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启迪智慧感悟浸润人生
读书启迪智慧
感悟浸润人生
——读《积极心理学》一书有感
宜兴市周铁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潘介强
214261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新开辟的分支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引导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健康快乐地生活。它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关心人的积极主观体验,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若是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就能够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在读了此书之后,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心理学不仅对个人心理状态调节和健康心理塑造有很大帮助,对于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以及课堂教学行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世纪,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地区间、种族间冲突的频出给作为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学提供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最直接动力源自对二战以来病理式心理学的反思和批判,二战以来心理学家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人的各种心理问题,他们认为解决了心理问题就能使人获得快乐和幸福。积极心理学则认为,人本身固有的一些积极的因素会对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起到很好的预防和调节作用,单纯研究问题的心理学忽视了人自身积极的一面,因此必须调整这种问题式的研究取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充盈和快乐、希望和乐观。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 & 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1、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仅有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悠久的过去。” 著名心理学史家艾宾浩斯的这句话,或许最能说明心理学的肇始和发展。如约公元前510年,孔子就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心理学思想。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都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里程碑。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因此,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
2、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是前任APA主席Seligman及Csikzentmiha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时就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1998年,他在APA大会上的发言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行动的号角。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是在Selige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2002年,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正式出版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参照。Seligman通过研究“习得性无助”得出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二、读了《积极心理学》的感悟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
有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新开辟的分支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引导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健康快乐地生活。它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关心人的积极主观体验,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若是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就能够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积极心理学》一书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书中涵盖了许多新近的研究成果。其主旨在于丰盈人类的心灵,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是世界上论文被引用最多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现任国际积极心理学会秘书长。本书是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的代表作,共分九章:幸福、沉浸体验、情绪智力、希望和乐观、积极自我、积极关系、积极改变等,均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出来的九大元素。文中的研究大多为因素分析法,其余多为量表测定或者相关研究。全面讲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包括乐观、健康、品德、幸福感、未来发展等,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时这本书又紧紧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研究的比较复杂地心理现象,对人们的指导意义比较强。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塞利格曼等数位顶级心理学大师联袂推荐。
书中结构严谨,基本是按照定义、意义、发展、神经基础、启示的顺序编撰了每一章,并且每一章之后都附有有关个人发展的问题和研究问题两种。另一特色是很好的利用了表格总结要点,使得文章一目了然。
不久之前,读了《积极心理学》这本书。说实话,对于心理学,以前的认识是这样的:谁都可以扯,把听人抱怨擢升到理论高度的东西。一直觉得可以认同那是一门学科,而不是科学。
但接触了《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后,却发现原来心理学也可以别有洞天,其中的一些面对人生、社会的态度以及对人对己的调适的确颇有道理,换言之:颇具科学性。
在读了此书之后,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心理学不仅对个人心理状态调节和健康心理塑造有很大帮助,对于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以及课堂教学行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这才是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日益荒漠化的心灵最需要的甘露。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钉赛里格曼说:“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我是一名学校里的老师,由于对心理学有兴趣,对于“人文关怀”始终保持关注的热情。“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的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它的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最终使人走向“幸福最大化”。说到底,“积极心理学”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作为成人学校里的一名老师,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成人,他们的行为偏差,都有其特定的不良心理因素,工作、生活的压力都比较大。现代医学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往往能治愈疑难杂症,西医治标,使病人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中医治本,使病人的发病机制得以祛除。我们可以用西医这种方法,迫使他们外在的行为习惯“健康化”。有了健康的心灵,才会有真正健康的人生。因而,学习、研究“积极心理学”,对于我们成人学校里的老师是大有裨益的。
在过去,就本人浅薄的了解:心理学文献中充斥着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变态心理等消极心理现象的文章、报告与论文。这种消极心理学研究模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层面,而忽视了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导致心理学的畸形和片面发展。马斯洛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这样的心理学,只能叫人面对一个不健全的“倾诉者”,最终导致的也往往是接触越多,自身的心理障碍也越深。所以,以前盛传不少心理热线接线员会在过多地为人排解疏通之后,反倒自己深陷抑郁之中难以自拔甚至轻生。——这也成了过去常质疑心理学意义的证据。
通过阅读可以知道:那种消极心理学模式不可能真实、全面地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事实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疾病的康复更有价值和更有积极的意义。毕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和美好的心灵才是理想社会的精神基矗,因此,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消极心理学,而且更需要积极心理学。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么样才算幸福?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真正快乐的人又有多少?生活一直忙碌,到头来感受最深的却是空虚和苍白,这是怎么回事?生活中不断遇到的矛盾与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积极心理学》一书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它将帮助我们克服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当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过重的学习压力、时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习得性无助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重建学习信心,激发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并进一步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如此突出,随意插嘴、不受约束、过度表现、影响课堂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压力的小学科而言,这些在课堂中过分活跃的学生,实在让老师觉得很头疼。往往一贯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课堂中对其进行点名批评、课后教育谈心,而实践效果却非常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某些学生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失败是永久的,是能力不是努力,一旦这样的“习得性无助”形成,学生就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那么,这些学生很难改变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否也是因为这样的习得性无助感的结果呢。或许,他们一开始的表现只是因为对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急于表现和参与其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影响课堂纪律的表现,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参与热情被泼了冷水,慢慢地,这些学生心中也许会认为老师并不欣赏他们的参与,这些举动会遭致批评,原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丧失,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成了目的。
积极心理教育技术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避免和控制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发生,就要在对学生内心想法的分析关注、对批评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分心思。要多想一想学生如此表现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根据规则和标准进行对错的判断和教育批评。积极心理教育技术所倡导的“赞美式教学”的力量就是最好证明。对于学生的称赞虽然是无形的,但这股无形的力量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像经典的教育格言所说的那样“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信心,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赞扬与鼓励,不希望听到的总是批评与指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是需要获得称赞的“力量”,需要成功体验,以及对学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需要来自教师的肯定和期望,需要发现自身更多的闪光点,而不能被淹没在缺点中。真诚的称赞,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他们获得认错的勇气、改进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一句鼓励和称赞的话语远胜过数句批评和讲道理,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点燃上进的火花。
这本书不但能给与我们以很好的理论指导:幸福、乐观、希望、积极正时我们正要塑造的教师心态,当然里面除了理论之外还有具体可操作应用的方法。而且,也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1、对一些优秀教师尝试做因素分析,分析优秀教师的心理特质。
2、可以在某些学校试点做一些《积极心理学》个人发展的作业。
3、对教师群体中的准父母群体,进行必要的心理培训。
4、重视网上资源的搜集使用,扩大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网。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成人教学工作,可以让学生(学员)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学员)积极的生活态度。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具体表现。
第二篇: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度过了欢乐的国庆节,我们又一次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开始愉快的校园生活。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初春的朝阳时常引发我们“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情;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让我们吟诵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清明节,我们诱发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联想;端午节,我们踏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节拍追寻屈原的足迹,这些就是经典诗文的魅力。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唐诗。记得最早背诵的两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当然,仅仅是死记硬背,诗中的大概意思也搞不明白。
等我长大了些,上小学后,课时、课间,不断接触到大量的经典名句与诗词,依然是一知半解。再大些,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了,好奇心、求知欲也随之增强。于是,我不再只局限于读唐诗、宋词和一些经典名句,经常会在空闲时看一些名著。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读的是《西游记》。今年秋天,我又重温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对《西游记》又有了新的认识。唐僧一行人为了取经历经艰难险阻,一直努力坚持是他们的付出,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就是他们的收获。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其实也是领悟成长的过程。只要多留意,多思考,文学经典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的学习道路就如同唐僧取经
一样,想要收获,必须先付出。我们每天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就是我们的付出,知识的增长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就是我们的收获。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关键看自己怎样去面对。如果你能战胜它,就能有收获;如果你轻言放弃了,成功注定离你远去。在我们身边,有品学兼优的,也有成绩不理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总是会令人羡慕,但是只是羡慕有什么用?有句话说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很可能是付出的不够。回想一下,当别人在认真思考的时候,你是否在开小差?当别人认真完成作业的时候,你是不是还在玩着游戏,浪费着精力?当别人阅读文学作品,享受文学的快乐时,你是否还在为似乎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发愁?
阅读经典文学,令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经典诵读的行列,去体会前人的智慧、思想。很高兴看到以“诵读经典·书香启文”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即将要举行了,我号召,全体少先队员都积极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借用《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谢谢大家!
五(6)中队 10月8日
第三篇:感悟廉洁,启迪人生
感悟廉洁,启迪人生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史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一代廉史包公、于谦感天动地;郑培民、牛玉儒、孔繁森、任长霞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都值得我们深思、传颂。学习了《廉洁与人生》这门课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当今社会会出现那么多的贪污腐败现象?而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到清正廉洁呢?
为什么那么多的官员贪污腐败呢?在我国,由于官员的产生不是老百姓选举产生的,干部的提拔与考核没有舆论的监督,没有老百姓的参与,是“近亲结婚”,是上级以个人的亲疏为定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逆向淘汰。最重要的是:官员为了提拔,必须以投入成本的高低为唯一取向,当他们跑官成功后,就唯有对提拔他的上级负责是绝对的当官的潜规则,没有老板姓选举的官员他们何必为了老百姓负责。而社会不进行政治改革,官员的素质越来越差,执政能力越来越差,就导致贪污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身处大千世界,每天人们都会面对各式各样的诱惑:权重的高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船的荣誉是诱惑、舒适的生活是诱惑„„漫漫人生路上,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普通群众,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诱惑,我想没有谁不会心动的吧!但是心动归心动,要做出选择时,如果受了诱惑而去行动了,那么久有可能会停止不前,甚至倒退。面对诱惑,如果私心占领了心灵的高处,从内心崇拜“利”和“欲”两个字,那么它将会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你的心,也会像一根有魔力的指挥棒,让人走上“欲望”的不归路。
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可否认,在经济社会关键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也会“趁虚而入”。然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淡名利富贵,轻世情荣辱。”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不应该让“利欲”、“贪恋”、“私心”蒙蔽了自己的灵魂和良知。当代大学生,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廉洁修身,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廉洁,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抢骗,多一次路不拾遗,少一次贪赃枉法;修身,多一份处事的坦然,少一份无谓的执着,多一份真诚的微笑,少一份待人的无礼。
人生廉洁有三境界:第一,自己不贪。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如何克制自己的贪欲,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洁身自好的操守为思想基础,还需要讲原则、有分寸的处事技巧办事风格。不仅需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要不存私心杂念,不怀侥幸之心。第二,让别人不送。作为手握重权,炙手可热的官员,如何做到让别人不送,恐怕比管好自己又艰难了一步。要让别人不敢送不想送不能送,首先要以清廉公正的形象树立起个人威望,让别有用心的人望而却步,认为这个人不可能被金钱美色征服,由此断了贿赂的念头。此外,还要有一定的勇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当得起“异类”,经受得住挫折,坚守住自己的信念。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此乃最难达到的境界。在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的“熟人社会”,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许多官员本身一尘不染,可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处理不好老领导、老朋友、老乡亲等方方面面人情关系。对于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碍于情面;对于他们“出格”的行为举止,缺
乏约束管教,听之任之;对于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私利,也熟视无睹,甚至放任庇护。一事当前,总是碍于情面,顾及关系,以至于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甚至同流合污。所以,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仅要管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更要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腐败行为做斗争,不仅是廉洁的践行者,更是廉洁的守护神。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以这“三知”的标准来要求自我,才能深刻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才能自觉自发的把住“心闩”,抵御欲望心魔,塑造廉洁人生。让我们乘着廉洁修身之舟,驶向那前程似锦的未来!
第四篇:感悟廉洁 启迪人生
感悟廉洁启迪人生
读《反腐倡廉“以事论理”教育材料》有感
我们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反腐倡廉“以事论理”教育材料,该材料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徐矿集团近三年来典型案件通报,第二部分以案为鉴作了总结评论。通过学习深受教育,感想如下:
通报中的涉案人员,不讲党性修养,为贪欲所害,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教训深刻。它将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让我们头脑清醒,不要重蹈覆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工、勤政为民、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牢记党的宗旨,守住道德底线,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素质,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对党员干部自身来讲,崇高的理想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给人以理智,规范的伦理给人以准绳,高尚的情操给人以鞭策,从而能更好地约束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廉洁从政。
一要保持清醒,做到拒腐防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在这种形势下,党员干部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识到
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否则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
二要加强学习,构筑廉洁从政的“防腐大堤”。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三要从严自律,管住自己。许多铸成大错的党员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的过程时发现,诱发他们私欲膨胀的,大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领导干部要牢记《廉政准则》的要求,防微杜渐,不断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四要规范行为,接受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这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大有裨益。
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积极投入到企业转型发展的浪潮中,共创百年韩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经典启迪智慧 国学滋养人生
经典启迪智慧 国学滋养人生
杨士中心小学国学教育汇报材料
“国学”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于洪区杨士中心小学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于2004年10月迁入新校址,地处沈阳市西南城郊结合部。目前学校发展到6个年级,30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60余名教师。
根据区教育局国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修身立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杨士小学以“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滋养人生 ”为主题,把国学经典教育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如今站在教育现代化的门槛上,走向课程改革的纵深,我们努力思考如何将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探寻一条既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魂,又适合当代儿童少年发展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诵读经典,开启学生智慧 国学不仅集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和推动力量。国学的主体内容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准则。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通过“国学教育”,使学生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爱国报国的思想,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今后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积极开展了与国学教育相结合的特色课程。
(一)改革课程设置,充实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取较佳的教育方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对语文课的课时安排及授课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在不改变各年级周课时总量的前提下,提出了课时及授课内容调整的决定,即在每周的语文课中安排1至2节的经典诵读课或阅读拓展课。同时,对各年级必背内容进行统一规定。如: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三字经》,五六年级诵读《千字文》。清晨,教室里响起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小学语文课堂上,各班教室里也不时地传来一阵阵诵读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习古诗,诵古文在童子小学学生中已经蔚然成风,中华传统文化对孩子们的熏陶、浸润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同时,我们以四、五、六年级为试点,重点抓好诵读活动的课程化研究工作。这三个年级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全方位、全时段、高频率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文本》的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上大胆创新,如吟诵、歌唱、表演、作诗、诗配画、展示诵读本、办诵读小报等;
(二)、把《经典国学读本》作为校本课程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他们为后人留下的这些经典不只是一些文字,而是透过这些精炼的文字背后呈现的立体智慧内涵空间,启发后人深入人类精密的心智领域,成为唤醒沉睡大脑潜能的导航图,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把国学作为校本课程,要求学生《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古文书人手一册。从而保证国学教育的规范开展。
二、品文化精髓,树健全人格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学生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校园里没有了打架、争斗的粗鲁行为,有的只是和谐与默契。校园内干净如新的墙壁,看不到一丝划痕,地面干净透亮,找不到一处脏物。操场内生龙活虎,教学楼内文明温馨,让人感受到了“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德育效果 首先,孩子阅读经典,不知不觉中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增长了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接触到了丰富的名人励志的故事,文学素养提高很快,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很多孩子出口成章,聪明灵性,偶有“四两拨千斤”的智慧闪现。
其次,我校的老师与学生一道享受着读经典的快乐与提高,浮燥之气少了许多,务实聪慧愈发彰显,教师的品格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上课时间,教师在走廊不高声说话语,随时给学生以关注,教师之间互相帮助、文明礼让、团结和谐。
最后,通过学习经典,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说:“自从校园里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我发现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家经常给我背诵《弟子规》,开口总是说《弟子规》教同学们怎样做,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从家长的话中,我们体会到了弘扬传统文化带给学生的变化
三、以主题教育为依托,传承国学经典。
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是本学期礼仪教育的手段。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加强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学期,根据区教育局德育科工作安排,学校开展了国学课程。一二年级学习《弟子规》、三四年级学习《三字经》、五六年级学习《千字文》。学校德育处制定了学习计划,并将课程安排到课表中,由班主任教师每周上课一节,建立了国学档案。每天清晨从7:15分到7:30分为国学经典诵读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各班级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召开国学礼仪主题班队会。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举行了“弘扬经典,传承文化国学诵读,欢庆六一”的文艺汇报演出。各年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国学学习内容编排诵读内容,演出非常成功,受
到所有学生、家长的赞誉。在区督学室、德育科联合检查中,检查结果令领导满意,国学档案、德育档案受到领导的肯定。
1.举办 “小学生诗文诵读表演赛”活动。参演节目充满了童真童趣,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诗文诵读内容覆盖面广,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举办“书法比赛”。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围绕汉字文化,我们举行了国学讲座、古诗大联诵、《论语》诵读比赛、字谜竞猜、硬笔书法竞赛、汉字文化知识讲座、师生书法作品展等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加深对国学、对汉字的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热爱汉字,热爱国学,热爱中华文化。
3.设定自主诵读时间。我们利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时间,组织学生自主诵读国学经典,这样,既有效地营造了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经典积累的数量。
4.创设诵读环境。为了营造具有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专设《中华文化墙》,在墙上刻满了古诗文的诗句。流连其间,学生时时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经典诵读的最大收获,对于个人来说,是奠定了做一个有用之人的基础;对家庭来说,是培养了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成就了一个栋梁之才。读经典不能只凭一时兴趣,不是追潮流、赶时尚,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做给我们自己。因为读经典久之,人的气质就会提升,一个孩子从入学到毕业坚持下来,那么到中学后,他的品德、人文素养、学业成绩,一定会出类拔萃。
我校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国学经典教育工作,进一步形成鲜明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争取使每一位孩子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下,切实丰富人文素养,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