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5:5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

第一篇: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

美育与艺术教育

本次培训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沈致隆教授的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功能》《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还有周又红老师的《学校科技活动设计实施》以及孙金英老师的《潜心育人,真诚奉献—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体会》,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沈教授讲解的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从中我了解到不仅仅是绘画、雕塑、小说可以表现出形象性,音乐也可以运用自身的要素像节奏、速度、曲式等能够表现出艺术的形象性,像我们聆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歌的行版”都能够通过想象和联想赋予出形象;通过艺术作品强烈的主观性还能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同时艺术还能带给人精神以愉悦和审美的快感。正是因为艺术本身的这些特征体现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仅仅是中小学生对3—6岁的儿童同样非常重要,通过艺术教育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美育和艺术教育还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提高智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这同时也是我们数学学科所注重培养的。但是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传授课本知识,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过多的求学习成绩。忽视了艺术能够带给孩子的也正是我们数学学科所追求的。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深深的引起我的反思。作为当代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整天埋头苦干想方设法的只顾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味地灌输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一味地要求孩子只顾读书、做题。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这样只会读书,学习成绩第一的人吗?很显然,不是。我们要从小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应该肩负着从小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也不能仅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应该从以前关注的“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真正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数学之美。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由于面对的是天真活泼、想象力、塑造力强的小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难免有一些偏差和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以一颗慈母的心,以关爱的态度来对待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不足和缺点,不回避,不庇护,要教育学生敢于正视,只有敢于面对缺点,才能正确认识,设法克服缺点和失误,才能不断进步。孩子就像小树苗,不仅需要阳光的温暖、雨水的浇灌还需要细心的修剪让其长成参天大树。对于现在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不仅仅是班主任要成为孩子们心灵的安放点,每个位教师都应该这样,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起正确的师生观和人生观,用心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热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篇:艺术鉴赏与美育

艺术鉴赏与美育

---上海市七宝中学 李新华

释读:艺术是真善美的可视化;

鉴赏的层次:浏览、欣(愉悦)赏(观赏)、鉴(鉴别、使用)赏

美育:把获得的积极地过程传递出来 《蒙娜丽莎》审美愉悦 心理学、社会学

一、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美?

“欣赏”的生成条件(艺术学、社会学角度)

1、社会化的审美感官

2、必备的审美修养(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

3、相应的审美心境

4、与时俱进的审美观

一、注重使用的原始艺术观(生存)

现存的原始部落---劳动创造艺术 彩陶壶的制作时不单单是图案----是标志

二、模仿自然的传统艺术观

1、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自然,模仿字孩提时代起即为人之天性,再者,自模仿中获得快感也属人之天性。模仿的越好越好

古希腊的雕刻是人类第一个巅峰时期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 米隆、大理石;公园一世纪古罗马的复制品---有韵律的美感 断臂的维纳斯---黄金分割5:8 达芬奇:蒙娜丽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 关键是表情(隐隐约约在笑)

历史意义:把人作为表现的主题,标志物 米开朗基罗在21岁创造的圣母玛利亚 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书籍 有故事性、2、印象派:艺术不应该承担太重的东西;画自己的印象《日出印象》

梵高---主观的颜色,内心的色彩 美的东西放大来看,不虚幻、真实

3、表现事物的本质:

4、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梵高、塞尚、高更 理想的美,艺术要表现的自然就是

三、表达主观世界的现代主义艺术观

现代主义绘画,简称“现代派”,是许多现代绘画流派的一个泛称,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者的内心、主观的东西,反对一切艺术传统,提倡绝对自由为旗帜的各绘画流派。第一,价值观的变化

第二,思想的变化:哲学

尼采、弗洛伊德(潜意识)、帕格森、叔本华----超现实主义

第三,科学技术发展---照相、摄影术

极端反传统-----寻求原始纯真------梦境与潜意识-----儿童的天真可爱

现代艺术家的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不是对现有的美的东西的模仿,主观世界 行为画派:绝对的反传统、用行为表达思想和观念 装置艺术

超现实主义:既不是现实主义又不是生活中有的 立体主义:还原出形状和颜色----长宽高、时间

解析立体主义;用形状、符号表示,成为反对战争的标志西班牙的国宝:

壁画在体育馆的墙壁做体育的动作---借鉴一下华师大体育场的墙画、迎园中学图书馆的壁画

第三篇: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与艺术课程建设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与艺术课程建设

【摘 要】新时代高校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文化创新与繁荣至关重要。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转变思路、培训师资、丰富内容以及完善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美育;艺术课程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尤其在新时代的今天更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解决这个矛盾的落脚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因为“物质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2],“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3]。而能否真正汲取精神食粮中的养分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人们自身的美学修养息息相关,所以,新时代的美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美育教育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对美育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M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表明了对学校美育这一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的高度重视。

高校美育是学校美育的最后一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会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人生,甚至会成为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创新的资源动力。因此,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三个方面中的重要一环,其实施的具体载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建设非常重要,进入新时代的高校在社会需求、竞争和资源等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应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以推进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时代与学生需求的当代美育之路。

二、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美育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文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阶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同时,美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补齐的短板。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艺术专业课程美育改革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但是,与新时代美育承担的功能相比,与广大学生对于美育的要求相比,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艺术专业课程的美育功能认识不到位

在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还简单的把艺术专业课程当成单纯的知识性的课程,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其美育功能。殊不知,艺术专业课程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能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艺术的美育功能,即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在物质日益充足,精神问题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艺术专业课程的训练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的审美能力可以让人更深入的感受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逐步培育起民众的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审美能力的欠缺会使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建立文化自信,也很难深入的继承文化传统,并开拓未来,而“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普通的个人,他们还将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品,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去影响更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专业课程开展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艺术专业课程中审美体验不足

美育是要通过让人们认识、体验、感受和欣赏美,进而获得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很多艺术专业课程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不注重审美的体验,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相分离,审美实践和创造思维的引导不足,美育课程的综合性和趣味性不强。美育课程本身不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也就不能够获得充足的审美体验,对美的感受获得不足,自然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馈和美感的传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艺术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效果。

(三)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存在狭隘倾向

学校美育是学生接触优秀高雅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美育绝不等同于艺术教育,而是包括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科学美育等四个方面的综合美感教育。学生既要能够感受音乐、舞蹈、绘画、影剧欣赏和文学中所蕴含的深沉的艺术美,也要能够体验自然万物呈现的天然美,发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中美好的人和事所展现出来的和谐美,欣赏一切科学现象中所隐藏的神秘和严谨的美。而当前的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由于过于强调专业性,会无意中偏废与本专业关联性不强的其他方面的美育,造成学生美感的偏颇与单一,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引导学生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都是非常不利的。

(四)艺术专业办学同质化降低审美体验

艺术最根本的特征是独创性,同理,艺术院校与专业也应该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但目前来看,艺术专业办学同质化现象很普遍。艺术院校与专业正在逐渐失去自身个性,脸谱化现象严重。无论学校地处何处,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师资状况怎样,艺术专业所开课程、所讲内容渐渐趋同。在艺术院校和专业的课程里,看不到本地特色艺术形式的展现与传承,艺术院校和专业正在慢慢变得没有性格,美学风格模糊,审美体验大大降低,这对艺术专业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来说是致命的。

三、新时代高校艺术专业课程美育改进策略

面对新的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必须尽快补足美育教育的短板,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鉴于上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转变艺术专业课程美育思路

应及时将国家政策和相关文件传达给每位教师,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使教师尽快认识到美育对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以及国家复兴的重要意义,明确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肩负的美育职责与重要使命。让教师有意?R的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美育的角度切入,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让未来更多的中国公民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

(二)培训艺术专业课程美育师资

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审美水平和美育能力,以保证课堂美育的效果。教师是课堂氛围的创造者,是课堂走向的引导者,是课堂内容的输入者,只有教师专业素养扎实,知识储备丰厚,审美感受强烈,引导能力足够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水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活动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趣味性。所以,要引导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丰富艺术专业美育课程内容

1.有意识的在艺术专业课程中适当增加自然、社会和科学美育的内容,注重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构建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淡化专业的界限,以克服艺术专业课程美育中的狭隘倾向,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增加学生的知识和美感储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体味天文、物理、生物、创客等科学之美,为学生进行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奠定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2.将艺术专业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深入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发挥艺术院校和专业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浸淫其中,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灵魂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打上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同时,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具有较强审美专业素养的各个层次的艺术专业人才,将审美理念注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体系,鼓励各个艺术院校和专业应形成自身鲜明的美学特点。

3.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美育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强化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美育功能,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技术的训练,把课堂教学实践化,实践活动课程化。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内涵丰富、品味高雅、形式时尚的美育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彰显学生的青春个性,并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获得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四)改进和完善艺术专业美育课程形式

1.积极开展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课程形式。首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艺术专业课程美育目标,在适合的课程中采用适宜的课程形式完成目标。其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规划,制作相关“慕课”、“微课”等,丰富课程资源。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和优化整合校内外、线上线下多种其他资源,完善全方位美育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

2.大力改进课程技术手段,鼓励使用新媒体,进行相关平台,以及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建设。使得艺术专业美育课程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更强的冲击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境界、审美能力以及参与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的自觉性,提高艺术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8-05-18]http://.

第四篇:艺术美育工作总结

艺术美育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我们麻涌镇中心小学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学校的艺教工作在镇宣教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参与下,本着“办古梅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教师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学校艺教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下面对我校一年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健全队伍

1、开展好艺术教育,领导是关键。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搞好艺术教育,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抓好艺术教育。在思想上,学校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形成对艺术教育的共识。大家都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学校办学品位的一种标志,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象征。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作用。学校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和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各项要求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了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确保艺教质量,学校配备了精干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些艺术教师有较好的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学校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学校有专兼职艺术教师2人,全部具有合格学历,学校多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素质大赛及艺术活动,均取得良好成绩。学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声誉!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确保落实

没有相当的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就不可能培养出艺术素质较高的学生。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艺教投入,改善艺术教育环境,装备了音乐教室、书法室、美术室、舞蹈室等,并按要求添置了进行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设备、教学用具等。学校的艺教设施不断完善,确保了艺教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注重管理,严格规范,潜心教研

1、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制度》,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计划管理,目标明确

学校在学期工作计划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制订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后再付诸实施。期末,对艺术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学校在学期工作中进行总结。

3、常规管理,严格规范

我校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开设中国舞舞蹈队、套笛队、合唱队、拉丁舞蹈队、书法班(软笔、硬笔)、粤剧班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做到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长。

4、教学管理,规范有效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导向,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理论水平,把艺术教育教学实践落到实处。

四、丰富活动,硕果累累

艺术教育融于学校各项工作是我校切实落实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每年的“三八”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艺术节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我校的各类重大活动中还常结合有专题的文艺汇报演出各学生书画展。如六一文艺演出、元旦文艺演出„„活动提供师生展示艺术成果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位有艺术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的场所。在学校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尽展才华、尽情发挥,放飞自己的梦想。

五、美化环境,创设氛围,潜移默化

近年来,为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及科研的需要,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创造良好艺术氛围。在校园建设上,我们从自然、文化两方面突出艺术教育的作用。

学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的主渠道,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如何进行艺术教育的评价,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艺术教育模式;我们努力要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用自己的想象“打造”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丽的世界。我们将在今后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努力完善,不断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我们将反思昨天、把握和奋斗今天,思考明天,与时俱进,把艺术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让艺术之花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盛开,让艺术之花永远绽放在校园里,永远香满校园。

第五篇: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

十一 艺术哲学与基础学校美育

三、当前中国基础学校美育的误区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美育没有地位, 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 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造成缺乏基本的审美素养是现在许多学生的通病。有的学生热爱艺术, 但对艺术大师的精湛作品不欣赏,有的学生只从电视上学会模仿“蜡笔小新”,“憨豆先生”此类人物,有的学生天天生活在自然美景中,然而却成天无所事是,麻木不仁,怨这怨那。这些都是由于不懂得欣赏美缺乏审美感受的缘故。如果学校认识不到美育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等素质的重大影响,美育对智能发展的促进,以美健身的效应,忘记了美育的宗旨, 就达不到美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

美育提倡以自由之精神统整学生,以培养其健全人格,提高审美境界为目的。而当前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中,尽管美育的热潮一浪赛过一浪,但在功利化倾向引领下的现实的美育偏离了其本原,使得美育理论与实践工作陷入了误区。在总结当前我国基础学校美育工作现状的同时,要特别找出美育的误区,端正美育观念,把美育引入正确的轨道,由此出发,才能扎扎实实地把美育工作全面、持久地开展起来,推动美育工作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基础学校美育工作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育中的功利主义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出现了“美育热”。许多学校(包括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都把不少精力用于筹划、组织美育活动上,如举办艺术节、组织文艺会演、开办各种艺术辅导班等。许多学生家长也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和鼓励孩子上艺术辅导班(如舞蹈班、绘画班、声乐班、电子琴班等),有的孩子在一周内要上三、四个班,几乎占满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大人孩子疲如奔命,劳民伤财。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首先应当看到他们的积极方面,即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做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他们这样做是由于或多或少受到功利主义的驱使:: 有些学校是为了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和评估,取得好成绩,即可获得荣誉、表彰和奖励,或者有利于评级和升级;

有些学校办艺术辅导班,对办班质量和实效(含社会效益)重视不够,而把眼 光主要放在“创收”上,以便增加学校的收人,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

有些学校热心于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上一些企业的庆典活动,并进行文艺表演,主要是为了获取企业的“赞助”,同时对提高学校的声誉也有某种好处;

有些学校和学生家长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学习与演出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特长生”,争取升学考试加分,这样,学校能提高升学率,学生可以升人好的学校,家长也可以省心省钱。

上述种种带有功利主义性质的动机,与审美教育的性质和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知道,审美活动的根本性质和显著特点是非功利性,它不计利害,不计得失,排除一切功利的欲求,摆脱生理和物质利益束缚,从而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解放的状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时的人是自由的人,幸福的人。正如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所说的:“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审美教育的宗旨和任务正是要培养人的超越精神,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利害计较,寻求一块精神的绿洲,享受心灵的自由,得到精神的慰籍。如果人的审美活动受物质利益所驱动,以追逐名利为目的,就必然陷入功利主义的误区,这就与美育的性质和宗旨大相径庭,不但不能发挥美育的应有功能和作用,而且还会将美育沾上了铜臭气,使它变质变味,既腐蚀了人们的灵魂,也损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对此,我们必须加以批判和克服,以防美育中的功利主义继续曼延。

(二)美育中的技能主义

多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美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即偏重于艺术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对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在中小学的音乐、绘画的技能技巧,对审美情感的陶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健全人格的造就,一般都比较薄弱。至于社会上各种艺术门类的考级辅导,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更加严重了。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艺术技巧方面也许是比较高超的,有的人甚至是很拔尖的,但是,他们在审美素质和人格涵养方面却表现得很差。这样的人才难以领会艺术的真谛,更难以攀登艺术的高峰,甚至相反,会走进艺术的象牙塔,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成为性格乖决、感情冷漠、狭隘自私的“怪才”,这不能不说是美育的悲剧。

(三)美育中的形式主义

美育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进行,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问题在于:近些年来,在一些美育活动中,不重视实际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美育中的形式主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在美育活动中一味追求规模的宏大,场面的壮观,气氛的热烈,热衰于搞艺术节、影视周、美育月,以便造成“轰动效应”,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一些文艺演出中只注重服饰的华贵,化妆的靓丽,道具的考究,舞台的辉煌,场面的热闹,让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至于节目的内容,却是空洞贫乏,索然无味,既不能给人以审美的感受,也不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在热闹之后,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有的甚至相反,给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将美育从属于德育和智育

美育的从属地位在中国传统中由来已久。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美育以“诗教”和“乐教”为中心的美育理论的基础,美育成为了为德育服务的手段。在20世纪初,美育理论发展之初,对于美育的价值,学者认为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王国维更为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美育的作用:“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美之域,一面为德育、智育之手段”。美育服务于德育、智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并且深刻的影响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践。当前学校美育中,相当多的学校领导者仍然认为美育是辅助学生德育、智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一些学校的美育工作报告中,将学生的道德发展直接等同于美育,甚至将学生助人为乐、遵守纪律、集体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等等都看作是美育成效。尽管美育与德育存在着相通之处,但美育毕竟不等同于德育和智育。美育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品行的塑造和道德的培养,包括了学生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格调的培养。将学校美育理解成为了促进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失去了它的独立地位。学校美育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功利化倾向,消解了美育之本然目的,手段化的美育也只能成为德育与智育的辅助,而不能促进美育学科的发展。美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倡导,但功利化的倾向也消解了美育之本然。

(五)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在我国,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美就是艺术教育。正是由于 3 这种认识,所以,在学校里常常是以艺术教育来代替美育,而实施艺术教育又仅限于音乐、美术教育。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美育=艺术教育=音乐、美术=唱歌、绘画。显然,这个公式是不科学、不恰当的。因为美育和艺术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既不能把它们割裂、对立起来,也不应把它们加以混淆。

美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即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运用美的事物对人进行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在美的世界中,美的事物多种多样,美的形态多姿多彩,审美领域无限广阔,因此,审美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既包括艺术美的教育,也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教育,还包括科技美和形式美的教育等等。虽然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是审美之精华,因而它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但是,它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内容,它不能代替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形式美的教育。不同形态的美,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教育效果,因此,它们不能相互代替。即使在艺术领域中,艺术门类也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除了音乐、美术之外,还有建筑、舞蹈、戏剧、书法、摄影、文学、影视艺术等等,它们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如要把美育仅仅看成是艺术教育,又把艺术教育局限于唱歌、绘画,就必然会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减少了美育内容,削弱了美育的功能,限制了美育的发展,也会使青少年所受的审美教育单

一、贫乏,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电影、电视和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影视美和科技美的教育,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在学校中增设影视美、科技美的课程或在美育原理课中增加和突出影视美和科技美教育的内容,看来十分必要。

总之,应打破过去的传统观念,把美育从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以发挥美育的更大作用。

(六)美育是美育教师和负责团队工作教师的事

长期以来,有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美育是不重视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一是认为美育课就是指音乐、美术课,这些都是辅科,是“饭后甜点”、不能当“正餐”;二是认为美育就是要搞好课余文艺宣传活动,活跃学校的空气。因此,在一些学校里,常常把美育只当成是音乐、美术课教师和负责团队工作教 4 师的事,一提到开展美育活动,就认为只要把音乐、美术课上好,把课外文艺宣传活动组织好,就算完成任务了,美育似乎与其他课的教师无关。有的学校不重视配备美育教师,经过专业训练的美育师资缺乏,美育课可上可下,可有可无,常常要给主科让路。

教育部曾多次下达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美育课程,保证美育课时,配备专职美育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文件指出:“将美育融人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这就是说,美育应当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美育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七)只重视对少数文艺骨干的培养,不面向全体学生

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组织美育活动时,为了获奖、上名次,为了给学校争荣誉,为了培养特长生、提高升学率,只重视对少数文艺活动骨干和积极分子的培养,给他们提供各种条件,创造各种学习、训练和表演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出成绩,争高分,而对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求和积极性则缺乏关心和调动,对他们的艺术潜能更缺少发现和发挥,认为他们只能当美育活动的旁观者,做奉场的观众。这样以来,美育活动似乎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多数学生受到冷落,甚至成为被遗忘的人群,这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极其有害的。美育既然是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美育更应当面向每一个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如何,也不论其是否有残疾,都有享受审美教育的权利。学校必须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条件,教师要关心和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审美需求,善于发现和发挥每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应当看到,尽管学生在艺术天份和才能上是会有差异的,但是差异并不等于没有资格。如果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因为一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偏低,就被排除在美育活动之外,这无疑是剥夺了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权利,不仅压制和扼杀了他们的艺术才能,而且也剥夺了他们在审美活动中的受益,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黄济.教育哲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3]龙海霞.应然与实然:当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4):39-42.

[4]白军胜.美育的误区与对策[J].宁夏教育,2002(1):31-32. [5]李范.走出美育的误区[J].福州师专学报,1999(5):62-65.

下载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育与艺术教育培训反思[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美育。孔子提倡诗教、乐教,诗教、乐教就是美育。他提出一个人的人格塑造的步骤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美育在整个人格的塑造中......

    教育反思-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教育反思-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表扬与批语是好比一对孪生姐妹,表扬使人振奋,批评使顿悟,没有批评就没有是非,没有表扬就失去榜样,二者合理配合,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使学生思想不断进入更......

    高校美育教育

    高校美育教育 程啟鹏 101103204 2012.3.28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

    美育教育论文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

    幼儿园美育教育

    幼儿园美育教育 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

    法律与美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法律与美育培训心得体会 实验小学 傅志红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刻认识到了......

    与润物细无声处,浸润美育教育

    于润物细无声处,浸润美育教育 --关于榆中九中改进美育教育的实施报告 榆中九中 魏志梅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

    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