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青工作心得体会:创新机制 砥砺人生
团青工作心得体会:创新机制 砥砺人生
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集团公司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完成。也就意味着真正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力人群,很有可能就是即将成长为胜利中流砥柱的青年职工,那么如何尽快加速他们的成长步伐,推动他们成长,掌握担起责任的本领,负起这一重要使命?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对它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哲学告诉我们,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部分。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青年干部职工培养成功与否,很有可能攸关我们最终任务目标的成败。
因此,青年的培养,不能是三分钟热度,更不能是走形式,培养“花架子”,而要形成一种长期的有效的机制;要科学地对待这项工作,有专家多方详细论证,制定长期规划,将其作为一项宏伟工程来抓;不仅要充分意识到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更要深刻认识到“十年育树,百年育才”的难度,做足迎接长期挑战的准备。
下面,我浅谈几点建议:
一、创新沟通交流机制,让“胜利”青年形成畅通脉络。
这里讲的沟通交流指的是青年职工的沟通交流,让整个胜利的青年职工形成脉络,构成一个更为整合的团体。之所以谈到这个问题,是联系到当前社会上正在热心关注的城市冷漠症: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闭塞。
首先,沟通交流机制是有必要性的。现在青年职工的学历普遍比较高,不论是分配的大学生,还是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员工,都有着很好的学习能力,但也同样有着象牙塔里的通病,他们的情感往往比较脆弱,正确稳定的价值观还没有正式形成,容易患得患失,被外界所侵袭。同时,他们学习能力高,这不仅意味着学习业务技能的能力高,沾惹社会不良风气和习惯的水平也不低。
再看大学,那里之所以让人向往,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者专家等优秀人才,当然是因为有很棒的师资和学习环境,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有一群年轻朝气,挥斥方遒的青年,互相激发灵感,鼓励支持,干事创业。
而在油田非常规油气层勘探开发过程中,孙总也曾谈到各板块联合作业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胜利的利益最大化,避免在内部磨合中消损力量。在日常的工作交流中,我有幸认识到采油、作业等其他各单位的同事,这让我对整个石油的认识,提高眼界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就是各单位青年职工融为一体可以为未来胜利的整合埋下很好的伏笔。
目前我们的形式如何?据我了解,钻井采油等单位所处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闭塞,生活圈子小。虽然胜利青年职工达到数万,可往往钻井职工便局限于钻井,采油职工局限于采油,甚至于某个分公司、某支基层队,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发挥不出来。不仅朋友无多,连找对象都成为一大难,二十八九的“剩男”“剩女”随处可见,相亲仍是他们寻找另一半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生活圈子中生活,稳定性差,容易滋生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个局面,让“胜利”青年形成畅通脉络?我们是有这个资源的,胜利青年职工规模庞大,现在的关键是要让这些人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或是其他方法,打通各个单位的脉络,让胜利成为一个大家庭,使每一名石油子弟的归属都是“胜利人”。
组织各式各样的团体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也是各单位内部青年职工之间关系融洽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活动的范围扩展为胜利,在胜利之下组织活动。百人培养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通过不长时间的接触,大家就可以成为朋友,互相帮助提高,但百人培养的门槛相对较高,要在胜利范围内组织各类平民型的活动,让他们都能积极地投入其中。
其次,油田目前存在诸多文化艺术团体,像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众多社团,实际参与社团活动的,青年职工仍居少数。青年职工热情有朝气,要用这些丰富的社团活动,在胜利青年中形成健康的团体,用健康的活动占据他们的业余时间。这样,通过共同的志趣爱好,也可以让他们跨越单位,穿越级别,培养起良好的情意。
二、育才更育人,让“胜利”青年顶风破浪有作为。
要让我们依然稚嫩的青年职工担负更大责任,取得更大作为,就要让他们练就本领,经历风浪,接受锻炼,经受考验,能奋斗在最艰苦的地方,处理最难过的难题,独当一面。
青年职工的技术技能培养,一直是油田重点工作之一,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只简单谈一下其中的两点。一是比赛载体,通过技能竞赛、岗位比武,带动青工在学技术、练本领上无疑有着很大的引领助推作用,就像现在大家都在质疑的教育事业一样,百分制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同样,我们的各类职工技术比武,如何更好地提高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不仅是考试过程和裁判的公平,还有比赛体制的变化:某一次成绩的说服力,是否足以分清青工水平高低?如何筛选出“考试人才”:特别擅长技术比赛,却在实际生产中远远走在人后?如果让比赛不局限于比赛,而是让比赛存在于实际生产中,让生产存在于比赛中?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上,是否可以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专”,是未来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像工业化更高一些的西方,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如果每个人是一个萝卜,他最适应的岗位是坑,那就为每个人找到适合他的那个“坑”,并不一定非得是管理人才才是唯一方向,让目标更加多元化,当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建设胜利。
胜利历来重视青工的技术技能培养,但对青年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素养、身心素质等方面的重视度仍有加强的空间。不可否认,石油工程实践理论内容都很丰富,但在日常的生产工作,甚至创新创效过程中,比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负责任,是有心、用心,不但要让我们的职工有胜任岗位的能力,更要真正的爱上自己的岗位。
那么怎样才能让青工经受磨练,而又不至于在磨练中丧失锐气,减少信心?这要因人而异,有些一直在机关的青年,就需要在基层接受锻炼,在基层的则要去上级机关开拓眼界。
现在正在进行的上挂下靠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让上挂的人增长见识,提高认识,用一种长期系统的锻炼不是几个简单会议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在胜利日报社学习了三个月,作为一名宣传人员,却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对新闻报道未找到门路。可在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眼界看法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足以打破上下级的界限,让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在育人上,胜利精神无疑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我们缺乏对胜利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文明是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需要不断融合时代的要素,胜利精神也不例外,这包括内容的更新,载体的更新等,要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从内心里真正体会到胜利精神,传承胜利精神。我个人认为,胜利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但更核心的是奋斗,经过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苦奋斗、舍身奉献,已经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防止在年轻人中形成坐享其成的懒惰思想,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把胜利与他们融为一体,让胜利成为他们自身的“事业”和追求,要上进,要奋斗,不用鞭子抽,不用糖引,就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成为一个不用假借外力就能自动前进的群体,这就是内动力,这是文化教育的力量。
三、创新机制完善职能,为“胜利”青年提供一流服务
共青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担负着培养、发现、选拔优秀青年职工人才,带动青年职工为企业发展积极奉献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团委更加完善组织结构,优化工作方法,为胜利青年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如何让我们团委组织、方针政策的影响力最大程度地影响基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往往内涵丰富的活动传达到基层可能就仅仅停留在活动本身,即便是某些基层职工受益了,却毕竟只是少数,要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星星之火真正形成燎原之势。
目前,在组织结构上,虽然各级单位都依次设立了团的组织,但仍缺乏严格的规定责任和功能,特别是基层团委,往往是普通职工兼任,团的工作只是他们工作之中的一小部分,只跟随上级旗帜的风向,自身作用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认为,可以使用节点管理,每个公司的团委书记是一个节点,分公司的团委负责人是节点,各个基层队的团委书记则是最终的节点,就像是神经末梢,可以时刻吸收青年职工的需求,反应青年职工的精神状态和现状,及时处理所在队伍青工出现的异常状况,解决不了,则及时上报,达到资源共享,问题共同解决的目的。这样,各级节点点点开花,最终形成一个稳定、传输有效的脉络。
团的一项最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为他们提供与上级党委沟通的渠道,充当好伯乐的角色。不只是百人培养,选人育人更应该成为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团委都应该有这项能力,担负起这项责任。要树立每一个人才都非常宝贵的理念,为每一个职工群体、每一个青年干部、青年职工量身定做合适的培养计划,这包括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形成培养他们改善自身环境,提高自己地位的渠道,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他们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选树典型的意义也在于此,近几年来,李耀春、葛磊等典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选树典型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要让每一名青工的身边都有一个典型,身边的典型才是最有作用的,如果某单位一个典型的影响力是十分,那他影响到另一个单位的力量可能就要弱化到三分,甚至更低,因为真实性毕竟受限于宣传、交流等方面,只有身边的例子才是鲜活,触手可及的。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典型的范围,达到每名职工身边都有真实可触摸的典型引领。
让青工获得骄傲感,也就是让青工对我们的认同。一流的管理模式,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规范统一正规的管理。要让我们的青年职工在我们的企业,有骄傲的感觉,要有在胜利,我骄傲的光荣自豪的感觉,这就需要油田为我们的青年职工相对别人有特色亮点。
第二篇:创新核电企业团青工作路径
创新核电企业团青工作路径
随
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生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青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特别是对于核电基地而言,工作地点相对封闭,工作、学习、生活圈子相对狭窄,青年员工思想容易受婚恋、工作条件、住房等影响而波动。如何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核电青年群体的特点,更好地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也对区域化团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试图以某核电基地为例,探讨区域化团青工作建设的一些思路。
青工的基本现状及思想状况
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8岁,现有35岁以下青年员工32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3.6%;28岁以下团员青年28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3.1%;92.9%以上的青年工作时间不超过五年,且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青工已经成为推动该公司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青年思想动态方面,一是多数青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美德普遍高度认同,思想乐观积极向上。他们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各种主题教育中,追求进步和个人健康成长,认为责任心是青年人在工作中最需具备的品质。二是参与、奉献、期盼的主体意识趋于强烈。青工理解公司价值观,认可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希望能对公司的管理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三是人生目标选择更关注自身,关心自身职业的发展通道与可预期的成绩。大部分青工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前景抱有信心,认为领导同事认可、收入增加、职位提升是工作成功的主要标志。四是青工总体状况获得老员工认可,满意度较高。大部分老员工对青工的思想品德、工作责任心、学习能力和业余爱好取向表示满意,其中对思想品德表示满意的人数比例最高,对青工人际交往能力的认同度略低。
青工思想引导的热点聚焦
经调查表明,目前陆丰核电有限公司广大青工思想上也存在一些困惑及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青年价值观多元化,对于理想和信念有淡化的倾向;二是由于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国内核电发展形势一直未真正明朗,该核电项目一直未得到国家正式核准,青工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有所下降;三是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幸福感不强,认为工作条件艰苦,生活单调乏味;四是渴望快速发展的诉求与现实的工作环境不匹配,认为项目迟迟未能正式开工,制约了职业化发展;五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存在一定困惑。
具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下10个问题已经成为青工普遍的关注点:核电发展前景与公司的未来、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个人薪资待遇、遭遇的“不公平”、购房难问题、个人婚恋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个人诉求的表达、信任危机。这些问题能否成功解决,是我们能否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关键。
青工思想引导的途径与载体
面对上述问题,陆丰核电有限公司团委以努力提高团组织对企业的贡献价值为目标,对内创新方式谋发展,对外整合资源强共建,探索和实践“聚心”“提能”“塑形”“强基”四位一体的青年工作模式,积极拓宽“青年引导”“青年志愿”“技能提升”“脱颖而出”“青年关爱”五大平台,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公司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全面发展。
内部:创新方式谋发展
聚心――强化青年思想引领
【行动一】每年坚持召开“五四”座谈会,坚定青年信仰。每年邀请集团老领导、公司总经理部成员与公司团员青年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并对青年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回顾历史,表彰先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切实增强青年责任感和使命感。
效果评价:“五四”座谈会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座谈会,坚定了团员青年的共产主义信仰,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继承“五四”运动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公司事业做贡献。
【行动二】开展“艰苦创业、敬业乐业”职业操守主题教育。结合企业创业发展历程,邀请专家学者、老领导、青年典型等,面对面向团员青年开展宣讲活动。如组织报告会、“中国梦?我来广核这一年”主题演讲活动、座谈交流会等,引导青工理解企业文化内涵,提高职业操守,激发青工爱企业、干事业的热情。
效果评价:近三年来,公司团委共组织召开座谈会近30场,累计近1 500人次,全部覆盖35岁以下青工,有效增强了他们对公司发展历史的了解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提高了青工爱企业、干事业的热情。
【行动三】总经理部领导与青工“心连心”交流平台。公司团委每季度举办一次公司总经理部领导与青年员工“心连心”交流活动。“心连心”交流活动开始前,团委收集青工思想动态,针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交流的主要议题,并根据需要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活动,会后跟踪落实有关事项。
效果评价:此类活动畅通了党政领导与基层青工交流的渠道,有助于了解青工思想,促进了青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愿。
提能――促进青年队伍建设
【行动一】每年坚持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活动由公司团委主办,团委牵头整个活动的策划推进,项目审核、监督,经费分配和总结表彰等工作。每年初发出竞赛通知,各基层团组织进行项目申报(要求有详细的策划方案,包括竞赛方法、评审标准、完成日期、参与人群、经费预算等),公司职工技能竞赛委员会评审核定竞赛项目,6月至年底按计划开展技能比武活动。
效果评价:经过三年的积累,公司技能比武活动逐年规范,项目设置更加突出实操、应用性,技能比武项目已形成部门级、公司级比武项目30余项。青工技能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技术岗位能手。
【行动二】坚持开展“团青讲堂”活动。团组织通过征集团员青年意见,收集青工需求,拟定团青讲堂题目范围,然后邀请青年骨干、岗位能手、专家、学者等,采取讲座、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与大家分享交流经验,提升青年能力。
效果评价:该活动紧密结合企业与青工发展的双重需求,活动形式多样,组织灵活,成为团组织拓展青年业务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公司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
塑形――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行动一】“爱?接力”青年志愿行动。“爱?接力”青年志愿行动由公司团委发起,活动以“传递爱心、帮困助弱”为宗旨,建立企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积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关爱他人、提高责任意识,展现青年人的青春风采,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周边关系积极发挥正能量作用。活动根据性质分为社会公益和服务企业两大类,形式主要有爱心捐助、支援灾区、结对助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帮扶贫困小学完善基础设施、走进儿童福利院和敬老院、清洁能源科普等。
效果评价:活动开展三年多来,组织体系逐步完善,管理和运作模式日趋成熟,每年均进行活动评估、总结和实施规划,具有明确的公益目标、科学的发展规划及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公司内部、受赠单位、服务地区影响良好。
【行动二】致力建设具有核电特色的“核安全文化”。安全是核电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小组牵头,公司团委负责活动创意的设计和推进,每年选取不同的形式,通过讲故事、画漫画、演小品、拍DV等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核安全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剖析。
效果评价:安全文化主题活动为公司的文化资产创造经典,让安全文化得以传承并欣欣向荣,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导向。
强基――激发团的组织活力
【行动一】建立基层团组织工作评价机制。公司团委采用累计得分排行的方式,对下属各团支部开展团青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团组织建设、青年思想教育、青年成长成才、先进典型选树、文体活动、青年服务、宣传工作以及承办公司团委相关工作等方面。评价周期为一年,每两月进行一次动态评分。累计排行结果供下公司团委五四评优参考,排名结果纳入公司党委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
效果评价: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基层兼职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引起各基层党组织对团青工作的重视,基层团组织活力全面焕发。
【行动二】加强团干队伍建设。团干培训分两个层面。一是团委委员培训,每年邀请团校、党校老师讲授共青团工作新动态、交流先进工作实践等,拓宽视野。二是团支部委员培训,团委自编教材,于每月例会上分享。
效果评价:进一步拓宽了视野,了解了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和希望,进一步凝聚力量,做实做好青年工作。
外部:整合资源强共建
一个核电基地就是一个小型社区,他们与外界联系相对较少,资源相对缺乏,而青工需求则多样化、社会化。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公司团委提出“中央企业地方化,共同建家海陆丰”,为区域化团青工作的开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政府层面:主动向团市委靠拢,加强与团市委的共建。由于公司是中央企业,其团委直接受本级公司党委领导,接受集团团委指导,与地方团市委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地方团市委是区域团青工作的主管部门,企业团委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为此,公司团委主动向团市委靠拢,主动属地化。一方面主动向团市委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另一方面,联合团市委共同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如保护母亲湖行动、核电红树林滨海环湖带、志愿服务山区计划、青年创业见习基地等。这些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反响大,造福于民,有效树立了中央企业在地方的品牌形象,也大大拓展了团委工作的平台。
社会层面:主动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谊。本着“建设一个项目,拉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该公司团委主动与地方企业联谊,一方面加强工作交流,另一方面也借地方企业属地化人才的优势,牵线搭桥当红娘,帮助青工在地方成家立业。这成为了解决青工思想波动的重要举措,近三年来,公司团委先后与银行、电信、移动、邮政、学校、医院等地方企业举办近20场“核你相约”交友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青工们的婚恋难问题,员工满意度也逐年提升。
内部层面:建立基地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参建单位的联系。为了拧紧项目各参建单位的“一盘棋”思想,该公司还创新建立了基地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就基地党建情况、周边关系工作、文化宣传工作、舆情管理工作、员工思想动态、体育交流、户外活动等进行部署。此举不仅密切了各参建单位间的交流,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扩大了员工们的交友平台,丰富了员工们的业余生活。
(作者钟志刚系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黄经磊系团委书记 赵佳滨系党群主管助理、团委委员)
(责任编辑:郝幸田)
第三篇:新形势下团青理论创新
新形势下团青理论创新
在现在企业中,共青团工作遇到一个新的挑战,面对企业中诸多“80”“90”后,团青工作如果一尘不变,或者固守陈规的话,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团青工作的需求,也势将离青年越来越远,失去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将失去这个组织的“魅力”。那么,要改变这个局面,团青工作必须要创新,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就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运行机制。只有这样,团的工作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以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手段,提升共青团工作能力为目的 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要在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切入点,在拓展团的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上创新。要站在企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拓展团青工作内涵,明确工作思路。做到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向上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在建功立业方面要围绕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开展活动,注重培养青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创新工作内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冲破思想的禁锢,加强青年精神文化建设,使广大青年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优秀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以培育创新的勇气、锻造创新的作风、推进创新的举措、营造创新的氛围,以创新为手段,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从而提升共青团工作能力。
二、创新团青工作活动载体,是团青工作的生命线
活动是共青团组织生存的有效载体,随着青年人对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团组织要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生产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特色活动。共青团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凸现青年特点,活动要在如何使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把握住这一点,团的工作就有方向、有活力和生命力。企业的团青工作要抓好“青年岗位明星竞赛”、“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企业降本增效,青年当先”、“项目管理论坛”和创建青年突击队活动等活动,真正通过活动来践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巩固团青工作的生命线工作。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化运行机制,重点在工作网络、阵地建设、物质依托、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创新,使团组织在新形势下能够延伸工作手臂,拓宽工作领域,增强工作依托,扩大工作阵地,壮大工作队伍。努力扩大工作外延,使工作触角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工作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加适应青年需求。社会化的青年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将为在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中加强团的建设提供一种工作依托,从而更有效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
三、运用创新理念强化团青年工作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意识
团青工作要不断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教育、引导、服务、凝聚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团青年工作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意识。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服务一线施工生产,服务安全形势稳定,服务项目管理提升上来,不断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活力,激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从而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能力。企业共青团工作是以满足青年职工需要、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而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日新月异,团的工作主题和活动必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企业的发展,因而工作内容也相应地转变为引导创造学习需求,提高职工素质,使职工更好的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验管理之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积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青年成长成才、青工技能振兴等方面开展活动,注重培养青年职工的爱岗敬业和创新奉献的精神,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具体而言,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的争创活动是企业团组织的工作主线,是团组织围绕企业实际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把“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评比”等活动作为载体,以定量、定时、定绩为考核指标,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拜师、创新创效等活动,逐步形成师徒传帮带的工作氛围,抓先进典型、抓岗位特色、抓经济效益,聘请各工种的技师言传身教,为搭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建平台。同时,还可以把“号、手”联动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机制和竞赛机制,对优秀青工进行选拔和培养,使其成为一线技术骨干,走向各级领导岗位,起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作用。
总而言之,创新是团青工作才能是团的组织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企业青年需求的新导向,根据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团建工作的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工作方式上加以改进,工作内容上不断丰富,工作形式上灵活创新,才会使企业的团组织建设形成一套能促进企业发展、满足青年需要的团建工作体系,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蓬勃发展。
第四篇:团工作创新
论企业青年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共青团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共青团提出的紧迫要求。共青团组织要坚持培育创新的勇气,锻造创新的作风,推出创新的举措,营造创新的氛围,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不仅在口头上、思想上重视创新,而且要努力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方法和形式,不断取得新经验。当前,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和工作机制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切入点,在拓展团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上努力创新,依据团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团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一、创新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良好的工作思路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只有思路清晰才能使企业共青团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面对当前企业规模扩张与减员增效的矛盾,工程项目建设短平快与团组织工作连续性、稳定性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各级团组织要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深刻的转变,站在企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思考团组织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拓展团的工作内涵,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把握好当前机遇,努力提升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一是在组织建设上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突出观念创新,体现出带的灵活性,构筑组织体系。要根据青工结构和基层团组织所依托对象的变化,大力拓展团建的思路、团建的方法、团建的领域,从而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焕发出团组织的新活力。拓展团建新思路就是要解放思想,坚持“两个有利于”的原则,多样化地设置团的基层组织,加强团的纽带作用,在服务大局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党政所需,青年所求两项服务的关系,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社会中实现服务青年的健康成长。拓展团建方法就是要转变工作作风,把共青团工作作为青年的事业去经营,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建立起企业满意、青年需求的团建新格局。拓展团建领域,就是要适应形势的新变化,在加强现有团的工作领域的同时,积极探索团建的未知领域,把工作重点向薄弱领域拓展。
二是在活动方式上要突出“青”字号活动的品牌,努力塑造共青团的新形象,构筑活动体系。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团员青年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企业团组织要注重引导好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奉献意识,激发团员青年学习新科技,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青”字号活动,形成团组织自身的品牌,着力把争创青年文明号、规范青年突击队建设和开展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提升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三是在吸引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上要突出提供具体的、有形的帮助,构筑服务体系。我们企业的团员青年,他们政治上希望得到帮助,工作中希望得到重视,生活里希望得到关心,情感上希望得到理解,最迫切的需求集中体现为学习和成才,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学历层次的提高来实现自我价值。团组织要抓住服务青年这一主线,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思想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洞察团员青年的需要与愿望,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团员青年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和帮助团员青年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二、创新工作内容
企业是经济组织,它的目的就是低投入高产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团的工作要紧密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创新团的工作内容,拓展团的工作内涵,把团的活动融入到施工生产中,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
在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方面,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发挥组织优势,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必须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站在企业发展创一流的高度,争取领导支持,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拓展青年岗位能手的培训范围,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加强青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搞好各种形式的技术练兵比武,抓好“岗位练兵”和“导师带徒”活动,加大考核管理力度,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青年岗位能手,为企业改革发展带好队伍、打好基础、添足后劲。
在青年文明号创新方面,要充分利用青年文明号在管理、技术和青工队伍自身方面的优势,突出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目的,让更多的团员青年在这里成长成才。团组织要引导创建集体的团员青年,严格工艺、提高质量、文明操作、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要针对工作项目建设短平快的特点,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选树一批、宣传一批,带动一批,淘汰一批,形成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良性循环;要形成“号、手”联动机制,以“号”育“手”,以“手”促“号”,力争把“青年文明号”集体建成企业青年人才锻炼的基地和青年岗位能手培养的摇篮。
在创新创效方面,要通过技术比武、导师带徒、QC“五小”攻关等有效形式,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并在实践中创造效益。企业团组织要以青年工程队、青年班组为依托,进一步规范、完善班组、岗位等基层管理工作,以管理创新推进企业降本增效;要积极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着力追踪施工技术中的前沿课题,提高企业施工的技术含量和科研实力,以技术创新推动“科教兴企”战略的实施;要充分发挥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加大优秀青年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更有效地使团组织的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中去。
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方面,要以提高青年员工的安全意识为目的,把“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通过开展事故反思、案例教育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强化团员青年的安全意识,增强团员青年投身安全生产实践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提高青年员工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安全防御能力,体现出团组织在安全监督控制方面的组织优势。
三、创新工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企业中团员青年的比例逐步上升,青年的价值取向、沟通方式、组织模式呈现多元化、网络化、虚拟化的特点,为此,企业的共青团组织要认真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方向、改革思路和奋斗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运行机制,自觉地把团的工作放到党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开展。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以党组织为依托,灵活设置基层团组织,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二是针对部分单位有团组织没有团员的实际情况,在部分单位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或青年工作领导小组。
三是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短平快的特点,对评优表彰工作可以实行半年一次,以激发团员青年工作积极性。
四是充分发挥好已转业团干部的作用。多年来,从团的工作岗位上转业的团干部,目前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领域,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团的工作培养经历充满感激之情。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部分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
五是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比如青年文明号活动要有企业党政领导的参与支持;安全监督岗的设置要有安质部门参与支持等等,这就要求团组织通过必要的程序,得到企业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帮助和支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各项活动得到企业的认可,使通过活动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得到公司的重视和重用。
六是顺势应变,寻求新的工作机制。目前,我国基建高潮期和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已经到来,团组织要牢牢抓住机遇,找准建立青年生产突击队这一切入点,参于到企业的施工生产中,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承揽若干个相对固定的青年工程或项目,使这一亮点充分绽放出来。
总之,面对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条件下企业团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对当前共青团的工作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共青团的传统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对企业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创新中推进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新发展。
第五篇: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指导服务
确保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百色市粮作站
(2005年6月24日)
玉米是百色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市常年播种面积190万亩左右,占全广西玉米面积的24%左右,是广西玉米主要产区之一。2004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90.08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9.89%,产量39.7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6.69%,平均亩产209.2公斤。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加大力度,着重狠抓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特别是加强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面积12.22万亩,完成上半年计划任务的122.2%,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计划任务的61.1%;全市共建立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样板148个片(点),面积3.598万亩,其中在靖西县新圩乡新荣村建立的区、市、县、乡四级联办,连片2000亩的高标准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预期目标为年亩产玉米900公斤以上,每亩节支增收120元以上;该示范基地玉米普遍生长发育正常,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示范效果良好,工作成效很大,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个结合:
一、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突破传统农业思维定势,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自治区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百色市农业局党组研究决定,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农业系统中组织开展‚农业项目联创活动‛,提出了‚农业局抓大亮点,联系大项目;各科、站抓小亮点,联系小项目;党员联系农村中心示范户‛的要求,并将其列入各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有关考核奖励办法,这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实施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大家纷纷结合业务工作的开展,深入乡、村,以实施项目为载体,积极创建各类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样板。市、县农业局和农技推广部门都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开展‚农业项目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
二、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一是调‚优‛品种。我们按照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的要求,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采用优质高产、市场适销、高效增收的玉米品种,提高示范基地良种覆盖率。示范基地主要推广近年来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和市场畅销的‚正大619‛优质高产玉米良种,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引进一些后备品种在示范基地进行试种对比展示,以便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更优良的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使我市的玉米生产强项更强、优势更优、亮点更亮、效益更好、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调‚强‛产业。即以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来促进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实践证明,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减少了耕地犁耙费用,节本增收效果显著;2004年全市推广面积11.38万亩,平均亩产达358.49公斤,平均每亩节支增收84.17元。可见,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大幅度减少玉米生产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商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的有效措施。靖西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而玉米又是该县粮食生产的优势主导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靖西县又是百色市玉米生产第一大县,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首位;2004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41.45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0%,产量9.87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7.79%,平均亩产238.2公斤。今年,我们始终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促进靖西县玉米这一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是调‚活‛模式。即调整优化生产模式,为示范基地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在原来单一的‚玉米—玉米‛种植模式上创新发展‚玉米—玉米+秋种南瓜‛、‚玉米+鸡‛生态种养等新的生产模式,从而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三、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宣传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我们始终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向农民群众直观宣传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一个展示平台和窗口,着
重狠抓玉米免耕各项综合配套增产增效增收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了示范效果。一是推广玉米‚正大619‛、密本南瓜等优质高产良种。二是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三是推广间套种技术。四是选用优质高效‚农泰‛、农民乐747等除草剂灭除杂草。五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早玉米3月中旬播种,晚玉米7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套种南瓜;种植密度玉米‚正大619‛每亩3500株,秋种南瓜每亩600株。六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重施攻苞肥。施肥N:P2O5:K2O=1:0.5:0.8;在大喇叭口期每亩施攻苞肥碳铵25公斤或尿素15公斤。七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
四、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零距离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相结合各级农业部门都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本部门服务‚三农‛、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的重要手段,对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努力为示范基地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一是市、县农业局都成立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全力抓的良好工作氛围,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安排和倾斜照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层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竖立标牌明示,实行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各级
农业部门领导经常到示范基地检查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了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科技下乡活动、科技赶集活动、有线广播电视、科技宣传栏、网上信息发布、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播放技术光碟、技术人员讲课、发放免耕技术资料和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方法培训农户。市粮作站编写了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在百色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并打印1500多份分发给各个技术咨询点,农民在购买种子时免费发放,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培训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县农技推广站也从当地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此外,在建设示范基地整个过程中,市、县农技推广部门组织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自始至终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与农民加强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示范基地各项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确保技术推广的科技含量高,真正达到高标准、高质量。
三是做好社会化服务工作。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同时,积极做好示范基地建设所需的良种、农药、化肥、农地膜、除草剂等配套农用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五、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重点扶持农村党员中心示范户,在每个村屯精选确定3-5户党员中心示范户,加强帮扶指导使他们成为推广应用
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先进成功典型,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然后通过他们的典型引路和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带动其他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