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老子文化体会
学习老子文化体会
《老子》是解决人生、社会、宇宙一切问题的宝典!
06年3月份,我有缘学习老子文化,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新的转变。从小就喜欢武术、气功的我,一直迷恋其中,不能自拔。通过学习,使我终于明白,法越大越假,理不圆通,莫论修真,万法一德,一切法的目的原来都不外是找到和确认德这个根本的大法。德就是利益、服务一切生、一切灵,是一切生命之福的创生沃土。从而使我跳出气功,“舍我、奉献、付出”,投入“复兴中华文明,弘扬道德文化”的洪流之中。并且在今年的四月份成立了“老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便更好的“弘扬老子文化,复兴中华文明,造福人类社会”。
古云:“信乃万事之本”。人无正信,就必定会信邪,所以老子的道德文化是导人向善、优化社会、抵制邪教的最好方法。人心只能靠教育、靠因势利导、靠以理服人,靠真诚的爱戴,强制的行为永远得不到心,只能恶性循环,只能储恶唆凶,只能激化更乱。道德是所有文化的根,是团结、和谐多元文化的法宝。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道德的思想,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道德的经济,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道德的法律,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道德的社会。“复兴中华文明,弘扬道德文化”。弘扬是因,复兴是果,只有全社会都来共同信仰道德、传承道德、学习道德、弘扬道德、实行道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美丽中国”才能早日实现!
现在的人类正面临一场深重的灾难,地球村正经历一场空前的浩劫。一系列严重危机已经显示:地球告急!人类告急!《老子》向我们发出了人类自救自度的强烈信号,开出了救世良方。在诸多危机中,最大的危机来自于人类自己,这就是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心灵危机。人类要自救必须从道德这个直指灵魂的核心理念入手。复兴中华文明的根本就是复兴道德,只有道德才是万物之根,才是人类所有文化的共生、共存之根。道德教育是治国安邦的大法,救世度人要从心施教,从根扶正。
乱极必返,故当教和,和而止獗,和而化裂,和乃安之径、归之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乱世大治的唯一出路。和谐乃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高维生灵的和谐。要实现真正的大和谐,必须使阴阳达到平衡。正如孙式立教授所讲:“人类认识上的阴阳失衡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最大败笔。我们的宇宙是由两个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实的与虚的,正物质的与反物质的,阳性的与阴性的,正质量的与负质量的,显态的与隐态的,物质的与意识的(精神的),低维的与高维的等等组成的。现代人类充其量只认识世界的一半,对另一半还很无知。我们重有形轻无形,重实轻虚,重阳轻阴,重物质轻精神。当前我们人类正处在认识上冲击世界的另一半的伟大转折期。现代的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于,对于无形的、虚无的、阴性的、隐形的、精神的、反物质的、多维的世界的认识上的深化。本书作者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向更大、更广阔的高维空间解读。他并指出,只有极大的觉悟到新维时空才是人类解放的新世界”。
一本圣贤书,和谐天地人!
一路难舍难离、难分难别的所有父老兄弟姐妹,天地不会忘却,星辰不会忘却,踏过的山山水水不会忘却,失落的所有朋友亦不可忘却。珍藏吧,这是正义不朽的永恒;解读吧,守信重义的忠贞与友谊;挥洒吧,普施的爱在大宇中回荡出智的灵光。让我们更加理智、更加坚定的播洒科学发展观的至光,以尽民之职,以孝命之责,以愿伟大祖国的崛起,以期多元百川同归的宏欢!(完)论企业文化
摘要: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企业文化。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不能没有文化,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必然呈现着一种文化行为的现象,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命运。特别处在现实人类面临重重危急、竞争淘汰激...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企业文化。
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不能没有文化,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必然呈现着一种文化行为的现象,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与命运。特别处在现实人类面临重重危急、竞争淘汰激烈之中,企业文化必然更是社会之需、企业之需、人生共存之需。使企业深刻认识到企业的价值决不就是生产、就是创造剩余价值,企业的文化也决不是一般浅薄的概念和管理的研究。而是必须具有更深刻、更根本的决定性内涵,而是必须解决为什么生产、为什么创造剩余价值,这个直关决定企业生命活力的根和本,这个直关决定企业主身心祸福的根和本。文化是宇宙本有的。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文化的精髓是哲学。首先咱们说文化的核心是道德。道,为体为律为则,无始无终自然永恒,具有普适价值给所有生命带来利益没有伤害,其小无内没有说不清的,其大无外没有不包括的,依着七律。德,为用为行为境,普泽万物化育苍生。然后就是文化的精髓是哲学。哲学占中道,不偏不倚是国魂、人魂、企业的命脉之魂,现在人类研究的一切文化最终都要上升到哲学问题。那么,老子文化是人类最高的哲学思想,哲学是建立在境界之上的产物,是为了解决一切生命运动终极目标和方法的究竟学、规律学、实用智慧学。一个企业失去文化之魂就会行尸走肉无骨自瘫不能生存。
所谓企业:
企者,人止非(不合道的思想)为,取某正道才能终成企愿。
业者,基于地德载物,双树道与德齐头并进,合天意,吸收处理社会的精神与物质,创造利益社会人生的产品。接下来咱们讨论企业文化生命的三要素。
第一个是企业主,业主诚朴风气沿承特性对于长寿企业实在是很重要,业主本身依师有德,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企业,才能形成可靠而隐逸自豪地凝聚力和创造活力。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企业不重视创造长远可靠稳定不变的文化凝聚导向,就恰如毛泽东所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军队”。于是一个愚蠢的企业又何谈能在社会的规律中,进行有效理智、长久进步和发展。
第二个是企业的宗旨取向,包括文化取向和行为取向。通常习惯企业只限于浅层的顾计生存发展,而忽视了企业生存发展争钱却有着其不可改变的内在规律,都有着其内在规律无形的制约和制化,并且这一潜在的规律,无论从理论和事实上都能凿证它的本在。所以,企业文化就应深寻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依律引导企业纵深步入全新理念的生存发展争钱之中,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寿命价值和地位,使企业在利人之中而真自利,在造福社会之中而自然完善造福着自己的当下和长远。
第三个是实施了宗旨取向的承接和教育。人的智和痴,并不在于东方和西方,而在企业用心文化的智与迷、明与暗,资本世界环境中的福特能视财产属于社会,韩国业主能集体倡议不给子女留遗产,中国海尔不但公宣财产属于社会,而且连年无偿巨资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这其中重要的界线和决窍就在企业生产和剩余为什么的规律之中。为人则得人,为社会则得社会市场之生而自兴旺、自发达。这不是想象,而是万物生存本体不变规律的存在。从对应依生原理定位,企业的生命生、业主的福报都必须真诚以园工为本、以消费者为本、以社会为本,不善施以为,何处谋以生。所以凡自私自利古往今来都做不了大事,也成不了大事,更不可能善终其事。老子曰“后其身(不争不欲取)而身先,外其身(不居不欲取,)而身存”,这是真正善始善终的生益经。其实一个人能吃多少,一家人能用多少。只要以德为先、人对路对、以本创业、以本经业、得人心应人意,则天地同助,得气得势。
企业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生命,车间、科室等就好像是人的五脏六腑,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我们都要用我们的心、身经历去验证。把一切看成一个生命。企业不仅就是生产、就是谋取剩余价值,这么简单、这么人人皆循的行为。所以人生经营企业,关键是深知钱道法,会成不想自然来之的企业成道局。只有来钱有则、花钱有则、享用有度、生钱有法,才能来钱源远、享用绵绵。人生之智万不可认为钱到名下就属我,不进手中既非有的小见底。要善能学会“有不为我有”,将钱施于生地的处虚自在法。只有处自流之中,就会用则有、积则施生,何苦被钱所缠、被钱所惑,劳心危命生不宁。这话不一定要信,但从中多品品、多量量也许确有益而无害。其实企业行为之大,是一个集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哲学、伦理、人生、科技全方位应用的综合实地,有着十分深远广泛的施展空间,应当引起有素之士高度的重视和深度的开发利用,使企业进入更高理性、更高层面、更长远更可靠,更有利于创造社会效益和企业利益的营运状态。企业的真正能动创造力和生命力,全源于人气状态,只要企业人气稳定凝聚、生发祥和,其管理方式、运营状态就自然能如意通畅。为造就这一如意的企业生存状态,首先就是企业领导主体必须先行学习、先行受教育,以成有文化化人之德、造贤之德。是在这个前提下才讲集学识技能,使企业领导主体首先成为表现企业文化性的形象者。以此将企业办成为一所人心的大学校大用场,使企业具有统一不变的长久信念,凝聚补育着多元化的全体园工,实成有信有义敬业爱业团结一体的家。这是一个极其可行可靠的企业长远之道,其绝妙就在走正道化人心聚人气。得气则生,失气则亡,气数气数全在人心人意之和中。领导主体,不但必须是这所学校的优秀学习者,更应是其中的职教范行之师。这一理性高远学习型的人文企业属性建设,这一理性高远学习型的人心价值效应,必定会给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创造通常行为不可比量的人才、市场、科技、开发等全面综合影响活力。
谈到企业文化必然要说的就是管理。管理本质就是以心化心的统一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理念心司体制的机制调节行为。此中的理法应当深叩深究《黄帝内经》而至明百病由心生之宗真确诊理。并深效“治未病”之能生根处,“不治已病”之由心因缘自了命成地的统归于心司真一问解法。从尔万象统化于心司因,然达于具细皆能动自律配合实。此七字法,盖为万策的无尚原则,只有法法不失为无尚法的主导,法法无不趋近无尚法的目标,则管理就会自然由无为主导的有为而步入无不治的大和走势之象。
管理的积极正确价值,完全在于管理的道德属性行为,这并不是把道德强加于管理之中,而是宇宙一体规律决定的管理必定是道德规律中的行为。因此,管理中也正是老子七律的演证事实,也无不直关为道德的凝聚与耗散,也无一不是凝聚则成、耗散则败的见证结果。所以,将道德规律准则直接纳入管理体制建设、管理理念行为,这无疑是正确而又理智的选择。
管理是一种创造优美弦律的艺术,尽力做到给人给己都是一种享受和愉悦、得心和从容。智慧全在解决问题和困难中激发造就和展现,智慧不到结果是不应可见可知的内在,否则就不是智慧而是痴的作为。凡事都有正确的解决办法和出路途径,而决不可遇事无策、不分析、不找突破,不制定方法步骤。有备就是条件准备、充分分析、选择突破、制定步骤、有序进行、应对意外。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具体从胜利走向胜利具体实践、具体作为。
结合现实,深刻学习务实以人之法(以人为本,以人是除我以外,为本是生死祸福。以人是因,为本是果。主体是“我”,与他与社会与自然(天道自动调谐)和谐。)、为本之理,使学习与现实行为、与古代文明、与企业方向道路产生共振与交融,势必产生企业进步的强劲源动力、持久力。创建立论高远的企业文化,无论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应用环境时机已经成熟。所以,这一综合实体应用的社会效益型文化,应当引起广泛重视,提以有力支持,使之成为创生社会活力、创生社会进步人文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基础实践。
使企业的觉悟者具有第一性的企业生机、企业活力;使企业不但自身兴旺、内部园工祥和,而且又能成为社会人文中的明珠和影响社会氛围进步的动力因素。所以无论从社会稳定、自然保护、人生教养、文化传承、理论应用、科技实施、人文构建,都将具有广泛殊胜的进步价值。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学习老子哲学的一点体会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独树一帜。老子哲学的核心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是总括了世事万物的变化规律。他认为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有了矛的同时,必然产生盾,不断从一方转化成另一方,在统一了以后,又孕育着一对新的矛盾,这样不断的推动着整个历史的进程。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将欲夺之,必姑与之。”意思是要想削弱它,必须故意加强它。想要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想要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一主张,充分体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从直观上看是说不通的,也违反人们的正常思维。为什么要夺取的先要给予呢?老子的思维与常人不同,他的奥妙之处就是促使事物向极端的方向推进,最后,导致事物向对立面转换,达到我们的目的。下面举一个实例来印证这个道理。
春秋战国时,齐国打败了魏国,覆军杀将,尸横千里,齐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魏国国王羞辱万分,决定倾全国人力拼死一搏。有一谋臣说:“万万不可,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们要除掉齐国,就得先卑躬屈漆,割地称臣,这样齐国必然欢喜万分,傲视群雄,这样必然引起列国的不满,这就会招来诸侯联军讨伐,齐国必然倾覆”。果然不久,秦、楚、韩联军把齐国打得一败涂地。这一例证更证实了老子一句名言“以其强而强之也”。我们仔细研究孙子兵法几乎整篇都有老子的哲学思想。例如孙子兵法所云:“富,未为安也。贫,未为危也。寡,未为败也。众,未为胜也。决定安危胜负者,道也。”这里的“道”,就是事物转换的内在规律,孙子把它看得高于一切,只有掌握“道”,一切胜败安危都在掌握之中。“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然而确实存在。要掌握“道”不容易,需要千思万虑仔细观察,知彼知己,冷静分析。譬如三国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东晋淝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至弱胜至强的最好例证,也正是掌握了“道”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清心寡欲,清静无为”。做人要如流水,永远向下,低下低调。他认为水至弱也至强,水性柔弱,并不威武刚烈,譬如盆中杯中的水,然而海啸来袭,水的威力却凶猛无比。一个人的行为“无为”指的是什么?无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干,无为是指不要人为地做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只要顺从自然发展,一定会事业兴旺蓬勃,所以无为实际的结果是“无不为”。
最能代表老子哲学中辩证法的是下面一段话,“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圆满的好似残缺,它的作用就永远不会衰败。最充实的却好似空虚,它的作用就永远不会枯竭。最平直的东西却好似弯曲,极其灵巧的却好像笨拙,极其有余的却像不足,极其善辩的其言语却好像迟钝。疾走可以战胜寒冷,安静可以战胜暑热,清凉无为可以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怎样看待其中的辩证关系呢?我们前面说过老子哲学的基本点是对立的统一,他认为当事物发展到最后顶端时,就转化成对立面。所以,当我们事物发展到圆满时,即功成名就时,应该警惕看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缺点和差距,还远远够不着标准,这样就能永久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要保持以后荣誉和记录,他就要从零做起,找出动作中存在的各种弊病。
老子特别指出观察事物,常常被一些表象所蒙蔽,表象常常与实质不同甚至恰恰相反,我们要通过表象看实质,不要轻易按观察下出结论。他提出的“大巧”、“大直”,而不仅仅是“巧”与“直”,“大巧”、“大直”是事物发展到最高阶段的表现,有向对立面变幻的趋势,所以,就出现“如拙”和“如诎”。但并不是真正的“拙”与“诎”。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处处事事都有辩证的关系存在,学习老子哲学收获最大的是应用辩证法,用辩证关系处理矛盾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变困难为顺利,变窘迫为通畅,让我们每天每时,都徜徉在欢乐和谐的乐园里。
第三篇: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
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
PB10001104
孙嘉蔚
老子文化这种课程,其学习是自始至终的,并不像数学分析或是量子力学,学习时间全部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人文学科是活的,一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其中才会有很大的收获。至于论文的题目,我也很欣赏秦老师的方式,并不刻意是一片正规的学术性的论文,那样对学生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毕竟都是学习理工科的。而把自己的最真实的感想很随意,很自然地发挥出来,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而作为文章的一个题目,我想了想,还是用“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来讲述自己对道德经,对老子文化中的“道”的一些个人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文章的开始,我还是要引用《道德经》的第一章,因为我觉得这一章不仅仅是一个开篇,而是整个老子哲学,文化思想的核心所在:凡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反过来,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说不出来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妙之处,这些,是西方哲学里完全没有的东西。不能说出,却并不代表着随便,任意,甚至放纵,相反,老子文化这种模式恰恰代表着最自然地东西。所以,虽然说“道可道,非常道”,倒是真正的道却依然是有章可循的。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柔弱胜刚强。
学了老子文化的课程, 我被老子的智慧深深感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妨运用老子的智慧和文化,这样我们就能生活的更加美好。
第四篇:学习汽车文化的体会
学习汽车文化的体会和收获
在不经意间,我们进入了大学二年级。学校通知开始可以选选修课了,怀着想多学些知识的心情,慢慢地、仔细地思考着每门课对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有多大的联系。在众多的选修课中,最后我把机会留给了一门课:汽车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首先,在当今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之下,汽车逐渐成为我们工作和学习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通过学习这门课,让我更深一步的体会到,我们在想拥有一辆车的同时,首先应该先去认识它、了解。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每个国家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汽车也是一样,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从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因该去了解它的同时,去创新、去发展。但是,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走,从基础做起。“万丈高楼平地起”
其次,我通过对这一门课的学习与了解之后,平时走路眼睛也不听使唤了很多。因为总是会不自觉的去观察每一辆经过自己身边的汽车。首先是看它们的品牌,接着是看它们的外观,从每一种外观中,想想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类型。有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时,心里会一下子澎湃起来,因为想以后也是拥有它。同时全身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动力——迫使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拥有它。通过上网查些有关自己喜欢的车型的价位,自己就在心里盘算着毕业后多少年才能拥有它,然后规划着自己每年应该达到的目标。我认为只有有了目标,才能走向成功,目标是走向成功的指示灯!所以学了这门课,让我在学习上更进了一层、更刻苦了一层!要了解汽车的发展史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汽车?说起来,如果要对汽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不是那么容易,事实上各国对汽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汽车是指不用轨道、不用架线、自带动力的机动车。汽车作为现代高速行走的机械,其发明、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汽车由于其定义的不尽相同,所以其发展史也难以详细的说清楚,但我们可以对汽车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年代加以说明作为对汽车发展史的概括。我们知道在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了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于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汽车的始祖之一。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美国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1863-1947),在1896年造出第一辆福特车。1908年,福特公司开始生产一种“T”型汽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
那么现代汽车呢?一谈到现代汽车我们不仅想到它们的尊贵豪华的气派还有它们那美观大方的幽雅造型。可以这么说它是现代科技的舞台,代表着人类现代文明的辉煌。我们可以想象驾驶着一辆汽车驰骋于空旷的原野之上。那是一种何等美妙的心旷神怡的感觉。由此我们可想而知是什么让我们展开如此美好的想象。汽车发展到现在也确实不得不叫人认为其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地。但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在汽车发展的早期,对汽车的发明与改造的理念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交通或者运输工具,达到人们出行方便的目的。但时代在改变,人类在进步,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其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然汽车是人类发明与创造的产物,那它就会随着人们思想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很多的东西也就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汽车更是如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汽车跑得快,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二是减小空气阻力。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这就使得汽车的车身要有所改造,一开始人们以降低车顶高度来减少在行进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但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窗不断变窄,影响了前方的视野,使乘员感到十分憋闷。后来放弃了降低高度提高速度的方法,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来克服空气阻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而且汽缸是一列排开的,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形。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后来汽车进一步发展到鱼型,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就已经基本解决了,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楔型成为目前较为理想的车身造型。未来小客车的造型必然是在楔型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例如,把前窗玻璃和发动机罩进一步前倾,尾部去掉阶梯状,成为真正的楔。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汽车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整体,我们在对它进行设计与改造的时候不得不要考虑它的整体性能,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需求。
其实,汽车发展到今天远不只这些。我们知道汽车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种,各种不同用途的汽车,在其内部构造和车身外形设计的时候其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作为旅行车,我们就要考虑它有足够大的空间,还有它的温馨与舒适也是要考虑的重点,使其达到让人出门在外也能在车厢内有一种家的感觉。而作为越野车就要重点提高它的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还要有比较强劲的动力。
汽车及汽车业发展到今天,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汽车是波及范围广、效果大的产业,是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产业,是技术密集行产业,同时也是创造巨大价值的产业。这一系列的社会价值使得汽车成为了世界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很多国家已经将汽车作为自己的核心产业,并有着做大做强的劲头。那到底汽车发展到今天有哪些还将有着哪些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呢?
我们知道汽车在现代面临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问题,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可以说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汽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说现在汽车面对的这三大问题也是我们汽车向前发展的一道槛,只要我们能够很好的迈过去,我相信汽车又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这几个棘手的问题呢?而现在世界汽车业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安全问题。我们知道电脑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在汽车上,事实上,很多著名汽车生产厂商已经生产出将电脑运用于汽车指挥系统,以此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我们可以这么说汽车装上电脑指挥系统将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它的工作原理是可以把驾驶员的意志和外界行驶条件结合起来转化成电信号,然后集中输送到微处理器,经过分析计算后,向车辆的各个部分发出指令。使汽车更为安全可靠。甚至可以出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但这还只是在实验的过程中真正的要使它投入市场,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真正“物优价廉”的产品,还得加以时日,但我相信这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节约能源。随着能源危机的产生,作为能源的消耗品,汽车的改进也提上了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汽车将要以什么样的能源消耗作为动力。我们有很多的设想,也正在为这些设想而努力使其能够变为现实。各大汽车生产厂家都纷纷说出了自己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方向。我们也知道了现在对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天然气汽车,它是离我们最近的新型车。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与使用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并无差异,但其燃料费用低,排放的有害物质要少。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已将天然气汽车投放市场。开发电动汽车的技术也已经成熟,美国通用、德国宝马以及日本、法国等国的汽车公司也研制了电动汽车。并估计到21世纪将是电动汽车兴旺的时代。还有酒精汽车、风能汽车、太阳能汽车、氢能汽车等等一系列为解决能源问题而设计的新车也正在努力研制之中。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能源问题也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谈最后一个问题——环境问题。汽车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尾气却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因此汽车尾气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那究竟我们将如何处理呢?从有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只要严格控制排入标准,提高汽车性能;提高油品质量,使用清洁燃油;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改进交通状况;完善环保管理体制;增强公民环境意识,就完全有可能改变现在汽车与环境间存在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绿色能源的开发,新型能源汽车的应用。汽车污染增势将会趋缓,甚至下降,汽车污染不会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
谈了这么多,我觉得汽车现在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它还将会有更加出色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汽车也将随着不断向前得到发展和完善。现在看来我们还很难预测它即将有着什么样的变革,但是可以肯定的说这一变革不会太远。
如何适应这一变革,迎接这一变革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和讨论的话题。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并对汽车文化作必要的研究,以此作为自己预测汽车发展的依据——特别是作为一名汽车专业的学生。这将显得不无重要。
第五篇:学习行力文化体会
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财务管理执行力
我部根据《关于学习****执行力文化的通知》*的要求,召开全部大会,组织全部员工学习了《培育执行力文化保障企业执行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全部从本部实际工作出发,紧密结合学习文件的精神,认真学习****执行力文化,对照****执行力文化和执行力的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公司经营管理上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一、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对照查找问题。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执行力。而我们做为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部门,在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如文件上明白规定不允许报销超标费用,但在很多时候经领导签字同意后就给予报销等现象,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改进。
2.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还需要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
3.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还需要更深入调查和听取基层意见,随时为公司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还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1.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个员工增强创新意识、求真务实、努力成为业务骨干。
2.目前**公司面临市场形势不好和生产经营亏损的双重压力,需要我们管理干部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在具体工作中改变过时的思维模式,破除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努力工作,促进发展,为公
1司发展当好参谋、把好关,为公司尽快步入快速发展通道贡献力量。
(二)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认真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管理能力。
1.加强员工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利用工作空闲时间组织安排学习财务专业知识,特别是财务制度的学习,使员工充分认识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分析制度建设现状,研究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搞好制度建设。
2.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载体,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安排部内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等,充实员工的综合管理知识,丰富其工作才干,使其了解其他部门管理工作流程,更好地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顺利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三)加强财务管理执行力,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着力解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做为机关管理部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基层排忧解难。对基层提出的问题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及时地给予符合制度的答复和解释。组织管理干部党员对群众关心的政策、制度进行宣传、讲解,做到“家喻户晓”,把财务制度、规定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2.加强对下级单位财务制度执行的监督工作,对新成立的单位等各二级单位开展关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调研,进一步贯彻从严管理的思想,为建立健全公司财务方面内控制度提供基础依据。
3.改进部门服务方式,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经常深入基层,充分调查和听取基层意见,为企业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4.在工作中克服怨天尤人、惰气、暮气、浮躁之气和浮华之风,对于公司制定的决策、提出的任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执行公司的决策过程中,首先要站在公司战略的高度,其次是熟悉了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加强上下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再不折不扣地执行,并在执行中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为公司算大帐、算全局帐、算长远帐。
部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