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时间:2019-05-12 16:3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第一篇: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布诺战争;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兴衰;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评价任务

任务1:在《古代希腊》地图上找到爱琴海和克里特岛。(检测学习目标1)任务2:模拟伯利克里时代的生活历程。(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在《罗马帝国》地图上指出迦太基,地中海,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检测学习目标3)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学习难点罗马帝国兴衰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导言框中的“木马计”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讲授新课:

一、古代希腊

1、开始讲授新课时,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

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教材用小字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阅读,指出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3、希腊城邦的出现,讲清二点:

(1)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是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 奴隶制国家不同。

(2)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国家中的典型代表。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

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4、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小字、插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积极思维,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

(1)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投影出示: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2)引导学生探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使学生认识:原因是伯利克里

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3)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教师归纳: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

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

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5、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这段小字基础上,结合“动脑筋”中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罗马帝国的建立

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最后教师归纳,出示投影: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讲解时,应注意:

(1)布匿战争经过可由学生阅读、介绍;

(2)指导学生对照“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看出罗马领土变化情况;

(3)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可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

四、归纳总结:

(请用图表的形式归纳你在这节课上所学的主要内容)活动2【练习】

五、达标测试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

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 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

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

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

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

A汉尼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

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

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B巴比伦

C雅典D斯巴达

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第二篇: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和解读古希腊形势图,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了解古希腊早期文明的发展情况,说出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阐明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

通过阅读课文和解读古罗马形势图,梳理出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东西方文明的对比,说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理解世界文明的多元性。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知识面不是很广,基本具备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古希腊和罗马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但只是一知半解,需要教师有效引导。3重点难点

归纳古希腊文明的特点,举例说明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检测学习目标1)

写出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检测学习目标2)

对比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解释其原因。(检测学习目标2)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2、教材分析

现代西方文明来源于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因而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展情况,为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们真正了解西方文明的开始。活动2【讲授】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环节一 复习引新

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是什么? 东方文明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学生回忆旧知。环节二 自主学习理解知识

一、古代希腊和雅典的民主政治

指导学生结合古希腊形势图,阅读课文中的正文和小字部分,圈点重点知识,如“爱琴文明、伯利克里、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问题

1、古希腊文明有什么特点?

问题

2、雅典的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表现什么? 问题

3、为什么说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探究成果。1.2.组探究问题1;3.4.组探究问题2;5.6组探究问题3。

(达成学习目标1要求)环节三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二、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多媒体展示《布匿战争形势图》,组织学生梳理和探讨: 问题

4、梳理出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问题

5、第三次布匿战争与前两次战争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小组合作探究,123组完成问题4;456组完成问题5,代表汇报探究成果。(达成目标2部分要求)环节四 小结新课

升华认识 组织学生探讨:

问题6:东西方文明有何差?为什么? 学生先“独学”,后小组合作,选代表汇报。(达成目标3的要求)

活动3【测试】达标检测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选择题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D)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2、“它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的“它”指的是(B)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 D.迈锡尼一个中国考察团向实地探

3、访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应该去(A)A.古希腊 B.古罗马 C.法国 D.法兰克王国

4、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主要是指伯里克利统治时期(C)A.希腊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极盛一时 D.雅典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下图是公民们在国家最高

5、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男孩。具有这种民主制的国家或城邦是(A)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法兰克王国

6、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西方民主的开端”。这里所说的“它”是指(D)A.古埃及 B.古罗马 C.斯巴达 D.雅典

7、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其中希腊的“辉煌”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完善了(C)

A.种姓制度 B.分封制 C.民主政治 D.三省六部制

8、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他所在的城邦开出了一朵民主之花。这个城邦是(C)A.斯巴达 B. 迦太基 C.雅典 D.罗马

9、论及希腊政治,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试问“希腊内部极盛”集中表现在(C)

A.君主专制政治达到最高峰 B.中央集权达到高峰 C.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军事独裁达到高峰

10、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城邦政体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成员包括(B)①将军 ②议员 ③陪审员 ④男性外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这一“制度”出现于古代(D)A.埃及 B.巴比伦 C.阿拉伯 D.雅典

12、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C)

A.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审判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力

13、雅典是一个奴隶制共和国。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决定同另一个城邦建立同盟关系。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B)

A.大陆会议 B.公民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委员会

14、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应出现在(A)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15、以下关于古希腊文明的判断语,请指出错误的部分(BD)A.产生了雅典城邦 B.是金字塔的国度

C.是古代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D.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源地

16、古代民主政治的顶峰出现在(A)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拜占廷帝国

17、古希腊文明与其它古文明的不同之处,便是崇尚自由,既富于热情,又强调理性。古希腊的雅典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文明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民主政治的性质是(B)A.原始社会的民主政治 B.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C.封建制的民主政治 D.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

18、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B)A.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B.取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C.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链接中考

1.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以下属于古代希腊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是()B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荷马史诗》 ④爱琴文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判处死刑。当时的宣判机构是()C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议会

3.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刷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D A.伯利克里 B.凯撒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4.罗马共和同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D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5.由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B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罗马

6.某校准备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A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7.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8.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C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9.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C A.手工作坊中严禁使用奴隶劳动 B.妇女在公民大会上发表言论 C.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决定 D.外邦人担任政府公职

10.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城市”是指()D A.巴比伦 B.斯巴达 C.罗马 D.雅典

11.位于地中海海岸,她是西方文明之源。这个国家是()C A.埃及 B.巴比伦 C.希腊 D.罗马

12.民主政治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雅典民主政治则是人类民主政治的起源。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伯里克利改革,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在当时达到极盛 ②大化改新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④妇女、奴隶、外邦人等没有公民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期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 A.文化发达 B.经济繁荣 C.全体公民有权参政 D.教育兴盛

14.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西方民主的开端。”这所谈的是下列哪一个城邦?()D A.阿拉伯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15.根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 ①伯利克里→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②屋大维→()D A.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 B.发动布匿战争 C.建立罗马共和国 D.建立罗马帝国

16.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谁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B A.汉谟拉比 B.伯利克里 C.凯撒 D.屋大维

17.公元前399年的一天,30岁的农民帕帕迪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天的议题之一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他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交还给了工作人员。这个讲述雅典实行民主制的小故事发生在()C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3世纪 C.公元前4世纪 D.公元4世纪

18.“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以上言论出自于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B A.梭伦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凯撒 19.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A A.汉朝与罗马帝国 B.唐朝与阿拉伯帝国 C.古代埃及与古代印度 D.秦帝国与古代希腊

20.有一个国家在古代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当今自身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被欧盟救助。这个国家是()C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罗马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僭:jiàn,超 越本份)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材料三 在1954年10月1日的国庆游行人群中,有一支队伍特别活跃——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队,“拥护宪法”、“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标语特别抢眼。

——《辉煌六十年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古代哪一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该国居民都能享受这些权利吗?(2)据材料二指出国王的权利受到什么机构的限制?《权利法案》颁布使英国开始确立怎样的政治体制?

(3)材料三中的“宪法”具体名称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宪法? 21.(1)雅典;不能。(2)议会;君主立宪制。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10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在近代化过程中追求的目标,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就这一专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探究性学习任务。

(1)被历史学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源头”的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1分)

(2)在近代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它们分别是什么事件?(2分)

(3)在材料二所反映的起义胜利后,法国和中国都颁发了纲领性的法律文件,文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4)请从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结果两方面简要比较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的。(5分)

答案:(1)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公民平等直接参政(1分)

(2)它们分别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和武昌起义(共2分,各1分)(3)相同点: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都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2分);不同点:法国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1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

质。(2分,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中,不要求答案完全一致,学生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每个要点为1分)。

4、作业布置:同步练习册

5、课后反思:本科内容,学生总体比较陌生,加上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城邦、民主政治、海上霸权等词语不敏感,学习兴趣不强,理解上有一些难度,学生掌握了知识,但缺乏感同身受!以后再讲类似问题时应该用地图作为载体!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古代罗马》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西罗马的灭亡。

通过罗马和平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倒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学习罗马帝国取代共和国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明白古代罗马先有共和国后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历史发展的序列美;斯巴达克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了劳动人民的力量,也显示了悲壮之美。而且斯巴达克起义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前发展。

教学建议

“罗马和平”一目,教师首先讲清“罗马和平”出现的原因,并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停止、社会安定是罗马和平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等方面来说明罗马和平时期的情况,其中罗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以联系中国历史课本中的有关知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一目,教师不必补充其它材料,只让学生了解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本情况就可以了。但教师要明确指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的结束,开始了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教师可首先指出罗马奴隶制发展是建立在长期侵略战争基础上的。然后从奴隶的来源、数量、地位和状况等方面说明罗马奴隶制发展的情况:对于罗马帝国的建立,教师可结合斯巴达克起义,说明罗马奴隶制已出现了危机;社会危机激化了奴隶主阶级的内部矛盾,罗马共和国政权已没力统治,结合军事独裁统治的出现,说明奴隶主要以此稳固强化其统治,由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代替。并且明确指出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是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权,对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统治的社会。关于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过程,教师可以简要讲述,不必补充其它材料。最后教师可以挂出《21世纪的罗马帝国》地图,以使学生了解罗马帝国的版图状况,即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演变。

难点: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CAI、录像

教学过程

导入:

古代罗马就诞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是在台伯河七丘之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罗马奴隶社会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

讲授新课:

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板书)

首先是对罗马奴隶社会的整体认识

1.罗马共和国什么时间建立的?(强调)这是罗马奴隶制的开始。

2.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机构如何设置?它是什么政体形式?

3.罗马是在什么时候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的?

(过渡)长期的征战,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但也酝酿着一场危机的到来以及帝国的建立。

二、共和国的衰亡

1.罗马奴隶制发展如何?奴隶的处境如何?

(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罗马奴隶的悲惨处境。)

2.大规模的奴隶起义是什么时间,由谁领导的,有何作用?

(放《斯巴达克斯》录像)、演示《斯巴达克起义》课件

3.《共和国危机》

(提问)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危机?结果如何?

展示《恺撒被刺》油画

4.罗马帝国是怎样建立的?

展示《屋大维像》

识记屋大维像以及罗马帝国的疆域(知道它是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提问)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被罗马帝国取代?

(过渡)由于内战停止和社会安定,罗马出现了和平时期。

三、罗马和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持续了多长时间?(板书)

罗马和平的环境下,统治阶级的生活情况如何?广大人民的景况又是怎样的?

(过渡)帝国初期繁荣的背后,早藏有隐患,导致罗马帝国的分裂。

四、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板书)

1.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2.罗马帝国什么时间分裂的,分为哪两部分?

3.西罗马帝国何时灭亡的?

4.(强调)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什么?

展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图片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过程。西欧奴隶社会结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这是我们今后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四篇: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主备人:张文学 2014.9.2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2.了解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3.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4.了解1787年宪法。

教学重点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美国诞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可用此法来解决。2.归纳法。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可用此法。

3.影像资料辅助法。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可配上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哪些历史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在本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还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教师过渡(运用课件介绍美国国旗的含义,然后指出)

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原先属于英国的13个北美殖民地人民赢得了独立,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二、导读提纲(课件演示)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北美大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怎么又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呢?

2.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4.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5.美国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英国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居民中,哪些人共同劳动,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土著印第安人、来自欧洲等地的移民和贩自非洲的黑人)2.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北部造船业发达,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频繁而且日益密切。)3.北美大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怎么又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呢?(来自欧洲等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交流,逐步形成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语言,终于融合成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四、《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

1.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运用课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线索)D.爆发:来克星顿枪声(1774年4月)E.建军:大陆军,华盛顿(1775年)

F.宣布独立:《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G.转折: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H.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883年)

I.成立政府:制定宪法,成立联邦政府(1787年)

2.请阅读《独立宣言》的摘录:“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一切与英王的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你如何评价它?(分层解析)A.它的要求和主张是进步的:《独立宣言》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压迫的要求,包含着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具有进步的性质。

B.它的作用是重大的:它的发表,标志着北美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后来,美国规定每年的7月4日为国庆日。3.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C.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爱戴。

D.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虚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1787年宪法,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4.美国独立战争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然后梳理)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独立;

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的作用。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B)A、波士顿倾茶事件 B、列克星敦枪声

C、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D、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独立宣言》是由谁执笔起草的?(D)A、华盛顿 B、富兰克林 C、林肯 D、杰斐逊

3、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B)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于(D)A、1776年 B、1783年 C、1787年 D、1789年

二、材料解析

5、阅读材料: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回答问题:①上述材料出自何时由何种机构通过和发表的什么文献?②该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

6、北美独立战争的起止时间与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7、美国国会议院、骑兵上校亨利·李对他的老统帅华盛顿的评价是:“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同胞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这种评价恰当吗?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古代印度示意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

森严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种姓制度的影响

教师多媒体展示《西游记》的相关图片。

师:在座的同学都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全书主要讲述了美猴王孙悟空和八戒、沙僧如何护送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而其中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公元627年,年仅25岁的玄奘踏上了西去佛国取经的道路,这一路没有后人所编撰的孙悟空、八戒和沙僧。只有一人一马,长达17年的艰难跋涉。而他前去的地方就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印度。岁月荏苒,古印度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古印度深邃、神秘的面纱,走进这千年古国。

知识点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半岛地形图

师:其实古代印度与咱们现在的所说的印度国家并不是一个概念。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今天的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图上的印度半岛。

教师多媒体展示:

“次大陆”含义:面积比洲小,在地理上或政治上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

设问:为何这块区域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呢?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因其位于亚洲南部,且北面有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靠印度洋,三面环海,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故称南亚次大陆。)

教师多媒体展示:古代印度图、哈拉巴遗址图片、摩亨佐·达罗遗址图片

师:如果说古印度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他的光芒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人们发现。1856年,英国人修建西北印度铁路时,在哈拉巴村发现许多坚硬整齐的窑制砖块,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们在哈拉巴村发掘了一座古代城市遗址。一年后,又在哈拉巴以南600公里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另外一座史前古城。因为这些遗址首先在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

师:这两座城的基本样式一致。大致南北走向,由上城、下城组成。上城建在土丘之上,四周有高大的砖墙,还有守卫用的塔楼,是政治中心。下城则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整齐排列,而且拥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将污水引出城外。

产生于公元前2300年的辉煌的哈拉巴文化,由古印度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创造。按照我们现在的审美来说啊,达罗毗荼人并不好看。因为他们的皮肤黑黑的,而且五官不够立体,没有高挺的鼻梁。此时的古印度处在印度河文明时代。但是到了公元前1700年左右,存在数千年的,发展水平极高的哈拉巴文明,却突然不留痕迹的消失了。而关于哈拉巴文明消失的具体原因,至今仍旧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谜。

教师多媒体展示:雅利安人入侵图片

师:公元前1500年,伴随着阵阵马蹄声,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拥有白皮肤、高鼻梁的雅利安人,从中亚大规模进入印度半岛,扰乱了黑皮肤、塌鼻子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的平静生活。古印度进入吠陀时代。

知识点2

森严的种姓制度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有两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语言和肤色。……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

。(注释:“瓦尔那”为“颜色”;“达萨”为“男女敌人”)

设问: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雅利安人对原住民持有怎样的态度?雅利安人又是如何区分自己与原住民的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雅利安人对原住民持有一种敌视、防备的态度,并且用皮肤的颜色来区分自己与原住民的不同,确立统治和被统治的地位。)

师:高傲的雅利安人,以其白色的皮肤为荣,而认为拥有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为卑贱者,用颜色来区分自己与原住民的不同。而这一思想不断地发展,最终形成了种姓制度。

教师出示《原人图》,在原人身上的相应部位标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教师设问:“那么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雅利安人将社会中的人分为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代表的是原人身上的不同部位,那么这些等级分别是什么呢?。下面老师会给每一位同学发一张小卡片,上面写了不同等级的名称。请同学们先找到和自己是同一种姓的同学,并一起讨论你们这个种姓的名称是什么?是第几等级?各自代表的是原人身上的哪个部位?各自的权利义务分别是什么呢?在你们讨论过后,每个组各自派一名代表来说明一下你们所代表的种姓的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参考答案:

婆罗门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口。掌管祭祀。

刹帝利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双臂。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吠舍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吠舍。是第三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双腿。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组:我们种姓的名称是首陀罗。是第四等级。代表是原人的双足。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学生交流完之后,教师将种姓的名称展示在多媒体上。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三: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出示种姓制度金字塔图片,并配上不同等级群体的外貌特征。

师: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吠舍和首陀罗从事的行业貌似差不多,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多媒体上吠舍和首陀罗外貌的不同。”

学生观察之后,回答

(参考答案:吠舍的肤色较白,而首陀罗的肤色较黑。)

师:很好!那么我们之前讲过,雅利安人的肤色为白色,而达罗毗荼人的肤色是黑色的,因此吠舍为雅利安人,而首陀罗是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且首陀罗还有一条义务,即为前三个阶级服务,这也就意味着首陀罗绝大多数人都是奴隶,即使有少数的首陀罗是自由民,但是他们仍然在社会中被人歧视。那么种姓制度中的高低贵贱之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四: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肢体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学生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不同种姓之间不仅仅是职业分工的不同,在等级贵贱上还有着严格的界限,低种姓人的生命对高种姓人来说尤如草芥。)

设问:首陀罗就是当时印度社会最底层的人吗?

学生根据课本第12页的内容,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不是,还有“贱民”阶层。)

教师设问:“是的,在当时还有一群人甚至被排除在四个等级之外,他们就是“不可接触者”——贱民。那么”贱民“阶层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是那些因犯罪被开除出种姓的人。其次就是当时古印度的婚姻制度了。高种姓的人以自己的血统为荣,为了维护自己血统的纯正,还实行了内婚制,即属于同一种姓的人才能结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高种姓男子可娶低种姓的女子,这种婚姻叫做“顺婚”,虽不为社会所提倡,但是还能为社会所容忍。但在相反的情况,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的“逆婚”,则是绝对禁止。而“逆婚”夫妇所生的后代都被划分为贱民阶层。贱民在社会上遭到了巨大的歧视,他们被认为是“污秽”的,高种姓的人甚至会因为贱民的影子碰到了自己,而觉得十分的晦气。贱民阶层只能从事被认为最不洁的行业——清扫、屠宰、收尸等。

过渡:因为种姓制度,执掌国家政权的刹帝利只能屈居于婆罗门之下,刹帝利的不满与不甘可以想见,只是在漫长岁月中没有尖锐的爆发出来。直到公元前600年,古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历史把刹帝利的权力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知识点3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教师多媒体展示:《古印度列国时代地图》

师:列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战国纷争的时代。这个时代就类似于我们之前学过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利的刹帝利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他们极力想要打破婆罗门的至高无上的种姓特权。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佛教兴起。

教师多媒体展示:释迦牟尼的图片和其简介

师: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与我国孔子同时代的人。他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出身于印度北部,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由此可以看出,释迦牟尼是属于刹帝利种姓的。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的相关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佛教为什么能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呢?

2、佛教对哪一种姓带来的利益最大?为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1.因为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得到了刹帝利和下层人民的欢迎。2.佛教对刹帝利种姓带来的利益最大。因为佛教能够成为刹帝利挑战婆罗门种姓特权的工具。且佛教宣扬“忍耐顺从”,也能够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师: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是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对人民有很大的麻痹作用。种姓制度和早期佛教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用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教师多媒体展示:佛教传播图

师: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得到一个极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过渡:为什么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佛教会得到一个快速发展并向外传播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人——阿育王。

教师多媒体展示:孔雀王朝王宫遗址图片、旃陀罗及多图片

师:公元前324年,持续了大约两百年的列国时代结束。动荡、战乱的古印度终于迎来了一个强者——孔雀王朝。古印度进入了孔雀帝国时代。这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之所以将其称作“孔雀王朝”,是因为其创建者旃陀罗及多出生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

教师多媒体展示:孔雀王朝疆域图、阿育王图片和简介

师:阿育王就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在其统治时期,除了印度南部的一小部分土地外,印度基本实现统一,其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他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召集了全国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这些举措推动的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师:可是到了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瓦解,古印度地区又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地方政权纷纷独立,外族相继入侵。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佛教的产生有其当时的历史原因,因为列国时代刹帝利的权力增大,与婆罗门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刹帝利为了打破婆罗门至高无上的种姓特权,佛教应运而生,其教义即符合下层人民的需求,又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故而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之所以在公元前三世纪得到一个发展和传播,离不开当时统治者的政策。)

过渡:时隔三千多年,建立于吠陀时代的种姓制度仍然影响着当今的印度社会。曾有印度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是放弃不了种姓观念。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少年班P5-6页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考虑到古印度距离现在的时间过于久远,且概念和人命读法较拗口,学生们可能对古代印度的文明没有概念,也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发源无从体会,加上学生比较喜欢情景代入的授课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了较多的图片,配以启发性提问,并组织学生对于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古印度的文化,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下载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