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唱《摇篮曲》
第三课
《摇篮曲》
主备人:郑 虹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乐曲原为F调,教材改为D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后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七年级的音乐学习,学生在歌曲演唱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些,在歌曲教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并带着感情地去演唱歌曲;通过七年级的竖笛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竖笛的演奏方法、F调的指法,并能吹奏一些音乐教材上的歌曲。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2、让学生用竖笛演唱《摇篮曲》
(三)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
2、用竖笛吹吹奏《摇篮曲》,同时让部分学生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能力。
3、掌握《摇篮曲》的歌曲创作背景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二)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2、准确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咱们班某位同学百日时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猜猜 他(她)是谁啊?
生:想!(教师出示照片,学生猜测)
师: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好,谁能告诉老师,照片上这个宝宝是谁啊?
生:(略)
师:下面就请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站起来,让大家见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吧!(照片中的学生起立,其他同学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啊,原来的你啊!其他同学,你们都猜对了吗?不知道这样的一张照片,有没有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其实当我们都是小婴儿是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哼唱的小曲儿、甜甜地入睡了。
生:(略)
师:大家唱得都非常好,还有一些“摇篮曲”了,连老师都没有听过,你们真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摇篮曲”,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歌曲教唱
1、新歌欣赏
师:在学唱这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老师总结: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1)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及体裁特征 老师总结: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2)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及体裁特征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
2、学唱歌谱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跟老师学唱歌谱。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老师学唱歌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学生完整地视唱歌谱,保持了歌曲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感受歌曲;同时为后面的器乐教学做好准备。
3、歌曲分析
拍号:含义-弱起小节-作用
休止与换气
装饰音:唱法——作用(不解决)
师:经过刚才歌谱的演唱,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首先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同学们欣赏迅速熟悉两段歌词。(教师钢琴伴奏、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熟悉歌词。)师:听了老师的范唱,大家也熟悉了歌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改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整演唱,感受歌曲内涵,解决装饰音作用问题。)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采用适当的力度和速度去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能独立演唱〈〈摇篮曲〉〉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采用“摇篮曲”的速度、力度,以及带着情感去演唱。
4、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师:很好,老师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学会这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现在老师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老师再把这首歌播放一遍,大家可以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检查一下自己哪里还唱得不够好,把它改正过来,另外,利用这段时间,大家准备一下,可以自己来唱,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唱。
(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并准备)
师:老师看到,大家刚才都在认真地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老师可以给给你伴奏。
学生到前面展示,教师伴奏)
5、学生完整演唱《摇篮曲》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三)器乐教学
设计意图:将唱歌教学与器乐教学结合起来,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1)复习C调音阶。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所学竖笛演奏知识,指导学生熟习音阶,为后面的吹奏《摇篮曲》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音乐表演活动来体验《摇篮曲》的歌曲内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乐器演奏水平。
(3)器乐合奏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安排部分没有带竖笛上课的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音乐课,大家学到什么东西?(采访式回答)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 但能有感情地地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而且大部分同学能用竖笛吹奏《摇篮曲》。总而言之,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让自己拥 有一技之长来报答母亲的爱。让我们用真挚的情感、柔美的声音再演唱一遍勃拉姆斯的《摇蓝曲》。
【设计意图:知识技能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对爱有更深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五)教学反思:
第二篇: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欣赏演奏曲《摇篮曲》。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学习;
3、感受节拍的强弱处理。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播放演奏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歌曲《摇篮曲》,然后随声心里体会歌曲《摇篮曲》。
4、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听这首歌曲时,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欣赏这首《摇篮曲》。
三、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四、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A、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B、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五、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六、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第三篇:《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题
《摇篮曲》
教学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认识体会摇篮曲的体裁及音乐特点
3、认识、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了解摇篮曲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时安排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环节目标(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环节反思
备注
情景导入、看图配音乐,音乐比较哪段音乐更适合图片,为什么?
2、了解摇篮曲,出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
、检查前置性作业:介绍作曲家舒伯特
2、师:但是,上天并没有关照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它将贫穷送给舒伯特,让它整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天,又冷又饿得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以走进了一家饭馆,他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舒伯特看到了报纸上有一首克劳帝乌斯写的诗,使得他非常感动,热泪盈眶。(师读第一段歌词,出示第一段歌词)
3、师:你们熟悉这首诗吗?(摇篮曲)看到这首诗以后,舒伯特写下了动人的旋律,他为什么感触这么大呢?他想到了谁?
4、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人在情绪最脆弱和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到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摇篮曲》,甜甜的睡去。因为梦里不再有饥饿、不会有寒冷。妈妈会给舒伯特一切、一切……
师生互动
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让学生理解节奏和速度。、师:让我们也来读读这首使舒伯特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诗。学生朗读歌词
2、师:舒伯特在菜谱上为这首诗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乞丐,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费送给了他一盘烧土豆。舒伯特为了感谢老板的馈赠走到饭馆的钢琴边,弹起了这首《摇篮曲》。(教师模仿舒伯特走到钢琴边弹唱《摇篮曲》第一段)
3、师:简单的八小节旋律,就让这首诗得到了升华,使它成为了一首千古传唱的歌曲。哼唱一下这动人的旋律。
4、比较演唱,解决难点。
a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舒伯特为什么要在这儿(第六小节)加上一个前倚音呢?
b比较演唱:
师:让我们来唱一下没有前倚音的效果。(平淡)
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内心深处的触动)
小结:加上这个前倚音,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的那种内心深处被触动的心情。现在我们来唱一唱。、导入:回想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引导回答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等)
师:让我们用妈妈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a学生唱一唱。
b学生用动作参与演唱。
6、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个妈妈的动作)
7、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
8、整理摇篮曲的特点
(1)、主题:母爱
(2)、速度:中速稍慢
(3)、力度:弱
(4)、旋律:轻柔、甜美、徐缓
9、拓展延伸:欣赏几首摇篮曲,体会摇篮曲体裁的音乐特点。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舒伯特《摇篮曲》
(3)、网络歌手香香《摇篮曲》
用同一体裁,不同的音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感兴趣。
小结
每一首摇篮曲都是由母爱谱写而成,每一句摇篮曲都是母亲对孩子美好的祝愿。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对摇篮曲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用我们的行动回报母爱!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四篇:摇篮曲 勃拉姆斯(推荐)
《摇篮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乐曲原为F调,教材改为D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三)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播放《游子吟》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同学们提前进入母爱主题。
(二)直接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熟睡中的婴儿的图片,播放《摇篮曲》的音乐片段。
带着问题欣赏音乐: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怎样?这首歌曲适合谁在什么情况下演唱。
2.选一选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和情绪。3.介绍什么是摇篮曲。4.歌曲简介。5.认识音乐家勃拉姆斯,并介绍他的作品。
(三)歌曲教学 学唱歌谱
1.这首《摇篮曲》是几段体?演唱时我们怎样表现音乐情感? 分析曲式结构,出示曲式图例。
2.介绍音乐知识:弱起,前倚音,后倚音,渐强和渐弱。3.边划3拍子边视唱,4.聆听歌曲,画旋律线条,随音响哼唱旋律。5.出示歌曲的合唱曲谱,分声部学习歌曲。6.分高低声部边画旋律线条边歌唱。
(四)实践与创造
1.以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为基础,用改变节拍和节奏的方法创编一段新旋律。2.看看改编后的旋律是否还有摇篮曲的风格?
(五)拓展与提升
⑴出示舒伯特摇篮曲谱例。
1.第一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用“啦” 音来演唱。
2.第二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琴声,和老师一起来唱谱,同学们有信心吗? 3.有哪些地方不容易唱准确?请同学们提出来。4.钢琴给标准音,师生共同边划拍边视唱。
(2)罗列了世界各地的几首摇篮曲,有选择地欣赏。1.用划拍的方式寻找这几首摇篮曲的节奏与节拍。2.回顾总结摇篮曲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但能有感情地演唱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还视唱了舒伯特的《摇篮曲》。总而言之,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来报答母亲的爱。
第五篇:《摇篮曲》教案设计
《摇篮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摇篮曲》,并能用舒缓、平和的情绪,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对《摇篮曲》的演唱,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感受来自母亲的爱。
3、聆听中外各种类型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感知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能体会歌曲意境,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分析综合中外《摇篮曲》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播放舒伯特的《摇篮曲》让学生欣赏并感知其风格特点。
二、新教学
、简介摇篮曲概念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2、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问:A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
B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徐缓)
歌曲向我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情绪?(语气安详、平缓,情绪亲切,温和、恬静)
3、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以及歌曲背景。
4、教师范唱歌曲《摇篮曲》,学生欣赏、感知歌曲的情绪、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朗诵歌词。
6、教师对歌曲进行分段教唱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三、外延伸、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让学生欣赏。
2、对比三首摇篮曲的异同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
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四、本小结,情感升华
、感悟母爱
2、”妈妈我想对您说”学生每人写一句最想对母亲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