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朱忠华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朱忠华同志心得体会
(一)临安市规划建设局团委 陈旭明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上下向优秀共产党员板桥镇人大主席朱忠华同志学习,这既是我市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创先创优良好氛围的需要,也能为我市新型城市化推进中提供优秀人才组织保证。朱忠华同志的精神和事迹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典型榜样并为之而努力方向。9月30日,科室专门召开了朱忠华同志学习活动会议,大家通过对朱忠华同志的事迹进行了详细了解,一致表示应将该精神贯穿于自身的工作中。
结合个人情况,也有几点体会:
与“优秀者”相比,差距不小。谈坚强乐观、甘于奉献。虽说能谈的上乐观,对工作也有些许热爱情怀,自身偶也有奉献的意愿,但在身体或精神遭受损伤的时候,难以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当前提条件均不成熟的时候,也无法以一名无私奉献者的姿态呈现。讲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虽具备奉献在一线的条件,常常奔波在建筑工地一线,也常常处理农民工讨要工资诉求,但瞻前顾后,主动性不强。谈善谋实干、敢于担当。自身认为工作时限短,经验尚浅,无力承担任务重、责任大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处理化解矛盾,能力尚浅,如处理民工工资纠纷能力不足。谈克己奉公、忠于职守。虽能极力维护团体的对外形象,但对公对私划分清楚,无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意识,将一切工作留置上班时间解决。
有些优良情操,也要能做到。学习先进后,我也静下心来结合自身情况,我认为有些高尚情操并不是优秀者特有品质,通过自我完善和努力,我们也能逐步拥有,奉献指数也能逐步提升。如处理民工工资纠纷,除了经验外,多一份耐心,多和民工沟通,多懂点法律知识,也能化解不少社会矛盾,成为敢于担当的好勇士;又如建筑施工事故大多发生在节假日,作为监管人员,若能在周末或放假的时候也能去工地巡巡转转,何不是一个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一个方式能,我想这也能算是一种甘于奉献的举止吧;再如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老老实实做工作,不像组织提任何特殊要求,也能修得良好的政治品德。
愿秉承“先进者”精神,大步走。优秀共产党员朱忠华为我们树立了先进的榜样,我们要秉承“先进者”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要将改变作风作为首要,特别是死守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底线,以良好的作风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要将提升工作能力作为必要,特别是要提高为民服务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将自我塑造成善谋实干的典型,一切以解决民之所求为目的。要以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理念为目的。充分发扬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理念,保证在工作中不让群众多走一步歪路、多听一句难话、多吃一个闭门羹。
虽然通过不断的努力也可能离优秀共产党员朱忠华的思想工作境界差距甚远,但朱忠华至少给了我们做好、怎样做好的模板,我将秉承先进一步一个脚印的朝正确的方向前行,不辜负共产党员的身份。
学习朱忠华同志心得体会
(二)临安中学团委 王宇航
学习了朱忠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颇深。朱忠华能够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能继续奋斗在一线,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肯定,这与他坚强乐观,勤于学习,踏实工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我是一名教师,尽管和朱忠华同志的工作环境迥然不同,但是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实干和甘做人梯。通过学习朱忠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样在基层和一线工作,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朱忠华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朱忠华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尤其值得我们去学习,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为党、为人民踏实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要修炼他那种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三、要养成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好品质。
朱忠华同志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作风的侵蚀,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把组织的信任当成对自己最大褒奖。当下的社会诱惑种种,一直在侵袭着我们每一个人,面对诱惑我们更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在正确的职业道路上。朱忠华同志正是我们身边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他有一定的权利,但他一身正直,不借助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谋取一份好的工作,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想用这样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青春,用我的责任心、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学习朱忠华同志心得体会
(三)做一株扎根泥土、馨香慰人的常绿桂花
人力社保局团委 马啸
朱忠华,板桥镇人大主席,不顾病痛折磨,依然如正常人般坚守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1987年,25岁的朱忠华从部队退伍,成为马山乡林管站工作人员,在基层一干就是27年。2009年,朱忠华被确诊患肝癌,但他没有屈服,也没有接受组织的照顾,而是勇敢直面病魔,与病魔作斗争,并一如往常地工作着、奉献着……
从他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干部楷模——焦裕禄的身影:数十年如一日,始终默默无闻地扎根基层,始终竭尽所能服务群众,始终兢兢业业勤勉工作,即使病魔来袭也从未离开,宛如一株山间默默的桂花,不经意间触动了我们内心的那片柔软。
桂花冰雪袭来色不改,冬去春来绿更秀;桂花生在尘埃无所求,甘为人间芳芬留;缅桂花开十里香,花儿隐在叶枝头;不图名利只奉献,当数苑中第一流。桂花,用朴素的绿色装点着大地山河,用尽情的绽放显示着生命张力,用淡雅的芬芳浸润着人们心田。朱忠华就是一株桂花,他扎根泥土、馨香慰人,为我们守护着一座精神的家园、呵护着一片精神的绿洲。
他,常青。27年来,他先后在马山、西天目、板桥等6个乡镇工作,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一名乡镇领导。无论是为豆川村建起了村两委办公点,修建了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道路三板线;还是多次奔波,新建饮用水工程项目,改善村民饮用水环境;亦或是在“三改一拆”工作中,积极为低保户申请危房改建补助款……在一线始终能看见他矫健、挺拔的身影。他,常馨。在担任基层人大主席8年里,始终心系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充分发挥辖区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每月都组织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让代表“动”起来。人大代表的活动推动了当地水质环境改善、政府实事项目征集、困难群众帮扶等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他,常新。在身患肝癌的5年间,他先后做了4次手术,经历生死考验,更为豁达、更为勇毅,名利淡泊、思想常新,依然乐观坚强地勤勉工作在基层乡镇一线。
桂花独木不成林,朱忠华也不应孤独。我们要以朱忠华同志为榜样,耕耘在一线、奉献在一线,并注重学习,改造自身思想,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服务,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观念;注重实干,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学习、多思考,积极寻找工作上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工作向上升、向前进,努力在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做一株深深扎根基层的常绿桂花。
学习朱忠华同志心得体会
(四)太湖源镇团委 朱诗
听过朱忠华同志先进事迹之后,他坚定信念、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尽忠职守,一心为民、心系群众,以民为先、为民尽责的公仆形象立刻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高大而清晰起来,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团干部,这种来自身边的正能量给我的触动非常大,我深深地被这样一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领导干部而感动着,同时,也有了一种奋发向前的动力。我想,这就是朱忠华同志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信仰的力量。
我认为,向朱忠华同志学习,第一是要学习他恪尽职守,勤奋敬业的精神。在朱忠华眼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唯一选择,甚至在肝癌这样可怕的疾病面前也不忘记工作。这样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他赢得了民心,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成为了群众愿意信赖的中间人。他的工作作风十分严谨,实事求是,绝对不搞虚报浮夸。他以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和献身负责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公仆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第二要学习他勤于学习,务实求新的境界。在他的工作经历中,他从来都没有怨言,兢兢业业的干着自己分管的工作,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的去做,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能努力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他以共产党人特有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三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甘当公仆的作风。朱忠华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朴素情怀感,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将群众的利益举过头顶,在真心实意的付出中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赢得群众;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不失声、不缺位,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履行一个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在密切群众利益中巩固执政基础;面对困难不等不靠,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深入基层中获得发言权,在真抓实干中争取新进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新业绩;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做好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利益;胸怀全局、心系百姓,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把党员干部形象播种在群众心坎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中。
向朱忠华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的工作作风;学习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公而忘私、默默奉献的优秀品德。向朱忠华学习,就是要像他一样,作一名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基层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摆正为民服务的心态。民生大于天,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原则。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深入基层,实际了解农村青少年的诉求,关心他们面临的困难,解决他们最迫切、最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必需刻苦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群众工作知识。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际操作的能力,加大对新媒体、新平台的融入和应用,做一个与时俱进的青年带头人,努力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素质精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
三、抱有爱岗敬业的热情。俗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把它做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挥主动思考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认真想问题、办事情,把本职工作做好,实实在在为太湖源镇的团员青年做好服务工作。
朱忠华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他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优秀的品质,勇敢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情操,值得我学习。他干干净净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使我敬佩。我将以他为榜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学习焦裕禄同志心得体会群众路线 学习林俊德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刘佳芬同志心得体会
第二篇: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她是残疾人奋斗路上的引路人,身残志坚在黑暗中追光,成为x首位盲人中医师,创办丽华中医诊所,治疗病患23万余人,引领1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她是乐于奉献、无私无我的“光源”,免费为现役军人服务4000多人次,各类捐款金额高达506万多元,2018年又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要将助人事业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一】
昨天一大早,丽华诊所里就繁忙一片。
身穿白大褂的吴阿姨正笑眯眯地给患者推拿。在诊室里,她的推拿床就在朱丽华的推拿床旁边。她们已经相伴28年,如今,吴阿姨和朱丽华就住在诊所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
吴阿姨和朱丽华有很多相似的经历。1990年,从来没出过x的吴阿姨去杭城学习推拿技术,“我没读过书,怎么也学不好。”
1992年8月18日,一筹莫展的家人带着她去市福利院找朱丽华。同是天涯沦落人,朱丽华毫不犹豫就接纳了她。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的人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在工作上,她是我的师傅,在生活上,她是我的姐妹。”在吴阿姨的回忆中,朱丽华总是倾尽所有帮助她。
吴阿姨对推拿不熟练,掌握不好力度,朱丽华就把自己当“小白鼠”,让吴阿姨在自己身上练手法。吴阿姨没按对经络,朱丽华忍着痛指点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百次。
经过朱丽华一年多的指导,吴阿姨技能大增,也开始在福利院推拿了。后来,朱丽华自主开了诊所,一直把吴阿姨带在身边。
吴阿姨今年61岁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诊所里,工作不但让她自立自强,还收获了患者的尊重。如今推拿已经难不倒吴阿姨了,朱丽华总是让她多学习,学会用手机,“盲人也要跟上时代。”
“朱医师比我的兄弟姐妹还要亲。”这两天,吴阿姨心跳特别快,有时候一分钟心跳90多下,朱丽华时不时就和她聊聊天,并想治疗。
每天晚上睡觉前,朱丽华都要再三嘱咐吴阿姨:“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叫醒我。”
像吴阿姨一样,目前在诊所工作的有13位残疾人,他们曾经是家里的“包袱”,如今都变成了“顶梁柱”。同时,还有100多人先后跟朱丽华学习推拿技术,相继走上了就业之路。
“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经历,让朱丽华深知,只有就业才能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才会真正被这个社会“平视”。
有人问她:“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朱丽华不以为然,“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002年她被推选为x市盲协主席。市盲协的工作非常琐碎,她就一点点梳理,一点点解决。在她的带领下,市盲协完善了组织建设,形成了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各类活动,真正成了残疾人的家。
她对生活的乐观和坚毅,最能感染残疾人,让他们重燃生活的勇气,而对于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她总是伸出有力的双手,“能帮就帮一把。”
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二】
朱丽华出生在中医世家。两次意外让她失去了光明,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梦想,最终没有因为双目失明而停步。
在她重拾生活的希望成为一名医者时,她常常会思考偶像张海迪的一句话:“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1989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洪灾侵袭了x,当时朱丽华在市福利院工作,茫茫的黑暗中,天灾显得格外恐怖。洪水退去后,朱丽华依然手足无措,福利院里狼藉一片,“一屋子老弱病残,困难重重。”
朱丽华急在心里,但一点忙也帮不上。这时候,子弟兵们来了,苦活累活他们抢着干。
经过多天的抗洪救灾,有些军人不慎受伤,院长就请朱丽华为他们治疗。
在推拿治疗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这些军人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他们在家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入伍之后成了人民的守护者。
治疗结束后,被问到诊费是多少,朱丽华连忙摆手,“我也没有其他本领,就只能治伤疗伤,缓解你们的病痛。”
“不能让军人们受着伤干活。”那段时间,朱丽华每天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为军人们治疗,自己忙不过来,便花钱请诊所的盲人帮忙为他们推拿,“每天累得像散了架。”
军人们离开了,市福利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对军人们的敬重,却深深留在了朱丽华的心里。
“原来,在本职工作之外,我还可以用双手为社会作出贡献。”朱丽华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投身公益事业是我梦想的传递,我要坚持一辈子。”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贫困学子、残疾人、困难家庭……对于来求助的人,她来者不拒,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渐渐地,朱丽华这三个字成了一张公益名片。
有人说她傻,有钱不赚,受助人也不一定回报她。她却不在意,“我不需要他们来回报我,他们只要回报社会就好了。”
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三】
当62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因为巨额捐资助学再次被媒体聚焦时,人们惊奇地发现:
虽然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布满荆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年前位于市区斜西街313号x市社会福利院内11个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一位盲人靠着一双手艰难起步的推拿诊所,如今已经扩展到467平方米、20个床位。“朱丽华”三个字则已成为x市盲人推拿界响当当的品牌;
她以爱为源,以心引心,带着残疾人朋友向着光亮那方,学着坚强,带着理想,不断强壮自己逆风的力量。她的丽华推拿诊所让100多名残疾人朋友拥有了谋生的技能,不但实现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而且还可以做到小康路上不掉队;
她用“行”示范,做光明的举灯人,哪里有使命的召唤,哪里就有她积极的回声。抗震救灾、扶贫帮困、救死扶伤……她总是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凭着一双手的起早贪黑,支撑起480多人次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从1991年希望工程开始,一直到现在,累计捐款333万元。
作为一名追光者,她是无所畏惧的;作为一名造光者,她是积极有为的;作为一名发光者,她又是可敬而温暖的。这就是盲人朱丽华的光明世界。
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四】
当62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因为巨额捐资助学再次被媒体聚焦时,人们惊奇地发现:
虽然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布满荆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年前位于市区斜西街313号x市社会福利院内11个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一位盲人靠着一双手艰难起步的推拿诊所,如今已经扩展到467平方米、20个床位。“朱丽华”三个字则已成为x市盲人推拿界响当当的品牌;
她以爱为源,以心引心,带着残疾人朋友向着光亮那方,学着坚强,带着理想,不断强壮自己逆风的力量。她的丽华推拿诊所让100多名残疾人朋友拥有了谋生的技能,不但实现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而且还可以做到小康路上不掉队;
她用“行”示范,做光明的举灯人,哪里有使命的召唤,哪里就有她积极的回声。抗震救灾、扶贫帮困、救死扶伤……她总是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凭着一双手的起早贪黑,支撑起480多人次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从1991年希望工程开始,一直到现在,累计捐款333万元。
作为一名追光者,她是无所畏惧的;作为一名造光者,她是积极有为的;作为一名发光者,她又是可敬而温暖的。这就是盲人朱丽华的光明世界。
关于向朱丽华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五】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x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温暖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x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x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绝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x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x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x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这是x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第三篇:学习徐步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徐步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在单位的统一组织下,我们通过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齐鲁时代楷模”栏目收看了徐步忠同志先进事迹发布仪式现场直播,我被徐步忠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对他充满了敬意与惋惜,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与楷模之间的差距。
许步忠同志是高新区马厂湖镇皇庄村人,生前是兰山区义堂镇党委书记。他信念坚定、忠诚可靠,苦干实干,解决了一些列发展难题,模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勇挑重担、事不避难,多次临危受命,忠实履职,带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他心系群众、服务企业,坚持开门办公、践行群众路线,赢得民心。2018年10月22日,许步忠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3岁。
“一生许党,步步忠诚。”是对徐步忠同志一生言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徐步忠曾经说过,“我办公室的门永远向大家敞着”、“本本分分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些朴实的话语体现出他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心系群众、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徐步忠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一名基层干部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是新时代乡镇党委书记的楷模,是沂蒙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
我们向徐步忠同志学习。第一、要学习徐步忠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忠诚可靠的政治品质;第二、要学习徐步忠同志低调朴实、勤勉无私、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第三、要学习徐步忠同志学习勇挑重担、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
我们要努力提高看齐意识和自我革新意识。把徐步忠同志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如何干好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中,团结同志、真抓实干,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好更快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决不懈怠,为加快推进“临沂交通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学习黄植忠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模范法官黄植忠同志》心得体会
——XXXXXX监督管理局XXX
在今年 2 月 13 日召开的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表彰大会上,博罗县人民法院园洲人民法庭黄植忠法官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并被表彰,说起黄植忠这个名字,可能部分市民并不熟悉,但说起“换肾法官”,相信很多市民都不陌生。
2002年,黄植忠被诊断患有尿毒症,做完换肾手术后,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他一边吃药调理身体,一边坚持办案。换肾后的9年时间里,黄植忠每年办案数量都在150件以上。去年年初,由于第一次移植的肾脏功能已丧失70%,黄植忠进行了第二次肾脏移植手续。手术后一个月,他就回到工作岗位,每天带着药袋子上班,不论是审案还是出差都和同事一样,从不因身体不适耽误工作。自 1991 年进入法庭工作以来,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一级法官,现任园洲人民法庭副庭长。他2006年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民商事审判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被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07年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2008年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 “个人一等功”,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2009年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惠州市“感动惠州2008人物”;2011年被博罗县委评为“百佳公务员”;2012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官”。以黄植忠同志为榜样,我总结以下三点:
一、尊重群众、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看待
共产党员要真正从感情上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提供群众服务;要学会换位思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二、加强制度约束
以深化工作机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内外部监督管理制度。
三、完善为民措施
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渠道,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兢兢业业保民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党员群众一家亲。
我们在如今社会,对于黄植忠同志的精神是非常需要学习。黄植忠同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我坚信,只要把黄植忠同志的精神传播下去,一定会对于基层干部,有不可忽视的效果。
201X年X月XX日
第五篇: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
她是几百学子的“好妈妈”,30多年来,省吃俭用,无房无车,穿36元两双的打折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687人次,改变他们命运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成为助人者;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总有一些默默努力着的人,朱丽华就是其中一个。
1993年,朱丽华当选市政协委员。从此,微微前倾、侧着耳朵全神贯注倾听的朱丽华,成了市两会会场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当一名政协委员,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朱丽华对残疾人方面的问题最有发言权,每年都要深入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朱丽华发现其中有一条:“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电车、地铁、渡船。”
当选市政协委员之后,朱丽华多次递交提案,让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双目失明让她查阅资料和实地了解情况都比一般人更困难,但是她从没有想过放弃。
她首先将想法用盲文记下来,不断梳理成文,再找人写下来。她将盲文念出来,还要跟书写的人解释。写成后,她还要一遍遍地听人念,一遍遍修改,就怕出错。
在她一次次的坚持下,提案被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重视。在她的穿针引线下,残疾人的相关民生问题被更加重视。
2012年7月,市区首批公交“爱心卡”发放。拿到“爱心卡”的朱丽华,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下了,“多年来的呼吁与努力,没有白费。”
实际上,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她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视。
“我的诊所就是我的消息来源。”她时常和来治疗的患者聊天,着手材料。
一次,有一位特殊学校的老师在诊所向她反映,学校教师退休后就没有了特殊教育津贴。按规定,退休教师也应该享受特殊教育津贴。朱丽华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她撰写提案,最终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履行好委员职责,她在家人的搀扶下,现场用双脚检测城市的盲道,撰写了关于建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提案。为了提交电子版提案,她还特地买了,电脑。
“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尽多少义务。”朱丽华连续五届担任市政协委员,每次参加两会,她的家人就搀扶着她,从会场到宾馆,一刻不分离。
参加两会,别人能够看材料,记笔记,朱丽华不行。不管是政府工作还是分组讨论等,她总全神贯注聆听,一次就能记住大部分内容。
20多年来,一直如此,“我眼睛看不见,就用心去听。”
去年,她卸任市政协委员,成了市政协列席委员。身份在变,但初心不变,“我要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让更多需要关怀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昨天一大早,丽华推拿诊所里就繁忙一片。
身穿白大褂的吴阿姨正笑眯眯地给患者推拿。在诊室里,她的推拿床就在朱丽华的推拿床旁边。她们已经相伴20__年,如今,吴阿姨和朱丽华就住在诊所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
吴阿姨和朱丽华有很多相似的经历。1990年,从来没出过x的吴阿姨去杭城学习推拿技术,“我没读过书,怎么也学不好。”
1992年8月18日,一筹莫展的家人带着她去市福利院找朱丽华。同是天涯沦落人,朱丽华毫不犹豫就接纳了她。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的人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在工作上,她是我的师傅,在生活上,她是我的姐妹。”在吴阿姨的回忆中,朱丽华总是倾尽所有帮助她。
吴阿姨对推拿不熟练,掌握不好力度,朱丽华就把自己当“小白鼠”,让吴阿姨在自己身上练手法。吴阿姨没按对经络,朱丽华忍着痛指点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百次。
经过朱丽华一年多的指导,吴阿姨技能大增,也开始在福利院推拿了。后来,朱丽华自主创业开了诊所,一直把吴阿姨带在身边。
吴阿姨今年61岁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诊所里,工作不但让她自立自强,还收获了患者的尊重。如今推拿已经难不倒吴阿姨了,朱丽华总是让她多学习,学会用手机,“盲人也要跟上时代。”
“朱医师比我的兄弟姐妹还要亲。”这两天,吴阿姨心跳特别快,有时候一分钟心跳90多下,朱丽华时不时就和她聊聊天,并想办法治疗。
每天晚上睡觉前,朱丽华都要再三嘱咐吴阿姨:“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叫醒我。”
像吴阿姨一样,目前在诊所工作的有13位残疾人,他们曾经是家里的“包袱”,如今都变成了“顶梁柱”。同时,还有100多人先后跟朱丽华学习推拿技术,相继走上了就业之路。
“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经历,让朱丽华深知,只有就业才能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才会真正被这个社会“平视”。
有人问她:“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朱丽华不以为然,“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0__年她被推选为x市盲协主席。市盲协的工作非常琐碎,她就一点点梳理,一点点解决。在她的带领下,市盲协完善了组织建设,形成了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各类活动,真正成了残疾人的家。
她对生活的乐观和坚毅,最能感染残疾人,让他们重燃生活的勇气,而对于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她总是伸出有力的双手,“能帮就帮一把。”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总有一些默默努力着的人,朱丽华就是其中一个。
1993年,朱丽华当选市政协委员。从此,微微前倾、侧着耳朵全神贯注倾听的朱丽华,成了市两会会场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当一名政协委员,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朱丽华对残疾人方面的问题最有发言权,每年都要深入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朱丽华发现其中有一条:“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电车、地铁、渡船。”
当选市政协委员之后,朱丽华多次递交提案,让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双目失明让她查阅资料和实地了解情况都比一般人更困难,但是她从没有想过放弃。
她首先将想法用盲文记下来,不断梳理成文,再找人写下来。她将盲文念出来,还要跟书写的人解释。写成后,她还要一遍遍地听人念,一遍遍修改,就怕出错。
在她一次次的坚持下,提案被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重视。在她的穿针引线下,残疾人的相关民生问题被更加重视。
2012年7月,市区首批公交“爱心卡”发放。拿到“爱心卡”的朱丽华,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下了,“多年来的呼吁与努力,没有白费。”
实际上,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她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视。
“我的诊所就是我的消息来源。”她时常和来治疗的患者聊天,着手材料。
一次,有一位特殊学校的老师在诊所向她反映,学校教师退休后就没有了特殊教育津贴。按规定,退休教师也应该享受特殊教育津贴。朱丽华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她撰写提案,最终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履行好委员职责,她在家人的搀扶下,现场用双脚检测城市的盲道,撰写了关于建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提案。为了提交电子版提案,她还特地买了,电脑。
“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尽多少义务。”朱丽华连续五届担任市政协委员,每次参加两会,她的家人就搀扶着她,从会场到宾馆,一刻不分离。
参加两会,别人能够看材料,记笔记,朱丽华不行。不管是政府工作还是分组讨论等,她总全神贯注聆听,一次就能记住大部分内容。
20多年来,一直如此,“我眼睛看不见,就用心去听。”
去年,她卸任市政协委员,成了市政协列席委员。身份在变,但初心不变,“我要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让更多需要关怀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28年,480人次,333万元,这是x市南湖区丽华推拿诊所所长朱丽华还在用爱心不断刷新的数字,更是红船旁一名有着25年党龄、年过六旬盲人党员用初心书写的大爱。
“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 ”
8月14日,x市红十字会助学仪式现场,握手、问候、递上红包……朱丽华给29名学子分别送上8000元助学款。
许多人眼中噙满泪水,一名学子哽咽地说:“您眼睛失去光明,却给我们送来光明。”
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朱丽华特地穿上价格最贵的短袖花衬衫。这是她3年前花100元买的,只在重要场合穿。
今年,她穿着这件衬衫参加了x市区多个捐款仪式。
8月16日,朱丽华还去了离家300多公里的x松阳和龙泉,在那里结对资助了11名贫困学子。
每年8月,朱丽华最为忙碌。学校、社区、慈善机构、边远山区……今年暑假,她一口气结对了46个寒门学子,一次性支付的资助费达36.8万元。
一年又一年,朱丽华的“爱心榜单”上有受助贫困学生480人次。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对所有结对资助学生的姓名、家庭情况、毕业学校、就业去向等,都能脱口而出。
对于她而言,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2013年,成绩优异的朱丽霞考上x大学,但母亲患病、父亲务农,让这个典型的x农村因病致贫家庭举步维艰。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时,朱丽华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资助,让朱丽霞顺利完成本科学习……
去年暑假,正在浙大读研的朱丽霞特意带着男朋友来看她:“您不仅给我金钱上的资助,更给了我精神上的指引。”
资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在朱丽华的资助下,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更让朱丽华欣喜的是,许多人学会了感恩。张薛岳大学毕业后在x一家银行工作,用双肩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经常抽空去探望朱阿姨;傅圆亮深受朱阿姨的影响,把大学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全部捐给了市红十字会……
到今年8月底,朱丽华累计捐了333万元,但她总是担心捐给“儿女们”的钱太少,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太多。
事实上,她每个月的花销不足800元,脚上穿的鞋只花了18元,身上穿的白大褂超过10年,出门宁愿多转几趟公交也尽量不打车。
“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朱丽华至今没买一套商品房,“买房还不如多资助几个孩子。”
“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
又是一个清晨,丽华推拿诊所里一片繁忙。
瘦弱的陈永明弓着背,拿着扫帚打扫卫生,走起路来身子仍不时向一侧倾斜。他做梦都没想到,此生“换了一种活法”。
陈永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09年病情恶化,陈永明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医生们都说治愈无望。
朱丽华把陈永明接到了诊所,每天一有空就给他推拿,“有时身体累得像散了架”。
一个月,半年,两年……朱丽华不肯放弃。慢慢地,陈永明弯成虾米状的身体舒展开了,一直蜷着的右腿能伸直了,拄着拐杖能走路了……到医院复诊的时候,医生都说她创造了一个奇迹。
“病是要养的,需要继续推拿。”朱丽华让陈永明留在诊所工作,月工资从以前的200元逐渐涨到现在的4000多元。陈永明感觉自己的世界亮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或许只有相同的人生经历,才会更深刻理解彼此的苦楚。
18岁,在最美好的年华,朱丽华却因为意外双目失明。那时的她觉得人生无望,在烦躁迷茫中度过了7年光阴。
1983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坐在收音机前打发时间,广播里突然播放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
“张海迪坐在轮椅上都能做那么多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
“身体残疾别无选择,但自己的人生不能残疾!”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朱丽华参加了x省首届中医推拿培训班,她从零开始学盲文,双手拉伤到打石膏也没有一句怨言。毕业后,朱丽华被分配到x市福利院医务室照料脑瘫儿童,经过她夜以继日的精心治疗,4名脑瘫儿竟然都站了起来!
第一份工作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并获得了社会的认可。随后,她又依靠坚强的毅力完成了进修,成了x首位盲人中医师,在患者中逐渐有了名气。
这样的经历让朱丽华萌生了一个信念:只有就业才能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才会真正被这个社会“平视”。
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朱丽华创办了丽华推拿诊所,招收残疾人,不但安排吃住,还免费教推拿。
如今,诊所里有13名残疾员工,有的年收入近10万元。同时,还有100多人先后跟她学习推拿技术,相继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
残疾人能开启新生活,让朱丽华颇为欣慰:“他们以前都是家里的‘包袱’,如今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作为x市盲人协会主席、市政协委员,她还为残疾人争取公交爱心卡,为特殊学校教师争取津贴……朱丽华动情地说:“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捐献给社会”
每天,朱丽华忙完手中的活,总会走到位于诊所西侧的房间休息片刻。
她的住处仅20多平方米,一张桌子两张床,她和视力残疾的女员工一人一张。
这么多年来,诊所成了朱丽华的家,本人户口仍挂在市福利院的集体户口簿上。
如果不是连年结对学子,她或许早就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但她的做法是“省下来,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
29年前,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朱丽华捐款116元;
12年前,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朱丽华毫不犹豫地捐款1万元;
……
她捐出去的每一元钱,都是靠双手赚来的。每天,她坚持早上7点半开工,晚上9点收工,工作12个小时以上。即使大年三十,其他员工都回家团圆了,她依然独自留在诊所里忙碌。
今年61岁的朱丽华是命运的强者,但身体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一些毛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缠身,“给人推拿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疼,脚都麻了,有时还头晕。”她却一直扛着,“实在受不了,我就花钱让员工给我推拿。”
在朱丽华的人生词典里,“帮助”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么多年来,她已为现役军人免费推拿3000多人次,“如果我忙不过来,就自己掏钱请员工帮忙。”
很多人对朱丽华的做法不理解,甚至好言相劝。
你帮助那么多的人,有多少人来帮你?”
“你的钱财可以留点给亲人,自己晚年也能好好享受。”
……
朱丽华对这些“好意”一笑了之。
“我乐意帮助别人,从没想过要别人感谢我。”正是这种平常心支撑着她,“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奉献一天,哪怕是生命!”
实际上,她早就对自己做了“安排”。在她房间桌子的抽屉里,保存着一张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去年4月27日,在母亲去世25天后,朱丽华郑重地签下了器官捐献书,“等我哪天去了,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分地。”
这些年,朱丽华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x省优秀共产党员”等30多项荣誉。在丽华推拿诊所入口处,悬挂着一张醒目的照片——2014年5月16日,x人民大会堂,她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作为红船旁的一名党员,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捐献给社会!”朱丽华语气里透着坚定和自豪。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为盲人造光: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经历过痛苦和绝望,才知黑暗中的那一丝光亮何其珍贵。
上午9点左右,位于x市区和兴北路353号的丽华推拿诊所内,已经忙碌起来了。诊所有13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朱丽华说,随着推拿诊所的名气日增,让自己好好活着对她来说已不成问题,但她明白:“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她希望用诊所“造光”,为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啥模样。”在福利院相识后,盲人吴阿姨与朱丽华已相伴28年了。“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朱医师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比自己亲姐妹还亲。”
吴阿姨说,诊所的工作不仅让她生活上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了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年,朱丽华开始收徒弟,而“盲人”是她收徒的唯一条件。一旦接收,不但包吃住,还免学费。如今,100多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了就业岗位。
“朱医师,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每当有人不解发问时,朱丽华总会淡然答道:“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