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陈瑜

时间:2019-05-12 16: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陈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陈瑜》。

第一篇:《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陈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结合课文插图,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语言。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1、谈话:小朋友,你们有谁家住在没有电梯的七楼以上?举起小手。你们爬过桂林市区内最高的叠彩山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登一座山,这座山有110个七层楼或28座叠彩山那么高,它直冲云霄,有道是“奇险天下第一山”。它就是“华山”。(画图:华山)

“华”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huà”,跟我读“华山”“华山”。

3、(播放课件初步感受华山的高、险、美)瞧,这就是华山,它在我国的陕西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从古到今,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去游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打开书137页,听老师读课文,课文中生字的字音听清楚了。

2、教师配乐范读。

3、字音听清了,快快圈下的生字读读,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评价:后鼻音读得多准呀!平舌音能读准,了不起)称、禁

4、让我们来开小火车读(只开一列)。(读到“岁”字时,师:“岁”字里有个我们新部首——山字头跟我读“山字头”“山字头”)(“称”字里也有个新部首——“禾木旁”“禾木旁”。

5、学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这里有两个大家常玩的游戏——“生字魔方”、“一字开花”,大家想来吗?

(1)生字魔方:大家喊停我就停

“间”(1生组词)真棒!

“代”(1生组词)不错。

6、现在我们来写个“称”字。

看老师写字,看不到的孩子可以站起来看,老师尽量蹲低些(“称”,左右结构,左边的禾木旁第五笔是点)。好,在课本里工工整整地描红吧!

7、生字写好了,把书放平,生字暂时学到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认真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提醒学生自由读)师下去询问。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华山怎样?

生:我觉得华山很高。除了感到高,还觉得怎么样?(如果回答不出就过了)

8、(读书完毕)书读完了,你们觉得华山怎样?

三、细读课文,借文悟诗

1、理解华山的高和险。

师:是啊,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华山真高啊!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要登上这样的山容易吗?(生答:不容易)是啊,我们平时登7楼或爬叠彩山就感到很累,要登这样陡峭的山就更累了。不仅如此,你们看——(出示课件)这是华山第一险——千石幢,它是一道长约几十米,宽不过一米的狭长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想象一下,要走过这里,会怎样?(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见面时了解> 师:是的,华山不仅高,而且非常险,要登上山顶真是太难太难了。所以课文说,孩子们,读——(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学生齐读。a:点红句子中的词:艰难,读好这个词。还不够难,再慢些再难些!b:用这个感觉读好这句话!

登上山顶不容易呀,请你读

登上山顶真是太难了,请你读

登上山顶真是太艰难了,大家读

2、理解华山的高和美。

(1)师:是啊!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就和你们的一样——(出示多媒体),啊!华山真高哇!齐读

师:你能读出华山的高吗?指名读

你能读出他们看到华山这么高时的惊讶和感叹吗?指名读

你能读出他们看到华山这么高时的激动与兴奋吗?指名读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学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2)华山到底有多高?读一读课文,找到描写华山高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学生找句子。(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4)一起来看看大家找到的句子。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5)提问以上问题:读好了,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给一生全部说完,教师提示:除了„„还有呢?)

①预设

师: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蓝天、远远近近的山的。谁能读第一句?生读

师:听了你的读,老师似乎看到那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的脚下,华山真高啊!还有谁能读?生读(请好生)

师:我听出来了,你就站在山顶上,群山就在你自己的脚下,华山多高啊!你多神气啊!全班像他那样读。(好生)

师:这就是远远近近的山——群山,看看群山贴在哪?生贴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把山都贴在这?生答

师:说得这么好,再把这个句子读读吧!全班读。

②预设2:我看到了太阳、白云(也可能就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课文又是怎样写太阳、白云的,谁来读第二句?生读

师:读得多好呀!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读出“朵朵白云飘在山腰间”的美丽。请你读!

师:读得多美呀!能把你们的理解贴到图上去吗?生贴太阳、白云

如果学生贴对:师指导“山腰”:这是山脚,这是山顶,山腰就在——(这就是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如果学生贴错:孩子你看,这是山脚,这是山顶,山的中间就是——山腰(用手指示),那白云就贴在——?

师:多聪明的孩子,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读吧!

师:对呀,原来遥不可及的太阳只要稍一抬头就能看到,而白云却只配做华山的腰带,华山真高哇!

(6)师:华山不仅高、还很美呢!来,跟着文中的师徒俩去欣赏华山的美景吧!

(播放背景音乐,走过门)孩子们,在头脑中想象华山那美丽的画面。引读: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轻轻地、美美地读下去——(课件出示句子:啊!华山真高哇!„„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音乐过一下,老师陶醉状:华山真美啊!)

3、朗读诗句,理解“情不自禁”“吟诵”。

师:华山这么高这么美,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贴古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师:像你们这样忍不住和老师一起读,这就叫做“情不自禁”。出示词“情不自禁”,读词,注意这个字音。

师:像这样有节奏的诵读诗文,就叫“吟诵”。出示词“吟诵”,读词。

师:让我们把这首诗再吟诵一遍。

4、诗文对照,初步体会古诗的意思。

师:这首诗共四行,两句话,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请读一读古诗,再读一读我们刚才学习的句子,好好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慢)再和同组的伙伴讨论讨论,看能不能自己把它读懂。(出示多媒体,古诗与文字)

生:读读议议,师巡堂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生:诗的意思就在课文里。

师:你真会读书。(指古诗)谁读懂了第一句?(诗的第一句是说----------请2人对照句子解释诗意,相互补充。)

诗的第二句是什么意思?(诗的第二句是说----------请2人对照句子解释诗意,相互补充。)

师:真聪明,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读懂诗句的意思。那老师问问你,举头是什么意思呢? 生:“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

师:是呀,诗人李白在《静夜思》里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那“回首”呢?

生可能不能准确回答

师:(用动作表示)孩子们,你们现在可是站在华山顶上了,要看到飘在山腰间的白云,需要怎样?

生:回头望下看

师:对,“回首”就是“回头”的意思。

师:来,我们一起诗文对照着读。我读文,你们读诗?

5、师:寇准用短短几句诗就把华山的高、华山的美写出来了,怪不得先生会“„„连连点头称赞。”,什么叫称赞?(只要说到点,教师引过来:“夸奖”、“表扬”都是称赞的意思)你得到过别人的称赞吗?因为什么事得到称赞?(见学生了解)

师:是啊,做得好就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你们很聪明,不用老师教就能读懂诗句的意思。这是老师对你们的称赞。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有多大?(七岁)可能和你们一样大或者比你们还小,你们能用一句话称赞他吗?(真聪明、真能干、写得多好啊!真佩服你!)

6、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称赞华山、赞美华山,你会说什么?

生:啊!华山真高哇!华山真美哇!„„

师:我听出了你由衷的赞美。你们情不自禁地赞美华山、赞扬华山、赞叹华山,就是“咏华山” <板书:咏>“咏”是二类字,字音要读准,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课题。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华山真高呀!赞美他!

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真险呀,赞美他!

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华山真美呀!赞美他!!

四、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随着课文登上了华山,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课文那么美,让我们再读课文,把华山的高,华山的美牢牢记在脑海里吧!

(放背景音乐)25.咏华山

师:看了这么多的名山,读了好听的诗句,只要你们认真学语文,多读书,多积累,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定能比寇准更棒!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背诵课文

三、指导写字

四、迁移练习

1、想象一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景象,然后画下来。

2、搜集2—3首写山的古诗,并记住其中的两首。

第二篇:《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初步体会古诗的意思。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2、结合课文插图,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语言。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1、谈话:小朋友,你们有谁家住在没有电梯的七楼以上?举起小手。你们爬过桂林市区内最高的叠彩山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登一座山,这座山有110个七层楼或28座叠彩山那么高,它直冲云霄,有道是奇险天下第一山。它就是华山。(画图:华山)

2、板书

华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huà,跟我读华山华山。

3、(播放课件初步感受华山的高、险、美)瞧,这就是华山,它在我国的陕西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从古到今,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去游览。

4、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儿和他的先生曾经到过华山,这个小孩儿叫寇准,跟我读寇准寇准(出示词卡带拼音),他做过宋代的宰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寇准小时候和他的先生登华山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打开书137页,听老师读课文,课文中生字的字音听清楚了。

2、教师配乐范读。

3、字音听清了,快快圈下的生字读读,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评价:后鼻音读得多准呀!平舌音能读准,了不起)称、禁

4、让我们来开小火车读(只开一列)。(读到岁字时,师:岁字里有个我们新部首山字头跟我读山字头山字头)(称字里也有个新部首禾木旁禾木旁。

5、学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这里有两个大家常玩的游戏生字魔方、一字开花,大家想来吗?

(1)生字魔方:大家喊停我就停

(2)再来玩一字开花,自己先练一练(只要给一点时间即可),谁能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间(1生组词)真棒!

代(1生组词)不错。

6、现在我们来写个称字。

看老师写字,看不到的孩子可以站起来看,老师尽量蹲低些(称,左右结构,左边的禾木旁第五笔是点)。好,在课本里工工整整地描红吧!

7、生字写好了,把书放平,生字暂时学到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认真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提醒学生自由读)师下去询问。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华山怎样?

生:我觉得华山很高。除了感到高,还觉得怎么样?(如果回答不出就过了)

8、(读书完毕)书读完了,你们觉得华山怎样?

三、细读课文,借文悟诗

1、理解华山的高和险。

师:是啊,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华山真高啊!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要登上这样的山容易吗?(生答:不容易)是啊,我们平时登7楼或爬叠彩山就感到很累,要登这样陡峭的山就更累了。不仅如此,你们看(出示课件)这是华山第一险千石幢,它是一道长约几十米,宽不过一米的狭长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想象一下,要走过这里,会怎样?(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见面时了解&

师:是的,华山不仅高,而且非常险,要登上山顶真是太难太难了。所以课文说,孩子们,读(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学生齐读。

a:点红句子中的词:艰难,读好这个词。还不够难,再慢些再难些!

b:用这个感觉读好这句话!

登上山顶不容易呀,请你读

登上山顶真是太难了,请你读

登上山顶真是太艰难了,大家读

2、理解华山的高和美。

(1)师:是啊!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就和你们的一样(出示多媒体),啊!华山真高哇!齐读

师:你能读出华山的高吗?指名读

你能读出他们看到华山这么高时的惊讶和感叹吗?指名读

你能读出他们看到华山这么高时的激动与兴奋吗?指名读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学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2)华山到底有多高?读一读课文,找到描写华山高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3)学生找句子。(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4)一起来看看大家找到的句子。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5)提问以上问题:读好了,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给一生全部说完,教师提示:除了&&还有呢?)

①预设

师: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蓝天、远远近近的山的。谁能读第一句?生读

师:听了你的读,老师似乎看到那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的脚下,华山真高啊!还有谁能读?生读(请好生)

师:我听出来了,你就站在山顶上,群山就在你自己的脚下,华山多高啊!你多神气啊!全班像他那样读。(好生)

师:这就是远远近近的山群山,看看群山贴在哪?生贴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把山都贴在这?生答

师:说得这么好,再把这个句子读读吧!全班读。

②预设2:我看到了太阳、白云(也可能就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课文又是怎样写太阳、白云的,谁来读第二句?生读

师:读得多好呀!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读出朵朵白云飘在山腰间的美丽。请你读!

师:读得多美呀!能把你们的理解贴到图上去吗?生贴太阳、白云

如果学生贴对:师指导山腰:这是山脚,这是山顶,山腰就在(这就是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如果学生贴错:孩子你看,这是山脚,这是山顶,山的中间就是山腰(用手指示),那白云就贴在?

师:多聪明的孩子,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读吧!

师:对呀,原来遥不可及的太阳只要稍一抬头就能看到,而白云却只配做华山的腰带,华山真高哇!

(6)师:华山不仅高、还很美呢!来,跟着文中的师徒俩去欣赏华山的美景吧!

(播放背景音乐,走过门)孩子们,在头脑中想象华山那美丽的画面。引读: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轻轻地、美美地读下去(课件出示句子:啊!华山真高哇!&&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音乐过一下,老师陶醉状:华山真美啊!)

3、朗读诗句,理解情不自禁吟诵。

师:华山这么高这么美,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贴古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师:像你们这样忍不住和老师一起读,这就叫做情不自禁。出示词情不自禁,读词,注意这个字音。

师:像这样有节奏的诵读诗文,就叫吟诵。出示词吟诵,读词。

师:让我们把这首诗再吟诵一遍。

4、诗文对照,初步体会古诗的意思。

师:这首诗共四行,两句话,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请读一读古诗,再读一读我们刚才学习的句子,好好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慢)再和同组的伙伴讨论讨论,看能不能自己把它读懂。(出示多媒体,古诗与文字)

生:读读议议,师巡堂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生:诗的意思就在课文里。

师:你真会读书。(指古诗)谁读懂了第一句?(诗的第一句是说----------请2人对照句子解释诗意,相互补充。)

诗的第二句是什么意思?(诗的第二句是说----------请2人对照句子解释诗意,相互补充。)

师:真聪明,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读懂诗句的意思。那老师问问你,举头是什么意思呢?

生: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

师:是呀,诗人李白在《静夜思》里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那回首呢?

生可能不能准确回答

师:(用动作表示)孩子们,你们现在可是站在华山顶上了,要看到飘在山腰间的白云,需要怎样?

生:回头望下看

师:对,回首就是回头的意思。

师:来,我们一起诗文对照着读。我读文,你们读诗?

5、师:寇准用短短几句诗就把华山的高、华山的美写出来了,怪不得先生会&&连连点头称赞。,什么叫称赞?(只要说到点,教师引过来:夸奖、表扬都是称赞的意思)你得到过别人的称赞吗?因为什么事得到称赞?(见学生了解)

师:是啊,做得好就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你们很聪明,不用老师教就能读懂诗句的意思。这是老师对你们的称赞。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有多大?(七岁)可能和你们一样大或者比你们还小,你们能用一句话称赞他吗?(真聪明、真能干、写得多好啊!真佩服你!)

6、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称赞华山、赞美华山,你会说什么?

生:啊!华山真高哇!华山真美哇!&&

师:我听出了你由衷的赞美。你们情不自禁地赞美华山、赞扬华山、赞叹华山,就是咏华山[

<板书:咏&咏是二类字,字音要读准,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课题。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华山真高呀!赞美他!

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真险呀,赞美他!

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华山真美呀!赞美他!!

四、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随着课文登上了华山,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课文那么美,让我们再读课文,把华山的高,华山的美牢牢记在脑海里吧!

(放背景音乐)25.咏华山

师:(点击课件)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除了华山,还有很多的名山值得一去,走,跟老师一起去中国著名的五岳看看吧!

师:看了这么多的名山,读了好听的诗句,只要你们认真学语文,多读书,多积累,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定能比寇准更棒!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背诵课文

三、指导写字

四、迁移练习

1、想象一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景象,然后画下来。

2、搜集23首写山的古诗,并记住其中的两首。

第三篇:《咏华山》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这篇课文叙述了寇准跟着先生登华山时赞美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教材特点,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充满兴趣地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通过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评评,来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片段1]

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让我们一起随着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看。

(出示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两句话,读完后把你看到了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师:谁来把你刚才交流的告诉大家?

生:我在华山顶上看见了蓝天和太阳。

生:我看见了远远近近的山都像在自己的脚下。

生:我看见了白云在山腰间飘动。

师:小朋友读了这两句就看见了蓝天、白云、太阳和远远近近的山,你们真会读书。

师:你觉得华山的景色怎样?

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美丽。

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迷人。

生:我觉得华山的景色很奇特。

师:是啊,华山的景色真美啊!老师这儿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组合画成一幅画。

(请学生自由画图,一生板演)

师:你们觉得他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把太阳画在小孩的头顶上很好。因为华山很高,太阳看起来离我们很近。

师:你说得真好,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我觉得他把山画在小孩的脚下很好。因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脚下。

师:那你觉得华山怎样?

生:我觉得华山很高很高,高得山都在自己脚下了。

生: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

师:那你觉得白云该画在哪里?你来画给大家看看。

(生重新画)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生:因为山腰是在山的中间,所以要画在山的中间。

师:你不仅看得仔细,也很善于思考。[

师:小朋友画得真好,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特的景象吗?

生:因为华山很高。

[评析: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画画、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受到华山美丽景色的熏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片段2]

师:请小朋友自由练读这两句话,看看谁能读得让人一听就觉得华山非常高。

(学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试试?

师: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感受到华山真的很高。

师:谁能读得比他还要好?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华山真高啊!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体会一下华山的高。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亲眼看到了这雄伟美丽的华山景色。如果此时你也在华山上,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会做动作的还可以做做动作。

生:(边做动作边说)啊,真是太美了!

生:华山真高啊!

师:是啊,华山的风景多美啊,小朋友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发出了赞叹,有的还做着动作,这就是情不自禁。小寇准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他做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华山的?

[评析:作者胸有境,入境如与亲。只有让学生进入情境,学生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蕴意。情不自禁一词是文与诗的联系点,教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学生换位体验,自悟其情,体会词语意思,也顺理成章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古诗的学习上。]

[教学片段3]

师:寇准才七岁,就能一下子做出这么好的诗,所以先生听了---

生:连连点头称赞。

师:老师请小朋友同桌间互相合作,来演一演小寇准吟诗和先生称赞的情景。小朋友在表演时还可以配上动作。我们来比比看,哪组同学表演得最好。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

师:哪组小朋友来表演给大家看?

(一生演寇准,边吟诗边表演举手、回首等动作,一生演先生,边听边说边点头。)

师: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表演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把小寇准的举手、回首都表演出来了。诗也念得很有感情。

生:我觉得老先生边说边点头称赞表演得很好。[

生:我觉得老先生还可能会捋捋胡子,翘翘大拇指。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我们一起表扬表扬他。让我们一起来吟吟这首诗,来赞一赞小寇准吧!

(师生共同吟诗表演)

[评析:通过感悟、表演、评议,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共同表演课文情境。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在反馈过程中,有机捕捉学生评议中的亮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大胆地发表创见,集思广益,发扬民主,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取得了教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读中感悟,体会意境,培养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从兴趣入手,以华山的各种画面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法,品位语言,如在指导啊!华山真高啊!一句时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到华山的高;在初步感知了华山顶上的风景后,通过换位朗读来体会华山的风景美;以读促悟,运用学生的实践体会,来理解情不自禁,达到培养语感,形成积累的目的。

二、学科间整合,受到美的熏陶

有人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语文是一种载体,它与其他学科是息息相关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咏华山》一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华山语言美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学生读读、画画、评评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才能,在音乐中感受画面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从而将音乐、美术、语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三、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造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演一演小寇准和先生,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评议,深化理解了课文内涵,在交流中提出了不同的创新见解,无不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双向互动的交流得以实现。

第四篇:咏华山教案[定稿]

《咏华山》第二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华山的高 2.学会书写本课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诗的大意,并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教学重点:

能诗文对照,体会诗的大意,学会书写本课生字。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教学准备:

课件、华山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指名谈谈爬山的经历和感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爬一座中国的名山,它就是——(板书:华山)

2、瞧!这就是华山(课件出示华山图,)

3、小朋友,我们的词语宝宝呀也组成了两个小分队,去爬华山了,不信你们瞧!(课件出示词语),想爬上去和他们打招呼吗?(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二、精读课文,感受华山的“高”

(一)初读古诗

1、古时候,有个叫寇准的小孩和先生一起去爬华山,还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华山,这首诗就叫——(板书:咏华山)(课件出示古诗)

2、想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就要和寇准一起登上华山。

(二)感受华山的高

1、他们沿着山路爬上山顶,站在山顶,他们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

2、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华山高呢?(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画出相关句子)

3、交流,指名读

4、接下来,我们就一边读课文,一边欣赏华山的美丽景色好吗?

(1)课件出示“啊!华山真高哇!”(齐读)(2)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有谁知道?

(3)谁来读出华山的高(指名读,读得高一些,教师抓住关键词评价读)(4)这样高的华山,如果让你去爬,你会怎样?(生谈谈感受)(5)你能轻轻松松地爬上去吗?课文中就有一个词,是说爬山不容易的,你找到了吗?(艰难)

(6)课件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指名读,读得艰难一些)(7)华山很高,也很难爬,但登上山顶以后就能看到不一般的景色。

A、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老师先贴上华山图,请学生贴群山图)

a这些山,一座连着一座,可真多呀,谁能读好这句话? b这些山原本也很高,可为什么到了这儿就变得矮小了了呢?

c除了蓝天,只有华山这一座山像一个巨人一样高高在上,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生练读,指名读,师评价,齐读)

B、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还能看到什么景色?

a课件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b指名读——“太阳显得那么近”,能读的再近一点吗?(学生贴太阳图)

c山腰间在哪儿?小朋友你们都有腰,摸给老师看看。那山腰的位置就在——(学生贴白云图)

d贴一朵白云行吗?体会“朵朵”,你看华山都已经在白云的上面了。它实在是——(高)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C、请小朋友们美美地读一读。

(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三)借文悟诗

1、华山这么高这么美,寇准就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课件出示古诗)

2、相机理解“情不自禁”“吟诵”(像你们这样忍不住和老师一起读,这就叫做“情不自禁”。像这样有节奏的诵读诗文,就叫“吟诵”。)

3、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请读一读古诗,再读一读我们刚才学习的句子,好好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课件出示诗句及课文)理解“举头”“回首”。

4、师范读,指名读,配乐加动作朗诵。

5、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怪不得先生会——(引读:连连点头称赞)请你来表演先生夸一夸寇准。

6、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小孩,做动作吟诵古诗,老师表演先生。谁有这个本领?

7、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有多大?(七岁)可能和你们一样大或者比你们还小,你们能用一句话称赞他吗?

三、总结全文

1、我们和寇准爬上了华山,再来欣赏一下华山吧!(课件出示华山图片)

2、站在华山顶上,你能赞美华山一下华山吗?(带上自己的动作、表情)

2、我听出了你由衷的赞美。你们情不自禁地赞美华山、赞扬华山、赞叹华山,就是(板书“咏华山”)

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随着课文登上了华山,游览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把华山的高,华山的美牢牢记在脑海里吧!(课件出示:背景音乐和原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齐”“间”“与”

与:师范写,生书空。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 齐:上面要舒展一些,就像小鸟的翅膀 间:半包围结构,你还知道那些门字框的字

2、给它找朋友

3、生描红,师巡视。

五、板书

咏华山 高(太阳图)(华山图)

(白云图)(群山图)

第五篇:咏华山教案

咏华山

执教教师:顾婷 执教年级:一年级(下)

【教学目标】

1、字词:

(1)能写默本课生字新词,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艰难、远远近近、山腰间、朵朵、吟诵、情不自禁、回首、举头。

(2)学生能说出重叠的词语表示数量的多。

(3)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学会两个新部首:山字头和禾木旁。

2、句段:

(1)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华山高的句子。能对照课文说出古诗的意思。

(2)学生能完成一定的句式练习。(修改后重新表述)好像没有了。

3、朗读: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背诵课。

4、课文内容或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能说出华山很高,雄伟壮丽。(咏华山)

(2)学生能说出最后一段话中用上了一个“才”字,说明了什么。(赞寇准)【任务分析】

目标1:认读与默写属于文字符号的记忆;词语解释主要涉及具体概念学习。达到记忆、理解、运用水平。前者的学习条件是重复练习,后者的学习条件是联系上下文,从例子中学习。目标2:本目标属于智慧技能的学习,学生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

目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兼具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性质。达到记忆、理解、运用水平。其学习条件是重复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目标4:属于课文内容知识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达到理解水平。学习条件是:(1)需要对被学习对象有相关知识。(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

/ 9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都知道小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山吗?

2、板书:华山

师:“华”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读huà 跟我读“华山”(两遍)书空。

3、(出示多媒体)“华山风景图”。简介:瞧!这就是华山,它在我国的陕西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从古到今,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去游览。

4、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儿和他的先生曾经到过华山,这个小孩儿叫寇准,(跟读两遍)他做过宋代的宰相。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寇准小时候和他的先生登华山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过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指导自学:小朋友听得很认真,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读得还要好。请大家先读读课后的生字,再读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尽量把句子读通顺。3、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听读。

4、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

咏 华山 沿着 山路 艰难 山顶 自己 情不自禁 吟诵 与 齐 称赞 寇准(2)请学生当老师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如: 后鼻音— 顶 称

前鼻音—难 禁 吟 翘舌音— 称平舌音—颂 赞 自

/ 9(3)学生分小组读词语,互听互评。交流: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不懂?(初步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咏:赞扬、称赞、赞美 艰难:艰苦困难

山顶、山腰的位置要能指出来

情不自禁:忍不住,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称赞:夸奖、表扬

(4)请四个同学分段读课文,指导评议:谁的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5)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交流并板书:高。

师:你从哪些句子读出华山的高来的? 预设:除了„„

太阳显得„„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

如果学生读诗歌,也对其肯定,但不要强调。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正确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2.分析、记忆字形。认识禾木旁。

3.学生在书上描红,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笔画。书写生字,除了“华”“代”“岁”。

4.指导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5.写后集体评议,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 9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古诗,学习新诗:课前2分钟背诵古诗。(挑选学生平时背诵的古诗)

《咏柳》、《敕勒歌》、《出塞》、《风》、《登鹳雀楼》、《春晓》

师:宋代的寇准跟随先生登上华山也吟诵了一首诗。今天继续学习第25课,齐读课题:《咏华山》

2、复习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了课文,这些生字,还会读吗?(课件出示)

华 间 与

齐 称

代 岁

咏 沿 艰 难 顶 禁 吟 诵 赞 宋 寇

师评: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我们学习他,一起读。

3、字放到词语和句子中,还能读准吗?我们开小火车读。

(课件出示)

华山 称赞 宋代 七岁 沿着 艰难 山顶 吟诵 寇准 山腰间 情不自禁 更无山与齐

师评:全读对了,大家一起读,注意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停顿。评:正确、整齐、响亮,好样的。

4、课文中还有一组特殊的词语,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课件出示)朵朵白云 连连点头 远远近近的山 师:你发现他们特殊在哪里?

这些词语中有同一个字会重复出现,一般可以表示数量很多。我们一起读读体会体会。

二、学习美文

(一)感受华山的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和小寇准一起去爬华山,好吗?

打开书本翻到137页,找到第2自然段。听清要求:自己读自己的,不齐读;读完了一遍,坐端正。小朋友,华山给你什么感觉?(高)

2、初步感受高:(基本读好这句话)

师:哪句话直接写出了华山的高? 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 9 指名读。

评:听出了,华山还真高呢,(课件点红“真”)谁再来读。

3、数字说明高:(读好语气词和感叹号)

师:老师告诉大家,华山有2200多米高,我们这座四层教学楼有20多米高,华山大概要100多座我们学校的这样的教学楼叠起来这么高。把这份惊讶送到句子里,请你来读。评:你读得这么好,难怪这里用了两个感叹号。(课件点红“感叹号”)我们一起读。

4、想象画面体会高:(抓住词语:艰难)

师:华山这么高,小寇准和先生是怎样爬山的呢? 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师:你看,面对飘带一样的台阶,他们爬山容易吗?(不容易)哪一个词告诉我们了呀?(艰难)

师:老师觉得他们爬山的时候一定是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你觉得他们爬山的时候还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我们好像还听见——(直喘粗气);他们的手——(磨破了);脚——(又酸又疼);累了——(还要找块石头坐下歇一歇);

师: 是啊,他们爬得多么艰难啊!谁来读这句话?

评:爬华山的时候真是艰辛又困难;爬的真是太难了,让我们一齐读。

5、图文结合感受高:

师:华山很高,很难爬上,但爬上山顶,就能看到美丽的景色,那是怎样的呢?(两位同学回答后出示课件)

/ 9 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评:这景色真美,老师想把它们都画出来,可以画什么呢?

▲画“山”。这是一座近处的山,这样画够吗?原来“远远近近的山”是指很多远的山,很多近的山,一座连一座,数量多,范围广。指名读“远远近近的山”。老师可以示范朗读。评:有远也有近;数量真多啊;一起读。

师:这些山原来也很高,可现在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师:这里的“自己”指的是谁呀?(寇准)

师:寇准有这么高吗?(因为他站在了华山顶上,华山很高)

师:是啊,除了蓝天,高高在上(点红:除了„„都„„),在蓝天下,华山是——最高的。

师:谁能用朗读,把华山的高读出来。

评:对啊,只有天在上,再也没有其他山可以跟华山齐平了!我们一起读。▲画“日”。画在哪里?为什么?(“显得那么近”)好像就在我们头顶上了。你来读一读这句话。这句话里还写到白云呢,我也想来画画白云。

▲画“云”。应该画在——山腰间。我们来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里?那么山腰在哪里?谁来指一指?

师:是的,这是山腰,这是——山顶,这就是——山脚。老师就在山腰上画云。画一朵,行么?有很多很多的白云,一个叠词朵朵,就把白云数量的多说清楚了。谁来读?请女生读。

师:华山真高啊,都穿过云层啦。老师忍不住要与大家分享一个四字词语,出示词语:高耸入云(小黑板出示),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平时那么高高在上的云朵,现在只能给华山当腰带。指名朗读。

评:山真高啊,真是高耸入云。你还把这景色读得美美的呢。

6、站在山顶上,抬眼望云,只见蓝蓝的天,红红的太阳,低头望去,一切都在自己的脚下,都变得很小了,山腰间一朵朵白云轻轻飘荡。多美的景色,我们边读边欣赏吧。多美的白云,多高的华山,难怪小寇准要激动地赞叹:啊!华山真高哇!(齐读)

/ 9

三、吟诵好诗

1、师: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顾老师就带大家到高高的华山山顶去看看吧!老师媒体播放华山图片组合,学生惊叹四起。

2、师:大家刚才忍不住发出赞叹之声,这样的心情就是“情不自禁”。(小黑板出示)

3、师:文中的小孩寇准他就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诗。谁想读?

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读正确:

指名读。评:你把诗读得正确流利。(2)读出停顿、节奏:

师:谁再来读一读,能不能超过他。

生读得好,师评:她读的时候还注意了停顿,读出了诗的节奏,这样就更加优美动听了。(课件标出停顿符号)

学生依旧没读好,师:老师告诉大家,读诗的的时候要注意诗句间的停顿,这样就能读出节奏,(出示分隔符号)。听老师读第一句。谁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

师评:你读得再慢一点就更好了。再请学生读。

师:后面几句也是这样,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自己练练。学生练习后个别读。

师评:读得优美动听;真像位小诗人了。男生读。(3)理解诗意,诗文对照。

师:诗的意思你读明白了么?分两行来说说。(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借助文中句子说)

(第一句教师补充:再也没有其它山和华山一样高,这就叫——“更无山与齐”。“齐”就是一样高的意思。)

老师再来考考你:

①举头(做动作)②回首(做动作)

看,“回首”就是“回头”,“首”就是“头”的意思,刚才“举头”和“回首”中藏着一对近义词呢!

/ 9 师:发现了么,文中这两句话,写的就是这些诗句的意思。

我来读上面的句子,同学读下面的诗句,我们来配合读一读。(诗文对照读一读)。(4)诗文比较。

师:同学们看,这首诗写得和上面这段话是一个意思。老师数过了,上面这段话足有52个字,这首诗仅仅用了20个字,你更喜欢什么啊?(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理由)师总结:这首诗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含义,都在说华山的高,而且读来有节奏,有韵律,朗朗上口,优美动听,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啊!(5)吟诵好诗。(出示整首诗)

师:这样,用诗歌来赞美,就叫做“咏”,吟咏、歌咏、咏叹的意思,本课的课题,也就是这首诗的诗题。我们把诗完整地读一读。谁来试试?老师为你配上音乐。(朗读最好的同学读。)

评:你读得真美啊,读出了诗的节奏,还读出诗表达的感情,就叫“吟诵”。我们学习他一起来吟诵。

评:我听出了抑扬顿挫,真的是用心在吟诵呢!

四、夸赞寇准

1、师:先生听了小寇准吟诵的诗一个劲儿地夸奖,自己读读课文。谁能学先生的样儿夸一夸小寇准?指名读。

评:你把“连连点头”读得好;看来先生真是非常满意。

2、先生的夸奖是有道理的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

而且因为(指名读)——出示: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七岁。

师:为什么要突出“才”字?寇准从小聪明好学爱读书,长大后成了有名的诗人,还做了宰相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了解一下。

五、总结课文

师:今天,我们跟着小寇准与先生,登上了华山;通过想象、画画,我们读懂了课文;最重要的,我们吟诵到了一首好诗《咏华山》;小朋友可真了不起!

六、布置作业

师:老师想到了还有一位小诗人,也是在七岁吟诗,出示:《咏鹅》。我们一起读一读。他咏了一样事物是——鹅。我想这背后一定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 9 出示: 骆宾王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同学们展开想象,骆宾王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才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的?我们一起来编编故事吧,下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故事会,讲讲《咏鹅》的故事。

板书:简笔画

/ 9

下载《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陈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教案--陈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咏华山》教案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咏华山) 2、玩游戏,认读生字词 小朋友们,想登上山顶欣赏美丽的风景吗? (1)第一座山【出示词......

    咏华山教案

    《咏华山》教案滨江小学韩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5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 二、精读第二小节: (一) 1、出示图......

    咏华山教案

    教学内容咏华山(第一课时)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华山的高。2.了解咏齐情不自禁称赞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地书写华、岁、齐、。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预......

    《咏华山》评析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寇准和先生登华山的事,歌颂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美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充分......

    咏华山(优秀教案)

    25、咏 华 山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华山的高。 2.学习18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了解“咏”“齐”“情不自禁”“称赞”等词语的意思......

    《咏华山》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分析教材 《咏华山》苏教版小语第二册教材的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即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美华山的事,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咏华山(第二课时) 执教日期三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教学重......

    咏华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这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2册第7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