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学1知识点总结
刑法学1知识点总结(大红本)
第一章 刑法概说(非重点)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节 适用刑罚人人平等原则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第五章 犯罪客体(非重点)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危害行为 第三节 危害结果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第七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 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第五节 单位犯罪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与罪过相关的的几个特殊问题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第六节 认识错误
第九章 正当行为
第一节 正当行为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 第四节 犯罪未遂形态 第五节 犯罪中止形态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判断标准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第三节 数罪的类型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非重点)
第一节 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 第二节 刑罚的功能 第三节 刑罚的目的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非重点)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 第二节 主刑 第三节 附加刑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办法
第十六章 刑罚的裁量(非重点)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念 第二节 刑罚裁量原则 第三节 刑罚裁量情节
第一节 累犯
第二节 自首与立功 第三节 数罪并罚 第四节 缓刑
第一节 减刑 第二节 假释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第二节 时效 第三节 赦免 第十七章 刑罚的裁量制度
第十八章 刑罚的执行制度
第十九章 刑罚的消灭
第二篇:刑法学总论知识点总结
刑法学知识点总结 刑法的渊源
答: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可是刑法的渊源。但注意其没有普遍的效力只是在特定的地区适用)刑法的机能
1、概念:刑法机能是指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
2、分类:包括显在的机能与潜在的机能。
3、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行为规制机能,它是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保护法益的机能,它是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人权保障机能(即自由保障机能),它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的人权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注意】:本书中认为刑法的机能只有两种即法益保护(推出刑罚目的)与人权保障(推出罪刑法定原则),行为规制机能基本上只是法益保护机能的反射效果。(注意一下刑法第2条)
刑法的性质
制定内容的特定性 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法益保护的广泛性 处罚范围的不完整性 部门法律的补充性 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刑法的目的
刑法的目的基本上有三个层次:
刑法的整体目的即保护法益。刑法的整体目的与宪法相符合,对宪法目的有服从、体现和保障实现的义务。
刑法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是由分则的章名和有关规定体现的。刑法分则各章的目的,贯穿在该章的全部刑法条文中,对分则各章具体条文的解释与适用必须体现该章的目的。各个条文的目的,是由条文的具体规定体现出来的(这里的条文主要是指分则性条文)【注意】:除条文有特别规定或者应为立法缺陷导致具体犯罪存在具体归类错误的以外对各个条文目的的理解不应超出规定该条文的“章”的目的范围。不同层次的目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底层次目的受高层次目的的制约,高层次目的依赖于低层次目的的体现与实现。刑法的目的体系、结构与刑法文字是纲与目的关系。刑法规范
概念:以禁止、处罚犯罪行为为内容的法律规范,就是刑法规范。(即罪刑规范)刑法规范与刑法条文具有密切联系。但是规范与条文并非等同。刑法规范首先是裁判规范,即是指示或命令司法工作人员如何裁定、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犯罪如何科处刑法的法律规范。刑法规范也是行为规范。
刑法规范的实质是法益保护规范。刑法解释的方法
分类: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的概念:是指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其通常使用方法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论理解释的概念:是指参酌刑法产生的原由、理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按照立法精神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论理解释的分类: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行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
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罪行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传统基础:三权分立思想与心理强制说。现实基础(即现在一般认为):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的侧面要求: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这是对罪刑法定中“法”的要求。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但并非禁止一切事后法,而是禁止事后重法溯及既往;禁止类推解释,但并非禁止一切类推解释,而是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禁止不定期刑,但并非禁止一切不定期刑,而是禁止绝对不定期刑,我国刑法分则立法采用的是相对不定期。)
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侧面要求:明确性(即刑法法规的明确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排斥含混模糊的立法语言与规范)。禁止处罚不当处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实现: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合理解释刑法。实现罪行法定原则,要求正确定罪量刑。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第4条)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的基本内容:平等地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体内容:刑罚与罪质相适应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刑法第5条)刑法的溯及力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注意】: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刑法第12条的司法解释)但书
含义:法律条文中“但”或“但是”以下的部分,指出本条文的例外或限制。“但书”,是指立法表述中以“但是”、“但”作为转折连词,用以表例外的条件或行为的前提的句法模式。当同一条款前段与后段的意义发生转折时,使用但书。【10】犯罪的法定分类
概念:是指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作的分类。刑法分则根据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性质,将犯罪分为10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还可以对犯罪做如下分类: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身份犯与非身份犯亲告罪与非亲告罪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11】犯罪构成的分类
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关闭的犯罪构成与开放的犯罪构成 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普通的犯罪构成、加重的犯罪构成与减轻的犯罪构成。【12】犯罪构成要件
含义: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构成的组成部分,要件的有机统一形成犯罪构成。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含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也称具体的构成要件,是指具体犯罪(罪名)的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是具体犯罪的违法性与有责性的法律标志。确定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要遵循的原则:法定原则、犯罪的法律特征与实质特征相统一原则、违法性与有责性相一致的原则。确定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还应掌握科学的确定方法是:把握总则规范与分则规范之间的关系;把握分则条文之间的关系;把握刑法条文的统一性,包括刑法条文的体系性与统一条文内部的协调性;把握空白刑法规范中指明的参见法规;把握刑法分则条文的保护法益。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的含义: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即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是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的分类:客观要件(即犯罪客观要件)是表明行为违法性的要件,其内容为违法性(法益侵害性)奠定基础、提供根据,因而也可以称为违法构成要件。主观要件(即犯罪主观要件)是表明行为的有责性的要件,其内容为有责性(非难可能性)奠定基础,提供根据,因而也可以称为责任构成要件。【注】:客观(违法)构成要件:客观构成要件符合性(行为、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身份);违法性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其他违法阻却事由)。
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主观构成要件符合性(故意、过失、目的与动机);有责性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13】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概念:犯罪构成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而组成,各个要件也由不同要素所组成;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管的构成要件要素作为违法类型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作为责任类型的构成要件要素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14】客观构成要件的概念: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害性,而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客观要素。【15】客观构成要件的特点:客观构成要件具有法定性客观构成要件的内容是说明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性的客观要素客观构成要件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6】客观构成要件的机能:自由保障机能(即罪行法定主义的机能)犯罪个别化机能故意规制机能违法性推断机能 【17】行为主体 概念:行为主体是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分类: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
特殊身份的含义:特殊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特殊身份总是与一定的犯罪行为密切联系的,与犯罪行为没有联系的资格等情况,不是特殊身份。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终身具有的身份,也可能是一定时期或临时具有的身份。身份犯的含义:客观构成要件要求自然人具备特殊身份或者刑罚的加重减轻以具有特殊身份为前提的犯罪。
身份犯的分类: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注】:真正身份犯:行为人只有具备某种特殊身份,才能构成犯罪。这种身份就是定罪身份或构成身份。如贪污罪的主体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真正身份犯:行为人不具有某种特殊身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是影响量刑。这种身份也称为量刑身份或加减身份。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
特殊身份既可能是终身具有的身份,也可能是一定时期临时具有的身份。
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特殊身份,是只针对该犯罪的实行犯(正犯)而言。刑法将特殊身份规定为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原因是:有些犯罪只能由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有些行为只能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其法益侵害性才能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为了保护特定法益,将某种犯罪作为加重类型,而规定特殊身份。有些不作为性质的犯罪,由于相关法律只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义务,故只有具有该特定身份的人不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才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特殊身份的分类:以特定职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以特定职业为内容的特殊身份 【注】:常见罪名关于身份的要求:(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构成身份的犯罪:报复陷害罪(第254条),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罪(第294),渎职犯罪。①放纵走私罪(第411条)的定罪身份:海关工作人员。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第404条)的定罪身份:税务机关工作人员。③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第417条)的定罪身份: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④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第398条)通常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构成该罪。(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加减身份的犯罪:诬告陷害罪(第243条),非法拘禁罪(第238条)。(3)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加减身份的犯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第245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第307条)。(4)没有身份规定的易混犯罪:打击报复证人罪(第308条,窝藏、包庇罪(第310条)。单位
单位犯罪概念: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单位犯罪的特点: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集合。单位犯罪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并且与其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的犯罪。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不是绝对的)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者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单位犯罪以刑法有明文规定为前提,即只要当刑法规定了单位可以成为某种犯罪的行为主体时,才可以将单位认定为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以刑法明文规定为前提。因此,某种犯罪行为“由单位实施”,但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行为主体时,应当而且只能对自然人定罪量刑。)单位犯罪的法律后果具有特殊性。单位行为主体的特殊要素:要求单位具有特定的所有制性质;要求单位具有特定的职能性质;要求单位具有特定义务。【注】:构成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性质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下三种不得以单位犯罪论的情形:一是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二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得以单位犯罪论处。三是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直接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而不以单位犯罪论。【18】实行行为
概念:犯罪的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实行行为并不意味着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的行为。实行行为并不是任何与法益侵害结果具有某种联系(或条件)的行为,而必须是类型性的法益侵害性行为。
直接正犯:实行行为以行为人自身的直接、积极的身体活动去实行为原则。间接正犯:通过支配他人进而支配犯罪事实的。【19】结果加重犯
概念: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后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结果加重主要表现在:基本犯为抽象的危险犯,而行为导致抽象的危险发展为侵害结果时,该结果可能成为基本犯结果的加重;基本犯为具体的危险犯,而行为导致具体的危险发展为侵害结果时,该结果是基本犯结果的加重;基本犯为侵害犯,行为导致性质相同且更为严重的实害时,该严重实害是基本犯结果的加重。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1)故意+过失:故意伤害致死;(2)故意+故意或者过失:抢劫致人死亡;(3)过失+过失:危险物品肇事。】 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由于刑法对结果加重犯规定了加重的法定刑,故对结果加重犯只能认定为一个犯罪,并且根据加重的法定刑量刑,而不能以数罪论处。遗弃罪没有结果加重犯。】
【20】因果关系(案例分析)【21】正当防卫的条件: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紧迫性);关于防卫意识(主观的正当化要素);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2】特殊正当防卫(刑法第20条,注意法条的分析)【23】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
1、法令行为。它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一是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如发行彩票。二是法律明示了合法性条件的行为(如国外的堕胎行为)。三是职权(职务)行为,如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实行逮捕。四是权利(义务)行为,如一般人扭送现行犯。
2、正当业务行为。它是指虽然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在社会生活上被认为是正当的业务上的行为。业务是指基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复实施的行为。只有正当业务中的正当行为才是排除犯罪的事由。新闻报道、职业体育活动、律师的辩护活动、治疗行为(人体实验不属治疗行为)。
3、被害人的承诺
4、自救行为。它是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
5、推定的承诺
6、自损行为
7、义务冲突 【24】故意 概念: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
2、犯罪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认识因素,二是意志因素。
3、故意的种类: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直接故意概念: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间接故意的概念: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7、直接故意的一般认识内容:a.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社会意义。b.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侵害结果与危险结果)。对危害结果的明知包括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与可能发生两种情况;行为人所明知的是哪一种情况,应以行为人自身的认识为准,不以客观事实为准。因果关系不是故意的独立认识内容。c.某些犯罪的故意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如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特定身份等。
8、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9、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0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放任”是对危害结果的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
11、故意的认定:(1)区分犯罪的故意与一般生活意义上的“故意”(2)区分犯罪故意与目的或单纯的认识(反对双重罪过)(3)正确理解总则条文规定的“明知”与分则条文规定的“明知”的关系
分则关于“明知”的规定,大多属于注意规定,即提醒司法工作人员注意的规定。即使分则没有“明知”的规定,也应根据总则关于故意的规定,确定必须明知的事实。此外,在个别情况下,分则的“明知”主要是作为总则中的过于自信过失的具体化而规定的(4)犯意转化、另起犯意与行为对象转换犯意转化:犯意升高者,从新意(变更后的意思);犯意降低者,从旧意(变更前的意思),但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另起犯意:在前一犯罪已经既遂、未遂或中止后,又另起犯意实施另一犯罪行为,因而成立数罪。(l)行为在继续过程中,才有犯意转化问题;如果行为已经终了,则只能是另起犯意。(2)同一被害对象才有犯意转化问题;如果针对另一不同对象,则只能是另起犯意,行为对象转换:是指行为人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原先设定的行为对象,转移到另一行为对象上。如果行为对象的转移,导致个人专属法益的主体变化,或者导致法益性质变化,则属于另起犯意。【注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25】过失
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过失的概念: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成立条件: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构成要件的结果。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有相似之处,表现在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客观上又都发生了结果,但前者是结果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并由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后者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如汽车司机在雨夜行车,从农民放在公路上的稻草上驶过,轧死了睡在稻草下的一个瘦小精神病人,属于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概念: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a.认识因素:预见与明知;b.情感因素:轻信与不关心;c.意志因素:希望不发生与放任发生。【26】法定年龄的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相对负责任时期。
3、【注意】: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包括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达到重伤程度)论处的情形:138条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241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伤害被拐卖人的(达到重伤程度);247条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的;248条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289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292条第2款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333条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重伤的(以故意伤害罪论处)。②“强奸”包括奸淫幼女(注意14-16周岁男少年的特殊性)。注意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组织、强迫卖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③“抢劫”不限于抢劫财物的犯罪,还包括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抢劫罪不仅包括第263条的抢劫罪,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准抢劫罪与转化抢劫罪,如269条、267条第2款等规定的抢劫罪;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以抢劫罪定罪处罚。④“投毒”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⑤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的罪名。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所实施的某种行为包括了上述8种犯罪行为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⑥行为人既可以是八种罪的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帮助犯。即行为人对这八种罪仅实施了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27】犯罪预备
1、概念: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
2、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3、处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8】犯罪未遂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不是犯罪行为的起点,而是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起点。)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3、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9】犯罪中止
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成立条件:中止的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的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的客观性:客观上有中止的行为。中止的有效性: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0】教唆犯
1、概念: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
2、成立条件:教唆对象(教唆对象原则上必须是事实上具有责任能力的人,但不必是达到法定年龄的人。就真正身份犯而言,在被教唆者具有特殊身份却又具有责任阻却事由的情况下,仍应肯定教唆犯的成立。教唆行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但特定并不意味着只能对一人教唆,对特定的二人以上实施教唆行为,也能成立教唆犯。如果唆使的对象不特定,则叫“煽动”,不成立教唆。)教唆行为(教唆行为必须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进而使之实行犯罪。)教唆故意(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3、认定:对教唆犯,应当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当刑法分则条文将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时,对教唆者不能依所教唆的罪定罪,而应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定罪,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教唆犯教唆他人实施几种较为特定犯罪中的任何一种犯罪时,对教唆犯按被教唆者具体实施的犯罪定罪。【31】主犯及其处罚原则
1、主犯的概念: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犯罪集团中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但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2、主犯的分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主犯的处罚原则: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32】从犯及其处罚原则
1、概念: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处罚原则: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3】主刑、附加刑
1、主刑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注】看法条32至60条 【34】累犯
1、种类: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
2、一般累犯概念: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3、一般累犯成立条件:(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以及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都不成立累犯。)
4、特殊累犯的概念: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5、特殊累犯成立条件:只要前后两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罪。
6、累犯的法律后果:一者应当从重处罚;二者不能适用缓刑;三者不能适用假释。【35】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6】适用数罪并罚的不同情形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先加后减)
3、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先减后加)
【37】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必须不是累犯。换言之,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38】减刑的幅度与限度
1、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2、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注意】:仔细看书467至469页 【39】假释的适用条件
1、前提条件:假释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正在服刑的罪犯。
2、执行刑期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可以假释。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3、实质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提前释放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假释不以立功为条件,根据监狱法的有关规定,如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假释。
4、消极条件(不适用假释的情况):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这里的暴力性犯罪,不限于杀人、爆炸等罪名,还包括其他暴力性犯罪,例如武装叛乱、**罪、劫持航空器罪等。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5、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第三篇:刑法学就是1
●刑法学就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刑法就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立法解释就是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就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指行为之定罪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
●属地原则亦称领土原则。即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属人原则亦称国籍原则。即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保护原则亦称自卫原则。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普遍原则亦称世界原则。即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刑法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从旧原则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从新原则即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按照旧法处理。
●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按照新法处理。
●犯罪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构成就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
●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即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犯罪特殊主体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过失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意外事件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假想防卫即如果不法侵害实际上并不存在,行为人却误认为存在,进而错误地实行了自以为是正当防卫的行为而给无辜者造成一定的损害。
●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特别防卫权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避险过当是指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故意犯罪停止状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的故意犯罪行为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犯罪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就是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体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中止就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想象竞合犯亦称想象数罪,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
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
●刑事责任就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担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
●刑罚是刑法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预期达到的效果。●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主刑就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法方法。
●附加刑也称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属于财产刑。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受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
●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境的刑罚方法。
●刑罚裁量又称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法定情节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
●酌定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数罪并罚就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缓刑就是指对于原判刑罚附条件不予执行的制度。
●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在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刑罚消灭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定原因致使国家针对特定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
●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在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在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追诉时效就是指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
●什么是刑法学?它与其他刑事法学学科有何区别?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学与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犯罪侦查学等其他刑事法学学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研究对象不同:刑法学是专门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而其他学科都不是专门研究刑法规范的,即它们都不是从刑事实体法的角度来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因此,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学以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把刑法学与其他法学学科特别是与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劳动改造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犯罪侦查学等其他刑事法学学科区分开来。
●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即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即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最为严厉的强制性。
●什么是刑法的解释?它的种类有哪些?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按解释效力划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按解释方法划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制定刑法,既不能凭主观想象,也不能照抄照搬前人或者外国现成的东西,而应当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我国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刑法的制定正是贯彻了这一原则。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任务,亦可谓之刑法的机能,或曰刑法的作用。《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规定,刑法的任务或曰机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2)保障技能与保护技能的统一。
●我国刑法体系有什么特点?(1)统一性;(2)科学性;(3)独创性。●什么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其主要特征即界定标准是什么?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亦即界定标准有三个:(1)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2)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
●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其基本要求是什么?所谓罪刑法定,就是指行为之定罪处刑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其基本要求是:罪刑规范的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所谓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就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其基本要求是:无论是追究犯罪人还是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均应贯彻适用刑法上的平等与公正。
●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所谓罪责刑相适应,就是指刑法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其基本要求是:刑事立法上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法制度与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刑事司法中要重视量刑、纠正重刑主义,实现执法和谐。
●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以及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犯罪概念的意义表现在它是统一认定犯罪和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一个行为究竟是犯罪或者不是犯罪,是犯罪还是其他违法行为,是犯罪还是错误,从总体上说,就看这个行为是不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并且是否达到触犯刑律、应受刑法处罚的程度。如果一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那么这个行为就是犯罪,反之,则不属于犯罪。
●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犯罪构成,就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表现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最主要区别,则在于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它必须通过犯罪构成才能具体实现
●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1)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3)是由刑法加以规定的。●犯罪构成有哪些共同要件?(1)犯罪客体;(2)犯罪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构成有什么意义?(1)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2)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3)有助于正确裁量刑罚。
●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其分类的意义是什么?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按照犯罪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类: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犯罪直接客体可划分为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分类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通过分类可以进一步揭示各类犯罪客体的属性,正确认识犯罪客体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解决刑事司法中诸如定罪量刑中的各种难题。
●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构成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所谓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所谓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能力的关键。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而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 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研究犯罪客体有什么意义?(1)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提高人们与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2)有助于确定犯罪的性质,分清此罪的界限;(3)有助于客观地评价社会危害程度,正确地量刑。
●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犯罪的不作为?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客观上是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主观上是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的行为;危害社会行为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所谓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
●什么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如何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注意掌握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5)因果关系的复杂性;(6)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问题;(7)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8)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诸要件的统一,具备犯罪构成才能够追究刑事责任。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解决了其刑事责任问题。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即使具备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缺乏故意或过失,仍不能构成犯罪和使其负刑事责任。那种把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认为有因果关系就负刑事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客观归罪的观点。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以下两个:(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我国刑法根据精神障碍人的不同情况,将其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2)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
●聋哑人、盲人、生理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依法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醉酒的人犯罪,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有什么意义?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对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的意义:(1)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以一;(2)主体特殊身份具备与否,也是某些犯罪案件中区分和认定此罪与彼罪的一个重要标准;(3)主体特殊身份影响无特殊身份者的定罪。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意义:(1)在我国刑法中,对行为类似的特殊主体的犯罪一般都较
一般主体的犯罪规定的刑罚相对重一些;(2)在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中,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3)在我国刑法分则规范中,规定对某些犯罪若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的就要从重处罚。
●怎样理解单位犯罪及其双罚制?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个范畴。单位犯罪的两个基本特征是:(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机关、团体;(2)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我国刑法典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根据这一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是因为,单位犯罪的情况具有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并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对单位犯罪起到足以警戒的作用。●如何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所谓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几种因素。
●什么是犯罪的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二者有哪些区别?所谓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构,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的特征表现为:在认识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样两种心理态度。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虽然同属故意的范畴,但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
●什么是犯罪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何在?所谓犯罪的过失,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特征:(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特征:(1)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之所以实施行为,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都有所不同: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有所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根本没有预见;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二者虽然都持排斥态度,但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轻信能够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疏忽。
●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几种情况?这些情况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解决有何影响?法律认识错误:(1)假想的犯罪:这种情况下,判断和认定行为性质的依据是法律,而不是行为人对法律的错误认识,并不因为行为人的错误认识而使行为本来的非犯罪性质发生变化,因而不能构成犯罪;(2)假想的不犯罪:处理所谓“假想的不犯罪”的情况,原则上不能因为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的误解而不追究其应负的刑事责任,以防止犯罪分子借口不知法律而实施犯罪并逃避罪责。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为人确实不了解国家法律的某种禁令,从而也不知道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就不能让其承担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3)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法律的这种错误认识,并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当按照他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定罪量刑。事实认识错误:(1)客体的错误: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2)对象的错误:①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在,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实施犯罪行为,因而致使犯罪未得逞的,应定为犯罪未遂;②行为人误以人为兽而实施杀伤行为,误把非不法侵害人认为是不法侵害人而进行防卫,这类情况下显然不是故意犯罪,根据实际情况或是过失犯罪,或是意外事件;③标的错误。这种对具体目标的错误认识,对行为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行为人仍应负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3)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由于行为人不存在犯罪的故意,因而不应以故意犯罪论处,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判定为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4)工具的错误:行为人具备犯罪的主客观要件,只是由于对犯罪工具实际效能的误解而致使犯罪行为未发生犯遂时的犯罪结果,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5)因果关系的错误:①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没有这种结果;②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事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③行为人的行为没有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及其预想的目的停止,而是发生了行为所预见所追求的目标以外果;④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行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行为造成的。
●研究犯罪主观方面有什么意义?(1)有助于正确定罪;(2)有助于适当量刑。
●怎样理解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定罪量刑有什么意义?所谓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关系: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密切联系表现在:(1)二者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心理活动,它们的形成和作用都反映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2)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为基础,犯罪目的源于犯罪动机,犯罪动机促使犯罪目的的形成。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区别表现在:(1)从内容、性质和作用上看,犯罪动机是表明行为人为什么要犯罪的内心起因,比较抽象,是更为内在的发动犯罪的力量,起的是推动犯罪实施的作用;犯罪目的则是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客观犯罪结果在主观上的反映,起的是为犯罪定向、确定目标和侵害程度的引导、指挥作用,它比较具体,已经指向外在的具体犯罪对象和客体;(2),而且,除复杂客体犯罪以外,一般是一罪一个犯罪目的;同种犯罪的动机则往往因人、因具体情况而异,一罪可有不同的犯罪动机;(3)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者不同的犯罪目的,一种犯罪目的也可以同时为多种犯罪动机所推动;(4)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一些情况下所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行为人的动机可以出于物质的、经济的需要,而犯罪目的则反映了行为人精神的、政治的需要;(5)一般来说,二者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犯罪目的的作用偏重于影响定罪,犯罪动机的作用偏重于影响量刑。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对于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1)犯罪目的的意义:①在法律标明犯罪目的的犯罪中,特定的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②对法律未标明犯罪目的的直接故意犯罪来说,犯罪目的也是其犯罪直接故意中必然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且每种直接故意犯罪都有其特定的犯罪目的,因而在剖析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时,明确其犯罪目的的内涵并予以确切查明,无疑对定罪具有重大作用;(2)犯罪动机的意义:①犯罪动机侧重影响量刑;②犯罪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五个方面: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主观条件、限度条件。
●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如何划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所谓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就是指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其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划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应当以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为标准:只要防卫行为的强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防卫行为的强度没有明显超过侵害行为的强度,防卫行为对侵害者所造成的损害不是过分大于侵害行为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就应当认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就属于防卫过当。
●什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划清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成立应当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限制条件、主观条件、限度条件。刑法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义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谓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是指所担任的职务或从事的业务负有同一定危险作斗争的责任的人员。这些负有与特定危险作斗争的人员不能以避免与其职务有关的危险为由,实行所谓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有何异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点:(1)目的相同;(2)前提相同;(3)责任相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1)危险的来源不同;(2)损害的对象不同;(3)行为的限制不同;(4)行为的限度不同;(5)主体要求不完全相同。
●什么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有哪几种?所谓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是指在形式上似乎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而实质上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从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有:(1)履行职务的行为;(2)正当业务行为;(3)执行命令的行为;(4)经权利人同意的行为。
●什么是特别防卫权?它与一般防卫权有哪些不同?所谓特别防卫权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与一般防卫权的区别:(1)特别防卫权只能针对犯罪的侵害行为而不能针对一般违法的侵害行为实施;而一般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法侵害,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一般违法行为;(2)特别防卫权只能针对暴力犯罪行为而不能针对非暴力犯罪行为实施;而一般防卫行为不仅可以针对暴力手段的不法侵害,而且可以针对非暴力手段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3)特别防卫只能针对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而不能针对危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财产权利等其他非人身安全权益的犯罪行为;一般防卫行为则可以针对任何侵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进行反击;(4)特别防卫权只能针对特定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而不能针对较轻的或一般的暴力犯罪行为实施;一般防卫行为既可以是针对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实施,也可以是针对未达到严重程度的暴力犯罪行为实施;(5)特别防卫权行为的实施不受必要限度的限制;而一般防卫行为要受到法定的“必要限度”的限制和制约。
●犯罪既遂形态有什么特征?既遂犯有哪些类型?所谓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些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既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4)举动犯。●犯罪预备形态有什么特征?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什么区别?所谓犯罪预备,就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表现为:(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形态有什么区别?所谓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形态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也是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相区别的主要标志;(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这是犯罪未遂形态的又一重要特征,是犯罪未遂形态区别于犯罪既遂形态的主要标志。
●怎样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所谓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形态有两种类型,即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这两种类型的犯罪中止的特征略有不同。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1)时空性;(2)自动性;(3)彻底性。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所谓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在某些犯罪的某些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可能造成但未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而在这种情况下所成立的犯罪中止。这种特殊类型的犯罪中止,除了要具备上述普通类型的犯罪中止所必须具备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三个特征外,还要求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概念及存在范围?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对预备犯,可以比照即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对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故意犯罪过程中有哪些犯罪停止形态?犯罪停止形态与犯罪过程和犯罪阶段有什么区别?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按其停止下来时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的既遂形态,二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故意犯罪的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关系。其主要区别在于:故意犯罪的形态是故意犯罪已经停止下来的各种不同的结局和形态,属于相对静止范畴的概念;故意犯罪的过程与阶段是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进程与进程中划分的段落,属于相继运动发展的概念。由于这种区别,作为已经停止下来的不同的犯罪形态,就不可能具有前后相互衔接、此伏彼起的递进和发展变化属性,同时,就一个人实施某种犯罪的案件而言,他也只能构成犯罪停止形态中的某一种犯罪形态,而不可能同时构成两种以上的犯罪停止形态;而一个人实施某种具体犯罪案件时,完全可能同时具有两个犯罪阶段及完整的犯罪过程。●试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故意。
●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所谓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同犯罪、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的成立,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2)犯罪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4)犯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
●试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所谓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的规定,主犯分为三种:(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也是首要分子的一种;(3)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试述教唆犯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教唆犯的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行犯罪。成立教唆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客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2)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此外,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间接正犯即间接实行犯。●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的形式是共同犯罪的形成、结构和共同犯罪人结合形式的总称。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按照四个不同标准,将共同犯罪区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等四类八种。
●胁从犯的刑事责任?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如何区分一罪与数罪?根据刑法理论界普遍公认的观点,一罪与数罪的区分应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为标准:即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
●什么是继续犯?其特征如何?其处罚原则是怎样的?所谓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继续犯的构成特征是:(1)继续犯必须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行为的犯罪;(2)继续犯是持续地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的犯罪;(3)继续犯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4)继续犯必须以持续一定时间或一定持续性为成立条件。对于继续犯应按刑法规定以一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
●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所谓想象竞合犯,亦称想象数罪,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基本构成特征或必备条件:(1)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2)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行为;(3)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4)行为人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罪名。一般认为,对于想象竞合犯应采用“从一重处断”的原则予以论处。即:对想象竞合犯无须实行数罪并罚,而应按照其犯罪行为所触犯的数罪中最重的犯罪论处。
●何谓结果加重犯?其特征及处罚原则是什么?所谓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的基本构成特征有以下几方面:(1)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2)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或者加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3)行为人对于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对于结果加重犯,应当按照刑法分则条款所规定的加重法定刑处罚。
●简述连续犯的特征及其处断原则?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的基本构成特征有以下几点:(1)连续犯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2)连续犯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4)连续犯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对于连续犯,应当适用按一罪从重处罚或按一罪作为加重构成情节处罚的处断原则。
●牵连犯有何特征?如何处断?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的构成要件,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2)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3)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4)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对于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凡刑法典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无论其所规定的是何种处断原则,均应严格依照刑法典分则条款的规定,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适用相应的原则予以处断;对于刑法典分则条款未明确规定处断原则的牵连犯,应当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定罪处刑,不实行数罪并罚。
●吸收犯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是什么?所谓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吸收犯的基本构成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必须实施数个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2)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基于其内在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的独立统一特性,而彼此形成一种吸收关系;(3)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的直接客体,并且指向同一的具体犯罪对象;(4)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意、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而实施数个犯罪行为。
●实质的一罪的概念和种类?实质的一罪是指形式上具有数罪的某些特征,但实质上仅构成一罪的犯罪形态。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犯。●处断的一罪的概念和种类?处断的一罪是指实质上构成数罪,但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数罪的类型?数罪,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实质数罪和想象数罪、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等种类。
●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所谓刑事责任,就是指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刑事责任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非难谴责性;(2)刑事法律性;(3)严厉惩治性;(4)人身专属性。
●怎样理解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刑事责任与刑罚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刑事责任的确立和确定决定刑罚的设立和适用。刑事责任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后果;(2)刑事责任的程序不同决定刑罚的轻重不同。刑事责任的程度是决定是否实际判处和执行刑罚以及实际适用刑罚轻重的标准;(3)刑事责任以刑罚作为基本实现方式。犯罪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主要是通过刑罚的具体运用来实现的。
●怎样理解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指刑事责任的前提或基础,从犯罪人来说,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从国家来说,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刑事责任的根据包括两方面:(1)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即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2)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即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
●怎样理解刑事责任的开始和终结?刑事责任的开始,是指刑事责任的起点,从犯罪人来说,是指承担刑事责任的起点;从国家来说,是指追究刑事责任的起点。刑事责任的开始,可以分为:(1)应当承担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2)实际承担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刑事责任的终结是指刑事责任的结束或者消灭。根据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不同,因此刑事责任的终结时间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定罪判刑的刑事责任,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或者免予执时而终结;(2)有罪免刑的刑事责任,在国家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或者国家审判机关免予刑事处罚的有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时而终结;(3)对于根本被依照刑事诉讼程序追究刑事责任的犯包括没有被发现的犯罪;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而未被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告诉后又撤回告诉的,在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期满之时,即为刑事责任的终结;(4)犯罪人死亡的,不论是开始追究刑事责任,不论是否已确定刑事责任,也不论所判刑罚是否执行完毕,其死亡之时即为事责任的终结。
●简述刑罚的概念和特征?所谓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刑罚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2)刑罚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3)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4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5)刑罚的适用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6)刑罚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刑罚作为整个法律制裁体系中的一种制裁措施,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存在着显区别,主要表现为:(1)适用对象不同;(2)严厉程度不同;(3)适用机关不同;(4)适用根据和适用程序不同;(5)法律后果不同。
●简述刑法目的的概念、内容、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
系?刑法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预期达到的效果。我国刑法的目的,是通过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罪犯,教育罪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所谓特殊预防,就是指通罚适用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一方面,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使其感受到刑罚的威力,体到服刑的痛苦,由于害怕受刑之苦而敢再次犯罪;另一方面,通过强制犯罪人从事生产劳动,并在劳动改造的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使其既到犯罪是可耻的,受到刑罚处罚是罪有应得,因而内心受到自我谴责,不再以身试法,又能取得一技之长利回归社会,从而预防他们再次犯罪。所谓一般预防,就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上犯罪道路。国家通过公布刑法、适用刑罚,用刑罚的威力有罪的人,使自及早醒悟,消除犯罪意念,不敢轻举妄动、以身试法,从而预防犯罪的发生。我国刑法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对任何一个犯罪人适用刑罚,都包含着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目的。
●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我国的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九种:(1)管制:就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2)拘役: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3)有期徒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4)无期徒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5)死刑:也称生命刑,就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6)罚金:就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或者犯罪单位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8)没收财产:就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9)驱逐出境:就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境的刑罚方法。
●试述我国刑法中制死刑适用的规定?我国刑法典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主要表现在:(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如何理解刑罚体系的概念及其特点?刑罚体系,是指由刑法所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特点:(1)体系完整、结构严谨,适应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2)方法人道、内容合理,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3)宽严相济、目标统一,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政策。
●什么是非刑罚处理方法,其种类有哪些?非刑罚处理方法就是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刑罚之外的处理方法。分为两类:(1)刑事损害赔偿;(2)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又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刑罚裁量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刑罚裁量,又称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刑罚裁量具有以下特征:(1)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2)量刑的内容是对犯罪人确定刑罚;(3)量刑的性质是一种刑事司法活动。●简述刑罚裁量的原则?我国刑法中的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的量刑原则:犯罪事实是引起刑事责任的基础,也是进而对犯罪人裁量刑罚的根据。无犯罪事实,也就无刑事责任,更无所谓对犯罪人裁量刑罚的可能。所以,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2)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量刑原则:量刑仅以犯罪事实为根据是不够的,因为犯罪事实作为量刑的根据,并不能保证量刑结果必然适当。要做到量刑适当,还必须以刑法的规定为准绳。
●如何理解刑罚裁量情节?刑罚裁量情节,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以刑罚是否就刑罚裁量情节及其功能作出明确规定为标准,刑罚裁量情节可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刑罚裁量情节的适用必须依法进行,即必须正确理解法律规定的量刑情节的含义并科学地掌握其适用规则:(1)从轻处罚情节和从重处罚情节的适用;(2)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3)免除处罚情节的适用;(4)酌定处罚情节的适用。
●简述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构成条件?所谓累犯,就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谓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1)前罪罪都是故意犯罪;(2)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所谓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累犯的构成条件是:)前罪与后罪必须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3)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都构成危害国家罪的特别累犯,不受前后两罪相距时间长短的限制。
●如何理解自首的概念、种类及其成立条件?所谓自首,就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所谓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所谓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什么是立功?其表现形式有哪些?对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如何处罚?所谓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我国刑法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的表现形式是: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重大立功的表现形式是: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表现的。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分别按照以下不同情况予以从宽处罚:(1)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轻或者免除处罚。●什么是数罪并罚?如何适用数罪并罚?所谓数罪并罚,就是指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我国刑罚中的数罪并罚,是指人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对数罪实行并罚,必须根据刑法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进行。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则充的折衷原则。其具体适用范围及适用规则是:(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须执行。适用数罪并罚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法律条件采用不同的并罚方法:(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合并处罚;(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合并处罚。
●试述缓刑的概念、种类和适用条件?所谓缓刑,就是指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制度有一般缓刑制度和特殊缓刑制度即战时缓刑制度两种。所谓一般缓刑,就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消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适用一般缓刑,应当遵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所谓特殊缓刑制度,即战时缓刑制度,就是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消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适用战时缓刑,必须遵守以下条件:(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什么是减刑?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减刑后的刑期应当如何计算?所谓减刑,就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减刑后刑期的计算方法如下:(1)对于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从原判决刑罚执行之日起计算;(2)对于原判处减的犯罪分子,再次减刑后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之日即无期徒刑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起计算;(4)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曾经减过刑,后经复查,发现原判决量刑过重,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改判为较轻的刑罚。
●什么是假释?假释应当遵守哪些条件?假释的考验期限如何确定和计算?所谓假释,就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时,应当规定一定的考验期限。根据刑法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假释的撤消?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现有漏罪没有判决,或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即应撤消假释,分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我国刑法规定减刑制度有什么意义?减刑制度是我国刑法特有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个创举。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是实现刑罚目的特别是特殊预防目的的重要手段。
●减刑与改判、减轻处罚有什么区别?减刑不同于改判。改判是在原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照第二审程序或者审判监督程序,撤消原判决,重新判决。它主要是刑事诉讼程序问题,是对原判错误的纠正。减刑则是在肯定原判决的前提下,根据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按照减刑条件和程序,将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它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减刑也不同于减轻处罚。量刑中的减轻处罚是法院根据犯罪分子具有的法定或者酌定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判处其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它属于一种量刑方法,适用对象为判决确定前的未决犯。减刑则是在判决确定后,对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依法减轻其原判刑罚。它适用于已确定判决的犯罪分子。
●我国刑法规定假释制度有什么意义?假释制度与减刑制度一样,是根据我国刑法的任务和刑罚的目的而建立的,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和刑罚执行制度上的具体表现。
●假释与监外执行、缓刑有什么区别?假释不同于监外执行。监外执行是为了解决犯罪分子某些特殊情况诸如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妇女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等而采取的暂不在监内执行的临时性措施。一旦妨碍在监内执行的因素消失时,如果刑期未满,即使在监外执行期间没有再犯新罪,仍须将犯罪分子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假释则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期间的悔改表现而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只要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没有发生应当撤消假释的法定情形,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不存在再收监执行的问题。假释不同于缓刑。缓刑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全部刑罚。它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它是在判决的同时宣告的。假释则是在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期后,根据其在执行期间的悔改表现裁定的。它只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剩余刑期。它不能适用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却可以适用于被判处较长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假释?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因刑罚的性质特殊,根本不存在假释问题。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犯罪分子,因“死缓”属于死刑的范畴,因而也不适用假释。但“死缓”2年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假释条件时,可以适用假释。
●在什么情况下撤消假释?对被撤消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如何处理?(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消假释,依照刑法典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2)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只要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即应当撤消假释,依照刑法典第70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消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是怎样规定追诉期限的?所谓时效,就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在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刑法典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刑罚的轻重不同,把各种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分别规定为四个不同的档次,即:(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如何计算追诉时效?什么是时效的中断与延长?计算追诉期限时,应当准确认定“法定最高刑”。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所谓法定最高刑,是指刑法规定的与具体犯罪行为的轻重相适应的条款或量刑幅度的最高刑。具体来说,在确定法定最高刑计算追诉期限时,应当按照以下四种情况办理:(1)在一个条文中只有一个量刑幅度时按此条的法定最高刑计算追诉期限;(2)在同一条文中有几个量刑幅度时,按其罪行应当适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计算追诉期限;(3)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按其罪行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计算追诉根据刑法典定,追诉时效的起算应当分三种情况进行:(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2)犯罪行为有连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3)在时效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所谓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的制度。所谓时效延长,是指因在追诉期限内发生法定事由而使追诉时效处于保持状态的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打击现行犯罪活动;(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什么是赦免?大赦与特赦的主要区别有哪些?赦免是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予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法律制度。大赦是指国家宣告对不特定多数的犯罪分子免予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制度。特赦是指国家宣告对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执行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制度。两者的区别:(1)适用的对象不同;(2)适用的时间不同;(3)赦免的内容不同;(4)赦免的法律后果不同。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刑法具有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最为严厉的强制性两个显著的特点。●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罚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我国刑法的任务体现为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刑法条文中用“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它表示对前段情况的补充、限制或者例外。●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
●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犯罪问题。
●世界各国立法例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主要原则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等几种。
●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根据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受我国刑法管辖。
●根据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国公民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
●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可以把犯罪客体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
●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是犯罪的直接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就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很多,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条件。●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与不作为。
●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前提是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法律的明文规定、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和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
●刑法意义上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它是定罪的重要根据之一。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通常被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四种程度。
●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负刑事责任 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生理功能丧失的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称为犯罪的故意。
●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行终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罪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我国现行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几类。●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防卫为借口,对他人加以危害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防卫挑拨。构成犯罪的,以故意犯罪论处。●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所谓防卫不适时,是指违反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进行事先防卫或者事后防卫的情形。
●防卫不适时有两种形式,即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
●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称为防卫过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义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处罚。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以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两种基本类型。●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停止形态。
●犯罪既遂有4种不同的类型,即: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动犯。●我国刑法理论一般把犯罪未遂划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以共同犯罪能否依照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
●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我国现行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几类。●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责任就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
●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是犯罪的后果,又是刑罚的先导。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
●刑事责任具有非难谴责性、刑事法律性、严厉惩治性、人身专属性等基本特征。
●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事实根据是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
●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可以分为应当承担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和实际承担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刑罚的适用对象是犯罪人。
●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长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20年。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刑法典规定的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驱逐出境。
●非刑罚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等。
●我国刑法中量刑的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大类。
●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要做到正确裁量刑罚,必须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同时兼采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在数罪中有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则。
●数罪中,分别判处两个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在数罪中除判处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的,采取并科原则。●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缓刑考验期满,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特殊缓刑制度,是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消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对犯罪分子减刑,应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
●时效一般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不再追诉。如果20年之后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两种。★★★★★★★★★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D(、)。●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C(犯罪)。●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B(限制)。●下列机关中,BC(法院、检察)有权进行司法解释。
●根据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分为BCD(学理、司法、立法)。●刑法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D(立法)。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BD(法定、适应、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A(法定)。●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是D(普遍)。
●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发生、发生)。●下列人员中,ABCD(公务、司法、警察、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ABCD(从旧、从新、新兼、旧兼)。
●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D(旧兼)。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BD(律认、比当)。●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危害)。●按照C(范围),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按照B(直接),犯罪客体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一般)。
●C(同类)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A(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B(作为)。
●我国刑法规定,C(16)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C(相对)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我国刑法规定,B(14-18)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D(免除)处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BC(抢劫、放火)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B(不负)刑事责任。
●“罪过”是指AD(故意、过失)。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直接)的犯罪中。
●作为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不法侵害的本质特征在于其B(危害)。
●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B(假想)。
●故意用言语或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C(挑拨)。●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C(应当减)处罚。●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C(减5)。
●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B(表示)。
●只要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行为,无论群众是否被煽动起来,都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既遂。这种情况属于B(举动)。●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免除)。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从轻或)处罚。
●我国刑罚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D(免除2)处罚。●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B(未遂)。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C(集团)全部罪行处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C(或者)。
●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蔡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C(胁从)。
●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厂出纳员去银行领该长人员工资时实施抢劫。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7万余元,四人平分。对甲的行为C(共同)。
●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A(想象)。
●非法拘禁罪属于A(持续)。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A(构成)。●管制的最低期限是C(3)。
●被判处A(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有期徒刑的一般期限为C(6-15)。●死刑不适用于BD(18、审判)。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故意、有重)。●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D(缓期)起计算。●判处罚金,应当根据B(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对于被判处AB(死刑、无期)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B(1-5)。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D(3-10)。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C(相对)的刑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C(相对)的刑罚。
●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时,经D(最高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D(5)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一般累犯。●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C(者免)处罚。
●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6年,判处罚金5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C(并科)。●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C(20)。●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A(1)。●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C(3)。
●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BC(拘役、3年)的犯罪分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B(1)。
●减刑以后,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C(二分)。●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C(10)以后,可以假释。●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B(15)。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终了)之日起计算。
●李某,男,25岁。李某因有盗窃嫌疑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如实交代了盗窃罪行,同时还交代了曾经抢夺他人财物的罪行,经查属实。试分析:李某交代抢夺他人财物罪行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为什么?(1)李某交代抢夺犯罪的行为属于自首;(2)李某交代的抢夺犯罪属于司法机关未掌握的他种犯罪,符合特殊自首的条件;(3)对于李某的抢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哈吉·奥格雷,男,33岁,外国国籍,飞机副驾驶员。奥格雷与机组人员一道执行该国境内航班飞行任务。在飞机航行至临近我国上空时,奥格雷启动自动驾驶仪,用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威逼机长,迫使机长改变航向,飞机飞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我国某省某县某乡农田里。试分析:对奥格雷的劫机行为能否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理?为什么?(1)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刑罚处罚。(2)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但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受我国刑法管辖。(3)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属于我国参加并承担相关义务的反劫机公约规定的犯罪,根据普遍原则也应当适用我国刑法予以管辖。
●王××,男,20岁,农民。王××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去河边游泳、洗澡,陈××也随同前往。游泳时,陈××要求王××带他到深水处玩。王××虽然知道自己的游泳技能并不是很熟练,但自信能够满足陈××的要求,当即表示同意,并将陈××带游到离河岸七米多远的地方,陈××、王××各自游泳。不久,王××感到身体累了,便离开陈××自行上岸。陈××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较大,又无人帮助,挣扎了一会后溺水死亡。试分析: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1)王××的行为与陈××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构成不作为的犯罪。(2)陈××的死亡是由王××的行为所导致,二者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联系;(3)王××负有消除陈××生命安全所处危险状态的义务却并未履行,属于不作为;(4)王××的行为造成了陈××的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
构成犯罪。
●陈某,男,1981年11月生,某校学生。1997年10月15日,陈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陈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陈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倒地休克。经送医院抢救,吴某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试分析: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为什么?(1)陈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陈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陈某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其行为符合相对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李某,男,45岁,农民。李某见一群农民在他家自留山上挖树兜作柴烧,很生气,遂对其子说:“咱俩从山后面爬上去,往下滚石头,砸死他几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父子俩悄悄爬到山顶,一齐沿着挖树兜人左侧约5米远的山沟,连续不断地往下滚石头,挖树兜人纷纷躲避。其子见状有点害怕,停下了,说:“别砸了,说不定真的砸到人呢。”李某说“不会,隔的远呢!”而且继续向下滚石头。其中一块石头在往下滚的途中撞着沟边的一块巨石而横飞向挖树兜的农民,将其中一人击倒,滚落山脚死亡。试分析: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1)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李某虽然预见到可能致人受伤甚至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因而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或者疏忽大意的过失。(3)李某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李××,男,25岁,拖拉机驾驶员。一天下午5点半左右,李××为了更换油桶,将内盛冻油的油桶在自家院内用火烤,烤了约5分钟,油桶爆炸起来,旁边的一个油桶也被引爆,当场将在其院内玩耍的街坊陈××(5岁)炸死,将西边邻居刘××(3岁)炸成重伤,同时还造成其他人员烧伤。试分析:李××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为什么?(1)李××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李××应当预见到烤油桶可能发生爆炸致人受伤甚至死亡,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因而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或者意外事件。(3)李××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陈某,男,29岁,某人武部干事。王某,男,26岁,某人武部文书。一日,陈某与王某在值班室对着墙壁练枪法。当时,人武部部长曾对陈、王二人进行劝阻,说容易发生事故。但陈、王二人不听,认为有墙壁阻挡不会出事,并继续练枪法。陈某装子弹,王某开枪,结果有一颗子弹穿过窗户,打死了在人行道上行走的赵某。试分析:陈某与王某是否属于共同犯罪?为什么?(1)陈某与王某的行为不属于共同犯罪。(2)陈某与王某主观上并无犯罪的故意。(3)王某开枪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属于过失犯罪,其刑事责任应由其个人承担。
●赵××,男,19岁,某厂工人。一天晚上9时许,赵××在某厂门口见陈×等三人合骑一辆自行车由西向东而来,误认为是同厂青年,便伸手拦了一下。陈×等三人误认为赵××要抢帽子,随即停下来寻找砖头、石块,返回质问。赵××即躲进厂内。后来马路上有人吵架,赵××出来围观时,又遇见陈×等人,赵××再次回厂躲避,但陈×等一起追上质问,赵××即向陈×等讲明是认错了人,不是抢帽子。陈×不谅解,手持砖块向赵××面部猛打,将赵××的左上颌及牙齿砸伤,赵××随即拔出随身所带大号水果刀向陈×腹部猛戳一刀,将陈×刺成重伤,陈×跑至三十米处倒地,赵××当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试分析:赵××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1)赵××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2)赵××遭受的是现实的不法侵害,针对的是不法侵害者本人。(3)赵××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符合特别防卫权的规定。
●何某,男,43岁,某建筑工程队队长。某市镇一家饭馆突然失火,火焰顿时随大风烧向邻屋。当消防车赶来抢救时,火舌已伸到了第三家邻居房屋上。此时,正在附近施工的何某带领十多个工人赶到了现场,何某命令几个工人去拆紧邻第四家房屋,何某本人又与另外两个工人跑回工地,驾驶着吊车和推土机回到现场投入拆房行动。何某一面组织部分工人协助抢出房内物品,一面指挥工人们用斧头、锯子截断房屋的横梁和柱脚,开动推土机冲撞墙壁。何某本人开动吊车,把屋顶梁架吊离原地,并叫工人门用铲车铲出一条隔离空道。此时,火焰已蔓延到第三家邻居房屋尾部。半小时后,大火被消防队员们奋力扑灭。试分析:何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为什么?(1)何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2)何某的行为是在火势蔓延很快更多房屋遭受焚毁危险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保护的是公共安全及他人财产安全。(3)何某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小于所保护的利益,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王某,女,36岁。王某与刘某系夫妻,因关系不和,刘某正闹着要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王某将刘某骗出单位到一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试分析: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犯罪未遂?为什么?(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2)王某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成,并且造成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3)王某送刘某就医的行为没能阻止既遂结果的发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王某,女,43岁。王某经人介绍与汤某相识结婚。婚后,两人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加之家境贫困,王某对汤某渐生厌心。一日,两人又因家中所养的鸡发生瘟疫相互埋怨,继而发生争吵。汤某动手打了王某两巴掌,王某遂产生杀害汤某之心。当日午饭前,王某将灭鼠药放入汤某准备要吃的稀饭中。汤某吃过饭后即出现恶心、呕吐,随之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王某见状不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夫,于是忙向邻居呼救。在邻居的帮助下,王某将汤某送到医院。经抢救,汤某脱险。试分析: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1)王某的行为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2)王某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成,但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不属于犯罪预备或者犯罪既遂。(3)王某行为未达到既遂是其自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所致,故属于犯罪中止而不属于犯罪未遂。
●吴某,男,36岁,无业。李某,男,26岁,无业。张某,男,23岁,无业。陈某,男,29岁,无业。一天下午,吴某、李某、张某、陈某四人在一起喝酒时,吴某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财物,李某、张某、陈某表示同意。吴某遂分派李某去准备匕首和自行车,陈某去窥视作案地形。入夜后,吴某、李某、陈某聚集到一起,由陈某带领,在一艘货船上盗得出口衣料3捆,价值人民币5千余元。第二天,吴某要李某去找张某想办法销赃,李某找到张某后,张某一再表示不干,李某说:“上船容易下船难,不去小心你的狗命。”张某出于无奈,遂把赃物卖掉,所得赃款由四人平分。试分析:吴某、李某、张某、陈某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各自所处的地位如何?(1)吴某、李某、张某、陈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2)吴某、李某、张某、陈某共同商议并分工实施盗窃,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3)吴某属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李某、陈某属于共同犯罪的从犯;张某属于共同犯罪的胁从犯。●李某,男,30岁。1998年5月,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缓刑考验期间没有犯罪。2004年9月,李某犯盗窃罪。依法应判出有期徒刑3年。试分析:李某能否构成累犯?为什么?(1)李某不能构成累犯;(2)李某符合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和刑度条件,但不符合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3)李某前罪缓刑期满属于未执行原判刑罚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
第四篇:刑法学1简答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第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1分)
第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2分)
第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2分)
第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1分)
第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分)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分)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2分)
(2)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是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2分)
(3)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2分)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2分)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自动投案。即犯罪分子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出于其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3分)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3分)
1、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4分)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分)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1分)(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1分)
2、简述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是刑法总则对于适用死刑所作的条件性规定。(2分)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即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2分)
(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分)
(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2分)
3、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2分)(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2分)
(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2分)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2分)
1、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4分)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分)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1分)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分)
2、简述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是刑法总则对于适用死刑所作的条件性规定。(2分)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即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2分)
(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分)
(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2分)
3、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2分)(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2分)
(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2分)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2分)
1、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是如何划分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
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4分)
我国刑法典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不满14周岁。(1分)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2分)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已满16周岁。(1分)
2、简述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
构成想象竞合犯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或必备条件:
(1)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特征,(2分)
(2)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客观特征之一。(2分)
(3)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这是想象竞合犯的另一客观特征,也是此种犯罪形态触犯数个罪名的原因所在。(2分)
(4)行为人实施的一个危害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罪名。这是想象竞合犯的法律特征。(2分)
3、什么是一般缓刑?适用一般缓刑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一般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4分)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1分)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2分)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1分)1.简述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一,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第二,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
2.什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起因条件——危险的现实存在。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对象条件——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限制条件——只有在迫不得已的危急情况下,才能实施紧急避险。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实施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3.简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
(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主犯分为三种:第一,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第二,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第三,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刑事责任: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1.什么是犯罪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
(1)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疏忽大意的过失有两个特征:第一,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二,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3)过于自信的过失也有两个特征:第一,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二,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之所以实施行为,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的发生。
2.简述教唆犯的概念、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2)构成教唆犯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二是行为人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3)教唆犯的刑事责任:第一,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第二,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四,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
3.简述特别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1)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成立特别自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第二,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是成立特别自首的关键性条件。
1.什么是犯罪的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二者有哪些区别?
(1)犯罪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2)直接故意的特征包括:第一,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第二,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间接故意的特征包括:第一,在认识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第二,在意志特征上,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4)二者的区别:第一,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第二,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第三,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
2.简述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1)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在客观上,第一,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第二,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在主观上,第一,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第二,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3.简述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刑事责任,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
(2)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刑事责任具有非难谴责性;第二,刑事责任具有刑事法律性;第三,刑事责任具有严厉惩治性;第四,刑事责任具有人身专属性。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2.简述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1)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中止的特征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时空性、自动性和彻底性。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除了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外,还要求再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3.简述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1)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2)刑罚的特征
第一,刑罚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第二,刑罚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 第三,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
第四,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 第五,刑罚适用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 第六,刑罚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1.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 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
二者虽然都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它们对这种可能性是否回转化为现实性,即实际上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则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
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持有的是听之任之,有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态度。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持有的是排斥、反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2.简述牵连犯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1)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2)牵连犯的构成要件,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第二,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第三,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第四,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
3.什么是假释?假释应当遵守哪些条件?
(1)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2)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第一,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第二,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
第三,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
第四,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1.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亦可称为罪刑相适应、罪刑相当、罪刑相称、罪刑均衡。它是指,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要求
这是指,刑法之立法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法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要求
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的实际情况,司法机关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应当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第一,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第三,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第二,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是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第三,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上述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3.简述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1)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2)成立一般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自动投案;第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3)成立特别自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第二,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是成立特别自首的关键性条件。1.简述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第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第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第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
第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第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特别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1)特别累犯,亦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2)构成条件
第一,前罪与后罪必须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
第三,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累犯。3.我国刑法是怎样规定追诉期限的?
我国刑法把各种犯罪的追诉期限分别规定为四个不同的档次,即: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还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1.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4分)
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1分)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1分)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2分)
2.简述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
根据刑法典第48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分)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2分)
(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刑法典第48条第2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分)
(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刑法典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2分)
3.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2分)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适用原则包括: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1分)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2分)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2分)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须执行。(1分)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4分)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分)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1分)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分)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2分)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2分)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2分)
(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者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此为构成累犯的罪质条件。这是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所在。(2分)
3.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3分)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对犯罪分子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减刑的对象条件,即刑法对减刑适用范围的限定。(2分)
(2)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是减刑的实质条件,也是决定性要件。(2分)
(3)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减刑的限度条件。(1分)1.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已经产生与存在。(2分)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2分)
(3)对象条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者实行。(2分)
(4)主观条件: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2分)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分)
2.我国刑法规定的计算追诉期限的方法是:(1)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2分)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2分)
(3)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2分)
(4)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2分)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2分)
五、
第五篇:刑法学试题1
刑法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射击。甲的行为是(B)。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2、甲某晚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C)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3、甲与乙有仇,甲欲杀死乙,而误把丙当作乙杀死。对甲(D)。
A、应当进行数罪并罚,其对乙是故意杀人未遂,对丙是故意杀人既遂 B、应定故意杀人未遂,因甲对丙的死亡主观上没有故意 C、应数罪并罚,其对乙是故意杀人未遂,对丙是过失杀人 D、只是一个故意杀人罪
4、某甲蓄意杀害某乙,某晚潜入某乙的院子,见墙角有个黑影,便以为是乙,举枪射击,后来发现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一头牲畜,对甲的处理(A)。A、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 B、按故意杀人预备处理
C、如果打死牲畜情节严重,可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 D、因打死的是牲畜,不构成犯罪
5、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D)。A、不构成犯罪 B、属于意外事件 C、故意杀人预备 D、故意杀人未遂
6、犯罪分子给被害人服下毒药后就逃走了,不久后悔,赶回来抢救时,发现被害人已被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对犯罪分子按(C)处理。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7、张某潜入某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地离去,他的行为是(B)。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8、某甲故意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A)。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9、杨某与张某积怨较深,杨某伺机报复张某。一日,杨某得知张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准备前往张家杀害张某。途中,杨某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返归自家。杨某的行为是(B)。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非犯罪行为
10、甲正在一居民家盗窃,忽听到门外有响声,以为来了人,急忙跳窗逃跑,未能偷走财物。实际当时并未来人,是大风吹动了门框。甲的行为属于(D)。A、意外事件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犯罪未遂
11、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A)。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12、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D)
A、应当不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13、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D)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 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 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14、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油屉内(末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震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15、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B)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16、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D)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17、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B)A、属于强奸预备 B、属于强奸未遂 C、属于强奸中止 D、不构成强奸罪
18、甲误用白糖当砒霜杀乙,甲犯罪的停止形态是(D)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19、甲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甲的行为属于(B)A、犯罪预备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20、洪某非法种植罂粟,在收获前响应政府号召,自动将罂粟铲除。对洪某(C)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处罚
21、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 院抢救。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根本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C)A、不构成犯罪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22、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B)A、发生的阶段不同
B、犯罪行为停止的原因不同 C、处罚原则不同 D、犯罪性质不同
23、从犯罪既遂的形式看,传授犯罪方法属于(A)A、举动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结果犯
24、某人投毒杀妻,将毒食给其妻吃下,后见其妻中毒疼痛难忍,出于怜悯而自动将其妻送往医院抢救,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结果发生,此例属于(C)A、预备阶段中的中止 B、实行阶段中的中止
C、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中止 D、犯罪未遂
25、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B)。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
26、把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的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的标准是(A)A、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B、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 C、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 D、按照共同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27、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B)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 D、犯罪行为是否多次完成
28、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D)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 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 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 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29、某甲欲杀乙,在乙的饭中投毒,乙发现异样,将饭倒掉未吃。甲的行为属于(B)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中止
30、李某将张某的装有2000元的提包抢走。李某在逃跑的过程中听见张某喊自己的名字,才发现张某是自己的表姐。遂将提包还于张某,声称是开玩笑,并将张某护送回家。李某的行为属于(D)A、犯罪预备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31、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的标准是(D)A、犯罪分子达到犯罪目的 B、犯罪分子完成犯罪目的 C、犯罪行为导致客观危险结果
D、犯罪行为完全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
32、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33、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中止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34、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未遂(A)
A、甲某在夜晚乡间小路上将一女子拦住,扑倒在地。当感到该女无力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手。该女说,地太湿。甲某表示可以到较为干燥的小路上去(发生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女向路边走去。这时迎面开来一辆打着大灯汽车,该女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甲某将来到自己家玩耍的乙女(11岁)的衣服强行脱去,用自己的生殖器往乙女的生殖器里顶,但未能顶进去。
C、甲某被举报销售假烟,公安人员在其店铺内查获价值30万元的假烟,但未能查出其已经销售出的数量。
D、甲某从银行取款5万元,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乙某的殴打。甲某回家后将钱藏起,到公安机关报案,称乙某抢劫了自己刚从银行提取的5万元钱。公安人员经调查发现破绽,最后从其家中将该5万元钱搜出,致使其诬告陷害他人抢劫的行径败露。
35、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有(C)
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
B、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D、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二、多项选择题
1、所列选项中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未遂?(AB)
A、某甲潜入本草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某乙用猎枪瞒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
C、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
D、某丁在旅馆内偷得同室李某的存物牌,欲冒领李某所存物品,后遇李某正寻找物牌,丁恐事情败露遂说自己刚刚拣到一个存物牌,随即从口袋中取出交给李某
2、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BCD)
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3、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
犯罪预备既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也可以是为了他人实行犯罪而预备 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的,属于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既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阶段的中止犯,除了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减免刑罚之外,还应同时适用预备犯的减免规定
4、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5、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ABCD)A、犯罪的预备阶段 B、犯罪的实行阶段
C、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D、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6、我国刑法规定,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有(AC)A、未遂犯
B、从犯
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 D、中止犯
7、犯罪中止的特征有(ABD)A、自动地停止犯罪
B、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C、自觉地挽回损失
D、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8、犯罪中止的特征是(BD)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9、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C)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犯罪既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10、甲开摩托车,乙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在某工厂门口伺机夺妇女的提包。甲、乙见妇女丙某肩挎背包走出,即驾摩托车尾随、加速,在擦身而过之际,乙某抓住丙某的挎包。但是因为挎包被丙某紧紧抓住,乙某从摩托车后座被拖下来,甲某驾车离去。乙某从地上起身后,一边夺挎包一边踢打丙某。丙某大声叫喊,周围群众赶到,乙某慌忙逃离。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CD)
A、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劫罪(未遂)B、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夺罪(未遂)C、甲某构成抢夺罪(未遂)D、乙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三、名词解释
1、犯罪预备
2、犯罪未遂
3、犯罪中止
4、结果犯
5、危险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有哪些基本特征?
2、犯罪中止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是什么?对中止犯应当怎样处理?
3、简述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和理论分类。
4、对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5、犯罪既遂形态包括哪些类型?
五、论述题
论述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联系与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
(一)被告人张某,男,23岁,农民,某日得知邻居家里只留下一个女儿(16岁)在家守屋,于是,产生邪念。当晚11时左右,张某翻窗潜入邻居家,企图强奸。当张某悄悄朝被害人床前摸去时,不料踢响了放在地上的脸盆,将被害人惊醒,被害人立即拉亮灯并喝问:“谁?”张某见被发现,即转身跳窗逃去。
问: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的什么形态,应如何处罚?
(二)有妇之夫王某与未婚女李某长期通奸,为了达到与李某结婚的目的,王决意要杀死其妻。一天某甲暗中把家里的电视机、电风扇插头附近的电线上的胶皮剥掉,使铜丝裸露,以便其妻在使用时触电身亡。可是,五天过去了,其妻居然没有使用插头,事故没有发生。在这期间,王某内心十分恐惧,也有所悔悟,终于又把剥去胶皮的电线重新包好,有效地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分析: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属于何种犯罪形态?说明理由。
(三)被告:王某,男,29岁,某化工厂工人。
被告:周某,女,27岁,某副食店售货员。
被告人王某,平日作风不正,曾因和本厂女工乱搞两性关系,受过处分。被告人不引
以为戒,从某年4月以来,又同本厂赵某的妻子周某勾搭成奸,两人长期鬼混在一起。10月,王为达到与周某结婚的目的,与周共同策划谋杀赵。王提出具体办法是:由王提供毒药,由周寻机投毒。并商定在11月18日趁赵吃晚饭时将鼠药(磷化锌)和农药“乐果”,放入饭内,将赵毒死。周虽然当时已同意这个办法,并已将王提供的毒药准备好,但因她有一个不满3岁的男孩,经常同其父一起吃饭,她顾虑有可能把孩子毒死,又怕此后果严重,国法难容,便没有按照商定的办法实施投毒行为。后因被告人王想继续与周通奸被拒绝,周才揭发了王的上述罪行。
问:王、周两人合谋杀人是犯罪预备、未遂,还是犯罪中止?
(四)李某深夜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意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李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未能将保险柜打开,感到十分沮丧。正要离开时,恰逢保安员巡逻至此。保安员发现财务室的门虚掩,即进去查看,与李某撞个正着。李某用撬棍将保安员打昏后逃走。回到家中后,李某恐保安员醒来后认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刚刚返回单位大门,即被接到报案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现问:
1、李某的盗窃未遂属于犯罪中的哪种类型?
2、李某返回作案现场(本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于犯罪的哪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