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附中学习心得 王晓方 2016.9.16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人大附中学习心得
姓名:王晓方 学校: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6年9月16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人大附中学习心得
王晓方
2016年8月30日17:50,我与高二年级的八位学生乘坐K1178次列车前往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们将会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列车于8月31号11:18分到达北京。下车后感受到了人大附中的热情与周到,王军校长亲自来接,在王校长与徐翔宇副主任的热情招待下学生领取了校服、办理了饭卡、住进了公寓。学生被安排好后,我的心也就放下了,而我则在二楼语文组办公室被安排了办公桌,跟随特级教师于金华老师听课学习,我校的八位学生可随时到办公室与我交流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记得临行前金校长在百忙中对我们召开了会议,会上金校长对学生们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更加自信、乐观、开朗,能与附中的老师同学们友好相处,能遵守附中的校纪校规,以学业为重。对带队的我提出了要求,要我能够做好学生们的安全、服务和学习指导,我深感责任重大,决心照顾好学生,同时挂职学习期间努力学习人大附中的良好管理和优良的教学。在人大附中的这段时期,我与学生们谈心帮助他们及早地适应了新的环境与面临的挑战,树立了信心,告知他们:“你们是幸运的,要心怀感恩,珍惜学校为你们提供的这次机会,刻苦学习,努力进步,与优秀者为伍才会更优秀,投入的时间和成功是成正比的,找出差距不断奋斗”.一.学校的具体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该校成立于1950年4月,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著名中学,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人大附中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占地142亩,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学校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尽享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科学文化氛围。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校训是“崇德、博学、创新、求实”。人大附中的学生具有:“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2016年高考人大附中再续辉煌
1、理科裸分最高715分,北京市第一名:人大附中周展平。全市理科700分(含加分)共9人,大附中占4人。理科北京市裸分第二名:人大附中季北辰。
2、文科裸分最高699分,北京市第二名:人大附中叶清华。文科裸分690分以上2人。
3、理科裸分650分以上223人,文科裸分650分以上27人,共计250人;文理科裸分600分以上共计411人。二.学校感受
1.尊重个性、挖掘潜力
人大附中教育思想的核心特征是:“全面育人,品学兼优”。学校注重师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师生发展平台。与美,英,日,澳等国名校联盟派教师出国考察,进修,派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使师生增长见识,提高了能力,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让学生同国际知名的学校师生互动拓展了视野,坚定了心怀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大型活动,学科拓展,社团活动三大体系活动为主干开展涵盖人文,科学,体育,文艺等方面的活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人大附中校本课程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选修课涵盖了科学、技术、艺术、人生等八大领域共150门,做选课之前学校能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印制了《校本课程选课手册》,手册中有课程内容、教学计划、考评方式等信息,同时建立了网上选课平台,校本选修课程更为详细、具体、专业化,课程具有自主性、关联性、时代性、多元性、审美性、实践性等特点,实现了课程适合学生,创造赋予师生,世界融入课程,未来融入课程的特点。九月份南京游学示展示出了学校,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先学做人,再做学问,这一理念。游学之前年级部和班主任与每一位家长沟通,征得同意。家长们表示了支持,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学生们存在个性不明显,创造能力有限,实践水平差等问题。抓学业抓校纪校规的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多样的选修课,合唱团交响乐队广播室等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解决了普遍基础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使他们远离,痴迷于玩游戏,早恋等一些不健康和不符合中学生,生活方式的干扰。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而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蓬勃向上,有能力,有专业的自己。
2.以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校园充满了爱与尊重
人大附中有着非凡的升学率,清华北大和留学人数达到200人,竞赛获奖和能力超常的学生也多的出奇,探究其原因: 一是老师能够理解,关爱学生,带着爱心去工作,用一颗仁爱的心关怀学生,教师午休为学生答疑,使学生的才华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是老师带着激情去工作,他们敬业、奉献都向着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迈进。教师的激情耐心感染了学生,老师学生的激情汇在一起,校园里充满了正气,生机勃勃。学生感受到安全、宽容、和谐、美好。教师出色的教学、耐心的帮助、温暖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使孩子们愿意跟他们交流,愿意向他们请教,愿意在他们的带领下不断地向新的目标冲刺,特别是老师们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学生们身上,常常让学生们感动,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中午吃饭的时间语文组的张晓媛老师还耐心的对一位男生讲背课文的方法。“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优秀教师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学者型教师。是道德的引导者和思想的启迪者,心灵的开拓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3.合作与和谐是年级组与备课组做好工作的基础
备课组长能发扬民主,在组内形成了一个在事业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的团体。加大备课力度,着眼学情、教情和教材分析,着眼于方法的指导,着眼于合作共享,做到“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共同提高” 4.老教师非常敬业
数学组于金华老师学识渊博,工作敬业,率先垂范,他与学生相处融洽,他不但把才智带入课堂,也把严谨、微笑带入了课堂,教学中树立榜样,鼓励学生。他业务精,有爱心,肯吃苦,讲师德,善思考,能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他每天总是最早到办公室看课本,研究随堂练习册或是对电脑打练习册,9月11日下午16:00-17:10进行了统练,当晚于老师赶晚到23点批完,第二天及时进行讲评,对于考试中较优异成绩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对证明解答有问题的试题进行了重点的讲解。罗霞老师,语文组的廖昌燕,刘准老师他们虽然是老教师,但他们每天都能早到办公室用心去研究教材,率先垂范。5.责任教育细节中显真章。学生的就餐中总能很主动的将餐具带到回收处,归类放好
人大附中有5千多学生,三个餐厅,就餐压力大,但却没有收餐具的工作人员,我一直观察,学生自觉排队,不打闹,吃完饭能主动带到回收处,无一人因有急事或忘了而不带。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餐具归放的好习惯好,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让我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有了新的要认识。规范性要求少,而对责任义务上的要求要多一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你所付的钱是饭钱不包括收餐具,没有人应该为你的责任和义务买单。
6.学生学习压力大,热情高
人大附中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压力大。每位学生要上三门选修课,课程种类繁多,涉及科学、技术、艺术、人生等八大领域,如vex机器人、生涯规划、服装设计、科学思维常识等150门,利用周四,周五的课外活动时间上;学生要参加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如健身、书法、慈善等;年级活动多;这么多的活动,学生的作业应该会少一点,其实不然,作业量很大,比如数学有《数学练习册》,隔天有一套数学试卷,题量17道,难度大。假期语文作业是阅读三国演义做16万字的摘抄,任务之重可想而知。大任务,高难度的作业,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时常能看到学生在餐厅拿着作业书写或就课堂上不懂的概念进行讨论,很少有打闹说笑;一下课学生们就围着老师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7.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强
开学的第一周,人大附中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组织了隆重的师徒结对子仪式,主要是针对工作未满三年的年轻教师。数学组的是杨功荣和司健老师,两位老师能坚持先听后讲,先学后教。其他青年教师的听评课学习热情也很高,老师们只要一闲下来,或一两个或两三个结伴去听课,最多时教室后面有六位老师同时听课,教学教研的氛围真够浓厚。语文组的昌盛老师多才多艺,每周有十节课,除此以外,还承担选修课。学生华尔兹排练,教工乐器表演。我问:“你这么忙还坚持天天听课学习,累不累?”她笑道:“从教后才知道,老师这么辛苦!虽然忙,却很充实,让我成长进步的很快。”我忽然想到一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坚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8.狠抓考分考纪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具体考试中严格按照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准带手机,不准交头接耳,照抄作业。三.为学生们做的工作
本届学生学校较重视都分在重点班,谢媛、席敬宣、王菲被分在文科一班这是唯一的人文实验班;赵铎、徐萧、黎鹏珍被分在理科12班;马三喜、吴岩被分在理科13班。学生们深感压力巨大,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每周六下午4:30分召集学生开会,让学生谈一周学习的收获与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分享了《等你在清华北大能力全面提升的窍门》的内容,以此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人大附中的模块教学安排与我校略有不同,数学《必修五》整本书没有上,物理《选修3-5》动量一章没有上,我利用每周天的休息时间将学生没有上过的《必修五》内容讲授完了,使他们的听课学习更加轻松自信。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定期召开短会,解决课本习题,带他们认路辨方向,看北大树立理想,组织学生打篮球、跑步。四.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活动情况 1.专心读书,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理论
两个月来,阅读了以下书籍<等你在清华北大能力全面提升的窍门>;<好学生是怎样培养的>;<数学教学策略>;<高考数学命题规律>;<中学数学核心内容教学解构>;<大学>;<中庸>;<思维导图> 2.参与了开学典礼和运动会
开学典礼上有60多人在国际国内赛事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受到表彰,感受到人大附中,超常学生特别多。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展示特长。为国争光,为校争光.3.参与了备课组活动,教研活动。感受到教研实,不形式。
在人大附中学习的两个月里,能够与高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友好相处虚心学习,能够参与每周的备课组活动。高二数学备课组立足课本,立足教学,在备课活动中,能定时间每周周一下午1:50,定地点教学楼307,定主备人,开展备课组活动。参与的教师有北航,二分校同年级的老师,老师们大老远集中在一起,目的在于,具体教学教研活动中整个学校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进度。备课活动中,针对章节内容能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入手,让老师们能对教学达到再剖析,再认识,再统一的过程教师们刻苦工作踏实认真。
4.参与了期中考务会,期中监考及阅卷工作。
阅卷工作分校也能集中到本部来,保证了批阅试卷标准的一致性,试卷分析的可信度。也显示了学校对待,教育教学的慎重态度对待考试,认真严谨,阅卷工作高效统一数据准确全面。
5.参与华尔兹,南京游学 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常抓不懈。6.坚持天天听课学习
在人大附中的两个月里虚心学习,坚持天天听课,共听课62节。我认为上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法指导,突出环节落实 三个指导: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的课堂质疑和听课方法;指导学生课后归纳反思,温故而知新;四个落实:落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制度;落实课堂检测和单元检测;落实作业,试卷批改分析和反馈;落实分类推进的分层教学。
(2)、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景
没有问题情景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特点,各种资料,地域特点等来创设问题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最积极状态,不但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也能发现问题,最后形成问题串,最终进入解决问题阶段。这样形成了以探究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驱动的有利于学生做深入思考的高效课堂,因此要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
(3)、创建生动和谐的教学情景。
<1>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研讨空气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多种感言参与学习活动,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一系列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领。<2>探究发现的教学情境。
<3>辨析质疑,激发想象的教学情景。<4>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5>恰当应用现代技术创建开放有效的教学情景。
(4)理解教材,理解学生
教学中理解教材,理解教学,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具体课程设计上能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立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展开,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立足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展开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必须注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能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和材料。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艰苦性,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从整体上比较,反应出较强的意志力,勤奋,刻苦的精神。勤于习题演练,重视系统训练,注意知识的梳理和结构掌握,进行多样的变式训练,通过练题来及时巩固和强化精讲精练
总之,高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学合一,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充满活力。
五.收获和感悟 1.教师要有责任有担当
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将教师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去认真对待。能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敬业乐业。主动承担工作,接受挑战。
2.教育理念强调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不断去完善提升个人的思想修养。
3.时刻去学习,完善自己,向一个专业型教师去发展
成绩只属于过去,教师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学习。向着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去迈进。4.合作团队意识
一个班级的任课老师,一个年级的老师,要有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统一思想,统一要求,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精诚团结,努力进取。5.树立服务意识
老师除了要教好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及心理情况。时刻询问学生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上的一些难题。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协调好学生同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做好服务,使班级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发展。总之,接受人大附中在理念上追求先进、做事上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并用之建设更加辉煌的六盘山高级中学而努力奋斗。非常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以上是一点愚见,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2016年9月16日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席敬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人大附中,已经两个多月。想起曾经我背着包进火车站的时候,不禁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在这里,我经历了和六盘不一样的生活„„
刚来到人大附中的时候,我还显的不太适应。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伙伴,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孤独。自然,学习状态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幸亏我有比较良好的交际能力,在结识了这里的同学之后,他们给予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渐渐的,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同时。我有和这里的老师进行交流,向他们反映我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他们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于是,令人期待人大附中生活拉开序幕„„
首先,我要谈谈我遇到的语文老师-佟先生。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而且他还有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我认为他的人用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程度。我觉得遇到这位老师,我是幸运的。在上他语文课的时候,我觉得我不仅知识丰富了,而且思想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他喜欢是他的学生不断地积累。当然,学语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积累。所以我觉得我的语文水平,正在不断提升。我相信一年之后我的语文成绩将会有一个很大程度提升。这对我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一个文科生的发展是特别有利。一想到这个事情就心中不觉得有一种欣慰之情。
在说说南京游学的事情。南京是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所以我应该感谢学校给我们一次,这样难得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当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山陵了。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一位人民领袖,他的三民主义,对我们有极大借鉴建议。我们深深的沉浸在了这种肃静氛围当中。随即又想到了中国曲折的社会主义道路。当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看着无数的,中国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爱国之情犹然生起。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教训。于是我们就用一首《少年中国说》的朗诵,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悲愤之情。作为一名中国的青年就应该为国家担当,为民族担当。因此这次南京之行会给我留下一生难忘的印象。接下来就应该看看我的学习情况。这里的学习节奏较快,学科难度也比较大。起初是学习的困难但是随着不断适应,我现在已经可以跟这里的学习节奏,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我相信,只要爆发自己那自己真正的潜能,成绩会越来越好。我坚信一年之后我将会创造出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当然生活情况,那也就不用多说了。这里的生活条件良好,伙食更是没得说。这就为我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当然最感谢的,还是学校。如果没有学校给我这个机会,我也得不到这么好的锻炼。我坚信在学校的支持下,一定会为学校争得荣誉。在2018年的高考中,创造辉煌!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王菲
人大附中度过的两个多月,道一句收获匪浅。
没想过会拥有到北京读书的机会,享有最顶尖的学习资源,拥有学校与人大附中共同的支持与呵护。感谢学校与人大附中给我的最为珍贵的机会,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最为精彩的一面。
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段经历,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成长。在人大附中的两个月,我收获了很多,更有许多感想急欲诉说。人大附中是一所老校,文化底蕴的深厚是之前的我没有领会过的。参天大树,书香弥漫,林荫夕照,美好的一切令人向往。在这样的学校里生活,更易使人平心静气,心灵通透。
如果说我的学习生涯是漫漫爬山路,那么在人大附中的一年,必将成为我们所遇上的最高的山丘。如若翻过,便是蓝天白云,路途坦荡,离成功进了一大步。之所以称之为最高的山丘,一方面是因为同学优秀,具有极强的挑战性,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大附中高水准的教育理念,会给我们新的学习方法与知识体系。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在人大附中的一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是可以使我们变得优秀的机会。更是一架铁索桥,连接无知与博学的铁索桥。
整整俩个月了,当我们从不适变得自如,从自嘲变得从容,从孤独变得开朗,我们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时期。当我们对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纳为己用,当我们对优秀的同学从钦佩到努力追赶,当我们对学校顶尖的教育资源习以为常,当我们更自主,更坚强,愈加对未来的自己充满希望,我明白,这就是人大附中带给我的经历,也是我挑战自己的最重要的意义。
雄鹰之所以能在天空翱翔,是翅膀给了他高飞的力量。而在人大附中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则是因为人大附中的包容性。她包容所有的个性与共性,包容所有的创新与构想,甚至包容同学们的缺点,如同等待开花的树,等待缺点被改掉,如同青涩的果实慢慢转为艳红一般,人大附中,满足你所有的希翼与幻想。
秋风正紧,我在这里启航,奔向我梦想的远方!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谢媛
来人大附中已两月有余,而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我一直在想,此次学习之旅究竟是一个机遇,或是一个挑战?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校园教学思想也潜移默化地顺应了心脏城市的运转,网络教学已融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每次课后,老师总会附赠一句:课件已发班邮,请注意查收;而登陆微信群后,你不会看到杂七杂八的污言秽语,只是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而展开的讨论;甚至每次学校的重大活动事项通知都只能在班群中看到。在我一直的思想观念中,拿手机只会影响学习成绩,只会耗费你大量的学习时间,只会让你自甘堕落无法自拔。然而现在我并不苟同自己的偏见,在特定的环境下,手机成了你的学习助手,我们不再是古代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我们是这个物质机器高速运转时代下拼搏的一份子,如果连所谓的“当下局势”都弄不清,何谈将来改造世界,成就辉煌。
而现在的高考也愈偏向生活化,它会让你用运所学的知识结合当下生活环境来谈自己的感悟,若不去借用网络工具这个副眼帮助你了解社会,恐怕亲身实践这个途径只会引你离正道越来越远。然而每个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若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手机世界的新奇会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混淆虚拟与现实最终碌碌无为,所以环境在改变,自己的思想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手机,可以用,但要用得好,还得需要自控精神!
时间的调整也颇不适应,但又恰到好处,因为我拥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不再按部就班地结束匆匆的一天,我学会了思考,规划自己剩余的时间,随自己安排利用。我们不是学习的机器。许多人都在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说它消除了同学们的差异性,只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赚钱的劳动力。然而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在中国这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里,高考就是一个筛子,不是丰满的谷粒终将要剔出优秀的顶级体,我们在学习,但也在丰实着自己,如果能力不能达到一定高度,用什么来达到学习优异?而随性安排时间去充实自己,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我们终将走进大学校园,然若能自己收放自如,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时间,也就不会出现那么一批进高校,然因挂科而被劝退的同学了。都说我们来到了祖国的首都,接触到的也是时尚最前沿的事物,但我却并未有太大感想,校园毕竟是学习之地,只兴学好而不兴物质贵贱高低与否,唯一较深的感触,也就只有这无处不在的霾了吧。但在这里,却有几乎接近完美的教学条件,偶尔可以去外教办公室和外国老师说说话;你也可以去周围的书店免费看看书;要不就去找老师答答疑;甚至可以拿手机刷刷题。优良的条件丰富了原本浅薄的见识,人随境而变,境跟人而改,条件创造机遇。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学校当然是本校更有爱啦!我们其实特别想感谢我们威武的大六盘。是学校给我这给机遇,让我来迎接此次挑战。在这里的生活补助、游学费用等等都是咱大六盘一一报销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学校永远是牵着系有我们理想的风筝线,只待起风之时迎风而飞。而我们也会将学校当成自己最坚实的后盾,昂首面对挫折与挑战!振六盘之威!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徐箫
新学期开始,我接到了人大附中的选拔通知,经过准备,来到了北京求学。如今,已经半学期过去,在这两个月里,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悟到了很多。
第一天进入人大附中,坐在大巴上的我,看到了校门口的人潮涌动,穿着白色校服的学生不停的走进走出。进入校园,一位身着红裙的年轻老师热情地带我们安排食宿,路上的同学也大方的表现欢迎。让我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这里的人们带着一种蓬勃的朝气,宿舍的阳台正对着操场,还未开学,跑道上已有人在锻炼,陆续有同学将座椅搬出教室,放在贴好的坐标上,布置着第二天开学典礼的现场。开学典礼上,学生们表演的相声、体操等不输于专业人员,更有无数学生在寒假里获得各种国内、国际大奖。我第一次感到了这是一座全方位发展、培养能力的学校。
刚进入学习,我便感到了差距。数学课上,老师更注重思维,脱离课本,讲解数学中质的定律,英语课上,学生们口语地道,与外教对答如流,阅读英语书籍,准备着托福、雅思的考试。研学课程丰富,有各方面的课程,在课上要阅读文献几大页,甚至有时是英文,还有选择题、实践调查„„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压力倍增,深刻感受到了彼此的差距,但正是这些差距让我努力奋发。我放开了眼界,也放开了自我,向同学请教、向老师请教。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在课堂上精神集中,努力锻炼思考的能力;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扩展知识的广度;向同学请教,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对各种实践技能的运用,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老师们的包容、同学们的友好也让我变得更加大方、更加开朗,即使在很多地方,我们仍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不会气馁,我要向他们学习,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收获。两个月,我见识到,也领悟到,只望以努力换回收获。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赵铎
晃眼之间,两月已逝,来到人大附中的这段时光,让我见识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许多东西,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决定改变其中的某些东西。
刚进入这所声名远播的,完全高中的那几天仍历历在目,一切都是刚刚发生一般,我和同行的几人参加了开学典礼。伊始,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很快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场几个节目,校体操队的舞蹈,武术队的富有故事情节的表演,完全震撼到了我,每个人的动作可称之为精准,而其中所需把控的东西,力道,方向等等却未出分毫差错,甚至于神态也如置身其中一般,这样精彩的表演我还是第一次在学生身上看到。
然而并不止于此
接着各位领导上台发言,跟着就是颁奖,也没什么奇怪的,主持人手执几页念稿,振振有词的说着,每一个为这所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的事迹,让我佩服的便是他们所获大奖,大多在非全国和地区性的比赛中取得,即所谓的国际大赛,英文,机器,设计,体育,数学,物理,等等各个领域,几尽我们所接触的所有方面,一时之间身上不觉有巨大的压力,竟有些难于呼吸。
找到自己所属班级之后,我便惊叹于他们的英文水平,每个人的口语十分标准。与外教交流基本没有什么障碍,甚至于很多学生要考托福,雅思,我当时的心里似乎只有佩服了。
而此次期中考试更是恰如其分地为我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告诫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戒骄戒躁,静心拼搏。
因为,只有以数倍之努力于他们,才能迎头而上,拉近距离,直至超越自我,超越他们。
这是高中时代,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成功的机遇。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马三喜
来到人大附中对我来说很幸运,当然,我也非常乐意来到这个位于祖国首都的学校。但同时,我也是倍感压力。面对一班学神级的人物,看着他们试卷上那一个个红色的勾勾,再看看我卷子上面一个个大大的面批,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想当年在六盘的时候即使再差,我也不可能是倒数啊!!
在有些时候,我真的想,我要是不来这里,绝对是第一。于是,我产生了短暂的后悔,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在这里,我不仅能学到更多(虽然常常倒数),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开拓了视野,扩大了我对整个社会的认识,而且每天接触这些神们,让我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而且在这所素质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学校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升了个人素质,这对我以后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而且在这许许多多的社团活动中,我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学校组织的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还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生活在这所摩登与古风相结合的大都市里,既感受着现代快生活的节奏,又体味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不知不觉间就提高了自己的素养。
总之,来到人大附中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即使是现在的学习不理想,不过,相信在后期的努力中,我能够在学习上得到很大提升。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吴岩
算一算,来到人大附中已经有半个学期了,在这两个月里,它真的改变了我许多。
这个学校作为全国一流的高中,注重成绩与能力的共同发展;这边的学生,也把我前十年学业生涯里一直都不屑一顾的人外有人表现到了极致,在家乡可以称之为学霸的我,来这里却只能仰望他们,当他们对着自己所考的我不敢想象的成绩唉声叹气地说自己没考好时,我却只能望着自己的分数寥寥的试卷一言不发。这种突然从高峰跌进低谷的感觉,让我很难以接受。但我相信,我可以赶回来的,我可是a gifted boy 啊。
另外,这个学校有太多的活动,各种领域、各种形式,大大的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社会,还能提升我各方面的能力,让我全面发展,不至于做个书呆子。还有各种社团,各种选修课,都给我的全面发展以很大的益处。
还有,这边的老师温和的个性,使得课堂上一直都很活跃,老师们讲课的间隙也会穿插些幽默的话,下课后也会给去找他们答疑的同学以帮助。并且我们的班主任很关注我们的生活,心里很感激。
不过,这边较为松散的管理,也使我的惰性提高了许多,我又变得贪玩了,但我相信我一定会克服这种困难的!!
在大都市特有的快节奏的影响与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的氤氲下,他让我相信,虽然我在这边成绩不理想,但终会好起来的,我会加油的!!
人大附中留学感悟 黎鹏珍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在人大附中度过了两个月。从开始的惶恐不安,到如今已经可以泰然处之,我知道,我在成长,在改变。
北京,国之首都,这里能人辈出。而作为这里的名校--人大附中,有着超高配置的硬件和软件。当然,这里的学生自然也是十分厉害。刚过来时,巨大的反差有些令人难以适应,现在随着这段时间的改变,我渐渐找到了感觉,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后,以他们为目标,不断努力,我相信总有一次,我可以和他们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未知的开放的地方,被物欲横流的环境所影响,说不受冲击是不可能的,逐渐的,我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心也静了下来。虽然这一次期中考试,物理和英语很不理想,但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取得进步。
我认为这段时间最大的改变是眼界这里的许多活动给了我展示自我,提升眼界的机会--话剧、舞蹈、专题讲座、研学等等,使我发掘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科学素养。
在我看来,此次人大附中之行,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开阔了眼界,以后自主招生,上台演讲我都能镇定自若了。
最后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勉。
第二篇:市长秘书--王晓方
市长秘书
一场血雨腥风的腐败大案过后,市长秘书雷默在目睹了服务多年的常务副市长张国昌被执行死刑后,心灵经受了炼狱般的苦难。当他把良心放在生平上时,所有苟且偷生的人都失去了生命的重量。
小说介绍了张国昌改革精英蜕变成腐败分子的罪恶过程;讲述了在政治漩涡中挣扎出来的雷默,在辉煌过后所经历的世态炎凉的悲苦;讲述了新腐败分子在五十步笑百步之后重蹈覆辙的悲剧。当雷默再一次目睹了好友迟小牧被卷入腐败漩涡而惨遭杀害之后,他躲在女人怀抱中的一丝温暖也惊得烟消云散。情人丑儿的死,终于促使雷默去神山圣水寻找灵魂能够永生的心灵庄园。
小说文笔洒脱灵秀,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复杂逼真,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布局独特大气,结构推陈出新,读起来酣畅淋漓,挖骨剔髓,剥茧抽丝,好似一部灵魂的交响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的思索和艺术震撼。
第三篇:学习心得王晓倩
《271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刘家堡乡一中王晓倩
271高效课堂到底高效在何处?整堂课学生展示,课堂真的有效率吗?课堂上这样用加分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有实际意义吗?带着这些在课改一段时间后遇到的问题,我参加了这次培训,感触颇深。
一、271高效课堂的高效主要高效在小组。
一堂陶明香老师的展示课下来,让我领略到了小组合作高效的魅力。如此看来,课堂小组的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对小组的打造。在观摩的过程中,我认为两点至关重要:
1、必须先坚持长期对小组长进行打造,即课前对文本内容的如何理解、对组内任务的安排,展示的过程如何操控语言,细到展示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提前对要展示的小组长进行细化讲解;之后让学生在上课前先消化整理一番;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将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展示锻炼个人能力的过程。
2、小组及小组成员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领导的支持,教师的坚持。
二、课堂的“高效”主要还在于导学案的运用。
在导学案的题目设计时,要有一个“梯度化”的过程呈现。包括作者简介及背景回放的资料都应是诱到学生思维的一个铺垫,包括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也一定要梯度化,一定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这样层层深入“梯度化”的问题设计,学生在思考时自然水到渠成。一节高质量的导学案需要众多教师齐心协力,细细打磨,在现今学校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如何才能做到呢?真的很苦恼。
两天的培训下来,更加认同271高校课堂,改革是必须的,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是必须解决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坚持,不断学习,不断相互帮助,相信一段时间后一定能迈入“高效”课堂的门槛。
第四篇:参观人大附中校园
参观人大附中校园
走进人大附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标语。让人无不联想到它在中学届的威力,我现在就要探索这所学校的秘密。
校园内十分安静,大家都在认真的上课,当看到路旁生机勃勃的树木,棕红色的教学楼让人无不想起这里复古幽静的环境,校园的长廊挂满了他们的的历史和学生的作品。这里的文化体育设施和教学设施都是十分一流,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校园生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园里的中心花园,茂盛美丽的植物,和它植物位置的摆放都的十分美观。上午和下午的中心花园的一圈摆满了他们的学习各国语言的图展„„一到中午便摆满了各国的食物和穿上那国的衣服,非常热闹!令人流连忘返,记忆犹新啊!这样一个学校它的知识无处不在,它总在提醒你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变得更开阔、更广。就是因为老师用心去教学生,关爱、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共进退,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厉害的学生。
第五篇:人大附中读书目录
特级教师谈语文教育:读书比什么都重要
是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还是把课本当作世界?日前,“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在人大附中举行。本文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会议上的发言,它让人们重新思考: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应该说,我们语文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各种教学改革繁管急弦,紧锣密鼓。
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一直很不理想,问题多多。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譬如一棵树,如果缺失了水分营养,枝叶就会枯蔫萎黄;一个人,如果身染重病,就会面黄肌瘦。这时,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早有明确阐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如敏)。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
有句古语,叫“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 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树根萎缩则枝叶枯黄,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基础不牢则大厦倾危,血脉不足则躯体羸弱,灵魂缺位则生命失色——语文教育的 “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 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问题还不止如此,更为严重的是,初中的三年,正是孩子智力发育、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和“精神饥渴期”(朱永新语),而我们却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几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 顾,这无论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于民族前途、国家未来,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智能浪费和无可弥补的惨重损失。
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
“教科书”是不是“书”?
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
“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厘清两者关系,在当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 导读写的范本、“模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采取文章学的教学模式,即以“生理解剖”的方式肢解文本,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作为“仓储式”的简单的积累手段。再加上目前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考核,日甚一日的消解着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情感和魅力,“让本该快乐 的读写变成了苦不堪言的负担”(钱理群语)。
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 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国学大师林语堂就曾明言:“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朱永新先生也说过几乎完全相同的话:“教科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关于“教科书不是书”,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能找到佐证:“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 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课标》强调要读教科书以外的书可知,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 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 浩瀚的海洋。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 界。否则,以课本画地为牢去培养“人”,就如同玻璃杯里栽松树、小水沟中赛龙舟,到头来,至多养养绿萝、放放纸船。一直以来,不是《课标》没做要求,而是 我们有所忽略;不是《课标》没说到,而是我们没做到,以致陷在教科书里,不能自拔。
我和我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我们渴盼抓住孩子初中一闪即逝的成长黄金时 期,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把古今中外的名著引入课堂,带着孩子们跳出题海、畅游书海,加强人文积淀,培补精气神,并同步提升读写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为其 终身发展奠定根基。这种做法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标新立异;更不是另起炉灶,剑走偏锋;而是一条在《课标》指引下正本清源的康庄大道。
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们对“文学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把握。首先,关于“文学”。
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我们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
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诗经》《楚辞》精选《菜根谭》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名言 百句、寓言百则等,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蒙古帝国》《1901》《1911》《左宗棠》《南京大屠杀》《苦难辉煌》 等。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 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决战朝鲜》《西路军》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
我们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在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其次,关于“经典名著”。之所以以“经典”为主,是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我们在给学生推荐作 品时,既首先考虑经典,又不限于经典,同时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还要考虑到阅读兴趣的因素,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 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就说过: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给学生选择读 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接受程度、兴趣特点等因素。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有时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庄子》,先让他们读《庄子》白话寓言故事;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在一个完整而丰富的语境中,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 读,轻轻松松地去读,充分沉浸在书中,和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同喜悲、共忧乐,尽享读书的快乐。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 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地提高。走进人大附中,你会发现一道美丽的风景:无论课间、午休,还是楼道、操 场,总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抱着一部大部头在专注地捧读,或在热烈地议论;一本刚读完,就追着老师去推荐“下一本”……如果学生还没翻开书,老师就滔滔不绝地 讲起读书诀窍、提分妙招,这就如同面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不去把饭菜端上来,而是喋喋不休地去讲筷子文化和淀粉结构,让人兴味索然。
我们给孩子推荐经典以外的读物时掌握这样一个标准:就是作品一定是健康的,美的,可以带给孩子正能量。尽管社 会并不完美,人性也有不少弱点,但是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读书,能提高对假恶丑的抵抗力,对真善美的欣赏力,从而能离庸俗远一点,和高雅近一点;离浮躁远一 点,和宁静近一点;离邪恶远一点,和善良近一点;离网络泥潭远一点,和古今中外的智者贤达近一点;进而培养高雅情趣,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家国情怀。
我们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不要总想着书一打开,就分数一大把,轻而易举,手到擒来,贼不走 空。“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再好的饭,吃急了也会噎;再好的书,催急了也会产生排斥。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 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读写结合是我们的一贯做法。
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 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老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最初,有的孩子只能写几十字,坚持一段时间,从几十字写到几百字,再到后来。一两千字也一挥而就。两年下来,同学人均读书20多部,其中多为古今中外名著,有的虽不属名著,但也是同类中的精品,或是通向名著的桥梁。人均写下读书笔记两万字左右。刚刚出版的《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 走近经典名著》一书学生的200篇语文笔记,就是印证。
最后,说说教师因素。
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老师是关键,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对语文老师来说,孤陋寡闻是致命的。“对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有喜爱阅读的老师,才会有喜爱阅读的学生;有视野开阔的老师,才会有视野开阔的学生。
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这样,教学才会出现一片新天地,抵达一个新境界,逐渐做到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际,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
2010年,我在人大附中连续教了8年高三后,被刘彭芝校长空降到初一,去“加强人文积淀,涵养大家气质”,引领孩子开展名著阅读。孰料几个月后,家长的告状信铺天盖地飞到校长手里,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 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使中考受到影响,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我就读书 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可见,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会举步维艰。尤其在现有中考方向的 “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老师、学生到学校、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即便懂得通过读书可以“种下龙种”,也只得屈从现实去“收获跳蚤”。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 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 分的孩子走得更远。非常钦佩北京教科院刘宇新等老师的气魄和眼光,把语文教改的着力点放在了读书这个根本点之上,把推进全市的名著阅读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高 度。而此举受到市委、市教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更让人备受鼓舞,我们由此看到了北京市教育乃至全国教育的希望。
学生感言
回眸过去的一年,竟然读完了十三套共十八本书,其中有近半都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要知道,我上小学时连矛盾文学奖都还不知道呢,漫画与科普似乎占了我原来读书的大部分比例。(赵嘉熹)
我的笔尖在精神美妙音符的伴奏下,轻快地在纸上跳着舞蹈,姿态那么自然,情感那么充沛,过程那么淋漓畅快。(景一馨)
这时,书本不再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或者说阅读除去了书中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阻隔,让我可以与书中人物在思想上“交流”,在他们的影响下,在潜移默化中变得高尚。阅读给我带来快乐,充实我的灵魂。(田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