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1
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
师承带徒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闽卫中〔2013〕59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13号),计划在全省遴选200名中医药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良好的中医药专家或骨干为指导老师,为每位指导老师遴选配备2-3名有志扎根基层,要求学习提高的在职、在岗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作为继承人,在3年时间内,采取师承方式培养造就500名有志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临床人才。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使继承人能够掌握、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扎根基层、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医药临床人才。
二、工作周期
工作周期为连续3年。
三、遴选条件
(一)指导老师条件
1.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25年(时间截止到2013 — 3 — 年12月31日,下同)以上;
2.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省市级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药(含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或骨干;
3.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丰富独到的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得到同行公认;
4.医德高尚,身体健康,能够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继承带教任务;
5.日中医药门诊量在25人次以上。
已完成全国、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学员、已经出师的全国、省级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省级以上中医重点学科、专科(含建设单位)学术带头人可优先遴选。设区市级及以上名中医、省级及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提出申请的直接予以确认。
(二)继承人条件
1.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医风良好,有志扎根基层;
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3.年龄在45周岁以下。
四、指导老师和继承人遴选程序
按照先遴选确定指导老师,再遴选继承人的顺序进行。
(一)指导老师的遴选程序:经符合条件的专家本人申请,填写《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申报表》(附 — 4 — 件3),所在单位推荐申报,由各设区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审核指导老师名单,并在当地公示,无异议后,将指导老师名单报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处(省属单位公示无异议后直接报送)。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各地各单位推荐人选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二)继承人的遴选程序:按照每名指导老师选配2-3名继承人的要求,原则上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职务级别应高于继承人,从事相应专业。继承人填报《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继承人申报表》,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和所在单位推荐后,由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资格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审定,择优确定继承人人选(原则上选择本地区指导老师),并在当地公示,无异议后,将继承人名单报省卫生计生委汇总审核后统一公布。各地汇总后出现3人以上报同一指导老师的由指导老师决定符合条件的继承人。特殊情况省卫生计生委可以酌情调配。
四、教学方式、内容、要求和目标
1.教学方式
该项工作继承学习采取跟师临床或操作、集中授课等方式进行,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其中:3年累计跟师学习不少于150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学习时间3个月。
2.教学内容
— 5 — 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经典理论学习要采取自学研修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位继承人要以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
3.教学要求
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带教单位应及时组织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签订《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教学协议书》,并制定继承教学计划。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平均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按照《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跟师笔记》、《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月记》的要求,做好每次跟师随诊或实际操作的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认真写好月记。
4.教学目标: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 6 — 2.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继承人结业时应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60份。
3.结业时,继承人需提交结业论文,以备考核。县级医疗机构继承人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乡村级医疗机构继承人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其内容既要体现指导教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又要有继承人自己的创新观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践)意义。
五、管理考核
(一)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当地师带徒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二)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在同一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若指导老师和继承人不在同一单位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明确继承教学管理责任单位,逐级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三)继承人在学习期间,应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时间在6个月内的,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后,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资格取消。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得少于1个工作日,要对继承人撰写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临床病案进行批阅、指导,批语须在100字以上。
(五)因指导老师原因不能继续带教情况的处理:
1.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超过2年并学有成效者,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后,可自行整理、学习和研究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继续完成继承学习任务。
2.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不满2年者,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后,可转跟其他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学习,并重新签订继承教学协议。
(六)师带徒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年度考核、结业考核及出师验收。对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淘汰。
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主要考核继承人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和独立临床时间。继承人应认真做好跟师学习笔记,平均每月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按照《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平时考核表》的内容和要求,做好平时考核。考核结果,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填写并存档。
2.阶段考核由带教单位负责,每半年一次。考核时必须以原始材料为依据,按照《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阶段考核表》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逐项检查和考核。阶段考核结果,由带教单位填写并存档,同时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年度考核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考核时必须以原始材料为依据,按照统一印制的《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年度考核表》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逐项检查和考核。年度考 — 8 — 核结果,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淘汰。
4.继承人3年学习期满,进行结业考核。结业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抽查。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厅下达结业考核规定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进行结业考核。结业考核采用积分制,包括实绩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结业论文考核。结业考核结果由各设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结业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结业出师。通过考核的继承人,由省卫生计生委颁发出师证书,同时对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六、待遇和奖励
(一)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在继承教学期间的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均不变,并由各自所在单位发给。
(二)继承人经结业考核及出师验收合格并获得出师证书者,符合《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的,同等情况下可优先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继承人在继承学习期间,取得高一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单位在聘任时可优先考虑。
(三)继承人在学习期间按计划学习并经考核合格者,继承人和指导老师每年均获得I类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25分。
(四)对按时完成好教学计划且符合条件的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在今后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继承人遴选时优先考虑。
(五)对成绩优异继承人和有突出贡献指导老师给予表彰。
七、经费安排
省级财政安排专款对此项工作给予专项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位指导老师1.5万元、每位继承人1.5万元,分三年实施。各指导老师、继承人所在单位应按照1:1的比例给予经费补助,各市、县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此项工作。该项经费主要用于继承教学、带教津贴和继承工作管理等。其中专项经费的70%要用于继承工作的教与学,20%用于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10%用于继承工作的日常管理、检查考核、表彰奖励等。继承工作经费要专款专用,每年12月31日前须将本年度专项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报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处。
第二篇: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为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
为做好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根据原人事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国人部〔2008〕32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使继承人能够掌握、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并有所创新,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医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高层次中医临床骨干和中药技术骨干。
二、工作周期
工作周期为连续3年。全国按照统一时间进岗学习,具体时间不得迟于2012年8月。
三、教学方式
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一)跟师学习。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每周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累计不少于180个工作日;
(二)独立临床实践。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每周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累计不少于250个工作日,其中在病房的临床实践累计不少于40个工作日;
(三)理论学习。采取自学研修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授课时间累计80个工作日。
四、教学任务
(一)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每年完成不少于60个半天的跟师学习笔记;12篇1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整理(月记);20份指导老师临床医案总结。
(二)中医专业继承人以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为主,学习1部以上与所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中药专业继承人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以及《中药大辞典》、《中药炮制学》等典籍、著作,并重点掌握1—2项中药技术。民族医药的继承人学习本民族医药学经典。每年撰写典籍学习心得4篇以上。
(三)指导老师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并对继承人撰写的跟师笔记、学习心得、临床医案总结进行批阅,批语要针对其中的问题予以指导,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能体现指导老师的学术和水平。
五、预期成效
(一)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学习指导老师指定的
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二)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三)按照中医药学术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四)学习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上发表1篇以上继承、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同一指导老师的两名继承人发表的整理或总结指导老师经验和专长的论文不得为同一专题。
(五)中医专业继承人结业时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总结60份。中药专业继承人结业时应提交反映指导老师中药加工、炮制、鉴别、制剂工艺等方面的特色技艺材料60份。
(六)提交1篇体现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具有创新观点和一定学术价值和临床(实践)意义的结业论文,2万字以上并附有2000字的论文摘要(少数民族文字的结业论文应附2000汉字的论文摘要)。
(七)符合相关条件的继承人可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
六、管理考核
(一)组织管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全国第五批继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负责继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衔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2.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人事、卫生部门负责本地区继承工作的管理。组织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签订继承教学协议(附件),制定继承教学计划,并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继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衔接工作的管理,会同学位授予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学计划。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带教单位加强对跟师笔记、月记、医案等相关继承文书格式和质量的规范管理,细化管理措施,对相关材料进行登记、存档,并注意对原始材料的保存,完善档案管理。
3.指导老师所在单位负责本单位继承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若指导老师与继承人不在同一单位,由双方单位协商,明确继承教学管理责任单位,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
4.学位授予单位负责继承人学位课程的组织实施、学位论文指导与评审、答辩工作。
(二)考核方式。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进行。主要考核继承人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和独立临床时间。
2.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考核时必须以原始材料为依据,按照统一印制的《考核表》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逐项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由省级中医药管
理部门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淘汰。
3.结业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同行专家成立考核小组,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继承人结业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进行。结业考核采用积分制,包括日常继承表现、实绩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结业论文考核。结业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结业出师。
(三)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1.因继承人原因不能正常跟师学习情况处理:
(1)继承人继承学习时间原则上不得中断。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继承学习3— 6个月者,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短缺的教学和实践时间。
(2)中断学习时间6个月以上者,协议自行终止,取消继承人资格,并追回国家拨付的经费补贴。
2.因指导老师原因不能继续带教情况处理:
(1)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超过2年半并学有成效者,经省级中医管理部门同意,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后,可自行整理、学习和研究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继续完成继承学习任务。
(2)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超过1年者,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同意、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后,可转跟其他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学习,并重新签订继承教学协议,学习时间须延长半年。
(3)继承人进岗学习时间不满1年者,应终止学习。
七、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的申请与授予管理
继承工作期间,中医临床专业的继承人可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指导老师可由相应的学位授予单位聘请为中医师承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
(一)聘请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条件和任期。
1.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可聘请为申请专业学位继承人的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2.资格任期。
按继承工作周期,聘期为3年。
(二)继承人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的条件与要求。1.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专业学位条件与要求。
(1)热爱中医药事业,品学兼优,有志于继承和研究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并勇于创新;
(2)已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3)医古文(中级)、中医综合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合格;
(4)完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
(5)结业考核合格;
(6)提交1篇以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上发表的继承、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
(7)有两位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推荐书(其中一位应是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8)继承人申报时须提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及专业学位申报表》及医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2.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条件与要求。
(1)热爱中医药事业,品学兼优,有志于继承和研究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并勇于创新,(2)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3)医古文(高级)、中医综合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合格;
(4)完成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课程;
(5)结业考核合格;
(6)提交2篇以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上发表的继承、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
(7)两位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推荐书(其中一位应是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8)继承人申报时须提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及专业学位申报表》及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三)专业学位衔接相关工作。1.专业学位申请入学考试要求。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的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继承人资格进行审核,确定参加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继承人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并公布。
(2)被确定的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继承人,于2012年10月份参加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我局人事教育司共同组织的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具体考务工作另行通知)。
硕士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为:医古文(中级),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
博士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为:医古文(高级),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
(3)根据考试结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公布入学继承人名单。并根据继承人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就学”原则,确定接受继承人的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安排。
由接受继承人申请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安排。攻读硕士学位不少于6门课程,攻读博士学位不少于4门课程。学位授予单位负责继承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学习期间的管理与考核。
3.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的继承人完成继承工作学习任务并符合结业要求,等同于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临床教学及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其中,继承人完成继承工作的经典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认同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继承人完成继承工作的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认同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轮转;继承人完成继承工作的实践技能考核认同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继承人完
成继承工作的结业论文认同为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四)考核与专业学位授予工作。1.考核工作。
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的继承人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课程考试、继承工作的实践技能考核,完成继承工作的结业论文后,可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专业学位论文答辩。
2.专业学位授予工作。
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的继承人,其学位论文答辩与继承工作结业论文答辩合并进行,由学位授予单位和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组织。通过答辩者,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相应的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
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再次不合格者,不授予学位。
(五)申请专业学位所需费用由继承人个人承担。
八、待遇和奖励
(一)通过结业考核的继承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出师证书,同时对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二)继承人在继承学习期间,符合《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者,可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出师证书,符合《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者,可优先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三)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在继承教学期间的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均由各自所在单位发给。
(四)继承人在学习期间按计划学习并经考核合格者,继承人和指导老师每年均获得I类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25分。
(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成绩优异继承人和有突出贡献指导老师给予表彰,开展继承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出版论文集。
九、经费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专款作为开展第五批继承工作的专项补助经费,每位指导老师3万元、继承人3万元,主要用于继承教学、带教津贴和继承工作管理等。其中70%要用于继承工作的教与学,20%用于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10%用于继承工作的日常管理、检查考核、表彰奖励等项。继承工作经费要专款专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每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第三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016传承工作总结会文件
中 国 中 医 药 信 息 研 究 会
名 老 中 医 薪 火 传 承 分 会
中信薪函字[2016]012号
关于召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016传承
工作总结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及个人: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与创新”为主题,更好地宣传、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展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硕果,更好地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经中国中医医药信息研究会名老中医薪火传承分会研究决定,拟于2017年1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016传承工作总结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将围绕绕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中医药师承教育,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中医重点科室建设,中医药科研管理,中医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落实中医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解读中医药传承政策,展示中医工作室领域传承建设重点成果。
联系人:王涛 联系电话:010-57218606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
名老中医薪火传承分会
2016年11月10日
抄报: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本会正副会长秘书长
;、
第四篇: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医案记录(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 何某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9.8 就诊日期: 2013.6.23
初诊
发病节气:夏至
主诉:左耳听力下降1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1个月前感冒后突发左耳听力下降,在某医院就诊,服西药治疗(具体药名不详),服药后左耳听力未见明显改善。
现在症:左耳听力下降,睡觉时头部近耳上方发热,左眼有时跳动,头晕,口苦口干,睡眠不好。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弦。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无特殊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血压:116/76 mmHg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耳聋
证候诊断:肝胆火热,阴虚阳亢
西医诊断:神经性耳聋
治
法:清泻肝胆火热,滋阴平肝潜阳
处
方:龙胆草6g 黄芩9克 山栀子9克 泽泻12克 木通9克 车前子9克
当归8g 柴胡(10克)生甘草(6克)石菖蒲15g,枳壳10g,生白芍20,香附10g,天麻10g,防风10g,钩藤20g,生地黄20g,生牡蛎30,甘草5g,夜交藤20g,炒枣仁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二诊左耳聋稍见减轻,续用原方加减。三诊左耳听力恢复,诸症减轻,原方去夏枯草、川芎,加枸杞、女贞子补益肝肾,巩固疗效。
心得体会:耳主司听觉,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耳与肾、心以及肝、胆、脾均有密切关系。本例患者肝胆火热闭塞耳窍,故左耳听力下降;耳上方为胆经分野,故觉发热;阴虚阳亢,则头晕眩,口干口苦;肝经风热上扰,则眼皮时有跳动;肝火扰心,心神不宁,则夜卧失眠。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弦为肝经郁热之象。
签 名:
****年**月**日
指导老师评语(不少于100字):
本龙胆泻肝汤所治证候,乃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治当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肝经湿热为君。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助龙胆草泻火除湿为臣。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助龙胆草清下焦湿热。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经有热,易耗伤阴血,再用大量苦燥渗利降泄之品,恐更伤肝之阴血,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共为佐。柴胡疏肝兼以引经,既合生地、当归养肝体而和肝用,又防苦寒降泻抑遏肝胆升发之气;甘草护中,以防苦寒太过伤胃,兼可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诸证自愈。
签 名:
****年**月**日
第五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附件2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39号)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要求,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进一步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2017年、2018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传承工作室)。为做好传承工作室建设,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一批规范的具备较好条件的传承工作室,整理、继承、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探索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建设周期
建设周期为连续3年,自公布确定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之日起。
三、建设内容
(一)条件建设。
1.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诊室。面积不小于20m2,在场所安排、环境布置、物品摆放、工作程式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特色的元素。
2.名老中医药专家示教观摩室。面积不小于30m2,能同时满足数十人观摩名老中医药专家的诊疗示教活动。
3.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室(阅览室)。面积不小于50m2,在查阅资料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收集和展示名老中医药专家论文、论著、临床医案、处方等原始资料。
4.配置计算机、网络宽带、声像采集系统(摄录设备和编辑系统等)、实时记录设备(录音笔、移动存储设备等)。
(二)传承工作建设。
1.收集资料。收集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典型医案(教案)、处方等原始资料,以及开展传承工作过程中的跟师笔记、跟师医案、读书临证心得等相关资料,建立临证经验和文献数据库。
2.整理分析。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资料重点是回顾性临床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提炼形成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等。
3.总结提炼。结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重点选择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的3—5个常见病、疑难病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形成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推广应用于临床。4.传承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相关课题的研究。
(三)人才培养建设。
1.传承团队的建设。制定传承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传承团队中不少于2名副高以上、不少于5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药人员。每月围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开展学习交流、病案讨论或中医医案评价等人才培养相关活动。
2.接受外单位进修学习人员。通过临床跟师带教、典籍研读、临证思辨探讨、文化学习等方式,培养外单位进修学习人员10人以上。
3.培养中医临床和科研人才。通过临床研究总结,结合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和现代科研分析,逐步探索形成有效的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和建立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机制,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中医临床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4.举办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每年组织开展以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或诊疗技能为主题的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弘扬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提高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四)网络和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典型医案、影像资料、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网络共享平台。2.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教育便函〔2014〕93号)要求,做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料上传工作。
3.建立日常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跟师带教制度等。
4.探索建立项目管理运行、专家咨询、绩效评价、政策保障等各类长效机制。
四、预期成效
(一)出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著作1部以上。
(二)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
(三)制定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的常见病、疑难病临床诊疗方案3个以上。
(四)重点培养传承团队中不少于2名副高以上和5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中医药人员。接受外单位进修学习人员10人以上。
(五)举办国家级(省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3次以上。
(六)建设传承工作室网站1个,充分体现中医文化特色,有一定的患者咨询访问量。
五、组织管理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的全面领导和政策协调。负责项目具体管理,组织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
(二)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开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信息网络平台培训工作,并会同财政部门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及时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三)传承工作室承担单位应明确分管领导和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组建由项目负责人、相关学科人才组成的传承团队,共同承担项目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合理分配、统筹使用项目经费。
六、监督评估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根据立项单位的建设任务制定项目建设的考评表,对项目建设进行动态管理,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和总结。
(二)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区的项目组织申报、具体实施、日常管理、监督评估等工作。建立管理档案,研究制定监督和考核办法,引进绩效考核机制。
(三)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大投入,为工作室建设提供政策、人力、财力、场地、设备等各方面便利条件。
(四)项目完成三个月内,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项目评估总结报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管理局将于建设期满对项目组织评审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