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设计论文总结
论文辅导专家-----莫文网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论文辅导专家-----莫文网
建筑设计论文总结
莫文网专业从事建筑设计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擅长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建筑相关理论分析等。
题目: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研究
【论文主要内容】: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人们一直在试图设计能够减轻劳动负担的机械。到19世纪,这些机械只能帮助人们完成体力工作。直到用于计算的第一台机器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们可以告别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利用计算机来代替人们脑力劳动。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替代手工作业、将人们的想象变为现实等的表现都证明了计算机设计技术发展的成功。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建设中。但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一个设计可由许多不同技术组合而成,致使技术人员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不知道如何运用,如果技术运用不当,虽然实现了最终设计,但在这背后可能会隐藏着很多缺陷。因此如何合理的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高性能、高质量的设计方法是本文需要拟解决的问题。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将建筑行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建筑设计思想应运而生,然而建筑行业内部应用建筑数字技术的水平还不够,使工作模式仍然停留在手工作业模式上,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其行业对数字技术的认识,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设计、表现、分析和建造的手段。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运用使得设计不再局限于以纸为载体,而扩展为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磁、光、电载体,这些载体的信息容量有很大提高,用三维彩色虚拟现实空间技术使得设计方案一目了然。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运用是建筑设计的革命性变化。这个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设计方法、思维和模式,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将计算机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如何高效的进行计算 论文辅导专家-----莫文网
机辅助建筑设计,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认真分析和总结前面人们所作的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以解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结合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
1、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与建筑设计两门学科交叉进行全新设计方法的研究。
2、对建筑设计模型的分析,提出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结构模型更优越的特点及其更高的设计效率。
3、对CAD、CAM、3D-MAX等应用软件的单项应用过渡为一体化集成化计算机应用的研究。
4、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设计概念真实模拟,漫游于模拟现实,让设计从表象的研究转为真实的感受,从而提高人机的和谐程度,提高了设计方案的修改方法,是计算机的设计能力的另一种表现。
5、在实际开发方案中,本人从计算机专业角度出发,在设计中将设计人员不曾涉足的相关模型构建方法运用到设计者需要中,从而使得设计工作更加高效、高质的完成了建筑设计阶段的任务。
【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技术背景
1.2.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1.2.2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技术 1.2.3建筑设计技术 1.3研究意义
1.4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基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应用基础 2.1传统建筑设计体系结构
2.2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建筑设计 2.3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建筑数字技术 2.3.1建筑数字技术
2.3.2建筑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论文辅导专家-----莫文网
2.4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研究 3.1建筑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3.1.1建筑设计对计算机软、硬件的需求
3.1.2建筑设计中对计算机应用体现的几个关键方面 3.2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 3.2.1SketchUP 3.2.2AutoCAD 3.2.3ADT 3.2.4ArchiCAD 3.3本章小节
第四章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方法的实现 4.1设计环境 4.2设计过程描述 4.3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 4.3.1生成二维图形 4.3.2三维图形
4.4设计过程中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主要工作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篇: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
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疗养院建筑设计
姓名:代云鹏 专业:建筑学 学号:2012311708 日期:2015年6月20日
摘要:疗养院属于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为有某些慢性病或职业病,需要疗养或复健的病人。疗养院是运用疗养因子为基础的,在规定的生活制度下专门为增强体制、疾病疗养、康复疗养和健康疗养而设立在疗养地(区)的医疗机构。本文通过对疗养院建筑特点和设计要点进行总结,目的在于对疗养院建筑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运用于今后的疗养院建筑设计中,设计出具有专业性和时代性的疗养院建筑。
关键词:疗养院 适用性 空间 设计 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1疗养院介绍
疗养院是医疗机构,大多建在气候宜人的风景区,服务对象为有某些慢性病或职业病,需要疗养或复健的病人。疗养院利用阳光、空气、海滨、森林、矿泉等自然因子配合传统和现代医学,创造良好的疗养环境和治疗目的。
疗养院可分为综合性疗养院和专科疗养院两大类。综合性疗养院主要包括职工疗养院、干部疗养院、特勤疗养院;专科疗养院主要指政府或大型厂矿企业单位办的职业病疗养院、结核病疗养院、肝病疗养院等。
疗养院是运用疗养因子为基础的,在规定的生活制度下专门为增强体制、疾病疗养、康复疗养和健康疗养而设立在疗养地(区)的医疗机构。疗养院与医院是有不同的,疗养院具有的特点是由其疗养因子和主要应用范围所决定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设院地址不同
疗养院一般设在具有某种天然疗养因子的、自然环境比较清静优美的疗养地(区),而医院一般设在城镇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或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比较集中的地区。
(二)收住对象不同
疗养院收治的对象为疗养员,他们大多是患有某些慢性病或职业病的具有疾病疗养、康复疗养适应证者,或为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员。而医院收治的则是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或代偿机能障碍的病人,他们需要通过住院进行药物、手术等各种临床诊治,因此是有明显不同的。
(三)设备条件不同
疗养院一般配备各种生理功能检查设备、物理疗法、体育疗法的设备以及适合使用自然疗养因子(例如矿泉、海水、空气、日光等)的各种设备条件和最基本的诊疗设备,而医院则需要大量的诊疗设备。
(四)主要手段不同
疗养院应用疗养因子(包括自然疗养因子和人工理化因子)作为主要手段,并采用把疗养因子与医疗技术、心理卫生、生活服务融为一体的整体综合性疗养方法,而医院则是以药物、手术、放疗、免疫基因、心理等为治疗手段的。
(五)管理方式不同
疗养院对疗养员除要进行一定诊疗或预防保健性的医疗检查外,主要是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对疗养员的这种组织管理方式明显不同于医院病人,医院 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病人大多数时间是卧休或在室内小空间活动,而且一般不允许病人随便离院外出。
总之,疗养院既不同于以治疗为主的医院,也不同以康复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康复医院,它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自然疗养因子;二是具有优美的景观和安静的环境;三是在上述两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收治疗养员所必需的科学疗养制度,并付诸实施。
在疗养院的设计中,我们应以把握这些特点,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的专业化疗养院。
2疗养院建筑空间分析
疗养院由疗养、理疗、医技用房,以及文体活动场所,行政办公,附属用房等功能空间构成的多功能建筑体,使用功能相当复杂。这些空间按照一定的模式构成一个系统,来满足疗养者的日常生活和医疗需求。
根据疗养院的疗养空间对使用者主体的机体恢复疗养的作用将疗养空间分为:疗养居住空间、公共疗养空间和医疗空间三个层次。
2.1疗养居住空间
疗养院居住空间是围绕疗养者个人起居活动所展开的空间,根据个人的行为习惯而进行其中的功能设置。此类空间首要任务是保障疗养者安静休息的直接场所,其应具有居住空间的性质,同时又能为医疗行为提供便利。疗养院疗养居住空间应该具有方便性、安全性等特征。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2.2公共疗养空间
公共疗养空间对疗养者康复休养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通过疗养,可提高疗养者康复的进程,这是疗养者交往、游乐、休息并进行一系列康复保健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疗养空间包括:运动健身空间、放松旅游空间、散步空间、沉思或小憩空间、户外治疗空间等,这一系列空间是提供给疗养者共同使用,具有开放性、公共性。该空间应该力求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创造一种轻松、自由、舒适的环境。
2.3医疗空间
疗养院不同于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其医疗部分不能分科过细,往往在一科内收治多病种患者。将疗养院的医疗空间分为三部分:门诊和急诊空间、诊疗空间和护理单元内部的医疗服务空间。疗养院中医疗空间的服务内容及其特点分别为:
(1)门诊、急诊功能及其特征 急诊病室可以和门诊功能共同设置,做到小而全,全而精。疗养人群逐渐向综合化发展,健康查体、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及康复疗养的人明显增多,这其中大多是健康或亚健康者,但在疗养过程中,各类急重症和外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但是频率很低。其次,新健康观念下的疗养院的门诊部主要起到顾问和引导的作用,而急诊病室一般设有抢救室、扩创室等,为了应对极少情况下出现的紧急情况。
(2)诊疗服务功能及其特征 疗养院中的诊疗服务主要包括提供物理诊疗服务的部门以及对疗养者身体状况做出检查诊断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调理。诊疗服务部门的布置模式分为三种:集中式、分散式和组团式。诊疗服务功能部门的大小、内部联系要求以及设置位置等取决与其工作量的大小,而工作量的大小决定于开放时间内所进行疗养的人数及进行诊疗的种类。
(3)护理单元内部的医疗服务及其特征 这部分空间需要散点配置,打破医疗配置集中化的趋势。护理单元中的医疗服务主要是提供给疗养者,主要医疗服务功能空间包括护士站、医生值班室、治疗室、处置室等。
3疗养院建筑设计
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健康的评价标准不同,疗养类建筑作为附属于医疗系统下 的建筑类型,无法有一种固定的疗养院模式能够引导其适应不同时期疗养人群的需求,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进而建立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疗养院设计更要注重疗养功能的适应性与可持久发展的特性,一方面强调总体建筑空间结构要具有可适应调节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强调疗养院理念、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使得疗养院的设计不但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近期疗养的需求,又能适应远期发展的需要。
3.1建筑空间布置
3.1.1低层分散式
低层分散式的疗养院能够使疗养者最大限度的与自然环境接触,群体布局分散,各建筑相对独立,管理和护理相对困难,因此此类疗养建筑更加适用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由于服务流线较长,相对来讲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较高。疗养院护理疗养空间理想形态——疗养院护理疗养空间较低决定了护理单元朝平面方向发展,我国医疗设施落后和护理人员短缺决定了同层内设置多个护士站,且共用一套辅助设施和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由于不同的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部分疗养者需要24小时昼夜护理的需求,对于疗养者相互协助和相互补充护理人员减少夜间的矛盾。
3.1.2低层组合式
这种组合方式同样需要有较大的基地面积,结合某自然景区进行布局。较低层分散式布局方式更利于实现,服务效率有所提升;其次,更加方便分期建设以及未来的加建,可以充分的应对疗养院的发展,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新健康观念主导我们回归自然,而疗养者喜欢靠近地面的自然环境,底层组合式的疗养空间组合能够创造适宜尺度,形象亲切的院落空间,同时可以创造一定程度的交往空间。
3.1.3多层或高层集合式
这种方式即把各功能空间与居住部分集合在一幢建筑中,通常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结合,功能上表现复合性。用地紧张时采用这种模式,具有使用效率高、管理方便的优点。这种建筑方式的缺点是不利于疗养者的室外活动,在多层和高层的设计中除了要解决采光、通风、疏散、户型等问题外,还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这种布局方式将各个功能空间集合在一栋建筑中,该模式用于在城市周边建设,用地紧张的疗养院。具有服务流线短、效率高、管理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布局方式较前两种来说,疗养者接触自然的机会降低,无法满足疗养者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人们放弃城市的喧嚣来到疗养地进行疗养,希望通过亲近自然的方式获得康复保健的机会。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这三种布局模式通常并存在疗养院规划设计中,例如:大连付家庄煤矿疗养院规划设计中,以独立式别墅和联排别墅为主,并配合高层疗养楼的设计。通过分区设计,更好的提高建筑用地利用率。
3.2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
建筑作为一种人为的空间环境,提供给使用者客观的物质环境,这些客观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形成了使用者对空间的氛围的体会,使得抽象的物化空间转化为有特色有情感的人化空间,满足使用者精神层面的需求。而针对疗养空间的整合意在创造一个可供人为环境系统所运行的物理空间、意境以及空间氛围,以满足疗养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优质的空间氛围对于疗养者的身心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打破单一呆板的格局,与环境协调,重视个性特征,注重场所精神,满足人们对不同功能空间氛围的需求,创造富有特色且宜人的建筑空间氛围。
3.2.1色彩环境与气氛营造
色彩环境对人的心理效应调整已经为人们广泛认可并接受,其能够有效的调节情绪、情感、身体反应,以及人们对周围空间的全部感受。色彩环境在整体疗养院空间气氛营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节和完善空间环境的有力杠杆。在疗养类建筑设计中,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刺激效果是不同的,可以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色彩联想,对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2.2光环境与气氛营造
在疗养空间中,光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尤其重要。首先,光线本身就可以影响空间氛围带给人们的舒适度;其次,光再烘托气氛、表现主题方面具有创造力的力量,能够表达一种特定的空间环境氛围;最后,对于疗养院康复环境而言,合理的光环境设计能够 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够给疗养者带来积极的康复作用,并建立环境、社会、精神生活的联系,更好的体现新健康观念中疗养者的深层次需求。
3.2.3景观环境与气氛营造
通过景观环境对疗养类建筑进行气氛营造需要从建筑之外的大环境和建筑之内被建筑容纳的小环境入手。这其中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丘壑林海、自然的花草或人造的小品、设施等,都统称为景观环境。人从本性上讲应该是属于自然的,如果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整体的话,自然应该是这个整体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有回归自然的倾向性。高度的工业化使人们厌倦了简单枯燥的城市生活,进而向往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性化的建筑环境。
4疗养空间设计
4.1居住空间的设计方法 疗养者大部分时间都在疗养居住空间中进行休息、治疗和恢复,此类空间是疗养院的重要组成“细胞”。疗养院要从三方面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即:遵循使用者的行为规律设置空间,使得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疗养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充分关注疗养者的私密性;更多的关注与疗养者的心理状态,满足其精神需求,达到最好的疗养效果。给疗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疗养居住空间。
4.2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疗养空间中的公共空间承载着疗养者的日常康复活动,疗养院公共疗养空间的设计应着重强调疗养者心理的舒适度,使其产生心理愉悦感,达到更好的康复疗养的目的。
5医疗空间的设计
5.1门诊空间设计
门诊的功能是供医生诊断处置之用,疗养院的门诊空间则承担了更多的保健功能、咨询功能、健康引导等健康保健功能。如:健康检查、防癌普查、健康引导等空间的设置。疗养院门诊同大多数医疗机构一样,一般多临近门厅入口设置,而对于群体建筑则不至于临近场地主入口。方便疗养者的治疗、检查身体以及入住指导等。
5.2急诊空间设计
疗养主要是防止疾病、促进康复、增强体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在疗养过 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程中,疗养者有可能出现某些危急事件诸如恶性心率失常等所导致的心脏骤停等急症。但是频率很低。因此在针对急诊空间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性。虽然在疗养院中的急诊空间使用频率极低,但是此类空间的设置确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做到小而全,全而精,以便应对突发紧急情况。急诊部的入口应该明显易找,出入口宜设有大厅,大厅和入口都要保证宽敞便于推车、推床,并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路标标识系统和相关的辅助设施。门诊和急诊通常独立且毗邻设置,二者之间一般都会布置化验、药房,并分设窗口以利资源共享。
5.3诊疗空间设计
诊疗空间是对疗养员进行检查诊断和相应治疗的场所,是疗养院现代化医疗器械设备相对集中的地方,一般设置放射、检验、药械、功能检查科室,还可有水疗、体疗、泥疗、蜡疗等特殊科室,其设计原则要根据这些诊疗科室的特点、器械安装操作要求而定。作为医疗空间的主要组成部门,在疗养院中,诊疗空间主要是对疗养者进行日常的身体检查以及日常的理疗服务,因此诊疗部门既要与公共疗养空间联系密切又要与护理部分临近。在一般情况下诊疗空间位于整个园区的中间部位,保证其良好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5.3.1护理单元中医疗空间设计
护理单元中的医疗空间主要包括:护士站、医辅用房等空间。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1)护士站设计
护士站是护士的工作空间,疗养院中的护士站主要包括接待和探视病人,新健康观念下的疗养院中的医疗空间更多的增加了健康咨询、健康引导等作用。护士站同诊疗空间不同,其空间布置需要一定的开敞性,以便医疗者可以更及时、迅速的为疗养者提供需求;同时,为了尽量保护疗养者的自尊,尽量做到“隐形”的服务。需要护士站的通透性比较强,边界要透明甚至消失,类似于服务台的存在;同时要结合休息和绿化空间布置,有利于诊疗地点的选择和疗养者心态的平缓。护士站的布置一般随护理单元的空间形成而变化,布局形式多为开敞式。但是遵循的原则为:尽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缩短巡视距离。
护士站的布置通常分为三种:内廊、侧廊式护士站布置,复数式护士站布置和大厅式护士站布置。
(2)医辅用房设计
医辅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配餐、医生办公室、值班室、污洗室等。对于这些用房采取少而精、集全功能于一身但是分散布置的形式。护士站和医辅用房也可单独设置,用以服务疗养别墅组团的疗养者,同时能够密切关注公共活动场地中疗养者的需求。其规模应根据疗养者人数及需求设置。如在松花江避暑城的疗养院设计中,除在单独疗养别墅内部设置护士站外,在别墅的组团内,同样设置单独的医疗服务用房,能够为组团内部疗养者和周围场地活动的疗养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使医疗空间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的为疗养者提供服务。疗养院建筑设计论文代云鹏
12建筑学
结语
疗养院属于医疗建筑,其本质与重点是为病人提供疗养,以养为主,以疗为辅。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疗养院建筑设计也越发成熟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但其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功能问题。正如美国建筑师斯蒂文斯所说的:“医疗建筑中的平面在设计中是最强有力的因素,他直接决定着设计的优劣。”因此,在设计中,应牢牢把握这一核心问题。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理论的成熟,对疗养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建筑的地域化,空间的人性化,对人口老龄化的考虑以及对自然景观和康复景观的利用等。面对社会提出的问题,我们应接受挑战,并作出积极地应对。在疗养院的设计中,我们应以把握功能这一核心为基础,将社会的发展趋势作为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设计符合时代特征的专业化疗养院。
参考文献:
[1]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0-87 [2] 王庆.老年社区设计探讨.建筑学报,2005.4 [3] 宋翔宇,刘超峰.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探索 [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 8 卷)[C].2007.
第三篇:建筑设计总结
建筑设计总结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建”、“营造”。“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汉语“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既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如隋唐五代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建筑等等。建筑学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人类最早栖身于洞穴,如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洞”。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巢居的记载。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简易房屋。这种建筑活动把自然环境改造成为适于居住的人工环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建筑学。因此,用砖石、木材构成的建筑物本身和用文字记述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都反映、蕴含着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成就。西方建筑学的源流
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拥有大量奴隶劳动力的奴隶社会开始的。奴隶社会时期建筑文化发达的地区是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学的渊源。
埃及产生了历史上第一批各种类型的巨型建筑,有宫殿、府邸、神庙和陵墓。这些建筑物以巨大的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工程宏大,施工精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埃及古代建筑反映了当时的几何、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字串2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埃及人已经会用正投影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和平面图,并能用比例尺绘制建筑总图和剖面图。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建筑图样留传至今,可资证明。埃及的建筑主持人,称“王家工程总管”,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甚至死后封神。这反映了建筑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其建筑设计的艺术原则影响深远。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帕提农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字串5
但是直到这时,建筑类型还是不多,形制和结构也很简单。到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公共建筑的类型增多了。随着结构和施工技术的进步,艺术手法也逐渐丰富。据记载当时已经有专门的建筑学著作,涉及建筑物的营造经验、构图法则、施工机械等等,可惜都已失传。
古罗马国力强盛,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但建筑的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窿结构的技术,求取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往往成为建筑的装饰品。罗马建筑虽不如希腊建筑精美,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字串1
当时出现了罗马这样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格局不像希腊雅典那样以神庙为城市中心,而是以许多世俗性的公共建筑,如集市广场、宫殿、浴场、角斗场、府邸、法院、凯旋门、桥梁等同神庙一起构成城市的壮丽面貌。罗马角斗场、罗马万神庙和古罗马浴场著名于世。三层叠起连续拱券的输水道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古罗马建筑不愧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字串4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建筑十书》是流传下来的最早建筑学著作。《建筑十书》分十卷,系统总结了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实践经验,论述了
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法、各类建筑物的建造原则和建造方法、施工工具和设备、供水技术乃至选址、阳光、风向等与建筑有关的各种问题。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为欧洲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元228年,罗马城出现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东罗马帝国从公元334年起在各地设立建筑工程训练学校。建筑学校的出现反映建筑学知识开始可以采取系统的理性化的方式传授。字串9
欧洲中世纪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和教会的统治。宗教建筑是这一时期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
拜占廷建筑继承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遗产,同时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经验,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拜占廷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在教堂建筑中创造了用四个或更多的柱墩通过拱券支承穹窿顶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中心对称式建筑形制。在拜占廷建筑中,中心对称式构图的纪念性艺术形象同结构技术相协调。它的代表作当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欧,古罗马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失传了。10~12世纪,由于当时建筑上的木构架易受火灾又难以加大木结构跨度,于是开始探索石拱券的技术,形成了罗曼建筑。石拱券技术的不断发展,终于形成了哥特式建筑。字串5
哥特式教堂建筑近似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石结构,与相同空间的古罗马建筑相比,重量大大减轻,材料大大节省。用来抵挡尖拱券水平推力的扶壁和飞扶壁,窗花格和彩色嵌花玻璃窗,以及林立的尖塔是它的外部特征。哥特式建筑的外表和特征给人以向上的感觉,体现了追求天国幸福的宗教意识。哥特式教堂的结构技术和艺术形象达到了高度统一。
12世纪下半叶,建筑工匠分工已经很细,有石匠、木匠、铁匠、焊接匠、抹灰匠、彩画匠、玻璃匠等,技艺日益精湛。当时称为“匠师”的工匠首脑掌握着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在长期实践中对石拱券的力学知识比古罗马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绘制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细部大样,制作模型,还参加施工,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知识,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反对神权,要求人权,追求自由和现实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和重视科学理性的思想,形成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反对教会文化统治的浪潮。15世纪初,这个浪潮涌进建筑学领域,被遗忘的古罗马建筑文化,又成为崇奉的对象。
勃鲁涅列斯基通过对罗马废墟的研究,了解古罗马建筑的做法以后,顺利地解决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大穹顶的建造问题。这座大穹顶于1434年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在此以后,很多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纷纷涉足建筑领域。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集当时艺术和技术之大成,穹窿顶便是米开朗琪罗等人设计的。此时期建造的大量贵族府邸,也反映文艺复兴建筑技艺和艺术的高度水平。
文艺复兴是巨匠辈出的时代,也是建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在这一时期,建筑设计从匠人手中逐渐转到专业建筑师手中。他们以丰富的知识,睿哲的眼光,探索古罗马建筑的法式和规律,总结当时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一代风格。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的建筑制图也逐步完善。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伍才娄创制透视图,扩大了制图领域。后来法国数学家蒙日于1799年出版的《画法几何》一书是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制图方法的总结。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问世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表达手段,有助于建筑学的发展。
随着建筑创作繁荣,学者和艺术家参与建筑活动,各种建筑学著作纷纷问世。其中阿尔伯蒂的《论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学理论著作,书中第一次将建筑的艺术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关的门类加以论述,为建筑学确立了完整的概念,是建筑学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教育以“艺术私塾”为主,1562年意大利艺术家和作家瓦萨利创办设计学院;1563年佛罗伦萨城巨富美第奇创办艺术设计学院以代替“艺术私塾”;1655年创立于巴黎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793年更名为国立
高等艺术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有完善的建筑系科的学院,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有广泛的影响。学院总结并传播了文艺复兴以来建筑艺术的成就,对建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字串1
文艺复兴晚期,由于企图突破已有的建筑程式,追求奇特奔放的效果,崇尚豪华富丽的装饰,而出现了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风格。
十八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开始以后,机器大工业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建筑物日益商品化,城市迅猛发展,建筑类型大量增加,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日趋复杂,形式和内容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十分严重,因而在二百年间,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建筑形式的探求。
一种倾向是将建筑的新内容程度不同地屈从于旧的艺术形式,于是产生了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这些流派;另一种倾向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探求新的建筑形式。后一种倾向顺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成为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19世纪下半叶钢铁和水泥的应用,为建筑革命准备了条件。
1851年为伦敦国际博览会建造的水晶宫,采用铁架构件和玻璃,现场装配,成为近代建筑的开端。至20世纪初终于出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等流派。一批思想敏锐的青年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和美国建筑师赖特是现代建筑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主张和建筑作品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包豪斯校舍和流水别墅等是当时的代表作,它们不论在使用功能、建筑形式、结构造型以及材料运用上都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随着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建筑学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从理论和实践上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致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意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技术和艺术特点;反对不合理的外加的建筑装饰,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突出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统一;将建筑艺术处理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建筑环境的创造;重视建筑的社会性质,强调建筑同公众生活的密切关系,重视建筑的经济性。这些现代建筑基本理论的建立,标志着建筑学完成了又一次重大飞跃。
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建立包豪斯学校。包豪斯的教学活动将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为现代建筑理论的传播作出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现代建筑中出现的某些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特别是某些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公式化的倾向,产生了怀疑,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等问题,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产生了众多的建筑流派,其中以后现代主义较为活跃。
第四篇:教学楼建筑设计论文缩写
锦西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
2011级 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 工程管理专业
学生:谢旖旎 指导教师:尚晓峰 讲师
【摘 要】本建筑为锦西中学教学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建筑外形类似“凹”字形,办学规模为33个班,每个班45人。教学楼为总建筑面积为4892.73平方米,结构设计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3层,主体层高3.6m,总建筑高度为14.05m,室内外高差为0.45m,无地下室,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墙体材料为200mm厚普通混凝土空心砖。其外观独特美观,布局合理,外形新潮,给人一种时尚不落俗套的感受,建筑外形类似“凹”字形,办学规模为33个班,每个班45人。每层设置有老师办公室,2个卫生间,4个楼梯,1部无障碍电梯,并且布置合理便于人员疏散和防火。
【关键词】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前言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二十一世纪,其两大支柱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则是校园,校园的设计与规划将直接影响教育氛围与其底蕴以及人文素养。现代教育原理与城市人文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校园规划设计构思,不仅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更符合当今的社会需求。
当代教育理念面临着变革和重大挑战。例如,现在的校园,不仅是一个能阻隔风雨满足学习生活的建筑,更是一个传道授业、塑造个性、充分满足学生学习、认识和探索欲望的场所,是当代人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现代校园规划和设计要注重整体建筑功能满足使用要求,注重建筑技术尽量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方案,注重建筑形象以优美的艺术形象给人精神上的享受以满足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的特点。教学楼设计总说明
2.1 教学楼的设计要求
1.本教学楼建筑面积控制在5500m2以内,层数不超过4层。2.教学楼内房间以教室为主,每个班容纳学生的数量在40~45人,设置适量的教师办公室,休息室,男女卫生间。
2.2 自然概况 1.拟建物场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晋吉北路,交通较便利。2.拟建物场地主要为旧房拆迁区,场地地形较为平坦。3.气象资料:
年平均温度为16.2℃ 最高气温为38.3℃ 最低气温-5.9℃
年平均降雨量为947.00mm 日最大降雨量为195.2mm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 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4.地貌单元为成都平原岷江水系一级阶地划设计。
2.3 工程设计依据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教学楼平面设计
3.1 平面布置
1.教室
确定教室开间尺寸
(1)中学教室课桌尺寸为:600mm×400mm(2)第一排课桌前沿与最后一排课桌后沿的尺寸为:8500mm-2000mm=6500mm(3)课桌排数:6500mm÷900mm=7.22 由此可知,最多可以布置7排课桌椅
教室最小开间:2000mm+7×900mm+600mm=8900mm 确定进深尺寸
(1)课桌椅列数:
∵教室容纳人数45人,最多布置7排 45÷7=6.4 ∴最少需要布置7排(2)纵向走道的宽度:550mm(3)教室净进深为:
7×600mm+3×550mm=5850mm 教室布置详图参见《图纸09-普通教室布置图》。
活动室和实验室,其开间尺寸为12000mm,进深尺寸为9000mm,由非普通示意图参见《图纸09-非普通教室布置示意图》
2.教师办公室
教师办公室的开间为8000mm,进深为5400mm。3.卫生间
(1)卫生器具设备选择和尺寸的确定。(2)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3)卫生器具的平面布置。
受教室平面布局的影响,其开间为9000mm,进深为6900mm。卫生间采用有前室的卫生间,前室为共用盥洗间布置3个洗手盆和1个污水池,前室进深为1400mm。
男厕所设置小便槽和大便器。教学楼每层人数:11×45=495人 男女比例按照1:1计算,其中男生人数:495÷2=248人 卫生设备个数:248÷40=6.2个
故,每层设置两个卫生间,每个卫生间设置4个男大便器。隔断尺寸:1400mm×900mm 小便槽尺寸:槽宽300mm,踏步宽300mm,长度为4000mm 过道宽度1500mm 男厕所开间:1400mm+1500mm+390mm+600mm=3890mm 男厕所进深:6900mm-1400mm-200mm=5300mm 女厕所设置大便器
教学楼每层人数:11×45=495人 男女比例按照1:1计算
其中女生人数:495÷2=248人 卫生设备个数:248÷25=9.92个
每层两个卫生间,每个卫生间设置8个女大便器,双排布置。净开间尺寸:9000mm-3890mm-200mm-200mm=4710mm 净进深尺寸:6900mm-1400mm-200mm=5300mm 男女厕所均布置1个坐式无障碍大便器,不影响男女厕所的进深,其隔断尺寸为1400mm×1270mm。
4.门厅
门厅开间为10000mm,进深为6900mm。门厅最小宽度:11×45×3÷100×0.6=8.91mm 门厅宽度满足要求。5.走道
本设计中教学楼采用内走道,其宽度为2100mm,满足规范要求。6.楼梯间
已知楼梯开间8000mm,进深5400mm和层高3600mm,楼梯形式为双分式平行楼梯。踏面宽度为300mm,踏步高度150mm,满足150×2+300=600
踏步数量为3600mm÷150mm=24 梯井宽度为100mm 第一跑梯段宽度为(8000mm-200mm-2×100mm)÷2=3800mm 第二跑梯段宽度为3800mm÷2=1900mm 梯段踏步数量24÷2=12 梯段长度(12-1)×300mm=3300mm 梯段高度12×150mm=1800mm,中间平台宽度为2100mm 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参见《图纸08-2#楼梯》。其他楼梯设计思路相同。
3.2 门窗工程
根据相关规范,教室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数量不应少于2个,应分散布置在房间两端。本教学楼的门,开启方式采用内开平开门,材料为塑钢中空玻璃门,具体布置参加图纸。窗的尺寸是根据房间玻地比,房间玻地比要求为:教室和办公室不应小于1/6,门厅和卫生间不应小于1/10,楼梯间和走道不应小于1/14。为了保证教室光线的均匀,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具体布置参参见《图纸01-门窗表》。
3.3 其他工程
1.室外台阶。在本教学楼中,采用三面踏步式台阶(主出入口台阶一侧为坡道),每级踏步高度为150mm,踏面宽度为300mm,平台宽度为1500mm,平台长度为9800mm。
2.坡道。教学楼的无障碍坡道长度为6000mm,坡道高度为450mm,坡道宽度为1500mm,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电梯。电梯设置需满足无障碍规范要求。
4.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缝,防止散水由于气候温度变化,产生裂缝或破坏。
5.勒脚。勒脚所处的位置经常会受到土壤中水和地表水的侵蚀其详细做法见《图纸09-勒脚详图》。
6.雨篷。本设计采用轻钢龙骨夹胶玻璃雨棚。
3.4 屋面工程
本教学楼排水坡度为2%,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使用用挤塑板。
因为本教学拟建场,地处南方,所以采用柔性防水屋面,使用SBS防水卷材。其构造层次和具体做法,参见《图纸09-墙身泛水大样图》。4 教学楼其他设计
4.1 立面设计
本教学楼为了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教学楼为4层,层高定为3.6m,教室采光窗台高度为1000mm,通风高窗窗台高度为2000mm,室内外高差为0.45m。
4.2 剖面设计
本教学楼的剖面主要是楼梯的剖面图,主要表达楼梯的形式,楼梯相关的尺寸,和相应扶手栏杆的高度,以及在平面图中不能表示出来的做法和参数。
4.3 装修设计
做法和构造参见《图纸01-工程做法表》。总结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空间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单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建筑功能要求,抓住建筑平面各组成部分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将其单个空间合理地组织起来。
剖面设计是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物质技术条件及基地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布置,与平面、立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建筑的立面设计不能离开技术发展的水平的特定的功能、环境而任意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制约。
Abstract:The estate named Jin Xi secondary school located in Chengdu, Szechuan province is one teaching building which is concave shaped.This comprehensive building consists of thirty-three classes with forty-five students each.Also, it covers 4892.73 square meters totally.In addition, it is designed to b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nd three stories coming along with 14.05 meters high and main storey is 3.6 meters, with no basement.At the same time, service life is 50 years and made up by 200 units width normal concrete glass bricks.Specifically speaking, the unique beauty, reasonable layout and fashionable appearing provides a new fresh feeling.Each layer has teachers' room, two lavatories, four shafts and a barrier-free lift which all above make it convenient for evacuating when fire alarms.Key words: teaching building;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frame structure
第五篇:建筑设计业务学习总结
建筑专业业务学习2013111
11.项目负责人制:
1)建筑专业是民用建筑设计行业的龙头专业,要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光要熟练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也要对相关专业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建筑人要有专业自信,勇于担当,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自己所负责工程项目的带头人。建筑专业负责人要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负责各专业的统筹协调,设计成品汇总收集、消防审查、人防审查、施工图审查意见答复及工地服务问题答复的汇总收集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各专业的统一意见答复,一定要由建筑专业全部汇总提交给总工。承担项目负责人工作院里会根据工作量给有关人员增加相应的产值,项目负责人工程中遇到问题可直接向总工反映。随着项目日益增多,人员不断扩充及设计院不断的发展壮大,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势在必行。
2)项目负责人本身也是本工程建筑专业负责人,一定要按计划提出各阶段建筑资料,并且要协助总工督促管理其他专业及本工程整体设计进度。
3)项目负责人负责提供给各专业本工程的图框、封皮格式,工程名称、子项名称、工程号及统一的设计日期。
4)项目负责人一般作为工程项目施工图交底、竣工验收工作的牵头人。
2.工程问题答复制度(含方案、初设、施工图、消防、人防审查及工地后期服务):意见回复时间以不影响工地施工进度为准,一般问题不超过三天,复杂问题不超过一周(特殊情况例外)。问题答复统一汇总至项目负责人处。
3.图纸设计格式要求:
1)目录中的图名要和图纸中的图名完全一致,注意文字、尺寸大小格式统一,文字说明左右对齐,序号要连续,不要缺失或重复。
2)同一套图纸中中一般不要出现两种以上的图幅。
3)各图纸取名以后在各工程中要统一,形成本院的固定模式。例如平面图去掉布置字样,立面图去掉轴字。详细要求参见04J801《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4.给我发电子版图纸只要DWG,不要BAK等无用文件。给甲方提天正图纸一般要转化为T3格式,高版本天正甲方打不开到时还要转成低版本。
5.我通过各种媒介发送给各位的信息收到后要及时回复。
6.各工程根据项目所在地尽量使用当地的省级标准图集。
7.因工作需要购买规范、图集、资料可与我商量后指定人员进行购买,完后到财务报销,一般均购买两套,一套放大办公室一套放总工室。
8.建筑面积计算要严格准确,遵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GBT 50353-2005,施工图最终建筑面积和甲方最初的设计任务书相差较大的情况为重大差错。
9.商住楼: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划分到公共建筑。住宅下部带营业网点定性还是居住建筑。要明确区分商业营业厅与营业网点。商业服务网点: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即地上一和二层可以是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但地上二层是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则地上一层必须是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一层、二层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300㎡。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它用房完全分隔,此处的其他用房也可以使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并不得交叉也不能直接连通。
10.建筑高度(高规):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11.建筑分类: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一类: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二类: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12.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13.屋面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I级: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两道防水设防。II级:一般建筑,一道防水设防。现已取消各防水等级的使用年限要求,注意各种防水材料单独使用及复合使用的最小厚度要求。
14.地下室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一级:居住建筑地下用房、办公用房、商场、娱乐场所、档案库、通信工程、计算机房、电站控制室、配电问和发电机房等,人防指挥工程、防水要求较高的人员掩蔽部。二级:地下车库、空调机房、防水要求不高的库房、一般人员掩蔽工程、水泵房等。防水等级一级,防水混凝土必选,再应选一至两种其它防水材料。防水等级二级,防水混凝土必选,再应选一种其它防水材料。主体结构的其他防水措施一般选用原则:①当只选用一种材料时,宜选用柔性防水材料;当选用两种材料时,宜选用一刚一柔或两柔的组合方式。②防水等级要求为一级时,一般应选两种其他防水材料;但在有些情况下(如埋置深度不大或地下水位低时),如自粘性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只作为一种防水材料用。
15.外保温材料要求:还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时规定》(公通[2009]46号文件)。陕西只允许屋面
用挤塑板,外墙不允许,主要是因为市场上再生料太多。
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耐火等级划分比较详细,有B3,B2,B1三个等级(A级就现在的科学技术没办法达到),其中B3级为普通板,即一点就着火,且火势越来越大;B2级为缓慢燃烧级,即点着以后火势不会变大,且滴落物不会引燃滤纸;B1级为离火窒息级,即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或10秒内熄灭。
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覆盖。
公消[2011]6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
公消[2012]350号:《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经研究,《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不再执行。
16.台阶及栏杆设计要求:
1)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3)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4)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5)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6)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7)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8)注意要满足各种类型建筑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要求。
17.地下车库设计要求:
1)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000m2, 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一倍。
2)地下汽车库,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不受此限。
3)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设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内的汽车库,其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部分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
4)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
5)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汽车疏散出口可设一个。
6)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7)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8)停车车位尺寸及坡道通道尺寸要求
平行停车车位尺寸2.4m x 6m,通道最小宽度3.8m。垂直停车车位尺寸2.4m x 5.3m,通道最小宽度5.5m。
坡道最小宽度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9)地下车库出入口数量及宽度要求
停车数<50 辆:可设一条宽度不小于4.0 m的单行坡道出口(技术措施);设计资料集要求25辆以上要两个出入口。停车数< l00辆:可设一条宽度不小于7.0 m的双行坡道出口;
100辆≤停车数≤300辆: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
300辆<停车数≤500辆:两个出入口分开设置,且宽度均不小于7.0 m;
500辆<停车数:应设置不少于3个双车道的出入口。
18.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
1)《建规》:11.4.4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 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按本规范第7.2.5 条的规定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 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4 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2)《高规》:4.1.4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3.1.9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应邻近直接通向(以下简称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可设置在值班室、变配电室等房间内;当地面建筑设置有消防控制室时,可与地面建筑消防控制室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防火分隔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的规定。
19.人防设计要求: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以下分别简称为常5级和常6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
6B级(以下分别简称为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甲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
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一等人员掩蔽所,指战时坚持工作的政府机关、城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门、重要厂矿企业和其它战时有人员进出要求的人员掩蔽工程。二等人员掩蔽所,指战时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所。
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应按下列规定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上部建筑层数为九层或不足九层(包括没有上部
建筑)的防空地下室应按要求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人员掩蔽工程防护单元≤2000m2,抗爆单元≤500m2);上部建筑的层数为十层或多于十层(其中一部分上部建筑可不足十层或没有上部建筑,但其建筑面积不得大于200m2)的防空地下室,可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注:位于多层地下室底层的防空地下室,其上方的地下室层数可计入上部建筑的层数);相邻抗爆单元之间应设置抗爆隔墙。两相邻抗爆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在连通口处抗爆隔墙的一侧应设置抗爆挡墙。不影响平时使用的抗爆隔墙,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2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或厚度不小于250mm的现浇混凝土墙。不利于平时使用的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均可在临战时构筑。临战时构筑的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其墙体的材料和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墙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20mm,并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2 采用砂袋堆垒时,墙体断面宜采用梯形,其高度不宜小于1.80m,最小厚度不宜小于500mm。
上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不得高出室外地平面。
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
室外出入口(竖井式除外)。战时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符合第3.3.2条规定的防空地下室除外)。
当电梯通至地下室时,电梯必须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区以外。
扩散室内应设地漏或集水坑。
防空地下室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以及进风口的竖井或通道内,应设置洗消污水集水坑。
人员掩蔽工程等在进风系统中设有滤毒通风的防空地下室,应在其清洁区内的进风口附近设置防化通信值班室。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中,下列各项应在工程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
——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构件;
——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出入口、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通风口防护设施;
——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地漏。
防空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不应低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规定的防水等级的二级标准。
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平时设置吊顶时,应采用轻质、坚固的龙骨,吊顶饰面材料应方便拆卸。
人防工程内应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防火分
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火分区应在各安全出口处的防火门范围内划分;2水泵房、污水泵房、水池、厕所、盥洗间等无可燃物的房间,其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内;3与柴油发电机房或锅炉房配套的水泵间、风机房、储油间等,应与柴油发电机房或锅炉房一起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4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相结合。 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应符合(丁500 m2、戊1000 m2)规定。当设置有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的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人防工程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出入口地面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位于防火分区分隔处安全出口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当使用功能上确实需要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在其旁设置与
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走道相通的甲级防火门。
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代替甲级防火门时,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甲级防火门的要求且不得用于平战结合公共
场所的安全出口处。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且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
有仅用于采光或进风用的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通地面、防火分区通向竖井处设置有不低于乙级的常闭防火门时,可只设置一个通向室外、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间或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也可设置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1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2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
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他工程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净宽≥1.10 m,单面布置房间疏散走道净宽≥1.20 m。
20.商店建筑设计
营业部分设置的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自动扶梯倾斜部分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
二、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
三、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设置相配伍的楼梯。
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非燃烧体楼板与其它建筑部分隔
开;商店部分的安全出口必须与其它建筑部分隔开。
商店营业厅的每一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m。
(建规、高规不宜超过30米,按30米执行)。
商业作为高层建筑的裙房一般为封闭楼梯间,近期审图有提高为防烟楼梯间的现象。高层正投影下部布置的商业疏
散楼梯一定要为防烟楼梯间。
21.消防电梯: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
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机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