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

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我仔细地研读了《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书。作为一名老师,我真的收获很多。书中所提到的先进的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正是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教学理念。半个学期的教学使我对这种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很多优秀课样例供我们分析学习,我们可以结合理论充分体会到先进教学模式课堂是如何实施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一. 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形式变化

宁静的课堂革命发展方向是达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各自呆坐的学习转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了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学生4、5人围在一个书桌上,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在教学的方式上表现为从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教师渐渐变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或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内容方方面教科书只是配角,学生以有探究价值的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资料和多彩的活动追求高品质的学习。2.倾听式学习

合作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倾听。作为学生,要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引导,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勇敢地提出来,同学们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要不折不扣地接纳,胸有成足地应对,绝对不可以忽视孩子们提出的任何一个细小问题。在倾听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运用适当的连接语或引导语使偏离书本的学生回到正题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提问以及想法犹如一个个音符,而老师要做的事把这些音符集中到一起,形成交响乐似的课堂。在倾听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反刍”来解决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间良好的倾听习惯会使整堂课紧凑连贯,生动有趣。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回答,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3.个体与个体的链接

和谐交响的课堂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开始,从学生出发展开教学。教学创造很大程度上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息息相关。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以及表达的观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们的想法。我们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老师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们一同探究解决。倾听时还要注意语言与体态,例如要靠近需要帮助的儿童,应站在其触手可及的地方,注意观察孩子,从眼神以及表情判断他们是否理解问题,同时鼓励那些没有自信发言的孩子。孩子在探究学习的同时,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这就引出了新的探究。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将的探究问题串起来,把教材内容串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对本节课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4.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学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以探究式教学为中心,围绕一个值得探究的主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课堂主要以提问和解决问题为主,课堂的形式多养化,可以以实验,故事会,辩论,游戏,小组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这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究主题后会生成高质量的作品。

第二篇:课堂的革命

课堂的革命

——我校开展“1+1”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回顾2008年山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我校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基地校,这样的大教育改革背景及平台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钱学森之问、温总理讲话、张卓玉厅长《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向每位实践层面的校长和教育工作者寄予期冀!在不断地追问,不断地质疑、不断地发现中坚定信念、形成认识:我们需要以人本主义的行动回答第二次教育革命的可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主要的阵地在课堂教学;一定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态课堂,从“知识的课堂”到“能力的课堂”再到“创新的课堂”、“生命的课堂”,成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

省内外许多名校,尤其我省课堂改革学校成功校的实践与成果给我们以信念、激励与感召。同时学校多年进行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实验课题探索,为今天的课堂改革酿就了良好的土壤。

为此,我们从2010年初开始做了积极的铺垫和准备工作。

首先、调整任命新一届领导及管理层队伍,做好干部这个主要因素的准备工作。

其次、2010年初开始,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派领导、备课组长等骨干力量北上南下省内外交流学习,专家进校、沙龙研讨等活动做课堂改革理念的渗透,心灵的浇灌。变校长的想法为大家的想法,变学校的愿景为教师的愿望。

今年暑假8月份,通过全员进一步的沟通、培训、洗脑、表态,启动安排尖草坪一中“1+1”学案课堂改革,定方案、立制度,落实行动。

“1+1学案课堂”教学改革以学案导学、自主展示、以学论教、教学相长为总原则,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健康、充满挑战,有责任感的学习、成长。采用自主课+展示课两种课型。评判标准是:一看这节课有多少学生展示;二看这节课解决了多少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三看这节课新生成多少问题; 四看这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9月:上旬充满争论与质疑,举步维艰;中旬在艰辛与游说中前行,出现转变;下旬陷入未知不可测的沉静中...10月:领导引领带动——示范课

11月:组长骨干推动——研讨课

12月:全员整体挺进——公开课

期中考试:11月9—11日,太原市期中统考,高一、二参加,成绩揭晓,倍感欣慰,成绩正常并趋提升态势!尤其主动积极课堂改革的班级和学科取得较明显好成绩。

11月:组长骨干推动——研讨课。备课组长、学科负责人29人进行了展示,大约30﹪的备课组长在反复摸索中定位良好,课堂流畅,效果良好。

12月:正在进行全体5年教龄以上教师的公开课及教研组说课活动。我高兴的看到我们的每一节课堂正在转变,并且这种变化是一种瓶颈突破的变化,不仅老师在接受、适应、创造着新的课堂,学生的表现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的几点感想:

1、课改的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把学生要看作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呵护的、有水分与阳光即可生长、成熟的人。教育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此时此刻是否健康、快乐的成长,学生的生存质量就是教育质量。高考自然会成为其副产品。

2、课改的关键在于校长信念的坚定和全员行动的落实。校长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在信念,体验在课堂,参与在教研,解决在过程,反思在环节,激励在亮点,落实在行动,成功在育人。

3、课改的持续发展就是用改革精神不断解决改革中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是课改的灵魂。

教育对于我们注定是一种责任与缘分。人生为责任而来、责任大于天!为了爱与责任,我们与课改牵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课堂革命年笔录(模版)

课堂革命年笔录

一、课堂教学容量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

1. 确保课堂教学有较大容量,教学过程就不能对学生活动充分开放,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很难得到充分展开.2. 课堂教学容量越多越好的观念正是强制灌输教学模式的产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处处不放心,处处都想帮助学生拓宽加深。

3. 要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教学容量就必须减少.二、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难度在哪里

(一)教育观念陈旧和班级人数太多制约着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1. 教师一般对教室前排和中间几排的学生关注较多,对后几排学生关注较少;对成绩优秀学生和中等生关注较多,对学困生关注较少。

2. 原因:强制灌输的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课堂上只有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接受强制灌输,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灌不下去,会阻碍老师强制灌输教学计划的完成,因而遭到教师有意无意的排挤。

(二)对学生缺乏研究制约着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1.在强制灌输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了整齐划一的要求;缺乏对学生个性的研究。

2.原因: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备课水平制约着对学生的关注

三、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一些学校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作用 1. 只有上公开课用,花费大量时间,麻烦较多 2. 先进的教学手段为落后的课堂教学方式服务 3. 成为学校和老师们对外哗众取宠的工具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能因为没有先进教学手段而停止

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学生虚设主体地位现象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毫无例外的举手

学生发言是学生的权利,同样也应该有不举手的权利。强制举手,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表现,是剥夺学生主动学习权利的表现。

(二)发言很热闹的教室

1. 少数老师在课堂上刻意追求“热闹”的气氛,学生发言踊跃,表面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如果是建立在一味降低问题难度或强制学生大胆发言的基础上,学生成为一种被利用的对象,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处在虚假主体地位上。

2. 教师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者,而不能片面追求把学生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并不是对每个问题都迫切希望有机会回答的,他们常常需要倾听同学和老师是怎么思考的;相反一些喋喋不休发言的学生,过分迎合老师希望教室出现“发言很热闹”气氛的心理,对许多东西缺乏深入思考,因而学习变的浅薄起来。

五、要有什么样的预习观

我们的教学一向重视和提倡预习,对教师来讲善于指导学生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由于对预习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指导越来越细致,带来的结果是:

A、本来要在课堂里做的事情放在课外了,实质上等于是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 B、使学生把全部时间囿于教材的狭小范围内,他们无暇也不愿将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空间;

C、预习常常成为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完成一些指定的学习任务,这种要求上的一刀切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预习;

D、不管什么学习内容总让学生预习一番,有时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失去了兴趣,总也兴奋不起来。

E、学生预习时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等,总要接受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裁决。我们需要知道: A、新课程理念认为预习应该是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每一个学生在预习中都将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作为课堂上交流的材料。学生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资料,都可以看作预习。

B、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形式是多样的,是丰富多采的;预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C、预习既可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又可以是小组行为。

D、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时需要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变的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六、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观”

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和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学生不是也在完成一种任务吗?一种隐性的任务。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究中增强探究的能力,不断的形成和积累着经验。这种隐性任务多是课前没有也无法预料的,可谓之“生成性”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隐性任务或生成性任务要比显性的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

七、“目标教学”的另一面

“目标教学”的课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而且教学目标又是十分明确的、具体的,是便于检测的。按照这种目标教学的理念,对学生是“一个也不放过”,把全体学生都能够“达标”作为理想追求。由于目标直接于教材内容的“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学生在不断的“检测”中反复复习,因此对“大面积提高质量”(准确的应该说是“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作出了贡献。这也是它被广为推崇的原因。目标教学也存在不足:1往往从应试的角度确立教学目标,即可能检测什么就以什么作为目标;2常常局限在认知方面的目标,忽视了情感方面的目标,至少不够重视;3过分强调所谓“行为目标”的可见性、可测性,阻碍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发展;4往往只重视教学结果(目标的掌握)而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八、“培养自学能力”的局限性

“培养自学能力”着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随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人们意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做法至少不能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它愈来愈明显暴露出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1、它几乎使课堂教学成为每个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2、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因为学生的自学往往成为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记忆过程,无形中由教师灌输变成学生的自我灌输。

新课改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从一定的情景出发,通过多项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究、发现,以此得出某种结论,获取某种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把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作为其主要内容。

九、怎样看待课堂纪律

我们的教学一向强调课堂纪律,对课堂纪律是常抓不懈的,把课堂纪律视为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很多老师把不少时间和精力用来组织教学——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上。什么是良好的课堂纪律,人们似乎有一个“共识”,良好的课堂纪律无非是学生坐资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随便讲话,举手发言等等。这样的“课堂纪律观”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孩子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做,不举手发言不会受到批评而只会受到鼓励。

十、设计不要太精巧 我们见到许多评优课、公开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学设计的“大比武”,执教者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来显示其教学设计的精巧绝妙、天衣无缝。评价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方面。丝丝相扣、一环紧扣一环、师生配合默契等,都是从设计的角度对课堂教学的赞誉。于是在不少人看来,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极其重要而明显方面是:要向一篇文章那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要向好的戏剧那样“出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如此课堂教学就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设置有助于学生质疑、探究和发现的情境,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热烈争辩、联想想象的问题,将特定的学习内容自然的同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等等。

第四篇:课堂革命年总结

沿村教学点课堂革命年活动总结

本学年我们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中心精心指导下,坚持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革命年活动为载体,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抓理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们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骄傲是通过网络学习,骨干教师培训,参加中心培训等多种形式,辐射全体教师。中心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多媒体知识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

二、抓课堂教学,促教育教学改革

1、教学效果月抽测提升了老师的平时工作的中的后劲。我们教学点为了使学生真正达到全面发展,教师达到减负,为了使广大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效果,2、人人撰写“我的课堂革命录”记录了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

我们要求教师人人撰写“课后反思”。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召开工作动员会;要求每位教师以“课堂革命年”为契机,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使之成为学校的亮点。把“课堂革命年”要体现在课堂上,应更多体现的是课堂上的“革命之处”,要真正把在课堂改革、课堂教学中的感动之处、激动之处、触动之处、收获之处、创新之处、灵感之处、金点子之处等记录下来。要做到“人人参与,激活思维,释放潜能,尝试成功,感受快乐。”学校召开了两次经验交流会。

3、抓“三课”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根据教育中心实施三课安排,我门制定我们的目标:示范课30%、过关课60%、跟踪课10%左右。

4月份集中学习,调动全体教师人人争上示范课、个个能上过关课。在以后的时间,由领导、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开展课堂观摩活动,通过自评、互评找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办法,提升了领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评课能力。

三、抓多样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转变校本教研方式,创建互动式教研。校本教研作为提升新 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加强学习型教师建设的主要途径,一直为我们所重视。我们教研采取学校教研、连校教研、参加中心教研的形式,采用组内讨论的方式以及利用教学资源网资源共享形式,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共性或个性的问题,改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改革教案编写形式,推广电子教案。现在教学条件好了,学校教师每人一台电脑,教师上课就要用电子教案,采用“教研组——教师”相结合共建的模式,整合一线优秀教师教学资源,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给一线教师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学资源网得到的广大教师的认可,提高了备课效率。

四、抓名师培养,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积极参加中心举行的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我校张少贤学科带头人,该教师积极进行作课、听课、评课;每写出学习笔记和心得;

总之,我校在课堂革命年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我们着力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更新教学观念,理清工作思路,在各项工作中提出新的举措,实现新的突破,争创新的局面,在课堂革命的道路上为我市教研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课堂革命年总结

黄壁庄镇沿村教学点

2011.12

第五篇:课堂革命年汇报材料

课堂革命年工作汇报

大河镇南故城小学 2011年12月

课堂革命年工作汇报

今年是课堂革命年,贾局长在教学动员会上指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跨越。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大变脸,课堂上老师轻松了,学生主动了。从学生每天那快乐的表情中,我们感悟到了是课堂革命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下面就我校一年来在“课堂革命年“活动中的做法、经验及成效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教师素质培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我校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有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有计划的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定期组织理论培训会,教学方法讲座、经验交流会、课例研讨分析会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开展全体教师技能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参加,五月份封晨霞、张丽红、安建霞、辛亚丽老师代表大河镇分别参加了鹿泉市美术、科学、体育、语文学科大赛;辛亚丽老师六月份还参加了鹿泉市语文学科演讲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上一节优质课、写一份优质教案、写一份优质教学反思的“三个一”活动,通过观摩、交流竞赛、评比等形式,激发教师参加优质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写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基本功练习的热情。12月份在大河镇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我校封晨霞和薛晓梅两位老师的美术和英语课例分别被评为优质课。

3、大力推动教师读书活动,学校出资购买了大批的关于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书籍,供教师阅读。同时要求教师坚持每周写读书

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感想,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笔记展评、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并组织教师评选读书先进个人。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教育局提出了“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我校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申报了《生活化、创新性小学德育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创新方法的研究》两个课题,这两个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所有任课教师均参加,通过课堂实践,配合理论指导,改善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实行课堂教学开放

今年四月份我校倡导并实行了课堂开放,主要是对家长开放。已经开展了9次开放活动,每堂课都得到了领导、同事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在课堂开放时间,由班主任和其班级的任课教师协商制定计划,再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定出课堂开放日的具体时间。只要有空的家长即可到校参与课堂开放活动。教导处负责具体安排,准备好凳子,听课笔记本,打开教室的大门,学校领导陪同家长走进课堂,真实感受孩子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了解老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风采。课后组织家长评教,共同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孩子的学习、成长。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桥梁,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信任。今年5月份我校教导主任在大河镇教委举办的“我与全面发展大家谈”活动中,介绍了课堂开放的做法、经验。

三、实施“三课活动”

五月份鹿泉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三课活动”,我校全体教师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精心准备,积极参与,特别是示范课教学,许多教师主动参与跨学科听课,在活动中教师们虚心学习,交流研讨,为教师成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共评出5节示范课。为实现人人能上过关课、人人竞上示范课,我们借“三课”东风,把6月份定为“跟踪磨课月”,组织结组再学习,再提高,由示范课教师做组长,定备课辅导人员、定研讨小组的形式,在磨课中“磨教学目标”、“磨情境创设”、“磨师生对话”、“磨方法指导”找出弱势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通力合作促进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素质再提升。

四、开展“共享体”活动

结合地域特点,我校参加了西片共享体,每月都积极参加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有听课、评课,学科研讨交流会等。6 月份结合大河镇开展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共享体举行了“优秀课展示”活动,我校钟君华老师积极申报,参加六年级数学课,获得大河镇一等奖。11 月份共享体开展了 “送教到校”活动,我校体育教师安建霞和美术教师封晨霞参加送教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兄弟学校共享,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校际间均衡发展。

五、构建阳光课堂

阳光课堂是充满灵动的课堂,是焕发勃勃生机的课堂,9月份我校提出“以生为本,打造阳光课堂”,让教师以阳光心态走进课堂,面对学生,课堂上以生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在学习中感受求知的愉悦、创造的欣喜。学校设低、中、高三个阳光教研行动组,每周开一次校本教研,每月进行一次课堂经验交流会,领导不定时推门听课、参加研讨,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展示自己的成功,述说困惑,在互助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还在课前备课上下功夫,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自己。通过征集“阳光课堂案例集”、“优秀教学论文荟萃”、“阳光心语”让阳光课堂不断成长,绽放生命光彩。还关注特困生、学困生、潜能生,为这些特殊群体开展“阳光行动”,老师是“阳光妈妈”、同学是“阳光伙伴”,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信念:相信我能行。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

六、人人撰写“阳光足迹”成长册

我校统一印制了“阳光足迹”教师成长册,以“树”为封皮,象征教师像树一样不断成长。扉页上,齐校长亲自为广大教师写下寄语。希望教师有坚定的信念,不屈的品格,不断的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成就一番事业。记录页共30页,每页上方都有一颗红红的太阳。前10页是一片小树林,中间10页是比较茂盛的树林,后10页是茂密的森林,预示着南故城小学的教师团体在阳光的普照下,不断成长,释放能力,最后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后封皮是在明

亮阳光照耀下,一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小树,预示着南故城小学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召开专题动员会,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以“课堂革命年”为契机,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使之成为我校的亮点、特色。真正使“阳光足迹”在“课堂革命年”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要真正把课堂教学中感动之处、激动之处、触动之处、收获之处、创新之处、灵动之处、金点子之处等记录下来。学校每月督导检查,及时指导。校长针对教师“成长旅程”随时做评价。学期末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或座谈会,对好的进行展览、宣扬,树立榜样,以备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年终召开展示交流活动,评选出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七、积极探索课堂模式

课堂是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本学期中心李校长唱响“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活生命”。我校积极进行课堂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为指导,借鉴郭思乐教授生本理念和鹿泉第一实验小学讲学稿、曲寨中学创新任务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师资水平、生源状况等,在四至六年级对生本理念下的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导学稿编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注重学习目标、前臵作业、交流研讨、当堂检测、巩固拓展几个方面,先有一名主备教师设计初稿,经过备课组集体研究,形成基本框架,每个教师再依据所教班级学生

特点、授课水平,选出3--5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再备课,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最佳教学流程,最后定稿。

生本理念下的导学稿的模式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检测、巩固拓展等几个环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究、发现,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构建。注重小组分工合作,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通过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同时,充分发挥“备课小老师”的效应,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后邀请学生共同评价、反思。经过几个月的课堂实践探索,生本理念下的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成型,预计到2012年底,经过近2年的课堂实践,探索研究,生本理念下的导学稿教学模式正式成为我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主导我校课堂教学的前行,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正是由于我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荣获 “鹿泉市推进教育全面发展先进学校”,高年级数学教研组被评为“鹿泉市优秀教研组”。

八、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学稿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

(1)、实验在缓慢推进,问题在不断涌现,大量的问题在挑战教师的压力和心理防线,小部分教师开始怀疑、动摇和悲观。

(2)、展示时间花费太多,教学进度慢。(3)、学生讲解水平有限,点评不到位。

(4)、课堂环境宽松,课堂管理难度加大。2、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缺乏专家具体指导。

九、今后设想、坚定信心,正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密切合作,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加强校际联系与互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提升,在改革中完善,使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扶持和培训优秀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实验生本理念下的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积极争取外援,邀请专家到校亲自督导、指导工作。

南故城小学 2011年12月

下载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课堂革命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革命年阶段性总结

    课堂革命年工作总结 铜冶镇南铜冶小学 根据鹿泉教育局“课堂革命年”工作精神,为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切实有效地开展了各种活动,旨在积极探......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任何改革都有其核心价值追求,它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起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是一种教育文化建设。其实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其......

    教学革命 心得体会

    《教学革命》读书心得 在暑期期间我读了《教学革命》一书,感受颇深。《教学革命》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

    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蔡林森《教学革命》心得体会 读完蔡林森的《教学革命》一书,我的感受颇多,收获也很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方法,并非教育规律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

    革命教育心得体会

    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周六上午,我们在区老年大学接受了一场革命传统教育,为我们授课的是一位叫居来友的革命老前辈,他曾经是新四军并且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革命经验丰富。整个授课......

    效能革命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效能革命” 演讲活动情况汇报 为了深入贯彻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精神,巩固干部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成果,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一场力度空前的“效能革命”活动......

    效能革命心得体会

    效能革命,刻不容缓 为进一步强化干部管理,规范机关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深入推进效能革命,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办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工作效能明显提高,我办效能革命......

    《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最终版]

    编者按 各位老师: 今天看了华东师范大钟启泉教授的《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3期)很受振动,世界范围的教育已经在静悄悄的过程中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