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课程总结
《管理学基础》小结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精神,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管理学基础》教学进度作如下安排:
1、面授课
单周8次总计24课时。
面授课里强调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日常的面授辅导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
2、小组讨论 两次6课时。
小组讨论强调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从而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理论或管理原理。
3、学生上网自主学习
学生上网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结合网上丰富的教学辅导资源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和自测练习,给学生以动手分析和巩固知识的机会。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这门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附言:我是这学期才接受开放教育的教学任务的,还缺乏经验,有待于向有关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请教。
开放教育的课程是中央电大统一出卷的,且考核范围广重点多(几乎都是重点),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更关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多理解点相关内容,提高合格率。学生也根本无暇参与与考试无关的形式新颖的教改课。因此,是否应考虑改革中央电大统一出卷的模式?
第二篇:《管理学》课程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一.管理的定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搜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层含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
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工作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展开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二.管理的性质
1.二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
会属性
2.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有社会性又有文化性
三.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四.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
1.高层管理人员: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全面责任的人。职责:指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2.中层管理人员:处于高层和基层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职责:贯彻执行高层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的工作。
3.基层管理人员: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者。职责:给下属工作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的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五.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六.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洞察、分析、决断)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沿革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建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1)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2)首创劳动定额、差别计件工资法。3)
提出了对工人培训的重要性
二.古典组织理论
法约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父,一般管理之父):
1.把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六类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2.指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对应着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命令的统一、指挥的统一、员工报酬、集权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的稳定、创造性、集体精神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三. 科学理论的创建
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论点为:1.员工是社会人;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非正式组织有不成文的规定,有自然领袖;
4.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提高员工满意度
四.当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数学、计算机运用到管理学中,而出现管理科学学派; 20世纪70年代,出现战略热;
20世纪80年代,出现企业文化
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
第四章管理环境
一.组织文化定义:是特定组织在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和发展的基本假说的规范。指各组织共有的价值体系,包括组织共有的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习惯、作风、道德规范。
二.环境的定义: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三.环境的分类:1.宏观环境(一般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技术(新技术的发展
趋势,现在技术的发展状况)
2.中观环境:产业环境,区域环境
3.微观环境(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公众、政府
四.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变性
五.企业对以下负有责任:投资者、竞争者、顾客、员工、环境、社区
六.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1.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
2.把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
3.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计——划——篇—————————————
第五章目标与目标管理
一.目标:个人或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目标具有多样化、层次性、网络化的特点。
三.目标的制定:明确、定量、可达到、相关的、限定时间、下属参与
第六章计划工作
一.计划:一个组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行动指南
二.计划工作的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
三.计划的类型: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
四.计划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预算
五.计划工作的原则:限制因素原则、许诺原则、灵活性原则、导向变化原则
第七章策略
一.决策:组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目的或企图,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或策略,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二.决策包括的方面:针对性、现实性、优化性、选优性
三.明白什么是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四.会计算各种方案的收益值、损益值P203~206
对于不确定型决策采取1.大中取大法2.小中取大法
3.最小后悔值法(计算各方案与最大收益值的差,即最大后悔值。最后取后悔值最小的)
————————————组——织——篇—————————————
第九章组织设计与运作
一.组织设计的原则:分工明细、指挥统一、权责对称、层幅适当、人职结合、部门化原则
二.矩阵型结构的优缺点:
1.突破了指挥统一的框架,会带来混乱,使组织滋生争权夺利的倾向,给员工带来较大的压力
2.能促使一系列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活动得到较好的协调,同时又保留将只能专家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经济性。
————————————领——导——篇—————————————
第十二章领导行为基础
领导理论发展过程
一. 领导特质理论
二. 领导行为方式理论
1.领导行为四分图(高、低关心人与高、低组织)
2.管理方格图
三. 领导权变理论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被领导者: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成熟
2)领导行为: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
2.菲德勒模型(菲定义的环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工作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3.路径——目标理论
第十三章沟通
一.沟通:信息凭借一定的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从发送者到接收者进行传递,并获
取理解的过程
二.沟通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差、发送者的信誉、知识经验的差距、渠道不畅通、心理上的障碍、沟通时机不当
三.克服障碍的方法:运用反馈手、提高表达能力、积极倾听、注重非语言提示、沟通要因人制宜、组织沟通检查
第十四章激励
一. 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激励:和自身有关的因素(成就、责任、承认)
保健:外部因素(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管理监督、公司政策)
————————————控——制——篇—————————————
第十五章控制
一. 控制的基本类型:预先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二.控制的过程: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分析偏差,并予以纠正
第三篇:大学管理学课程总结范文
管理学课程总结
1.管理学的学习和体会
专业非管理类的我,之前一直感觉管理学离我好远,而这学期的管理学课程让我感到管理学原来和我们的生活那么的息息相关,扩大了我的知识面,真的是生活处处有管理。每一个组织里都有不同的文化,小到一个宿舍集体里,如何在宿舍和宿友相处融洽,这里面也有着很多管理学理论,相处不好就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微博上就经常有爆出大学宿舍因矛盾引发命案,如何和宿友相处好,和全面认识自己就显得很重要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其背后都有自身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方法。
学习了管理学之后,认识到管理学果真是个伟大的学科,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综合了心理学,行为学,人际关系学等等,对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帮助。特别那些管理方法很受用,5W2H法、PDCA法、SWOT分析法,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怎样分析并解决。面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其发展上,顺应时代的改变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管理者面对不同地区、宗教、学历层次的人时,与其的沟通、管理都有不同方式,多种方式与人相处。
2.学习和生活上的管理
步入大学生活后,你会发现相比高中,多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空余时间,在高中,每分每秒都显得如此的宝贵,因为各自都有高考目标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引导你怎么做,而到了大学,身边的男生95%都是在游戏中度过,而女生则是看剧,似乎没了目标,就算有目标,在这样氛围中是很难投入去学习。还记得大一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来宿舍看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说让我们多走出宿舍,别在宿舍呆着。所以,时间管理在学习和生活上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管理课上老师也形象生动地讲解了这种方法,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而管理好自己的关键是管理好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一天24小时应该怎样合理安排好。
简而言之,首先对时间要有充分的认识,时间就是金钱,磨练自己的时间感,制定周计划,月计划等。当你真正对时间有了管理,你的学习和生活才会有充实感,有标才不会迷茫。
3.社团活动中的管理学的应用
管理学来源于生活,终究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一个班集体,协会社团,分团委部门等,都里离不开管理。
简单的一个木桶原理,部门间的评优,需要部门每位干事的共同努力,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有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比如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对专业课持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不听,想着反正以后不从事这行,不管以后的选择会怎样,学习的过程是锻炼你的思维能力,解决方法的逻辑思维;再如部门的工作等。再简单不过了。
虽然现在还是名在校大学生,还没出去接触社会,跟人打交道,但这个学期的管理课让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虽然这门课已经结束了,不代表我已经学好管理学了,我会继续学习管理学,对于非管理专业的我来说会选择多看一些管理学案例,从中汲取知识,活生生的案例比起理论来得实际些。案例分析法学习管理学,通过分析一些管理学案例,从中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多一种认识,就多一种潜藏在大脑的认知方法。
第四篇:管理学课程
2006/08--2008/02:时代光华
培训课程:名家讲座
培训描述: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 余世维《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余世维《赢在执行》 余世维《管理者的有效沟通技巧》尤登弘《数字管理》 李践《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领导的沟通艺术》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分层授权vs分层负责》 余逸鹤《没有任何借口》 刘敏兴《5S推行实务》周昌湘《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张晓彤《绩效管理实务》 张文《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姜汝祥《锡恩持续增长模式操作方案》 吴维库《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实务与案例分析》 李雪峰《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与实施要务》
第五篇:管理学课程报告
管理学课程报告
---金融201201 王雨溪20125817
这一学期,通过学习管理学之后让我懂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东西。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前一直不懂,一个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的员工,让员工感到归属感和如何让他们对企业最大化价值,但是现在,都慢慢懂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行为科学理论的一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也对这一行为科学学派的经典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需要层次理论很感兴趣,因此也对其做了一些详细的了解。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在了解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这些基本观点后,我觉得他的理论非常有道理。且不说从理论什么的方面来说明,就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人的需要是很复杂的。但是如何把这种需要的内在规律通过观察和研究总结出来,难度是很大的。在马斯洛之前,很多学者也对人类的需要方面做过大量的研究,不过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直到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我们才对此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马斯洛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的智商据说远超常人,被称为伟大的先知。作为一位管理学大师,我想把他称为心理学家跟为合适。从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看来,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心理学的内容。
从基本定义上来看,员工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后自我实现。生理需求包括吃穿住行各个方面,若不满足这些观点一个人基本就是没有达到一个人基本的生活需要,更别要说工作了。在满足了员工基本需求以后,往往员工就要最求安全需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居住安全,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和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最后是尊重需求,在我的理解里,尊重需求是员工通过自己努力达到一定成就,他需要得到承认,得到认可。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我自己切身感受到的就是自己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的过程,在训练阶段,我认识了很多一起训练的同学和老师,大家在一起虽然和辛苦,但是一段时间的训练下来,大家相互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对这个运动员小集体也有了很深的感情,我也深深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开心。而在比赛场上,我虽然没有能够拿到第一名,但是我尽力去做了,而且跑出了我的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是自身的突破,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这也算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一种表现吧。
当然,作为一种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马斯洛认为人们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和趋向高级需要。个体对道德需要这一高级的精神性需要的追求,只有当基本的生存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可是我们再现实中也会发现很多越层次的需求出现。比如一个流浪汗可能痴迷于音乐的魅力。可能他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依然对音乐有所追求
这就是我对马斯洛的理解,在管理学课程中,魏老师不是一味的讲解大道理,或一些理论知识,而是往往以一个个案例将我们引进管理学的世界,要求我们自己回答,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想法和正常管理者应该的想法不对,会加强我们对为什么我们想的不对,这样的想法下,更容易使自己对这样的知识认识加强。内心中的好奇心会让我们更加想去了解为什么,我觉得这样的课程一定很好,很有趣,希望下学期魏老师教我们的其他课程也用这样的方式,上课既不无聊又不会打瞌睡。说实话,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渣。在其他课上基本上是打瞌睡,玩手机,但是在魏老师课上,那些案例一个个都很有趣,当我脑子里想法和案例答案不一样时,想的就是为什么不一样。认真听现在管理思想,魏老师这种上课方式真的值得其他老师去学习。
同时老师以平时成绩占了70%这么高的分数也是想告诉我们,学习成绩不是必然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过才是最重要的,谢谢你,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