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填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010年简答题)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桑代克 1903年 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填空选择)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指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填空选择)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1.心理发展的含义(填空)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简答Important)
答: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3.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①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
②关键期:在某一关键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关键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是没有影响。(劳伦兹)
4.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Important)皮亚杰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突发的、跳跃的,而不是随时间平缓的发展。
① 认知发展机制
图式、同化和顺应、平衡
②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简答,答4个阶段)注意每个阶段的特点会出小题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论述)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制定适宜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教学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三、最近发展区(※简答)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6.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填空)(青春期)
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青春期)
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的一生)
婴儿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学前期(自主感对内疚感)
学龄期(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8.自我意识的发展(含义、内容、阶段)
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内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阶段:生理自我(1-3岁);社会自我(3-青春期);心理自我(青春期之后)
9.学生的认知差异(简答)
(一)认知方式差异(又称认知风格)
1场依存与场独立2冲动型与沉思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4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斯腾博格)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
1瑞德的学习风格分类: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小组型和个人型
2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分类:(2011简答)掌握型学习者,人际型学习者,理解型学习者,自我表达型
(三)智力差异
主要表现在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以及性别上的差异
(四)多元智能理论(简答)
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提出
(1)语言智能(2)数理逻辑智能(3)空间智能(4)身体运动智能
(5)音乐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着智能
10.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不重要)
(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教育者要不断改革教学,因材施教
(2)要采用与学习者认知风格相一致的教学策略
(3)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
(4)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11.性格是人格的核心(外倾型,内倾型)
第三章
一.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实质(特征)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联系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三.学习理论
1.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简答)
刺激和反应不断的联结,强化在刺激和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性反应会出现自动化。
2.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反对联结学习论)
四.联结学习理论的应用
1.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基本规律(填空选择)(狗)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经典实验基本规律(猫)
(1)效果律(2)练习律(使用律和失用律)(3)准备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理论的经典实验(小白鼠)
(1)基本观点: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2)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可以成为强化。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正强化:是指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使同类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增
加;
负强化:是指个体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绪,从而使同类行为
在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3)强化理论的应用:强化的应用,惩罚的应用
五.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4个)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知论)
(1)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派
(2)关于学习问题的基本观点(填空)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地图)(填空)
(1)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学习已经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托尔曼称之为潜伏学习。
(2)潜伏学习的结果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化。
(3)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不是习惯的形成。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小知识点)(最适合儿童)
1.学习观(填空)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即布鲁纳的教学原则)(简答)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2011年考题)
(1)学习的分类: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A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B意义学习的条件:(如何实现意义学习,简答)
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附近分化原则(自上而下)
综合贯通原则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简答)p57-58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种类:个体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2)基本观点(简答,2009年考题)
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3)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支架式教学(简答)情境教学(简答)
① 建立概念框架①创设情境
② 进入情境②确定问题(抛锚)
③ 独立探索③自主学习
④ 合作学习④合作学习
⑤ 效果评价⑤效果评价
第四章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3.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缺乏、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的的主观意向
5.学习动机的种类
(1)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简单&填空)奥苏伯尔
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简答)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也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但应重视激发学习动机因素,还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使二者保持一致。
7.强化理论(行为主义)
(1)从强化物的性质上,分物质强化和精神强化
(2)斯金纳 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填空)
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简单&填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9.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提出者: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
10.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简答)
三个维度: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
四个因素: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运气
11.自我效能理论(论述&简答)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12.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简答)(7条内外部)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点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学生的抱负水准
(5)学生的焦虑程度
(6)家庭条件与社会舆论
(7)教师的榜样作用
13.学习动机的培养(简答)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现实情况有不一致的情况,要掌握评分艺术
①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②课题难度要适当
③课题应由易到难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参加课外小组)
14.学习动机的激发(简答,2010考题)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简答&论述)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创设问题情境要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贯彻始终。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此题最少2年出一次※定律简答)
①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
②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较强;学习任务困难时,学习动机较低;学习任务中等时,学习效率最高,动机适中。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惩罚(行为主义)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很重要)
1.心理学家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
(1)根据性质:正迁移负迁移
(2)根据方向: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3)根据内容: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4)根据发生的学习情境:远迁移近迁移
3.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的。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3)概括说※(贾德)
在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
(4)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
认为学习的主体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越清楚,并能加以概括化,则越容易产生迁移。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
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在接受学习或解决问题学习中,凡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影响新的认知功能的地方,就存在着迁移。
(一)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二)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第二篇: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里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中都伴随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人们的感知觉给思维提供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感知与思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是整个认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情绪情感过程,人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世界,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是语言的运动中枢,主要功能是编制发音程序,在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神经元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其功能是把各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信息)传给中枢,再把中枢活动和神经冲动(信息)传给有关的组织器官。
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扩散是兴奋或抑制从原点向四周扩散开来,集中是兴奋或抑制从四周向原发点集中(集合)过来。
兴奋或抑制的相互诱导: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标志。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观察: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情感、做过的活动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压力: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意志: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驱力。
兴趣: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识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智力: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性格: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气质: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秉性、脾气。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社会态度:社会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机制、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 的社会心理关系。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人格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李响新年世界观)、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研究领域:基础研究,心理现象,心里对象,活动领域层次。
心理学对教师职业的意义: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职业品德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5,专业的技能
教师心理辅导技术的实际应用:1,关注技,2,倾听技术3,沉默技术4,宣泄技术5,探讨技术6,面质技术7,自我表露技术8,行为矫正技术
反射是有集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同一感觉相互作用-时间空间-后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不同感觉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相互影响;联觉;不同感觉相互代替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种系心里的发生发展动物心里的发生发展。感觉直觉思维萌芽 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身体、劳动、语言在人类心里产生的作用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乳婴幼童少青初青中成年中年老年年龄特征:阶段 连续 稳定 可变性
动作技能形成:1,认知定向阶段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智力技能形成: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运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注意特点:指向、集中
保持有意注意:1,目标任务明确2,间接兴趣3,组织活动的习惯4,个人的意志
注意的品质:1,稳定性2,注意范围3,注意分配4,转移
压力源:1,躯体性2,心理性3,社会性4,文化性
知识应用三环节:审题,相关知识重现,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挫折产生三因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行为
能力发展差异:1,发展水平2,表现早晚3,类型,4,特殊能力,5,性别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有联系有区别。知识技能不是心理特征,不属于能力;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区别:属于不同范畴,发展速度不同。联系:能力实在掌握知识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以一定能力为前提条件。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生理成熟,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2,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3,定势4,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有情绪障碍、文化障碍、习惯障碍和知觉障碍。
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精力旺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热情直率朴实真诚急躁、遇事欠思量、鲁莽冒失、感情用事、难以自制
多血质:活泼好动、情感发生快而多变、思维语言动作敏捷、以适应环境、亲切乐观浮躁稳定性差。
粘液质: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迟缓、稳定安静坚韧、自制力、执拗冷漠
抑郁质:软弱畏缩、情绪发生慢而强、父与子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敏感羞怯。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特点。基本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
思维种类:解决问题方式-直观动作、具体形象、抽象逻辑;经验理论;意识-直觉分析;方向-聚合发散;创新-常规创造 培养创造性思维;1,幻想2,发散思维直觉思维3,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4,求知欲
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不同点:1,,再造型与创造性2,已有和前所未有3,再造想象在一般活动中作用较大,创造想象在创造性活动中作用较大。相同点:1,根据已有表象构造的新形象2,想象中的事物以前未被直接感知联系:再造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再造的发展,互为成分。
品德和道德的关系:区别:1,范畴不同2,反映的内容不同3,力量源泉 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发展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包括惩罚定向和寻求快乐;习俗,好孩子定向和权威定向;后习俗,社会契约定向和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对网虫进行品德教育:1,开设校园网吧2,班级网页专栏3,品德教育课上网4,建立师生家长共同聊天室5班主任电子信箱
如何体现师德:1,认真教学,刻苦钻研教学2,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校关心学生。3,依法执教、爱岗敬业4,严谨治学、团结协作5,尊重家长、廉洁从政、为人师表
致瘾药物:兴奋剂-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尼古丁抑制剂:巴比妥酸盐、GHB、安定药、酒精
致幻剂-歪曲直觉并且在没有感觉输入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生动形象的精神性药物。轻度致幻大麻,人工合成LSD,MDMA。情绪与认知、情感关系: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包括三方面:1,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2,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3,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情绪不同与认知: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需要关系;形象概念主观体验;随意不随意。联系:认知是基础,情绪影响认知情绪不同与情感:生理需求社会需求;情景与暂时稳定性;外显与激动内隐与深刻联系:伴随,支配,外在表现,内在本质
人格心理特征的相互关系:性格、能力、气质
人格测量方法:1,自陈式人格测试2,投射测验3,情境4,自我概念
分析人格特征: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自我因素5,学校教育因素6,自然环境因素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1,教师心理品质直接影响2,评价与奖惩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善恶3,开放师生关系,营造人格教育氛围4,示范熏陶感染5,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心理空间6,全面了解,分类建档。
问题解决种类方法:有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是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种类:界定清晰,对抗性,语义丰富 方法:算法,启发法,爬山法
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1,重视心理健康防卫2,良好心理环境3,和谐工作环境4,对挫折的耐受力。
概念形成:1,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2,教学过程中,揭露概念本质。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应,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种类:抽象概括程度-具体抽象;数量及相互关系-合取析取关系;途径-前科学科学;外延-单独普通集合;人为性-自然人工。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影响因素:1,过去经验2,提供概念所包括食物的变式3,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概念系统 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2,内驱力理论3,期望理论
动机类型:性质-生理社会;意识水平-有意识无意识;作用-主导从属;来源-内在外在自我意识: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人际关系。作用:促进社会适应,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里质量;有助于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人类意识最本质特征。记忆种类:内容-形象、情绪、逻辑、运动记忆意识参与程度-外显、内隐
遗忘因素原因: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系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4,情绪体验 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人际交往态度: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予爱。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行为 意义:1,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2,促进个体心理发展3,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4,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相互接纳喜欢。熟悉,个人特征,相似互补,爱情
人际关系三类型:外露型,内涵型,伪装型
增强人际魅力:1,建立良好第一印象2,提高外在素质3,培养良好人格特征4,选择交往时间空间5,合理处理意外冲突
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直觉能力。
发展:中学生由于心理活动的目的性快速发展,做事计划性增强,思维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观察水平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目的性强,准确快速,长期坚持,正确理解。
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明确观察任务,激发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中学生心理差异的主要体现方面:气质、性格、兴趣、能力、情感特征
中学生记忆发展特点:1,自觉运用有意记忆,有效运用机械记忆2,多方面记忆效果打到个体记忆最佳时期3,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中学生心理发展一般特性:1,过渡,2,闭锁性,社会性
中学生一般心理问题:自卑-期望效应;闭锁-情感沟通;学习心理障碍-环境沟通家庭鼓励意志训练。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意识高涨,反抗心理,交友。高中: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确立,自治需求
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策略:1,提高认识水平2,掌握发泄方式3,转移注意力4,,自我言语暗示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原因:1,主观认识片面偏激2,意志品质薄弱3,道德信念和情感不成熟4,理想现实差异5,家庭环
境及不恰当教育方式6,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陈旧7,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
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1,强烈狂暴型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型共存3,内向型与表现性共存
情感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3,情感容易受挫,忍受能力差。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一般原则:初中1,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2,学校家庭相结合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
高中1,客观评价现实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人际交往特点:1,强烈的交往需求并渴望独立2,有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3,趋向关系型交往4,喜欢
与异性交往
中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对待同学朋友1,平等互助2,悦纳他人3,真诚待人4,主动认错5,频繁交往
对待父母老师:1,尊敬2,理解3,沟通对待异性朋友:1,健康文明2,选择场所和时间适当3,保持一定距离
第四篇: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概述部分: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4条)(记忆方法:1,2对于学生;3对于教师;4对于大方面)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3)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4)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知道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常考归类性选择题)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动态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稳定
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大脑构造及其各部分功能:分为“四叶”,分别是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选择题,注意黑体字)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
枕叶是视觉中枢;
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另外,大脑左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时由反射组成的。
·什么叫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作用。(注意区分无条件反射[婴儿生下来就会吃奶]与条件反射[婴儿见到奶瓶有唾液分泌])反射生理结构式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人和动物共有)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由词语作为信号刺激,如“谈梅生津”,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
·“狼孩”说明了什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存在时人的心理内容的决定部分。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的作用。
心理学产生与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
·心理学流派(7个)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内省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
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第一势力”)
格式塔心理学(苛勒、韦特海默、考夫卡,完形心理学,强调心理“整体”)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心理学“第二势
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重视人格研究,心理学“第三势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塞尔,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2条)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认识过程: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
1、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
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
3)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4)学会作观察记录
5)观察后进行归纳、总结
·简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
4)
5)
6)对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简述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地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怎样进行概念型知识的教学?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去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情绪情感与意志:
·如何培养良好的情绪?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简述意志行动的过程(常考选择)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克服困难
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
2)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
·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
2)
3)
4)
个性心理:
·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认识
1)马斯洛通过研究将人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这5个层次的需要相互联系,顺次出现,整体分布呈金字塔状。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各种需要,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式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课堂教学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中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和后进生。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其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地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什么?(抽象思维能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人格的特征(选择题)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整合性(当人格结构各方面协调一致时,人会呈现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会产生心理
冲突,出现石油困难)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人格测验总结(选择题):
1)自陈式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2)投射式人格测验(一种结构不明确的测验)
罗夏克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句子完成测验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
学校教育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心理与行为:(这部分主要考察概念的掌握)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其中情感成分为核心成分。
·区分印象形成效应(5种)
社会刻板印象(将团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个人)
晕轮效应(以某一特质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如外表吸引力对其他特征的影响) 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如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中小学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群体心理方面的几组概念: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赛
车比独自骑车时速快很多)而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们一起从事工作时个人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叫做社会干扰(考试,老师站旁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处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
目的的行为。具有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的特点。
侵犯行为又成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一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
为。具有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的特点。
·从众与服从(社会影响)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
象。(自愿的)
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非自
愿的)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复习精要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复习精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1. 心理学的感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现象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态度
3. 人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能动态度:个体行为是其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反过来,个体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人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
4. 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个体心理
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差异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指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6. 心理学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 学派名称与年代 主要人物 研究对象 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
1879-1900 冯特,铁钦纳 意识的结构 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基本要素 机能主义
1890-1930 詹姆斯 意识的功能 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格式塔心理学
1912-1940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意识的组织 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行为主义
1913-至今 华生,斯金纳 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
1900-至今 佛洛伊德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
1950-至今 奈瑟,西蒙,皮亚杰 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
1950-至今 罗杰斯 人类缩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7.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8.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观察法:简单易行,直接观察;b,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效率高但是研究结果会有主客观干扰,真实性不足;c,个案研究法:加深对个人了解但搜集资料缺乏可靠性;d,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精确度高但脱离实际情景难将结果脱光到日常生活中。
9. 心理学研究的程序:a 确定问题并提供假设;b 确定研究对象;c 确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d 选择研究方法;e 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第二章 脑与心理
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大脑:高级心理过程(注意感知学习记忆地位运动)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脑干: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称为“生命中枢” 脑
间脑:包括丘脑(神经通路“中转站”)和下丘脑(各种情感和内脏活动调节中心)
边缘系统:与记忆,动机,行为,情绪有关 中枢神经 脊髓
神经系统 脊神经
周围神经 脑神经 交感神经 植物型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及机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主要作用是a 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B 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由五部分组成(见上)
3. 神经元的结构及机能: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自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组成。
4. 突触的功能:传导神经信号;神经元间相互联系的突触存在间隙,神经冲动不能被直接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于是,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改变韦化学方式来进行。
5. 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大脑皮层从前到后可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四个区域。
6. 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的位置及其功能:布洛卡区位与颞叶的后下部,又叫运动性言语中枢,可以理解言语,却影响表达;温尔尼克区位于颞叶的后下部,又叫听觉性言语中枢,讲话流离却不能理解言语。
7.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字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右半球负责只觉物体的空间,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但实际上左右脑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
8. 脑潜能开发的途径并能知道自己科学保护和利用大脑; 大脑潜能的发展有无限空间,故人们应该通过一下途径挖掘大脑前例:a 敞开心灵的大门,大胆创新;b 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身心健康,美好情操,促进情感活动,对认知过程的激励作用);c 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是大脑不断获得有一的刺激;d 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肢体运动,音乐,书法,绘画)保护利用大脑:a 锻炼与大脑(锻炼促进大脑发展;锻炼是大脑的积极休息方式;锻炼还是一种良好而有效的健脑方法)b 催眠与大脑(睡眠可能是创造思维的源泉;睡眠有助于人的记忆;睡眠对人的学习有重要作用;睡眠对大脑有重要的营养作用)c 营养与大脑 d 烟酒与大脑 e 疾病与大脑 f 学习,记忆与大脑。第三章 行为动力
1.需要的含义及其功能: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有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等特征。其功能表现在:人类行为一切动力有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见书。各个层次出现的顺序有低到高:各个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七层次可概括为两水平,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优点:a 该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b 它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次系统;c 它比较客观,准确的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缺点:a 本层次论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b 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想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解作用;c 马罗斯是一个人本注意者,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3.动机的含义及其基本功能:动机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性活动并是个体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冲突的定义及主要种类; 定义: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按性质和内容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分为双驱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三种。
5.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动机对个人行为效果的影响取决与两个因素: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另一是个体行为的质量。学习动机还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还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
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加明显。这一定律早在1908年就被耶基斯-多德森证实。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7.强化动机理论: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他们把人类的行为的动力归结为强化,即通过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兰德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性的开创性的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关系表现如下: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8.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性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管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研究表明;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而对避免失败的人来说会回避的可能性最大。
9. 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都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使这来年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使了解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原因归为环境;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为个人。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表现在:a 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人类任何行为都一定有其原因,人们会将自己的某种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自觉不自觉的归为某种原因;b 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这是归因理论的重要价值;c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学生学会归因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归因训练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觉的归因意向,其实,重要的在于通过归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再次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归因。
10. 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指人对自觉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影响因素:a 个体成败的经验:(1)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应先个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2)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指行为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b 个体的归因方式。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任务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11. 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见大纲
12.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见大纲
第四章 认知过程
1. 注意的含义: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 无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间对比,活动与变化);人的主观状态。
3. 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方法: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活动等。
4. 注意的特征:a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指对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注意能持续的时间);b 注意的广度(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c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与不同对象);d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5. 感觉的含义及其种类: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6.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前者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后者是刚刚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即E=1/R(E为前者,R为后者)
7.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的含义及其关系:前者是刚刚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后者是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刺激的增加量△I与原刺激量I之前存在关系,即K=△I/I,K是韦伯常数,此公式表述的规律叫韦伯定律。
8.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称为视觉后像。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前者与注意物相同或相近;后者与注意物相反或不同);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随刺激视觉的延续而发生变化);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影响的,感觉的相互作用分为同一感觉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9. 知觉的含义及分类: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分为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和运动知觉(与时间,空间知觉密不可分,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人静止物体运动),似动知觉(电影画面)和运动幻觉(对两个运动物体的不同理解如月亮在云层中穿行))。
10. 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11. 错觉的含义:对客观事务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与幻觉不同。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常见的错觉有图形,大小,方位,形重,运动,时间错觉。
12. 记忆的含义: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3. 记忆的基本环节:记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14. 记忆的种类:按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四种
15.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略)100页
16. 遗忘的规律: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是错误的重视和再认的现象。其规律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17. 影响遗忘的因素: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的,形象的材料比无意
义的抽象的材料遗忘的慢,同时熟练的动作技能遗忘的最慢;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应对识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容易遗忘。
18. 增进记忆的方法:复习时提高记忆的最有效方法,复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式多样化,多感官参与等。此外增进记忆的方法还有:直观形象法;图标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19. 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20. 思维的过程:a 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征,不同方面结合起来);b 比较(是在认识上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根本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c 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概括是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d 具体化(经通过抽象的概括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21. 思维的类型:a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b 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分为形式思维和非形式思维;c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
22. 概念的形成与掌握: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这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指个人掌握概念的全过程。
23. 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4.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能否对问题进行事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此外还有:a迁移的作用,表现为知识概括化的程度越高,知识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b 原型启发;c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d 情绪与动机
第五章 情绪
1. 情绪的含义:情绪时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2. 情绪的分类:根据情绪演化过程或刺激类型将情绪分为六类:原始的基本情绪;由感觉刺激引发的情绪;与自我评价相关的情绪;与别人相关的
情绪;与欣赏有关的情绪;最为持久的情绪状态即心境。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教
授从情绪的时间序列性或刺激物属性的角度将情绪分为五类:情调(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情感如“愤怒的波涛”“厌恶的气味”“凄凉的夜晚”等),激情(持续时间短,如盛怒,狂喜等)心境(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人逢喜事精神爽”)、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地震时的紧张)、情操(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所怀有的复杂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3. 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时在感知过程中产生,并通过感知过程逐渐得以体现。感觉时有法情绪的首要条件。个体通过感觉刺激,进行认知体验,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B 记忆与想象决定着情绪。C 注意与思维也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注意能唤醒情绪的产生,思维能影响反映的方式和速度。B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认知过程总伴随着认知体验,认知体验需要情绪体验的参与,情绪影响着认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4.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既有先天关联性,又具有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可从情绪表现及表情中显示出来,情绪表现是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与身段表情。情绪的行为表现又是比较复杂的,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收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某些比较复杂情绪的表现更是如此。
5.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健康情绪的养成或保持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或生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 正确的人生追求 b 宽广的胸襟 c 理性的适应生活 d 寻找身边的欢乐
6. 暴怒情绪的控制:暴怒是因为对客观事物不满产生的一种情绪反映。其基本程序又三步:其一,自我意识自觉的暴怒 其二 对暴怒情绪进行归因 其三 寻求制怒的方法
7. 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焦虑是因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布愉快的情绪反应。其基本方法有四种:其一,积极进入放松状态,通过适当的放松练习,可以使焦虑者的思绪专注于放松的感觉上,达到以转换注意的方式让焦虑者停止忧虑;其二,以新压旧,用新的忧虑压制旧的忧虑,可以采用向他人陈述自己心中忧虑的方法。
8. 过度紧张情绪的控制:紧张是在生活情境中,对威胁性的或不愉快的因素的情绪反映或唤起性反应。其控制方法有四个方面:其一,阻断导致紧张情绪的有关环节或途径,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紧张的根源或刺激,以此得到放松;其二是改善环境,既要改善人生活与工作的物质环境,调节各种物质环境的刺激,使人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环境,又要改变心理环境,防止或消除各种矛盾环境的刺激,使人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环境,又要改变心理环境,防止或消除各种矛盾冲突和挫折因素;其三,感受和培养个体的应对能力,即培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其四,语言放松训练,使紧张者从完全被动的指导状态转入完全主动 的自我暗示状态,进而情绪得以放松。
9. 抑郁情绪的控制:抑郁产生于环境压力和潜在的心理倾向。赛利格曼提出解释抑郁理论的专门术语“习得性无力感”(指人在被动的接受某种刺激后感到无能力去应付,不能学会去应付的一种状态)。其控制方法有:大哭一场;可以安排比较愉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语言暗示法;请人疏导法;环境调节法;自我表达法等
10. 自卑情绪的控制:自卑使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的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其控制的方法应从正确看待客观事情和克服自身心理弱点两个方面入手
11. EQ的主要因素包含五个部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1. 智力的二因素论: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1904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C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个体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
2. 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于1938年提出。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因素构成:词语理解,词语流畅,计算,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推理
3.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唯独来考虑,这是对智力结构的一种动态的看法
4. 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动智力(他后来又于1999年提出认知自然的智力)
5. 三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三个部分控制的理论,即成分智力(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包含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
6. 智商的含义及其在全人口的分布情况:智商即IQ(Intelligence Quotient)指心理商数
7.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
8. 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IQ=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斯坦福-比纳量表)
9.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韦克斯勒量表)
离差智商克服勒比率智商的不足,即不会再由于一个人的智力年龄和实足年龄的不同步增长,而出现年来越大智商越低的现象。
10.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根据贝利的研究,13岁以前智力时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顶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下降趋势
11. 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a 波诺的方案 b 应用智力方案 c PIFS方案
12. 元认识:就是对认识本身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即对认识的认识
13. 创造力的内涵: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由社会价值的产品
14. 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的质量,心理学用三个方面来衡量 a 流畅性:指再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b 变通性:也称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朝不同方向发散的能力 c 独特性:指不落俗套和不寻常的那种思维能力。
15. 创造力的特征:a 敏感性(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b 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c 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d 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e 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f 洞察性(能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变换)创造力的人格特征:a 由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b 有旺盛的求知欲 c 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 d 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e 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 f 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 g 富有幽默感 h 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
16. 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a 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联系中国国情,务实,守常,服从,对个性自由发展不太允许),家庭(家庭如果不民主,儿童思维表现出呆滞,刻板,创造力低下的状态),学校(民主)b 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课程,重视健康人格培训,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a 智力激励法(严禁批评,推迟批判,自由北方,追求数量,坚持客观,集思广益等)b 信息交合法(魔球法,多维,立体,动态)c 联想法(奇思妙想,将相差教员的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d 综摄法(移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17. 创造力开发的法则:综合法则;对应法则;移植法则;离散法则;换元法则;逆反法则;群体法则
第七章 人格
1. 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界定: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A 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模式;B 人格更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稳定的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c 人格是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该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如内外向,独立性,自信心等)。
2.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备这些人格特质,个体的差异只在于不同的人具备此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已。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3. 卡特尔的人格因素理论: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从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的特质。
4.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发现人类身上更稳定的特质就是内-外和神经质。这两种他特制再不同人身上可能形成四种典型的组合:外倾-稳定,外倾-不稳定,内倾-稳定,内倾-不稳定。
5. “大五”人格因素理论:神经质性(焦虑,不安全感,自怜),外向性(好交际,多话),开放性(想象,喜欢变化),随和性(软心肠,信任,乐于助人),尽贵性(细心,井井有条)
6.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艾森克理论)b 环境因素(行为主义)c 认知因素 d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往往是替代强化; 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接受强化)。
7. 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影响人格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意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这种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它发现并非所有的学习都以来于斯金纳式直接强化,一个人借助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也可以从中得到学习。班杜拉将这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称作观察学习。而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往往是替代强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但行为又不是两种因素简单叠加共同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外因,内因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班杜拉提出)。环境(奖惩)塑造人格,但人也选择和改造环境(行为)以适合自己的需要(信念,思想,期望等)。人格只有在这种交互作用中才能得到解释。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发生在人际之间的社会学习,而且这种学习离不开人的内在信息加工。
8. 气质的含义及其类型:气质指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哪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为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际),胆汁质(急躁,鲁莽,情绪变化快),粘液质(反应迟缓,沈默寡言,沉静,忍耐),抑郁质(敏感,孤僻,忧郁)
9. 观察学习于替代强化的含义: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称作观察学习;而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往往是替代强化而非直接强化,即看到别人的行为收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接受的强化。
10.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本我不知善恶,好坏,只求立即得到满足,受快乐原则支配。新生儿处于此状态。自我是出生以后,在外部环境作用下形成的。儿童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界的提供,有时能及时,但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得到,在这种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形成了自我的心理组识。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同时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超我又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如果行为违反了良心则感到焦虑。超我完美原则。
1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在不同年龄,利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以性感区的变化划分人格的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性器期(3-6恋父,恋母),潜伏期(6-青春期: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向外部的环境,学习和游戏,更多与异性相处),两性期(青春期以后:性心理发展走向成熟,人格趋向成熟)。
12. 常用的人格测验:心理学家根据测试方式将人格测试分为自陈式测试和投射式测试。自陈式:a 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不仅感情用事-安详机警,怯懦-果断以及四种社会成就因素: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创造力和环境适应因素。b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成人问卷(16岁以上)和少年问卷(7-15)两种,涉及的人格纬度少,易掌握,施测。C 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适合测试16岁以上的人。D “大五”(NEO PI)适合16岁以上成人。
投射式:a 罗夏墨迹测验:对墨迹进行解释;b TAT(主题统觉测试)给图片编故事。
第八章 个体心理发展
1. 心理发展的含义: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体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个
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1-3: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5:书面语言学习;0-4:形象视觉发展;5 左右:掌握数概念;10以前:外语学习;5 以前: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3. 发展的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又一定的时间,如在此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进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能力的缺失。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的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4. 成熟势力说的基本观点:格塞尔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确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 正的发展与变化。双生子实验。
5. 行为主义观的基本观点: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斯金纳用操作性调节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认为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前者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所引发的反应行为;后者是个体时不时放出来的行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三个人的要旨在于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6. 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看来,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的发展。
7. 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皮亚杰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即:成熟(机体),自然经验(与外界无力环境接触获得),社会经验(语言和教育,平衡化(思维的本质)来源于主题对客体的动作,是主题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图式,同化与顺应,平衡来说明适应的过程),其中平衡化起决定性因素。
8.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a 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b 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c 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9. 埃里克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婴儿期(0-1。5)此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1。5-3)„„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学前期(3-6)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学龄期(6-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青春期(12-18)建立自我同一感混乱,防止同一感混乱;成人早期(18-25)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25-50)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综合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
10.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含义: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物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物,这时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他能将新刺激物与旧刺激物加以区别,这中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想象
称为去习惯化。
11.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他认为,思维或智慧的发展使整个心理发展的核心,其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特点使: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使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他把个体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 感知-动作阶段(0-2)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即思维与动作密切相连;b 前运算阶段(2-7)由于符号功能与象征功能的出现,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与直观思维称为该阶段的主导;c 具体运算阶段(7-12):此阶段个体的思维具有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以及整体性等特征;d 形式运算阶段(12以后):其特点是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而着眼于抽象概念上。
12.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指哪些与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内在因素,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它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13. 敏化效应与钢化效应的含义:前者指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后者则指先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更能成功的应对。第九章 学习心理
1.学习的含义: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A.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经验而产生的某种稳定的变化; B. 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
2.学习的意义:学习与生命并存
3.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目标分类,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
4.奥苏波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方式分类,包括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现成的获得结论,概念,原理),发现学习(指学生独立地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5.加捏的学习分类:依据学习结果分类,包括言语信息(知识),智慧技能(能力,学习解决“怎么做”),认知策略(学会如何学习),态度(品行),动作技能。
6.我国学者的学习分类:依据学习内容分类,包括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7.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对学习的实质及其形成机制,条件和规律 的系统阐述,其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学习的基本理解,从而为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奠定较为科学的基础。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解释是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到什么,怎么学习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当环境刺激与个体的行为反应的联系巩固下来,相应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这就是学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全面研究了不同的强化在塑造和改变行为中的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系理论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制约于自身的内部心理机制的差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学生的认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结构的过程。他同时认为学生应该采用发现的方式学习,去获得学科的基本结构。
10. 认知同化学习论的基本观点:虽然奥苏波尔和布鲁纳一样都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但奥苏波尔认为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是取决于学习的方式而是发现的还是接受的,而是取决于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奥苏波尔认为,学生的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学习,他强调的使意义的接受学习,学校应主要采用意义接受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使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一方面使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
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主义强调的是知识对现实世界描述的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学生观;认知主义把学生堪称信息的主动吸纳者,建构主义则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观: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更愿意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学习迁移的含义及其种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普遍特征,任何学习都存在迁移现象。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的影响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可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学习迁移的理论及其应用:早期的理论主要有四种:a 形式训练说:迁移是心理官能(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得到训练而提高的结果;b 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提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是才会发生迁移;c 概括说:贾德认为,迁移不是因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而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和原则;d 关系说:苛勒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当代心理学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更深入地揭示了迁移的内在机制;e 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奥苏波尔人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产生迁移,因此,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重要原因;f 建构主义迁移观:建构主义认
为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
应用:一一对应(论述):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必须根据迁移原理来有效地组织教学:a 改善心智的功能:根据形式训练说,我们如果能找到改善心智的教学材料,就能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B 传授基础知识:应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要把哪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学习材料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加值较大;c 有效的指导;d 提高迁移的意识性;e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注重各种要素之间具有的科学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内在关系;f 涉及情境性的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
14. 学习策略的含义及其分类: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何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学习策略分为:a 单瑟洛的二分法。单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如记忆,组织,回忆等策略)和支持策略(如计划时间安排,注意力集中和自我监控。)b 迈克卡的三分法: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料管理策略(略)。C 温斯坦四分法:包括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15. 认知策略的种类:复述策略(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识记的策略),精致策略(为了使人们更好的记忆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发生),组织策略(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元认知的含义及其结构: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其结构分为三部分:元认知知识(个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的一般性知识),元认知体验(主题在从事认知活动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用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调节的过程)。
17. 元认知能力的实质:核心是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指学生对其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过程中确定的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管理时间,调节努力程度,执行计划,反馈与分析效果,采取补救措施等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8. 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措施:a 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 b 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识过程的意识;c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d 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觉的理解能力 e 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f 要求学生意识到与学习效果有关的四个因素(所学教材的性质特点;学习者当前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者当前的心理状态;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与形式)e 指导学生按一定步骤进行反馈:等一等;想一想;找一找;看一看;做一做。
19. 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训练的原则:a 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b 生成性(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的东西,写内容提要,提问,列提纲,图解要点之间的关系);c 有效的
监控(教学生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相应策略;)d 个人效能感(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好策略,树立学习策略学习的个人效能感)。
训练的方法:a “感受-自控”训练法(让学生既感受又练习的策略)b “控制+监视”教学技术(教师不仅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策略,还应培养它们自我监视并控制学习策略的使用,善于检查,评定或修正其策略的能力)c “讲解,示范,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操作”(讲解与示范结合,联系与反馈结合).学习风格的含义:指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21. 认知风格的含义及其类型:指个体组织和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分类: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沉思型-冲动型,齐平化型-尖锐化型,整体型-序列型,聚合型-发散型。
22. 各种认知风格的特点以及对学习的意义 a 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受环境影响大者为场依存型。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者为场独立型。
b 沉思型-冲动型:沉思型学习者在进行反应前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仔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后者在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做出决定,因而常常出错。c齐平化型-尖锐化型:前者的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起来,倾向于将知觉到的对象,或从先前的经验中得出的类似事件联合起来,被对象中的差异往往被丢失,或弄得模糊不清,难以精确记忆。后者的个体倾向于不将记忆中类似的事件进行混淆,甚至可能夸大相似内容之间的较小差异,能察觉出新旧信息的细微不同和变化,从而精确回忆。
d整体型-序列型:整体型个体倾向于去检验较大的特征或假设,搜集大量的材料,努力探索某种方式和联系;序列型个体倾向于考察较少的材料,利用逐步的方法证实或否认其假设。
e聚合型-发散型:聚合思维者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要比在开放式测验中好;后者则恰相反。
提出者 类型 特征 与学习的关系
威特金 A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是依赖于环境信息环视很自身内部信息。1 偏爱社会科学;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表现为谨慎。2 偏爱自然科学;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倾向于冲动,冒险
卡根 B 个体在信息加工时是迅速反应还是深思熟虑后反应 1 不急于作答,但更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答案及理由做出揭示。2 则急于作答,但不急于自发的做出解释,即使在外界要求下,解释也是不周全的,不合逻辑的 豪迈斯 加德纳 C 个体在“吸收”信息时是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还是强调细节与变化 1 指记忆能力弱的人,多为年幼学生,他们不能对新旧材料精确分化,只对材料进行大致笼统的记忆。2 能较好地回忆新旧学习材料。
帕斯克 D 个体在知觉功能上是全局整体的方式还是序列细节的方式 1 视野较宽,能把一系列问题组合起来。2 一般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尽管方式不同。1与2在任务结束时,都能达到同样的理解水平,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学生自己偏好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机会。
吉尔福特 E 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精细,集中,逻辑及归纳还是广阔,开放,联想 1 偏爱选择自然科学(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2则喜爱选择人文科学(现代文学)作为专业,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与认知能力与其接受的早期教育有关。
第十章 教学心理
1. 教学的一般过程: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2. 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及其陈述方法:
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客观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陈述方法:a 行为目标陈述法; b 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3. 学习准备的含义:是使新的学习称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4. 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的意义;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时要注意适可而止,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足够的支持,但不要提供过多的不必要的支持,以促进学生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如果教师提供的支持太多,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独立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提供的支持太少,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挑战太大,学生可能会失败并灰心丧气。因此有效的教学支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要能适应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5.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及其运用的技巧:a 讲授法(提供先组织者,提供信息加工时间,提供总结)b 提问(把握问题的难度水平,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控制等待时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c 组织讨论(讨论的议题要明确,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d 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课堂练习的布置要与教学目标一致,练习题的设计应富于变化,新颖有趣,并有适当难度;以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并通过练习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6. 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判断的过程。
7. 教学评价: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可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对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从评价时使用的测验来源不同,可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8. 概念教学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获得并掌握概念所运用的方法。分为:概念-例证法;例证-概念法。
9. 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分为a 详细分析并讨论例题; b 指导学生正确表征问题;c 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d 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中进行监控和反思;f 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
10. 教师的角色: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教育科研人员。
11.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教师的威信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2.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含义,结构及其特征: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结构:a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b 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检查,评价和反馈;c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3. 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及其作用: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作用:a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b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c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14.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措施: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说,首先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其次在学习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从教师自身方面来说,首先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其实要向他人学习。
15. 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语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16. 教师期待效应产生的过程与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及其影响使在师生互动过程重产生的:a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个性特征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形成对某各学生的期待,这些期待会在教师的行为中表现出来;b 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所暗示的期待,并根据期待的方向表现出来相应的行为。教师的不同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使巨大的。这种影响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上和师生关系上。
17. 课题心理气氛的含义及其类型:指课程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我国学者黄秀兰将课堂心理气氛
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
18. 课堂心理气氛的调控:a 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系;b 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c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心理
1. 有效人机沟通的条件:a 沟通双方对交流的信息的理解越一致越好;b 沟通双方都要有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否则就成了一厢情愿,难以持续进行;c 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与技巧;d 要选用适当的信息通道来传送信息;e 要重视选择性注意对沟通的影响,为了引起对方注意,我们传递的信息要尽量符合其需要和兴趣;f 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映;g 沟通过程没有受到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2. 人际沟通的心理功能:定义:传递交流信息是人际沟通最基本的作用,信息的传递交流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其功能包括:心理发展功能(人际沟通人对人心理发展的动力作用);心理协调功能(协调认知;协调情感);心理保健功能。
3. 人际认知的含义: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断,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4. 人机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的基础上,对他人形成一种较综合的概括的认识。特点:意志性倾向;好坏评价是形成印象的基本依据;中心特性左右着印象的变化。
5. 印象形成中的主要心理效应与偏差:首因效应(指第一印象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对新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近因效应(指新近印象对人际认知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了强烈影响作用);晕轮效应(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或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推挤扩展到对该人其它特征的认知上去);定型效应(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做类化认识,从而对总体印象产生很大影响)。
6. 归因偏差:从理论上讲,人们的归因应该是以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方式来进行,得到的结果也应该是客观的,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由于认知过程本身的局限性和动机等方面原因,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常常带有片面性而出现偏差,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完全真实客观。古音偏差分为两类:观察者-行为者偏差和自立偏差。
7. 人际关系需要的类型: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包容需要,表现为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感情需要,表现为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8.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奥尔特曼和泰勒提出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经过四个阶段:a 定向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初步确定要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对象;b 情感探索阶段:此阶段双方主要是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练习;c 情感交流阶段:此阶段双方的人际关系开始出现由正式交往转向非正式交往的实质性变化;d 稳定交往阶段,这是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水平。
9. 人际吸引: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悦纳和积极态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们相互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最主要方面包括:个人魅力吸引,相似性吸引,互补性吸引。
10. 模仿与暗示的含义与种类: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有意无意的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可分为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暗示指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照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分为四类: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反暗示。
11.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暗示者的特征;受暗示者的特征;暗示刺激的特点。
12. 从众的含义:是人们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是指个体的认知,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3. 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群体因素(群体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凝聚力);个体因素(人格特征,性别,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情境因素(任务的模糊性和难度,从众行为的公开性)。
14. 合作与竞争的概要:合作指互动的个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利己又利他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竞争指互动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
15. 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在合作条件下,群体成员之间能建立和保持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个体的活动效率因此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竞争能够使个体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所以它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因此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行为都主要起积极作用,但与合作相比,竞争更具有心理优势。通过合作,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助竞争,我们增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因此又更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实力。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与辅导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2. 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a 对自己有信心;b 对学习生活有兴趣;c 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d 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3. 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指学习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
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既情感困扰,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发展性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学生整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5.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主要方式:a 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辅导,以预防辅导为主;b 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个别辅导,以矫治辅导为主,是一种补救性辅导。主要途径:a 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b 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队活动中;c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d 个别辅导;团体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