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心得总结

时间:2019-05-12 14:3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设计基础》心得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设计基础》心得总结》。

第一篇:《建筑设计基础》心得总结

《建筑设计基础》学习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在网上学习了《建筑设计基础》这门课,受益匪浅。颇有些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成为一个有水平的建筑设计师,是每一个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的共同追求。“有水平”或“高手”或“高水平”都是一个概括的称谓,分析每一个有水平的建筑设计师的作品,设计道路、创作历程,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即: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广泛的艺术素养;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学术、研究的前瞻性。

不是说拥有了以上的因素就等于拥有了成功设计的作品,只可以说是所有成功设计作品的必要前提和首要条件。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个道理,每一个设计,一个工程,都受制约于规划、经济、人为干扰、材料、经营、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是一个集体行为,所以,搞纯艺术的画家做不得建筑设计,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发挥的、完全独特个性的精神空间。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尤其是在中国国情下,应该是在不可能改变各种制约因素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各种设计手段,达到甲乙方面的共同满意。纵观国内设计行业,尤其是处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建筑设计行业必将会随着社会大趋势走向日益完善,社会分工也越细。由于社会的需求,需要设计师们要知道、了解的东西太多,以后也许会随着分工的精细、行业体制的规范,延生出类似国外的设计师设协会,如工业建筑计协会、公共建筑设计协会、商业设计协会、文体设计协会、酒店设计协会、„„实际上,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经日趋和国际上逐渐接轨,并呈现无比繁荣的现象,设计公司,“事务所”,整个中国就象一个大的建筑市场。

我们常常会感觉累,工作强度大,新材料、新工艺需要了解,新理念、新信息需要消化,新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需要学习,大家都很忙,忙于应付,忙于过程,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想想和再学习。

年轻设计师中,很多人过于追求技巧,而常常忽视设计本质,一旦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中年设计师,又易墨守陈规,难于改变已有的设计、审美观念,难于适应新思想、材料„„

建筑设计的概透过种种表面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有的设计师,设计生命常青不衰,有的则昙花一现,有的则永远没有个性„„设计行业如同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所有的现状、现象和它内在的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面临着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微妙的,量化的,只有达到量化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破,也就是我要说的 “厚积薄发”。

念,大家都很清楚,它所涵盖的范围极广,涉及的功能、结构、材料、领域也很多,每件成功作品本身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如何把众多元素组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空间,那就需要我们的水平了。实际现状是,许多设计师拿不出好的设计,然后去抄袭、剽窃。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要清楚自己的状况,正确地认识自己距离设计,尤其是好的设计有多远,学习、积累并不停的思考。

具体到建筑设计,现在学工民建的学生做建筑设计的好多,仅仅凭借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是很少、很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然而也恰恰是最根本和最精华的东西。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地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在不断地学习,只是很不系统,往往是缺什么补什么,用到哪里,学到哪里。所以,也要善于利用各自不同环境和方法,达到知识的逐步积累。

装饰材料多样化,设计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及和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也需要我们了解更多设计本身以外的知识,不仅需要了解和解决项目中的空间、尺度、比例、材料、颜色的关系,更要了解并运用与之相关的疏散、节能、防火等知识。因为设计都是由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构成,组合得感观好,功能问题解决的好,就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合理地以各种数字和设计法则作出最合适的设计。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作设计的,于是只关心“设计”的事,只看“设计”的书,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以为这样很“专业”,其实,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都是在不经意时积累的,知识面越开阔,见识越广,思想越活跃,作设计才能不拘一格。相信随着所有设计从业人员水平的提高,会涌现出更多好的作品、好的设计。

建筑工程系 冯 烨

2016.12.15

第二篇:《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学专业 6学分18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形成坚持基本功训练和强调空间设计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了以建筑空间设计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转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其核心包括三大模块:建筑认知和表达、从抽象空间到具体建筑、建筑分析和运用。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建筑艺术表现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基本功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基础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两个部分。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育、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空间构成基础、材料建构初步、外部环境分析、建筑设计入门。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多个课程设计的作业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具体如下:(1)入学教育:引言(2)建筑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建筑,人们是如何认识建筑的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节:建筑师与环境

第四节:建筑学专业所学内容总述

第五节:建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3)建筑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西方建筑基本知识

第二节: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

第三节:大师经典作品解读(4)表现技法初步: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制图工具与使用要领(墨线线条练习)

第三节:表现技巧(徒手线条、钢笔画、水墨、水彩渲染等)第四节:构图基本原理

第五节:建筑空间构成(模型制作等)第六节:建筑识图(建筑抄绘)

第七节:建筑测绘基本知识

第八节:色彩基本知识(钢笔淡彩)(5)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

第二节:任务分析和调查研究

第三节:方案的比较和研究

第四节:设计的深入与推敲 第五节:方案表现图

三、课程作业及教学要求

第一学期

1.认识建筑:

建筑概论,对本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介绍和要求

2.建筑表达与分析系列:

2-1.墨线线条练习:学习建筑制图、掌握制图仪器的使用方法

2-2.建筑抄绘:学习建筑的基本表达语言,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 2-3.轴测图绘制:用墨水绘制建筑的楼层分解轴测图,使用平面斜轴测图(60度-30度)2-4.制作大师作品的模型:学习建筑图中各部件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2-5.大师作品分析:从认识大师作品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 3.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一:

3-1.单一空间的划分与限定:对空间围合、分割、限定等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3-2.多元空间的冲突与组合:选择模型进行多种组合,寻求空间组合的多种可能性 3-2.空间构成的分析与表达:通过分析图等,总结与反思空间模型设计的过程、思路与方法 4.字体练习和钢笔徒手画(平时练习):仿宋字体与徒手画基本功的训练 5.水墨、水彩渲染系列(课堂辅导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5-1.调色色轮:学习裱制水彩纸和色彩基本知识,通过色轮训练水彩的调色 5-2.水墨渲染:初步掌握水墨的特性和平涂、退晕、“湿操作”等渲染技法 5-3.单色练习:通过建筑立面来学习色彩的冷暖、环境光影变化和材质表达

5-4.水彩渲染:训练整幅水彩渲染的技法,表现建筑空间和环境特点,要保证整体效果的协调

第二学期 6.建筑测绘:

学习建筑测绘的方法和实物图纸的对应关系,理解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7.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二:

7-1.空间形态的功能化训练:通过空间的剧情设计,初步确立了人-建筑在空间中的互动关系 7-2.空间形态的具体化训练:确定结构方式和材料选择,把抽象空间以直观的形象展示 8.环境分析与设计:

8-1.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选取实际环境中的特定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改进性设计 8-2.内外之间——小庭院设计:练习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若干基本设计要素及其构成

9.材料建构训练:

初步认识“构造和结构”与材料的关系,学习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的结合方式和设计方法

第三学期

10.小型建筑设计:

通过前期的对大师作品的分析,模仿和体现其设计的精华,学习和体会大师的设计手法。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内,设计出具有特质的活动空间,并组织好不同空间和建筑元素之间的转换与联系,使之形成富于趣味的空间序列。

四、课程的学时分配

每个课程作业平均按2-4周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难度和学习进度做适当调节。

五、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将传统的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建筑空间表现和设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难点:实践性课程需因材施教,对学生专业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解决办法

1、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性和研讨性教学等手段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师生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讨论、作业讲评等开放式的教学,将建筑专业课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我,相互之间尽最大可能的交流。

·现场实地教学,通过参观、调研,加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使学生多动手,通过模型制作和电脑建模来启发创新,培养学生对材料和结构认知,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领域空间去创造。

2、强化通识教育

·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到思维训练,强化认识和分析能力 ·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社会调研能力 ·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为目标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的涵意》 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6.《建筑语汇》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林明毅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 [美]诺曼·克罗、保罗·拉塞奥著,吴宇江、刘晓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 [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直接发生—空间训练基础》 崔鹏飞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建筑的开始—小型建筑设计课程》 傅祎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2010《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2)

课程代码:41101707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 总学分数:7 总学时数: 112 修订年月:2010年11月 编写年月: 2010年11月 执 笔:林垚广

课程简介(中文):

本课程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主要入门课程之一,在《建筑设计基础(1)》的基础上,以身体感知作为学习的起点,以视觉语言、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作为教学核心,强调对生活-空间-建造之间关系的关注,通过构成语言的训练、建筑体验与(价值/意义)分析、建筑元素与基本空间限定、小建筑设计等系列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和空间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建筑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简介(英文):

As one of the main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first year, this course regards the perception of the bod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rchitecture study, and puts visual language, building cognitive and(space)expression as the core of teaching.Through the series trainings, including visual language, spatial experience and the value analys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the basic method for the space limiting, and a smaller building design, etc, the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pace and build, which will help them cultivate the correct architecture view and find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gradually raise their spatial cogni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for the further learning.一、课程目的

1)了解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发展概况和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学习方法; 2)掌握建筑体验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建筑设计过程,学习空间限定基本方法; 4)学习建筑图示方法,并进一步规范建筑制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一:视觉语言练习(24学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渐进的系列构成小练习,训练学生掌握视觉形式语言的表达方法和对基本形式的理解能力,作为后续建筑分析表达的基础。

单元二: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40学时)

本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的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能力,重点在于:空间的意义/价值认知,建筑体验与分析的对象/方法,场地特性与空间价值的视觉呈现(图示/1:1现场制作),建筑图示方法等。

主要知识点:空间的意义/价值认知,建筑体验与分析的对象/方法,场地特性与空间价值的视觉呈现(图示/1:1现场制作),人--建筑--自然(地形、阳光、风等),建筑作为生活空间(主体),尺度,建筑图示方法等。

在教学方式上,鼓励以学校及其周边城市环境作为教学训练地点展开渐进式的现场教学与讨论,在城市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感知建筑、思考建筑;可以小组(4人/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利于促进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单元三:建筑设计入门:小建筑方案设计(48学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小建筑方案的设计,在进一步训练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能力的同时,初步体会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和设计方法。(1)建筑设计过程(各阶段要求)

(2)场地体验与分析(场地特性及其呈现:图示/模型/1:1现场制作)(3)空间(存在/潜在)价值分析(4)行为与空间限定(5)材料与空间

(6)方案分析、比较与综合(7)设计表达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基础。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现场体验的重要性,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从对学校及其周边城市日常生活环境的认知出发,通过渐进式系列课题作业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学习方法和空间认知与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一)现场体验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现场体验在建筑学习中的首要地位。通过对学校及其周边城市日常生活环境的体验、讲解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观察和思考建筑的兴趣和能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建筑观,作为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

(二)理论讲授

作为建筑学习的入门课程,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课堂授课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务求清晰明了、形象生动。

(三)系列作业

通过系列作业的完成过程,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并训练学生的体验、分析与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按任务书要求提交作业成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组织作业讲评活动。

(四)课外阅读

在现场体验和课堂授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阅读,以积累专业基础知识。(五)成绩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总评成绩:课堂纪律占10%;系列课程作业占9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美术(1)、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1)后续课程:建筑设计A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田学哲 主编,《建筑初步》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2](美)保罗·拉索 著,《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制图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出版。

(二)教学参考书

[1]程大锦 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2](美)肯特C布鲁姆 查尔斯W摩尔,《身体,记忆与建筑: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出版。

[3](丹麦)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刘亚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4](荷)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5](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6]李允鉌 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7]芦原义信 著,《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8]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

[9]《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德)海诺·恩格尔 著,《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1]金方 编著,《建筑制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注:

1、“课程性质”按培养方案的“课程性质”及“必/选修”两栏填写;

2、“适用专业”按招生简章填写;

第四篇:建筑设计心得

建筑设计心得

不知不觉进入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已有近三年时间,从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稍有门路,期间遇见过不少困难与困惑,但若有足够耐心,一一寻找答案,自会有丰富的感悟与收获。

记得刚开始学习建筑设计时,书没读过几本,好建筑也没调研过几座,只知道看见一些造型奇异概念新颖的方案,便想搬来自己用。平面功能也不怎么处理的好,总想借鉴些花里胡哨的外表和概念来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虽说我们的设计起步必须来自于模仿,但回想起来,当时确实心浮气躁,学习设计的心太过功利,不够纯粹。建筑设计其实和生活一样,万事开头难,但是当你有足够毅力和热情地走下去,便会在混沌中寻得一丝清明,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寻得一种平衡。

关于设计的构思,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曾遇到一些朋友,当某个课题被布置以后,他们不愿针对课题进行大量资料和实例的了解,理由是会对思路产生限制和影响,更不希望有重复的构思产生。在我看来,创造力来自于丰富的知识而非否认一切外界的资料来源。设计的创意来自于如何将策略衍生为第二天性,然后加以创造性地选择、组合、变化及巧妙地运用,以制造出一个新的设计作品。因此,平时大量地搜集和浏览资料与实例是十分必要的,包括一些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建筑的构思和语汇可以从各式各样不同的来源中收集:旅行中摘抄和速写;杂志中剪贴和摘录;课堂讲义与阅读笔记等等。通过这些途径收集与积累,然后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模仿运用,最终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常常会在分析设计条件之前就被一些固有的构思占据脑海,比如我打算这次做一个怎样造型怎样风格的建筑。但正确的方法是,除非经过了设计条件分析结果的验证,否则不要一味地沉溺于这些空想,建筑设计应该是一种由设计需要转变成建筑解答的策略,并非逆行之。

在建筑设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大师的作品和思想,并且常常将其中一些语汇模仿和应用到我们的方案中。在我看来,我们不能单纯地照搬照抄大师作品中的某些片段,而是应该经过思考和理解之后再适当加以借鉴。贝律铭先生说:“建筑学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形式、空间、光线和运动,当然还有细节,不过跟这些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你要在哪个地方进行建造。”于是才有了大师遍布全球形式各异的作品。贝律铭善于运用丰富多变的几何设计语言,并从当地的地域文化中提炼几何形态,丰富建筑的外观。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大师运用象征和复合的几何形表达空间的隐喻、暗示和叙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州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从苏博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学习大师如何浑然天成地将中国古典园林各种建筑语汇运用其中,以及建筑丰富错落的几何形体外观所营造出的高雅大气,光影多变的内部空间。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在纪录片中看到这座建筑时,曾被其在太阳下神奇的魅力所折服。这座博物馆,体量庞大,建筑的基础部分呈方形,往上一层是八角形,再往上就变成另一个角度的八角形,到最后形成一个十字型,这样一来,形状各异的表面,可以让结构厚重的建筑显得十分轻盈。更为重要的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建筑形体丰富的断面使得光线在其间有了不断变化的载体,建筑也就更有层次了。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会让这座建筑更鲜活。在这座建筑中,我们应该学习大师对于建筑形体与光线之间关系的处理。

建筑在满足坚固、实用、美观的前提下,还应上升到满足人类精神感官的境界。通过对一些大师作品的学习,我觉得要达到这点也就是通过空间形态、光影、材质、水等的处理营造出一种可以与人心灵在某个维度相契合的空间氛围。

在此想到了卒姆托的静默建筑。所谓静默,没有很多表达,但不空洞,而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它能够使人领悟到个体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在现代都市喧嚣扰攘的生存环境里,我想每个人都渴望重回一种更为平静和纯粹的状态。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简朴、专注和冥思的建筑,这就是一种静默的建筑。瓦尔斯温泉浴场的设计和建造很充分地表现了卒姆托的这种设计理念。表皮、光线、空间尺度的处理,以及更细微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被当做有力的工具加以运用。这不禁让我觉得,好的建筑,是感性和逻辑双重运作、最终调和的结果;好的建筑,最终必将从严密理性的分析与建造上升到心理和哲学的境界,并直达人们的灵魂。

我们不断学习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做出好的建筑。曾听老师说,从建筑系毕业后,至少五年才能真正入门,至少十年才能真正独立执掌项目,至少十五年才能做到成熟而敏锐。所以,文丘里说得对:四十岁的建筑师才能称为真正的建筑师,既需要丰富的专业积淀更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将一路前行!

第五篇:建筑设计基础实习报告

建筑设计基础实习

姓名:

学号:

班级:

教师:

时间: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就存在着两大体系。其一为正规的官式建筑,主要包括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皇宫殿庭。为封建宗法礼制服务的祭词性坛庙,以及京师及各地的官衙、府邸和防卫性建筑,这些建筑一般均按中央政府工部颁布的法式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是规正,严谨,高大,常采用颜色亮艳的琉璃瓦屋顶。檐屋亦常二重甚至三重,以加强气势。斗拱及彩画装饰华丽庄重,较强地表现出雄伟壮丽的阳刚之美来。与之相对的另一类是分布在大江南北,边远村寨的各式民居,这些古代最大量的建筑,营造自由,不拘一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地溶化为一体,它们的平面布置灵活,结构上也随宜地采用当地的物产,因村致用,从而变幻出极为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各名山胜水的风景建筑,以及再造山水美的小巧园林,亦以清丽,明秀,脱俗而有韵味取胜,是表现阴柔之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赖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他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云南师范大学,。整体规划方案采用台湾大元建筑师联合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呈现背山面水、坐东朝西的景观特点,加上内部的地形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校园景观和生态化的校园环境。突出“社区型”模式、“组团式”布局、“生态化”“信息化”“人文化”校园、“人性化”交通、“开放式”格局等理念。

行政主楼正对校园主入口、背接中央草坪与核心教学区,是展示校园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行政楼双塔北塔为行政办公中心,南塔为学生事务中心和档案馆。通过简洁的体量组合、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塑造了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行政办公楼。左右并置的两栋方型塔楼共同形成“门” 的意向,对景即为中央草坪及图书馆,拾级而上、登高博见的涵义蕴藏其中。

图书馆位于全校区核心位置,处于东西、南北轴线交叉点,也是生活、学习、休闲娱乐几大功能复合区。采用层层退台式的造型设计,与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徽相吻合,顺应地形,很好地体现了“登高博见” 的设计宗旨。处于校园主轴线的交叉点,西立面为主立面面向校园主入口,以广场铺地提供人群集散空间;东面朝向生活区,设置大面积非机动车停车场,为学生主要的进出口; 南北两向朝向景观绿带,以绿化配置为主。除了入口设置广场、绿化景观外,一层的屋顶平台也被利用成户外公共空间。室内平面布置在下部公共层提供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以供展示、交流等必要用途。除了基本的藏阅功能外,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也是校风展示轴与人文礼仪轴的交汇处。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学校“登高博见” 这一理念的具体的升华。

馆舍面积4.3万平方米、高度11层,至少可容纳3.5万余人同时借、阅书刊。图书馆坐落于主大门正前方,建成以后,这座图书馆将是在滇高校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不仅如此,它的设计独具匠心,墙体呈斜弧形,窗户呈不规则状,整个造型就是昆工校徽的翻版。图书馆四面均有出口,周围被鲜花和绿荫所环抱,环境十分幽雅。有机联系的过度空间—檐廊空间,就其空间形态而言,此空间属于民居室空间的外延,直接沟而言直接吸收室外自然景观,的石头。从室外大空间的角度审视,檐廊空间因其内侧的门窗限定,外侧的廊柱及上部的廊顶,廊檐及地面的平台高差限定,形成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形象,由于它的开敞性,又完全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感,呈内外交融的流动状态。图书馆的立柱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体呈现出一种对称的形式,在远处看来犹如火箭的发射台,叠加式的层高,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庄严与独特,此馆共七层,周围的台阶甚长,门窗采用不锈钢材料,减轻了承重对馆内的支撑住的压力,同时是很好的避灾选材。

参观完了昆工的图书馆我们来到了风景怡人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东南部雨花片区,该校图文信息中心是新校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地位于学校中轴线北侧位置,正对校区主入口,北临北翠湖,南靠南翠湖,东西两侧为二级学院用地,山水环绕,景色优美。信息中心总建筑面积6.9万㎡,其中图书馆面积5.82万㎡,校区网络中心面积1 878㎡,校史馆面积4 933 ㎡,档案馆面积3 980㎡。建筑总高度64.2m,图书馆藏书量约329万册。

图文信息中心作为园区制高点,将成为新校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布局尊重校区总体规划,与校园的空间连通,并使之得以延续及强化。以校区主入口轴线控制规划设计,图文信息中心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图书馆部分居中设置、左右对称;校史馆与档案馆部分居东北角处,形体突出,与不规则地形相契合。

其建筑特色:1.新古典建筑造型 —体现师大人文历史以反映云南地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以及师大人文特征为构思基础,吸取清华、北大古典建筑的精华元素,对古典线脚加以归纳、简化,采用四坡开放式坡屋顶,用现代建筑语言来阐述云南师范大学的人文历史。建筑居中对称,四层高裙房强调横向线条、水平伸展,沿南翠湖立面尺度宜人;64m高主楼强调竖向线条、挺拔向上。墙面材料多采用蓝灰色面砖,辅以白色涂料。首层以毛面花岗岩为基座,既丰富了建筑的肌理表现,又增强了建筑的沉稳性与力度感。立面结合遮阳处理,有韵律地布置木色金属格栅,表现出独特的雅致感,增加了建筑的亲和力。2.庭院式布局 —适应呈贡气候特点建筑型体“两横”“三纵”相交错。高层主楼北侧居中;裙房两个阅览单元东西伸展;档案馆、校史馆在东北角呈“L型”布局,相对独立;形体交错的中心位置为五层高共享大厅。形体之间引入绿化庭 院,南北阅览单元间距25m,西侧绿庭25m×54m,东侧“L型”绿庭54m×76m。深入建筑内部的绿化庭院既形成了室内外空间的穿插、渗透,又解决了自然采光和通风问题,适应当地气候特点。3.人性化图书馆 —强调“人、建筑、环境” 的对话与交流坚持以人为主、以用为主的指导思想,为读者提供方便、高效、舒适的阅览环境;力求使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藏书、借书与阅览的容器,同时也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场所。营造共享大厅、休息厅、空中花园等休闲空间,在读书、研究之余可以怡目养情,体现对人的关怀。4.生态化图书馆 —强调高科技手段与生态设计相结合 四层通高的共享大厅,有利于小气候的环境改善,有效促进节能环保,并为大进深空间提供充足光线;采用可控天窗装置、可控遮阳百叶装置,尽量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提供舒适的室内气候;引入中庭绿化、庭院绿化改善建筑局部小气候。5.网络化图书馆 —强调实体建筑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使整个图书馆形成高度整合的网络,这一网络系统功能的发挥和正常运转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关键。6.开放式图书馆 —强调多种空间穿插组合建筑平面主要采用8.4m×8.4m的柱网,统一层高、荷载,通层为可灵活划分的大空间,各阅览空间内藏、借、阅合一,仅从网络布线及空间使用上进行必要的分区。这种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能在多层次上满足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实体要求。

一座图书馆建筑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设计者对图书馆使用功能、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及读者需求等的理解程度。“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应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模式及内外部环境设计等环节。现代图书馆建筑应是现代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和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精品。是符合现代图书馆功能和业务的智能化建筑。通过内外环境的设计与美化.现代图书馆应尽可能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古典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有条件的还应增设人文景观,如水池喷泉、淙淙流水,以动显静衬托出图书馆周围的幽静气氛。此外。雕塑、盆景、灯饰、花坛、广场等景观,也能起到气氛烘托环境、调节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读者在馆内长时间阅读或研究必然会出现大脑、视觉和身心疲劳.这时到馆外休息和散步。融入园林美景之中。有利于恢复精力.达到心理上的转换。室内应尽力做到采光充足.通风良好.色调淡雅.可通过别具一格的装饰、点化、色彩、家具、灯饰、字画等来丰富空间效果.让读者置身于良好的阅读环境之中。阅览室应有传统的多人阅览桌、单人阅览桌和私密性、半私密性的研究厢,也可设有休闲空间。摆放茶几、沙发或读者自由搬动组合的休闲椅。为读者营造多元、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学习环境。

中国的传统民居中也处处体现着中国的文化内涵。中国崇尚自然。传统民居室内外流动的檐廊空间。自然界的魅力使得古代中国人无处不在选择与它的直接接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自己增加对建筑的认识程度,熟悉房屋构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大学城建筑的参观,增强了对建筑类型风格的理解,通过参观和老师的讲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的优缺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通过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达到学有所用,同时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下载《建筑设计基础》心得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设计基础》心得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刘剀/李保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The Study about the Basic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

    建筑设计心得(5篇)

    建筑设计心得.txt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设计心得 干建筑设计已经六年了,偶也有一些设计心得,主要是快速设计和对规......

    园林建筑设计心得

    园林建筑设计心得与体会不知不觉, 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也学了差不多一年了。从刚开始的迷惘到对这门课的渐渐了解,从上学期的公厕、亭廊、主题公园到这学期的......

    建筑设计总结

    建筑设计总结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传统的......

    2010《建筑设计基础2》教学计划(讨论稿110119)

    2010级《建筑设计基础2》教学计划 (讨论稿2011/01/19) 林垚广 ■ 主要教学内容 一、视觉语言(形式的认知与表达 4周 32学时) 1、形式认知:何谓形式? 1)要点:结构/要素关系对比 2)系列......

    建筑设计实习实践心得范文大全

    建筑设计实物实践心得 指导老师:赵 辉 专 业:建筑学1101B 姓 名:张秀丹 学 号:11371201023 建筑设计实物实践心得 建筑实物实践实习报告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地产建筑设计过程中成本控制心得总结(★)

    地产建筑设计过程中成本控制心得总结 1.建筑层高 实施原理:建筑层高直接影响建筑柱、墙体、垂直向管道管线的工程量,一般来说建筑物每增加0.1米,单层建筑成本增加2%左右。在高层......

    建筑设计业务学习总结

    建筑专业业务学习201311111. 项目负责人制:1) 建筑专业是民用建筑设计行业的龙头专业,要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光要熟练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也要对相关专业基本知识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