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

时间:2019-05-12 15:2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

第一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txt

-你脚踏俩只船,你划得真漂亮。-每个说不想恋爱的人 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我心疼每一个不快乐却依然在笑的孩子。(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看透我在隐身,知道我在等人。南京,一座繁华的六朝古都,曾经是古代君王都向往的城市。可是,谁又想得到,在这座繁华的古都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抹不去的历史,那一页页沧桑的过去仿佛在呻吟着、痛苦着„„

这次学校的夏令营是去南京旅游,在每个景点中,我最期待的就是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一看。在我倚着车窗看风景时,眼里映入了几座雕塑——母亲抱着死去的婴儿痛哭着;老人为炸死的男孩闭上他的双眼;少女紧抓住零碎的衣裳,哭着、喊着„„一幕幕,为我展现了1937年时“南京大屠杀”的残忍场景,看得我不禁湿了眼眶,那是一幕幕多么震撼人心的画面呀!

之后,我们进入了馆内,之前在路上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已经不复存在,随之取代的,是一种紧张、恐惧的氛围。我踏着一级级阴暗的阶梯,周围伴随的不是明亮的灯光,而是几盏微弱的烛光,还有一阵阵低沉的音乐随之传来„„走完了阶梯,映入眼帘的是大屏幕上映出的一张张笑脸和名字,那就是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无辜的中国人民啊!那一张张贴在墙上的新闻,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大屠杀的惨烈场景——“日本人把杀中国人当成一种乐趣”、“日本人活体解剖中国人”、“日本人进行杀中国人比赛”„„这一系列的话语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刺入我的心里,这些屈辱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是无法忍受的„„

墙上还有一幅壁画,栩栩如生地刻画着当时的惨景:几个日本军官手持留着鲜血的长刀,嘴露奸笑地觊觎那些等待死亡的中国人;一些中国人丝毫没想抵抗,只是咬着下唇,眼中饱含着泪水,低着头看着这片泛着鲜血的土地;一些已经被屠杀的中国人民,再也没有能力支撑住躯体了,倒在这片土地上含恨长眠„„在这幅画下还有一个展区,展区中躺着一大片的尸骨,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示在我的面前,经历了将近75年,他们已经失去了血肉,只留下这些骸骨„„但这些不仅仅只是骸骨,我觉得它还代表着灵魂,中国人的灵魂!周围走过的人,有的害怕地闭上了眼,不敢看就悄悄走开;有的人轻轻叹了口气,就默默离开了;有的带着愤怒并窃窃私语地走开了„„

到了纪念馆的“解放展区”,只见几只和平鸽飞在蓝天之上,上面写着: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一年一年,中国正在进步,甩掉“东亚病夫”的称号,中国正在强大着!在走出纪念馆之前,我在捐款箱投了一些钱,仅仅是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我对这些亡者的慰籍和尊敬,更代表着我对中国历史的痛惜和对那些侵华者的憎恨!

走出了纪念馆,阳光一下就照在我身上。但这暖意来得多不容易呀!因为这是300000中国人民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第二篇: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市的小记者游世博夏令营,游览了南京、上海、杭州,第一站到达南京,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刚入馆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座石雕,每座雕像仿佛都在描述着那个悲惨的年代、叙述着那些悲惨的故事……一位母亲抱着两个孩子,一个儿子背着老母亲,正焦急地跑着,想要躲避纷飞的炮火,可到处都被日本侵略军炸得惨不忍睹、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死难者的尸体,他们又能往哪跑呢?看到这里,我不禁怒火中烧,真想大声质问那些侵略者:你们还有没有人性?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国家?杀害我们的人民?难道你们就没有父母、亲人?

往里走,我们又看到了一座被破坏掉的楼房,房里有一对蜡像,样子是妈妈抱着女儿。导游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南京被轰炸后,眼前这座楼就是李昌鼎的家,当时他一岁半的女儿幸存着,她坐在地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哇哇地大哭着,茫然无助地守候在自己母亲的身边,过了许久,昏过去的母亲苏醒过来,可是母亲身受重伤,动弹不得,只能将女儿抱在怀里,母女俩就这样拥抱着,慢慢的,妈妈的血流光了,闭上了眼睛,可怜的孩子也因饥饿和妈妈一起走了……这座雕像就是当时的真实情景,听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模糊了,苦

难深重的旧中国啊,你的儿女们是多么凄凉啊……

再往里走,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画作,名为“恶、生、佛”,它是由三幅分画组成的,右边画着两个鬼子正在进行“三光”(抢光、杀光、烧光)政策,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和惨无人道,这一部分的画称为“恶”;中间部分画着一个男孩从死人堆钻出,那代表着新的希望,称为 “生”;右边部分画着一个人不断地掀开死难者的尸体,想找出存活下来的生命,这部分称为“佛”,三幅画完整地勾勒出了南京大屠杀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了1937年底的南京有如人间地狱般地惨状。透过窗户,我看到了一片荒地和一片长满绿草的土地,如同生命与死亡在对抗。

走出纪念馆,同学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南京大屠杀,是旧中国的屈辱,更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不可饶恕的历史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想不被别人欺负,就要牢记历史,只有强大才能不被欺负,才能保卫国家、保护人民。我们有幸成为新中国的接班人,就应该努力学习、发愤图强,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不再受到别国侵略;我们更应该号召全世界人民热爱和平,让21世纪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

学生姓名:段博文

指导老师:彭丽

第三篇: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游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那天,南京上空弥漫着树木散发出的繁盛到及至的味道,老天爷像在发泄积攒多年的心头冤屈,造就了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可是这也难能阻挡游客的脚步,我随团队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雕像:一位被日军强暴过的中**亲怀里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她的目光中含有绝望悲伤还有仇恨,我久久的矗立在那儿,我想呐喊,也想呼救,但我努力挣扎着用缄默传达自己的感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中国南京江东门街418号。该馆的所在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为悼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遗骨陈列有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这里陈列着该馆1985年建馆时,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1998年4月以后,又从该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进到馆内,我被一幅幅真实的画面感动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摆在了我的面前,通过导游的口述以及资料的详细报道,我才知道日军进入南京后发生2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少妇或者老人,都无法逃脱。好多妇女被强奸后又遭到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同时,日军还把房屋焚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而且持续几天几夜,最终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房屋、机关、学校、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正如《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日军到处游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于是,被害者的尸体随处可见。“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繁华的六朝古都,转眼变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可见,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疯狂的日本人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我们无数充满苦难的同胞面前,没有怜悯,没有恻隐,疯狂的展露着他们泯灭的人性。强奸妇女,虐杀儿童,那么多无法反抗的人们站在他们面前就这样被杀害。试想若是我们侵略日本,试想是我们残忍的杀害他们国家的妇孺,他们又做何感想?还会否认这段伤害千千万万人心的历史吗?我们要的不是打回去,我们不要做跟他们一样丧失人性的人,只是承认这段历史承认他们犯下的错误为什么都不能呢? 我的眼泪停不下来,我的手停不下来,我的心疼也停不下来。那么多妻离子散的家庭,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里,看不到明天的出路,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是否还活在这世上。我的愤怒,我的心疼,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只是觉得心上给人狠狠的砸了一锤子,沉重的什么都说不出来。那么多悲惨的案例就这样在我眼前挥之不去的晃悠着。参观完纪念馆后我的心情十分的复杂,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无辜百姓惨遭杀害的悲痛。但更多的是对当时我国政府和将领的无能痛心。从资料上看到从正面进攻南京的日军约有5万人,从南京外围迁回的约有两万多人,共约七万多人。而在南京城被日军屠杀的30万人中,10万是投降的国军军人,当时向南京城进攻的全部日军才5万多人。南京之战,中国军队以15万之众抗击日本不足五万的疲惫之军。竟然会有如此的惨败。可耻呀,可耻。

我想的更多的是,日本兵轻而易举地杀害我国那么多人,在我国行恶那么多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高科技尖端武器水平的低下,如果当时中国人民有武器的话也一定会向日本兵举起反抗地武器的!在心里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为我国开发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让中国立于世界强国,不要再受任何国家的侵犯!在这里我也号召全国的人民都行动起来,增强每一个国民的水平,发展每一个科技领域,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全面发展做出每个人最大的贡献!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叮嘱。既体现了受害者的善良,也让人们感悟到一个普通中国人理性而又高尚的历史态度——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机电1324——徐舟 2013年12月5日

第四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临床医学二系

2008年级

班驭涛

10月18日,我们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午的天气有些阴沉,大自然仿佛是有灵性的,它和我们一样悲痛。有一句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也烙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中――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使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处,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囚有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射毙,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城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施虐后又被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见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夫子庙一带繁华地带,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分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

日军的暴行,让全世界的人民都为之愤怒,面对同胞的灾难我已不仅是悲痛,还有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憎恨及深深的思索。

在历史的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英勇的反抗和斗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爱可敬的敃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民产生了震惊和民族的危机感。爱国主义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7问题无不与之相关。无论是卷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提倡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中是近代史昭示我们,要以身试法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 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继、历尽艰辛”。

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不同的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从古代,我们的先辈生于斯、长于斯利用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祖国地理,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的文化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热爱,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抵抗住帝国主义的野心,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了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着,30年的风雨征程、3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才能取得的成就。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奥运会时全国人民激动不已的场面,这种情不自禁是爱国主义的流露。为有一个强大祖国而自豪。

然而,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忘却南京30多万被杀同胞。在21世纪,我们要为建设一个科学、民主、进步、繁荣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想

011040214

刘捷

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300000。

大一期间,由班委组织参观了位于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300000的死难同胞。该馆是我近年来见过的最好的建筑设计作品,不知出于哪个优秀的设计师之手。展品陈列也很好,声光效果运用得恰到好处,总之硬件超出我的期望值。下了车,我们能看见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朝那方向走去,路旁有着一些铜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意境深远。

看见第一座雕塑时,我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我没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突然感觉到我所学了一切所谓华丽的辞藻在此刻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第一座铜像雕刻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她双手抱着一个恐怕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无力地躺在母亲的手中,大概已经遭难,妇女抬头望天,大概是在向苍天申诉命运的不公。铜像下刻着几行字:“杀害了我的孩子永不再生,杀害了我的丈夫永不再生,却留下了受强暴的妻子独自承受所有的痛苦。”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使多少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使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此丧生。过去的十几年,从书上,从荧屏上,我知道了无数日军的暴行,心中

虽然愤恨,可是觉得那一切毕竟离我太过遥远,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只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兴奋。然此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心情无比复杂。我们更多的是对7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借鉴。此刻的心情究竟如何,我无法言喻……

进入展厅,我们看到了一些保留下来的东西,有70多年前被杀害的中国人民的骸骨,有一些已经锈迹斑斑的凶器,有短刀,刺刀,和铁钉,更有令人害怕的“万人坑”,那儿活埋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罪过的铁一般的证据。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少年背着年迈的奶奶,脑海中只有“逃”,他尽力地奔跑,然而始终逃脱不了恶魔的刺刀,只是一瞬,刺刀便贯穿了两人的胸膛……一位伟大的母亲将自己年幼的孩子压在身体下面,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恶魔的屠刀,希望能保住孩子一条命,可是在母亲死后,恶魔仍然用刺刀将孩子刺死,将尸体挑起,借此炫耀自己的“战绩”……一位到了绝境的知识分子,他手中握着刀,无奈却又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说“我宁愿你死在我的手里,也不愿让你受到恶魔的凌辱”,而妻子也微笑地看着丈夫,静静地等待丈夫将刀插进自己的胸膛,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吧……我不忍再想……后又来到了书画展厅,一些现代的文人墨客在这留下了许多墨宝,能想象他们写这些字画的时候,心中也是在滴血吧!“感时溅泪,恨别惊心”,这八个大字刊在墙上,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来,若杜工部泉下有知,他要是看见了70多年前金陵城中的一幕幕惨剧,会是怎样的反应?伤心,痛苦,悲怆?恐怕这些

都无法表达他心中的感情吧,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写出一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内心……展厅内还有一些主张和平,希望中日友好的画,上面有许多中日人民的签名,看了这些,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有许多日本人他们愿意承认当初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愿意对此道歉,希望中日友好,希望能消弭这一段仇恨,对于这些,我大概该高兴吧;然而,他们的道歉却无法挽回任何东西,事实终究是事实,这是中国永远的伤痕,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痕,若这一切是为了警示后人,让后人发奋,那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参观完展厅后我翻了一下参观者留言簿,90%以上都是“勿忘国耻”、“血债血偿”之类的,如果时光倒流几年,我也会写上同样的话。但是好在,我开始学习思考。毫无疑问,那些血腥的照片,尤其是孩子们的小小尸体,令人不由自主握紧拳头一股悲愤上心头,恨不得下一秒就踏平东京血洗小日本!但是且慢,如果我这样去想了,我不就跟那些刽子手的做法一样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正是认可并肯定了他们的暴行吗。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强烈谴责这种野蛮的反人类的暴行!不仅仅是他们杀了我们的人(而且是虐杀),就是他们杀他们自己的人,我也强烈谴责!还有纳粹杀犹太人,广岛长崎被投掷原子弹。

有一幅字让我印象很深,写的是“不要让硝烟追逐孩子的眼泪”。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能代表许多人心中的想法!他们不想再有战争,不想再有硝烟,每一次的战争受害最多的都是无辜的人民,和平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够了解中国曾有这段令人不

堪回首的历史,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不是增添他们的仇恨,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段历史,毕竟中国的未来是要靠他们的。

今天的日本人之所以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是因为我们还不强大,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一忍再忍,不能再忍下去了。就以纪念馆的一句话做结束吧:悲剧绝不能再重演!!!

参观回来后,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我自从纪念馆出来就一直在想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要遭受这样的苦难?为什么我们的同胞被肆意屠杀而竟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这是谁的责任?想起一衣带水的那个国家至今仍然对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屑一顾,心里疼痛难忍。我们民族的尊严何在?同胞门,我们该做些什么?难道仅仅是记住历史吗? 我明白,我们要做的不是学会仇视日本,不是毫无理由地抵制日货,这样我们则忽视了我们去凭吊的真正目的,我们所领会到的应该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记忆越深厚,文化就越深厚。轻视历史,忘记历史,只会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越来越浅,没有了根,在发展中就会迷失方向。因此,我们更应该直面历史,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更要肩负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要努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让历史只能成为历史!

下载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后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1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300000。2011年5月 15 日,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去参观了位于......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想

    南疆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刚看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突然心疼的说不出话来,所有华丽的辞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一堆堆的尸体,一张张绝望的脸,我一次又一次的模糊双眼......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游感 3500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2017年4月4日,清明节。天阴欲雨,潮湿又灰暗。虽已至春天,南京城也感觉不到太多的温度,穿着初冬的行头,我如约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

    思想汇报——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

    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 从很小的时候,就听家里老人讲过当年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读书之后,通过课本、纪录片等,我对抗日战争中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罪行......

    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的感想

    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设计的感想 摘要:本文对南京市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实地参观和相关的调查研究,针对纪念馆的历史及地理位置,相关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想 谨以此文献给遇难者及发奋者 到了南京,我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直想写点什么,但都没有鼓足勇气,现在就借概论作业的机会略表情怀......

    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思想汇报(共5则)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在本学期我由于之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马克思基本原理课成绩优异,有幸成为学校选派的45名学生之一参加了人文学院组织的赴南京以及安徽小岗......

    游长征纪念馆感想

    游长征纪念馆感想 五年二班(学生):张浩浩 一群群起伏的黄土山,帘下坐卧着雄伟的一片建筑群,对,这就是曾经的革命先烈们曾经下榻过的地方-----界石铺红军纪念馆!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