经沧桑,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足迹坚实,辉煌铸就,堪称南京小教发展的“活化石”,金陵教育之林的“不老松”。
学校立足审美教育,以版画教学为特色,走立美教育办学之路,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及社会的一致肯定。近年来,学生创作了近1000件版画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儿童画展,有300多件作品分获各类奖项;有200多件作品被选送美国、日本、意大利、波兰、加拿大等14国展出,其中获国际金奖5件,有200多件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教育》、《中国美术教育》等全国40多家报刊杂志选登,学校集体数十次荣获团体优秀奖;有70件儿童版画作品曾登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02年,石小在省美术馆成功组织了全国部分城市版画邀请展,受到各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自92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五自’学习实践活动优秀课题小组”、“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国际和平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德育先进集体”、“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等,校长余多慈曾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我们在教学楼下短暂的等待之后,校长接见了我们,带队的杜书记讲明了我们此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后,校长热情地领我们参观了教学楼,以版画、校史、科技为主题的图片分层张贴在楼道内的墙壁上,图书室、教师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小乐队室、电教室、多功能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全,尤其是图书室、教师阅览室藏书多,布置有格调,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图书阅览室的设计具有漫画卡通风格,地板砖采用了七彩色,寓意学生七彩的少年生活。从楼上窗户放眼校园,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富有色彩: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足球场、篮球场,彩色的教学楼,构成了多彩的石鼓路小学。
(四)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创建于1984年9月,是随着小区建设配套建立的全市第一所小学,座落在瑞金路和解放路交界处附近的大清河18号。校园占地1267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现拥有在职教师80名,35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2003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这是一所在市、区有较高知名度,深得社会赞誉,学生和家长向往的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教师的管理理念是:让教师教育着、快乐着、幸福着;学生的教育理念是:享受幸福教育,体验幸福人生。“幸福教育”将成为学校的“十一五”课题。学校拥有自己的内部综合性刊物《幸福学苑》,此刊已成为师生展示幸福教育和享受教育幸福的阵地之一。多年来,学校已形成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校风。近几年我校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 “江苏省优秀少年军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基地” “江苏省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省档案达标先进集体”、“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优美校园”、“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此次南方之行,我得到了两点启示:
(一)开阔的办学视野,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
纵观我们所参观的学校,都有着先进的办学理论,这些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可以说,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正因为这些参观学校的校长很好的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才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根本转变。
我觉得,作为校长必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认清形式,理念超前,目标远大,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把自己的学校打造成一个高品位的名牌学校。(二)创造条件,总结提升,培植特色品牌学校。
在参观考察中,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也就是创出自己的特色。正像一位同行所说:“学校如同一架钢琴,像一支交响乐队要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必须由不同的琴键或不同的乐手奏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发出同一个音,这个交响乐就奏不出来了。”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
和这些示范校一样,我校也有自己的教育亮点,但由于缺乏理论层面的指导和总结提升,这些亮点都处在璞玉未琢的原生状态,难以对大面积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带动、引领作用。今后,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搞好学校硬件建设和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打造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学校。
第三篇: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本人受黔东南州总工会派遣,于6月8日至14日赴南京石头城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参加“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班”学习考察。这是为我们县级工会干部营造业务知识加氧和中途加油加劲的良好机遇。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自己对“工资集体协商”新的认识。
通过头两天的业务知识学习,我听了殷同喜、刘瑛、顾潮、徐东兴、范幸福、施志刚等专家教授的精辟演讲,他们以各种案例中的论点论据和充实的数据分析,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江苏工资协商创先的思考与建议”中,让我感慨的是,开展工资协商是中国之路情形所需,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必然,是社会维稳的当务之急。在“工资分配支付、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上,我感慨到转换钱与思想,老板与职工的理念。就是如何让老板与职工们的思想统一,如何把老板的钱拨一份放进职工包里的理念。在“工资协商过程涉及的法律知识”中。我感慨到,法律的尊严是我们指导员开展协商工作的必然依据。从“协商要约到合同终止”途中十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开展协商工作的一些法律知识和业务过程。在“工资协商谈判的策略与技巧”上,我感慨到,进一步拓开了指导员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协商操作过程中,指导我们用一些基本的策略技巧赢得企业老板与职工在协商工作中双向取胜。
在扬州、黄山、杭州等地学习考察中,通过走访、询问一些独立性的企业和行业性的职工。基本了解到他们都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活动,同时也展现出职工代表方与行政代表方在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上的法律权威,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一些区域性个体非公有制中,还有部分员工不知道什么叫工资协商,也不知道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线,在大城市私人企业较多,重独立性、行业性工会,这是必然。
总之,本人通过学习,吸取到协商工作中许多知识,清洗了头脑,进一步增强了解开展企业建立工会,推动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新理念。结合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实际,进一步摸清企业底数,掌握非公企业数据情况,为我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奠定基石。
黔东南州黄平县总工会
夏诗宗
2011年6月23日
第四篇: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赴南京学习心得体会
扬州市东花园幼儿园居永琴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与学校的几位老师有幸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市学习。本次的南京之行首选是南京市珠江路小学,在聂校长的推荐下,我们先去观摩那儿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写字教学。
百年老校珠江路小学是一所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整个校园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氛围。一踏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书写着字帖般粉笔字的小黑板,那是老师们每周“三笔”作业之一。据林校长介绍,每周二学校的所有老师就会将自己的板书送到特定的位置进行展示,这早已是个惯例了。小黑板后,是学校的文化长廊,汇聚了古今中外书法名家的故事及墨宝。步入教学楼,楼梯间悬挂着写了各种笔画名称及以歌谣形式概括的书写要点的提示板,孩子们每日里上下楼梯时都可以边走边读,不断复习。每一间教室的黑板上,都用红漆写着“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八个大字,时刻提醒着大家写字时应当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在教学楼的一至四楼,还布置了“国学文化墙”,分别以笔、墨、纸、砚为主题,展示国学精粹,文房四宝、还有相关的小故事、对联、诗句供学生们阅读欣赏;在学校的走廊上、转角处、教室里,到处悬挂着师生们的优秀作品,在这向日葵的中央是孩子们围绕“微笑是我的名片”这一主题拍摄的相片。这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不仅在展板上展示着学生的作品,就连这贴着瓷砖的墙壁上也都被充分利用,成了
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小舞台。将自己的名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不仅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了汉字的美,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这是我眼中的阳光房,更是孩子们心中的书吧,下课了,放学了,三三两两,开心的坐在这干净的楼梯上,读着自己爱读的书。这是篆刻小组活动的场所,它被设计在楼顶上,很干净,很有特色。古色古香的书法教室,挂满了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一边聆听着丝竹小调,一边挥毫泼墨,墨韵之情正无声无息的浸润到了孩子的心底,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随时随处进行阅读。这正是珠小的文化建设内涵所在吧。
珠小匠心独运,用“墨韵”这样一条线,串起了精致教育的一个个点,使书香墨韵渗透在课内外,浸润于校内外。通过参观珠江路小学的写字教学和文化建设,让我对学校特色的深入创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只要我们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写字教学将会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成为我校教育的又一个品牌。
第五篇:赴南京考察学习体会
赴南京“小班化教育”考察学习体会
在区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有幸与领导、同行们一同赴南京实地考察了小班化教育。12月3日,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六朝古都——南京,被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所感染,更被所考察的南京54中、火瓦巷小学、南京市溧水县石湫中学、南京市太阳城小学各具特色的小班化办学风格,骄人的工作业绩,超前的思想,创新的举措所感染。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参观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聆听校长的报告等活动,感觉自身对小班化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颇深,受益颇多。
一、校园文化“别具一格”
小巧、精致的校园环境无处不注重细节,校园占地面积都不大,但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处空间都被合理利用起来,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走廊、门厅、操场周围的墙壁、门厅楼梯过道都会说话;每间教室的布置非常温馨:墙壁都是那么引人注目,鲜艳的颜色、充满童趣的图案,处处都会显示出与众不同:有的墙壁上贴上学生的照片,把学生平时得到的小红花贴在照片的旁边,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有的墙壁贴上小组的名称以及小组获得的奖励,有的是课外书籍的介绍;有的是学生自己读书感受、动手制作的作品等,这些布置无不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无不为每位学生服务。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像小社会一样的资源丰富,可以说小班理念体现在学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二、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听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四节课,我发现:每节课教师注重:
1、激发学习激情,营造民主气氛
教师都能走近学生,甚至站在孩子们中间,零距离接触,用谈话聊天的方式,共同探讨,平等对话。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中肯的赞扬、抚摸一下孩子的头表示对他开个小差的提示、俯下身说上一句悄悄话表示对他的肯定和希望。这些信息的传递,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融洽,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能不断地调节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真正地做到用心和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营造了平等的民主气氛,激发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胆怯的学生变得勇敢了,“不安份”的学生变得专心了,爱动脑筋的学生会迸发出更加灿烂智慧的火花。这种学习情感的激发,顺应了新课标的需要,为学生更大热情地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去提供了保障,也使小班化教学凸显出其特有的优势。
2、注意个体差异,发展孩子的个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充满生命的绿叶”这是其中一个实验学校的办学宗旨,我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而每位授课教师都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求知欲望强、知识面广的学生,也有一些聪明但学习热情一般的学生,甚至还会有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们的分层教学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优等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中等生,要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由浅入深,不厌其烦地启发引导,适时捕捉其闪光之处,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进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根据其能力挑选合适的环节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我来!”“我来!”这样的课堂氛围,是这四堂课的共同之处。
3、合作学习注重实效
我发现:每节课上老师都能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很有效果,无论是讨论还是汇报,都井井有条,显然平时的训练很扎实,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精彩,而更精彩的是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良好的自学能力让我们听课老师赞叹。
从课堂上观察,讲课教师是依据学生的能力、性别、个性特征、专长、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混合组成优势互补的群体。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把很长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结束由每一小组的代表来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的需求,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进行奖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三、细品报告,提升理念
54中丁征校长《小班课堂四维助学的研究》、火瓦巷小学杨校长《重塑教育伦理,邀约润泽人格》,石湫中学洪校长的《且思且行》太阳城小学陈婷婷副校长《四自课堂教学模式》四个报告,都十分精彩,我们悉心聆听,认真笔记,并与四位专家直接交流,使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1.小班化教育的目标与理念
通过考察使我明确地认识到:小班化教育与大班教育在教育目标和理念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大班的教师想的是怎样教,而小班化教师则要研究如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小班化拓展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小班化注重学生情感的关注;大班关注的是优秀的学生及比较差的学生,而小班化则是关注每一个,立足每一个。只是小班化教育更突出“以生为本”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设计要找到每个学生在这堂课的最近发展区,解读学生比解读教材重要;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和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小班化教育就是一个“游泳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游泳”,教师不仅是“教练员”同时也是“安全员”。
2.小班化教学中分类教学更为人性化
小班化教育追求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能实施分层教学,应更多地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长进行个别化教育。
那么从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角度去反思,不难发现,真正的教学有效还应该落脚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的激发和培养。分类教学是在常规的小班化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障碍、学习进展以及教师所应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并努力通过教师的影响,使得不同的学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分类教学不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差异,还从学生的行为、情感特点等综合因素加以考虑,并确定合理的目标,采取适切的方法,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师生互动的流畅性、课堂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和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度,从而达到教学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有效。
3.落实“百分百”课堂,面向“每一个”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从僵化课堂,走向活跃课堂,从参加学习走向参与学习,南京市教科所在课堂教学上提倡四个“百分百”,就是通过四个“百分百”,即百分百的发言、百分百的面批、百分百的互动,百分百得关注,从而达到小班化的面向“每一个”的教育。逸仙小学推崇的“魅力课堂”,就是由六个“魅力百分百”构建而成,通过课前展示的“百分百”、过程展示的“百分百”、组内展示的“百分百”,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在展现中学习。我想小班化”教育虽班小,但我们的学习含量却十分庞大,需要多思考,多探索,细研究,乐实践,立足课堂,选择有效策略,组织形式,开发课堂资源,选择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目标,使“百分百”课堂多彩性,多元化评价学生,从而发展“小班化”教育,推进小班化教育发展。
今后,一定努力把这次考察中学到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用到小班化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