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户胡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宣传标语
户胡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宣传标语
1、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2、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共读,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密码。
3、今天,你读书了吗;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使生命历程更久远。书是我们一生最好的朋友。
4、让校园成为师生心仪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在活动的舞台上生长;让每一节课充满情趣、智慧和诗意;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善良的童心;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精神的贵族。
5、你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就首先把我们的学校办成这样的学校吧;你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就先成为这样的教师吧。
6、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9、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0、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12、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吹皱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孩子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的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
1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14、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哈罗德.泰勒
15、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叶澜
核心目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五个理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模式。
新教育的四大精神: 第一,追寻理想的执著精神;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第三,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新教育六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写随笔
聆听窗外
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 构筑理想课堂
建设
数码社区
第二篇:招贤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
招贤镇中心小学
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
新教育实验,是国家“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由朱永新教授于2002年发起。为全面深化新教育实验,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县教育局《关于深化新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基本理念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追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品质,让新教育实验实惠及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于改革学校发展模式、教师行走方式和学生生存状态,深化新教育实验,努力建立新制度、建设新校园、打造新校长、培养新教师、研发新课程、构建新课堂、实施新评价、应用新技术、培育新学生,引领新父母,经新教育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以下几项重点工作:(1)营造书香校园(2)师生共写随笔(3)构建理想课堂(4)缔造完美教室,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新教育实验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加强对新教育工作的管理、指导、组织和考核工作。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宋宜秀
副组长:厉晓峰 王瑞明 张庆祥 王家华
成 员:薛伟余 何永超 田相亮 王珍锡 李业美 李洪芳
郑丽华 岳良娟 马志花 程德英 耿启凤 接云雪 孟令娇
2.加大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做好上传下达、经验汇总、研究推进措施等工作。
(二)加大宣传培训。通过会议动员、培训讲解、座谈交流等多种举措,大力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意义,内容和措施,及时总结、通报新教育实验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形成深化新教育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落实分层实施。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着力培植优秀典型,实施榜样带动战略,达到全覆盖。中心和村小在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同时,可区分年级,选择不同的项目重点,狠抓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切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立足实际,扎实、高效、科学地实施新教育实验。
四、具体措施
(一)营造书香校园
1.书香氛围。以“责任教育”为主题,在校园内创设教育阵地,做到环境育人,教学楼内充分利用走廊、墙壁、楼梯。每层楼一个主题,以“名人名言、历史故事、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为内容,制作文化板面。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美化景观布点,张贴名人格言,制作读书标语,设置校级和班级图书角等等。每班设立一块新教育手抄报专栏,教室内黑板报开辟一个“班级书香”专栏设立“好书推荐”“读书感悟”等板块,新建综合楼暑假后将投入使用,作为学校少年宫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所。
2.读书条件。加强设施建设,有足够的书架、书柜、阅览桌椅以及报刊架。提高图书利用率,设立读书角,阅览室以全开架借阅为主。
3.阅读引导。加强“晨诵、午读、暮省”引导,明确规定时间和数量,教师和学生记载阅读记录本。进行“阅读课堂”引导,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指导课、欣赏课、交流课、推荐课),对学生如何选书、如何正确阅读等及时予以指导。
(二)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随笔。由每月、每周,逐步过渡到每天撰写。教师随笔内容为自身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对实施新教育的看法与感想,对教育工作的思考等。鼓励教师向《日照教育》《莒州教苑》等期刊投稿,如有录用,将适当加分奖励。年轻教师每学期6篇,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2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
2.学生随笔。以读写绘形式,展现学生阅读心得,利用传统节日、庆祝纪念活动等节点,组织学生创作,撰写内容不限,阅读感受、见闻经历、成长感悟、心得体会均可。鼓励撰写其他主题性写作,通过博客分享成果。
3、漂流日记,每班一本《漂流日记》,每个学生轮流写日记,每天交流。
(三)聆听窗外声音
每校都设立“红领巾”广播站,广播先进事迹和重大时事、节日纪念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修身立己、热爱集体、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优良品质。利用传统节日等节点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校园评论、电影电视观看、(四)培养卓越口才
1.各班利用晨诵和课前三分钟时间,组织班内卓越口才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活动,可以是“好书推荐”“故事大王”等环节。培养学生卓越口才,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2、英语教师加强学生口语练习,每校每学期开展“英语风采大赛”,择优推荐参加全镇“英语风采大赛”。营造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师生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五)构建理想课堂
构建体现“六度”特征和“三重境界”要求的理想课堂,以“教学常规、问题引路、行动研究”为抓手,以“推门听课、高效课堂听评课、学科组与师徒结对考核”为手段,以“同课异构、教学反思、成长规划”为动力,以“课堂达标、优课展评、基本功大赛”为平台,探索理想课堂途径,丰富教育实验内涵。
具体措施:⑴每位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常规,每学期开设1~2节研究课、示范课。⑵学校正常组织教学常规检查,进行2~3次专项督查,开展1~2次成长汇报、达标验收、观摩研究、基本功考核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3)每学期开展新教师听评课,助力推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六)建设数码社区
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加强上传材料,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建设各类“新教育实验”QQ群、微信群,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收获经验,收获信念,收获力量。收索、存储同伴网络,通过学习、借鉴,快速入轨,跃马扬鞭。建立健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正常快捷的网络、通讯信息联络机制。
(七)推进每月一事
1.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为宗旨,确定鲜明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一月一事”的主题内容可参考为,一月:学会吃饭,懂得节俭;二月:学会走路,遵守交规;三月:学会种树,热爱公益;四月:学会踏青,走向自然;五月:学会扫地,热爱劳动;六月:学会唱歌,走进艺术;七月:学会运动,强体健身;八月:学会微笑,关心他人;九月:学会阅读,丰富知识;十月:学会尊老,懂得感恩;十一月:学会演讲,增强自信;十二月,学会反思,培养毅力。
2.活动建议。
⑴明确责任和当月活动主题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实施。⑵与“时事”“时令”同步,与学校计划、区域实际相结合。⑶与“培养卓越口才”结合进行,通过国旗讲话、班会、橱窗、板报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参与。
⑷依据主题,与晨诵、午读相结合,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
(八)缔造完美教室
具体措施:(1)有班级标识,如班名、班徽等。(2)有班级共同愿景、使命或价值观。(3)有科学有效、富有特色的班级制度,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公约、协定等。(4)有家长的参与,通过家校通,与家长正常联系。(5)有相对固定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等课外活动。(6)有班级图书角,读书活动扎实有效。(7)有班级网络主页或主题帖,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充实。(8)积极开展每月一事活动。(9)班级环境美化、绿化、整洁化、知识化、育人化。
(九)研发卓越课程
具体措施:⑴组织要求。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拟定计划书,严格申报和论证,合理、规范推广和使用。⑵课程体系。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符合区域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⑶课程内容。基于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传承民俗文化,整合地理、人文、经济、旅游和社会条件等要素,参考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心理类、社会类、生活类、实践类等角度。
(十)家校合作共育
1、活动建议:⑴制定家校共育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⑵用好《家校共育手册》,增强家校沟通的效果和质量。⑶建立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吸收家长建言献策、组织策划、提供服务。(4)组织家校共育集中探讨、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
2.评价标准。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组织1次家长开放日。策划1~2次家校共育专题特色活动。
五、月份活动安排(2017年3月—12月)三月份
1.缔造完美教室。每班撰写一份缔造完美教室的活动方案。要求: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创建班级名称、师生格言等,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创设温馨的班级环境,建立有人文特点的班级制度,有积极的班级管理公约等。
2.读书条件。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的数量不少于每班的人数。选1~2名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的借阅、归还记录。
3.读书活动
(1)制定本学期学生的阅读书目(已发送公共邮箱)及读书计划,明确规定时间和数量,加强“晨诵、午读、暮省”的引导,利用午读和课外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的阅读。
(2)每周设1节阅读课,教师对学生如何正确阅读等及时予以指导。学生在读书笔记上摘抄好词佳句,每周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学校统一收存。
(3)漂流日记,每班一本《漂流日记》,学生轮流写日记,每天在班内进行交流。
4、注重学生书写。以班为单位,每周一次书写练字,每月一次书法比赛,择优奖评。
5、教师要将生本课堂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努力打造生本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骨干教师每人每学期举行一节示范课,老教师一节优质课,青年教师准备一节汇报课。
6、推进每月一事。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进行每月一事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手抄报等形式,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成果展示形式:读写绘、手抄报。四月份
1、继续推进读书活动,根据上月份的读书完成情况,每班进行一次交流展示会,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及随笔,表彰优秀学生,并推荐参加全校、全镇的比赛。
2、检查各班缔造完美教室的完成情况,评选出镇级“新教育完美教室”。
3、以班为单位,举行“经典诗文诵读竞赛”、“最感动我的一本书”和“我最感动的一篇文章”活动,组织阅读有经验的学生介绍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读书主题班会等活动。并推选出优秀者参加4、5月份镇级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4、继续推进每月一事主题活动。结合每月一事主题,开展文学社征文活动。
5、教师每月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新教育随笔,教师随笔内容为自身新教育班级叙事、教学反思,对实施新教育的看法与感想,对教育工作的思考等。五月份
1、开展中高年级学生现场作文竞赛。
2、举办1~2年级汉字书写比赛。
3、举办3~5年级经典诗词大会。
4、“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六月份
1、开展新教育六一儿童节艺术展示活动。
2、举办3~6年级汉字听写大赛。
3、组织家长进课堂活动。七月份
1、新教育沙龙研讨:交流一学期实验的得与失、存在的困惑以及下阶段的实验设想。
2、新教育实验成果阶段总结表彰:评选阅读小明星、写作小能手、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教师等新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招贤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
2017年2月
第三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时光如淙淙流水,转眼间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这是所有新教育人的共同信念。开展新教育实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构建“理想课堂”与今天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息息相关。我校积极开展“构建理想课堂,生成有效教学”的研究,为师生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塑造师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成长,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学期下来,我们以“理想课堂”“有效教学”为抓手,三维一体的有机结合,师生的整体素质在提升,学校的内涵在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我校新教育实验上升到了新的实验平台。我们坚持着、努力着,尽管最后可能离我们的理想还有差距,但我们不会后悔,因为我们曾经努力过、奋斗过。现把一学期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课题管理优化实践研究
.加强了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课题研究的进展;成立以学科为小组的团队研究。修订课题实验的方案,调整课题实验人员。
2.加强了过程管理。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构建理想课堂,生成有效教学”的研究,为师生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塑造师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成长,促进学校的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撰写教学反思,结合学校教科研组活动,加强生态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研讨。在学校课题组的领导下,建立子课题研究小组,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研究”,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3、构建理想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与新课改结合,与校本教研结合,倡导老师从小处入手,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我们按总课题组的要求让每一名试验教师做到:学校里的日常教学研究不应该是为了上好表演性质的公开课、竞赛课而进行的,而应该是为了提升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他所教的学生;不应该是为了赛课做准备而开展,而应该是为了改进每一堂课的质量而进行教研——包括复习课、试卷讲解课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到几个课堂上有精彩发言的学生,而是应该关注、检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一位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探讨“理想课堂”
打造有效教学
(1)把“理想课堂”融入学校课题研究
我校的市“十二五”课题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结合“有效教学”,努力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构筑理想课堂。
每学期,学校教导处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听专家讲座,开展校本培训。结合我校教师的考核制度,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撰写读后感,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有效地落实了对教师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大多能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探讨师生互动,构建理想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学年,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教学设计评比,组织教师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我校有70多篇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论文、教学设计的评比中获奖。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注重课前的集体研讨及课后的集体反思,强调发挥课题组的集体力量和个人的见解相结合。以教研组、课题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听课、评课,相互探讨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学校在教学研讨课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很多途径。如课题研讨的展示活动,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思考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构筑理想课堂。
(2)把“理想课堂”融入教导处工作
理想的教育、理想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按教导处工作安排,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本学年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育法规意识,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六认真”常态检查制。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突出了教学管理中的“三抓”:①抓备课②抓上课③抓作业。
建立和强化集体备课备课制。我校非常注重备课的质量,以“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性化修改”为操作模式,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预设,备课组内积极研讨,发挥集体智慧,确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再根据班级实际进行弹性实施,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学年学校教导处认真组织校级教研活动,展开“理想课堂”有效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执教老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会课、听课、评课活动。将原有的“示范课”、“校级研讨课”等活动与打造全优课堂活动相结合,开展校级与教研组两级层面教研活动,打造全优课堂研讨课堂的听说上评活动。另外,学校还开展了推门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与打造全优课堂相结合,保证了学校的工作直指课堂教学,直指打造全优课堂活动。
为更加关注教师上课质量、效益,坚决查处备课、上课两张皮现象,本学期的“六认真”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两种方式相结合,并通过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多角度、多方位了解教师备课、上课的质量,并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分层,做到“四精四必”。如今,老师上课准备充分,教学秩序有条不紊,课堂效率有效提高,真正体现了“管理出效率”。
(3)加强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为了把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研究落实到实处,我们提出了《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三、“理想课堂”研究的体会:
.追求理想的课堂,首先要求教师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并要给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和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在“理想课堂”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两个为主”。一是以“探究学习”为主,力求让学生自己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生发展过程,并独立解决问题。二是“全员参与”为主,既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要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3.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把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生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既用眼看又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4.构建“理想课堂”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认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总之,新教育实验为我们铺就了充满阳光的大道,我们将坚定不移的以新教育实验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促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转变,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将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反思,我们坚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新教育实验的大道上,我们定会收获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四篇:城关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城关镇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增强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为突破口,以建设书香校园和构建理想课堂为载体,努力提升办学品味,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学习能力,让每位教师成功,让每个学生成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实验的目标
1、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探索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2、具体目标: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增强职业幸福体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办学内涵,走重品位、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发展之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总结和推广教育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三、活动内容
主题一建设书香校园
(一)实验目标
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和谐学校,并以此为载体,影响和带动学生家长参与读书活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课外阅读专著精读等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师生共写随笔。师生积极写读书笔记,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让随笔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随笔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3、家校读书共建。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实施办法
1、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1)让校园弥漫书香。在走廊、过道、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名人名言、经典古诗等,在校园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从小处着手,使学生能移步换景,沉浸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
(2)让班级散发书香。通过“班级图书角”和“学习园地”,创设“书香班级”。教室里设置“读书台”,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在这样散发着书香气息的教室中学习。
(3)让墙壁飘逸书香。加强文化橱窗的建设,记录师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橱窗”,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精心设计“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
(4)让家庭充满书香。学生在家中建立个人小书柜,在家中与父母共赏,在家中与小伙伴共读。
2、深化师生共读写
师生共读的内容主要包括:新教育实验书籍、古今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
(1)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熟读经典诗词。一二年级要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30首;三四年级要熟读背诵经典诗词50首;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70首。精读推荐书目。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建好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工作;优化班队活动。利用班队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黑板报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每周一诗”等栏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勤写读书笔记。每个学生人手一本“读书笔记”,每周至少写2篇,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感悟等记录下来。定期将学生优秀作品搜集整理,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或向报刊推荐发表。保证读写时间。学校每天分别安排一节20分钟的晨诵课和15分钟的午读课,三至六年级每周至少写5篇随笔。
(2)对实验教师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专著。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读书交流。30岁以下教师每期至少写8篇教育随笔;30至40岁教师每期至少写教育随笔4篇;40岁以上教师每学期至少写2篇教育随笔。
3、开展精彩活动
活动能点燃兴趣的火花,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个舞台,用“活动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更
多的表现机会。
(1)捐书献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献书建图书角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在捐书、献书的同时,制作一张图书卡,展示自己的才艺,卡上还要写上爱书格言,激励同学们爱护书,爱读书。学校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最佳图书卡”设计奖。
(2)图书交换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 “图书交换周”活动,让学生进行图书交流,使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不想珍藏的图书带到学校,交换给其他同学,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3)“我读书,我快乐”活动。根据学校制定的优秀书目,号召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到读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加大学校图书的使用效率,使图书室的书更广泛地走进学生中间,伴着他们健康成长。
(4)读书展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适时举办组织读书知识竞赛、读后感交流、读书征文、经典篇章诵读、课本剧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读书活动先进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典型,推动全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5)成果展示活动。每学期都举行一次读书展示比赛,通过比赛,展示读书成果,激发读书热情,使传统美德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
(6)家庭读书系列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为孩子购买一些文学书籍、与孩子共同写读书体会。主题二构建理想课堂
(一)实验目标
努力使每个教师能合理地组织教学,熟练地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技能,构建符合校情、班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生生间、师生间有效互动,最终实现理想的课堂。
1、构建体现理想课堂的教学操作模式。
2、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实践策略。
3、通过研究,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智慧,使教师掌握理想课堂的内涵,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
4、通过对理想课堂的研究和构建,打造学校的教育特色,使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二)主要措施
1、激活三条主线,构建理想课堂框架
第一条主线:三个理念引领五个发展,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一体化。“三个理念”是指: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课堂教学充满成长气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五个发展”是指:教师教学行为向指导学生学法、点拨学生感悟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向预习先导、自主探索发展;课堂生命成长模式向民主合作、自主建构发展;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向和谐相长发展;教学内容向凸现学科文化内涵发展。
第二条主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贯穿“预习、展示、点拨、拓展、作业”五个环节,力求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第三条主线:三重整合带动五个突破,奠基学生生命成长多元化。“三重整合”指:教、学、练的整合,多边互动与小组合作的整合,多感官刺激与动脑思考的整合。“五个突破”指:语文教学突破阅读、写作关,数学教学突破思维、应用关,英语教学突破口语交际关,艺体教学突破健康、审美关,其它学科突破实践体验关。
2、落实备课时效性,奠定理想课堂研究基础
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我”如何指导等方面做文章,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强化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使集体备课常态化。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与落实,切合实际,落实好一周的教学进度、课前导学、作业设计、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策略,以及达标措施等,力争做到群策群力,智慧共享,真正做到集体备课立足于课堂,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教坛新星、骨干教师的作用,为理想课堂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3、推进上好平实课,搭建理想课堂研究平台
根植于全体教师的平时课,立足于师生的长足发展,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营造研究氛围。实验教师要率先垂范,带头进行理想课堂的研究和实验。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听评课制度,开展部分年级、部分学科教学开放周活动,承办县理想课堂研讨活动,真正以听评课促研究、以开放促发展,引导、激励广大教师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
4、突破预习和作业布置难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质
重点抓预习和课堂作业两个突破口。把预习上升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权利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预习指导,提高预习效率。当堂完成作业,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道德操守。推行课内限时作业,提高作业效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学生不断创造新的自我的有效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质,培养学生长足的学习劲头。
5、聘请名人专家专业指导,为构建理想课堂指路引航
为保证老师们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学校将聘请有关专家到校作报告,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及省、市、县有关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6、组织“理想课堂”专题研讨,探讨理想课堂有效模式
为了促进理想课堂改革的持续性发展,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以“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不断充实、完善理想课堂理念与模式。
四、成果汇报形式
学生朗诵会、故事会、读后感集册、优秀读书笔记集、校刊、班级活动成果展。教师读后感、论文集、教育随笔集等。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4月下旬至2010年5月底)
确定实验教师、实验班;组建课题组领导组、业务指导组和行动实验组;借鉴先进地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经验,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
学习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等著作以及《有效课堂》、《上好课应知应会》等教育专著;参加新教育研讨会,共享新教育阶段性成果;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实验过程指导;挖掘新教育的内涵,以新教育六个主要内容推动学校整体的研究。
第三阶段:整理阶段(2011年7月初——2011年7月中旬)
收集整理实验教师研究成果,论文、课件、教案、活动体会等资料。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7月下旬至2011年8月底)
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课题领导组、业务指导组和行动实验组。
课题领导组:
组长:李雪梅
成员:闻永友、童涛、宋新荣、李宏芝、陈孝怀
业务指导组
组长:闻永友
副组长:宋新荣李宏芝陈孝怀
主要成员:邓永红王同杰张艺金梅汪光梅王大霞张云
行动实验组
营造书香校园专题组:
组长:李雪梅
副组长:闻永友、童涛
主要成员:邓永红汪光梅金梅林士成祁琼王大霞易明丽杨玉珍张云
构建理想课堂专题组:
组长:闻永友
副组长:宋新荣、邓永红
主要成员:汪光梅金梅王大霞易明丽祁琼林士成杨玉珍林士成张云王同杰张云刘本勤 张艺
2、经费保障
合理使用教育局课题实验资助经费,学校设立实验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支出与实验密切相关,从严管理使用,促进实验健康发展。
3、制度保障
(1)落实学习培训制度。根据实验需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实验老师参加有关的学习、培训、研讨。
(2)落实交流研讨制度。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实验项目学校的交流研讨活动,同时开展好本课题组老师的交流研讨活动。
(3)落实“底线+榜样”试验管理制度。设置行动底线,树立教师学习榜样,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工作。
(4)落实总结表彰制度。开展实验优秀教师、活动成果的评选,并积极向县课题组申报。
第五篇:宣传新标语
宣传新标语
1、构建和谐社会,时时不忘国策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3、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
4、要想子女成才,先从优生抓起
5、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6、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
7、关爱老龄人口,发扬敬老风尚
8、弘扬婚育新风,共创文明新村
9、倡导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
10、关爱女孩,从我做起
11、奖励扶助引路,优生优育致富
12、坚持依法行政,构建和谐计生
13、美好人生从生殖健康开始
14、关注男性健康,构建和谐家庭
15、加入计生协会光荣
一、新《决定》宣传
1.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5.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6.构建和谐社会,时时不忘国策 7.重视计生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 8.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计生
9.稳定国家计生政策,共创和谐美满家园 10.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11.中国社会要和谐,人口问题先解决
12.实行计划生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13.建设人力资本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15.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建和谐幸福家庭
16.千方百计解决人口问题,一心一意建设和谐社会 17.人口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统筹解决需要你的支持 18.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美好家园
19.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发展动力 20.人口需要科学统筹,和谐需要全民共建 2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3.倡导科学新风,构建和谐社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4.创造良好人口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26.你关注,我关注,人口问题就解决
27.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坚定不移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 28.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29.低生育,素质好,男女都是宝
30.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 31.控制人口数量利国惠民,提高人口质量强国富家 32.稳定低生育水平,靠你靠我靠大家 33.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保持生态自然平衡 34.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珍惜家园 35.让自己更轻松,使社会更和谐
36.控制人口,国之根本,少生优育,民之心声 37.控制人口数量,关爱地球母亲 38.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 39.爱护天空和大地,人均意识要树立
四、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0.倡导科学婚检,预防出生缺陷 41.出生缺陷干预好,帮你生个好宝宝 42.人人都要关注和维护母亲和儿童的健康 43.远离不良嗜好,孕育聪明宝宝 44.宝宝素质高,生活烦恼少
45.关注出生人口素质,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46.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47.人口素质高,小康早来到
48.优生孕育新希望,传好人口接力棒 49.优生优育优教,利国利民利家 50.生男生女一样好,人口素质最重要
51.生殖健康关系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关系社会和谐 52.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 53.子女质量高,生活水平高,幸福指数高 54.要想子女成才,先从优生抓起
五、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55.自然界山水交相辉映,人世间男女平衡和谐 56.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 57.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家庭和谐
58.出生性别源于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 59.有男有女喜事多,男女失调烦恼多
60.自然和谐创造美丽世界,性别平衡构建幸福家庭 61.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2.男女平衡家家乐,社会和谐代代兴 63.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公平64.性别比长期失衡,社会家庭后患无穷
65.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66.严禁溺弃虐待女婴,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六、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67.一样的蓝天下,一样温暖的家
68.留守家庭安心,外出务工放心,计生服务贴心 69.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 70.流动人口走四方,计生服务暖心房 71.外出务工莫忘计生,健康服务一路同行 72.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关怀关爱流动人口 73.外出务工要防艾,千万别害下一代
74.五湖四海,不分彼此,计生国策,一视同仁 75.您为区域经济繁荣作贡献,我为您身心健康送服务 76.关爱农民工,情暖千万家
77.流动服务流动情,民心工程暖民心
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78.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79.把挚爱留给父母,让幸福陪伴老人 80.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年是社会的财富 81.人人都会老,家家要尊老
82.爱老、敬老、助老、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83.关注老龄人口,发展老龄事业 84.关爱老年人,幸福全家人 85.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86.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老人
87.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88.关爱老龄人口,发扬敬老风尚 89.人生都有夕阳红,代代相承敬老情
八、人口计生和新农村建设
90.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农家,建设新农村 91.树立婚育新风尚,建立和谐新农村 92.优生优育出人才,农家日子富起来 93.弘扬婚育新风,共创文明新村
94.感谢您实行计划生育,祝福您家庭事业兴旺 95.创生育文明,建新型农村
96.少生快富奔小康,共建和谐新农村 97.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 98.新农村少生优生,好政策滋润田园 99.家庭子女多,小康会滑坡
100.少生快富奔小康,致力建设新农村 101.破除旧习俗,建设新农村 102.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民得到实惠
103.新农民树新型婚育观念,新农村蕴新型生育文明
九、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104.破千年封建旧俗,树一代婚育新风 105.实现男女平等,推动社会进步 106.婚育新风进万家,文明幸福你我他 107.倡导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 108.婚育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
109.人口发展与和谐社会同步,婚育新风与小康生活同行 110.天地平衡风调雨顺,男女平衡国泰民安 111.婚育新风进万家,户户盛开幸福花 112.少生晚生都要优生,生男生女都要优育
113.消除性别歧视,从生育开始,倡导男女平等,从娃娃起步114.婚育新风进万家,幸福永伴你我他
十、全面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115.生男生女顺其自然
116.用爱心为女孩的健康成长擎起一片蓝天 117.今天的女孩,明天的建设者 118.全社会都来关爱女孩健康成长 119.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 120.关爱女孩,从我做起
121.关注民族未来,从关爱女孩做起 122.蓝天之下你我他,关爱女孩靠大家 123.关爱女孩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 124.女孩男孩都是民族的希望 125.实现男女平等,推进社会进步 126.用法律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
127.播种春天的希望,关爱女孩的成长
十一、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 128.奖励扶助政策好,计划生育帮养老 129.奖励扶助引路,优生优育致富
130.奖励扶助天下善举,惠及农家后顾无忧 131.计生国策心系百姓,奖励扶助情暖人心 132.计生奖扶政策好,政府保障助养老 133.政府奖励享晚年,计生家庭笑开颜
134.乘上少生快富直通车,驶入富裕文明高速路 135.计生国策连百姓,奖励扶助暖民心 136.少生快富和谐路,优生优育幸福家
137.昨天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如今享受奖励扶助幸福一生 138.计划生育无尚光荣,奖扶政策温暖群众 139.奖励扶助进万家,德政惠及你我他 140.奖励扶助政策好,生男生女都养老
十二、人口计生依法行政
141.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益,以人为本,营造温馨计生 142.坚持依法行政,构建和谐计生 14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144.晓之以理对百姓,满腔热情做计生 145.权利与义务并行,服务与教育并重 146.计生服务送真情,依法行政暖人心 147.坚持依法行政,搞好优质服务 148.全面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群众计生合法权益 149.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水平150.贯彻计生法规,严格依法办事 151.维护计生权利,履行计生义务
152.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免费提供计生优质服务 153.知情选择是您的权利,优质服务是我们的义务
十三、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154.对生命的尊重,从生殖健康开始
155.家是船,爱是帆,生殖健康是您幸福的港湾 156.人人生殖保健,家家幸福安康
157.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保健温馨你我 158.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159.以人为本,优质服务
160.知情选择节育好,夫妻恩爱无烦恼 161.为您服务我的心愿,少生优生您的贡献 162.生殖保健随您行,健康幸福伴一生 163.美好人生从生殖健康开始 164.生殖健康伴你渡过美好人生 165.生殖健康很重要,女性男性都需要
166.生殖健康是家庭幸福之源,优生优育是祖国兴旺之本 167.提高避孕节育质量,保护妇女身心健康
十四、男性健康
168.关注男性健康,构建和谐家庭 169.计划生育男性参与,和谐家庭夫妻共建 170.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男女平等家庭和睦 171.计划生育男性参与,和谐家庭幸福无比 172.成功的男人要健康,健康的男人更成功 173.家是船爱是帆,夫妻健康达彼岸 174.健康与幸福同在,责任与和谐同行 175.促男性健康,做健康男性 176.有了健康的他,才有幸福的家 177.女性保健要搞好,男性健康莫忘掉 178.关注男性健康,倡导优生优育 179.要想生个好宝宝,夫妻健康最重要
十五、其他
180.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1.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82.人口问题解决好,小康生活早来到 183.和谐社会和为贵,人口计生人为本 184.近亲不结婚,婚检不可少 185.少生优生,幸福人生
186.实行计划生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87.爱护天空和大地,人均意识要树立 188.弘扬新型人口文化,营造良好人口环境 189.您的健康,家人的幸福
190.全民参与,共同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