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参加“三同”锻炼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宣威市人事局 孔英
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巩固“双为”教育活动成果,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云岭先锋工程活动,动员成千上万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工作方法,较大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被称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钥匙”。
7月16日,我按照市委的安排和要求,到倘塘镇松林村委会半坡村民小组孔令广农民朋友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短短的三个月里,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深深感到农民的艰辛,村干部的艰苦和不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三同”要真正做到当农民真解难事实,交农民诚 我到孔令广家后,以一名新成员的身份与他们一同上山劳动、下田种地,从烤烟封顶打杈、扎烟到苞谷中耕管理,从锄草、刨洋芋到帮农户挑水、扫地、做饭、洗碗,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活,我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村里的干部群众认可我们“三同”干部不是下来走过场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之余,我经常会跟老百姓聊天,与农民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同时在与他们深入的交往中,掌握村情,松林村生态环境好,天然草场 宽,森林覆盖率高,矿产资源储量少,开采价值低,经过三个月的调研,我我认为在松林地区发展畜牧业是一条符合当地实际,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并写了一篇关于在松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养殖业的调研文章。
通过在农村生活,深知农民的疾苦,在劳动之余,出了跟我所在住户做些家务活外,主动帮助村子里的老弱病残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农户孔令佩家小孩生病,因家里无钱,向村里人借50元钱给小孩看病都借不着,我听说后,到他家给他一百元钱叫他赶快带小孩去看病;村民孔祥发老人,因年迈又加之几个儿女都不在身边,我就主动跟他家挑水、扎烟、理烟,帮他到烟站卖烟;还利用到城里、镇里办事之机,积极协调动员松林在外的老板、能人前来松林捐资助学,搞公益事业,煤炭老板孔令宾已答应捐资10万元给半坡村小学建盖教室。
二、市委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进行“三同”是很有必要的。
曲靖市委提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三同”,有些同志认为这是“走过场”或“没有必要”,担心下去的同志不可能住得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我认为下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就我来说虽然在乡镇工作过,也曾有农村生活经历,但这毕竟是面上的、浅层次上的认识,没有像这次深入的了解农村、农民生活。现在农村形势已发 生了深刻变化,仅凭印象、凭经历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农村工作的特点。我国70%多一点的人口在农村,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不是从理论上、表面上认识得到的,只有到农村,才能真正理解这些问题。
“三同”是增强与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干群关系不是那么融洽,有些干部下乡流于形式,作风漂浮,不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不体察百姓疾苦,影响了党和干部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其实,我们老百姓是纯朴、善良的,我们干部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三、“三同”是一次学习、提高、锻炼的机会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充实到机关的年轻人较多,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机关工作业务水平,但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农村缺乏实践和工作经历。现在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机关干部,我们的大多工作职责都是为农村工作、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如果没有农村工作经历,不具备农村政策水平和农村工作方法,就谈不上为农村、为老百姓服务。通过“三同”生活经历,使自己进一步学习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提高了政策水平,学习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三同”锻炼,是一次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我的一次好机会。使自己学会了一些劳动和生产技能,拓宽了知识领域。
四、通过“三同”锻炼,增强工作责任感。
这次到农村体验生活,才真正体会到山区农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了很大进步,农村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资源优势还未发挥,城乡差别还很大。如村里的农户为孩子上学的学费都凑不够,娃娃病了借50元钱去看病都借不了等等,看到这些情景,我会感到同情和难过,因此,我觉得我们机关年轻干部在机关时间一长,对农村农民生活不了解,有时就会出现这也不满足,那也不顺眼的现象,建议他们到农村去看看,在与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相比,我们的条件优越多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同时也就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第二篇:三同体会
“三同”锻炼心得体会
2016年中青班学员 母晓敏
按照要求,我和本届深圳市中青班的46名同学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2016年9月6日至9月28日,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杨寨村开展“三同”锻炼。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吃住在农家,入乡随俗,与当地农户一起开展农业生产,切切实实地做一会农民。对于出生在70年代末、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这一个月的生活,是一场生动的人生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儒雅博学的名师授课,也没内涵丰富的书籍课本,然而它却用冷峻的现实、朴素的情感、真挚的交流,以无形之力直击人的内心,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启迪和震撼,让人受益终生,回味无穷。
一、贫富差距不容忽视,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此次“三同”所在的杨寨村隶属宁夏东南部边缘的彭阳县,地处六盘山东麓,海拔1248—2418米,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年平均气温7.4—8.5℃,日照时数2311.2小时,无霜期140—170天,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相对频繁,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扶贫重点县。村里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产生活用水依靠窖水、井水解决,部分家庭有自来水。全村总户数为560户,总人口为2481人,其中回族118户416人。村民收入来源为种植养殖和劳务收入,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60元。
出发之前,通过市委党校的动员会及以前几批学员的反馈,我提前对此次的“三同”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达杨寨村时,切身感受的一切还是让我震惊。从村委会出发到入住的农户家,经过坑洼泥泞的山路、因自然侵袭形成的深沟、路边山坡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条件好点的农户家里有个旱厕(条件差的家里大小便只能随处解决)、有些农户家水窖里含有漂浮物的生活用水以及几乎不可能洗澡的事实,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到的恶劣生存环境。
虽然近年来政府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生活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贫瘠、人才的匮乏,仍然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生活仍有着天壤之别。GDP排名世界第二的成绩不能回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事实,亦不能忽视城乡差距、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的现实,只有像杨寨村这样的农村发展成为配套设施齐全、村容村貌整洁、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农民能够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丰富的资源,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国力强盛带给我们的骄傲与自豪。
二、政策制定要贴近民生,制定的政策要能落地 在杨寨,通过走访村民,我切实看到了国家转移支付政策的成效。我和董姐入户的家庭户主是杨小军大哥,所居住家庭地理位臵偏高站在家门口可以看到横贯整个后洼居民小组的深沟。由于自然风化,深沟曾以每年七八米的速度向沟两边侵蚀,深沟两侧的居民不得不搬离祖辈居住的窑洞。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地,整个杨寨村共退耕还林(草)9189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另外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为家有5头牲口以上的农户免费盖牲口棚;鼓励农民改善居住环境,为建有独立淋浴房的农户免费安装太阳能。一方面通过政府投资拉动居民投资,另外一方面也确实给土里刨食的农民多一条养家致富的路。这些政策的制定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因而更能落地,能使百姓切实得到实惠,也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时,我也了解到这里的农民家庭致贫的原因主要是教育和疾病。比如我入住的农户家,大哥大嫂一年的种养殖及外出务工收入大约有3万元,其中2.7万元以上都用于家里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大哥大嫂如此重视教育让人感动。当然,他们也确实希望能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进而改变家庭的生存现状。另外,当地公共卫生条件较差,农民生活卫生意识不足,且医疗保障有限,一旦家庭有人患病,一个家庭就难逃贫困的命运了。就像我家大嫂生病了也不肯去医院,买点儿止痛药挺一挺就又去干农活了。不去医院有大医院离居住地太远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花钱,不敢去看病。
教育和疾病可能也是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作为深圳的一名财政干部,我没有办法影响国家的民生政策,我能做的就是在上级部门制定民生政策征求意见时能认真地为老百姓想一想;在颁布实施的民生政策需要落地时,积极筹措资金予以保障;努力发展地方经济,为深圳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使转移支付大户深圳有更多的财力支持中央的惠农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三、幸福很简单,要学会知足与感恩
生活在物资丰富、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而充满了抱怨。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杨寨村,你看不到牢骚满腹、也看不到怨天尤人,每一位村民都用真诚质朴的笑容来回应和感染着我们。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家的嫂子,不善言语却真诚体贴,每天帮我们把炕烧得热乎乎的;就因为我和董姐说起想吃当地的特色燕麦柔柔,嫂子就把做燕麦柔柔的十几斤的木质工具翻出来,起大早给我们做来吃;为了欢迎我们,要把家里下蛋的两只鸡杀一只给我们,被我们硬拦着才没杀成。嫂子外表柔弱,可是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家里的12亩地、4头牛、两头驴全由她一人操持。如果不是我们在,嫂子忙起农活来可能一天才吃一顿饭。生活的磨难让嫂子过早的苍老了,可她从不急不躁,每天都笑呵呵地面对生活。除了我们离开那天,我们都泪流满面。
深情厚谊,让我铭记于心,感动不已。在杨寨,我深深体会到幸福可以很简单,不过就是渴了有口干净的水喝,饿了有碗热腾腾的洋芋面,家人都健康平安。相比嫂子的苦难生活,我真真感恩自己所拥有的。回到深圳,我也会提醒自己要更加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做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一线感受群众疾苦,懂得换位思考、扎实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为民所敬。
2016年9月30日
第三篇:“三同”实践锻炼心得体会(范文)
“三同”实践锻炼心得体会
一、临行前的动员大会
为加强我们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搭建我们之间的桥梁,了解新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工作,民政厅开展了“三同”实践锻炼,由王厅长、卜处长组织举行了活动前的动员大会,在会上王厅长着重强调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及要求,让我意识到此次活动行程长、任务重,但是我有信心,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二、深入农村的感触
1.感叹大自然之美
“三同”实践锻炼正式开始了,第一天一大早在厅里集合,有些激动、有些担心的我就这样上路了,第一站到了固原,短暂歇脚后来到了西吉县最贫困的乡王民乡,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王民乡的小湾村,一路上看到山坡上一层一层的梯田,田里长着绿油油的庄稼,空气清新,感叹大自然美丽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农民的不易,每一层梯田意味着一层大台阶,在一层一层的在大台阶上劳动,辛苦可想而知。
2.体会农民的辛苦及坚韧
第二天一大早,就得知我住家户的王大哥,5点左右就起来下地干活了,因为到了中午,炎炎烈日低下是没有办法劳动的,我和同住的姐姐起来后就帮忙做饭,做家务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午的时候王大哥回来了,看着被晒得黝黑黝黑的他,才40出头的人,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很难形容那种复杂的心,即同情又感动,同情他们的生活艰苦,感动的是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他们不屈不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在改善自己的生活,这种精神带给我深深的感动,想想平时浮躁的我,是多么的惭愧啊,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
3.“贫困”带给我的震撼
第三天我们的任务是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并进行调研,去之前因为感到任务重,心里多少有些沉重的,只是没有想到这天的行程结束后我的心情沉重到有些透不过气来。我们先去了一家低保户,女主人生了6个女儿,家里只有2间房子,加上老人,生活之艰苦可以想象,第二家是五保户,女主人因为智障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家里还有2个智障的孩子,男主人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基本靠国家低保过日子,第三家是五保户,一个男人,住在不足10平米的被烟熏的黑黑土房子里,如果不是政府补助,很可能是没有办法生活下去的,最后走访了退伍军人,老人家80多岁了,家里收拾的非常干净,看着这位老爷爷,联想到电视里战争的场景,敬佩之情突然在这一刻落到了实处,每走一户人家心就沉重一分,除了退伍老军像是给了一剂安慰剂以外,亲眼所见的“贫困”,颠覆了以往对这个词的理解,也使我感受到了作为民政人肩上的责任。
4.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从到小湾村那天起,就陆续听队友说有生病的人家,有需要就医的我就过去看看,通过义诊我发现村民主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椎间盘突出、外伤等疾病,因此第四天的任务是为村民集中义诊,虽然辛苦,但却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准备好来到小广场时已经有很多村民在广场等着了,仔细询问病史,做些简单的查体,通过义诊发现60岁左右的老人,普遍有高血压病史,都在吃药,但是碍于看病贵,且村上没有卫生所,看病要走很远到乡上,他们大都是确诊以后开些药就回家了的,没有复诊,没有定期检查,问题比较严重的是村里80岁左右的老人,血压普遍偏高很多,高压大多都超过180mmHg ,并且基本没有服用任何降压药物,看到他们我的心都揪起来了,这要是在银川,估计已经下病危了,因为孩子很多外出打工,没有办法兼顾到老人,年轻些的自己还能跑着看看,年纪大的没有办法自己就诊,就这么一直拖着,往往都拖到难受的不行了才去看病,这样往往就诊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他们的生活除了艰苦还包含了忍受疾病的痛苦,他们的坚强是我没办法想象的。
三、小组讨论会,发现和解决问题
每天郭处会组织我们进行短暂的小组讨论会,谈谈自己的所见所想,在小湾村的行程结束后我们在乡党委集中展开了研讨会,乡政府领导班子也参加了会议,我们分别谈了自己的感想和发现的问题,作为医生,更多的是讲有关医疗方面的问题,1.加强宣教,尤其是医疗保险方面的惠民政策,让农民看得起病,敢看病;2.社会上有很多基金会的项目,可以将需要手术的患者集中统计出来,上报到民政厅,尽早为这些患者实施手术;3.定期举行义诊,对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因病返贫、因病致残等现象;4.完善村卫生所的建设。
四、红色之旅
活动临近尾声,我们分别到了六盘山、老龙潭、彭阳等曾经红军走过的或者战斗过的地方,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并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功臣,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曾经他们打下的江山,作为后代的我们将为了把这片土地将设的更加辉煌而努力。“三同”实践锻炼不仅仅是看到、想到,更重要的是改变。几天的行程下来,就自己的而言,是沉重的,依然有很多农民生活的非常艰苦,可是他们没有放弃,没有妥协,看看那一层层的整齐的梯田,很多是农民开垦出来的,再看那绿油油的庄稼,是农民用汗水种出来的,这里的庄稼全部靠天吃饭,正因为这样,政府施行“退耕还林”政策,使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农民的收成也是逐年增加,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不断的努力下,这里的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最后非常感谢厅领导组织这次“三同”实践锻炼的活动,同时感谢院领导派我前往,让我认识了以前不曾认识的,感受了以前不曾感受的,使我看到了 “辛劳、坚韧、朴实”在劳动人民身上的真实体现,还有很多很多没办法用语言一一总结,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身上所有的精神对我的震撼是实在、深刻的,和他们相比我真的是自惭形愧,因此我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他们的精神为标杆,学习他们的精神,努力成长。
2015年8月6日
第四篇:生产实践岗位锻炼以及成长感受和体会
生产实践岗位锻炼以及成长感受和体会
尊敬的各位段领导、同窗们:大家好!我叫李志家,是12年7月入路的高职生,现在在金州线路车间技术工区。从入路至今也有1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句话叫做“学以致用”我感觉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反过来说“用以致学”,因为要用到某方面知识、而自己又不懂,就这样促使或者是强迫自己来学习。
刚到车间时我分在正线工区,我记得是在车间三新教育后的第四天,在下客场有个天窗更换是一根短轨但需要横越一条线路,当时钢轨运到线路旁后工长组织人员将钢轨运到作业地点,工班长叮嘱我们不要上前、在旁边看着,怕碰到、伤到,让我们在换完轨后摆扣件。在拖轨的过程中我感觉人手不是太充足所以就拿着撬棍去拨轨,被工长看到了却大声的呵斥我几句,当时心里感觉挺不是滋味的。后来天窗结束后工班长及班里的同事们给我们讲以往换轨作业由于工具使用不当而受伤的真实示例,听过这些后挺后怕的但心里暖暖的。因为我明白了大家是在保护我们这些小菜鸟。在定岗之前有危险有困难的活都不让我们干,并且细心的给我你们讲各项作业的要领,引导我们上手。在班组里学到了很多使用的技能。
在车间帮忙过一段时间,在这里学到了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与技术班长学习量道尺。和技术员学习各种类型道岔、各种报表以及各项内业。在刚学道岔的时候有些迷糊,以前是正线班的没接触过道岔,脑子里对道岔来说是一片空白,第一次上道量道岔的时候很难下尺,不知道下在哪、轨距加宽是多少?师傅们都很细心的给我讲解分析,道岔的各部组成以及结构尺寸。通过师傅们的解答和自己一遍遍的尝试,最终学会了怎样使用道尺、怎样量道岔。并且在精确度和速度上有所提高。
后来去了技术组,每天到现场设备检查,了解管段内设备的位子,了解了那些是可以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数,什么是重点病害。虽然在外面能比在室内做内业要苦一点,但是我更喜欢现场工作,这样我可以学到更多的、含金量更高的知识。实践中学到的要比书本中的更有效、更实用、更扎实。多多的积累工作经验。每个车间技术组都配备了电子道尺,高级货谁都不会一起研究学习,从设备信息的录入到道尺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以及后期数据的处理,一点点的研究学习至到会应用。自己心里感觉挺舒服,因为我可以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再也不是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小菜鸟了。这实现了我的价值观,能对得起每月的粮饷。我说这些的主要意思是想表达:虽然现在我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但是只要努力用心去学去记。没有学不会,办不成的。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早已经完成了从毕业生到铁路职工的转变,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努力工作,敢于奉献,为我段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我要说的就这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指正批评。
谢谢
第五篇:“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三同”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
童伟华
3月28日至4月1日,有幸参加了由银川市委组织部周密安排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是一次真真切切的锻炼。通过为期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宗旨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收获不少,感慨良多。‚一次三同、终生受益‛,这种‚受益 ‛是多方面的:
一是锤炼了党性。我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生活5天的体验中磨炼了自身意志;在远离闹市的环境中净化了心灵;在与农民朝夕相处中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锤炼党性修养的自律和自觉,加深了精神的体会和感悟。城市里欲望太多,容易让人心生浮躁,看着朴实的村民每天辛勤劳作、笑对生活,这种生活态度让我学会要知足惜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感恩国家、回报社会。
二是了解了农村。沙坝头村村庄风景秀美,干净整洁。每天枕着青蛙的呱呱叫声入眠,清晨听着清脆的小鸟叫声苏醒,每天都生活在空气质量极优的环境中。这里的村民保持着传统的勤劳朴实和淳朴的民风,餐桌上的食物基本是自给自足,自然健康。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沙坝头村坚持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快建设秀美、富裕、宜居、和谐的新沙坝头村。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智能,农村让人们更向往‛。
三是体察了民情。通过这5天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了我对农村生活零距离的再认识,亲身经历了人生中许多个‚第一次‛,深刻的体察了民情。在实践之余,我们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为当地的教育、医疗、种植等问题想办法、出点子,茶余饭后还给农民讲外面的世界、讲新生事物,让村民了解了信息、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
四是增强了法治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能否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各级政府和执法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方面,我们经常说化解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但恰恰就是剩下的百分之几最难解决、也最容易出问题。对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要及时依法给予解决,绝不能因为部分不合理而错过最佳解决时机,使一些小问题演化成大事件。
五是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在彻底融入当地村民生活的这5天中,使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切身体验,了解到了农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喜怒哀乐和所需所想,在对待群众的态度、务实为民的情怀、勤劳节俭的作风等方面有了极大的转变和升华。这段生活教会了我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归根结底一个‘情’字。当你用真情实意与他们相处时,你就会赢得信任和一切。
通过这次‚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向群众学习不够。在学习中,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二是为群众解难不够。很少认真地去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在处理民生问题方面,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对如何做好思考还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
通过一周的看、问、访、谈,内心深处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对沙坝头村发展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是强力发展支撑沙坝头村的‚拳头‛农产品。乡村发展首先还是要立足于农业、立足于农村的资源、立足于农民的特长。沙坝头村有耕地11200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而且还有西瓜合作社,这一点做的很好。建议把整个村的耕地进行合理规划,向着经济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比方说有机蔬菜、有机果品的种植和配送。当然有了好产品,关键还要有好营销、好服务。
二是运用分享经济理念,发展‚互联网+乡村民宿‛。沙坝头村紧靠黄河东岸区位优势突出,可以朝着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饮食健食净水的需求,乡村游无疑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可以把沙坝头村打造成黄河金岸‚美丽乡村‛精品村,白天可以掰玉米、摘蔬菜、品西瓜等,还有可以去垂钓、骑最美的滨河大道,晚上主人可以带着去观察青蛙,这些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是建议对农村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随着法治中国的发展,乡村治理模式要实现从‚能人‛治村到‚贤人‛治村的转变。首先,选择‚能人‛作为后备干部,为培养治村‚贤人‛做准备。其次,完善‚能人‛的监督管理机制,完成从‚能人‛到‚贤人‛的转变。沙坝头村的大学生村官就培养的很好。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向着培养新型农民的方向不断努力。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加大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5天的‚三同‛实践锻炼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三同‛活动中付出的微不足道,而收获的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自身带头带领践行好群众观,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开阔眼界,不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