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市商务系统产业转型发展与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
常怀“本领恐慌”之心 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争当决战九江大工业排头兵
——××市商务系统产业转型发展与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
学习心得
×××
承接产业转型升级、抢抓项目落户是助推我市决战大工业、打造九江新经济新工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之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对商务系统的作为殷切期待,多次强调建设精干、专业、高效的招商队伍的必要性,此次赴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百年名校复旦大学深造学习是组织对我们招商一线干部的培养和关心,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杨伟东书记讲话精神和要求,以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经济、营造“双创”新氛围为导向、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在“理论界的泰斗、实践中的舵手”的导师们的引导下,思想上受到了启发,现将有关情况向领导汇报。
第一个感受是学无止境、以学促工才能解决“本领恐慌”。关于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大家言必谈“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将学习始于口而止于行。这次上海学习虽然短暂却让我思想上有了触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上海新经济脉搏跳跃之快、互联网+、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区块链信息技术运用等理论与实践都走在中国最前端乃至世界前列,有的概念闻所未闻、有的知识认识止于表面、有的思路还停留在10年前的上海时代,学习才能找差距、发现不足就会有紧迫感和强烈的“本领恐慌”。苏州工业园管委会招商局调研员张震苏给我们全方位展示了苏州工业园的现状、发展路径及政策经验,从产业园发展情况来看,苏州工业园已从1.0时代走访2.0、3.0,正迈向4.0时代,相较之下,我们九江的产业园与招商工作起步晚、步子慢,仍处在2.0阶段,差距不容忽视。苏州的成功经验也得益于对学习的重视,九江的招商引资战鼓隆隆、分秒必争,而此次学习决不是多余之举或者浪费时间,它让我们感受到新经济的强大活力指引、新知识的强烈驱使,也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商务局领导的言传身教与好学也深深感染到我们每一个学员。
第二个感受是创新为魂、扎实推进才能承接“产业转移”。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吸引国家化大企业入驻的动力不再是土地、税收减免等利好政策而是“敢为天下先”的机制创新,上海的自贸区建设本质上是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在内的一整套简政放权与服务机制,“政府每后退一步,就放活了一批企业”,极大释放了市场活力。创新首先要敢于“担当”,要善于借好国家政策鼓励的东风,在该轮的经济竞赛中获取主动,以苏州工业园为例,在每一轮的招商工作中第一时间与国家政策对接,主动申请免税指标、政策奖励等支持,在招商引资政策的制定中要创造条件、顶住压力敢于承诺、敢于兑现,才能赢得企业。创新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北斗产业发展基金”便是现实最佳样板,一个基金吸引了一个产业集群,九江也可以借鉴用好产业发展基金这个杠杆,引导好资金、引来一批好项目;招商项目的选择上,善于吸引和留住研发和创新型企业或者企业的研发中心,比如宝钢生产基地外迁到广东湛江,但核心部分留在了上海,从而部分钢铁配套产业也留在上海。创新要在学习上的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有用”,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例,有重庆模式、苏州模式、广州模式及南昌模式,各有长短、融合相长。创新最终要落在思想上的敢于突破,勤于学习、勇于反省、善于革旧求新,以往没有的经验我们可以探索、以往老旧的办法我们可以革新,思想上的创新是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动力。
第三个感受是时不我待、投入实践才能打好招商引资工作“攻坚战”。在经济新常态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地对实体经济和工业项目的渴求都刺激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迫于国内实体经济海外转移的压力及投资热情下降,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竞争更加白日化,我们的工作压力迫在眉睫。在招商工作中,紧紧贴近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产业布局总体布局、紧扣国家关于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产业引导时机、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结合“5+5+X”产业布局、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产业转移趋势,真抓实干,在招商引资的工作实践中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为九江的经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2017年4月19日
第二篇:关于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发展的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2012年4月20日,经过公司经营管理干部研修班关于《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产业发展》的培训,听了孙立坚教授的讲课,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美国经济和就业继续徘徊、欧洲陷于主权债务危机越来越深、日本仍未从地震中恢复过来;一些新兴国家也出现停滞。
中国国内经济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中国产业结构正遭受“高端挤压”和“低端挤出”效应;现阶段消费超过投资比较难,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资产泡沫在进一步发展,通货膨胀预期已经形成。中国去年通货膨胀是3.3%,月度通货膨胀曾经达到5%,大货币量是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的一个重要源泉,首先是因为货币太多了,流动性太大了;除了货币的问题,这次的通货膨胀有很大的因素是受到外部影响。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以及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开发企业各项资金来源增速同比回落,资金压力正在加大;市场供应量有所增加,但全国商品房销量同比增速持续回落,房价继续延续着下调回稳的趋势,调控效果日渐显著,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有些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不平衡等新出现的问题给房地产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外部融资环境难以显著改善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通过降价促销回笼资金,依然是缓解资金压力的主要路径。但对于中长期发展,未来5-10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阶段,各种住房需求仍然比较旺盛。
第三篇: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 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企„2013‟389号
有关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中央管理企业:
为支持中央企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规范资金管理,我们制定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2013年11月29日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 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以下简称产业升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和国家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产业升级资金是由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专门用于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产业发展规划,解决制约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重大战略产品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产业升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符合规划、突出重点、建立机制、规范透明”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第四条
产业升级资金建立项目责任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实施效果评价。
第五条
财政部负责资金的预算管理及资金拨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项目申报,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 2
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确定支持重点领域,组织项目评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持内容及方式
第六条
产业升级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种业、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关系国家战略的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
第七条
产业升级资金重点支持中央企业依托企业技术和资源整合优势,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关联产业相协调,开展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试验测试、新产品试制、产业化建设到新产品推广、应用及服务的全过程产业升级活动。
第八条
产业升级资金优先支持中央企业牵头组织科研院所或其他企业共同开展的协同创新项目。
第九条
产业升级资金采取资本投入方式,资本投入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的30%。
产业升级资金对单个项目的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3亿元,对总投资额较大的重点项目,支持额度可适当放宽,3
最多不超过5亿元。
第十条
产业升级资金支持的项目执行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最长不超过5年。财政部根据项目执行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按拨付产业升级资金。
第三章
项目申报、审核及立项
第十一条
财政部及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联合发布项目申报通知,明确当年资金支持重点,部署项目申报工作。
第十二条
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按照申报通知要求,根据国家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组织所属企业项目申报工作,经审核并按重要性、紧迫性排序后,将申报材料报送财政部。
协同创新项目由牵头组织的中央企业负责项目申报。第十三条
中央企业应按照新增项目、延续项目分类申报。新增项目是指本新申请列入产业升级资金预算的项目;延续项目是指以前已获产业升级资金立项,按照资金支持计划需在本继续予以支持的项目。
第十四条
申报新增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产业发展规划;
(二)符合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方向;
(三)属于企业经批准的主营业务范围;
(四)企业在项目领域具有技术、人才优势;
(五)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与国际发展方向接轨;
(六)项目申报通知规定的其他要求。第十五条
申报新增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申请文件及《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项目申请表》(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表》);
(二)申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背景、立项依据及批准文件,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现有工作基础等内容;
(三)项目已享受国家政策扶持情况;
(四)项目预计完成时间及预期达到的成果;
(五)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六)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
(七)协调创新项目需提交协同创新内容及支出计划;
(八)经审计的企业上一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九)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等出具的同意注(增)资的书面材料;
(十)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十六条
申报延续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申请文件及《申请表》;
(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包括执行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资金到位情况和使用情况、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调整建议等内容;
(三)本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
(四)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第十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专家或行业协会、中介机构,采取材料审查、现场调查、专家论证等方式,对企业申报新增项目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向财政部提出新增项目立项建议和延续项目执行情况评价报告。
经财政部审核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新增项目立项计划书面通知中央企业,并抄送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组织建立专家库。专家库由技术、投资、财务等领域专家组成。
参与产业升级资金项目评审专家,须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第十九条
中央企业按新增项目立项计划通知要求,填写上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项目承诺书》(附表2,以下简称《项目承诺书》),6
内容包括:项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预期成果、实施计划、考核指标、总投资额度、资金使用计划等内容。
第二十条
财政部根据新增项目立项建议和《项目承诺书》签订情况,综合考虑当年预算规模、企业项目排序、项目实施计划、以前项目效果评估和绩效评价结果、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等,审定新增项目立项及资金支持计划。
第二十一条
产业升级资金按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库管理有关规定,实行项目库管理。
第四章
资金拨付及使用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根据当年新增项目立项情况、延续项目资金安排情况,确定当年资金使用方案,并按规定及时拨付资金。
第二十三条
中央企业收到产业升级资金后,按照国家有关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应及时将资金拨付项目实施单位。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施单位收到产业升级资金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到位时间、额度以及账务处理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财政部。
第二十五条
当年尚未使用的产业升级资金,结转下 7
一继续用于该项目。
项目终了后尚未使用的产业升级资金,中央企业应及时缴回国库。
第五章
项目跟踪管理
第二十六条
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按照《项目承诺书》组织项目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内容。
第二十七条
中央企业应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项目执行情况评估工作,形成执行情况报告,在次年项目申报时上报有关部门和财政部。
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的,中央企业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财政部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
第二十八条
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对照《项目承诺书》,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不能按计划完成的项目,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企业调整建议和专家意见,决定是否进行调整。
因国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或企业执行严重滞后,导致项目不具备继续实施条件的,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有权终止项目。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完成后,中央企业负责组织开展项 8
目验收工作,出具项目验收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报告上报有关部门、财政部。
未实现《项目承诺书》预期目标的项目,中央企业应向有关部门、财政部报告情况、说明原因。
第三十条
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对项目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照《项目承诺书》对验收项目进行效果评估。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中央企业应根据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评价有关规定,对照《项目承诺书》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上报财政部。
财政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对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第三十二条
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安排项目的重要参考。
评价结果均为优秀和良好的中央企业,以后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申报项目。
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中央企业应当进行整改。对于拒不整改的中央企业,财政部将酌情收回未使用资金,以后申报项目不予受理,延续项目不予安排后续资金。
第三十三条
产业升级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截留、挤占、挪用、虚报、骗取产业升级资金等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
月
日起施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10‟153号)同时废止。
附表:1.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项目申报表
2.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资金项目承诺书。
第四篇:关于加快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国轩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XX市2009—2012 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 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国轩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江淮汽车、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条件和机遇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大陆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 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支持政策。我市出台了《XX市2009—2012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XX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和《XX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即2010年合政25 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政策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国内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政府政策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政府政策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国内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政府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政府如何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政策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近年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在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组织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XX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政策支持。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政务支持。市县区政府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支持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支持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建设部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强制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经国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列入《XX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XX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政府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国内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支持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政府给予补贴。
牵头领导: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平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执笔人: 徐 易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XX市情况
XX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XX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2009年XX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200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XX市情况
XX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XX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2008年,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XX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XX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2008年,XX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XX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首页12尾页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2009年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XX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XX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XX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XX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 “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XX市自2006年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XX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XX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2008年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 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XX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 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2009年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XX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09年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XX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XX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 2000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2000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XX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2000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1、XX市情况
XX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XX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2009年XX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200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2、XX市情况
XX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XX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2008年,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XX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3、XX市情况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2008年,XX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XX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2009年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XX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XX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XX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XX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 “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XX市自2006年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XX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XX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2008年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 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XX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 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2009年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XX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09年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XX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ⅱ标准。
即将建成的锡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XX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是全国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分两期,日处理能力均为 2000吨,建成后市区生活垃圾将100%用焚烧处理。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66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准煤8.5万吨;工程采用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其中二恶英等重要烟气指标全部按照欧盟2000标准执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82%。
宁波已有四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其中第三座即XX市生活垃圾场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达1500吨,年处理垃圾量50万吨,日发电量60万千瓦时以上,年发电量2.16亿度,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硫2000吨,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15万吨,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垃圾发电厂。
首页12尾页
第五篇:对加快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对加快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一支新军。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欧美金融危机以来,物联网被视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竞相发展、重点推动的战略性产业。我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重要的物联网产业基地”,邯郸作为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传统工业基地,物联网产业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催化剂,其应用领域广阔,发展前景巨大,应予以重点发展。
一、物联网是当今国内外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
(一)物联网已成为国内外竞相重点布局的战略性产业。国际上,美国2009年提出了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借此复兴美国经济;同年6月,欧盟公布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四点行动计划。此外,德、法、日、韩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实施计划。在国内,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物联网项目时首次提出“感知中国”理念,并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将物联网产业列入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我国物联网建设以及加强在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等内容。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完成起草,进入最后论证阶段。我国各省市也纷纷“抢滩”物联网产业,目前,全国共有包括广东、江苏、河北、浙江等14个省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无锡等28个城市提出了本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
(二)物联网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物联网不仅是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形容物联网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还将产生更多市场及延伸产业。据有关研究机构预计,国内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年突破万亿,2020年将突破5万亿。
二、我市已经具备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基础。经济规模决定了物联网领域规模的大小。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28个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城市,在2010年全国GDP排名(见图1)中可以看出,28个城市的GDP均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GDP达到5000亿元以上全国排名前17位的城市,全都明确提出发展物联网产业。可见,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既是需求,也有市场。2010年,我市GDP达到2342.2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第45位,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经济基础。
(二)电信产业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物联网产业的基础,物联网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近年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从今年起,3—5年内,我市还将投入近60亿元谋划和建设11个信息电子产业重点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园区基础。产业集聚与融合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应用的关键。我市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以冀南新区为龙头的“1+4”五大产业聚集区建设将和物联网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总投资2.8亿元的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产学研基地项目落户邯郸经济开发区,已被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五个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将进一步推进我市物联网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并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网络设施基础。网络建设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有了较为完善的网络设施才能真正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目前,我市已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不断推进中的3G通信网络又为物联网信息传输增添新平台。2010年,我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31亿元,增长30%。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31万户,增速15%,其中市区150万户,已基本实现人均一部手机。全市互联网用户112.6万户,增速13%,其中市区52万户,已基本普及互联网。全市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支持。
(五)应用基础。邯郸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城市、河北省信息化示范城市、河北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数字河北”首批试点城市和欧盟信息社会援助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早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数字化的重大应用和示范工程,具有相对成熟的技术经验。此外,物联网技术在我市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如在智能电网领域,我市清华华康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远程电网抄表系统已在成安县得到应用;在公交领域,我市公交公司引进智能公交GPS调度系统,公交电子站牌也即将在市区范围内安装;在消费领域,邯郸移动分公司推出“电子钱包”业务,实现了手机购物的新消费方式。随着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两化”融合速度的加快,物联网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切实重视和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市虽已初步具备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因规模尚小,又是相对陌生的新兴产业,各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二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扶持政策;三是物联网企业少、规模小,尤其缺乏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四是物联网技术研发薄弱,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五是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少,较为分散、集成度不高,市场驱动力不足。
现阶段,我市发展物联网产业应遵循“科学布局、产业聚集,龙头引领、应用带动,加强合作”的思路,切实提高各个层面的重视程度,突出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两大领域,坚持物联网产业的引入与培育相结合、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快产业规划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把物联网产业尽快培育成邯郸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制定规划。发展规划是指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去年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市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全省除石家庄已出台物联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外,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市均在积极制定中。建议:我市抢占先机,由市工信局牵头,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家、省及各地市物联网产业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启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发展思路、产业布局、扶持政策、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二)争做试点。根据去年河北省下发的《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2010〕118号),今年准备在全省选择2至3个设区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工作,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家居、电网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议:我市高度重视此次全省试点工作,尽全力争跑全省“智慧城市”试点。通过试点,进一步助推邯郸物联网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三)用好平台。一是利用好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这个产学研平台。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是我市唯一一个专业物联网产业基地。主要为物联网产业领域射频识别、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等科研成果,提供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场地。目前,该项目建设整体进展较慢。建议:我市加快推进北邮物联网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主体完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使该基地成为全国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科研平台,成为北方最大的物联网产业基地。二是利用好我市国际会展中心这个产品展示和推介平台。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等20余个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城市,均通过举办展会,有效促进了当地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我市以邯郸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全力争跑承办国家级的物联网产品技术展会,在展示和推介企业产品,引进物联网产业项目和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
(四)培育龙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我市涉及信息产业的企业虽然不少,但专门的物联网企业较少。据统计,我市生产传感器、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涉及物联网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仅有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且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科研力量不足。建议:我市在3—5年内,培育和扶持一批物联网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一是扶持比较优势明显的本地物联网企业。鼓励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等路线,逐步成为竞争力高、带动性强的本地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引进外地优势企业。创新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拥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国内知名物联网企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本地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三是鼓励推进我市现有企业转型和业务扩展。我市信息电子企业的许多产品、技术与物联网产业关系紧密,应鼓励和扶持本地信电企业发挥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积极转型为物联网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市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如718所、汉光机械厂、美的集团等,其本身的一些产品已经具备物联网技术特性,如718所研制的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石油测井设备、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汉光机械厂生产的机光导鼓;美的集团研制的物联网家电等,我市应鼓励这些大企业集团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继续扩展物联网业务范围,培育物联网产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五)加快应用。由于我市物联网企业少、基础尚显薄弱,因此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研发生产领域来带动,而应更多的注重走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并重的道路。从目前各省市实践看,各地均选取在一些产品、技术较成熟的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发挥应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物联网相关产品技术的生产研发,加快市场培育,推动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建议:我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在我市重点领域以及产品技术较成熟领域,分期分批建设九大应用示范工程。一是在经济领域。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管理和节能减排为目的,推动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等行业中的应用推广,重点实施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以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为目的,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响应、重点区域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实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保应用示范工程。三是在公众服务领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面向公众领域的应用推广,实施智能消费和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工程。
(六)强化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议: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工信局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成立邯郸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方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及技术应用等方面重大问题,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资金保障。(1)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前期投入较多,风险也较大,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地扶持,在我国嘉兴、常州、扬州、无锡等二三线城市,每年用于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建议:我市尽快设立邯郸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可以同我市每年1亿元的企业技改专项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列入重点扶持行业,鼓励和支持我市物联网企业快速成长。(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当前,国家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较大。据了解,仅国家工信部计划在5年内专项50亿元用于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今年7月初首批5亿元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此外,今年6月底,最新修订的《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中,财政部对基础设施贷款新增加了对物联网企业场所建设的贴息支持。建议:积极鼓励我市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申报或合作申报国家物联网专项资金、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以及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等,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支持。
三是人才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高层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我市专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匮乏,短期内引进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的难度大,也不现实。我市须在人才引进的方式方法上想办法。建议:(1)严格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在创新创业启动资金、住房优惠、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继续创造富有竞争力的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在邯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坚持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让外地高层次人才参与到邯郸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来。(3)发挥本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据了解,仅去年,国家教育部就批准30余所高校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我市河北工程大学也正在申报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我市应鼓励和全力支持高校的专业申报工作,通过专业设置,培养和造就一批本地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合作保障。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多样性和上下游关联性较强,因此,各地物联网企业往往采取产业联盟的形式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了本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如北京、武汉、无锡、南京、成都等城市均打造了一支本地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建议:我市借鉴各地经验做法,由政府推动,电子、信息、家电等核心企业牵头,组建由政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网络运营商及产业用户等多方参与的邯郸物联网产业战略联盟,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