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评价要动情
固隆中心学校 柴战锋 上一周,我有幸张江霞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终极目标。学生评价作为全方位检测学生发展过程及结果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指挥棒”,评价学生以成绩高低“论英雄”,阻碍了学校的特色化办学,捆缚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评价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该停留在结果的评价上,而应该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调整改进教育方法,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由此可见,学生评价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关系密切,与学校的发展相辅相成,建立新型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慢慢开始注重评价,但评价却过于单一,甚至有些敷衍学生,存在着种种误区。听了不少老师上的课,课上的评价只是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如:“棒、棒,你真棒!”……新课程下必须改变评价的这种现状。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评价必须要动情,在平时的教学时,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教师应通过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节拼音课,学习完了单韵母“u”,有位学生就编了顺口溜:“不要空气污染,u、u、u。”老师听完后觉得很惊讶:一个还未满七周岁的小朋友竟也会为空气污染而担心?于是,老师走到他身边说:“这位同学懂得要保护环境,让老师与这位小环保卫士握握手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可以感觉到这位学生内心充满了激动,这份激动来源于教师动情的评价。
评价是一门艺术,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做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评价,并做到动情评价!
第二篇: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通用)
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1一、在课程标准引领下落实核心素养
提到“数学核心素养”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核心素养”一直是各类教研培训的热门话题。在此之前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以及10个关键词。“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我头脑中还是很空泛的。今天听了史宁中教授的解读,我才明白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本人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这就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比如《乘法分配律》用一节计算课的集训就能提升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应用。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老师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展开。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就是要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
二、在学科融合中凸显数学本质
其次就是实现学科融合的理念与潮流,数学绝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为各门学科尤其是理工科方向的学科奠基。有些孩子排斥数学学科主要是因为传统数学课主要局限在教室里,虽然教材中也有综合实践课,但真正落实的或者说有效落实的并不是很多。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出既凸显数学本质又能学科融合的主题式学习课程将成为老师们思考的重点方向。
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2今天,带着学习的心态认真阅读了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比了两个课程标准的区别,让我收获良多。
新课标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为此2022版课标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作了描述,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切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要“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受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验自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自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结论,不需要老师教,学生在自己操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到并且得到这样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2022版课标所体现的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学习数学的最终于目的是应用,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整理相应的数学内容,像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学生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能力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以识到数学的实用性。
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3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4说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认真地去研读过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上也是浑浑霍霍,凭着十几年的老经验不知误了多少子弟。去年第二个学期以来,我摆正了心态,挥手告别过去,认认真真,真真正正地研究教学,以求自我专业的发展。我开始学习其他教师的论文,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教师的论文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因此,带着疑问,我认真地学习了这个新课标,再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1、师生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品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新教材仅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因此,还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发现与思品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挖掘思品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日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探究,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真正做到“用科学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位学生”。
新课标学业质量心得体会5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我们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不能在学生毕业时,脑子里的东西都一模一样。在近几年中,尤为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保护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初见成效,但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课标是“纲”,提纲挈领,让老师抓住重点;课标是“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新课标,四学年老师对相应学段的课标要求有了更深、更精准的体会。本次学习对于老师们理解和把握教材及教学理念,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全面掌握新课标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四年级全体教师将继续静下心来研读新课标,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策略,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顺利进入新课程改革奠基!
第三篇:“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分析”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分析”心得体会
凤城中心学校上孔完小 邢新梅
在这秋高气爽的9月21日,我们上孔完小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阳城县教研室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分析与研讨会,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阳城县第二小学。一进校门,就被第二小学同学们的朗朗书声给吸引住了,有的班级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有的班级有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背诵古诗,低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声背诵刚刚学过的声母b p m f......这样的好习惯让我们同行的老师赞不绝口,不禁脱口而出“人家这学生真有规矩呀!咱们的学生早上来了像是在自由市场,叽叽喳喳好像菜市场......”我不禁这样想:二小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今天不虚此行!
欣赏之余,抬头一望,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讲课的时间、内容、姓名、班级以及课堂主要体现的新理念等。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向一年级教室走去,想学学怎样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习惯。一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杨银林,有条不紊地领导孩子们背诵着“上课歌”“发言歌”“拼音操”......年轻的杨老师教学有方,让我这个教学30多年的老教师刮目相看,甘拜下风。课后是张江霞老师领导大家谈听课后的收获以及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同时张老师利用大屏幕展示对一年级新教材进行培训,新版的一年级语文课后要求与旧教材相比,旧版第一题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而新版教材课后第一题加了描红临帖,这就说明新教材对于孩子们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要求。新版教材课后题还增加了积累运用由字到词再到句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运用学到的词语说话,这可以看出编写教材的这些专家们的用心良苦。朗读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朗读和背诵。新版教材的练习里边还增加了一块“写字有方”告诉孩子们写点横竖撇捺笔画的方法,同时还编了写字诀窍歌,有助于孩子们写好每个笔画。新版教材还注重孩子们的思辨性,就是让学生们充分地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大胆想象。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引导孩子们开展读写说的有效训练。张老师告诉我们低段学生主要还是识字认字朗读背诵,不要轻易拔高要求。
通过这次分析研讨,我真正认识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确实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找准目标,抓住重点,真正把读写说训练落实到实处,面对每一个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地发挥语文课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每个语文教师都要真正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重视积累,重视写字和书写指导,重视朗读和背诵,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和运用。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让学习成为习惯,把读书当成享受,不抱怨,不浮躁。对生活要知足,对工作要知不足,对学习要永不知足。争取把简单的工作反复地做,而且越做越好,成为专家。反复的工作快乐的做,而且越做越快乐,成为赢家,专家加赢家我们就是大家。
今后,我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学业质量分析发言稿
语文学科学业质量分析
一、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班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提前预习,课堂上专心听讲并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练习时认真审题,独立完成作业;书写时能注重汉字间架结构及摆放,爱干净,不涂抹,错了的题能及时订正等;能用学过的生字组词、造句,有一定阅读能力。
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习惯不太好,上课容易开小差、讲小话,不注意听讲,作业马虎,字迹不规范,容易出现错误。这些现象在学困生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二、本学期学科知识点解读
汉字:
一、会认双横线生字,会写方格中生字。
二、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易错字 词语:
1、一个词中两个字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2、AABB、ABAC、ABB式的词语 3、四字成语
4、表颜色的词
5、带有“地、的、得”的词组。句子:
1、名人名言
2、古诗八首
3、被字句、把字句、反问句、设问句、比喻句、拟人句、关联词句
4、逗号、句号、冒号、引号、感叹号、顿号 阅读:
1、主要内容
2、受到的启发、懂得的道理、体会
四、家校配合措施
1、尽量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
2、每天晚上提醒孩子整理好书包,带齐学具。
3、禁止孩子带零食和玩具到学校。
4、坚持让孩子练口算,练字,看课外书。
5、坚持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并签字。
第五篇:质量策划书(学业规划)
质量策划书
——学业规划
编制目的梦想中的大学在悄然之中已经过半,回想起当初对大学的憧憬,说是雄心壮志也毫不为过,可现在,真正把自己搁在大学里了,两年的时间我到底又做了些什么?大三是一个转折阶段,是开始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我想我应该为自己的学业好好规划一下了。质量方针
努力学习,完成学业;积极实践,锻炼能力;加强修养,提升自我。
适用范围及期限
大三大四两年大学时光,主要是自己的学业以及社会实践方面。质量目标
大三夯实专业课基础,大四毕业时顺利地拿到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取得与专业相关的部分证书,并且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发展一个成熟的人际关系网,尽可能的改变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质量措施
大三:a开始为就业积极做准备,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b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及应聘能力,继续学好各门功课;c继续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判断及总结并及时修正目标计划,使得各项准备更加科学化;d根据实际情况考取与就业相关的部分证
书;e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理论与实践、积累与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培养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四:a收集充分的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完成毕业论文;b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面试技巧,制作好自己的个人简历,开始积极为实习做好更为完善的准备;c在实习中充分锻炼和塑造自己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等;d继续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判断及总结并及时修正目标计划,使得各项准备更加科学化。
质量控制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一方面,时刻自检,看是否按照策划书的内容执行,另一方面,请求他人的监督(如同学,老师),时刻提醒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2)将目标量化,硬性规定每学期的成绩必须在良好及以上,大三必须通过与专业或兴趣相关的证书(如服务员等级证,会计从业资格证)。
(3)克服自己的一些惰性心理,建立合理科学的作息制度;养成严谨务实、刻苦勤勉的学风。
评估与调整
(1)每个策划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应先严格按照策划书执行 一段时间,看是否适合自己,对于有些不合理的地方,要适时进行调整,以方便自己更好地执行。
(2)要及时对质量策划书进行评估,通过执行的结果来评判策划 是否有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使策划书得到不断的完善。
通过这份策划书,我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在充分了解自身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实现自我,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