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张玉民教授莅临我校指导的心得体会
学习张玉民教授莅临我校指导的心得体会
2014年6月张玉民教授应邀对我校的课改做了零距离的现场指导,通过观摩示范课和听取张教授的指导,使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课改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并初步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现特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我们的优势
1、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的课改从开始到现在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接下来攀登高峰的关键。
2、我们的学生素质相对校高,这是我们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3、我们的董事长和校长对课改都非常给力。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
所以张教授给我们的评价是“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这里我信心大增,有更大的决心把课改做得更好。
二、我们的不足。
1、我们的思想还需进一步解放。我们要彻底地的相信学生,不管学生们现在的基础如何,有了相信就敢放手,有了相信就有赏识,放手了学生才能成为舞台真正的主角,才能更加酣畅淋漓的释放自己的激情。
2、我们的课堂模式还需进一步规范。
个别老师上课的模式比较乱,没有能严格按照“三过程、四环节”的模式来进行,使学生不能对课堂的每个环节做出有效准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过程是可得之法,可用之法,所以以后的课必须严格按照“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的三过程和四环节的循环模式来进行课堂学习,不得随意更改模式。
3、聚焦工作未落实
聚焦是展示效果的重要保证,即把学生的目光和精力聚集中展示的学生(焦点)身上;对于展示者来说聚焦则是一次充分表达自我并授受他人全方位评价的重要机会。
聚焦时要求学生做到动作的快、静、齐,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军事化”训练,要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形成课堂的节奏感和美感,最终达到游刃有余的课堂境界。
4、导学案的编制不够精细化。
看看我自己的导学案,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对比下张教授知道后的导学案,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总体上来讲是没有做到导学案编写所要求的“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阶梯化、问题生活化”原则,其次就是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也就没法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也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小组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现在课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小组建设有关,特别是小组长在履行组长职责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距离一个小老师的标准还很远。究其深因,主要是对小组长的培训不够细化,对小组长的奖励不够明显,对小组课堂活动的动态评价不够。小组的文化建设也不够规范有效,起不到相应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6、黑板利用率不高,学生板书质量较差。很多课堂终其一节,各面黑板的利用了了或者上面只有老师的一点板书,这就违背了高效课堂的展示宗旨,学生的的诸多问题也就没有暴露出来。在书写方面,由于没有经过训练,学生的书写习惯依然很了草,需要专门的过关训练。
7、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至使学生的激情不能持续上涨。
8、小展示开展不足。当一题多会时,仅在组内实行小展示就可以了,展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距离黑板较近的位置围在一起,利用组黑板有效的进行组内小展示,组长根据组内成员的发言积极性给予必要的加分评价。
9、高效课堂“学习三宝”未落实,部分学生的导学案保管不够有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学习三宝”——双色笔、教科书、纠错本参差不齐。部分同学的导学案放的乱七八糟,结果复习考试时就没有了着落。
10、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程度不够
从目标的明确到任务的分配、从对学到群学、从小展示到大展示,还不能在组长的指挥下流畅地进行,使得课堂的很多时间都浪费掉了,当堂的学习目标不能够得到很好地实现。
三、我们的对策
要把此次学习作为我们进行二次课改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课堂,明晰课堂流程,完善小组建设,精心编制导学案,细化评价方案。我们努力方向和改进的措施如下:
1、成立课改督导小组,严格把控课堂。
主要职责:督导教师对“三过程四环节”课堂模式的落实情况,并找出每节课的亮点与不足。每位督导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听本周内两位教师的课,并把听课的情况在在每周六的培训会上用来分享交流,分享亮点,交流不足。分享完毕后,把听课表交与教务处备案。
检查各项常规的的落实情况。
2、加强小组建设
(1)文化建设:小组成员,要自发形成积极向上的组规、组纪,小组名和小组口号等文化。
(2)组长培训:老师要利用好每周一下午的小组长培训,要不断表扬加餐,切实解决班内学习难题,促使小组长向小老师方向发展。
(3)加大对组长和优秀组员的表扬力度:通过德育加分、优先评选班干部、与班主任合影、与校长合影、专版展示等方式使他们的荣誉感得以放大,使其获得切身的利益。
3、加强学习中的硬件建设
一要保证“学习三宝”人人都有,且能得到充分运用。
二是要从新更改各班的课堂学习评价表。规范和美观,项目要统一(教务处出具样板)。
三是学生导学案的存放要有固定的文件夹。
四是各班要安好自己的钟表,并保证其时间的准确性。
4、开展书写过关训练,提高黑板的非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每天利用早读课前十分钟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粉笔字书写训练,争取在本学期让所有学生都能做到整洁书写。
5、精心编制设计我们的导学案。
教师依然霸占课堂或不能按照“三过程四环节”模式来进行的课堂,都叫做零分课堂。凡是有零分课堂的都必须当天写一份教学反思到教务处,并当即整改。
6、激活课堂小展示,做好大展示的聚焦工作。
7、搞好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次学情调查,要使学习在教师人全面掌控之内,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广厚中心学校
王
红
第二篇:学习张玉韩教授讲座学习心得
关于张玉韩教授对医院绩效管理的学习心得
通过对张玉韩教授讲解《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学习,在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后,认为在思想上具有以下几点的收获和感触,现分述如下:
一、管理理念上的收获
1、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纠正不足,提升员工价值。这样一个理念,一方面可以避免了把绩效管理简单等同于绩效考核,仅把考核简单地用于奖金的分配,另一方面,宣扬这样一个理念有利于减少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抵触情绪。
2、绩效管理必须全员参与,院长必须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思想上、在行动上都必须做首倡者和推动者;考核必须到人,不能仅停留在科室层面;与员工必须有充分的沟通,得到员工从内心上的认可和接受。
3、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工程,从绩效计划一直到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全过程中都要有不断的沟通、辅导、改进,是一个循环的系统。
4、绩效管理是建立在医院发展战略和医院文化建设之上的,必须与战略和文化相吻合,换言之,绩效管理是为发展战略服务的,它和医院文化是互为引导和支持的关系。
5、绩效管理不是一定要等到具备成熟的条件才能实施,永远是做比不做好。
6、绩效管理方法越简单越好,能让所有职工都能理解透、考核简单明了效果最好。
7、考核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适合自己医院实际情况的考核方法就是好方法。
二、操作方法上的收获
1、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要遵循“二八”原则和短板理论,指标设置不能太多。
2、绩效考核对科室、员工应一月一次为周期。
3、考核反馈,对员工由其直接上级负责,院长负责反馈到科室主任,对最差的几个科室最好有书面反馈意见,并可通过会议反馈。
4、实施绩效管理一定要从调查研究开始,先找准医院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使绩效管理方案行之有效。
5、必须实行长效机制,不能执行一段时间就半途而废。
三、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而绩效管理作为一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得到管理者的青睐。绩效考核做为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为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整体提升机构的工作水平。
首先,在执行绩效管理时,重在沟通,而忽视沟通将使绩效管理变得复杂起来。如果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缺乏了沟通缓解,就会导致绩效管理信息的中断,致使被考核的员工产生误解,无法理解领导考核的目的。实际上,一些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误解完全可以通过沟通得到解决。
其次,科学管理也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医院管理实践中,许多科室负责人提出,日常工作已经很忙,再增加绩效管理将会应付不过来,这正是科室负责人没有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的表现。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恰恰是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程序化、制度化、定时化。把医院发展导向、上级的要求、岗位职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另外,管理者切忌绩效管理样样都管,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并找到改进的方式。如果管理者样样都考核,最后只会让考核结果变的不真实,最终员工就会认为自己是在为考核而工作。
四、谈一下个人的心得认识,仅代表个人观点:
做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其品质、能力、学识决定者一个管理者的优秀程度,同时公信力则是成功的关健部分,所谓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而在这一过程中做为中层管理者来说,执行力的强弱则又决定着一个中层管理者的优秀程度。什么是执行力呢?从大的方面讲,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从小的方面讲,执行力就是领导交付的任务、自己份内的工作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要想让执行力贯穿于整个医
院,就要将这种精神传达给每位员工。首先要形成一种氛围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要有能执行的人,最后就是要将执行贯彻到底。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执行人一定要做到公正、诚信、以身作则,否则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既要有执行的文化,还要有能执行的人。这就可以将执行的精神落实到企业的组织程序中。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遇到许许多多让人很郁闷、很无奈的事情,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领导的要求得不到落实、传达文件的执行大打折扣,太多太多的无奈„„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我个人做起,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
1、列出自己的目标;
2、按照重要性排出目标的次序;
3、列出实现你的目标所必须进行的活动;
4、对于每一个目标,给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各种活动分派优先级按照你分派的优先级安排活动的日程。然后每完成一项工作记下完成的时间,当做完一天安排的工作时就有一个明确的非常完整清晰的“小成果”了,同时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2012-09-20
第三篇:张舫教授莅临法商学院作讲座
张舫教授莅临法商学院作讲座
冯贵秀
6月7日上午,法商学院邀请司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张舫教授来我校东校区三楼博士论坛作学术讲座,张舫教授讲座题目为:《我国上市公司法的私人执行分析》,此次讲座由蒋慧院长主持。张舫教授作了关于上市公司之公司法私人执行的讲座。张教授首先指出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从控股股东隧道行为,虚假信息披露方面展开。并提出目前最主要的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执行问题。深入分析了股东投票权冷漠的现象和控股股东利用掏空公司利益暗中转移财产的隧道行为。最后谈到了应对之策,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一)鼓励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作用;
(二)为股东行使投票权提供平台;
(三)改善股东证券诉讼制度。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听讲,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公司法的新知识。据了解,张舫教授本人在民商法方向成果丰厚,他的著作《公司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新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辞典》、《证券上的权利》、《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和《商法》等在国内影响较大。
最后,法商学院院长蒋慧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她高度赞扬了张教授的严谨的法律逻辑、法律思维和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希望同学们认真向张教授学习。
第四篇:2007下市教科所专家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市教科所专家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9月6日,乐山市教科所所长陈出带领物理、历史、地理学科的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专家们深入高
三、高二年级课堂听课,随后,分别召开了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学科教师座谈会,详细点评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各种方案。与此同时,还了解了高三毕业班工作计划以及高考复习策略,听取了学校领导的汇报。最后,专家们向学校领导通报了检查情况;提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充分肯定了乐山四中创重以来,所取得的可喜成绩: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开学之初,市教科所的领导专家就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体现了上级部门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全校教师也因此深受鼓舞,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充满了信心。
乐山四中张东海
2007年9月6日
第五篇:音乐、美术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十九小:音乐、美术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3月20日上午,兴庆区音乐、美术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
上午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两位教研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分别走进我校音乐、美术课堂,各自连续听了我校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在课堂上,美术教研员亲自走上讲台对美术老师进行教学指导。第四节课,全体音乐、美术老师和校领导随同两位教研员走进党员活动室,进行了评课。两位教研员对课堂教学做细致的点评,同时也对我校今后的备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了指导,使在座的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教研指导,对提升我校年轻音乐、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扎实课堂教学常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兴庆区第十九小学雷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