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刘剀/李保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430074)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思考
The Study about the Basic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 刘剀 李保峰 Liu Kai Li Baofeng 摘 要 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某些观念和现象的质疑和思考,指出目前在建筑初步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我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介绍,提出我们的教育思路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 教学思考 教学体系 理性
ABSTRACT By thinking carefully about some concepts and analyzing some phenomena, this paper discussed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It showed the teaching thoughts and solutions about the problem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our education system.KEY WORDS the basic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design,teaching study,teaching system,rationalism 中图分类号 TU-0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5)03-00-00
我们的教学改革发轫于对教学内某些观念的质疑和思考。通过对这些观念的理性分析和务实评判,确立了我们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特色。鉴于传统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存在着学生进入建筑状态太慢,工艺美术化倾向比较浓厚,部分教学内容远离建筑设计等弊病,故而我们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改革。
一 几点质疑 建筑设计基本功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行业内简单概括为基本功训练。不同的学校对基本功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偏重于某种技能的掌握。然而将基本功仅定位于技能掌握是否偏颇和狭隘呢?作为职业培训的专业学校以此为目标无可厚非,而对于大学建筑教育,则更应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
我们认为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目标应分为三部分:建筑设计技能的掌握,建筑设计理论及知识的掌握,建筑设计意识的建立。这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脱离理论指导的技能运用必然陷入盲目和低效,脱离坚实的技能演绎的理论表述只会陷入空谈,良好的设计意识观念是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这三部分的总和才是基本功的内涵。
天分和悟性
我们在建筑教学中常听到“学好建筑是要讲天分和悟性的”这样的话,似乎建筑学存在着某种先验的难以界定的东西。教学被说成非要凭天分和悟性才能把握的事,只能说明这种教学体系过于虚浮和难以操作罢了。大学教育并非是为培养少数天才服务的。教育的关键在于运用合理的方法将普通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天分说”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学非理性成分太多。感性虽具有共性的一面,但更具鲜明的个人化色彩和体验,无法成为普遍认同的标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是对事物规律性客观的总结和本质的思考, 可以成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标准。教学应以理性为基础,要建立客观科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思维,提高理性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以往教学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混状态。强调理性并不意味着排斥感性,对建筑的认知过程依然需要感性先行。
建筑初步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胜任
这句话是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教师引以为豪的一个口号。传统初步教学中的某些内容若非做过专门研究,传授起来确实不易。但一个建筑师竟然无法胜任基础教学的事实多少有些荒唐。这其实反映了建筑初步教学或多或少地远离了建筑领域。建筑基础教育在借鉴其他专业的成果时,往往有不加改造全盘移植的现象,如为色彩而色彩、为构成而构成,从而脱离了建筑语境。结果是学生学得盲目,教师教得痛苦。因此这个口号其实是一个信号,提示你的基础教学是否误入歧途了。
二 几点思考
教学结构的思考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结构通常具有线性特点,各教学内容依据难易程度和本身需要顺次连续。线性结构的优点是体系严谨,符合认知规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是一种深度教学模式。但其调整不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元式教学结构的各单元之间为并列结构,易于增改。各单元从多个角度切入同一个研究对象,是一种广度教学模式,往往为高年级建筑教学所采纳。选择合理的教学结构对教学影响甚大。我们结合两者优点,整体上采用单元式结构,单元之间和各单元内部则采取线性结构,这样既符合初步教学循序渐进的特点,又为教学的调整留有了余地。
媒介变更对基础教学的影响
无论是构思推敲习惯还是工作方式都因媒介的变更在逐步地改变。传统的色彩渲染因低效率而被逐渐淘汰;手绘图需要达到的标准降低;字体的训练更是可有可无;色彩训练已不再为效果图服务。某些传统训练因媒介的变更已变得不合时宜,为此我们的教学应顺应形势,适度调整。
对拆分法的反思
初步教学常将较大的教学内容细分为几个较小的题目,以达到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目的。拆分法有利于初学者由浅入深地掌握相关知识。
但是“拆分法”的弊病却常被忽视。拆分法将造成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例如“建筑抄绘”这个非常传统的题目,以往通常设置有工具墨线条和铅笔线条练习。但从实际操作看,单调的重复性训练让学生厌烦。不考虑时代的变迁和对象知识背景的变化,因循守旧盲目运用“拆分法”只会造成效率低下。对传统教学中使用该法的训练需要审慎反思。对形态构成体系的反思
形态构成体系将形态的研究纳入理性操作范畴,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原则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抽象造型能力的手段,至今仍为不少院系建筑基础教学所采用。
然而,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毕竟源自工艺美术训练课程,其造型语言、形态组织方式、构成成果与建筑实际的操作方式相差甚远。立体构成的创作句法和建筑造型的设计语汇虽有相通之处,但并非同构。学生无法通过这两种训练而顺利地实现对建筑的形态操作。另外,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建筑师的创作始终都存在着其特有的人体尺度的概念。构成训练完全脱离尺度而单独研究形态,抹煞了建筑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也就成了华而不实的视觉盛筵。因此形态构成体系的引用必须经过建筑学的改进而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应从建筑师对形态的理解和操作组织手法出发加以改造。
三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体系
教学观念
(1)理性的设计观。建筑创作受到材料、结构、功能、气候、施工、经济等多种条件的限制。设计构思必须考虑可行性和合理性,必须在众多限制条件中权衡利弊,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这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理性的评价标准。从每个教学题目的确定到教学目标、操作过程和教学指导,理性的思维方式应贯穿教学始终。
(2)效率和效果原则。我们以效率和效果为原则审视教学内容,一方面剔除传统教学中低效和重复的内容,另一方面引入教学研究新成果予以改进和更新。教学内容的时常更新,不仅赋予教学鲜明的时代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保持良好教学所需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的具体操作可概括为“加”、“减”、“并”、“改”四种手段。教学题目由最开始的15个精简到9个,课程设置更加紧凑合理,学生的作业量大大降低,而教学效果却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知识和理论、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有机结合。出色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技能是建筑师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是进行优秀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我们强调能力的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建筑基本知识和理论融入能力训练当中,用以指导训练并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操作性,同时通过实际动手加深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诸如创造意识、技术意识、美观意识、经济意识等的意识观念的建立贯穿于每个题目之中,成为教学的指导性原则。每个教学题目都保证三者的有机结合(图1)。
(4)“WWH”。每个专题教学都遵循“WWH”的教学模式。“WHAT”——理解知识概念;“WHY”——把握事物原理和规律;“HOW”——掌握操作手法和技巧。知识和理论通过实际动手紧密结合,并形成相应的设计意识,力求实现教学中知识与理论、设计能力、设计意识三者的有机统一。
教学内容
按照对建筑理解从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又回到整体的原则设置所有专题。教学内容依次分为表达语言模块、设计语言模块和建筑训练模块三个部分(图2)。
表达语言模块单元包括徒手表达、图纸表达、模型表达三个专题。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师的表达语言,掌握一整套完整的建筑表达手段,学会用行业语言传达设计构思和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掌握到构图、绘画工具使用、模型制作、建筑图规范表达等知识,同时感性认知建筑造型、空间体系、结构体系、细部处理。
设计语言模块单元包括形态构成、1:1构成、空间构成三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形态操作、材料操作、空间操作等设计技巧,了解建筑师设计的具体手法和操作对象,建立设计的整体概念和基本意识。在形态构成训练中,纷繁复杂的建筑形态被简化成线、面、体三种要素,要求学生关注这三种要素的形式组织方式和美学特征。在1:1构成训练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际建造,体验设计从理念到实践的全过程,充分理解材料对设计实现的影响,理解尺度和比例的重要性,并由此建立起一系列重要的设计意识。在空间构成训练中,要求学生关注建筑空间,把握好空间和形式的辨证关系,充分体验建筑空间中人的感受,并以此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多种空间文法进行具体设计。
建筑训练模块单元包括建筑分析、室内布置、小型建筑设计三个专题。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建立功能、流线、环境、技术等概念,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建筑,最后能够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小型建筑设计(图3),顺利地与二年级教学实现对接。
四 部分专题介绍
1:1构成
这个题目来自于对立体构成教学的改革。当把普通的立体构成作业并与人的尺度联系在一起真实建造起来的时候,这个作业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1)尺度认知。传统立体构成中是不存在尺度问题的。但当我们要求设计真实建造,也就是设计作品和成果之间是1:1的比例关系时,要素的大小尺寸就不仅受到相互之间比例的控制,更受到了人的真实感受的影响。换言之,人的尺度被引入作品。观看作品视角由鸟瞰转向平视和仰视,学生以新的视角审视设计,感受小比例模型和真实建造之间尺度变化,加深了对尺度的理解(图4)。
(2)结构知识和稳定性概念。尺度改变后,作品的稳定性成为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求作品必须依靠合理的结构形式达到力学上的“自稳定”——不得依靠任何外在的辅助支撑,从而实现材料、结构、艺术的完美统一,以此要求学生树立起“好的建筑作品离不开合理的结构体系”的观念(图5)。
(3)理解材料和节点构造。立体构成由于本身体量小,材料的连接和节点是常被忽略的问题。随着尺度的改变,学生就必须正确处理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以使其连接可靠并具有美感。学生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设计构思,掌握如何发挥材料的表现力,并树立整体把握和细部处理统一的意识(图 6)。
(4)环境意识。好的环境可有力地衬托作品,而好的作品也能使环境更富活力和生气。学生通过对展示环境的选择,以及根据具体环境调整作品布局,无疑对他们形成尊重环境的设计意识大有裨益(图7)。
(5)经济性概念的确立。以往的学生设计通常纸上谈兵,感受不到来自实际建设中的经济性要求的限制。而当建造的经费来自设计者自己的口袋时,学生们不得不反复掂量许多构思的现实性,不得不在艺术和经济这两极之间寻求平衡点,从而深刻体会到经济和创作的重要关系。
(6)协作精神和合作经验。现在的建筑越来越复杂,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完成,这就对建筑师的组织、合作能力提出了要求。1:1构成具有相当的工作量,只能依靠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们必须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协同设计。合作的工作方式使设计变得更加成熟和深入,学生们也逐步培养了团队精神,经历了合作过程。
空间构成
建筑师和其他艺术专业人员对空间的理解是不同的。建筑空间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空间以人为尺度。脱离人的要素而单独关注建筑空间的形态和组织结构是将建筑空间等同于雕塑空间,在这样的空间构成训练中,形态之间的相互控制只存在比例,造成空间和围合实体的大小高低只存在形式美上的相互制定,空间因此失去了度量而成为概念空间,与真实的“建筑世界”脱离了联系。而在教学中,越清晰可见的实物展示,学生越容易理解和把握。把活生生的可现实体验的建筑空间演变为脱离生活的抽象概念,将使学生对建筑的理解变得更为困难。而有的空间构成题目,空间变为组织形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空间实际上成为配角。结果是对形式和实体的过多关注,容易使空间设计沦为实质上的立体构成设计。
在我们的空间构成训练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单一空间构成方式基础上,逻辑合理地将多个单一空间组合成有趣而生动的空间序列。要求空间序列在逐步展开中,伴随着空间由闭到敞、由小到大、由藏至露、由内向至外向的有序变化。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形式的视觉心理特征,做好空间的引导和暗示。人们在其中感受空间的转折、起伏、过渡、收放,享受着空间的美感。教学中将材料的表面质感、色彩都剥离,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空间而非围合实体。空间是设计的主角,形式为空间服务,空间类型的需要确定适宜形式的选择。实体的三维向度和空间距离的限定都受到人体尺度的限定,是可度量可感知的,这已经接近实际的建筑设计(图8,9)。
空间构成设计实质上变为人的动线的设计,人在空间形式的暗示下或驻足或移动,如此形成了快慢的节奏,时间要素逐渐突显出来,空间的设计也变成了时间的设计。脱离了人的空间也就被消解了时间,也就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属性。□
本项教学改革由杨红、熊利萍、贺慧、王萍、范向光等老师共同合作完成。
收稿日期 2005-05-08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目标 2 教学结构图 小型建筑设计——盒子住宅
(2004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获奖作品)作者:滕淼 指导教师:刘剀 4 1:1构成
(2002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获奖作品)作者:陈秋榆、杨欣、仇争艳等 指导教师:刘剀、贺慧 5 1:1构成
(2002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获奖作品)作者:王健、杨晓琳、陶渊等 指导教师:刘剀、贺慧 6 1:1构成
作者:肖朵、曹伟、黎文骏等 指导教师:刘剀 7 1:1构成
作者:傅茵、滕淼、钟凌、许伟等 指导教师:刘剀 8 空间构成
(2002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获奖作品)作者:江步 指导教师:刘剀 9 空间构成
作者:肖朵 指导教师:刘剀
第二篇: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设计基础》的课程性质及特点及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关键词专业素养 基本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也是建筑设计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一部分学生树立了初步的建筑审美意识,培养起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但也有一些同学始终不得要领在门外徘徊。除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作为教师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存在某些弊端,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于主体,从培养其进行建筑设计所需的基本专业素养及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革。
1建筑审美素质的培养
课堂上,常有学生指着一个知名大师的作品问:“老师,我怎么就看不出这个建筑美在哪儿?”开始还认为是学生的理解力差异的原因,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才逐渐意识到建筑审美素质的训练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绘图能力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建筑审美意识的培养。鉴于大多数未接触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对于建筑的认知和欣赏往往局限在具象、感性的层面上,在先期的理论教学中应强调对学生建筑审美素质的培养。
首先着重介绍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掌握了形式美的法则,就可以鼓励学生从整体感、真实感、新颖感、丰富感几个方面去欣赏建筑作品,要求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多交流。
其次带领学生体会建筑艺术作品的情绪意境。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建筑,必然会在形式上体现出作品的内容,既包括物质性内容也包括精神性内容。建筑艺术所传达的精神性内容就是它所经营的情绪氛围或意境。情绪意境的感受,是一个物我双方的交流,需要欣赏者更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和一个可以与对象共鸣的心灵,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审美状态。
第三,指导学生尝试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这是建筑艺术审美的最高层次。由于建筑艺术的表现性和所传达情感的抽象性,需要我们联系到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等广域文化环境去认识它,就会发现这些朦胧的情感实际上都有确凿的根据,它们都是所植根土壤的文化内涵的真切反映。这样就进入了建筑艺术审美的最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启发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在建筑创作中,创新表现在建筑形象上的创新,建筑外环境、平面组织的创新以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等。这需要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更需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开放的思维方式,敢于大胆突破。在教学上要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通过制作工作模型锻练空间想象力,进一步深入推敲设计构思,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做出有意思的设计方案。
3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合,内部与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要鼓励他们广泛地涉猎其他领域,诸如人文、社会、心理、美学、哲学等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鼓励他们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启发思路,学会倾听老师、同学的意见及建议,尝试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既有全局概念又能解决局部问题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
现代建筑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团体通过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在工作中要求个人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建筑学专业的基础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个人范畴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能力。针对建筑设计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可以调研踏勘、设计策划和汇报方案等作为平台,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协作意识灌输、协作能力训练。这种良好的协作能力能够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的岗位上找到最佳的协作方式,并能自觉地担负相应的职业责任。
5总结
现在的建筑基础教学虽然已经从单纯的建筑形式表达和绘图训练走向建筑设计基本功和手绘表现图的训练以及以“建构”和“制作”为核心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建筑审美素质的培养,激发起学习建筑学专业的浓厚兴趣,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要有团队精神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文媛.建筑设计初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7:240~253.[2] 周同,赵景伟,吕京庆.从基本能力的获取谈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74~77.[3] 陈永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31~33,48.
第三篇:《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学专业 6学分18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形成坚持基本功训练和强调空间设计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了以建筑空间设计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转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其核心包括三大模块:建筑认知和表达、从抽象空间到具体建筑、建筑分析和运用。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建筑艺术表现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基本功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基础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两个部分。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育、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空间构成基础、材料建构初步、外部环境分析、建筑设计入门。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多个课程设计的作业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具体如下:(1)入学教育:引言(2)建筑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建筑,人们是如何认识建筑的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节:建筑师与环境
第四节:建筑学专业所学内容总述
第五节:建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3)建筑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西方建筑基本知识
第二节: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
第三节:大师经典作品解读(4)表现技法初步: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制图工具与使用要领(墨线线条练习)
第三节:表现技巧(徒手线条、钢笔画、水墨、水彩渲染等)第四节:构图基本原理
第五节:建筑空间构成(模型制作等)第六节:建筑识图(建筑抄绘)
第七节:建筑测绘基本知识
第八节:色彩基本知识(钢笔淡彩)(5)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
第二节:任务分析和调查研究
第三节:方案的比较和研究
第四节:设计的深入与推敲 第五节:方案表现图
三、课程作业及教学要求
第一学期
1.认识建筑:
建筑概论,对本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介绍和要求
2.建筑表达与分析系列:
2-1.墨线线条练习:学习建筑制图、掌握制图仪器的使用方法
2-2.建筑抄绘:学习建筑的基本表达语言,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 2-3.轴测图绘制:用墨水绘制建筑的楼层分解轴测图,使用平面斜轴测图(60度-30度)2-4.制作大师作品的模型:学习建筑图中各部件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2-5.大师作品分析:从认识大师作品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 3.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一:
3-1.单一空间的划分与限定:对空间围合、分割、限定等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3-2.多元空间的冲突与组合:选择模型进行多种组合,寻求空间组合的多种可能性 3-2.空间构成的分析与表达:通过分析图等,总结与反思空间模型设计的过程、思路与方法 4.字体练习和钢笔徒手画(平时练习):仿宋字体与徒手画基本功的训练 5.水墨、水彩渲染系列(课堂辅导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5-1.调色色轮:学习裱制水彩纸和色彩基本知识,通过色轮训练水彩的调色 5-2.水墨渲染:初步掌握水墨的特性和平涂、退晕、“湿操作”等渲染技法 5-3.单色练习:通过建筑立面来学习色彩的冷暖、环境光影变化和材质表达
5-4.水彩渲染:训练整幅水彩渲染的技法,表现建筑空间和环境特点,要保证整体效果的协调
第二学期 6.建筑测绘:
学习建筑测绘的方法和实物图纸的对应关系,理解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7.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二:
7-1.空间形态的功能化训练:通过空间的剧情设计,初步确立了人-建筑在空间中的互动关系 7-2.空间形态的具体化训练:确定结构方式和材料选择,把抽象空间以直观的形象展示 8.环境分析与设计:
8-1.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选取实际环境中的特定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改进性设计 8-2.内外之间——小庭院设计:练习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若干基本设计要素及其构成
9.材料建构训练:
初步认识“构造和结构”与材料的关系,学习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的结合方式和设计方法
第三学期
10.小型建筑设计:
通过前期的对大师作品的分析,模仿和体现其设计的精华,学习和体会大师的设计手法。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内,设计出具有特质的活动空间,并组织好不同空间和建筑元素之间的转换与联系,使之形成富于趣味的空间序列。
四、课程的学时分配
每个课程作业平均按2-4周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难度和学习进度做适当调节。
五、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将传统的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建筑空间表现和设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难点:实践性课程需因材施教,对学生专业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解决办法
1、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性和研讨性教学等手段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师生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讨论、作业讲评等开放式的教学,将建筑专业课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我,相互之间尽最大可能的交流。
·现场实地教学,通过参观、调研,加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使学生多动手,通过模型制作和电脑建模来启发创新,培养学生对材料和结构认知,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领域空间去创造。
2、强化通识教育
·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到思维训练,强化认识和分析能力 ·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社会调研能力 ·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为目标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的涵意》 刘育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
6.《建筑语汇》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林明毅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 [美]诺曼·克罗、保罗·拉塞奥著,吴宇江、刘晓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 [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直接发生—空间训练基础》 崔鹏飞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建筑的开始—小型建筑设计课程》 傅祎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2010《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2)
课程代码:41101707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 总学分数:7 总学时数: 112 修订年月:2010年11月 编写年月: 2010年11月 执 笔:林垚广
课程简介(中文):
本课程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主要入门课程之一,在《建筑设计基础(1)》的基础上,以身体感知作为学习的起点,以视觉语言、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作为教学核心,强调对生活-空间-建造之间关系的关注,通过构成语言的训练、建筑体验与(价值/意义)分析、建筑元素与基本空间限定、小建筑设计等系列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和空间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建筑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简介(英文):
As one of the main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first year, this course regards the perception of the bod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rchitecture study, and puts visual language, building cognitive and(space)expression as the core of teaching.Through the series trainings, including visual language, spatial experience and the value analys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the basic method for the space limiting, and a smaller building design, etc, the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pace and build, which will help them cultivate the correct architecture view and find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gradually raise their spatial cogni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for the further learning.一、课程目的
1)了解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发展概况和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和学习方法; 2)掌握建筑体验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建筑设计过程,学习空间限定基本方法; 4)学习建筑图示方法,并进一步规范建筑制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一:视觉语言练习(24学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渐进的系列构成小练习,训练学生掌握视觉形式语言的表达方法和对基本形式的理解能力,作为后续建筑分析表达的基础。
单元二: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40学时)
本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的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能力,重点在于:空间的意义/价值认知,建筑体验与分析的对象/方法,场地特性与空间价值的视觉呈现(图示/1:1现场制作),建筑图示方法等。
主要知识点:空间的意义/价值认知,建筑体验与分析的对象/方法,场地特性与空间价值的视觉呈现(图示/1:1现场制作),人--建筑--自然(地形、阳光、风等),建筑作为生活空间(主体),尺度,建筑图示方法等。
在教学方式上,鼓励以学校及其周边城市环境作为教学训练地点展开渐进式的现场教学与讨论,在城市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感知建筑、思考建筑;可以小组(4人/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利于促进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单元三:建筑设计入门:小建筑方案设计(48学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小建筑方案的设计,在进一步训练建筑认知与(空间)表达能力的同时,初步体会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和设计方法。(1)建筑设计过程(各阶段要求)
(2)场地体验与分析(场地特性及其呈现:图示/模型/1:1现场制作)(3)空间(存在/潜在)价值分析(4)行为与空间限定(5)材料与空间
(6)方案分析、比较与综合(7)设计表达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基础。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现场体验的重要性,采用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从对学校及其周边城市日常生活环境的认知出发,通过渐进式系列课题作业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观、学习方法和空间认知与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一)现场体验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现场体验在建筑学习中的首要地位。通过对学校及其周边城市日常生活环境的体验、讲解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观察和思考建筑的兴趣和能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建筑观,作为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
(二)理论讲授
作为建筑学习的入门课程,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课堂授课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务求清晰明了、形象生动。
(三)系列作业
通过系列作业的完成过程,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并训练学生的体验、分析与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按任务书要求提交作业成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组织作业讲评活动。
(四)课外阅读
在现场体验和课堂授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阅读,以积累专业基础知识。(五)成绩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总评成绩:课堂纪律占10%;系列课程作业占9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美术(1)、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1)后续课程:建筑设计A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田学哲 主编,《建筑初步》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2](美)保罗·拉索 著,《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制图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出版。
(二)教学参考书
[1]程大锦 著,《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2](美)肯特C布鲁姆 查尔斯W摩尔,《身体,记忆与建筑: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出版。
[3](丹麦)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刘亚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4](荷)赫曼·赫茨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5](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6]李允鉌 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7]芦原义信 著,《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8]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
[9]《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德)海诺·恩格尔 著,《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1]金方 编著,《建筑制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注:
1、“课程性质”按培养方案的“课程性质”及“必/选修”两栏填写;
2、“适用专业”按招生简章填写;
第五篇:建筑设计基础实习报告
建筑设计基础实习
姓名:
学号:
班级:
教师:
时间: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就存在着两大体系。其一为正规的官式建筑,主要包括直接为皇帝服务的皇宫殿庭。为封建宗法礼制服务的祭词性坛庙,以及京师及各地的官衙、府邸和防卫性建筑,这些建筑一般均按中央政府工部颁布的法式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是规正,严谨,高大,常采用颜色亮艳的琉璃瓦屋顶。檐屋亦常二重甚至三重,以加强气势。斗拱及彩画装饰华丽庄重,较强地表现出雄伟壮丽的阳刚之美来。与之相对的另一类是分布在大江南北,边远村寨的各式民居,这些古代最大量的建筑,营造自由,不拘一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地溶化为一体,它们的平面布置灵活,结构上也随宜地采用当地的物产,因村致用,从而变幻出极为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各名山胜水的风景建筑,以及再造山水美的小巧园林,亦以清丽,明秀,脱俗而有韵味取胜,是表现阴柔之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赖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过起了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想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他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云南师范大学,。整体规划方案采用台湾大元建筑师联合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呈现背山面水、坐东朝西的景观特点,加上内部的地形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校园景观和生态化的校园环境。突出“社区型”模式、“组团式”布局、“生态化”“信息化”“人文化”校园、“人性化”交通、“开放式”格局等理念。
行政主楼正对校园主入口、背接中央草坪与核心教学区,是展示校园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行政楼双塔北塔为行政办公中心,南塔为学生事务中心和档案馆。通过简洁的体量组合、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塑造了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行政办公楼。左右并置的两栋方型塔楼共同形成“门” 的意向,对景即为中央草坪及图书馆,拾级而上、登高博见的涵义蕴藏其中。
图书馆位于全校区核心位置,处于东西、南北轴线交叉点,也是生活、学习、休闲娱乐几大功能复合区。采用层层退台式的造型设计,与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徽相吻合,顺应地形,很好地体现了“登高博见” 的设计宗旨。处于校园主轴线的交叉点,西立面为主立面面向校园主入口,以广场铺地提供人群集散空间;东面朝向生活区,设置大面积非机动车停车场,为学生主要的进出口; 南北两向朝向景观绿带,以绿化配置为主。除了入口设置广场、绿化景观外,一层的屋顶平台也被利用成户外公共空间。室内平面布置在下部公共层提供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以供展示、交流等必要用途。除了基本的藏阅功能外,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也是校风展示轴与人文礼仪轴的交汇处。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学校“登高博见” 这一理念的具体的升华。
馆舍面积4.3万平方米、高度11层,至少可容纳3.5万余人同时借、阅书刊。图书馆坐落于主大门正前方,建成以后,这座图书馆将是在滇高校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不仅如此,它的设计独具匠心,墙体呈斜弧形,窗户呈不规则状,整个造型就是昆工校徽的翻版。图书馆四面均有出口,周围被鲜花和绿荫所环抱,环境十分幽雅。有机联系的过度空间—檐廊空间,就其空间形态而言,此空间属于民居室空间的外延,直接沟而言直接吸收室外自然景观,的石头。从室外大空间的角度审视,檐廊空间因其内侧的门窗限定,外侧的廊柱及上部的廊顶,廊檐及地面的平台高差限定,形成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形象,由于它的开敞性,又完全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感,呈内外交融的流动状态。图书馆的立柱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体呈现出一种对称的形式,在远处看来犹如火箭的发射台,叠加式的层高,让人感觉到了它的庄严与独特,此馆共七层,周围的台阶甚长,门窗采用不锈钢材料,减轻了承重对馆内的支撑住的压力,同时是很好的避灾选材。
参观完了昆工的图书馆我们来到了风景怡人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东南部雨花片区,该校图文信息中心是新校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地位于学校中轴线北侧位置,正对校区主入口,北临北翠湖,南靠南翠湖,东西两侧为二级学院用地,山水环绕,景色优美。信息中心总建筑面积6.9万㎡,其中图书馆面积5.82万㎡,校区网络中心面积1 878㎡,校史馆面积4 933 ㎡,档案馆面积3 980㎡。建筑总高度64.2m,图书馆藏书量约329万册。
图文信息中心作为园区制高点,将成为新校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布局尊重校区总体规划,与校园的空间连通,并使之得以延续及强化。以校区主入口轴线控制规划设计,图文信息中心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图书馆部分居中设置、左右对称;校史馆与档案馆部分居东北角处,形体突出,与不规则地形相契合。
其建筑特色:1.新古典建筑造型 —体现师大人文历史以反映云南地域特征和建筑文化以及师大人文特征为构思基础,吸取清华、北大古典建筑的精华元素,对古典线脚加以归纳、简化,采用四坡开放式坡屋顶,用现代建筑语言来阐述云南师范大学的人文历史。建筑居中对称,四层高裙房强调横向线条、水平伸展,沿南翠湖立面尺度宜人;64m高主楼强调竖向线条、挺拔向上。墙面材料多采用蓝灰色面砖,辅以白色涂料。首层以毛面花岗岩为基座,既丰富了建筑的肌理表现,又增强了建筑的沉稳性与力度感。立面结合遮阳处理,有韵律地布置木色金属格栅,表现出独特的雅致感,增加了建筑的亲和力。2.庭院式布局 —适应呈贡气候特点建筑型体“两横”“三纵”相交错。高层主楼北侧居中;裙房两个阅览单元东西伸展;档案馆、校史馆在东北角呈“L型”布局,相对独立;形体交错的中心位置为五层高共享大厅。形体之间引入绿化庭 院,南北阅览单元间距25m,西侧绿庭25m×54m,东侧“L型”绿庭54m×76m。深入建筑内部的绿化庭院既形成了室内外空间的穿插、渗透,又解决了自然采光和通风问题,适应当地气候特点。3.人性化图书馆 —强调“人、建筑、环境” 的对话与交流坚持以人为主、以用为主的指导思想,为读者提供方便、高效、舒适的阅览环境;力求使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藏书、借书与阅览的容器,同时也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场所。营造共享大厅、休息厅、空中花园等休闲空间,在读书、研究之余可以怡目养情,体现对人的关怀。4.生态化图书馆 —强调高科技手段与生态设计相结合 四层通高的共享大厅,有利于小气候的环境改善,有效促进节能环保,并为大进深空间提供充足光线;采用可控天窗装置、可控遮阳百叶装置,尽量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提供舒适的室内气候;引入中庭绿化、庭院绿化改善建筑局部小气候。5.网络化图书馆 —强调实体建筑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使整个图书馆形成高度整合的网络,这一网络系统功能的发挥和正常运转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关键。6.开放式图书馆 —强调多种空间穿插组合建筑平面主要采用8.4m×8.4m的柱网,统一层高、荷载,通层为可灵活划分的大空间,各阅览空间内藏、借、阅合一,仅从网络布线及空间使用上进行必要的分区。这种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能在多层次上满足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实体要求。
一座图书馆建筑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设计者对图书馆使用功能、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及读者需求等的理解程度。“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应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模式及内外部环境设计等环节。现代图书馆建筑应是现代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和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精品。是符合现代图书馆功能和业务的智能化建筑。通过内外环境的设计与美化.现代图书馆应尽可能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古典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有条件的还应增设人文景观,如水池喷泉、淙淙流水,以动显静衬托出图书馆周围的幽静气氛。此外。雕塑、盆景、灯饰、花坛、广场等景观,也能起到气氛烘托环境、调节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读者在馆内长时间阅读或研究必然会出现大脑、视觉和身心疲劳.这时到馆外休息和散步。融入园林美景之中。有利于恢复精力.达到心理上的转换。室内应尽力做到采光充足.通风良好.色调淡雅.可通过别具一格的装饰、点化、色彩、家具、灯饰、字画等来丰富空间效果.让读者置身于良好的阅读环境之中。阅览室应有传统的多人阅览桌、单人阅览桌和私密性、半私密性的研究厢,也可设有休闲空间。摆放茶几、沙发或读者自由搬动组合的休闲椅。为读者营造多元、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学习环境。
中国的传统民居中也处处体现着中国的文化内涵。中国崇尚自然。传统民居室内外流动的檐廊空间。自然界的魅力使得古代中国人无处不在选择与它的直接接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自己增加对建筑的认识程度,熟悉房屋构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大学城建筑的参观,增强了对建筑类型风格的理解,通过参观和老师的讲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的优缺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通过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达到学有所用,同时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