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4 11:5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实中物理教学中的运作。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性学习;实中物理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通过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概念、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积极态度的实践活动。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而获得的。

一、探究性学习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扬,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加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其次,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主体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领悟。该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其核心是“探究”,即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创造了人人参与、人人成功的教学氛围,因而气氛非常活跃,学习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

最后,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究性教学模式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的“服务者”,与学生共同研讨的“参与者”。这样,为创新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探究性教学模式适合当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概括较为适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大的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为教师课堂教学再创造提供了条件。

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积极探究

由于受尊师重道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直存在老师权威不容侵犯的观点。即使老师犯了错误,学生也不能在公开场合反对。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萎缩,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放弃权威思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它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自重探究的一种内在动力,可见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先导。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异的物理观念,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探究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又启发性地提出问题,把新知识作为问题呈现出来,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新知识。如在“光的传播”新授课时,用flash制作一幅光的传播动画课件,通过详细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引人入胜的动画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进行探究。

4.开展合作学习,调动探究思维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师应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切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对所获得知识的正确、全面地理解,从而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培养。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多方位、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式教学在问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也正是物理学科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红军.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 第32期

[2]贺银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的意义.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 第11期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思品教师述职报告,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境创新,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的文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反之,如果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其他各方面做得再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方式。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体会,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适用探究性学习作了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反之,如果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其他各方面做得再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是调动不起来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的提出者不仅仅指教师,也包括学生。”这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活动思考主动性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要寓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课时,我通过制作了一组视频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将内容系统地展示出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课文知识探究热情。首先围绕“了解当前的国际竞争”这个主题,通过视频说明目前中国需要适应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要求,认识国际竞争的实质并积极参与,由此才有可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然后围绕“认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个主题,通过视频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的发展机遇,从而说明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是实现祖国腾飞的两个侧面。最后通过视频告诉学生,在面临机遇的时候,也要增加“忧患意识”,引出“增强忧患意识”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要树立爱国责任,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引导学生勇于发问,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顾明远曾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曾谈及:“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换句话说:不善于发现问题就不善于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勇于发问,对于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要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发问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问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传授——授课过程,创新地以问题为纽带,实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勇于发问,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问难,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科学发展振兴中华》中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学习我国人口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勇于发问,经过热烈地讨论和分析,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1)我国人口是世界最多的国家,那么人和自然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讨论争辩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协调发展。

第三篇:浅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顺应改革要求进行了转变。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验,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 作用 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运用,使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实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物理教师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完善教学方法,保证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概述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经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领悟科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中,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进行探究转变。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进行合作学习,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的将自己的优势、潜能展现出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高效的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科,其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现实的客观条件,如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有效限制,不能充分地开展实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最后丧失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在活动中积极地动脑思考,克服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

例如,在讲“滑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被货物提上去的瘦子和被胖子提上去的货物,学生观看后肯定会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又如,在讲“串联、并联电路”时,教师可以展示两种电路的图片,让学生发言说出两者区别,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对于F1×L1=F2×L2及其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展示翘翘板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研究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三、适当进行课内实验,拓展实验空间

进行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就要适当进行课内实验,教师一边讲授,一边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指导,边学边实验,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知识未掌握,找出未掌握的原因,抓住问题,将讲授、演示、讨论、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扩大信息交流,使探究性实验教学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另外,在进行实验时可选择实验室所配备的实验器材,也可自制实验器材,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物品,比如利用汽水瓶进行大气实验、利用铅笔刀和铅笔做压强实验等,增强实验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物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物理小制作。鼓励学生在设计的外形上都要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展示创造才能。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物理原理理解得更为到位,而且还获得了重要的过程体验,不断地改进作品,改进制作方法和操作方法。如,在学习制作三色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明白视觉暂留是颜色在人头脑中产生的混合,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三色板的不对称性便于能量的集聚等等。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要点,这些发现和创新是在过程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处于一个半开放和完全开放的状态,在这种学习中,学生会产生多种制作方法,在得到教师对本设计认可的同时,也会通过教师对不同设计的比较产生新的认识,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优化的过程中进步更快,产生知识性的飞跃,这也符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沙子、海绵都能通过形变程度不同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但是用海绵轻巧方便;对使用矿泉水瓶、长板凳和小桌子的比较,发现矿泉水瓶、长板凳在竖放时容易倾倒,没有小桌子稳等等。在比较中,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合理的改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结语

初中物理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师应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创新,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课程标准理念,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巧妙创设问题情景,重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开展,注重对生活素材的引入,营造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兴全.浅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2015,33(16):90-90.[2]杜京鸿.论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W中对学生的作用[J].南北桥,2017(11):4-4.[3]程南.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时代教育,2015(20):219-219.[4]周兆彪.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6(08):19-20.

第四篇:“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代写论文提供 写手上传

摘要:目前我国义务阶段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实现由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创新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关键字: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小学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激情,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教材的安排等设疑激趣,将学习任务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驱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让学生通过任务明确探究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注意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习水平高低不等的学生都有自己可以选择的内容来进行探究学习,也可以激励学生像上楼梯一样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选择或依次完成:(1)、插入四张你喜欢的图片;(2)、有目的地插入一组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人物图、风景图等;(3)、精心地设计和挑选,插入的一组或多组图片有一定的主题,美观、艺术。

2、激趣诱导法。“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设计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实用课件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或通过玩游戏、找方法、找规律、做比较等,让学生开展比赛或上台表演,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如练习打字时,让学生通过打字游戏提高打字速度;学习复制,让学生探求多种复制方法进行比赛;在《金山画王》中试着找规律;简单的、与前面知识有联系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操作,并演示给大家看。

3、“空白”发现法。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重在实践操作,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计算机的功能又十分强大,一种操作往往有多种方法,各种软件还自带帮助。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给学生留一些知识“空白”,让学生自由探究未知领域,完成课堂的扩展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钻研奥秘,获得意外收获,享受一种探索的乐趣,培养探索的精神。如学习“microsoft word”时让学生自己根据帮助或鼠标提示自由学习老师介绍之外的其他的更多的工具按钮,自学“自选图形”部分的内容。

4、解决实际问题法。信息技术课,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搜索、整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解决一些与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其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教三年级学生在电脑上写日记;四年级用电脑创作艺术画,学习《图形的缩放》一课,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张桌布;五六年级学习网上搜索,让他们搜索一些写作文、解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借助网络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给自己录制歌曲,查找学习资料,查看天气预报,看新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等。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 ”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教师则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多方联系,大胆询问,勇敢尝试,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探究目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兴趣、自学探究。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质疑,课中探讨解疑,课后延伸复习。学会查阅资料, 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对未知、未见、未懂的知识进行自学探究。

2、小组分工探究。一个比较大的探究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完成一部分,或者小组内几个人,一个人探究一个问题,最后进行组合、集中、共商、确定。这比如组织同学办电子板报,制作校园网页等。

3、解疑合作探究。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合伙攻克难关,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分析透彻,达成共识。课堂上,鼓励邻座同学多商量、多讨论、互帮互学;课外,让学生自由组织互助组,促使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大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商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交流、集体探究。即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设想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或指出不足;选出全班最优秀的在教师机上给大家演示、交流、欣赏、展评,进行集体探究学习,激发全班同学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努力探究的热潮。

5、激励引申探究。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些经验或收获时,及时给一些鼓励,恰切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多总结,多思索,琢磨反馈,举一返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再接再厉,拓宽知识面,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再深入的探究学习,追求知识的更高境界,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学生的探究还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探究;在质疑问难处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多方探究,养成习惯,提高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如下:

1、养成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就时刻培养他们自觉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一个知识,遇到一个问题,便立即开动脑筋:思索——质疑——探询——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由创造、积极创新,学会、会学,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人。

2、扩展思维,多方探究,力求创新。引导学生探究要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放开手脚,给学生自由空间、充足时间,让学生“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例如,在学习“绘制标准图形”时,我只教给学生绘制的一点方法,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的作品,便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可以创作实际生活中和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物品,力求独特、新颖、别致。

3、联系实际,进行整合,提高能力。就是尽量的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信息技术与各科学习整合,把各科相关知识贯穿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如讲录音机和插入声音时,让学生把音乐课中的好歌曲录下来;在讲《绘画》时,让学生画最喜欢的动、植物、花卉,用美术的思维完成这节课;四年级文字输入时,让学生写作文、输古诗等。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竭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可抗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陆宏

4、《对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武健

5、《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现代化》总第72期

(《教育

第五篇: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常态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常态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特点,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通过三个实例,探讨了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常态教学中如何运用的问题:通过对课文主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通过比较阅读,进行人物心理的探究;通过理解写作方法,来探究文章的写法。

新课标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理念是“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根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合作”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原理上的主体互动形式;“探究”则是对纯被动性接受的反拨,是受教育者追求学习广度和深度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探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特点,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与同学一起探究的几个实例。

一、怀疑精神的培养——对课文主题的探究

在学习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写《珍珠鸟》是在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对这一个问题,我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一方面,是因为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自主学习训练,大多学生在课前都能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学习资料,对这篇文章的主题他们会产生一定的看法;另一方面,许多学习资料与教学参考书的说法一致,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我’作为一名强者,不但没有以强凌弱,反而用超脱私欲的爱心为小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从而赢得了珍珠鸟对人的信赖”“。而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当同学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很兴奋,觉得同学们读这篇文章时开动了脑筋。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表扬了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相发言,课堂气氛极其活跃。答案基本上有两种: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参阅学习资料上所得的答案,另一部分同学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文中的养鸟人并没有给鸟真正的自由,而是置它们于笼中。虽然,养鸟人将笼子设计得很“大自然”,但是,这仍然不能改变鸟被“囚禁”的事实。养鸟人实际上是一个视鸟为玩物,打着“爱鸟”旗号的“伪君子”。

哪一种答案更准确、合理呢?同学们经过集体讨论,提出探究本文主题需要回答的问题:

1.什么是爱?

2.“信赖”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3.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动物真正的爱护? 4.人与动物之间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5.文中养鸟人的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探究性的答案如下:

爱是是无私的奉献,是一种责任、是诚信。信赖产生的基础是尊重、信任。

人对动物真正的爱护是指从动物自身的需求出发,不断付出,而没有任何要求。

人与动物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和睦相处,相互依存,相互信赖的关系。文中的养鸟人将鸟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鸟养在笼中,使鸟不能获得自由。不是真正爱鸟。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同学们从逻辑上层层推理,最后得出结论:“我”仅比那些捕杀动物的猎手仁慈些,但决不不能称之为“富于爱心”、“善待动物”。因为,动物的家在大自然中,而不该是在“我”营造的“大自然”——笼中。

通过对《珍珠鸟》主题的探究,同学不但明白了人与动物应当如何相处,而且懂得了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不盲目迷信书本知识,即使对权威也可以大胆怀疑。

二、比较阅读的训练——对人物心理的探究。《五猖会》(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花了多半篇幅极言五猖会的难得一见、规模盛大,因此产生热切的向往之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我”正兴趣盎然地准备上船去观看五猖会的时候,父亲却让“我”背书,使“我”满腔的欢喜化为索然无趣。文中对我看赛会的描写就只有一句:“(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复习了六年级学过的鲁迅的散文《社戏》。《社戏》极细腻地刻画了“我”和一群小伙伴去看社戏的故事,想看铁头老僧翻筋斗没看着,小旦、老旦没完没了地咿咿呀呀,让大家极为扫兴,归途中大家偷豆、煮豆吃。文章结尾对社戏也有一句评价:“(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复习以后,我建议同学们探究两篇文章的相似点。大家讨论探究过程如下: 1.归纳两篇文章的主题。

《五猖会》表现封建社会中父权的至高无上,父亲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从而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伤害。

《社戏》表现小伙伴之间纯真的友情让我终身难忘。2.分析两篇文章中的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

《五猖会》中,我正准备去看五猖会的非常快乐的时刻,父亲让我背《鉴略》;《社戏》中,我和小伙伴在朦胧的月色下,一起欢快划船、偷豆、煮豆吃。

3.推测两篇文章中,人物在此情景下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

《五猖会》中,“我”的内心一定是悲伤、失望、痛苦;《社戏》中,“我”一定是感到刺激、快乐。

4.归纳两篇文章表现的主旨都是:轻松自由是使儿童内心感受快乐的最主要的条件。

5.推理,得出结论:《五猖会》中,因为父亲的行为让“我”感到悲伤、失望、痛苦,心里笼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再好的戏也觉无趣;《社戏》中,因为小伙伴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使“我”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在那里“我”可以恣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因此,即使是让然感到扫兴的社戏也会让“我”终身难忘。通过对《五猖会》、《社戏》的比较探究,同学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时看似矛盾,实则合理,而且通过层层蓄势揭示了人物心理。

三、理解写作方法——对文章写法的探究

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我请同学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体会作者在刻画阿长时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探究过程如下:

(一)同学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一:对比;结论二:欲扬先抑

(二)验证结论 1.审题:

题中的关键词语:刻画(人物)、表现手法。2.了解文中是

通过哪些事件来刻画人物(阿长)的。

(1)喜欢切切察察;(2)不许我走动;(3)睡觉摆“大”字;(4)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橘;(5)教给我很多道理;(6)给我讲长毛的故事。(7)给我买来《山海经》。

3.作者叙述这些事情时候的感情(找出文中关键词)。

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和“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是“最讨厌”的;对她的烦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觉得“非常麻烦”;对她讲的“长毛故事”产生了“空前的敬意”,后来 “淡薄起来”,直至 “完全消失”;对她买来《山海经》,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于是发出了“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4.概括感情变化。

不佩服、讨厌——产生敬意 5.是对比还是欲扬先抑?

理解“对比”与“欲扬先抑”的区别。

“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加以比较的修辞方式。其作用是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欲扬先抑”是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手,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而后才透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制造悬念,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达到突出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的目的。这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其中,“扬”是最终目的,“抑”只是一种手段,是为“扬”蓄势的。

6.得出结论:

作者在刻画阿长时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三)结论:

“结论一”是错误的,“结论二”是正确的。教学中,我跟学生逐步探讨出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1.小组成员猜测探究结果

2.制定探究方案:由所需探究的问题引发出一系列细致、具体的新问题。3.做好探究记录,探究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再对探究方案进行修正。`

4.归纳总结自己的探究结果,来验证问题猜测。

当然,探究问题的这个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课堂教学进行问题探究时,我结合学生的表现,灵活取舍,尽量隐蔽自己的观点,把有形的预设寓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寻结果。使课堂呈现出开放性、丰富性、灵活性、不确定性,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中自然生成,最终达到让学生尝试成功体验的目的。

下载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迅速地在中小学校普及,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深刻影响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对学校和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也......

    初中物理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及评价刍议

    初中物理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及评价刍议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之中,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初中物理新课程......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内容提要: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新的时代呼唤教育创......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 课题结题报告一、 物理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理念即将走进中小学校园,走入......

    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有哪些策略方法? 请认真回顾《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方法的五个问题》这门课,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①自觉②果断③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理探究性学习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理探究性学习 蒋卫山(武进遭桥初级中学,江苏武进213171) 第20卷常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运用

    2012 届师范类毕业生 教研文章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运用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200903020101 班 级: 2009级9班 专 业: 物理教育 系 别: 数理科学系 指导教师: xxx 日 期: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