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

时间:2019-05-12 17:0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

第一篇: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

已修订2012/4/19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归根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2、希腊城邦产生的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3、希腊城邦的政治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民主制)和斯巴达(贵族制)。

4、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阶段

(1)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 1)除十将军外,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3)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十个部落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物,召集公民大会;(4)陪审法庭是最高法庭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5)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统帅军队,参与政治;(6)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以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政。此外,还发放 观剧津贴,目的是使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达到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5、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学巨匠。

6、雅典实行民主制的根本目的:对内凝聚公民,防范外敌,保持独立;对内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

7、雅典民主政治的最大缺陷:真正享受到民主的人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无政治权利)。古希腊文明没落的根源是:希腊的奴隶制度。

8、古希腊衰落的标志: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的率领下征服。

9、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七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0、习惯法:缺陷: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

11、《十二铜表法》: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意义: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12、公民法:使用范围: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缺陷:明显的狭隘性;万民法:使用范围: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原因:罗马不断对外扩张造成版图扩大。

13、罗马帝国开始时间:公元前27年,屋大维。

14、罗马帝国重视法律制定的目的:统治庞大的罗马帝国

1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16、分类:形式上的:成文法与习惯法;整体结构上:公民法、万民法等。

17、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18、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的思想渗透着自然法的思想。

19、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20、罗马法的评价: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老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在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程万里

第二篇: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江苏省口岸中学2011—2012年校本资料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教案)

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了解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2)内容:

①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划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②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⑤废除债务奴隶制。(3)意义:

动摇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了解克里斯提尼改革(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① 用十个地区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②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 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⑤实行陶片放逐法

(3)意义:基本铲除了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监察机关,法官从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产生; ④向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3)意义: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4.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1)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实现了古希腊人关于“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设想,这是伟大的创举)。(2)使希腊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从事各项事业,促进了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江苏省口岸中学2011—2012年校本资料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教案)

极盛。

(3)明显缺陷: 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外邦人、奴隶没有公民权。是狭隘的民主。

②民主形式:直接民主,抽签、轮流,意味着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管理权,易导致权利的滥用,误用。

③民主后果:直接民主导致民主泛滥、极端化→混乱、内讧 ▲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启示: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来保证民主制的正常运行;加强对民主的监督和保障民主的实施,避免民主走上极端。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1)《十二铜表法》

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产生。地位: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影响: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用来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3)万民法:

出现原因: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而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适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保护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2)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深远。对近代欧美国家 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①民主范围: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儿童、

第三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1 第1课

必修1 专题1 第1课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下图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下图是国民党荣誉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3.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4.下列关于下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5.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6.《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7.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8.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讲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在深圳打工的农民老赵回乡安葬死在工地上的好友老王的故事。电影契合了人们“落叶归根”的家乡情结,受到好评。与这一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家乡情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9.下面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2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实行中央集权制 ③严格的等级差别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D.世卿世禄制确立

11.(2010·杭州调研)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1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13.(2010·韶关模拟)“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A.城邦政治

C.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

B.贵族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

14.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的秦墓中,出土了两件写在木片上的家信,是一对参加攻打今河南淮阳的秦军士兵兄弟向家中写的要衣服和钱的信。依据此信我们可以研究()①当时的文字 ②当时的社会经济 ③秦国的军事制度 ④秦国的法律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篡权,但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做马了。”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这件事主要反映了()A.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

B.赵高愚弄皇帝

C.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

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臵守、尉、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据材料二,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1、解析:该题为图片选择题,解题需要对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图中“毛氏族谱”文字是解题关键,突出了血缘宗亲关系,对应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答案:B

2、解析:试题突出强调“认祖归宗”,再分析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盛大祭祖仪式这一事件,显然源于古代的宗法制。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以断定A、B、C三项的表述均是正确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奴隶制度,只有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社会性质的转型。答案:D

4、解析:从所给图片来看,其展现的显然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答案:D

5、解析: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出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答案:C

6、解析:材料围绕“宋”姓的起源,考查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诸侯争霸导致了宋的亡国。周礼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不是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

7、解析:A项说明了商周制度的继承性,C、D两项反映了分封制度的相关内容,只有B项反映了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B

8、解析:落叶归根是血缘亲情关系的体现。在所列的四个选项中,郡县制是中央按照地域关系进行管理的制度,实际上淡化了血缘关系;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都重视血缘关系,但都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家长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社会等级,重视祖先崇拜,使家庭亲情上升到了制度层面。答案:B

9、解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中。分封制表明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可排除①②;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出以血缘宗族关

系分配政治权力,③④正确。答案为C。答案:C

10、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次“革命”是发生在公元前221年,此时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中国在政治上由早期的政治制度全面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社会日益分裂为地主和农民两大主要阶级。总之,这次“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答案:A

11、解析: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以后历朝历代虽有修改但始终没有突破其基本框架。答案:C

12、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从材料内容分析,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案:C

1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集小乡邑聚为县,臵令、丞”可知是郡县制,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

1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士兵写的信可研究当时的文字。从士兵所穿衣服和要的钱币,能研究当时的经济。战国时期秦国应征者自备衣服、用费,从士兵要衣服和钱币可研究当时秦的军事制度。题中没有反映出秦国的法律制度。答案:D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臣惧怕赵高是因为秦朝相权较大,题干材料中赵高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对皇权的威胁。B、C、D三项不能反映实质问题。答案:A

16、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引入,旨在考查对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了解和认识。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秦朝设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答案:(1)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各个具体职能部门。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2)郡县制。原因:分封制是造成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郡县制有利于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第四篇: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教案

第3课 古代希腊和罗马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及国家性质;布诺战争;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兴衰;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2)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和罗马帝国的演变。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的基础上的。(2)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评价任务

任务1:在《古代希腊》地图上找到爱琴海和克里特岛。(检测学习目标1)任务2:模拟伯利克里时代的生活历程。(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在《罗马帝国》地图上指出迦太基,地中海,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检测学习目标3)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学习难点罗马帝国兴衰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导言框中的“木马计”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讲授新课:

一、古代希腊

1、开始讲授新课时,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

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2、爱琴文明教材用小字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阅读,指出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3、希腊城邦的出现,讲清二点:

(1)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是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 奴隶制国家不同。

(2)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国家中的典型代表。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

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4、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小字、插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积极思维,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

(1)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投影出示: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2)引导学生探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使学生认识:原因是伯利克里

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3)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教师归纳: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

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

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5、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这段小字基础上,结合“动脑筋”中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罗马帝国的建立

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最后教师归纳,出示投影: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讲解时,应注意:

(1)布匿战争经过可由学生阅读、介绍;

(2)指导学生对照“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看出罗马领土变化情况;

(3)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可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

四、归纳总结:

(请用图表的形式归纳你在这节课上所学的主要内容)活动2【练习】

五、达标测试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代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2、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有关的最重要的地理因素是:()A河流B山川C海洋D森林

3、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⑴雅典⑵巴比伦⑶马其顿⑷斯巴达 A⑴⑶B⑵⑷C⑵⑶D⑴⑷

4、下列古代国家中男性公民普遍参政的是()A雅典B斯巴达C波斯D巴比伦

5、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罗马

6、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①伯利克里②汉谟拉比③屋大维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他是-()

A汉尼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

8、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

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度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0、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B巴比伦

C雅典D斯巴达

11、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第五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训练题人民版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选择题

1.“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B.C.D.2.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BCD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这也

【答案】 B 3.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C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 1

4.《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古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人民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

解析 材料是对雅典“陶片放逐法”的描述,“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手段,故C正确。A、B的说法不符合题意;“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的措施,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是在伯里克利时期,故D错误。答案 C 5.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其民主制度的高度发展表现在()①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扩大民主社会的基础 ②确立了以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 ③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④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 ①是梭伦改革的内容,②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答案 D 6.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 B.外邦人 C.全体公民 D.奴隶

解析 在雅典,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和自由是遥不可及的,真正享有民主和自由的是男性公民。答案 C 7.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①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④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是肯定雅典的民主政治,应指出其进步性,①②③是其进步性表现,而④为局限性。答案 B 8.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以下选项最能反映材料本质的是()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 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 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 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无法保证国家领导人的素质,“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的错误要轻得多”意指雅典用抽签的办法选举不能保证被选举人的素质和能力,会对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答案 C 9.下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④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由关键词“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可以判断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据此可知②③正确。答案 B 10.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通用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认识能力。上述言论明确表达了在古罗马,法律至上,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故选C项。答案 C 1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法律 D.传播基督教的教义

解析 根据材料中西塞罗的话及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答案 C 1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对罗马法所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使罗马人不仅得到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B.罗马法在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C.罗马法对维护罗马奴隶制度、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D.罗马法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答案 A 1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的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法律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表述错误。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通过演说词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2)伯里克利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这些优势在实践中是否得到充分的落实?试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3)在雅典,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

(2)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

(3)为什么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谈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答案(1)缺陷:“同态复仇”,妇女被剥夺政治权利,严格限制奴隶和隶农;维护罗马奴隶主特权;只有男性公民、自由民拥有政治权利。

(2)影响: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

(3)罗马法的缺陷是历史局限性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必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由于政治文明中有一个逐步认识的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不必以现在的眼光去衡量它。由于罗马法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倡导的如陪审制度的法治机制等,这些规定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其受到欧洲许多近代国家的借鉴则成为自然。

下载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