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学习心得(党政干部素质提升学习班)
清华大学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
8月20日至30日,我参加了xxx党政干部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臵身久负盛名令人向往的清华,聆听一系列高水平讲座,感受近百年的清华校史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震撼,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知识又得到了充实提高,学在清华的日子令人难忘、让我感受颇多。
一、用知识武装头脑,获益良多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华独特的精神魅力。我认真参加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分析、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问题分析、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群体性公共事件、服务型政府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团队管理、组织领导与博弈论、区域招商引资技巧、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21世纪领导干部综合能力修炼、领导者语言艺术、压力管理与身心健康等方面,通过多位知名教授、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精彩的案例分析,每一节课都收获很大,让我对宏观形势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执政理念转变、团队打造和自身管理等方面知识有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和提升,并深刻认识了自身知识的不足及学习方向,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真正感受到学海无涯,其乐无穷。在今后工作中,本人将坚持终身学习
—1— 的理念,注重汲取多方面知识营养,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增长才干和智慧。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更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增强对本职工作的全面认识,更好地把握大局、服务发展;要更加注重领导艺术的提升,实现有效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二、用创新启迪思维,拓展能力
虽然这次培训学习比较辛苦,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带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学习,使我接触到政治、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无论是政府执政理念、招商引资策略以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讲座,都突出了“创新”这一主题,非常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能带给我们种种机遇和财富。同时,创新也是一个与时俱进、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过程。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勤于研究积累,不断提高创新的素质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宽广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扎实的作风,夯实开拓创新的思想基础,把创新的意识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行动上,转化为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巨大力量。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通过清华培训使我更清晰的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在今后工作中,本人将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创新思维、大胆实践,争
—2— 取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谋划思路,争做思路宽、眼界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党员干部,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积极、言行更稳健,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三、用实践检验成果,创先争优
提升领导力的根本目标在于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学习成效如何,关键要靠实践检验。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更加注重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增强发展的针对性;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更加注重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发展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推动水利改革创新,增强发展的开拓性;更加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增强发展的稳定性。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同时,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扩大民生水利成果,使水利更好地惠泽民生,造福人民群众。一是要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为谁干”。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推进水利发展,通过发展水利促进民生改善,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二是要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干什么”。水利工作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
—3— 送炭,当前主要是把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小型泵站更新改造、水源工程建设、小流域治理、圩区治理以及节水灌溉等作为“民生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举措,扎实推进。三是要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谁来干”。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财政要给予更大支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治水兴水的合力。四是要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怎么干”。在建设、管理、改革等各个领域和环节,都要以是否符合民生要求、是否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受益与否、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
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已经根植于我的灵魂深处,我会把学习坚持下去,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行胜于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更加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切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本职工作中,扎实推进xxx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推进同城同建、打造南京副城”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贡献。
—4—
第二篇:“如何提升民营企业政工干部素质”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如何提升民营企业政工干部素质”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文/文体中心 张燚 9597 2012年7月19日,我跟随中心主任来到调度中心学习了“一门新颖的课程”。作为一名新员工并且刚从大学毕业,对于“政工”这一词语还是非常陌生,也对民营企业里的政工工作充满了好奇。通过刘永茂老师一整天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讲解,我大概了解了政工的职能和作用。在刘老师的启发下,我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立足于中阳钢铁,对民营企业政工工作尤其是政工干部素质的提升谈谈自己的看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有十二个年头。在这十二年当中,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际格局日趋多元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虽然和平与发展还是世界的主题,但各种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在国际环境日益动荡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如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也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矛盾喷发期,而国际国内的反华敌对势力也乘机兴风作浪,这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重大的隐患,对人民的安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危及到无产阶级政权和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以人为本,结合实际”为人民思想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政工干部,尤其是在大型民营企业中,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时刻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要做到以人为本,紧密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新的形势对企业的政工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整个社会都在发生剧烈而又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关系都走向多样化、多元化,与之相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运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政工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直接关系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制约着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和整体素质,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作用,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影响。新的形势和现代企业发展新的需要使企业思想政治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提高企业政工干部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如何提升民营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解答。
首先,国家要加强企业政工建设。第一,国家应规范和完善有关企业政治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第二,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企业政工工作的指导,时刻引领企业政工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三,加强对企业政工干部的培养,发挥政工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企业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第一,优化政工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其战斗力。从年龄结构上,“老、中、青”三结合,充分发挥三代人的自身优点;从文化素养上,以本科为主体,鼓励政工干部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能力培养上,以综合能力为要求,多培养“高、精、尖”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并不是一味的增加常设机构和人员配备。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要建立一支“小而精,少而优,一才多用”的政工队伍,这样才能使其真正服务与企业,服务于人民。第二,加强政工干部的学习培训力度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为政工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基础。把定期的学习培训和“以老带新”规范化、制度化。第三,增强政工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到政工工作,并以做好政工工作为使命,团结企业员工,万众一心,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努力工作。
再次,政工干部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第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牢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党规党纪。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联系群众。要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项政治任务,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要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水平。广泛涉猎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对实践中好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高精尖”的新型人才。第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立足于企业发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际情况,以满足企业群众的思想政治需求为目的,不断更新观念,跳出旧有的思想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工作的同时,也要维护好自己的权威和正当的利益不受损害。第三,勤于实践,善于实践。要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练就精深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企业群众服务;关心和爱护企业群众,为企业群众出谋划策;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这样,既团结了企业群众,又调动了企业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群策群力。增强企业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让企业群众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位职工都能充当政工干部的角色。
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政工干部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使企业的政工工作真正收到实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
第三篇:干部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干部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辉儿
通过前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学习领会,我对目前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镇基础干部,形势要求我们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必须与时俱进,思想观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法律、法规和政策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这次活动使我感到收获颇丰,借此机会特从以下二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学习,学以致用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虽然我们身在基础乡镇,也不难到感觉到知识爆炸的巨大威力。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学习是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来说,以前在学习上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学习的氛围。往往不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一般通读多,精读少,主题不突出。学习不注重全面系统,浅尝辄止;更不注重做学习笔记,过眼云烟。通过这么常时间的学习,不但使我学习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知识和道理,而且也帮助我明确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一要学习怎样做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头脑,要行得正,走得直。二要学习怎样做事,要借鉴以前的工作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使新的知识能够为我所用。“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才代表未来。”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
二、立足本职开拓进取
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做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现在在年轻干部中存在“五化”现象:即思想上非政治化、人生目标虚无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生活世俗化、利益追求独立化。从而失去了年轻人的斗志和锐气。有的人认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没有多少差别,以至于出现了大错不犯,工作不干的现象,从而缺本应有的责任心。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好地更新掌握好各类知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才对得起领导对我们的重托,也才对得起自己无悔的青春。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升年轻干部素质
浅谈如何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的现代素质
当前,如何不断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的素质,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经受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贡献,是我们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所见所感,认为要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的现代素质,应做到“认清一个事实、突出两个重心、落实三项保障”。
“认清一个事实”,即认清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优势和不足。我们的年轻干部队伍以70后、80后为主,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具备活跃的思维,快速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的适应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导致自己在工作中无法充分展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是年轻干部个性鲜明,但自律性不强。70后、80后年轻干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生活上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性鲜明且相对独立。他们处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能够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和掌握大量信息,面对着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新思想、新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部分年轻干部好奇心强,喜欢有自己的“空间”,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一旦感觉不顺和乏味就想寻找放松和刺激,如上网冲浪、频繁交友、出入娱乐场所等,造成在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年轻干部富有活力,但适应性不强。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都会希望有所作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理应提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基层生活条件差,或与干部和群众在沟通方式上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一些年轻干部出现不能理解、无法融入的表现,尤其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出现怕苦、怕繁、怕累,有意回避、不加思考的情况,从而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对领导、不愿接纳意见建议,使得自身的成长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三是年轻干部具备特长,但实效性不强。70后、80后年轻干部接触新鲜事物多,思维活跃、想法多,同时,大多文化程度都比较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理论知识上自我感觉良好,故忽视联系实际。部分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不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国内外形势、中央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不注重对基层的调查,对所从事的工作不能根据上级和领导的要求,结合实际去加于思考、研究措施,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方式方法不合理、不符合工作目标要求、方向出现偏差而影响工作实效性的情况发生。尤其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不知从何下手、没法解决,出现畏难情绪、躲避思想,最终干不好工作,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心目中信任度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突出两个重心”,即突出增强年轻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70后、80后年轻干部尽管大多能够继承老一辈“责任重于泰山”的优良传统,但一部分年轻人仍然存在着或是习惯了“以我为主,惟我独尊”的个性思想,无法立足全局,融入集体,集思广益,不能甘于奉献;或是不能抵制社会上“放任自由、贪恋享乐”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严守纪律意识淡薄、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现象。为了切实将年轻干部培养成才,达到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目标,真正担当起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关键环节之一。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责任心、事业心督导评价机制。对年轻干部的督导和评价,是在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运作,年轻干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注重的是年轻干部的目标培养和潜力挖掘,关注的是影响和制约年轻干部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督导分析和综合评价,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有效措施,实现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当前,在年轻干部中存在着“干好干坏、干与不干无关紧要”的思想,因为我们的大环境让他们觉得只要“做上级和领导检查的工作”就可以了。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有意而为之,只是他们觉得所做的工作,平日里没人过问、没人检查、没人提出意见和建议,工作中就会产生懈怠心理。
所以,我们要研究建立和完善对年轻干部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督导评价机制,并具体工作中去实行,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敢于指出和指正,不能避重就轻。这样才能确保年轻干部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有标准可循、有要求可依、有纪律可守,有指导性、针对性的方向去为之努力、提高和奋斗。
二是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责任心、事业心激励制约机制。首先是价值激励。要充分肯定年轻干部工作中的好成绩、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干部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大力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把在工作中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干事创业、业绩显著、作风务实、责任心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凸现出来,达到示范带动作用。要以成功唤动力、以动力换成绩、以成绩给机会、以机会造人才,正确引导年轻干部的人生价值观,真正形成“用多少心服务就出多少成绩”和“以成绩论英雄”的价值导向和标杆。其次是文化激励。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长久性、基础性。文化放到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时代素质这个问题上来说,就是要向年轻一代大力弘扬“乐于奉献”、“鞠躬尽瘁”的传统美德。通过组织年轻干部观看和学习《雷锋》、《孔繁森》、《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优秀影片,收听和学习英烈事迹报告,用楷模和英雄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感染年轻人,激励年轻一代的爱党、爱国、爱民之心和提升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责任心、事业心。
三是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责任心、事业心教育管理机制。组织和引导广大年轻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服务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有道是:“环境改变人,环境成就人。”年轻干部的成长无疑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其影响最直接的还是周边的环境,与其共事的同志、他的领导。要建立健全能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合理的管人用人制度和办法,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年轻干部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求发展、求进步。同时,要注重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因为年轻干部进入一个单位工作,平日里和基层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年轻干部的成长,影响其事业心、责任心的增强和作风养成。
“落实三项保障”,即现实保障、学习保障和期望保障。一是现实保障。就是指生活保障,包括衣、食、住、行等。年轻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工资相对低(特别是边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同时面临着住房、恋爱婚姻等越来越大的生活负担,因此在生活上为年轻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减轻生活压力是使其安心干事业的基础保障。关心干部的切身利益,努力提高干部的物质待遇,改善干部的生活,让他们热爱自身工作岗位,让年轻干部安心留守基层,服务群众。二是学习保障。深入学习是社会大趋势,不断提高学历和自身综合素质,是年轻干部面对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要为年轻干部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去丰富自身阅历,既是提高其能力素质、培养干部、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又是对其最有效的肯定和奖励。三是期望保障。也就是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份希望是通过他们努力工作能得到的,是单位给予他们的
第五篇: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总结
**区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区把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作为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推动本区“转型发展、富民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通过干部教育培训、挂职锻炼、驻乡包村等方式,使全区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大规模培
训干部
1、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力争实现全覆盖。采取县级、科级干部和普通干部分层级培训,机关干部和街道社区、乡镇村干部分类别培训的办法,全面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积极选派县、科级干部参加自治区、包头市举办的各类主体班、专题班和任职班,4名新提任县级领导参加任职班,2名副县级干部分别参加清华大学MPA班和自治区城镇化建设培训班;4名科级干部分别参加自治区、包头市举办的乡镇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班。**区自行举办了新任职科级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党务干部和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同时,市、区两级组织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轮训班。集中培训均采取封闭式管理,由组织部派人带班,严格考勤制度,有效促进了学员学风的转变。
2、教育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县级干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时间参加自主选学,参学内容有党务理论、公共管理、法学等。定期邀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今年先后开设了领导干部心理调适与保健、解读自治区和包头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等专题讲座,每期培训干部300余人次。由区检察院牵头,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大讲堂”活动,包头市检察院张煜处长为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作专题讲座,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到监狱实地参观,通过狱内人员现身说法,给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在培训内容上首次增设作风建设方面的内容,市委党校张彦君教授讲授了“继承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方面的内容。我市著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世界冠军边建欣为全区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作了“身残志坚、挑战自我”的励志讲座。区委讲师团深入到全区各部门、单位巡回宣讲,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宣传。
3、加大外出培训力度,拓宽干部视野。区委积极选派优秀干部“走出去”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今年选派部分干部到广东、上海、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推进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了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1、选派干部上挂锻炼,提升干部驾驭全局和宏观决策能力。选派1名副县级干部到山东潍坊挂职锻炼,1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到市信访局挂职锻炼。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调训。
2、选派干部下派挂职,提升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下基层转作风办实事”活动,选派科级和科级后备干部到嘎查、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切实为基层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如财政局后备干部范莉到白菜沟嘎查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来,争取资金装修村里的卫生室,联系市中心医院为村民义诊,为该村28户贫困户进行物资和资金帮扶共计2.8万元,并协调3万元资金对6名大学生进行了救助,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3、选派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共选派6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通过参与信访案件、接待上访群众等现实体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疾苦,增强了忧患意识和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拓展形式丰富载体,干部在下基层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是增设活动形式,驻乡包村,实现下基层干部全覆盖。通过开展县级干部“八个一”活动,11名科级干部离职离岗驻村脱贫,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干部进社区挂职、科级干部“走进村小组”,推进自治区“五个一”千村帮联和机关单位与嘎查村社区“结对共建”等8个活动载体,共选派306名党员干部到嘎查村、村小组、社区、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实现了下基层干部村村覆盖,全方位、多角度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特别是11名离职离岗驻村科级干部脱产专职解决1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脱贫问题以来,有针对性地提出帮扶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农牧民通过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提供增收信息、技术,对子女就学困难家庭结对助学,切实提高了群众脱贫的能力,受到了农牧民的高度评价。
2、强化管理考核,实行全程记实制。为加强对下基层工作的管理考核,精心制作了《**区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全程记实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干部下基层情况全部记录,实行“一册式”管理。制定了《下基层干部“召回”制度》,对评定为不合格的下基层干部将实行“召回”。
3、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化解村企矛盾。在全区各村与驻村企业间成立非建制性党组织,截至目前,有8个嘎查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