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案10:古代希腊 罗马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10:
古代希腊 罗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式确立——伯里克里改革时期达到繁盛。了解其基本特征为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了解希腊先哲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认识罗马法起源与发展过程、作用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政治上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成为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文化上: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体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思考其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罗马法的评价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海岸等地区。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以海洋为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独具特点:①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②航海业、工商业发达;③思想开放;④政治民主;⑤内外战争频繁。2.古希腊文明自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338年,包括爱琴文明(前20—前12世纪)、荷马时代(前12—前8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时期(前8世纪—前338年)三个阶段。3.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中心和典型形态是雅典城邦。
(二)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A梭伦改革
1.改革背景:
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表现在: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贵族把持执政官职位和长老会议,掌握统治权;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法律维护贵族利益;平民不断发生武装暴动。
②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展,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工商业奴隶主(海岸派)与下层平民(山地派)的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平原派)专权。
③梅加腊攻占萨拉米斯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加剧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2.改革措施: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①颁布“解负令”。即废除债务、债务奴隶制和“六一汉”制度。②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制订“遗嘱法”,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③在雅典公民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置“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⑤颁布一系列鼓励公民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扩大平民就业的法令。⑥改革度量衡制;倡导节约,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改革的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经济利益,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产生了以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为主题的智者学派。2.主要观点: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社会道德不应强求一律。3.意义:
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B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其主要观点有:
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②提倡“知德合一”(“美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美德”)的伦理思想; ③重视教育(教化)对培养德性和完善社会的重要性; ④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对人性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不考)D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
1.简要经历:年轻时就学于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后从事科学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受聘为马其顿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回到雅典后兴办“吕克昂学园”,从事教学、著述,人称逍遥学派。2.主要成就:
哲学领域: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哲学思想,否定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务的感觉。但同时他又认为精神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此外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哲学研究的十三个问题,对西方哲学发展影响很大。在人生哲学上,他主张中庸之道。
生物学领域: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
物理学领域:著《物理学》一书,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逻辑学领域:提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三段论(简单演绎逻辑)。
二、古代罗马
(一)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规范和维护罗马国家政治统治秩序;
②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
③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保障婚姻自主权)。
(二)罗马法的作用
①继承和稳定了罗马国家的统治,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为罗马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古代法律体系,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学反思】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联系方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邮箱:zxjkw@163.com
QQ:1365602590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古代罗马》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西罗马的灭亡。
通过罗马和平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倒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学习罗马帝国取代共和国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明白古代罗马先有共和国后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历史发展的序列美;斯巴达克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了劳动人民的力量,也显示了悲壮之美。而且斯巴达克起义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前发展。
教学建议
“罗马和平”一目,教师首先讲清“罗马和平”出现的原因,并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停止、社会安定是罗马和平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等方面来说明罗马和平时期的情况,其中罗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以联系中国历史课本中的有关知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一目,教师不必补充其它材料,只让学生了解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本情况就可以了。但教师要明确指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的结束,开始了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教师可首先指出罗马奴隶制发展是建立在长期侵略战争基础上的。然后从奴隶的来源、数量、地位和状况等方面说明罗马奴隶制发展的情况:对于罗马帝国的建立,教师可结合斯巴达克起义,说明罗马奴隶制已出现了危机;社会危机激化了奴隶主阶级的内部矛盾,罗马共和国政权已没力统治,结合军事独裁统治的出现,说明奴隶主要以此稳固强化其统治,由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代替。并且明确指出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是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权,对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统治的社会。关于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过程,教师可以简要讲述,不必补充其它材料。最后教师可以挂出《21世纪的罗马帝国》地图,以使学生了解罗马帝国的版图状况,即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演变。
难点:共和国的危机和帝国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CAI、录像
教学过程
导入:
古代罗马就诞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是在台伯河七丘之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罗马奴隶社会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
讲授新课:
一、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板书)
首先是对罗马奴隶社会的整体认识
1.罗马共和国什么时间建立的?(强调)这是罗马奴隶制的开始。
2.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机构如何设置?它是什么政体形式?
3.罗马是在什么时候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的?
(过渡)长期的征战,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但也酝酿着一场危机的到来以及帝国的建立。
二、共和国的衰亡
1.罗马奴隶制发展如何?奴隶的处境如何?
(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罗马奴隶的悲惨处境。)
2.大规模的奴隶起义是什么时间,由谁领导的,有何作用?
(放《斯巴达克斯》录像)、演示《斯巴达克起义》课件
3.《共和国危机》
(提问)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危机?结果如何?
展示《恺撒被刺》油画
4.罗马帝国是怎样建立的?
展示《屋大维像》
识记屋大维像以及罗马帝国的疆域(知道它是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提问)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被罗马帝国取代?
(过渡)由于内战停止和社会安定,罗马出现了和平时期。
三、罗马和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持续了多长时间?(板书)
罗马和平的环境下,统治阶级的生活情况如何?广大人民的景况又是怎样的?
(过渡)帝国初期繁荣的背后,早藏有隐患,导致罗马帝国的分裂。
四、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板书)
1.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是什么?
2.罗马帝国什么时间分裂的,分为哪两部分?
3.西罗马帝国何时灭亡的?
4.(强调)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什么?
展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图片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过程。西欧奴隶社会结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这是我们今后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篇:【历史】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案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2: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造纸术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初步认识中华民族在制度上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四、秦汉时期
总的特点: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1.秦的统一: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情况:①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②北击匈奴,收复河套;③征服百越,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形成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南海、北至长城的疆域。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式耕作方式垄作法、耦犁、代田法(赵过)和区田法。
(2)手工业:丝织业的发达;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提高冶铁水平。
(3)商业: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发展为商业中心;城市里设有“市”,由市令或市长专职管理贸易活动。
3.儒学的新发展。汉武帝重视人才,采用“举贤良对策”方式发掘治国人才。两汉时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①董仲舒著《春秋繁露》,糅合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改造儒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等新的思想主张;②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汉武帝起用儒士参与国家大政;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郡国学,建立了较完整的中央—地方教育系统;规定儒经为国家教科书,设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对汉代儒学新发展的评价:①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②董仲舒的儒学新思想适应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强化君权)、安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时代需求,具有进步意义;③自此之后,儒士成为中国文化和教育舞台上的主角,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的消极内容在历史上也有禁锢和麻痹人民思想、维护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负面影响。
4.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成果: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文学艺术成就:①新文学体裁—“赋”的形成和司马相如作《子虚赋》;②东汉末年楷书的出现;③绘画门类的丰富。【教学反思】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第四篇:【历史】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案1: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1: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农耕经济的雏形;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即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思想文化(儒家思想)。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小农经济的产生,儒家思想的形成,商鞅变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中国古代历史大系
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前。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和东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前期)。
二、夏、商、周(三代)
(一)重大事件: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启实行王位世袭制;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周;周公辅佐成王平叛;武王和周公两次大规模分封;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
①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②特点:以宗法血缘关系的主要基础;层层封受;地方分权。(2)宗法制:
①规定宗族内部嫡庶关系的制度,由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②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在同姓宗族中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制度性质。
③作用: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三)夏商周的社会经济
1.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具体反映在西周的井田制上。特点是:通过分封制受田;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无权转让与买卖;需交纳贡赋。
2.官府手工业和官营商业在手工业和商业中占垄断地位,春秋战国时这种局面被打破,出现民营、家庭手工业和私商(民间商人)。
3.商朝出现青铜农具,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世界稀有。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织出斜纹提花丝织品。商人善于经商,以贝为货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商朝时已造出木板船,推动了水上交通的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
总的特点: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公元前770-476,公元前475-221年)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生产力的发展: ①农业:铁农具的问世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耕地采用“垄作法”;
②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冶铸、纺织、漆器、造船成为主要手工业; ③商业:私商的涌现打破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 ④科技:算筹记数法、《石氏星表》和人工杂交的应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2.生产关系的变化:
(1)管仲在齐国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2)私田主人采用地租剥削方式经营土地,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产生,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级形成。
(3)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低生产力下的精耕细作;⑤具有不稳定性,易于两极分化。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 1.兴起的背景:
(1)春秋以来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各国需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求生存发展。(3)“士”阶层的兴起和法家学说为各国变法提供了人才和思想理论条件。2.变法的情况:
(1)魏文侯任用李悝的变法:①内容:“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②作用:使魏国率先强盛起来。
(2)楚悼王任用吴起的变法:①内容:限制贵族权力,裁撤冗员、奖励军功、禁私门请托。②作用:使楚国一度成为强国。(3)商鞅变法:
①背景:a、b、c同上
(二)1.兴起背景(1)、(2)、(3);
d.具备改革的有利条件: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民风质朴,讲求实用、功利和尚武,易于接受法家学说;三家分晋,力量削弱;各国人才的流入。
②概况: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从公元前356年开始推行变法,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处死商鞅,变法结束。
③内容:a.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b.军事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推行县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制定秦律。c.文化习俗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④目的: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在七雄争战中取得优势。根本目的是废除旧制度,创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即用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⑤性质: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⑥作用和意义:a.废除了旧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创建了新制度(土地私有制,户籍制、县制、秦律、重农抑商、二十等爵制),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初步实现富国强兵。b.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⑦局限性:严刑苛法轻视教化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来秦朝的暴政。3.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作用: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形成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①定义:“百家”指“诸子百家”,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流派。主要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百家争鸣”指上述学者、学派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争论、彼此融合的局面。②背景:a.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期 b.“士”阶层的兴起和受到各国的重用;c.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d.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局面尚未形成。③历史地位:①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发展;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是中国历史上 【教学反思】
联系方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邮箱:zxjkw@163.com
QQ:1365602590
第五篇: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布诺战争;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兴衰;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评价任务
任务1:在《古代希腊》地图上找到爱琴海和克里特岛。(检测学习目标1)任务2:模拟伯利克里时代的生活历程。(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在《罗马帝国》地图上指出迦太基,地中海,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检测学习目标3)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学习难点罗马帝国兴衰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导言框中的“木马计”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讲授新课:
一、古代希腊
1、开始讲授新课时,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
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教材用小字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阅读,指出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3、希腊城邦的出现,讲清二点:
(1)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是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 奴隶制国家不同。
(2)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国家中的典型代表。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
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4、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小字、插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积极思维,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
(1)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投影出示: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2)引导学生探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使学生认识:原因是伯利克里
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3)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教师归纳: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
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
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5、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这段小字基础上,结合“动脑筋”中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罗马帝国的建立
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最后教师归纳,出示投影: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讲解时,应注意:
(1)布匿战争经过可由学生阅读、介绍;
(2)指导学生对照“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看出罗马领土变化情况;
(3)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可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
四、归纳总结:
(请用图表的形式归纳你在这节课上所学的主要内容)活动2【练习】
五、达标测试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
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 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
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
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
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
A汉尼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
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
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B巴比伦
C雅典D斯巴达
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