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的研究分析
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的研究分析
职业素养是社会和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中职学校作为中职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本应保证学生向职业人的顺利转变,但社会现状并不如此。在就业市场上,出现就业链条不畅和循环不良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匹配。因此,对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出建议和措施,保证学生顺利求职,使人才供需双方顺利对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辅以资料查阅。调查对象有两大类,一类为学生,包括已就业学生和在校生两部分,针对已就业的学生主要以电话回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收集资料;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分入学初期和学习实习期两阶段进行调查。另一类为企业,主要由外地和本地的用人单位和就业实习单位组成,主要通过问卷采集信息。为确保问卷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次调查不记名,由学生和企业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如实填写即可。调查所采集的信息,涉及职业素养认知,职业素养现状及改善,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要求等各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在职业素养认知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随着在校学习及实训、实习的深入在不断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重要性的排序为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积极进取、团队合作与沟通、吃苦耐劳、执行服从;而企业的排序为职业道德素养、执行服从、团队合作与沟通、吃苦耐劳、积极进取、专业技能。企业管理者对毕业生内在的无形软素养的个人品行,非常重要+比较重要=90.3%,而有形的外显因素如经验经历、学习成绩看得较轻,位列最末端。可以看出,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2.在职业素养现状及改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急需改善的方面按重要性排序为:踏实务实、环境适应能力、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锻炼沟通能力、谦虚自省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企业在急需改善方面按重要性的排序为:工作态度散漫、服从执行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我为中心、缺乏全局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差。两者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差异比较大。
通过调查,还发现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评价要高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这一结果证明,学生就业稳定难的重要原因在于自我评价不准确,就业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不仅如此,通过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总体职业素养要低于企业要求,尤其是在自我约束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服从执行能力等方面较差。
三、职业素养培养的建议
1.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根据调查和访谈,我们认为职业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扩展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在现有的职业道德、沟通技巧、心理素质等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企业文化、职业思维、职业习惯等内容,还应通过专家讲学、实事分析、观点辩论、图片展示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2)调整教学方法,应该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游戏等行为导向教学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建立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不仅应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更应注重其广泛性、适应性。
2.通过校企合作,以职场实践促进职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参加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是许多学生能接受并认为最有效的提升职业素养的方式。为保证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一是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及实践基地建设,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二是建立专门为学生服务的实习机构,为各年级学生提供实习建议,介绍实习单位;三是建立规范的实训实习制度,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训,充分融入企业氛围之中,感受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多阅读职业素养方面的书籍,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配合学校的教育方针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多与老师沟通,学会在各种教学形式中提升自己;第三,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利用假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责任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只有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去落实各项建议,职业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经贸学校)
第二篇:中职生会计职业核心素养及其教学设计
中职生会计职业核心素养及其教学设计
摘 要:中职会计职业核心素养是学生今后从事会计职业的基础,也是其职业长远发展的原动力。会计职业核心素养体现在会计职业道德、技能、专业知识三个方面。本文就从会计职业的核心素养内涵入手,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及教学设计;会计职业技能的内涵及教学设计;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职 会计职业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5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扩招,使得中职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招生压力。尽管我国对于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仍然不能改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降低的现状,这也成为各用人单位对于中职学生录用时非常纠结的问题。作为和财务紧密相关的会计专业,其职业素养尤为重要。2001年的10月,我国前国务院总理朱?F基曾说“会计人员必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培养中职会计职业的核心素养就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1-2]。会计职业的核心素养内涵
什么是职业的核心素养呢?就是完成某项工作(职业)以及从事这个职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意识、知识、能力的总和。中职会计专业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会计工作中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所进行的教育,其职业核心就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及教学设计
会计职业道德体现在三个方面:会计品德: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职业纪律:遵守法律法规,保守会计秘密;会计的职业能力:过硬的专业知识,热情的服务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
作为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人员,处于单位的重要部门,工作琐碎而枯燥,因此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吃苦耐心的品质,中职会计职业就应该培养学生忠于职守、脚踏实地的会计职业道德,而针对此教学内容应该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不断渗透,在技能训练中不断巩固。
首先,在日常行为中对学生培养和渗透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巩固强化的过程,是一个由认知到行为的积淀过程,因此在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中要遵循这一规律不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
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入学就应该开始,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如物品规则摆放,能够守时,整理资料等。学校对于会计职业学生道德的培养标准应该传达到每位教师,让教师对实施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从进入校园开始就进入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中。
其次,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宣传。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把会计职业道德宣传给学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浓郁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中,让学生随处可见职业道德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画、演讲、优秀会计人员事迹宣传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会计专业法律法规教育。尽管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专业中的课程,但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心中有法规,才有职业的道德底线,对法律敬畏,才能坚守这道底线。中职会计教学中要把会计法、公司法、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作为重点传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法规意识。
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在掌握中受益,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会计职业技能的内涵及教学设计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事自己职业的专业能力,而会计这个职业只有受过专业训练和学习的人才能担任,并且会计人员要具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会计专业技能包括制单、结算、记账、审核等,会计职业技能教育也就包括这些,这部分的教学主要通过实践教学习得。
首先,通过专业实习教会学生会计的基本技能。中职会计专业的学习中,专业实习是重要的环节,这些技能都需要在实习中进行巩固,因此,多给学生创造实际锻炼的机会非常重要。
其次,通过会计技能训练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技能。会计技能训练课程一般包括,点钞、EXCLE数据处理等。
最后,利用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对会计技能的学习。学校要经常组织组织一些会计技能比赛,促进学生对会计技能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技能的热情。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教学设计
作为会计人员特质的专业知识,体现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会计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财务制度、会计电算化等。作为会计人员要对所从事职业的业务流程要相当熟练,才能够在这个业务领域做的很好,也才能在会计工作中对财务处理到位,也应该对会计准则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网上报税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讲授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在进行会计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
如果把某种职业比作一棵大树,其核心素养就是大树的根,根系发达粗壮,大树才能枝繁叶茂。职业核心素养是从事某一职业的基础和根本,只有从培养会计职业核心素养入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沈泉璇.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职教通讯,2012,(33):56-57.[2]徐静.论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12):6.
第三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综述
作者:张建娣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4期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方面,国外已有十分成熟的理论成果。
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1909年)一书中,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书中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开启了职业指导理论的先河,建构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使人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指导模式。但这种职业指导模式过分重视职业信息的作用,以求职者了解职业信息资料为主导,却忽视了对求职者内在心理分析的研究。
舒伯(D.E.Super)在其《职业生涯心理学》(1957年)一书中,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12个基本命题和5个发展时期。与此对应,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应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195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霍兰德还编制了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力求为每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格林豪斯(J.H.Greenhaus)则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的,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职业的了解,合理设计职业生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阶段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定期检查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满意。
霍兰德提出职业性向理论。他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并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尤其对于大学生和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只有个人的定位和要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对自己的资质、能力、偏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使个人的职业锚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都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生涯教育都被列入课程计划,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第二,起步较早,时间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第三,政府和学校齐抓共管,政府官员中有专职从事这项工作的职业官员。
二、国内研究综述
黄英忠的《人力资源管理》(台湾:三民出版社,1997)用一章的篇幅从理论上探究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
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戴良铁、刘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整理和介绍,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背景、特征、有关理论与内容,企业如何导入职业生涯管理及开展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教育界、管理界或社会学界的罗双平、姚裕群、林泽炎、李胜兰等一批专家学者就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界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组织或个人如何有效进行职业生涯
规划。
詹万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提到了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但职业生涯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篇幅太小,仅停留在简单介绍上,应用性不强。
2004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列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抓手”和有效途径。
蒋乃平、杜爱玲的《职业生涯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围绕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发展”,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目标确立、发展台阶构建、发展措施制订4个设计环节的操作方法介绍,以及发展规划调整的简介,引导同学在职业生涯设计能力训练过程中,加深从职业的角度对自己、对
社会的了解,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柳君芳、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从中等职业教育角度出发,内容涉及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目标与措施,规划与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了学生应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素质,用正确的观念看待社会就业问题和个人择业问题,学习求职的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黎日葵的《指导中职生制订好职业生涯规划》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社会职业发展和学生自身条件相结合的角度,指导学生制订好规划,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杨秋萍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存在偏颇,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模糊,职业生涯设计意识较弱,由此作者建议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
另外,广西师范大学的李冬梅、廖利华,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韩福勇,西北师范大学的张军梅,西南师范大学的姚贵平,南京师范大学的黄彩萍等在写硕士毕业论文时,都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仍处于尝试阶段,而且研究与实践运用之间缺少互通的桥梁与路径。大多数的论著及文章是以谋职指导、就业安置为主要内容,结合本土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并涉及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不多,研究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的层面上,没有进行如何操作、如何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等具体实践问题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操作性与实践性不强。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第四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及研究1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及研究
作者:苏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中职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我国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众所周知,我国的中职生职业生涯逐渐向着复杂化、多变化以及竞争化的角度发展,但是相对于国外的中职生教育,我国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仍然需要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关键字: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与研究
新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一个竞争与发展和谐相处的时代,中职生若想在今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必须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中职生相对来说,没有优秀的学历,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一定要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已使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中职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个是中职生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中职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然后结合中职生个人的发展潜力以及外界的环境因素,来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以确定中职生自己的就职方向以及职业目标,最后选择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道路,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以完善自己的不足,充实自己,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我国的中职生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各级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起来对中职生的教育。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式,中职生迫切的需要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前做准备。其中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这就要求中职生教师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中职生进行教育,其次要帮助中职生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中职生依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并结合外界环境影响科学合理的发展,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最后中职生教师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监督中职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严格要求中职生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学习。据调查统计得知,我国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第一,中职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比较盲目,容易跟风。其次,中职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对自己认识模糊,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定位有偏差。最后,中职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对于今后的发展意识不太强烈,这需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对中职生做好正确的知道工作。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职业生涯规划是社会经济模式变化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各个:首先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具体的生产以及生产数量都是由市场自己来决定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及时的对生产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从传统的工作单一化以及终身化向工作的多样化以及综合化变化,这也就要求中职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今后的社会需求。其次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产业的技术含量要求不仅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产业的更新速度也在逐渐的加快,许多高新技术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中职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
第五篇:浅谈中职生学习现状
简析中职生学习现状
罗健
中职生学习能力差甚至逃学是现在学校的现状,这样不论对招生就业还是学校日常管理都极为不利。学生的厌学问题一直是老师和家长们关注的最重要话题之一,也是广大家长和老师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厌学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简要阐述。
一、原因分析
1、学生文化基础差
学生初中毕业上高中的门槛降低,并且高校每年都在扩招,使得上中职学校的学生数量在急剧下降,为了获得学生,使得没有初中毕业的学生,社会上毕业几年的学生都流入校内。目前中职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不争事实,中职学校出于生存压力放低招生门槛也已是“正常现象”,因而,部分在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对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厌学逃学”。
2、学生不是为了学习技术而进校
部分来校学习的学生目标要求不一样,有的只是为了分配个工作而进校,有的学生初中没有毕业或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不愿继续就读,但迫于家长压力,无奈才随便选择了一所中职学校。还有少数是家长根本管不了学生,当作包袱甩给学校的,让老师帮助家长教育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出现“逃学”行为。试想如此的专业志向与专业兴趣,又怎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部分专业内容设置不太合理,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所以对学习根本不放在心上。
3、学校管理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原来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的“尖子生”,考好中专是当时“尖子生”的首选,大多数中专学生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俱佳,但自从最近十几年,中专招生形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校数量剧增,而师资力量和学生管理水平并没有完全跟上来,教学整体滑坡。管理观念的更新需要时间,在学校管理上,老化的观念不能完全跟上环境的变化,在管理方法上又缺乏创新,因而在学生中出现 “难沟通”“难理解”“难管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4.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还有待于提高
学校一些教师,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顾及课堂纪律或学生是否学懂弄通了。然后就出现了教学中的拘泥于“老师尽力讲、学生认真听”的满堂灌方式,不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懂得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电子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说、多感官的参与;教学资料陈旧泛味,一份教案讲了好多年也不见更新,总之教与学没能得到有机的统一,学的与用的得不到有机统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逃学”的重要原因。5.社会环境“恶化”了教育的外部氛围
现在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们影响很大,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和道德取向悄然改变。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无不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加上中职院校的学生学生实行自己交费、学校包分配的制度,这些也都严重挫伤了中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90后正成为中职学校的主角,他们这一代的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自小就是在父母家人的宠爱当中长大,娇生惯养,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多出现角色“定位不当,自视过高”的问题。在学校碰到困难时容易退缩,尤其是学习成绩差、课外表现差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缺乏积极向上的愿望与自信。
二、解决措施
1.着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1)对“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多进行鼓励。
对他们的赞扬要远远多过批评,这样常常会造成这些学生自我成就感,对学习、老师和学校不会丧失信心,不至于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找有“厌学逃学”现象的学生谈心谈话时,不能先入为主地给这些学生说“没救了、自甘堕落”的话,要尽可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与角度,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关注学生的细微进步,并及时予以赞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班主任是学校最直接的学生思想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习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逃学”现象肯定会少,学习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是,有些班主任往往由任课教师兼任,他们的授课任务本来就很重,又要他们去担当班主任,势必造成“两难全”的局面。因此,不少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任有一定学历且富有思想工作经验的人才担任专职班主任,机动灵活地针对厌学逃学现象开展工作,为学生在学习上与生活上排忧解难。
(3)不能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力量。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离开家长家人的合作与配合,学校社会工作就难开展。部分父母以为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就可以基本撒手不管了,有的甚至还抱着丢“包袱”的心态,让“顽劣难管”的孩子远离自己的视线,眼不见心不烦。因此,班主任应当尽可能通过多渠道与家长建立联系,学校也要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地向学校咨询学生在校的表现,反映学生在家里面的各种情况。
2、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逃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
(1)学校的教务部门在新生入学时,应组织一次文化摸底考试。
以考试的成绩作为学生编班的依据之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基础课的“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加强他们的文化补习,而不应匆忙就让他们接触专业课;也不应把他们编入文化基础较好的班,以免他们跟不上课。(2)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外,可以适当开展师生的交流,身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网络这一互动工具与学生展开沟通,学校可以鼓励师生之间的各种非正式的交流,促成更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打下基础。学生对教师越信赖和崇敬,就越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厌学逃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解决这一难题时,必须从学生、学校与家庭三方面着手,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多方联系、密切配合,以学校教育为根基,以家庭教育为引导,纠正“厌学逃学”学生的偏差行为,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步入社会后有一个良好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