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岳峰小学学习心得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第二届岳峰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诗词,有着含蓄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饱含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富有节奏感、音韵美,是人类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中国曾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今天,有幸参加了在岳峰小学举办的关于诗词教学的教研活动,收获颇丰,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允许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模糊解读”
小学生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每篇古诗下面都有一个醒目的作业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作者当时的愿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并没有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比如宫莉敏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并没有句句解释全诗,而是通过图片、创设意境一步步引导学生层层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以及表达的情感,孩子基本上都能在自己原先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作者的内心感受也了解得更深一些。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
2、对于诗词的理解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吟诵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足以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因而诗歌教学便要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多感并用,启发学生的想象,品味诗中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诗歌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只有欣赏者自己用丰富的想象,才能去感受和再现诗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以,使学生进入意境之中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调动想像和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再现逼真的情景,加上学生自己平日对生活的感性的体验,那么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就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他的脑海中就会增加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至此,学生才可以说进入了诗的意境。一旦进入意境,那么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不言而喻,学生也就掌握了诗词的精髓。可见,诗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何等重要,这是捕捉诗歌意境的关键。
4、比较阅读,激活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比较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易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将学过的诗词与课内所学诗词作比较,也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自由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课内学到的审美方法去鉴赏新的作品。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精讲一篇古诗,而会让学生运用精讲古诗所积累的方法更自主地学习同一类型的另一首古诗。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诗词的兴趣,就定会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摇曳多姿。
第二篇: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开展素质教育改革的语文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以及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诵读,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精选的古诗词为例,探究如何有效开展诗词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文化是一??民族最为独特的烙印,古诗词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璀璨文化的一角,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因此,我们有必要创新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品质。
一、创情境,激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首要的就是要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兴趣出发,让其自然而然的认识到古诗词语言的优美,传递诗人感情的真挚,让学生从心里爱上古诗,并能主动了解与学习古诗。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因为古诗的字词往往言简意赅,学生难以体会到短短数语中描绘的意境,逐渐产生困惑之感,因此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从图像、声音、影视多角度去创设古诗意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古诗词之美,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小学生大多从未离开家人以及家乡,难以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心境,因此笔者在网上特地寻找了影视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让学生从声音的凄凉,以及专业朗读人员的诵读声中逐渐体会,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读诗词,明诗意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是体会诗词意境与情感的必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吟诵古诗来提升教学效果。
1.课前自读,感悟古诗
课前要求学生独自阅读古诗词,解决字词读音以及释义难关,而且要对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大环境中感悟与把握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向,形成对诗词的初步印象。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首先学生需要对诗人李白的背景所有了解,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诗词创作背景是李白秋游桃花潭会有人汪伦,这些背景知识的课前了解对学生理解诗词内涵有极大的帮助。
2.课上朗读,交流体会
朗读并不是机械化的,而应该从朗读中表现出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鼓励学生对诗词内涵展开讨论讨论,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通过“头脑风暴”让每个人各抒己见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借此来触发学生对诗词的新体验。例如,在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忽”字如果能够体会出作者李白的那种听到送别歌声的惊喜心情,学生在朗读到“忽”字时自然加重声音。
3.品读理解,记忆强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寥寥数语中表达的内涵往往需要我们反复诵读和品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细读、反复读,而且要读的清晰,读的有感情,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地步,此时说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依然到家了,而且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让枯燥的古诗词记忆工作变得生动与活泼,才会变得容易。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面对诗人思乡之愁绪,教师通过自己低沉的朗读让学生从声音中体会情感,然后自己再独自品读其中的意蕴,在深刻理解的同时逐渐完成记忆积累的工作。
三、赏意境,强记忆
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就在于描绘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意境,因此学习古诗词的核心所在就在于能够体会诗词意境之美,而且古诗词的遗忘是必然的,能够留住在人心就是诗词描绘的现实意境。例如,当人们看到春风吹拂柳条时,人们常常会想到《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因此要从解读古诗词的现实意境出发,让学生在朗读与记忆古诗词时与现实的情境相对应,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画面,这同时也在锻炼了学生的古诗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让知识“活”起来。
四、重拓展,增知识
哲学上讲质量互变规律:“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要想让学生在古诗词上面有长足的进步,实现质的飞跃,那么仅仅学习书本上的古诗词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度地拓展书本知识,在同一类型的古诗词对比学习中深度理解课本古诗词,而且积累了古文知识,有助于对其他古诗词的理解。例如,在《泊船瓜洲》一诗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描绘“明月”的古诗,感悟不同作者笔下的月亮,体会同一个月亮能表达的丰富情感,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明月”是思乡之情的象征,欧阳修在《生查子》一诗中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来表达男女之间月下相会的朦胧爱情,在诗词的拓展中让学生逐步实现质的飞跃。
在日益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古诗词教学得到了更为重视的地位,为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从兴趣培养到知识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2(7)
【2】贺淑琴.浅谈增加小学古诗词教学吸引力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11)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西城区第十七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类
别:
D
市 编 号:
02
区 编 号:
题
目: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现在,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很多一线教师都认为讲古诗比讲其他课文有难度,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不仅是老师不容易讲好,学生也不容易学好。所以我的研究从教师、学生特点出发,找到适合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主 题 词:古诗词、教师、学生、策略
作者单位:
西城区
自忠
小学 作者姓名:
刘婷婷
通讯地址:
西城区府右街1号
邮
编:
100032
联系电话
住宅:
手机:
***
西城区第十七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类
别:
D
市 编 号:
02
区 编 号:
题
目: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现在,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很多一线教师都认为讲古诗比讲其他课文有难度,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不仅是老师不容易讲好,学生也不容易学好。所以我的研究从教师、学生特点出发,找到适合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主 题 词:
古诗词、教师、学生、策略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43首,由浅至深分布在12册教材内,以唐诗为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各学段学习古诗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诵读浅近的古诗,认识新字,理解词义,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认识新字,理解词义,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认识新字,理解词义,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2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好古诗词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读懂学会古诗词是所有老师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由于我现在从事的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所以我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低年级阶段。在前人的研究中我了解到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现状,概括说古诗词教学似乎一直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诗词的本身,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希望能让学生与诗词的本身达到共鸣,即学术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鸣。基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加强重视,创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二、研究目标
1、帮助教师了解古诗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找到教师在语文素养方面的缺失,提出解决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3、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教师能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本文研究的是基于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提出适合的教学策略,因此每一节古诗课都需要去实地观察研究,并做课堂记录。
2、访谈法。主要是用以揭示教师的爱好和知识储备量对古诗教学的影响。
3、文献查阅法。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文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以便于是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四、研究成果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课外阅读量
文化修养是思想生成的土壤,是智慧的催化剂,有思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高素质、文化修养深厚的人,广博的文化修养可以开阔其视野,增添其理论厚度。而这些都是需要读书来实现的。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增强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任教的首要条件。针对小学的古诗教学,教师应该多阅读一些古诗文,同时增加一些关于诗人生活时代、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有了这些知识作为支撑,教师还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既要负责语文教学,又要兼任班主任的工作,所以不仅应该只知道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应该了解有关小学生心理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便更好地胜任这份职业。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如:阅读相关书籍、教师在职培训、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假期培训班等等。对于相关的古诗文书籍,教师可以到书店购买或是到图书馆借阅,也可以订阅一些与此有关的报刊杂志。学校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相关书籍或是专门为教师举办一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竞赛,这样可以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并使其不断进步。
2、适当培养广博的兴趣
教师的兴趣可以影响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很强,并对教师有一定的崇拜心理。所以教师应该适当的培养一下自己的正当爱好,在娱乐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间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产生于认知、需要和好奇,且它的产生常常与外界各种影响有关。因此,要培养广博的兴趣,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勤思、广泛涉猎各类知识的习惯,在涉猎中经常反思自己,及时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研究下去,并不断予以自励。其次要将其与个人所长结合起来。若此爱好并不是自己的特长所在,便要及时纠正自己的方向扬长避短,设法移情于有利于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使兴趣和个人所长方向一致。最后就是坚持。开始时要强迫自己钻下去,待稍入门后,再确定自己热衷的知识类型,有选择地学下去。
3、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风度、气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
教师在平时首先应该重视理论的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事物认识得越彻底,进行休养的自觉性就越高。教师需要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次是向先进人物学习。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着,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同时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做到诚信待人、宽容待人,以提高修养。最后,教师应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检验修养的效果,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4、学习新科技
教师的书读多了,专业素质增强了,思想境界提高了,这些无疑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所要学习的还不止这些,教师还应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最新的科学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好辅助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新科技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向精通信息技术的同事请教,也可以报课外班进行学习,还可以自己研读一些与此有关的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进行自学。学校方面也应组织教师学习新科技,利用课下时间开设一些适合他们学习的科目,或是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以便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
1、拉近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1)串联古今
古诗文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很大,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串联古今的方式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现代的许多流行歌词都是引用或者改编了古文,然而学生未必知道其间的知识关联。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根据具体文章讲解它们的古今演变,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的欲望。教师甚至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跨进大自然的世界,触景背诵,拓展情境。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场景中品味诗人的情怀,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情、欣赏美。
(2)进行“教师、诗人、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现实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的,一个始终在教,另一个必须不断地学,这样的模式很传统,学习效果十分有限。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所想所悟,可以适时地进行“教师、诗人、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教师变成了“学生”,与学生所扮演的“诗人”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对话的内容很重要,需要教师在课前仔细斟酌,究竟要说什么、怎样说,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古诗《回乡偶书》一文时,我就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让学生扮演诗人和孩子,并根据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进行一次对话练习,先想想诗人和儿童见面的场景,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怎么说的,心里又在想什么。如此一来,“历史”这一距离便在诗人与学生之间逐渐缩短,古诗的意境与情境自然会溶于学生心中。
(3)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最初都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往往非常鲜明生动。”3在实际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想象力,只一味的把自己头脑中对古诗的理解和想象告诉学生,使学生产生惰性,不愿自己发挥想象。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靠单纯的想象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在学生想象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适度地指导。这样利用学生的想象来理解记忆古诗的效果比教师把自己的想象生硬地告诉学生要好得多。小学生的记忆方法包括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利用得法,可以使学生少花力气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讲故事的方式能唤起一种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4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配以图画、声音等资料,使学生可以利用视觉、听觉两方面进行记忆,这样即可以很好地记住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又不会让学生花费太多精力。
很多时候教师不愿给学生讲解这些典故,一是怕耽误时间,二是怕学生只顾听故事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学习后面的知识。其实,教师不需要担心,只要1~2分钟的时间就够了,而且当学生对故事感兴趣以后,他们反而会更想知道古诗中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作品的内在情感。
五、研究反思
我的研究虽然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意见或建议,但由于精力与知识水平有限,涉及的方面还不是很全面,研究成果的普及性还有待考证。而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富于个性的、变化着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研究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地显示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并且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总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研究时间段所处的状态也许恰恰心理或是身体上出现不适,或是由于别的种种原因,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
六、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年。4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年。1 李德江.《
小
学
生
认
知
发
展
特
点
》
.http://wenku.baidu.com/view/e44c2351ad02de80d4d8400d.html.2014年4月2日访问
李德江.《
小
学
生
认
知
发
展
特
点
》
.http://wenku.baidu.com/view/e44c2351ad02de80d4d8400d.html.2014年4月2日访问
第四篇:岳峰小学读书节实施方案2014
岳峰小学
2014年读书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让每一位学生与好书交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让同学们在读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幸福人生奠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2、使学生借助读书节活动这一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基。
3、通过活动,大力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彰显我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活动对象及时间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活动时间:2014年5月——2014年9月
四、活动主题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五、活动口号
与书同行,让书香溢满校园 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 开卷有益,为生命加钙补锌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与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为人生奠基。
六、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谢清田
副组长:张春 夏法国
成 员: 徐宗官 李娜 尹延红 李帅 孙其红 苗艳丽
2、迅速行动,抓好落实
各班要对照学校读书节实施方案要求,参照读书小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标准,迅速启动读书节活动的各项工作。广泛发动,全员参与,确保读书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全体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榜样,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书香型、专业化教师。
七、实施过程
本届读书节活动共分三阶段:
(一)启动阶段(5月4日——5月9日)
1、成立读书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评选标准。
2、校园宣传:教室内外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均以读书为主题,或倡导读书或科技知识介绍,或读书方法指引等等,内容不拘,形式多样。
3、班级宣传:读书节活动方案由语文教师负责在班级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读书节各项活动。各班都要营造一个与读书节相宜的班级读书氛围(板报、宣传画、名人名言、读书计划等)。
(二)实施阶段(5月12日-8月29日)
1、“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活动。本活动既是创建“书香班级”的基本条件,也是晨诵课的必备内容。各年级、各班要统一进度,稳步推进,学校将诵读考级作为评选读书小明星的重要标准。(具体评选标准见附件一)
时间:5月12日开始到本学期结束,负责人员:各班语文教师。
2、班级读书活动:
(1)各班积极创建“书香班级”。进行“书香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开展主题班会、出主题板报。
继续完善班级图书漂流小站,要求各班开展“捐一读百”师生共读活动,充实各班图书漂流小站的图书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
(2)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要求各班学生把读书目录、感想、体会、经验等写在读书笔记上,在班内进行交流。
3、开展各种比赛活动。
(1)开展一至四年级诗文、美文诵读活动。
比赛内容:《诵读与写字》中的经典美文。开展时间:5月25日——6月29日
(2)开展手抄报比赛活动(具体评选标准见附件二)一、二年级的手抄报内容为“名人读书小故事”,三、四年级手抄报内容为“读书方法介绍”读书格言、摘抄名篇名段、抒发读书感受等。比赛形式:全体学生参与,每班推选5名参加学校比赛。
开展时间:6月16日——6月17日(3)岳峰小学读书节讲故事比赛活动。(具体评选标准见附件三)开展时间:6月25日
(三)总结阶段(9月1日-9月5日)
新学期开始,学校将召开开学典礼暨读书节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对评选出的优秀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进行表彰奖励。
岳峰小学 年5月 2014 附件一
岳峰小学阅读考级办法
考级形式:读 记 背 写 具体要求: 学段:
一、二年级 阅读要求: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考级标准: 一年级:
一级:读书量不少于4本,其中必读书目:《猜猜我有多爱你》,选读书目:2本,自读书目:2本,总字数不少于8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5首。
二级:读书量不少于10本,其中必读书目:《蝴蝶﹒豌豆·花》,选读书目:4本,自读书目:5本,总字数不少于2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10首。二年级:
三级:读书量不少于15本,其中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选读书目:4本,自读书目:8本,总字数不少于35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15首。
四级:读书量不少于20本,其中必读书目:《稻草人》,选读书目:5本,自读书目:14本,总字数不少于5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20首,总背诵 量不少于1000字。一、二年级选读书目:
1、《猜猜我有多爱你》
2、《我爱我爸爸》(绘本)
3、《红鞋子》
4、《爷爷一定有办法》
5、《格林童话选》
6、《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7、《王一梅童话系列》王-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等
明天出版社
9、《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梅子涵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0、《可爱的鼠小弟》
(日)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
赵静、文纪子
南海出版社
11、《丁丁历险记》
(英)迈克法尔著
邹晓平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2、《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代维译明天出版社
13、《胡萝卜种子》
14、《小精灵的秋天》
15、《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
16、《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
17、《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
18、《兔子坡》(美国)罗伯特 罗素
19、《木偶奇遇记》(选读)(意)科洛迪/文
20、《伊索寓言》(选读)(古希腊)伊索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学段:
三、四年级 阅读要求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考级标准: 三年级:
五级
读书量不少于30本,其中必读书目:《夏洛的网》《宝葫芦的秘密》,选读书目:10本,自读书目:18本,总字数不少于10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25首,总背诵量不少于2000字。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3000字。六级
读书量不少于40本,其中必读书目:《时代广场的蟋蟀》《宝葫芦的秘密》,选读书目:10本,自读书目:18本,总字数不少于18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30首,总背诵量不少于3000字。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6000字。四年级:
七级
读书量不少于45本,其中必读书目:《爱的教育》《寄小读者》,选读书目:15本,自读书目:27本,总字数不少于28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40首,总背诵量不少于4000字。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0字,写读后感想不少于5篇。
八级
读书量不少于60本,其中必读书目:《秘密花园》《汤姆·索亚历险记》,选读书目:20本,自读书目:38本,总字数不少于18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50首,总背诵量不少于6000字。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0字,写读后感想不少于10篇。三、四年级选读书目:
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
2、几米作品--《森林畅游》或《月亮不见了》
3、《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4、《犟龟》(德国)米切尔恩德
5、《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6、《足球大侠》张之路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7、《狐狸小学的插班生》北董春风文艺出版社
8、《小巴掌童话》张秋生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9、《蓝鲸的眼睛》冰波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10、《女巫》
(英)罗尔德达尔
任溶溶译
明天出版社
11、《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12、《帅狗杜明尼克》(美)威廉史代格著
赵永芬译新蕾出版社
13、《文身狗》
(德)保罗马尔著
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4、《大盗贼》
(德)普鲁士勒
陈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5、《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杨鹏
16、《蓝鲸的眼睛》赵冰波
17、《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西顿
18、《嘭嘭嘭》童喜喜
19、《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20、《狐狸列那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
21、《美丽的巴拿马》(德国)米切尔恩德
22、《中国童话》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五年级:
阅读要求: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写读后感不少于20篇。
2.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0万字。
九级:读书量不少于75本,其中必读书目:《草房子》《小王子》《新月集》,选读书目:35本,自读书目:37本,总字数不少于30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60首,总背诵量不少于8000字。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0字,写读后感不少于30篇。
十级:读书量不少于100本,其中必读书目:《柳林风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城南旧事》,选读书目:50本,自读书目:48本,总字数不少于500000字。背诵优秀诗歌不少于70首,总背诵量不少于10000字。摘记读书笔记不少于20000字。
五年级选读书目:
1、《失落的一角》(绘本)南海出版社
2、《第三军团》张之路
3、哈里波特系列
4、《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作家出版社
5、《风与树的歌》(日)安房直子著彭懿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6、《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著
何珊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7、《我能跳过水洼》(澳)艾伦.马歇尔
黄源深陈士龙译
人民文学山版祉
8、《逃逃》秦文君春风文艺出版社
9、《桥下一家人》(美)纳塔丽王宗文译
新蕾出版社
10、《小河男孩》(英)蒂姆.鲍勒麦倩宜新蕾出版社
11、《奥兹仙境》(美)弗兰克鲍姆
张磷、潘堵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一只狗和他的城市》常新港 接力出版社
13、《女生日记》杨红樱
14、《乌丢丢的奇遇》金波
15、《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16、《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
17、《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德国)米切尔恩德
18、《挪威的森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窗边的小豆豆》《小时候的故事》黑柳彻子 20、《青铜葵花》曹文轩
考级办法采用班级自考和学校统一组织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班级中如果有学生达到了相应的级别要求,可以先填写申请表,然后由语文老师进行初步考核,如果达标则给予班级内的相应的级别卡。然后,在期末时由学校对全体同学组织统一的考核,考核可采用年级之间互换的形式。在考核时,主要看学生的“读书本”进行数量的清点和背诵的检查,同时还要就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口头的询问,看学生是否对所读的书熟知内容并有自己的收获。对于已真正达标的同学统一颁发正式的等级证书。
“读书小明星”评选办法:对于达到本年级相应级别的学生直接授予“读书小明星”称号。
“书香班级”评选办法:获得“读书小明星”最多的班级即为“书香班级” “书香家庭”评选办法:
1、孩子必须是“读书小明星”;
2、家长能坚持督促孩子读书并做好孩子的读书成长记录;
3、一学期中,家长至少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留有资料;
4、家中有孩子专门读书的地方,藏书不少于100册。附件二
岳峰小学读书手抄报设计评比活动
一、活动时间:6月16日
二、活动对象:全体班级
三、活动主题:点燃读书激情 共建书香校园
四、作品内容及要求:
1.小报主题:要求标题醒目、有创意。
2.小报内容:要求切合读书节的主题,小报设计与主题一致,可以是读书摘记或者是读书心得。
3.版面设计:富有创意,整个版面设计要求合理大方,活泼新颖、赏心悦目。4.绘画书写:要求绘画色彩鲜艳,引人注目。字迹端正,清晰、整齐,无错别字。
5.每张小报上要写明“报头主题、班级、姓名”。
五、上交数量:
每班上交5幅优秀手抄报。
六、截稿日期:
6月16日前交教务处
七、奖项设置:
1.本次比赛分年级组分别评比。
2.每个年级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附件三
岳峰小学读书节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旨
为了体现新课程有关要求,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与演讲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创设才艺展示的平台,决定举办小青蛙讲故事比赛活动,并以此为平台为学校选拔广播小主持人。
二、参加对象:
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4年6月25日
四、活动地点
教学楼四楼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步骤
步骤一:各班级内部进行比赛,每位学生都有参赛机会,各班选拔出一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比赛;
步骤二:以班级为参赛单位参加全校比赛。
六、活动说明 1.评分标准: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趣。(1分)
(2)普通话标准,语气自然流畅。(2分);
(3)语速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3分)
(4)口齿清楚,表达连贯。(1分)
(5)精神饱满,衣着得体。(1分)
(6)脱稿完成,流利不停顿。(1分)
(7)讲故事时间控制在3至5分钟内。(1分)
2.评奖方式:现场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3.评奖名额: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第五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3、延伸同诗人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典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带动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杜甫的《春望》,带动另一篇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李白》、《走进诗圣杜甫》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策略二: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有一教师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的片段: 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学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塔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生: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拔起。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
上述案例成功的把“胡尘”两字化成了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试想,此情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同样,在教学《示儿》时,可以抓住一个“悲”字,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死不瞑目,诗人老泪纵横,诗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诗溘然长逝,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逼真地写出老翁在孤舟江雪中垂钓的生动形象,曲折地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表示不屈而又孤独的心态,意境高远清丽。再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或散逸潇洒,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或幽静清愁,令读者如临其境,美不可言。
策略三:重视朗读,在多元诵读中抒情。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
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2、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
3、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通过导语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清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门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策略四: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又太浅,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拓展的渠道有三:
1、课前收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采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笔者为学生提供学习导向,精心设计了一些积累主题,有春色迷人,夏日风情,诗人咏秋、踏雪寻梅、名家专辑、爱国绝唱等,然后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资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堂交流:课堂交流是对信息的整合过程,也是认识深化、情感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例如,某一老师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提问:你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第一个问题是从情感认识方面的提高,第二个问题是从语文知识方面的积累,让学生从书本起步,到书海漫游,由一点而带出一串,由个别而带出系统。短短一首28字的小诗,融入的却是古今中外名人名句的万缕愁绪。
3、课后延伸: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40分中的规格,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诗歌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闲情、乡情、友情、亲情、爱国情是诗人反复吟叹歌咏的主题,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能以情感点燃情感,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定会给古诗教学带来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