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2 15: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概念入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简要介绍积极心理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途径,旨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初中物理 教学

在初中各个科目中,物理属于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尚未形成学习习惯及模式,此时面对难度水平较高的物理知识,学生极易出现兴趣下降的现象[1]。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物理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动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积极心理学中十分注重个体的情绪与潜力,通过不断激励个体,促使个体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荣格等人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干预方面具有极高的意义[2]。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利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及手段,对学生心理加以干预,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使学生获得物理学习的满足感与自信心。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W中的运用途径

1.初中物理角色扮演教学法

积极心理学与教学中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过于陈旧,难以应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致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学生形成物理学习兴趣与经验。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物理教学相互结合,采用角色扮演模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设计与教学相关的角色扮演题目,学生对物理角色扮演活动的积极性与兴趣较高,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其教学效果得以保障[3]。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知识的全面掌握,并充分解读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学生活动中实施积极心理引导,促使学生产生物理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积极、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物理学习自信心,对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和探究起到了积极影响。例如,在“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教学之中,物理教师可根据这一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题目,要求学生扮演电路设计工程师,为一幢房屋设计电路图,电路图中应具备若干盏电灯、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细化电路图内部需求,针对不同电灯采用不同方式控制。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之中,学习兴趣得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强,在角色扮演过程之中,学生能够掌握并联及串联电路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2.初中物理探索实践教学法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物理课堂教学应加大实践部分比例,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培养创新型实践类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因此,为凸显出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效果,教师应将物理实践教学与积极心理学相互结合,带领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技能,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物理课堂教学局面[4]。在实际教学之中,物理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实践水平,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性格特征,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适应性的物理实践活动,并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物理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物理实践活动与实验课程并不完全一致,实验课程主要针对初中物理体系中的实验环节,而实践活动则能够应用于初中物理的各个层面,无论是物理概念、公式、定理教学,还是物理理论、实验教学之中,均能广泛应用物理实践活动,教师应不断提升其实践活动设计能力与技巧,引入积极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动力。例如,在“运动和力”教学之中,由于“力”并不能直接通过肉眼观察而来,学生接触物理学的时间较短,难以真切感受到不同力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针对这一现状,物理教师可采用实践展现二力平衡状态,教师可要求两名体态相仿、力量均衡的学生分别站于教室门两侧,一名学生拉门、另一名学生推门,学生施加于教室门之上的力量几乎一致,此时,教室门没有发生任何位移现象。教师可向同学们介绍,这一现象被称之为二力平衡。随即,教师可要求第三名学生加入到拉门队伍中,教室门被轻易拉开,教师继续介绍,在二力平衡条件下,其中一方力有所转变将会造成物体的位移。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上述两种力的不同情况,画出简要的平面图,通过这一形式,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到运动与力的知识,其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对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3.初中物理互利互惠学习法

积极心理学理念之中,对人类个体积极取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比重较大,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应主要针对学生积极的情感予以重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和自主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在研究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互惠互利的学习氛围,进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在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习水平较高的学优生与学困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引导学优生在物理学习中帮助学困生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定期要求学生针对帮扶小组情况形成书面的心得体会与成绩汇报,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同窗之间的深厚情谊,并引导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物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形成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积极心理学各项方法培养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物理知识,进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长生.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352-352.[2]莫茵茵.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6):61-62.[3]钱冰冰.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6(9):137.[4]徐鹏海.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30.

第二篇: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迅速地在中小学校普及,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深刻影响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对学校和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为适应这些变化,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作用。对适用信息技术的几个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帮助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的辨析”;“复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展示”;“微观世界的放大,庞然大物的缩小”;“能做实验的补充,难做实验的模拟”。并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知识教学课、实验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这些不同类型课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教学领域,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已经迅速地进入中小学校,进入教室课堂。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这信息时代的跨跃式发展,对于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机遇。物理教学在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同时,也有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便捷的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根据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 我谈一谈信息技术在物理知识教学意义和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谈谈个人在运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一、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调和的三维目标。以构建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在应用为物理教学服务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从而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利用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教学内容中的“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自己提出。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主动要求接受的。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知识的多种展示形式,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语言描述的不确定性,文字说明的抽象,物理实验过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营造学习气氛,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延伸,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同时交流和共同的学习过程上加强协作的氛围,更有利于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惟一载体。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学到很多东西,但并不是不要教师。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处理信息,使他们在大量信息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给教学活动留下相应的空间,使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互动,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和“讨论区”实现这一设想,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实验探究、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贯地组成的。而信息技术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知识融为一体。例如:《电流的方向》这一节,就可以运用电脑动画把导体中的正负电荷用来表示,当通电以后,正电荷移动就开始移动,此时电流的方向就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教学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以及一些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看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4、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的眼前,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也可以缩小,例如光学部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图片,雨过天晴的彩虹、树叶中透过的阳光是“直”的、晚上广场上空的光束显示了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以及手影游戏等。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运用。信息技术的大信息量的感性材料,逼真的模拟现实情景,提供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学生不仅可以搜集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转向学生以生活为中心,进而发展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对物理实验作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许多物理实验,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学生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然而有一些演示实验由于其可见度不高,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观察仅是前排学生的专利,而后排学生只能看看热闹而己,利用多媒体可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例如:在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我们把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两杯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的扩散过程就非常清晰的展现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学生都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再例如:观察电能表的实验,电能表上的数据比较小,电能表接入电路后表盘的转动都是在演示实验中不容易看清楚的。用实物投影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把电能表接入电路后放在实物投影的演示台上,调节放大倍数就可以让所有同学都能看清表盘数据并观察实验现象。

2、利用成功录像,让学生观察到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直观教学主要是运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和教学挂图等进行的。但这些手段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有的可见度小;有的演示现象瞬息即逝;有的限于条件演示效果很差;使学生对许多物理知识的理解不能充分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用录像播放一些在课堂中不容易演示的成功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授电压、电流时,学生对于电流、电压看不清,摸不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FLASH制作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课件的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从未涉及过的事物,而且为直接感知,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重点和本质属性,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可以模拟微观世界、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等,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捷,创建直观性和动态性情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课堂节奏,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不可能每个实验必做,一来需要很多的实验室准备工作,二来某些演示实验在教室中进行,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学秩序不易控制。所以我在物理中很多重要的实验如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焦耳定律等在实验室进行,其他诸如安全用电等物理性质的示范性实验,则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既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又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能够按照预设的思路前进。特别是对很多无法进行实验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课件教学更是凸显了其极大的优势。再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某些演示实验的操作,还可以有效的控制课堂节奏,因为物理实验的很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的不明显,实验时间的无法控制,而多媒体课件则完全避免了这些可能的因素,使教学时间能够有条不紊的安排。有些需要十分钟才能出现明显物理现象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瞬间实现,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三、谈谈个人在运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物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我感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在其他学科的课程中同样也会遇到:

1、硬件设施落后,在农村尤为突出。大多数中学现已配臵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但信息的来源缺乏,还有一部分学校未能通宽带网。还存在有设备不能用现象,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2、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滞后。这一点,在老教师中突出。他们不太愿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当心不能成功,没了面子又影响学生的成绩。或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理解为把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移植”到网络上去,由“人灌”变成“机灌”,或将课程整合仅仅理解为课件制作和课堂上的演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现不足,只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引进不可以替代教师。其实信息技术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什么,一切的教与学的效果决定于教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

3、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信息技术。绝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特别是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时,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价值。运用多媒体必须适时、适度、适当,做到需要则用,不用则止,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不文饰,不花哨,不本末倒臵”,不因为用多媒体课件而舍弃了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掌握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师生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学会教学设计,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方法,具备整合教学资源和灵活驾驭教学课件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一种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活泼地学习。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改变以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抽象逻辑思维和推理而忽视形象思维的一些弊病,让新技术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巨大作用,不能简单的将它看作是一种手段,而应该更多的将它与学科进行整合,补充完善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我想这才是这场学科整合运动的初衷。我们不是信息技术的奴隶,而是要做多媒体技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课件制作的三大失误》……2000年《教育文摘报》第8期4版

2《多媒体教学的体会》……2002年《计算机教育报》第2期6版

3陈厚德 有效教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陈忠民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探讨 5王生云 新课程化学教与学

第三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捷④坚韧⑤自制。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现今的中学物理教科书,学生们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必要进行引导训练,提高他们的水平。从形象思维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一些物理现象的表面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也符合学习物理的顺序。在概括的过程中增加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定律和定理所要表达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增强判断的果断性和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的解答中,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如何以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学习中的各种客观规律,由表及里,从初中的表面现象到高中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这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努力才能达到的。

针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及自制能力,引导他们从急于求成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把新的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不论是本学科还是其它学科的,进行联系、渗透,并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使学生不再认为所学的物理知识是孤立的一盘散沙,激起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这样,物理教学的成功就有了希望。

我在教学中,特别是把注意力放在新知识的感知和把它纳入原有知识的结构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旨在同化新概念,增强比较能力。并适当地增加实验次数,为加强感性认识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在“玩”的过程中,渗透式地接触、理解并掌握好概念,在学习心理上有信服的感觉和收获的喜悦。

总之,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对学习物理来说,在“看、听、做、想、练”这几个方面的交替活动中,教与学双方都能得到一定提高。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运用

2012

届师范类毕业生

教研文章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运用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200903020101 班 级: 2009级9班 专 业: 物理教育 系 别: 数理科学系 指导教师: xxx

日 期:2012年5月10日

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2 正文

-------------------------3 一 多媒体的教学功能-----------------------------------4 二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5 三 多媒体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6 后记

-------------------------7 参考文献

-------------------8

论文摘要: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方便、灵活、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为出发点,阐述了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作用,并且详细地说明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实验当中的应用,需着重点强调的是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不能彻底地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才能更好的组织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模拟

课堂结构

教学效率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性,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以及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强化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机制。另外,多媒体计算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感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因此,多媒体在物理教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1、多媒体再现功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的前提。针对目前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烦躁情绪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将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对初中学生来讲,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的再现功能就是把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学起来有趣,概念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

2、多媒体模拟功能可以强化物理教学的实验性

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较高的物理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规律的能力。这也是造成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能否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由于物理现象瞬时性变化,尤其涉及到力学和运动学,情况较复杂,难于理解,因而回答不清或回答不完整,弄不明白,感到难学。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在实物演示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动画或录像演示使物理现象简单化,但是解释清楚确不容易,我们还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动画或录像的可控性、分解性、再现性的功能,把具有瞬时变化的物理现象放“慢镜头”,图像清晰,模拟逼真,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理解,在多媒体工作的同时对现象加以分析,并让学生 2 尝试分析,进行解释,通过举一反三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知识、明白物理现象。比如在教授大气压强、液压刹车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液体热传递中的对流等现象时,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模拟,形象直观,深刻揭示了物理规律,从而加强物理教学课堂的实验性。

还有些物理实验,虽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但是由于教具小等原因,不便于全班学生观察;特别是复习阶段的重复演示,内容多,时间紧,一一演示很难办到;这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模拟物理实验,可以加强物理教学的实验性。

3、多媒体反馈功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和控制过程,而控制过程又是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信息反馈,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措施之一。

比如将某些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制成填空、填图、填表,以及选择、判断、改错等等各种类型标准化训练习题的文字灯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映现在屏幕上,学生可口答、笔答、讨论;进行讲评。其容量之大、题型变化之多,方法之灵活,出示之快捷,反馈之及时,作用之显著都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及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会把学习变成高级的智力游戏,把游戏时的好奇心和活力带到学习上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各种习题片,不仅制做简便,使用灵活,反馈及时,而且可根据知识的针对性、对比性、综合性特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知识的归纳、分类、类比、比较、概括、总结等等。从而加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1、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抽象,对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教学效果却一般。现在,我们有了多媒体设备,这给我们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对于上述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其次,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最后,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的现象。此时恰到好处的借助多媒体,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如在进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学中,用Flash软件把太阳、地球、月亮三者按天体中的坐标放好,使三者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总之,多媒体有利于物理概念及其规律的理解。

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有以下几种情况适合用多媒体:

1、抽象的问题,如磁场、电场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

2、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

3、速度过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不容易用肉眼观看的实验。

4、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等。

5、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操作,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很形象。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处理好多媒体模拟实验与实物演示实验的关系。利用多媒 4 体,可把图象、动画和声音,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的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主动鲜明。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物演示实验,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有必要的话,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多媒体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多媒体信息来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规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所以,无论计算机的功能多么完备为,它仍然只能起到辅助教学作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想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而整堂课大量采用多媒体课件,成了典型的电脑“满堂灌”,教师成了机械的电脑操作员,走入了“使用的多媒体信息越多越好”的误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以科学地传递教学目标开展来的,多媒体信息要恰当地为其服务,决不能为使用而使用。

2、注意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

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强化,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问题是:教学中存在着任意合并教学单元的现象,把两节的内容合并为一节课上,在短短45分钟内,让学生接受过多的新知识,学生往往会消化不良。

3、注意多媒体代替板书内容

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科学正确地利用板书能充分协调师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教师传授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相反,只是一味套用多媒体的“板书”则显得机械、呆板,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注意重点内容的系统化、条理化,让其有序地出现在 5 同一个画面上,给学生一个整体感,便于学生记忆。

4、注意多媒体代替教师教学

尽管多媒体教学能代替教师进行讲授,但是只是代替了教师的一小部分工作,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始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进行学习引导和学习监督,并且要对课件进行评鉴和解释,要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为我们所用的教学工具及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决不能让“电脑老师”取代自己,教师仍要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技术也进一步的提高和成熟。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中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多媒体技术运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成为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运用了多媒体,还要注意对课程的体系,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注重多方面的综合运用上,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从传统教育转向现代素质教育新理念。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那些学生接受知识遇到阻碍,教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绘,图片不能充分展现,实验不易观察之处的内容可以让计算机发挥作用,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后记:

当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字打完的时候,我感到轻松和快乐;当一份份装订成册的论文在桌上堆起的时候,心中有了一份小小的成就感。这是我大学三年的最后一份作业了,我很想完美的将它完成,可是真正将它写完,捧在手中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它并没有我期待的那样完美,还有很多不足和缺憾。虽然有些遗憾,却不难过,因为我为了它奋斗了许多个日夜,我已经尽力了,因此论文中的不足与缺点请各位老师指正。

我还要感谢凡是支持与鼓励过我的老师与同学,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孙迎彬老师,给我的耐心与细心的指导,在这里我真心地说一声“谢谢”!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9

2、林建强.现代教育科研论坛供稿[J].2011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1-01-25

作者:姜永新/青草中心学校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物理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应该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效率、积极性、主观性等方面的改善。信息技术对新的课程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和手段。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结合,实现物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推进课程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桐城地区在四年前运用的初中物理教材是“人教版”,近几年更换为“沪粤版”;现在又更换为“人教版”。无论那个版本的教材,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配合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教学变革,创设出崭新、活泼、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我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的前提下,物理单科教学成绩连年稳居全市前茅。对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程的意义与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调和的三维目标。以构建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在应用为物理教学服务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与乐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阅读教学内容,也可以从中听取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声音信息,观看实验过程以及原理。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了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从而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欲望,与教师形成互动,而不再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新的表达方式。我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农村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以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成就。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教学内容中的“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如何节约水资源”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自己提出。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主动要求接受的。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知识的多种展示形式,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所带来的不足,克服教学中语言描述的不确定性,文字说明的抽象,物理实验过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个顺序,可以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的眼前,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放大,也可以缩小,例如:《光的传播》这一节,可以让学生观看图片,雨过天晴的彩虹、树叶中透过的阳光是“直”的、晚上广场上空的光束显示了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以及手影游戏等。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运用。信息技术的大信息量的感性材料,逼真的模拟现实情景,提供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学生不仅可以搜集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转向学生以生活为中心,进而发展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实验探究、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贯地组成的。而信息技术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知识融为一体。例如:《电流的方向》这一节,就可以运用电脑动画把导体中的正负电荷用来表示,当通电以后,正电荷移动就开始移动,此时电流的方向就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分子热运动》这一节,也可以用电脑动画形象的表现,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抽掉玻璃片后,两种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若是温度升高,这两种气体的分子就会运动的越快。这样就使教学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以及一些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看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4、它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极大地开阔了学习的视野。拓宽了学习的渠道。缩短了时空的限制,增加了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变被动为主动,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延伸,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同时交流和共同的学习过程上加强协作的氛围,更有利于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惟一载体。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学到很多东西,但并不是不要教师。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处理信息,使他们在大量信息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给教学活动留下相应的空间,使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互动,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和“讨论区”实现这一设想,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由教师、学生和课件组成的三维空间丰富了课堂情趣,调动了课堂气氛,触动了思维想象,锤炼了创造能力,也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都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

5、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节奏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不可能每个实验必做,一来需要很多的实验室准备工作,二来某些演示实验在教室中进行,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学秩序不易控制。所以我在物理中很多重要的实验如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焦耳定律等在实验室进行,其他诸如安全用电等物理性质的示范性实验,则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既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又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能够按照预设的思路前进。特别是对很多无法进行实验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课件教学更是凸显了其极大的优势。如,在讲解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空洞的理论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制作让学生有非常详尽的了解,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还会有学生觉得枯燥么?再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某些演示实验的操作,还可以有效的控制课堂节奏,因为物理实验的很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的不明显,实验时间的无法控制,而多媒体课件则完全避免了这些可能的因素,使教学时间能够有条不紊的安排。有些需要十分钟才能出现明显物理现象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瞬间实现,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6、与德育教育进行无缝融合

德育教育应该自始自终穿插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教育课程理念的更新,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说教模式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我们应该更多的使用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一方面就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内能的利用的多媒体技术演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这些喜闻乐见的方法渗透在各学科中可以说是对学校现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且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信息技术如何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目前我们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经过多次的修改,紧随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物理乐趣,也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信息技术恰好可以搭建平台,可以在不同的网站找到大量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物理就在身边,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

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整合

整合的核心和关键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内容呈现出多媒化,学习过程互动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网际化。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学习方法单

一、被动、缺乏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达到超容量、高速、分类指导、反馈及时。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个性化发展。

3、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

目前有的农村中学的班组授课制教学还是五阶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它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仍未能摆脱其“阴影”。这种方式对现在的应试教育颇有成效,但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能力的培养,存在极大的弊端,学生大多数高分低能,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技术展示其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优势,搭建师生互动平台,让教师“蹲下来看学生”,体现“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创造宽松的环境,以师生互动,学生交流合作,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资源共享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及创新合作意识,使计算机、网络教学为教学所用。

三、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我感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在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

1、硬件设施落后。

在农村尤为突出,大多数农村中学现已配置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但信息的来源缺乏,还有一部分学校未能通宽带网。还存在有设备不能用现象,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2、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滞后。

这一点,在农村学校突出,在老教师中突出。他们不太愿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当心不能成功,没了面子又影响学生的成绩。或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理解为把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移植”到网络上去,由“人灌”变成“机灌”,或将课程整合仅仅理解为课件制作和课堂上的演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现不足,只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观念的滞后不仅影响到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而且必将对新课程改革形成障碍。

3、教师的课程整合的技术不高。就农村的目前状况而言,教师的信息素养制约着整合的进程,不解决好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就不会落实好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也就不能真正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个认知工具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手段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工具整合到对各学科的学习中去。因此,农村学校引进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对加速课程整合的进程很有益处,这将关系到即将全面推进的新课程改革。

4、制约整合的瓶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匮乏。

教育资源虽然丰富,打开网页浏览器,物理教学网站不下百个。我们经常使用的有“为您服务教育网”、“K12资源库”、各地教育科研网和一些教师个人网站提供的资源,尽管看似很丰富,但许多内容实际上都是通过链接来被“接种”到各个网页上的,面目一样。另外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讲,真正从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设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依然很匮乏,许多教学资源不能被教师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一线教师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开发。所以,一方面是教学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却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冗余信息、过时信息成为人们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障碍。

5、缺乏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朗读、演讲、板书、绘画等,是传统教学的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保持和发扬。但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将需要学习新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又如物理学科中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等,教师不仅要对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有所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学习。因此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智能化的方便快捷的理想教育平台和网络制作平台的出现,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课程整合。

6、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一方面加强信息伦理教育提高信息素养,同时向学生推荐要访问的网站,限定范围,让学生互相监督;别一方面应用各种软件进行防护。但是仅靠这样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来关心与爱护校园这一方净土。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真正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对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四、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后的几点思考

我们不难看出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光是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是值得大力在各学科推广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的误区: 误区之一:高难度的课件需要高水准的技术

我认为,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要求全体教师都能融入这样的改革中来。既然是对全体教师而言,那么对技术需求就要有层次。目前,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应用软件已被广泛应用,同时它们也在技术要求上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多媒体制作的使用不应该是作秀,最主要的功效是实用,是改进教学效果,改变当前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结合。所以不能一味的追求Flash等技术要求较高的课件,应该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因地制宜,这样才是切合实际的。

误区之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可以替代教师

其实多媒体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什么,一切的教与学的效果决定于教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

误区之三: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信息技术。绝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特别是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时,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价值。

在21世纪的大教育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巨大作用,不能简单的将它看作是一种手段,而应该更多的将它与学科进行整合,补充完善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我想这才是这场学科整合运动的初衷。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起这样一种工具,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要做多媒体技术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奴隶。

下载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实中物理教学中的运作。......

    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以《压强》教学设计为例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 张福梅 摘要:本文以《压强》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5E学习循环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铜梁县旧县中学:罗太平***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通过计算机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字数:2449 来源:文理导航 2015年6期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为了帮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学校中开设......

    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寺家庄镇西龙贵小学 张海茹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2013年3月份我参加了小学心理......

    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

    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认为语文教育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所以,也就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也因此关注语文教学科......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

    心理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在教育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