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5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

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8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挂图

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一)光源

[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油灯、萤火虫。

[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它们都能发光)[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太阳是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光线(板书)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指导学生看教材图2.1—3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激光准直、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演示3] 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的形成。师生共同活动得: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4]出示日食、月食的形成挂图。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师生共同活动得: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四)光速

[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多大?(340m/s)

[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 教师随即给出光速。[板书]

8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s。②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8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m/s。

1.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出这个速度有多大,形成具体的认识,可让同学们看课本图2.1—4.2.简单介绍伽利略测定光速失败的原因。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加深对光速很大的进一步认识。

3.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

④为什么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很大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学生阅读课文后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为

s=3×108m/s×3600s/天×365天/年×16年

1512=6.3072×10m=6.3072×10km ③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

④因为天文数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时,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随即讲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我们应该:

①宏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联系神话故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神话,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

②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如宇宙之大,恒星发光,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投影片显示例题] [例1]左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

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

[例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

(五)颜色 1.光的色散

[师]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演示5]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

[演示6]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

实验现象:

(1)在演示5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在演示6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想想做做] 学生分组实验

按课本图2.1—7,深盘上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现象: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2.色光的三原色

[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

通过观察课本图2.1-9,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得:

(1)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活动和探究] 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内容]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蓝。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是否相同呢?

[过程]问题提出后,许多同学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然后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1)色光的混合

①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的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和蓝光在 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②照方法①可实现红绿、蓝绿色光的混合。③填写下表

色光的混合

(2)颜料的混合

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②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③填写下表

颜料的混合

[结果]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 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②混合的原理不同。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8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m/s,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4.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二者的混合原理不同。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与测》相关章节的练习。2.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3.预习下一节“光的反射”。

五、板书设计 1.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第二篇:§2.1 光的传播(学案)

§2.1 光的传播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②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③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②通过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的了解和分析,加深对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

②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光源

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 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学习任务二: 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1、进行课本35页的实验探究

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三:光直线传播应用:

1、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

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学习任务四 :光的传播速度 自学课本36页内容后回答: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第三篇:2.1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二)问题及例题

引入:问学生从我校观看平原县城,白天、晚上谁美,为什么?引入课题:本章(第二章光现象)我们学习与光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一章的第一节—光的传播。问题1:什么叫光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光源。师生活动:(1)让学生阅读教材34页内容,并观察图片2.1-1。

(2)教师补充光源有: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等。问题2: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师生活动:

(1)教师演示实验:①光在装有蚊香的瓶子中传播;

②光在滴有牛奶的水中传播;

③光在玻璃中传播。(2)分析例子:光能从太阳到达地球。(3)师生通过观察分析共同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问题3:光沿直线传播,用画图的形式怎样表示一束光? 设计意图:引入介绍光线,为以后光路图打好基础。师生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35页回答,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讲解。

问题4:生活中什么地方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师生活动:(1)让学生阅读教材35页回答。

(2)教师总结补充: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实例,如:激光准直、打靶瞄准“三点一线”、排队前后左右看齐、木工检查木块的棱是否直。

问题5: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哪些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哪些现象。师生活动:师生共同举例分析得出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小光斑。问题6:打雷时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设计意图:引入、介绍、学习有关光速的知识。师生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36页光速有关的知识。

(2)学生上黑板上完成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m/s 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认为是 m/s 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②光在其它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

(三)目标检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练习册P17 1、2、3、4题

(四)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系统认识 板书:

2.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

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特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激光挖掘机、射击打靶瞄准、排队看齐等。

(4)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小光斑。

3、光速: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认为是3×108m/s 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在玻璃种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2)光在其它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小

六、配餐作业:

练习册P17-P19 5—20题。

七、教后反思

第四篇:人教版《2.1光的传播》实用教案

光现象

人教版《2.1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王美宏

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重点与难点:

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光现象,没有光,人们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人们必须研究和利用光。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光的传播和应用的知识。

第二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

二、讲授新课

(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莹火虫、灯笼鱼、水母等。人造光源:电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日光灯等。

(二)光的传播

1.演示:光是怎样传播的

①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②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应用: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挖掘隧道。

3.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物理模型)

4.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物理现象: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速

第二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c表示。c=299792000m/s=2.99792×108m/s 光速比声音的速度快,所以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的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小。大约为299700000m/s=2.997×108m/s。我们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2.光年:(距离单位)

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比邻星距离地球4.3光年。

仙女座大星云距我们225万光年。3.科学世界

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课中,关于“光线”在我们的教学中占的时间不多,但是一定要重视它。首先,我们应看到光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在均匀介质中具有直线传播性质的物质,而不是由直线组成的。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是一种用理想化模型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而不是光;它是对比较复杂、抽象的实际物体,经过近似处理后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模型,通过这节课“光线”这一物理模型的建立,同学们应逐步树立运用这样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观念,培养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另外一定要注意掌握用“光线”来表示光的正确方法。

四、作业

P38练习1,2。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 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二)光的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物理现象: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速

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2.光年:(距离单位)

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六、课后反思:

第五篇: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授课人:徐朝霞

单位: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媒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小孔成像、日月蚀等)。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要求知道光速的测量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找出本影和半影,能解决日月蚀问题。

2、会使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解释有关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日月蚀现象,破除传统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用科学家对光速进行测定的不懈努力的事实,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树立信心,勇于探索。

3、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光学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变通。授课过程:(昌邑市主题资源网 + 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

授课导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光无处不在,那么谁知道光从那里来呢?

教学建议

1、发光的物体是光源,但是在实际的问题中,例如研究成像问题时,反射光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光源处理。在教学时可以先回避这一问题。

2、光现象是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解释光现象往往不能脱离开人眼在什么情况下能看到物体以及人眼根据什么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因此教材中特意指出:“光射入了人的眼睛,使人眼产生了视觉反应。”又指出:“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是根据射入人眼睛那部分光线的方向和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判断物体位置的详情,比较复杂,虽不作详细考察,知道上述两个基本点”,对于解释像的位置和观察范围之类的问题都是必需的。

3、本节教学中涉及了两个抽象概念:点光源和光线,都是理想的物理模型,在前面学习质点和力的图示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教材中特意对光线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光线概念的理解。

教学要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重点掌握以下几部分知识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时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本影和半影等都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3、光线:光线只代表光的传播方向,它不是客现实际存在的东西,光线是光束的抽象。是在研究光的行为时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有向直线。

4、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a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b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c区。

5、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图所示,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如图a区;当月球有一部分进人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如图b区;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c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6、光速:通常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00×108m/s。注意: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的速度都将小于该值。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讲解

一、复习相关光学知识

现在我们学习光学知识,在初中我们学习过,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1、什么叫光源,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光源?

2、光线如何表示?

3、小孔成像说明了什么?

二、重点分析

1、光源:(l)光源:(自身)发光的物体、如:太阳、蜡烛的光焰等。(charutupian)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的太阳光。

在研究光现象时,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通常研究点光源的关学现象,所谓点光源,就是可忽略自身尺寸的光源,象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一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光源的尺寸远小于它到观提点的距离时就可看作点光源。

(2)光源发光的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光照到物体上,光能又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光束射入人眼才能引起人的视觉。光能:光具有的能量,包含在光束中。分类: 1)、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A、太阳等恒星都是天然光源(火星不是恒星)。B、白炽灯、水银灯、荧光灯和蜡烛等是人造光源。2)、按光的激发方式分:冷光源和热光源。

A、热光源: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白炽灯、弧光灯等)。

B、冷光源:利用化学能、电能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等)。

3)、按光线特点分: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和体光源。(着重介绍点光源)

A、定义:凡是光源本身的大小与它被照到的物体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光源都可以看作是“点光源”。B、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点光源并非数学上的点,而是物理意义上的点,即光源本身有一定线度。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和路径的几何线叫做光线。在光线上标明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2)介质: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如:空气、水、玻璃等。注意: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并不依靠介质。

(3)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光直线传播产生的光现象有: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3、影:

(l)点光源的影

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

(2)较大发光面的本影和半影。

完全不会受到光的照射的范围是本影,本影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区域,是半影,比较以上两图,光源的发光面积极大,本影区越小,无影灯就是根据此原理设计的。注意强调: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发出的光可用光线表示,但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光在同一种约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正因如此,才能在障碍物的背面留下影子。

4、关于证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很多,例如日食月食现象:

(1)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a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b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里的人看不到太阳发光表面的中部,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c区。

(2)、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图所示,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全食,如图a区;当月球有一部分进人地球本影区域时形成月偏食,如图b区;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c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5、光速:光的传播速度。

1)、真空中的光速:各种不同频率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均为: C=3.0×105km/s=3.0×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C=3.0×10km/s=3.0×10m/s。

3)、光在其它媒质中的速度都小于C,其大小除了与媒质性质有关外,还与光的频率有关(这一点与机械波不同,机械波的波速仅由媒质的性质即密度、弹性和温度等决定)

582、光年: 1)、定义: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注意: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2)、大小:1光年=Ct=3.0×108m/s×365×24×3600s=9.46×1015m。

探究活动

【探究课题】

1、小孔成像的再认识——动手制作不同的小孔成像观测器,研究小孔成像规律。

2、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对光传播速度的测定方法,可以参考课后阅读资料。

3、联系相关地理自然知识,注意观测发生日食和月食时的现象并研究其及规律。探究范例:

【课题】小孔成像的再认识——动手制作不同的小孔成像观测器,研究小孔成像规律。【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总体设计】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可以利用典型例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收集相关数据;分析讨论后进行组间交流。【相关方案】

(1)在硬纸板上用锥子扎一个1mm~2mm的圆孔。在暗室中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小孔前,在硬纸板的另一侧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烛焰的像。改变屏与小孔的距离,像的大小和亮度变化?(2)平行于硬板移动蜡烛,屏上像的移动方向与蜡烛的移动方向是否相同?

(3)在不同的硬纸板上分别钻出不同形状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状对所成像有无影响?

(4)同一硬纸板上同时有两个或三个小孔(一是圆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则光瓶上会出现一个像还是几个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样? 【探究实验目的】

1)要求学生写出相关的探究过程报告,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由假设的提出到理论的建立需要实验的不断检验。

2)通过组内成员和组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3)发现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问题。

下载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2.1光的传播》新课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 刘正学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的首篇内容。 教材分析:这一单......

    人教版《2.1光的传播》实用教案(5篇范文)

    第二 光现象 人教版《2.1光的传播》实用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声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回声以及和妈妈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

    人教新课标二上:欢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丰富的想象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大自然中的“田野、枫林、蓝......

    人教新课标二上:北京教学设计

    课标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成就。 本节课教......

    7.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7.《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兴隆镇东区小学孔可新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1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薛玉芬引入新课教师设计。班长主持为班内某一位同学(最好是特困生。单亲家庭或有特殊表现的学生)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小焰火,有......

    3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标题教学中运用挂图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运用挂图使幼儿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活动内容的重点......